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学报分为社会科学版以及自然科学版,其中:1、《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社会科学总论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由《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创刊)和《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创刊)合并更名而成,ISSN1673-1395,CN42-1740/C,双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2、《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自然科学总论综合性学术期刊, 2004 年创刊, ISSN 1673-1409 , CN 42-1741/N ,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长江大学学报属于省级期刊!不是核心!社科版和自科版只是收录不同学科的文章而已!由大学主办的期刊(核心除外)都是省级期刊!核心期刊在核心期刊目录上可以检索到(该目录在百度上可以搜索到)!而核心期刊一半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发文章的话建议发核心期刊,其难度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 (亲身经历,我大学和读研的时候都发表过)
三级期刊,不难发的
你好,不要在乎学校和专业的级别,而要在你自己,我当时就是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参加工作就明白了不是在乎那些,而是要在乎你自己啊。
一般的普通期刊
目前《长江大学学报》有两种种独立发行的期刊。分别是: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ISSN:1673-1409。为中文普通期刊。2、《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1673-1395。为中文普通期刊。
肯定不是的啊 免费法的是校报 不是学报 他们之间的区别差远了 楼上的童靴根本就不懂
三级期刊,不难发的
目前《长江大学学报》有两种种独立发行的期刊。分别是: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ISSN:1673-1409。为中文普通期刊。2、《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1673-1395。为中文普通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不过长江大学已经拥有博士点了。
普通期刊,你要是论文引用,最好是SCI的。
那怎么样写论文并且还能得高分呢,第一点你需要明白,写好论文可是需要论文查重的,一篇高分论文必然是需要原创的才行。当然这还不够,观点明确+批判性思考+论述充分+结构流畅+避免抄袭+格式标准,这些才是构成一篇高分论文的主要因素。也因此,如何能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兼顾这些方面就是我们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但其实总结起来无非是丰富有效的阅读 + 形成创造性观点 + 批判性评价+ 强有力的分析论述 + 确保结构清晰。前期准备:(1)有效阅读: 拓展性阅读,注重阅读质量。先理解了,再开始写作。学会利用好目录、摘要和引言,总结作者核心观点,梳理论证思路和结构,深度挖掘有用信息。(2)分析论题: 通过分析论题可以确定你的论述方向,确定关键术语及其定义,使内容保持连贯和一致。质疑问题可以帮助你阐明定义和发展观点。论文撰写:(1)充分论述: 强有力的论述是一篇好论文的基础也是核心。你需要充分说明这个说法正确的原因。(2)结构清晰:导言需清晰地呈现你所要探讨的问题和观点,主体主要基于Point、Evidence、Explain来进行。结论只需要做到重述你的论点即可。到此为止,基本上一篇好的论文就算完成了,但这里并没有结束。反复修改,精炼定稿之后才算得上高分论文,当然千万不要忘了严格按论文格式写作哦,现在清楚怎么样写论文了吧。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的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1年由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31年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中国在梁庄》,《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巫婆的红筷子——作家与文学博士对话录》,《出梁庄记》 《梁 庄》,《人民文学》2010年9期,《新华文摘》2010年23期转载。《丁帆:“美学-历史”批评及其启蒙性》,《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1期。《“中国生活”与“中国心灵”的探索者——读〈一句顶一万句〉》,《扬子江评论》2010第1期。《程光炜:知识—社会型批评及其历史意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3期。《“玩笑”和“嬉闹”背后的中国镜像》,《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6期。《有温度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09年2期。《理性乌托邦与中产阶级化审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的整体思想考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1期。《世俗主义时代的狂人们》,《粤海风》2009年1期。《小城镇叙事、泛意识形态化及其不及物性——对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考察》,《山花》2009年4期。《“狂欢”话语考——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九十年代文学的发生》,《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5期。《九十年代的难度——梁鸿、李洱对话录》,《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5期。《愤怒的颓废强大的虚无》,《名作欣赏》2009年第5期。《暧昧的“民间”:断裂问卷与九十年代文学的转向——9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之一》,《文艺争鸣》2009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第9期转载。《王小波之死》,《文艺争鸣》2009年10期。《对“常识”的必要反对——当代文学“历史意识”的匮乏与美学误区》,《南方文坛》2009年6期。《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南方文坛》2009年6期。《那荒凉而温馨的“圆形盆地”——周大新论》,《中国作家》,2009年21期。《“外省”意义下的20世纪河南文学》,《新国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北京文学史》,五万字,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五万字。《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学术与知识分子》(对话),《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1期。《女性书写中男性角色的转换与象征——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困境》,《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期。《“日常生活”的诗学命名与建构》,《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3期。《虚无与怀疑语境下的小说之变——李洱、梁鸿对话录》,《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3期。《悖离与游移:河南新文学的发生》,《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5期。《理性乌托邦与中产阶级化审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的整体思想考察》,《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1期转载。《新华文摘》论点摘编。获当代作家评论奖。《“灵光”消逝后的乡村叙事——从〈石榴树上结樱桃〉看当代乡土美学的裂变》,《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2008年11期。选入林建法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文学批评》,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百科全书式叙事——李洱、梁鸿对话录》,《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2期。《让“底层”远离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4期。《现实的超越与回归——论〈丁庄梦〉兼谈乡土小说审美精神的困境》,《平顶山师专学报》2008年6期。