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只是告诉你 它是一所二本师范学院 一般 三楼排得的很到位的 河师大首位 信阳学院是靠历年考验的数量屈据第二 周师一般是倒数第六 排在济源 焦作 郑州师专 许昌师院 黄淮学院前面的 洛师只是因师资的关系 国画专业相对较好 但也是旧黄历啦

周口师范学院在河南算是好的。周口师范学院(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河南省周口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周口师范学院。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藏书196万余册;学校设20个教学院(部),设有6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30人,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口师范学院

还好啊,是周口市的最好学府了1

垃圾学校,要啥没啥,电有时候都没有,烦死了,早知道,请我来,都不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官网

周口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地处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豫东名城周口市。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颍河、沙河、贾鲁河三川在此交汇,不尽东流;漯阜铁路连线京九和陇海线,横穿周口;宁洛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校园内花木交荫,绿围翠绕,鸟语花香,四季如春,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周口师范学院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基本建设步伐,拉大办学框架,拓宽办学途径,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层次,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建校38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占地1525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09亿元,图书馆藏书0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建有中国学术期刊网镜像站点和5000多种期刊集成化全文数据库;有82个标准实验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教育实习基地123个,专业实习基地70个,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0个,德育教育基地7个。  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学系、政法系、外语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教育科学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软件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院)系,设有公共理论、公共体育、公共艺术和职业技能、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5个公共教学部,开设有58个专业(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3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化学、基础数学、植物学等4个学科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程;设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双学位教育试点专业。  目前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20000人,成人教育学生8960人。现有专任教师958人,外籍教师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95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54人。有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47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28人。学校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与其中一些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互派交流生。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近来来,教师先后承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项目44项;发表学术论文3825篇,其中核心期刊1199篇;出版专著、教材及工具书186部;承担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3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89项。学术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声教迄四海,桃李满天下。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科学发展之东风,周口师范学院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周口师范学院在河南算是好的。周口师范学院(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河南省周口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周口师范学院。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藏书196万余册;学校设20个教学院(部),设有6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30人,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口师范学院

上什么学校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看自己的努力!不过周师的考研率还是可以的,因为学校在本科中不是很好的原因,所以学校很重视考研,(考研算就业率的!)每年的毕业班学校都免费或者收很低的费用(大概300元)组织考研班,有本系最好的教师代课!每个系情况不一样,考研情况和学风比较好的应该是 生物 化学 数学 物理 本人周师毕业!

很差,周口师范老师都很水,就会念书,也不管你听懂没懂,学校说就业率很高,其实很假的,当民工可能是这样高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周口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地处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豫东名城周口市。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颍河、沙河、贾鲁河三川在此交汇,不尽东流;漯阜铁路连线京九和陇海线,横穿周口;宁洛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校园内花木交荫,绿围翠绕,鸟语花香,四季如春,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周口师范学院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基本建设步伐,拉大办学框架,拓宽办学途径,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层次,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建校38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占地1525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09亿元,图书馆藏书0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建有中国学术期刊网镜像站点和5000多种期刊集成化全文数据库;有82个标准实验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教育实习基地123个,专业实习基地70个,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0个,德育教育基地7个。  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学系、政法系、外语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教育科学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软件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院)系,设有公共理论、公共体育、公共艺术和职业技能、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5个公共教学部,开设有58个专业(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3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化学、基础数学、植物学等4个学科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程;设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双学位教育试点专业。  目前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20000人,成人教育学生8960人。现有专任教师958人,外籍教师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95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54人。有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47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28人。学校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与其中一些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互派交流生。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近来来,教师先后承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项目44项;发表学术论文3825篇,其中核心期刊1199篇;出版专著、教材及工具书186部;承担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3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89项。学术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声教迄四海,桃李满天下。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科学发展之东风,周口师范学院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还好啊,是周口市的最好学府了1

