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生态学综述论文

生态学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

生态学综述论文

《食品工业科技》——挺厉害的,现在仍然是国家级核心,位于第六版“TS2 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表”N2复合影响因子:788 综合影响因子:541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北京一轻研究院周期: 半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0306CN: 11-1759/TS邮发代号: 2-39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食品工业科技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1 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在国际旅游方面稳居亚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旅游业的规模扩大,参与旅游活动的人数增多,旅游活动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旅游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是,人们既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更加关注它对环境、生态、社会文化遗产可能造成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生态旅游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尽管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态势喜人,但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国在生态旅游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来自旅游群体的层面,游客在旅游时没有自觉学习和积累生态知识的意识,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究竟负有什么责任,许多人仅仅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二是来自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为了满足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并借此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热衷于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兴建宾馆饭店。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应有之义,研究生态旅游,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用以指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游学界、生态学界和相关学科的极大关注,各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外,除了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以外,主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生态旅游与保护的关系,生态旅游的生态、审美、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生态旅游与当地社会发展、生态旅游与道德规范、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旅游规则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生态旅游案例研究等。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公开发行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期刊就有几十种之多,各类研究专著也是举不胜举。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Lindberg等著的《生态旅游:规划者、管理者指导》,是由学者和实践家合力倾注的面向实践,为生态旅游实践开发者、专业和业余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综合集成著作。此书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50种不同出版物和400多篇学术论文。《自然旅游经营者的生态旅游原则》是由生态旅游协会(TES)编辑出版的,它提供了脆弱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的最新准则,也是一本旅游和旅行专业人士必备的指导用书。Martha Honey的新作,在界定生态旅游和评述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古巴、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非等5个典型案例。 在我国 ,国内众多学者对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旅游学科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保护、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分类,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形成了多种分类方法,吴必虎从发展哲学、科学和旅游产品三个层次来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在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规范模式的建立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从资源调查、确定开发原则,到功能分区、社区参与、游客管理以及建立监测体系等。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规划原则、模式以及管理方案。王义民等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本底现状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当然,学术界对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的探讨还远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很多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有关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还有待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探讨。 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分析生态旅游的兴起原因、定义特征出发,归纳国外生态旅游实践模式及发展经验,进而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实际,深入探讨中国生态旅游的产生、现状及其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其可持续的对策。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除导论外,在第二部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兴起原因进行简略的介绍,剖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和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概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部分归纳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在第五部分,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六部分结合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区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政策引导。 4 研究的结论 针对中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提出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它的发展需要在详细分析旅游点环境资源与文化特色以及地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制定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为此,要正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展中规划管理、市场营销、生态标识、规范论证、景点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遵循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优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政策,加快生态旅游科学规划的步伐,完善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机制,加大依法管理生态旅游的力度,增强生态旅游教育的实效,从而在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你要发表论文吗》

呵呵 ,我是学旅游的,现在是经济社会,如果你有悬赏的话,我可以帮你。。

生态学文献综述

[1]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147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 盖光,美的多重自由与人类存在的生态系统【J】,江汉大学学报04年第5期34页[3 鲁枢元,《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学术月刊,3[4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生态学综述论文3000字

