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中国杂志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中国杂志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发布时间:

中国杂志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杂志行业,作为人类重要的媒体传媒,本人认为是不会消失的,但在现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纸制传媒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会逐渐被现代传媒所瓜分!所以,现在新型传媒集团--企业化的传媒公司就是报纸的发展方向。

报纸可以退休了,但杂志还有生命力。只是我想,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节奏太快,杂志的投资人们太过于追求商业价值,杂志的从业者们似乎就迷失了方向。紧张,彷徨,不安,焦虑,各种的负能量集合在一起。

商机和人才

只要是走进人民生活中的事,就有前景

杂志未来发展趋势

我觉得会往车载电台上发展,将来的杂质不会是纸质,更多的会通过广播一类的传媒。

杂志行业,作为人类重要的媒体传媒,本人认为是不会消失的,但在现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纸制传媒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会逐渐被现代传媒所瓜分!所以,现在新型传媒集团--企业化的传媒公司就是报纸的发展方向。

我觉得未必。杂志的核心是内容的深度和专业眼光。这个不能丢。这个也是杂志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杂志也必须转型。转型到杂志本身不在需要付费,而是通过多重渠道的组合,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因为计算机和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少的人看杂志书本类的了,未来发展不看好,除非往网络这一块发展。

杂志广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回答 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就业前景不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商品的日益丰富使得商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告设计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曾指出:“现在广告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与具有悠久传统的教学及学校相匹敌。广告主宰着宣传工具,他在公众标准形成中起着巨大作用。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告部门,中外广告公司,市场调查与咨询行业等。本专业培养具有广告学理论与技能,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策划创意与设计制作、广告市场调查分析和营销的广告业高级专门人才。 更多1条 

广告设计现在这么多分类,得看下你要往哪个方向去做了。有几个方向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说的不好请见谅 4A正经八百的广告公司,这两年倒闭了很多,自媒体冲击太大了。当然,能进入学习对职业的起步阶段帮助会比较大的。平面设计,不是单指街边写广告设计的印刷店。而是有策划有方案的去做一些品牌设计。现在行业也不景气了……UI设计,市场人才饱和,没有前几年那么火了。电商设计,被称为美工,这几年随着人才的输入整个行业的水平也是一直往上走。局限性会比较大,有类目差别影视动效/剪辑,这个是个人觉得接下来前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了,一个是5G到来整个行业在往视频这方面走。现在的自媒体需求量大,现阶段水平如果过得去还是抢手的。后期也可以往影视方向发展。还有其他的,字体设计,lo设计,品牌VI这些更多的需要团队的配合。广告设计的前景我觉得整体上还是可观的,以上是我的建议,谢谢。