不是很了解

厉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周口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著作:骈文通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3月第1版骈文通论(修订本) 齐鲁书社 2010年5月第1版骈文观止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 辽海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版。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合作)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青年必读古文手册(合作,副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缠绵悱恻 爱恋永忆——唐代爱情诗 中华书局 2002年5月版。骈文绝唱 独步千古——王勃及其骈文(合作) 中华书局 2002年11月版。悲怆苍凉 寓意深厚——唐代咏史赋 (合作) 中华书局 2003年8月版。宋代诗话选释·《苕溪渔隐丛话》选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版大学语文 (主编)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1版。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论集(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版。论文:唐代散文研究的新收获——读孙昌武新著《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光明日报》1985年4月9日《文学遗产》第678期专刊。骈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语文导报》1987年第9期。古典文学札记二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试论唐代骈文的流变 《古典文学新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版。骈文名称的演变与骈文的界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4期转载。近年来文学史观与方法论问题研究述评 《江海学刊》 1991年第2期。胡仔及其《苕溪渔隐丛话》论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从文化学角度看骈文的产生 《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近年来骈文研究述要 《文史知识》1993年第9期。论骈文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蕴 《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与骈文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转载。李白应有三个自号 《阅读与写作》 1996年第6期。论宋代四六话的兴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论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广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2期转载。《汨罗民间招魂词》的程式内容及其对《招魂》、《大招》研究的启示 《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研究年报》1999年第6 卷译载。《中国湖南省汨罗の民间に伝わる葬礼“招魂词”の形式と内容およびそれに拠る楚辞研究上の発见》。修订稿收录《求实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黄庭坚论杜甫 《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1期。收入黄君主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朱门酒肉臭”之“臭”作何解? 《古典文学知识》 1997年第2期。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80年代以来唐代骈文研究述评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20世纪前期骈文学学术发展述论 《东方丛刊》 2000第3辑。六朝谢氏世系新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生命的终结:汨罗民间丧葬招魂习俗考察札记 《民族艺术》 2000年第4期。叠山公祠堂记:新发现的一篇研究谢枋得的重要资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8期。近20年骈文研究述议 《江海学刊》 200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转载。新旧唐书经籍艺文志所载书名变异考——《唐人著述考》之一《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大招》为战国时期楚地民间招魂词之原始记录说 《云梦学刊》2001年第5期;《中国楚辞学》第5 辑收录。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转载。李商隐寓桂居所遗址考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桂林文化》2002年第1期收录。石介与苏舜钦:谁是《石曼卿诗集序》之作者? 《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论清代骈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从历史语境角度重新审视花间词 《光明日报》2004年9月1日《文学遗产》专刊。唐宋时期文人的游历与人文山水名胜的形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旧唐书经籍艺文志失载唐人著述考 《古籍研究》2004年卷下(总第46期)。《旧唐书》本传所叙唐人著述《经籍志》未见载者知见录 《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全唐诗》载吕温二首诗均为伪诗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李贺死因初探——李贺死于马凡氏综合征臆说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发展广西人文科学刍议 《广西日报》2007年3月28日。《典论·论文》和《文赋》: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光明日报》2007年8月10日《文学遗产》。《粤西丛载》误载唐玄宗诗考:李隆基《丹霄驿》非昭州作及伪作说 《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柳宗元的《三戒》与孔子的“三戒”:柳宗元《三戒》寓意新说 《文学与宗教:孙昌武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7年8月版。从早期文献的骈偶现象看骈文文体产生的民间文化基础:骈文生成于民间说初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转载。《桂林风土记》佚文献疑 《广西地方志》2007年第5期。厘清杜甫的亲眷交游与杜甫创作的关系(合作)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期。李清照佚文《祭湖州文》为挽联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古代骈文与骈偶理论的文学史价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8期转载。收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发皇华语 涵咏文学:中国文学暨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津出版社2009年12月版。从“后宫佳丽三千人”说起 《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唐代“古文运动”概念平质 《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新旧《唐书》李商隐传“三十六(体)”为“三才子”之误考 《文献》2011年第2期。收录朱崇先主编《古典文献学理论探索与古籍整理方法研究》,民族出版社,2013年9月版。修订稿收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唐代“古文运动”宜作“古文思潮”说 王水照 朱刚主编 《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与展开——中国古代文章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四六”指骈文之形成与接受过程考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0期转载。 宋玉赋的作者问题及其文学史处理的思考 《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4期。收录《宋玉及其辞赋研究 2010年襄樊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兼论“桂学”的内涵与外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从“话”的文本特性看宋四六话的博杂特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从谚语入诗看唐宋文学向世俗化转型的一个细节轨迹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3期。 骈文文论:从辞章之论到气韵之说——论朱一新“潜气内转”说的内涵、来源与价值 《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收入韩国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研究集刊》(第二缉)。黄庭坚在广西的最后十七个月《中国艺术报》2013年7月26日大视野第六版。《全唐诗》征引之《桂林诗评》残诗出处考 《文献》2014年第2期。译文:寒山诗为什么在远东和美国广泛流传(译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参考》1988年第7期。时代风格和文学分期:对中国文学史与欧洲文学史的编史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译文) 《东方丛刊》1992年第3期。杜甫与花卿 (译文,合作)《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5期转载。骈文的含义、涵盖的范围以及骈散合一问题:《骈文史序说》节译(译文)《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唐代古桂柳运河“相思埭”水系的实地勘访与新编地方志的记载校正 (译文,合作)《广西地方志》2000年第4期。