《知识分子的民间之痛与庙堂之痒——读〈风雅颂〉》,《文艺争鸣》2008年10期。《通往“底层”之路——对“底层写作”概念与批评倾向的反思》,《上海文学》2008年12期。《当代作家评论》转载。《从“声色气味”说起——北方、南方与川地文学》,《红岩》,2008年2期。《温暖有多暖——从〈推拿〉谈一种写作美学》,《扬子江评论》2008年6期,《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3期转载。《当代文学往何处去——对“重返现实主义”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1期。《外省:一个新的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以20世纪河南文学为个案》,《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2期。《断裂的意义与代价——论〈磅、盎司和肉〉》,《莽原》2007年1期。《从“外省”到“中心”的边缘——延安文艺思想与1940-1970年代的河南文学》,《文艺争鸣》2007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全文转载。《乡土中国象征诗学的转换与超越——重读〈日光流年〉》,《南方文坛》2007年5期。《新的小说诗学的建构——李洱论》,《山花》2007年6期。《妥协的方言与沉默的世界——论阎连科小说兼谈一种写作精神》,《扬子江评论》2007年6期。《虚无与怀疑语境下的小说之变》,《上海文学》2007年12期。《阎连科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与美学策略——兼谈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之争》,《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5期。《恢复对“中国”的爱——论当代文学批判主义历史观的简单化倾向》,《当代文坛》2007年6期。《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村庄”困境——阎连科、莫言、李锐的小说世界谈起》,《文艺争鸣》2006年5期,被收入《中国论文双年选(2005-2006)》。《王安忆的“布尔乔亚”——谈〈长恨歌〉女性空间叙事的隐喻》,《百花洲》2006年2期。《妥协的方言与沉默的世界——论〈受活〉兼谈一种语言精神》,《文化与中国》2006年第4辑。《韩剧:日常生活的诗性建构》,《理论与创作》2005年6期。《悲天悯人的“撒旦”》,《莽原》2005年3期《庆典、神话、暴力及其它》,《南方文坛》2005年4期。《论当代文艺的外省意识》,《文艺争鸣》2004年4期。《所谓“中原突破”——当代河南作家批判分析》,《文艺争鸣》2004年2期。《革命浪漫主义的怕和爱》,《上海文学》2004年7期。《试论刘震云小说的思维背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阎连科小说创作论》,《解放军文艺学院学报》2004年3期。
可以帮你下载个。
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一般而言,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总体无大变化。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有所增长(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言,请关注官网发布的2020年分类学科报告综述。)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下降,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同样有所下降。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今年分数上涨的学科全都是文科专业(不考数学的专业),这反映出几个信号: 文科专业报考人数增多。 文科试卷主观性更大,评分标准更具离散性,想得高分并不容易。 2022考研文科竞争性会更大。二、江汉大学考研难度总体概述1江汉大学考研难度具体分析本难度系数由以下因素构成:(院校级别、地理位置、院校信息、学校排名、学校荣誉、报考总人数、录取总人数、一战成功率,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热门学科、冷门学科、总体难度评价、综合难度评分等综合因素)。2江汉大学院校考研难易程度综述1、院校口碑江汉大学的口碑依然在建设当中,相比重点名校自然算是相对弱势,知名度不高,但在江汉大学的区域占地范围内知名度尚可,尤其是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人力物力的投资,总体而言呈现好的发展走势,未来前景可期。2、保研名额少,上线简单历年来院校的保研名额都相对有限,所以无论是针对本院校,还是其他院校,所以录取人数当中统考生是占大额甚至是全部的占比的。,此的话上线就会比较容易一些,整体竞争程度相对平缓。3、传统优良,学习氛围浓厚江汉大学保持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院校口碑尚可,广受学子好评,尤其是对教师力量的选拔上面向来都是非常严谨,虽本身并不是国内重点知名院校,但自建校以来,在这一点上,学校是非常重视的,可见其办学态度。4、专业课难度我国考研大部分院校是自主命题,专业课难度根据学校专业的不同会有差异,江汉大学同样也是自主命题,在考题方面并不会特别难。考试范围每一年可能会有微不足道的小变动(具体可参考官方考试大纲,或在官网搜索相关信息)。考生完全可以依据往年真题大体判定范围,所以专业课的题目还是有迹可循的,主要在于考生的认真程度。5、城市经济渐次繁荣,教育事业有力可依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内总会有几个好的大学,某种程度讲,城市的经济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助力的。就本院校所在城市而言,近几年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逐年变好,对于考研而来的学生来讲当然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比如在学生期间遇到比较可靠的实习机会的几率增加。6、考研调剂率江汉大学可接收调剂的专业相较重点院校是比较多的,历年数据显示,某些冷门及普通专业确实会经常出现招不满的情况。由此,调剂当然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啦。不过,同学们还是得稍加注意,在这件事情上要进行比较充分地准备才可以为之。时间方面跟调剂的专业方面都要了解清楚一下。另外,在备考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于调剂,尽可能的往一志愿努力。
江汉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校概况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8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拥有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点8 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类别8个(电子信息、教育、临床医学、艺术、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会计)和同等学力授权。涉及60个二级学科(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9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8个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校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近五亿。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07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099种,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226个,电子书刊515万余册。《江汉学术》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扩展版来源期刊。学校建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爆破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系统生物学研究院、武汉研究院等校级科研机构50个。近五年,获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97项(其中自科基金83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39亿元。参与国家支撑计划、“973”“863”计划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900余篇,其中SCI、SSCI、EI、CPCI-S收录1699篇次,出版各类著作、教材312部。获科研奖励12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获各类知识产权授权1501项,其中发明专利276项。实施1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金额800余万元。组建6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学科性公司,其中武汉国力通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