生态学这个我总觉得很广泛,可以写的东西有很多,可以从环境着手,也可以从生态平衡等等着手,所以,你自己在网上找些参考的吧(世界生态学)可还行

你们生态学课上学的什么~你这总得结合你课上的内容写呀~这样吧~你去参考下(世界生态学)期刊里面的文献~找下你自己的写作灵感吧

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内容摘要 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  国内外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能集约地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促进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  另一方面,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其中住房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特别是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新的城市历年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  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生态学是以自然界的有机体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长和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生态学家在投身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其初期的狭隘的纯自然的倾向和学科局限,把人类活动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围之内,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作为宏观领域的发展方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崭新的面目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  城市生态学是生态科学和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居环境、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理念。  20世纪70年代一批生物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城市。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城市环境影响下动植物区系的变化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其对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前景所做的估计,进一步激起了人们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兴趣。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人和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环境过程和环境压力,找出人类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径和方法。此外,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于1974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成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IIUE)、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开展了相关研究。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生态学传入我国,引起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科学家的广泛兴趣。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其重点在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为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1997年12月,全国第三届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1990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展开了生态城市研讨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这些都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  生态城市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有: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  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被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是以产业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他包括生态农业的实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处理;能源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此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交通方便。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urbanmetabolismmethod)、生态足迹法(Footprintmethod)、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cycleassessment)、模糊数学方法(fuzzymethod)、单指标评价(individualindicatorassessment)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s)等。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当前我国正在研究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问题。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选取应遵循以下3方面的原则:  第一,代表性。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选指标要能反映该城市的本质特征、复杂性和质量水平。第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应使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第三,规范性。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此外,香港在研究城市生态时成功地运用了城市代谢法。在广州和青岛等城市生态的研究中则引入了生态足迹的方法。  展望  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应当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由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知网 自己查去

生态旅游文献综述

1 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在国际旅游方面稳居亚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旅游业的规模扩大,参与旅游活动的人数增多,旅游活动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旅游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是,人们既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更加关注它对环境、生态、社会文化遗产可能造成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生态旅游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尽管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态势喜人,但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国在生态旅游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来自旅游群体的层面,游客在旅游时没有自觉学习和积累生态知识的意识,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究竟负有什么责任,许多人仅仅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二是来自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为了满足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并借此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热衷于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兴建宾馆饭店。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应有之义,研究生态旅游,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用以指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游学界、生态学界和相关学科的极大关注,各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外,除了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以外,主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生态旅游与保护的关系,生态旅游的生态、审美、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生态旅游与当地社会发展、生态旅游与道德规范、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旅游规则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生态旅游案例研究等。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公开发行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期刊就有几十种之多,各类研究专著也是举不胜举。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Lindberg等著的《生态旅游:规划者、管理者指导》,是由学者和实践家合力倾注的面向实践,为生态旅游实践开发者、专业和业余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综合集成著作。此书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50种不同出版物和400多篇学术论文。《自然旅游经营者的生态旅游原则》是由生态旅游协会(TES)编辑出版的,它提供了脆弱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的最新准则,也是一本旅游和旅行专业人士必备的指导用书。Martha Honey的新作,在界定生态旅游和评述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古巴、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非等5个典型案例。 在我国 ,国内众多学者对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旅游学科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保护、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分类,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形成了多种分类方法,吴必虎从发展哲学、科学和旅游产品三个层次来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在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规范模式的建立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从资源调查、确定开发原则,到功能分区、社区参与、游客管理以及建立监测体系等。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规划原则、模式以及管理方案。王义民等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本底现状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当然,学术界对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的探讨还远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很多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有关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还有待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探讨。 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分析生态旅游的兴起原因、定义特征出发,归纳国外生态旅游实践模式及发展经验,进而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实际,深入探讨中国生态旅游的产生、现状及其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其可持续的对策。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除导论外,在第二部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兴起原因进行简略的介绍,剖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和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概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部分归纳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在第五部分,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六部分结合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区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政策引导。 4 研究的结论 针对中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提出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它的发展需要在详细分析旅游点环境资源与文化特色以及地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制定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为此,要正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展中规划管理、市场营销、生态标识、规范论证、景点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遵循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优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政策,加快生态旅游科学规划的步伐,完善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机制,加大依法管理生态旅游的力度,增强生态旅游教育的实效,从而在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关于生态学的综述论文题目

我给你说几点 1个大了说 南水北调对周围生态的影响 2个小了说 城市周边毁林开发 征调土地 对生态方面的影响3中等说 人类砍伐树木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 可以写分调查性质的 或者说 水资源枯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很多的 个人的学习方向不同 着眼角度不同 我是学水的所以我总关心这方面

一道综述题而已,找些相关的参考文献,综合整理一下就好啦~

baidu搜索也可

中国知网 自己查去

  • 索引序列
  • 生态学综述论文
  • 生态学文献综述
  • 生态学综述论文3000字
  • 生态旅游文献综述
  • 关于生态学的综述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