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工程数学学报增刊

工程数学学报增刊

发布时间:

工程数学学报增刊

给您推荐《科技传播》杂志 国家级详见百度空间

[1]陈世权,郭嗣琮 编著 模糊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郭嗣琮,陈 刚 编著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3]郭嗣琮 著 模糊结构元理论与模糊分析数学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学术论文[1]Fuzzy analysis and calculate based on structured element,Appli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FLINS Conferenc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 P L 2004:128-134[2]Asychronous Iterative Algorithm with Relaxation Factor For Training Feedforward Networks[J]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V4,N2 (2004): 60-66[3]Econometric modeling using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I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Ⅰ),(2004):342-346[4]Homeomorphic Property Between Fuzzy Number Space and Family of Standard Bounded Monotone Function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ISCⅡ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 P L 2004[5]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 Architecture Ootimizatio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ISCⅡ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 P L 2004[6]Fuzzy operation with requisite equality constraint[J] I J of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USA),V5,N1(2005):93-99[7]Markov Chain Forecasting with Information Source and Information Forecasting Space,I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Ⅰ),2005:451-454[8]The fuzzy reasoning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J]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USA),2(2005):201-207[9]Fuzzy geometric objects model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Infor- mation and Engineering (ICFIE'07)[10]Research on Fuzzy Number Ranking Methods in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A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V7,N1 (2007):110-116[11]The Control Problems of Homogeneous Fuzzy Algorithm System with Finite States,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V18(2008)[12]The Methods of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Structured Element,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V18(2008)[13]Elliptical fuzzy number and The method of circular fuzzy structured element,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CICIC-2008)[14]Equality and Identity of Fuzzy Numbers and Fuzzy Arithmetic with Equality Constraints,[15]Fuzzy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ystem with Fuzzy Parameters,模糊系统与数学,V21,6(2007):76-83[16]扩张原理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模糊系统与数学,V17,2 (2003):43-46[17]一类模糊逻辑系统的收敛性研究,信息与控制,V33,No3(2004):325 -327[18]模糊实数空间与[-1,1]上同序单调函数类的同胚,自然科学进展,V14,No11(2004):1318-1321[19]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值函数分析学的表述理论,自然科学进展,V15,No5(2005):547-552[20]模糊分析计算中的结构元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V18,3 (2004): 68-75[21]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值函数的一般表示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1 (2005) : 82-86[22]模糊限定微分方程及定解问题,工程数学学报,V22,N5 (2005):869-874[23][-1,1]上同序单调函数的同序变换群与模糊数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3 (2005):105-110[24]一类含模糊参数系统模糊可靠度函数的结构元算法,模糊系统与数学,V20,(2006):274-280[25]由结构元线性生成的非对称模糊数四则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V20,增刊 (2006):100-106[26]基于模糊结构元的模糊级数,模糊系统与数学,V18,2004: 85-89[27]模糊库存经济批量分析的结构元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V20,(2006):392-396[28]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三种结构元方法,运筹与管理,V19,1(2007):19-23[29]基于结构元理论及加权平均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运筹学学报,V11(2007):66-71[30] 基于模糊结构元理论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V20,N3(2007):343-348,[31] 基于遗传算法的煤层注水渗透特性参数反演,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V15,4(2005):60-63[32] 区间二次规划在确定模糊评价因素权向量中的应用,模糊系统与数学,V17,4 (2003):99-103[3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卡车路段行程时间实时动态预测,煤炭学报,V30,N6(2005):796-800[34] 