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中央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中央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发布时间:

中央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您好,报考条件如下:(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设置10%—15%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详情咨询:2021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2021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一、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设置10%—15%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2021国考笔试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具体的笔试时间安排如下:公共科目笔试时间:2020年11月29日。11月29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月29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时间为:2020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0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你好!国家公务员招考由各级人事部门统一部署安排,在具体细节上会因地域、部门的差异而不同,因此要以主管招考的相关部门的规定为准。但通常情况下都要会经过一定的流程:第一步:查阅公告大纲当我们参加公务员考试时第一点要做的就是必须要及时掌握公务员考试的招考信息,其中查看公告大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公告、大纲里几乎囊括考生考试时所有的注意事项,考试信息,之后还包括众多考试信息,也是报名之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公务员考试启动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公布的信息包括以下几条:1、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4、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5、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上五条就是每次公务员招考信息公布后陆续发布的考试相关信息,也希望各位考生仔细阅读每一项,以免报考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为顺利报考做好准备。第二步:填写报名资料当熟知了招考信息后就要准备报名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入系统页面的左上方有个“考生由此进入”的链接,点击进入新的页面,进行考生信息注册,注册用户名要求4到20个字母或数字,密码为8到20位,要求必须是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所以考生要在笔记本或者便签上记下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免得忘记用户名和密码影响接下来的报考。国家公务员报名系统要填写的内容很多,由于报考的考生较多,系统比较繁忙,页面停留时间过可能会出现考生填完信息提交不成功的现象,所以考生提前把要填写的信息写在一个word文档里保存,再复制粘贴到相应的报考栏里,这样既节省了报考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一次报名成功的几率。在这里提醒考生,考生地点是由考生自己选择的,一定不要忘了选择并检查确认自己的考点选择。第三步:资格审查报名成功之后,一般在48个小时之内会出资格审查结果,资格审查未通过之前可以改报其他的职位,资格审查通过之后就不可以再改报其他职位。第四步:打印准考证这些程序都是报名成功之后要做的,时间不集中,每个环节都有时间间隔,考生一定要注意在阅读招考公告的时候记住这些流程是时间,免得忘记了时间而错过了国考。第五步:笔试和面试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进行,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笔试公共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一般是上午9:00--11:00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7:00考申论。第六步:调剂调剂遵循以下原则: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的职位之间进行;已进入首批面试名单的报考人员不得参加调剂;参加调剂的报考人员只能申请一个调剂职位;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应当符合调剂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要求;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当同时达到原报考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和拟调剂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报考人员对调剂职位所需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以及备注的内容等信息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在递交调剂申请时间结束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改变申请调剂的职位。调剂结束后,将形成进入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的人选名单,并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和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上统一公布。第七步:考察与体检招录机关将笔试、面试成绩(如有专业考试,也列入成绩组成)按一定比例合成总成绩,依总成绩高低顺序,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资格复审主要核实报考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确认其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第八步:公示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七天。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第九步:试用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招录机关就是你报考的部门,比如你报考了吉林省国税局某个县的基层职位,那么招录机关就是吉林省国税局。

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三部分。公共科目笔试范围以《2001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考试用书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指定用书《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考试用书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版)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各招考部门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人选。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另行通知。招考专业涉及中文、法律、计算机、通信、经济类、管理类、财经类、外语类、文秘类等专业。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三部分。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以《2001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考试用书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指定用书《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考试用书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版)

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各招考部门诒适院细袢嗽敝校?凑毡适宰艹杉ù痈叩降偷乃承颍?醇苹?加萌耸?倍的比例确定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人选。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另行通知。招考专业涉及中文、法律、计算机、通信、经济类、管理类、财经类、外语类、文秘类等专业

国考和省考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先归纳如下:1、组织考试的部门不同,国考是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公务员管理局组织的,而省考是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组织的;2、命题组织模式不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但地方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自己的命题组,所以省级考试试题主要来自人事部门考试中心题库;3、职位从属不同,国考是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省考是省直属及各地市所属单位招考;4、国考和省考在科目设置上或有少许区别,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考,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测》和《申论》三部分;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

一、报考条件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1、国考与省考的组织单位不同。我们首先要从概念上进行区分,国考的全称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考试,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为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招考人员是面向全国的。而省考是以各省为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招录考试,为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录公务员,招考范围是在本省。2、国考与省考的考录机关不同。简单来说,考录机关就是录用公务员的单位,也就是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而按照考录机关的层级、隶属关系,公务员考录的职位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序列,国考即中央序列职位的考试,省考即地方序列职位的考试。而按照机构的性质和职能,中央和地方两大公务员考录序列,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国考是中央公务员考录序列,可以分为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省考是各省的公务员考录序列,机构和职位分类在实际上与中央四大系统有着对应的关系,也可以分为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在总体上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在层级方面,省考是按照我国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可以分为省、市、县、乡四个层级。

区别一:组织单位、性质、范围不同多省公务员联考录用考试是由各省公务员局自主组织的。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试时间在同一天举行的公务员“联合考试”。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省份在同一时间进行笔试,但是由各省公务员局自主组织的公务员录用考试。除了考试时间一致以外,报名时间、组织单位、考试内容均不同。并且部门省区、部分职位有户籍限制。省考是由各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开展的在本省范围内公务员录取考试。部分省区、部分职位有户籍限制。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均由各省自定。国考则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均为全国统一,招考对象无户籍限制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区别二:考录机关不同按层级和隶属关系,公务员考录职位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序列;按机构性质和职能,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录序列分为多个类别和系统。国考(中央公务员考录序列)四大系统: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考(各省公务员考录序列):党群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区别三:考招考对象范围不同国考:全国各省区居民均可报考,无户籍限制。省考:部分省区、部分职位有户籍限制。区别四:笔试科目相同但细节不同公共科目国考:行测申论均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考:省考的公共科目与国考类似,大部分省份为行测和申论,不分类。但部分省份会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比如浙江行测分ABC三类,申论分AB两类;山东申论试卷分为ABC三类;海南考试类别为甲乙类,乙类只考行测。专科科目国考: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省考:大部分省份没有专业考试,但个别省份会有。如海南报考公安机关(含森林公安)人民警察职位的,需进行公安专业科目考试;上海公务员考试须进行专业科目考试;浙江报考社区干部类的考生需参加综合应用能力(三)考试。

一般都是组织部和人社局进行招考

中央机关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2022年国考公告暂未公布,预计发布时间为10月中旬,笔试时间为11月27日,发布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招录网站。

2022国考公告暂未发布,一般是在10月份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

202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为11月28日,成绩在考后1个半月左右时间公布,也就是说,2022年国考成绩在2022年1月查询。  国考成绩在哪里查询  国家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  (1)考生点击笔试成绩查询入口,随即会跳转到考生登录页面。将准备好的登录账号、登录密码及验证码准确输入。  (2)账号登录后会跳转到报考职位页面,即可看到自己的成绩,同时点击查看职位信息即可看到进面分数。  (3)继续点击“查看职位信息”,可以更加详细地看到职位信息,包括职位所属部门、工作地点、入面比例等岗位招考基础信息,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分数线方面的具体情况,包括总分分数线、行测分数线,以及入面最低分数等。

在国家公务员局官网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2021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一、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设置10%—15%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录用公务员的程序包括:发布招考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试用与培训,其中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符合的取消录用。考试方式: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您好!公务员考试录用包括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考试)、面试、考察与体检、公示、审批或备案几个环节。必要时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上述环节进行调整。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

  • 索引序列
  • 中央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 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
  • 中央机关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 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