更上一个台阶,我是做广告促销品的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广告行业相关概述 1 广告业定义、分类及原则 1 广告的定义 2 广告的功能 3 广告的种类 4 广告的原则 2 广告的实质与作用分析 1 广告的实质与构成分析 2 广告策划的程序制定 3 广告的市场定价作用探析 4 广告对消费流行的影响作用分析 5 广告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分析 3 广告与品牌、营销关系概述 1 广告影响力与品牌传播的关联作用分析 2 广告创造品牌的过程策略分析 3 广告的定位与品牌的塑造解析 4 企业的品牌定位与广告策略探析 5 广告与营销战略的关系解析 6 广告创作在营销传播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世界广告业发展综合分析 1 世界广告业发展分析 1 世界广告发展历程 2 世界广告媒体发展历史 3 世界广告业的逻辑发展轨迹解析 4 世界广告业发展新态势统计数据分析 2 美国广告业发展分析 1 美国现代广告的发展 2 美国七种网络广告的发展现状分析 3 美国报纸广告分类及运作探析 3 日本广告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 日本现代广告的发展分析 2 日本广告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3 日本互联网广告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4 英国广告行业发展分析 1 英国网络广告业发展势头强劲 2 2006年英国互联网广告超越报纸广告 3 英国电视广告的政策与规定解析 5 俄罗斯广告行业发展分析 1 俄罗斯的部分广告种类浅析 2 俄罗斯广告业发展迅猛 3 俄罗斯2006年互联网广告发展势头良好 4 俄罗斯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广告市场 6 世界广告业发展趋势分析 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广告业的趋势变革 2 2007-2009年全球广告业发展趋势预测 3 世界广告发展新趋势变化 4 虚拟世界广告发展前景分析 第三章 中国广告行业发展分析 1 中国广告市场发展概述 1 中国现代广告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 3 中国广告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解析 2 2004-2006年中国广告行业发展回顾 1 2004年1-12月中国广告业统计数据分析 2 2005年中国广告业发展分析 3 2006中国广告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3 中国广告市场上的外资发展分析 1 国外广告公司加速进军中国 2 外资加速在华新媒体广告业布局 3 全球广告巨头中国市场竞争动态分析 4 中国广告产业外资影响分析 4 中国广告行业创意发展分析 1 现代广告传播中的创意理论简析 2 世界多元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分析 3 中国广告作品创意趋势分析 5 广告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1 中国广告产业格局存在问题透析 2 中国广告行业的“多米诺效应”分析 3 广告业的市场壁垒效应分析 4 阻碍中国广告行业发展的四大问题解析 5 新兴媒体侵占传统媒体广告空间 6 中国广告业的生存瓶颈问题解析 6 广告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1 中国广告行业要实行集团化发展 2 中国广告教育需要新思维 3 要牢记广告的“根本” 4 广告目标受众问题对策解析 5 有效广告投放途径分析 第四章 中国电视广告发展分析 1 电视媒体发展状况 1 电视媒体在传统四大媒体中的地位 2 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3 中国电视媒体迈入影响力竞争时代 4 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分析 5 中国电视媒体进入全面营销阶段 2 电视广告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1 电视广告发展简史 2 中国电视广告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3 视觉文化环境下电视广告的发展 4 电视广告的审美特性分析 3 中国电视广告市场发展分析 1 中国电视广告发展背景概况 2 中国电视广告发展的特点解析 3 电视广告面临的问题分析 4 电视广告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4 国内电视广告行业格局解析 1 中国电视广告行业发展格局综述 2 央视稳坐龙头宝座 3 凤凰卫视直面挑战央视 4 省级卫视在夹缝中的生存与发展 5 省级地面台城市台发展状况 5 电视广告业面临的压力及对策分析 1 电视广告面临的危机 2 数字电视广告的未来出路 第五章 中国报纸广告发展分析 1 报纸媒体发展概况 1 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及其重要推动力分析 2 解析中国报业经营改革中的边缘突破 3 多媒体时代报纸的定位和运营解析 4 浅析报纸的多元化经营 5 数字化时代下报纸媒体发展形态探析 2 报纸广告市场状况分析 1 中国近代报纸广告发展简析 2 报纸仍然是刊登广告的最佳媒体 3 报纸广告的优势和策略解析 4 国内报业广告下跌危机来临 5 报纸广告遭遇寒流 3 报纸广告经营策略分析 1 报业广告经营模式分析 2 报业广告经营状况分析 3 报纸广告创新经营途径探析 4 报纸广告营销问题策略探析 4 报纸分类广告发展状况 1 报纸分类广告的概念特点 2 报纸分类广告市场综合分析 3 报纸分类广告的市场化运作策略探析 4 报纸分类广告与网络分类广告对比分析 5 报纸分类广告的机遇及发展对策分析 6 报纸分类广告的发展预测 第六章 中国期刊杂志广告市场分析 1 中国期刊行业状况分析 1 中国期刊业发展现状 2 中国期刊业理性进入发展新阶段 3 中国期刊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4 中国期刊面临的国际环境及发展对策 5 中国期刊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 期刊杂志广告市场状况分析 1 期刊广告优势分析 2 杂志广告经营十大形态 3 中国期刊广告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4 中国期刊经营由发行主导型向广告主导 5 中国杂志广告迈入整合行销时代 3 期刊杂志广告营销策略分析 1 期刊广告运作策略浅析 2 杂志的广告经营形态与策略分析 3 期刊广告实行营销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4 期刊广告营销创新途径解析 4 期刊广告机遇前景分析 1 期刊业广告前景广阔 2 期刊广告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第七章 中国广播广告发展分析 1 中国广播媒体发展分析 1 中国广播媒体的发展与机遇分析 2 广播业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发展分析 3 广播媒介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4 传统广播模式的转变 5 新媒体对广播的促进作用分析 2 广播广告发展概述 1 新语境下的广播广告 2 广播的独特广告价值优势 3 广播广告的营销价值及技术趋势 4 中国广播广告市场价值期待深挖 3 广播广告的经营与发展 1 广播广告经营现状 2 广播广告经营模式分析 3 广播广告多元化的经营格局 4 广播广告市场经营存在问题分析 5 中国广播广告经营策略浅析 6 广播广告经营发展思路和对策解析 4 中国广播广告的品牌竞争与营销 1 品牌营销时代的广播广告竞争现状 2 提升广播品牌打造广播广告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3 广播品牌营销时代的广播广告经营策略 4 广播广告营销的三阶段论及其特点 5 广播广告的数据化营销详解