模糊值函数分析学的结构元方法简介(Ⅰ)-结构元与模糊数运算,数学的实践与认识,V38,2(2008):87-93[35] 模糊值函数分析学的结构元方法简介(Ⅱ)-模糊值函数及微积分的结构元表述,数学的实践与认识,V38,3(2008):73-79[36] 一种新型自寻优模糊控制器,控制工程,V10,5(2003):469-471[37] 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值函数解析表示与微积分,科学技术与工程,V4,7(2004):513-517[38] 模糊分析数学的结构元理论,中国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香港Global-Lik Infomattcs 出版社,2004年7月,95-104[39] 不规则介质采场气体模糊渗流问题的模糊数值解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V4,2 (2004):99-102[40] 基于多层前馈网络的计量经济模型敏感性分析方法,科学技术与工程,V4,9(2004):786-788[41] 结构元线性生成的模糊数列与级数收敛性,科学技术与工程,15(2005):1053-1056[42]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模糊网络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5(2007)[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经济系统因素关联分析,技术经济,6 (2004):63-65[44] 多层前馈网络在商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与工程,V4,10(2004):840-843[45]模糊温控仪表的研究与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5(2003):126-128[46]由模糊结构元生成的指数型和正弦型模糊数的四则运算,科学技术与工程,3(2006)[47]等式限制型模糊级数,科学技术与工程,V4,6(2004):431-433[48] 基于时序关联规则的客户需求预测方法研究,科技和产业,V4,N11(2004):22-26[49]由结构元线性生成的模糊数的运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2006)[50]基于结构元模糊值函数的Newton-Laibniz 公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2,N5(2003):688-690[51]模糊数与模糊值函数的结构元线性生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3 (2006)[52]模糊限定微分方程及解的表达形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3,4(2004):553-555张[53]非线性数值函数优化中非等位交换的遗传算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3,5(2004):704-707[54]n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模糊初值问题的结构元解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3,3(2004):412-414[55]基于BP网的关联分析法,自动化技术与应用,V25,5(2006):4-6[56]一种基于统计信息的模糊推理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3,2(2004):268-271[57] 一种基于因素贡献率的自适应前馈网络算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2003):131-134[58]采场模糊渗流定解问题的可表示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 (2003):127-130[59]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方程组求解中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3,2(2004):272-274[60] 非线性变权模糊控制算法及控制芯片的EAD设计,中国科协会议论文集,2004年10月[61]几种模糊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 (2003): 278-280[62]基于模糊结构元方法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3,3(2004):418-420[63] 关于最佳条件信任算子的存在性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4,1(2005):[64] 等式约束下的模糊运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 (2005):[65] 用模糊线性规划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V23,5(2004):698-700[66] 一种多层前馈网络计量经济建模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增刊)2005:280-282[67] 基于结构元的圆楔形复模糊数的乘除运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数学/力学专辑),第2卷第1期(2007):46-50[68] 基于数据色彩与文法Fuzzy识别的回归模式选择,鞍山科技大学学报,3(2004):161-165[69] 基于结构元的系统模糊可靠性计算,第三届全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2005:[70]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研究,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论文集[71]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折衷型决策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1(2008):52-55[72] 一种求解TSP问题的新型遗传编码方案,科学技术与工程, V6 N2(2006) :206-208[73] 多种模糊值函数微分定义的统一表述,模糊系统与数学,V22,N3(2008)[74] 模糊数的相等、同一与等式限定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V22,N6(2008)[75]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变量模糊的线性规划,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N6(2008)[76] 基于结构元的复模糊数四则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V22,N4(2008)6、科研与教学奖励[1]1996年,主持研制的《MWK型模糊温控仪》获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2]1998年,主要参加完成的《矿井通风安全与采场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3]2003年,编著的《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4]2003年,主要参加完成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研究》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5]2004年,主持完成的《基于模糊渗流的采场自然发火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6]2005年,主要参加完成的《 资源型城市(阜新市)生态环境评估、预测研究及软件开发 》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7]2005年,主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辽宁省省级优质精品课。

