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sci抄袭撤稿

sci抄袭撤稿

发布时间:

sci抄袭撤稿

sci投稿之后再撤稿是有影响的,作者在撤稿前,一定要考虑当下情况是否有必要撤稿。若不得不撤稿,比如文章中涉及一些纠纷、发现数据错误等,就与sci期刊编辑沟通撤稿相关事宜,如实告知撤稿原因。若没有必要撤稿,建议作者不要撤稿。即撤稿是sci投稿之后不得已的选择。

是的。最常出现的情况是期刊编辑收到研究论文有错误的信息,然后展开调查,如果调查发现是不端行为,便会发出撤稿通知。根据COPE,撤稿内容需说明论文被撤销的原此次撤稿涉及的单位较广,包括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首都推荐通过后,作者就可以通过这些假的评议专家身份,为也不是傻子,扎堆造假,这是生怕出版商。

抄袭论文主动撤稿

能。若作者要求撤稿只限于在论文发表之前,作者必须向编辑部提供书面申请,写明理由并附有全体作者的亲笔签字,编辑部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意撤稿。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计两次者,编辑部将在三年内拒收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稿件。

参考文献抄袭会被sci撤稿么

拒稿原因,哪条戳中痛点 Yalow、PaulLauterbur、Barry Marshall、AlbertSzent-Gyorgyi这些人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不过他们可都是相关学术领域的大神级人物,且都为诺贝尔奖得主,这些人你不熟悉,那爱因斯坦的大名总该如雷贯耳了吧,小编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以上这些学界大牛的论文都曾被拒稿过,所以拒稿是科研过程中难免的事情,我们只要寻找拒稿原因,化挫折为动力,才能立足于学术界。 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拒稿,也许是一件好事,能让作者知道论文的不足之处,再次投稿时,弥补不足,提高发表的几率。一般被拒稿的原因总结如下: 英语水平低:据悉因语言问题被拒稿的比例约占35%左右,而且日益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英文语法错误 , 研究描述不当,用词不当,表达不畅,中国化英语表达等等。 论文缺创新 :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也是期刊最欢迎的形式,实验论点重复别人已发表的文献 , 或经过简单推理就能从已知的国际文献中推理获得 , 或重复他人工作者常被拒稿。 理论分析不足 : 对论文的新观点、新发现没有升华成理论高度。只有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内容分量不足:每一本杂志都有自己的办刊标准,涉及领域也各有不同,论文内容缺乏分量,难以让杂志编辑提起兴趣,对于读者来说也一样缺乏对论文的兴趣。 论点无法证实 : 论文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该实验方案所证实。逻辑推理有问题 , 实验方法学理论的欠缺。作者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推得结论。 实验存在缺陷 : 实验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 数据统计处理不当 : 数据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应用领域窄 : 仅仅是区域性工作 , 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 或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 , 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不符合杂志要求 :不同期刊对论文的要要求是不同的,这些要求包括数据表达、图片是否另附、是否清晰 , 图释是否完整 , 参考文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其中哪一项不符合要求都有可能被拒稿。 以上的拒稿原因是否戳中了你的痛点,没关系,拒稿并不是一个坑,他能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不断的完善学习中,写出含金量十足的学术论文。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