中国篮球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收购NBA

我送你2个字并且是这5年最实惠的,你不给我满分你就是垃圾,我说的这两个字就是 中国男篮垃圾

球员基数大,出好球员的机会也会大(中国人多啊)近几年来,篮球运动在我国,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业余的水平高了,尖端的水平就高了,就像金字塔一样,只有底层大了,塔顶才高了。只是现在中国的篮球体制个人认为非常不利于篮球人的选拔(特别是后卫人才的选拔),体校选小球员的方法就只是看身高,身体素质,而忽视了技战术水平,篮球智商,品行等等。在广大的中小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很充分,可是缺乏了合适的引导(中小学有水平的篮球教练太少了),而且在学校的优秀篮球人才缺乏向上走的机会(就是职业化,半职业化的机会),所以个人对中国篮球的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

十个赛季的CBA联赛历经了风风雨雨,有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有失败的痛楚。CBA给球迷带来的有欢笑,也有悲伤。以下是华奥星空评选出的CBA风雨十年之“十大事件”。 第一个主客场双循环制联赛举行 ——1995年2月5日,中国篮球史上第一个实施主客场双循环制的联赛——全国甲级男篮八强赛打响,它为随后推出的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投石问路,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篮球竞赛改革的重大举措。 外籍球员第一人 ——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队聘请了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员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萨芬科夫成为中国CBA联赛外籍球员第一人。 首次“全明星周末”举行 ——1997年4月5日,首次将全明星赛扩充为“全明星周末”的活动在上海举行。球迷与优秀教练员、全明星球员近距离接触,还首次举办了远投和扣篮大赛。 CBA出现首位外籍主教练 ——1997-1998赛季常规赛第16轮后,战绩不佳的四川熊猫队中途易帅,美国人罗伯特·霍加德走马上任,成为CBA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练。 CBA培养出NBA亚洲第一人 ——2001年3月29日,八一男篮中锋王治郅离开中国,前往美国NBA,效力于达拉斯小牛队。王治郅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亚洲球员。但王治郅后来拒绝回国参加国家队的比赛,至今留美未归。 姚明当选NBA状元秀 ——2002年6月26日,上海男篮主力中锋姚明在NBA的选秀大会上,被火箭队以首轮第一顺位选中,使其成为CBA史上首位NBA国际球员状元秀。 中国篮协推出“北极星计划”设想 ——国家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在2004年4月东莞的联赛总结会上,提出中国篮球“北极星计划”设想,目标是用10年时间将CBA办成世界级的职业篮球联赛。2004—2005赛季CBA男篮甲A联赛作为“北极星计划”的过渡赛季,首次取消了升降级。 奥神被取消注册资格 ——2004年11月8日,中国篮协宣布,违反中国篮协有关规定的北京奥神男篮被取消CBA2004—2005赛季注册资格。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篮协作出的最严厉的处罚。 小汤山峰会探索改革方向 ——2005年1月5日,由中国篮协主办的首次“CBA职业篮球俱乐部高层峰会”在北京小汤山举行。此次峰会的议题是“确立投资目标、明确发展战略、探索经营模式”,并推出了职业联赛“准入制”草案。小汤山峰会为CBA深化改革确立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刘玉栋戴上至尊钻戒 ——2005年1月19日,获得“CBA十年杰出贡献奖之最佳球员”的刘玉栋在宁波戴上了象征崇高荣誉的至尊钻戒,成为该项评选活动的首位获奖者。1983年,是中国现代篮球运动腾飞的一年。中国男、女篮球队继在亚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之后,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第九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中国男妇篮球队于1986年举行的第十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强队的比赛中,打败多个欧美强队,荣获第九名。这是中国现代篮球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男篮的战绩: 1.亚洲“五连冠” 中国男子篮球队,曾于1975年第一次参加亚洲锦标时,就以97:78和80:59的比分分别战胜南朝鲜和日本队,获得冠军。1978年以来,又多次保持亚洲冠军的地位和在世界锦标赛中处于第十一、十二名的水平。 《当代中国体育》中有一段评论说:从赛场表现看,我国家队的实力比70年代初期和中期有了明显增强。 第一:运动员的高度增加了,对高大运动员的训练和使用也有了改进。