(一)专著:1、《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合著,格勒主编,王川系该书编委会、执行编委会的编委),重庆出版社2000年9月;2、《清实录西藏昌都地区史料选》,独著,20万字,西藏昌都地区方志委员会刊行,2001年1月;3、《拉萨河畔六十日——拉萨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独著,23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4、《西藏和其他藏区特殊开发途径》,合著,副主编,2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5、《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6、《学界泰斗——陈寅恪》,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二)论文(凡未注明者均为独著)1、《清代昌都三岩地区政事拾遗》,《西藏研究》2000年4期,第55—61页。全文收入:①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总编室主编《昌都地区论文选》,2001年4月,第93—108页;②“中国西藏信息网”和“西藏网”两个中文简体网站均全文转载2、《西洋望远镜与阮元望月歌》,《学术研究》2000年4期,第82—90页(全文收入:①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明清史》2000年第4期第74—82页全文转载;②中国“新青年”网全文转载;- 2003-12-17);3、《史学家陈寅恪在康乐园的生活情趣》,《岭南学报》(香港岭南大学学报)新第2期,2000年10月,第297—313页(刘克敌:《二十年来之陈寅恪研究述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5期评价了该文的观点,刘文又4、《民国时期西藏昌都地区的国民政府工作人员及其活动》,《西藏研究》2001年1期,第85—90页;5、《陈寅恪与陈述的学术交往》,《史学史研究》2003年1期,第23—31页;6、《陈寅恪、冼玉清的纯阳观之游》,《岭南文史》2003年1期;7、《陈寅恪与蜀中诸儒的交往》,《文史杂志》2003年3期;8、《陈寅恪与岭南花木》,《中山大学校报》2000年6月15日51K 2005-1-18 及“国学网”等数个网站全文转载);9、《“稳藏必先安康”的历史新启示——关于甘孜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对策建议》(合作撰写),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委托课题,2002年4月;10、《刘文典与陈寅恪学术交往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第198—118页;11、《“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2期,第27—32页;12、《清及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丹达神崇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1期,第76—84页(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7期第43—51页全文转载);13、《晚清民国时期藏政要员的洋务背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3—19页(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8期第43—49页全文转载);14、《近百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保护》,《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64—69页;15、《历史学者陈寅恪姓名“恪”之读音》,《东方文化》2003年第6期,第146—148页;16、《研究中华传统政治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北京)2004年第1期第63页;17、《民国时期“西康农事试验场”的设置及其实际成效》,《西藏大学学报》(拉萨)2004年第1期第44—48、60页(①人大复印资料F7《经济史》2004年第3期第67—71页全文转载;②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全文转载见18、《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评<西藏民俗文化>》,《中国藏学》(北京)2004年第2期第113—114页(中国藏学网全文转载,见19、《藏区城市昌都在近代的变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106—114页;20、《民国三十六年西康省的植树节及其造林评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咸阳)2004年第3期第23—27页;21、《陈寅恪与伯希和学术交往述略》,《中山大学学报》(广州)2004年第5期第80—84页(教育部主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6期摘录主要观点);22、《谈蕃说胡 更上一层: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评议》,《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4年第3期第115—119页;23、《陈寅恪与伯希和》,载《文汇报》(香港)2004年6月8日(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简报有报道,24、《略论汉藏教理院在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西藏大学学报》(合著,第二作者)2004年第4期第51—59页。25、《清末、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及其实际成效》,《民国档案》(南京)2004年2004年,第4期,第54—59页26、《陈寅恪与四川学者的交往述论》,《中山大学学报》(广州)2004年第5期,第107—113页;27、《民国后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设立始末及其历史意义——四川藏区农业近代化起源研究之一》,《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8、《陈寅恪与藏学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咸阳)2005年第1期第18—23页。