只要是合法期刊就行了

农业工程学报增刊

1、生物活性多肽提取分离和功能特性研究。以酶工程技术水解动物蛋白、水产品和植物蛋白生产生物活性多肽。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用于酶解液发酵技术研究。利用酶工程技术将蛋白质水解成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蛋白、多肽、氨基酸,用酶解技术和发酵技术相结合去除生物原料的腥味和苦味,发酵技术改善了蛋白质酶解液的风味,分析了生物活性多肽饮品加工过程中感官特性和主要成分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研究了甲鱼多肽、核桃多肽,魔芋多肽、小麦、大豆多肽等生物多肽的功能特性、产品加工工艺、工艺过程中的特性变化、产品配方、产品标准。利用生物多肽加工粉剂、胶囊;酒;浓缩液、饮品等产品。主持“甲鱼生物加工技术及其在饮品中的应用研究”由陕西省科委组织成果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饮品领域空白。研究了甲鱼多肽降血压和预防肝纤维化功能和机理。多肽生物加工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对水产品、动物肉产品的深加工具有普遍意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2、杜仲饮品加工技术研究。杜仲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研究了以水作为溶剂提取杜仲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澄清方法澄清杜仲汁;分析了不同澄清方法对杜仲汁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分析了杜仲沉淀物中的主要物质组成;研究了浓缩、干燥工艺和参数对杜仲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配制了不同类型的杜仲饮料和杜仲咖啡;制订了杜仲茶饮料的标准和杜仲咖啡的标准。主持国家948项目子项目“杜仲饮品加工技术研究”由国家林业总局组织成果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3、花卉食品和饮品加工技术研究。以玫瑰花、金银花、菊花、啤酒花、红花、桂花等为单一和复合原料加工成花香型饮料,根据不同花的种类,确定了有关工艺流程和参数,利用超滤技术澄清花汁,并分析了花汁加工过程成分变化,制定了花饮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主持“鲜花饮料加工技术研究”项目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成果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饮品领域空白。4、树莓、黑莓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树莓和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类浆果类经济果树植物。研究了黑莓色素提取及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研究了黑莓干酒酿造和黑莓饮料加工技术。研究了树莓色素提取及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研究了树莓饮料加工、树莓干酒加工、树莓干酒澄清和降酸技术。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5、柿子果脯加工技术研究柿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水果,营养丰富,甘甜适口。本研究提供一种柿子脯的制作方法,为柿子的深加工找到了新的途径。其特殊之处在于成功解决了柿子果脯加工的二次返涩技术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6、木瓜加工技术研究木瓜是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研究了光皮木瓜中齐墩果酸、黄酮、有机酸、香气等成分的组成、提取分离、药用价值、功效,为有效利用光皮木瓜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木瓜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在国内外资料中均未见报导。研究了木瓜片的干燥工艺特性,研究开发了木瓜干酒和木瓜果醋、木瓜果醋饮料、木瓜果脯,采用生物方法对木瓜干酒降酸,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1、新型饮料制造技术以红景天、芦荟、蚂蚁、猕猴桃、草莓、番茄、胡萝卜、南瓜、生姜、桑葚、红枣、酸枣、金银花、红花、玫瑰花、木瓜等为原料。加工出富含维生素和果蔬营养成分的产品,产品具有果蔬的天然色泽和风味,口感清爽丰富。提供产品加工工艺、配方和标准以及工厂设计、设备选型等成套技术。大豆发酵蛋白饮料、核桃蛋白饮料、松仁蛋白饮料、花生蛋白饮料、甲鱼生物饮料。提供各种生物饮品加工工艺、产品配方和产品标准以及蛋白饮料的工厂设计、设备选型等成套技术。2、果酒、果醋制造技术玫瑰酒、木瓜干酒、红枣干酒加工技术;木瓜果醋、红枣果醋、杏果醋加工技术。 1、第二发明人, 一种甲鱼生物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号ZL42、徐怀德等, 一种红树莓干酒的制作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号ZL83、第二发明人, 一种脱除杜仲叶苦涩异味的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号ZL74、徐怀德等, 一种柿子果脯的制作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申请号25、徐怀德等, 一种甲鱼多肽酒的制作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申请号X6、徐怀德等, 一种核桃多肽酒的制作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申请号77、徐怀德等, 一种核桃多肽粉的制作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申请号18、徐怀德等, 一种木瓜醋饮料的制作方法, 国内专利, 专利申请号申请国内发明专利8项。 