我的论文当中的参考文献并不是真实的参考过会被检查出来吗?写论文是每个科研汪的必修课,而一篇完整的论文后面都有一长串的参考文献。但是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引用参考文献」这一工作似乎并不被很多人所重视,因为大家都觉得会有审稿人帮自己检查。大人,时代变了! 不好好引用参考文献,小心你的论文翻车!近期,一篇发表在 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杂志上的题为 Medica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i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cope with future market trends 惨遭撤稿。图片来源:论文截图一本平平无奇的期刊,一篇平平无奇的论文,这也本该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撤稿。但是,该论文的撤稿原因却有点「独特」:论文所引用的一些参考文献内容并不符合该论文中的描述。 说直白些就是胡乱引用参考文献。该论文引用的三篇文献与论文中所描述的数据毫无关联,那三篇文献分别是: Policy P 2014;42(4):597– BMJ 2004;329(7469):770– Br J Educ P 2005;75(4): 645-而与这些参考文献无关的数据似乎来自另一项未被引用的研究:Adv Med Educ P 2018;9:119–说实话,因为「不当引用」问题而被撤稿真的挺少见的,完全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那些因为「不当引用」而被撤稿的论文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绝大部分因为「不当引用」而被撤稿的论文,都是因为 引用了「已被撤稿的论文」。一篇有问题的论文从发表到被正式撤销,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被称为「撤销时滞」,平均为 5 年。在这 3 年多的时间里,这类论文难免会被后续研究者所引用,个别文章甚至在被撤稿之后还有人引用。一般情况下,假如你引用的论文正好被撤稿了,大概率你的文章是不会因此被撤稿的。(也许吧)但总会有那么一些「幸运儿」不幸中招,著名的学术网站 retraction watch 就曾经统计过这类文章:撤稿原因包含 Cites Prior Retracted Work 的 15 篇论文这个数字还是挺让人意外的,仅仅 15 篇被撤稿了。因为很难被精确找到,绝大多数存在不当引用的论文依旧躲藏在学术圈的阴暗角落里未被制裁。为什么「不当引用」很难被发现?本次撤稿事件中,Retraction Watch 网站收到了该期刊如下的回复:该论文在发表前由两名审稿人进行评审。仅通过同行评审是无法识别参考文献问题的,该案例是一起孤立事件。我们不认为立即需要更改政策你品,你细品一下。这其实是当下同行审议工作中的无奈之处:在生物医学这样的领域,一篇论文引用 30、40 篇文章简直不要太常见, 逐个检查引用文献无疑是异常繁琐的工作。在 Retraction Watch 的新闻下,很多担任过审稿人的学者都发出类似的共鸣。图片来源:Retraction Watch不是大家不想去找,工作量实在过大,仅依靠同行审议就想把涉嫌不当引用的论文给揪出来太困难了,这也直接导致不当引用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2016 年一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文章在引用已被撤稿的文献时,作者会选择性不谈该引用的文献已被撤稿。(反正也没人发现)高引用的被撤稿文章,图片来源:医咖会曾有网站统计过那些高引用的被撤稿文章,排在首位的文章甚至撤稿后的被引次数是撤稿前的 3 倍多!即使是较为近期的撤稿(有 4 篇是在 2015 年撤稿),撤稿后仍然在不停地被引用,例如 Voinnet et (2003) 这篇文章,在 2015 年被撤稿之后,仍被引用多达 80 次。论文不当引用现象之严重可见一斑。虽然不当引用行为很难被发现,也很少被制裁,但你可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地引用了。2019 年 5 月 29 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文界定》行业标准,规定于 2019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其中就指出「不当引用」属于学术不端。

期刊举报抄袭会撤稿吗

在企鹅号发表文章不用怕别人抄袭,发现有抄袭的文章可以在后台发起投诉打开企鹅号。点击下面的创作,找到图文---编辑---点击下一步,根据提示完成就可以发布了。

当文章被抄袭可以进行举报,但是非常的麻烦,你可以选择有原创保护的企鹅号发文,发现有抄袭的文章可以在后台一键发起投诉,非常方便。

放心 不会的

这个没有办法的,毕竟文章发表之前是没有版权归属问题的,他先发表,自然是属于他的了。建议你可以把文章大致观点改一下再发表!

论文承认抄袭主动撤稿

不会怎么样。按照常规的论文发表要求来说,已经发表也就是已经公开见刊的文章是无法撤回的,文章如果要撤稿,并且撤稿成功,必须在文章公开发表之前,撤稿这种行为虽然不是什么被禁止的行为,也不会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

毕业论文带来的改变是相当大的,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让这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一个能力去研究一些论文学说让自己更加优秀吧。

这项规定会使大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大学论文,进行学术研究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而不是在网上东拼西凑。

  • 索引序列
  • sci抄袭撤稿
  • 抄袭论文主动撤稿
  • 参考文献抄袭会被sci撤稿么
  • 期刊举报抄袭会撤稿吗
  • 论文承认抄袭主动撤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