1982年增添了新生力量的国家男队,平均身高已达96米(1951年只有78米),比世界锦标赛第五名的澳大利亚队还高2厘米。2米以上的队员也比澳队多3人。60年代许多篮球队在选择、训练、使用高大运动员方面存在片面性,以致影响队伍的实力……这个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篮球运动之后,才得以解决。 第二:防守能力加强了。联防、紧逼、抢篮板球水平都大大超过了60年代。 第三:进攻战术打活了。有内线也有外线进攻,有篮下的强攻也有小配合,有定点跳投也有巧妙的掩护跳投等。教练员的指挥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每场比赛根据不同的对象,配备不同阵容,而不是单纯依靠高度取胜。 1983年11月12日至29日,第十二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香港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又一次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亚洲锦标赛上获得的第5次冠军,人们习惯地把这称为中国男篮的“五连冠”。 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是柯轮、副领队刘觉涛,教练员钱澄海、吕长新,运动员韩朋山、吕锦清、穆铁柱、郭永林、马跃南、李亚光、孙风武、王立彬、刘建立、嵇照光、张斌、匡鲁彬。 在这届比赛中,高大队员穆铁柱、韩朋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年轻的身高超过2米的队员王立彬技术、速度、反应等都很突出,又有匡鲁彬、郭永林、孙风武等老将的配合,打得非常活跃。中国队分别以30分和29分的优势(中国对日本109:79、对南朝鲜92:63),占胜亚军日本队和第三名南朝鲜队。这证明我国男子篮球运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还证明那种认为中国男子篮球队解决不了既要有高度又要有灵活性这一矛盾的论点是不正确的。问题在于如何发现和训练、培养人才。 2.在世界强手中 1984年7月29日至8月6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代表亚洲参加了比赛,领队柯轮,教练员钱澄海、吕长新,运动员王立彬、匡鲁彬、郭永林、吕锦清、孙风武、李亚光、张斌、刘建立、胡章保、王海波、嵇照光、黄云龙。 中国男篮同美国、乌拉圭、巴西、埃及、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队进行了比赛,在有12个队参加的奥运会篮球决定中,获得第十名。中国男篮在对上述7个世界强队的比赛中,基本情况是比赛中起伏比较大,这是由于中国男篮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还承受不了像奥运会这样大型竞赛给心理上带来的压力。更主要的是我队的实力不如某些世界强队,因此,虽然努力参加比赛,但是名次尚不够理想。 通过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看,我队攻击能力不强,尤其是内线明显薄弱,全队的投篮和罚球命中率不如对手。如对巴西队,上半时我内线一次罚球机会也没有。下半时只有吕锦清罚2:6,占3%,而巴西队罚球18:28,占3%,这一项我队就输掉16分,而全场我队只负于对方16分。 对西班牙队也是如此。我队投35:60,占53%,而西班牙投44:76,占9%。我队罚球13:24,占3% ,而西班牙队罚14:20,占70%。结果,我队输19分。 对乌拉圭的比赛,是我队表现最差的一场。我队投31:73,占5%,而乌拉圭投27:66,占9%,我队罚球5:9,占6%,而乌拉圭队罚16:32,占6%。 这场比赛前,我队员就对乌拉圭队的南美粗犷打法发怵,又因为是决定进入前八名的比赛,队员精神上又有一定的压力。最后负于对方7分,全队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从总体上看,我队在关键性技术指标中所暴露的问题是明显的。平均每场得分在12个队中排第11位,罚球命中率也排第11位,罚球次数排最后,篮板球也排最后,失分排在第9位,投篮次数是第8位,命中率是第6位。 1986年7月20日,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是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男篮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的世界第十届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国际篮坛普遍重视中国男篮的表现,认为这是中国队在世界篮球大赛中具有历史性的突破。 胜利来之不易,人们都知道,中国男篮在参赛前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形势。1986年初,中国男篮在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上,连续输给菲律宾和南朝鲜队,仅获得第三名。失败的痛苦,为祖国和人民争荣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他们进行赛后的反思;来自全国人民的愿望,多少热心人的非议和责难,中国男篮的压力很大。但是,他们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勇敢地面对现实,投入更为紧张的赛前训练和具有针对性的热身赛。