1、徐怀德主持木瓜成分分析和产业化加工技术研究2、徐怀德主持甲鱼多肽的分离和功能特性的研究3、徐怀德主持核桃多肽的分离和产品加工研究4、徐怀德主持花椒籽中亚麻酸、多肽、色素分离和产品开发研究5、徐怀德主持魔芋飞粉开发利用研究 发表的期刊论文1、徐怀德,段旭昌,李志成,杨公明等甲鱼生物饮料加工技术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4,4(3):48-2、徐怀德,殷金莲,孙卉等鲤鱼酶解发酵加工饮料技术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257-3、徐怀德,殷金莲等甲鱼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7,7(4):25-4、徐怀德,孟祥敏等木瓜果实贮藏期间香气成分变化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7,27(3):537-5、杨公明,徐怀德等甲鱼营养成分分析研究营养学报,2003,25(4):443-6、徐怀德等几种干花成分分析及其玫瑰花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91-7、徐怀德等甲鱼酶解液化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5:111-8、徐怀德等杜仲固体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12):146-9、徐怀德等草鱼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59-10、徐怀德,师学文等大豆多肽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101-11、闫宁环,徐怀德等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2):160-12、张梦娟,徐怀德等超声波提取天麻多糖工艺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91-13、孟祥敏,徐怀德等不同木瓜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8):125-14、殷金莲,徐怀德等鲤鱼酶解液化技术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6):60-15、徐怀德,闫宁环等黑莓原花青素超声波提取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7(录用)16、徐怀德,闫宁环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黑莓色素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 2007,7(5):25-17、徐怀德,殷金莲等甲鱼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体外ACE抑制和抗氧化性研究中国食品学报 2007(录用)18、徐怀德等杜仲汁浸提与褐变控制技术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4):140-19、徐怀德等黑莓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4,13(1):98-20、 徐怀德等树莓干酒澄清和降酸技术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113-21、徐怀德等树莓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122-22、徐怀德等树莓干酒加工技术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增刊,2004,20(7):63-23、徐怀德等黑莓干酒酿造工艺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32-24、高志明,徐怀德等多元校正紫外光谱法测定苹果汁含量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193-25、姜莉,徐怀德等核桃渣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及其功能性研究食品科技2007,4:237-26、殷金莲,徐怀德等草鱼酶解技术研究水产科学,2007,26(3):160-27、张梦娟,徐怀德,牛素哲,闫宁环天麻多糖水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6,27(11):119-12会议论文1、徐怀德等以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促进果业健康发展陕西省果品国际年会2、徐怀德等应重视农产品中天然产物深加工利用第二届中国食品与农业科学技术讨论会论文集3、徐怀德等杜仲系列饮料加工技术研究2003中国国际饮料科技报告会论文集4、徐怀德等鸡蛋清生物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2005年第三届中国国际饮料科技报告会论文集5、徐怀德等我国芦荟饮料的发展及其市场前景 2005年第三届中国国际饮料科技报告会论文集出版著作1、徐怀德主编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2、徐怀德主编食品杀菌新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3、徐怀德主编苹果贮藏与加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4、徐怀德独著花卉食品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徐怀德独著新型饮料加工工艺与配方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6、徐怀德主编药食同源新食品加工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7、徐怀德主编新版果蔬加工工艺与配方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8、徐怀德主编果仁食品加工工艺与配方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徐怀德主编杂粮食品加工工艺与配方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猪场废水处理技术评价模型(I)---模型建立与描述》--中国沼气2005年第1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可供应性研究》――可再生能源2005年第4期 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综合效益》——“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第一作者;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方向——沼气干发酵技术》——中国沼气 200年第4期,国家中文核心期刊,通讯作者;5、《养殖场蓄粪池甲烷排放研究进展及对CDM项目贡献分析》——“可再生能源”2006年第6期,国家中文核心期刊,通讯作者;6、《规模化猪场甲烷排放通量测量与分析》——《农业工程学报论文集》2006年增刊1,通讯作者;7、《农村绿色能源技术》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8、《生物质-煤混合燃烧技术的进展研究》被评为“2006中国秸秆发电技术商务论坛”优秀论文