在《古汉语研究》《古文字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北方论丛》《学术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籍研究》《长江学术》《长安学术》《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燕赵学术》《华夏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郭锡良、江蓝生、竺家宁、沈培等都曾或引用或给予较高的评价。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全文转载、摘评、引用为参考文献近四百次。  2001年以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汉语史、金文等方面的)  1.《<五灯会元>中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1期  2.《副词“也”的产生与发展》,《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期  3.《副词“都”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5期  4.《<太平广记>中的范围副词“都、全、了”试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   5.《“应该”类助动词的发展》,《学术交流》2002年4期  6.《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4期  7.《<儿女英雄传>中的程度副词述评》,《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4期  8.《从程度副词的来源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与中国学》(韩国岭南大学)2003年2期  9.《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2期  10.《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  11.《<朱子语类>中的“十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2期  12.《<红楼梦>中“尤最”副词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期   13.《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期  14.《试论<三言二拍>中的双音程度副词》,《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2期  15.《试论副词“全”的产生与发展》,《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16.《古代汉语中双音程度副词的产生与发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期  17.《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丛》2005年3期  18.《试论副词“总”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年  19.《金文“于”字用法初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   20.《金文“于”并列连词用法辨正》,《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5期  21.《试论“既”字在金文中的用法》,《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22.《金文中的连词“而”》,《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3.《两周金文中否定副词“毋”的特殊用法》,《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24.《两周金文中的无指代词》,《长江学术》2006年3期  25.《两周金文“亡”字用法初论》,《古籍研究》(2006·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西周金文中“休”字的一种特殊用法》,《华夏文化论坛》(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7.《两周金文指代词“是”“兹”“之”用法之别》,《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28.《两周金文中连词“则”的用法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2期  29.《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30.《两周金文中“乃”字的词性和用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31.《李白诗歌中“何”字的运用特点》,《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金文“在”字词性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6期  33.《殷周金文中“咸”的特殊用法》,《古汉语研究》2008年1期  34.《两周金文中的“偕同”义介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  35.《两周金文中的祈求义动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36.《两周金文宾语前置句简论》,《华夏文化论坛》(第三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两周金文“暨”字用法释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  38.《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殷都学刊》2008年4期  39.《两周金文介词“以”、“用”用法比较》,《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5期  40.《杜诗中“一”字的运用特点》,《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  41.《两周金文中“雩”的词性和用法》,《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1期  42.据金文补正《古代汉语》的若干注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2期  43.《殷周金文中的特殊句型》,《燕赵学术》2009年春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  44.《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45.《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北方论丛》2009年4期  46.《殷周金文中的运动类动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4期  47.《两周金文中“休”的词性和用法》,《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7期  48.《两周金文心理动词试论》,《华夏文化论坛》第四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49.《先秦汉语叹词试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5期  50.《两周金文语法札记(四则)》,《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期  51.《两周金文叹词初论》,《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期   《两周金文中“用”的词性和用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   《两周金文并列连词初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   《殷周金文范围副词释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2期   《殷周金文中的赐予义动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殷周金文动词类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   《两周金文“承继”类动词试论》,《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6期  《殷周金文虚词研究述要》,《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两周金文第一人称代词述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1期  《两周金文中的“奉事”类动词》,《长安学术》(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2月。  《殷周金文语法研究综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 期。

华夏由来 Hsia亦作Xia。 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裔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了百越等许多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夏族、商族、周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简称“夏”。 夏、华, 或华夏和蛮夷戎狄的称呼, 是民族中的统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近人章太炎以为古代汉族称夏或华乃由夏水华山而来。华山固在汉族基地陕西境内, 但不合民族自称。商周建都在今河南、陕西, 不在夏水流域, 命名由于夏水, 联系不上, 且无所对待, 也不是民族自称命名的由来。到了汉代, 汉族不称夏、华或华夏而称为汉。章太炎又谓由于汉水得名。按“ 汉”字, 古文之形, 义为国中大水, 国中大水是黄河、长江, 不是汉水, 国名由水, 既无对待又非自称命名之义。作者认为汉人称汉, 是对匈奴急读为“ 胡” 而言。朝代之最大为汉, 民族亦称为汉。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 南有大汉, 北有强‘ 胡’ , ‘ 胡’者, 天之骄子也”③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 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 与山无关④。也为汉族命名不以山川之旁证。(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注:① ②《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 中华民国解” ③ 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东胡考引用此句文, 查史记、汉书匈奴传不载此文。 ④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乌桓、鲜卑考。汉译“ 胡” 语有瑞兽带之义。鸟桓, 蒙古语有聪明之义。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为华,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自称“华”“夏”,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族这一庞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经过强大汉朝,族名华夏转变为汉,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 索引序列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官网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