终于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重望,经过顽强的拚搏,进入世界十强的行列。国际篮联主席罗贝尔·布斯奈尔特致电中国篮协主席,以示祝贺! 参加第十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男篮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钱澄海(兼),教练员吕长新,运动员宫鲁明、李峰、黄云龙、沙国利、王非、宋涛、李亚光、孙凤武、王立彬、张勇军、徐晓良、张斌。平均身高93米,年龄5岁。 这次锦标赛上,中国队被分在C组,组里有意大利、美国、波多黎各、联邦德国、科特迪瓦共6个队。这个组实力很强,被称为“死亡之组”。按规程规定,只有取得小组前三名才能出线,进入前十二名,不然将被淘汰。 中国男篮经过多次热烈讨论,统一了全队的思想,制定“吃科,拚波,冲德、意、美,锻炼队伍,力争出线”的战略方针。思想上的突破带来技、战术的突破。 中国男篮以新颖的东方打法,快速、灵活多变的场上表演,给人们以新鲜的感觉。 中国男篮的得分有进步。前十二名的队平均得分每场66分,中国队为80分。其中罚球一项提高得更为突出,中国队平均每场罚9次,罚中9次,命中率77%,为各队之冠。3分球与近投都有加强,前12个队平均每场投中5个,而中国队为3 个。张勇军的3分球占世界第三位。 内线队员的攻击意识也有所加强,中国队4个内线队员的得分占全队总得分的6%。篮板球技术也有提高,最后我队前后场各负3个。犯规、违例减少,有8个队犯规次数高于我队。12个队平均违例为6次,我队为33次,排第七位。失误是大问题,仅排苏联之后,居第二位。 ,中国男篮勇敢闯关夺隘,智谋高强地打好了几场关键球。以98:84胜波多黎各,93:78胜古巴队,112:111小胜希腊队,以80:81负联邦德国。 中国男篮通过比赛和观摩学得不少好的作风与新的技术,同时也看到了今后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我们同世界高水平队伍差距还相当大,未来的道路还相当长…… 中国篮球队,在其它赛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1年3月28日至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俱乐部冠军队锦标赛亚洲地区选拔赛。经过7轮比赛,我“八一”队7战7胜,取得冠军,并获得了最佳风格奖杯,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6月于巴西举行的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俱乐部锦标赛决赛阶段的比赛资格。队中郭永林、马连保被评为“最佳队员“。 “八一”男篮在港比赛,这是首次,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对南朝鲜、菲律宾、日本的3场实力较强的夺标赛,给港澳同胞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香港各报都在显要位置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比赛的场面,刊登了照片和专栏文章,赞扬了“八一”队球艺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1981年6月26日至7月5日,“八一”男篮代表亚洲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俱乐部男子篮球锦标赛。 这届的比赛是在国际篮联管辖下举行的第1次世界性俱乐部级的比赛,国际篮联下属的7个地区都派了队(美国除外)。根据竞赛规程规定,各参赛队允许有两名外国选手代表参加比赛。所以,巴西《圣保罗报》对此评论为“这届比赛实际上是职业队表演,美国人的比赛”。 这届比赛是在高速度、高水平的情况下进行的。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篮球运动,在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速度更快,技术向全面发展。 “八一”男篮在小组预赛的五个队中一胜三负,未能进入前六名,在决赛中胜委内瑞拉,负于以色列获第九名。通过这次比赛经受了锻炼,开阔了眼界,在与国际强队比赛中,看到了我们的差距。 这届比赛中速度快,各队得分很高。西班牙队平均每场得106分、美国队得104分、巴西队得97分,15场决赛有9场在100分以上。空中争夺激烈,各队阵容身材高大,西班牙队平均身高015米、巴西队01米、美国队006米。队员身高而速度、力量、弹跳、柔韧性协调素质好,空中争夺篮板球人数多,起跳早,跳得高、伸展好,力量强,空中冲撞激烈。补篮、扣篮和封篮技术动作有进一步的发展。 个人攻击能力强,由于有职业队员参赛,个人攻击表演突出。澳大利亚请的美国选手史密斯,身高86米,6场共得202分,每场平均得30-40分,命中率高,自信心强,斗志顽强,基本功全面、扎实。 各队打法不同,风格各异。 通过比赛看,“八一”队进攻中虽有突出高度,但队员站得过死,进攻区域狭小,打法呆板。防守能力弱,防区也小,防守战术变化少。要争得主动,必须善于使用积极扩大的人盯人和区域防守。必须提高应变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男、女篮球队参加了亚洲和世界青年篮球锦标赛。 