2018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S1农业基础科学土壤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土壤通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地壤与肥料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S2 农业工程1.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农机化研究中国农机化学报对于具体的期刊,后面带S1,S2则表示增刊(supplementary)第一期,第二期

岩土工程学报增刊

以第一作者(含学生第1本人第2)发表学术论文:  [1]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3):51-58+ 1001-7372(EI)  [2]板桩加固护岸桩身受力现场试验研究[J] 水运工程2012,464:14-1002-4972  [3]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C]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八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74-  [4]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挤土效应现场试验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西北地震》增刊2011,33(s):190-  [5]气泡混合轻质土置换路基控制工后沉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12):1854- (EI)  [6]透明土及其在岩土工程模型试验应用的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31(6):69-1006-7647河海大学  [7]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软基处理毕业设计模式探索[C]第三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广州大学学报2011:89-   [8]应用无限地基方法研究打桩振动对海堤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1,42(2):226- (EI)  [9]塑料套管现浇混凝土桩倾斜对承载性能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4):834-(EI)  [10]Analysis of Plastic Tube on Plastic Tube Cast-in-Place Concrete Pile[C]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Hunan China:ASCE2011:31- (EI)  [11]Study on the Settleme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Single Y‐Section Pile[C]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unan China:ASCE2011:21-(EI)  [12]桥梁整体同步顶升的姿态调整与控制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2(s):65-  [13]Study on settleme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igid-flexibl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Wuhan China:IEEE Computer S 2010: 4484-(EI)  [14]The theoretic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Time-Dependency of TC piles[C] 10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Plasticity And Its A2010:461-  [15]In-situ study on stress distribution of foundation improved by Y-section pile [C] Geotechnical Society of Singapore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and Case Histories, ISGI'09,Singapore:Research Publishing S2010: 319-(EI)  [16]大直径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J] 公路 2010(09): 99-  [17]申嘉湖杭高速公路路堤沉降动态控制研究[J] 公路 2010(09): 45-  [18]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在申嘉湖杭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 公路 2010(09): 83-  [19]Study on flexural behavior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Y-shaped vibro-pile [C]Recent Advancement in Soil behavior, In Situ Test Methods, Pile Foundations, and Tunneling,Changsha Hunan China, ASCE2009:152-(EI)  [20]Calculation of soil stresses under various pile sectional configurations [C]Recent Advancement in Soil behavior, In Situ Test Methods, Pile Foundations, and Tunneling,Changsha Hunan China, ASCE2009:159-(EI)  [21]Experimental study on soft foundation improved by grouted gravel pile [C]Recent Advancement in Soil behavior, In Situ Test Methods, Pile Foundations, and Tunneling,Changsha Hunan China, ASCE2009:165-(EI)  [22]Y型桩桩端阻力产生附加应力的分析计算[J] 岩土力学 2009,30(12): 3837-(EI)  [23]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开挖三维稳定性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9(01): 71-  [24]含分数阶的无限地基交互作用时域阻尼抽取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28(S2): 3666-(EI)  [25]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Y型桩屈曲临界荷载分析[J] 工程力学 2009,26(4): 119-(EI)  [26]碎石注浆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31(06): 871-(EI)  [27]Field study of Plastic Tube Cast-in-place Concrete Pile[J]J Cent South Univ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5(2):195~(SCI)  [28]Evalua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Y-Shaped Vibro-Pile [J]J Cent South Univ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5(2):186~(SCI)  [29]Y型桩桩侧摩阻力产生附加应力的分析计算[J] 岩土力学 29(11): 2905-(EI)  [30]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Y型沉管灌注桩异形特性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08,21(05): 19-(EI)  [31]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248-( 中信所)  [32]Y型沉管灌注桩荷载传递机制的现场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27(3): 615-(EI)  [33]Y型沉管灌注桩及其承载特性[J] 工业建筑 2008(11): 69-( 中信所)  [34]新型桩基技术——Y型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陈正汉,刘元雪等编 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342-  [35]Y型沉管灌注桩截面几何性质的计算与优化[J]土木工程学报2007, 40(S1):198-  [36]A simplified method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embank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 Taylor & Francis/Balkema 2006,10:547-(EI)  [37]红枫连拱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442-( 中信所)  [38]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岩体参数辨识研究[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5(S1): 103-ISSN:1671-0436  [39]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应用[A] 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 中国北京:   [40]土工织物加筋堤坝复合有限元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2003, 1:( EI)  [41]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土的破坏模式和强度理论[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120-(中信所)  [42]土工织物加筋堤坝地基的有限元稳定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界 2002(12): 46-  [43]一个加筋复合土体的本构关系[J] 水利学报 2002(12): 26-  [44]适于基坑开挖分析的一个改进双屈服面模型[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 73-( 中信所)  [45]自动化测量三维形貌的程序设计[J]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2000(04): 47-  [46]土工织物与塑料排水板在某灰坝地基处理方案中的计算方法研究[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集[C] 中国江苏南京: 1999: 487-  [47]池州发电厂灰坝地基处理方法研究[A] 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集[C] 中国江苏南京: 1998: 290-  [48]土工织物加筋结构的研究进展[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1997,17(03):25-

[1]赵成刚等(2004),土力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李宏男,赵成刚等(1996),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 [1]Zhao Chenggang,Li Weihua et al, (2005),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in three-medium coupled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V282, Issues3-5,PP1169-1181。(SCI、EI检索)[2]Zhao Chenggang,Li Weihua et al, (2005), 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biot dynamic formulation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rigid foundation,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V282, Issues3-5,PP1155-1168 。(SCI、EI检索)[3]Zhao Chenggang,Yang Zhenmao et al, (2005),INFLUENTIAL FACTORS OF LOESS LIQUEFACTION AND PORE PRESSURE DEVELOPMENT,ACTA MECHANICS SINICA,V21,N:129-(SCI、EI检索)[4]赵成刚、闫华林、李伟华、李亮(2005), 考虑耦合质量影响的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计算力学学报,V22,N5(EI检索)[5]赵成刚、李伟华(2003),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及其应用,地震学报, V25,N(EI检索)[6]赵成刚,曾巧玲(2002),如何用好土力学—对青年土木工程师谈土力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与实践,V24,N[7]赵成刚,尤昌龙(2001),饱和砂土液化与稳态强度,土木工程学报, V34,N3。[8]赵成刚、李伟华等(2001),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岩土工程学报, V23,N2。[9]赵成刚,于子忠(1999),关于饱和砂土的稳态强度:概念与试验的讨论, 岩土工程学报, V21,N5。[10]赵成刚,高福平(1999),波在饱和多孔介质与弹性固体介质交界面上的界面效应,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卷11期。[11]赵成刚等,(1998),固体、流体多相孔隙介质中的波动理论及其数值模拟进展,力学进展,28卷,1期。[12]赵成刚、高福平,(1998),波从单项介质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入射时在交界面上的反射于透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8卷1期,pp。131-139。[13]赵成刚、高福平(1996),波在单相介质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入射考虑能量耗散时在交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刊。[14]赵成刚等(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道路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15]Zhao Chenggang et (1994),Substructure method of semi-analytic boundary element and application to seismic scatter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V8, N[16] 赵成刚(1993),生命线地震工程的几个基本问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3卷2期。[17] 赵成刚等(1993),给定烈度下供水系统受灾程度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卷1期。[18] 赵成刚(1993),以概率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组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6卷2期。[19] 赵成刚等(1993),用三位半解析边界元法分析凸起山包对地震波的散射,中国地震,9卷2期。[20] 赵成刚等(1992), 地下管线的模糊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土木工程学报, 25卷6期。[21] 赵成刚等(1992),管网系统抗震问题述评,自然灾害学报,1卷2期。[22] 赵成刚等(1991),关于加权残值法的充要条件及其权函数的选择,力学学报,23卷3期。[23] 赵成刚等(1991),三维半解析边界元法及其在波动问题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1卷2期。[24] 赵成刚等(1991),边界元在地震波动问题中的应用简介,世界地震工程,7卷3期。[25]赵成刚等(1988),地下管线抗震问题评述,世界地震工程,4卷4期。[26] 赵成刚等(1987),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的组合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7卷3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会议上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27] Zhao Chenggang and Yang Q (1996), Some basic studies on lifelin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of traffic and trasport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Beijing, C (ISTP检索)[28] 赵成刚等(1995),地下管道地震反应分析与应用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9] 赵成刚等(1994),道路系统地震经济损失和拱桥的震害预测,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集。[30] 赵成刚等(1993),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管道的模糊随机反应和可靠性分析,全国首届结构与介质互相作用会议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31] 赵成刚等(1992),弹性动力学和静力学中边界积分方程的充要性,第三届边界元法学术会议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32] 赵成刚等(1991),管网系统抗震问题,首届结构工程会议论文集,〈结构工程专刊〉。以指导的在读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赵成刚为第二作者的公开发表的论文[33]李亮,赵成刚(2005),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土体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工程力学,22卷3期, PP 139-143。(EI检索)[34]杨振茂,赵成刚(2005),饱和黄土液化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24,N(EI检索)[35]陈俊生(硕士生),赵成刚(2005),论对称与非对称的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组间的一致性,工程力学,V22, N(EI检索)[35]贾其军,赵成刚(2005),低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岩土力学,V26, N (EI检索)[36]张志宏,赵成刚(2005),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及粘土层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卷1期。