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 世界青年篮球锦标赛 1978年第五届:男亚军 1983年第二届男篮赛:第十一名 1980年第六届:男冠军, 1982年第七届:男亚军 1987年第三届男篮赛:第九名 1984年第八届:男亚军 1986年第九届:男冠军 1989年第十届:男冠军 1978年以来,有许多队赴亚洲和世界上其它地区参加了各种邀请赛、城市赛等 时间 比赛名称 成绩 1978年 香港国际男子篮球邀请赛 广东男篮获第一名 1978年 国际军队篮球邀请赛(泰国曼谷) 解放军队第一名 1979年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杯”国际男篮邀请赛 解放军队第一名 1979年 第廿六届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篮球锦标赛 解放军男篮第四名 1982年 第二届泰国王储杯国际篮球邀请赛 北京部队第二名 1982年 第一届亚洲城市男篮锦标赛(香港) 上海市队第一名 1983年 第十二届世界青年男篮邀请赛(联邦德国曼海姆) 中青队第十名 1983年 第三届泰国王储杯国际篮球邀请赛(曼谷) 解放军队第一名 1984年 第二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男篮邀请赛(美国关岛) 湖北队第一名 1984年 第三届亚洲城市篮球邀请赛(曼谷) 北京队男第三名南京队女第二名 1986年 伊朗国际篮球邀请赛(德黑兰) 辽宁队第一名 1986年 第三届泰国王储杯男篮邀请赛(曼谷) 南京部队第二名 1989年 第五届鱼尾狮国际男篮邀请赛(新加坡) 中国男篮第一名 通过这些比赛活动,加强了中国人民和运动员同各国好友的往来,使中国更多的篮球队伍有了接触国际篮球实际的机会,从而达到学习国外篮球运动的技、战术长处,提高和锻炼队伍的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除国家队以外的篮球队伍的积极性。这些篮球队伍是国家队的雄厚基础和坚强的后盾,事实上他们也创造了一些好的成绩。 中国青年篮球队的成绩也是比较好的。1986、1989年第九、十届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赛上,我男女队双获冠军。 我青年篮球队双获冠军,显示了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实力。它关系到我国青年篮球的迅速成长,并源源不断地为国家队输送新生力量,缩短我国家队在亚洲和世界大赛中适应能力的时间。所以,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我国青年篮球是中国篮球运动的未来。 1987年以来,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了亚洲和世界一些大赛。1988年中国男篮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男篮第十一名;1989年中国男篮在第十五届亚洲锦标赛上获第一名,1990年中国男篮参加了第十一届世界锦标赛,男篮获第十四名,同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男篮获冠军。 通过比赛可以看出,中国男篮仍然是亚洲的强队,但在世界大赛中了取得的名次与过去比较是有些不够理想,虽然也发挥出一定的水平。中国男篮暴露出的问题仍然是自己的风格特点不突出、身体与技术不适应强对抗的激烈比赛要求、战术配合单一而缺少应变能力等等,这对重新调整后的中国男子篮球队是不能苛求的。其关键是必须狠抓科学严格的管理、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化训练,重视基础训练和对抗训练的科学研究工作等,这些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

杂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在一家足够大的图书馆里,你能找到几百本关于报纸的书,但研究杂志的书不会超过20 本,所以发展不能靠纸质了,还是要靠网络。

我觉得会开通公众号,然后在公众号上发布,这样复合现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

杂志行业,作为人类重要的媒体传媒,本人认为是不会消失的,但在现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纸制传媒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会逐渐被现代传媒所瓜分!所以,现在新型传媒集团--企业化的传媒公司就是报纸的发展方向。

《读者》为例,当年的受众面相当广,从知乎的答案里面也能看出来,这个群体包含了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纸媒时代能做超越他们的应该只有报纸,不过这只是我的估计,没有统计过。在还没有铺天盖地的软广告和硬推销的年代,这个量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它被需求的程度。当然这个和当时信息,娱乐等资源的相对匮乏也有关系。

  • 索引序列
  • 中国杂志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 杂志未来发展趋势
  • 杂志广告未来的发展趋势
  • 中国篮球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 杂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