[37]董俊(硕士生),赵成刚(2005),三维半球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48,N(SCIE检索)[38]李伟华,赵成刚(2004),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47,N5。(SCIE检索)[39]李伟华,赵成刚(2003),圆弧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46,N(SCIE检索)[40]李亮,赵成刚(2004),基于SMP破坏准则的饱和砂土弹塑性模型,应用力学学报,21卷4期。(EI检索)[41]李伟华,赵成刚(2004),饱和土半空间中圆柱空洞对平面P波的散射,岩土力学,V25,N12(EI检索)[42]GUO Xuan & ZHAO ChengGang(2004), Case Study On Effect of Ground Lateral Flow On Piles Foundation Due to Soil Liquefaction,Progress In Saf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V)Part A,p950-956,(EI和ISTP检索),科学出版社,BeiJing /NewYork,10[43]杨振茂,赵成刚(2004),饱和黄土液化与稳态强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23,N(EI检索)[44]李亮,赵成刚(2004),饱和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研究进展,世界地震工程,V20,N[45]杨振茂,赵成刚(2004),黄土与砂土液化特性的对比——土液化与防灾减灾,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V14,N11。[46]杨振茂,赵成刚(2003),饱和黄土液化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土木工程学报,V36,N[47]李伟华,赵成刚(2003),沉积谷场地对平面P波的散射,岩土工程学报,V25,N[48] 李亮,赵成刚(2003),考虑质量耦合效应的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波动方程,固体力学学报, V24,N2。[49] 贾其军,赵成刚(2003),河滩相软土实验工程观测成果分析,工程地质学报,V11,N[50] 饶为国,赵成刚(2002),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土木工程学报, V35,N2。[51] 饶为国,赵成刚(2002),一个可考虑结构性影响的土体本构模型,固体力学学报,V23,N1。[52] 饶为国,赵成刚(2002),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薄板变形模拟,应用力学学报,19卷2期。[53] 饶为国,赵成刚(2002),高速铁路高填复合路堤边坡安全问题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V12,N5。[54]尤昌龙,赵成刚(2002), 高原斜坡软土地区路基施工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V24,N4。[55]李亮,赵成刚(2002),斜撑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V12,N4。[56] 李伟华,赵成刚(2001),关于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讨论,岩土工程学报, V23,N6。[57] Shi Peixin, Zhao Chenggang,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in three medium coupling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concrete composites infrastructures, N Beijing (ISTP检索)[58] LI Liang,Zhao Chenggang, Study on elasto-plastic seismic response of frame structure with brac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ffic induced vibrations & controls, N, 2001, B (ISTP检索)[59] 高福平 , 赵成刚 (1998), 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单项介质界面上波的反射与透射, 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其他非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60] 陈文化,赵成刚(2000),地基温度场和湿度场数值模拟及人工边界问题,岩土工程学报, V22,N5。(EI检索)[61] 曾巧玲,赵成刚(1997),隧道火灾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铁道学报,19卷3期。(EI检索)[62] Zeng Qiapling, Zhao Chenggang, Application of a semi-analytic element method for analyzing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 temperature field in tunnel after fire,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e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Beijing, C[63] 王东伟,赵成刚(1995),生命线工程可靠性分析,自然灾害学报,增刊。[64] 朱昱,赵成刚(1995),神经元网络在桥梁震害预测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增刊。[65] 袁晓铭,赵成刚(1994),地表下介质的横向非均匀对埋置管道地震反应的影响,中国青年科学技术论文精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6] 周贵荣,赵成刚(1993),日本道路系统震後对策简介,世界地震工程,9卷3期。[67] 杜修力,赵成刚(1990),边界积分方程的充要性,计算数学,增刊。[68] 王进廷,杜修力,赵成刚(2002),液固两相饱和介质波动分析的一种显式有限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1卷7期。[69] 王进廷,杜修力,赵成刚(2003),分层介质中波动传播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卷1期。[70] 张兴强,阎树旺,赵成刚(2002),台背填土受交通荷载反复作用和桥台影响分析,公路,2002年,5期。[71] 杜修力,张锐,赵成刚(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电力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72] 张锐,杜修力,赵成刚(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通信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73] 陈文化,崔杰,门福录,赵成刚(2000),建筑物非均质地基的地震液化有效应力判别法,水利学报,2000年10期。(EI检索)[74] 张兴强,阎树旺,邓卫东,赵成刚(2000),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路基的变形分析,固体力学学报,23卷增刊[75]蒲军平,刘岩,王元丰,赵成刚,(2002),基于精细时程积分的结构动力响应降维分析,清华大学学报,V42,N(EI检索)

土木工程学报增刊

1 科研项目(代表性的项目)1、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303):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项目负责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057):震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及加固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033):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077):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时变应力监测方法与地震灾变机理研究,排名第二。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ABA059):钢管混凝土结构住宅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项目负责人。6、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06-K1-41):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受力性能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7、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13617411):高层钢管混凝土建筑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项目主要参与人。8、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3A006):大型油气储罐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 科研获奖(代表性的项目)1、高层建筑多种组合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 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高层钢管混凝土建筑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湖北省巴东县太矶头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方法研究,长江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4、老住宅功能提高改造成套技术研究-结构试验研究,长江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3 教研项目(代表性的项目)1、湖北省教育科学“九五”课题(鄂教科规[1997]0076):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参与人。2、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3、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模式探索,项目参与人。4、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建筑工程专业面向21世纪教材体系研究,项目参与人。5、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外向型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参与人。6、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参与人。2009年7、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010206):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0年8、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长江大学土建类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102年4 教研获奖(代表性的项目)1、建筑工程专业本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 国家级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与实践,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5 论著及论文(含教材编写)1、教材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副主编,2004年8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006年1月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006年6月工程结构,科学出版社,主编,2012年2月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012年8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主编,2012年8月2、科研论文(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 许成祥,李继祥,彭少民钢纤维混凝土迭合梁截面剪应力分布规律理论分析,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22(1), P1-3(2) 许成祥,李继祥,彭少民 纤维混凝土三桩厚承台开裂荷载计算,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22(1), P8-9(3) 许成祥,李继祥,彭少民 二次受力钢纤维混凝土迭合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22(1), P16-8(4) 许成祥,吴军民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22(1), P35-37(5) 许成祥,夏心红 多层轻钢结构房屋设计探讨,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23(3), P66-68(6) 许成祥,李忠献,蔡卫东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1), P88-91(7) 许成祥,张建设 基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安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4(2),P36-39(8) 许成祥,李忠献,蔡卫东 考虑二次受力碳纤维布加固短柱的抗震试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4(7),P27-30(9) Xu C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beam-column joint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s,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TP收录, IDS 号: BV54N), Science Press(10) 许成祥,熊英,卢海林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动静载试验研究,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3), P101-102(11) 许成祥,李忠献,蔡卫东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2002,35(4),P92-96(12) 许成祥,徐礼华,杜国锋 Grey correlation index analysis of bearing capacity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mpression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ISBN 7-03-013765- 8: P279 283(ISTP~收录, IDS 号: BAZ72)(13) 许成祥,张建设 Dynamic safety evaluation based on project network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IV) Science ISBN 7-03-014386- 10: P1922 1926~(14) 许成祥,陈松,徐登鸿 Huge oil and gas tanks structural damage and health Third China-Japan-US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nd fourth Chines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ISBN 10: P1 -5(15) 许成祥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1(1): 84~ 86(17)许成祥,徐礼华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脚延性试验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8) Cheng-Xiang Xu,Li-Hua Xu and Jun-Ning H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Loading Transfer Mechanism of Joints i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Science Press 2006(ISTP检索,IDS 号:BEZ49) P1922-1926(19) 许成祥,徐礼华,杜国锋等 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模型地震反应试验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06,39(3):68-72(20)Cheng-Xiang Xu and Shu-Yong G Taijitou N 1 Landslide treatment Project and Its Effects A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Science Press 2006(ISTP检索,IDS 号:BEZ49) P2213-2218(21) 许成祥,彭少民 采用分离模量分析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29(专辑II): 28-33(22) CXXu and DHX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rude oil tank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Southeast University P 2007(ISTP检索,IDS 号 :BHT08) P1449 -1456(23)许成祥,徐登鸿 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的原油储罐损伤识别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24) Xu C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r and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Column Frame S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2008年Science P 705-709(ISTP检索,IDS 号: BIU29)(25)许成祥,杜国锋 实施全过程工学交替,培养高素质土木人才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P116- 2008年科学出版社(26)许成祥,曾磊 基于结滑移理论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优化设计 混凝土2008,230(12): 9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7) Chengxiang Xu, Changan Zhu and Shuzhen X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eismic Reponese on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Mode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 2009(ISTP检索) P311-316(28) 许成祥, 贾善坡 储罐结构有限元动力模型修正及参数辨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9) 许成祥,朱长安,许淑珍 设置钢筋加劲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增刊2),2010,30(suppl 2):231-236(30) 许成祥,马进军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空心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 2010,230(12): 9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1)许成祥,陈建权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0,43(增刊):200-ISSN 1000-131X/CN 11-2120/TU(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EI收录,Accession number:20110713656949)(32)Cheng-xiang Xu, Jian-Quan Chen, Shu-Zhen X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thin-walled steel tubular stub columns with steel bar stiffeners Proceeding of th El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Science Press 2010, P498~520。ISBN 978-7-03-029530-9/TU878(33)许成祥 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与分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0,7(3):126- ISSN 1673-1409/CN 42-1741/N(34) Chengxiang Xu, Zanjun W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s of T- shaped concrete - 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joint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368-373 (2012) pp 38-41(35) 许成祥,李雪平 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选型与设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2,9(1):139-(36) 许成祥,万波,张继承,马进军十字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中节点抗体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 2012,42(3):80-(37) 许成祥,吴赞军,曾磊,张继承,马进军T形钢管混凝土柱-工字钢梁框架顶层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8):58-(38) 许成祥,刘晓强,杜国锋,张继承 十字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中柱节点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2,34(8):118-(39) Chengxiang Xu, Xiaoqiang Liu, Jicheng Z Expeimental Rea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apatial jionts in a Composite frame consisting of CFST Crisscrpss Section Columns and Steel B Proceeding of th Twel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 Science Press 2012, P370-(40)许成祥,贾善坡,涂金钊,杜国锋 基于工作应变模态的管道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48(6):1031-1037(41)许成祥,徐晶金 震后钢管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现状及展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10(13) 117-1183、教学研究论文(1) 许成祥,马成松,刘昌明 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全国建材院校教育研究论丛(第二卷)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 许成祥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新论,南海出版公司 P72-(3) 许成祥,卢海林,李继祥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煤炭高等教育,2000,64(3),P73-74(4) 许成祥,刘昌明,马成松 实施工学交替,培养两创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增刊)(5) 许成祥, 李继祥,马成松 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3卷)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6) 许成祥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探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3卷)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7) Xu Chengxiang ,Pu Z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 Civil 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ory ang PISSN:1609-2902(8) 许成祥,王天华《混凝土结构学》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设计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4(2),P66-67(9) 许成祥,杜国锋 实施全过程工学交替,培养高素质土木人才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P116-(10) 许成祥,曾磊,刘昌明 土建类专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9-12(11) 许成祥,曾磊,彭从文 地方综合性高校土建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增刊),66-69,ISSN1008-719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刊

增刊不予收录并且增刊在参加评比时用处也不大

  • 索引序列
  • 工程数学学报增刊
  • 农业工程学报增刊
  • 岩土工程学报增刊
  • 土木工程学报增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