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中医医史文献英文

中医医史文献英文

发布时间:

中医医史文献英文

你好!啊哈哈哈哈!~真是个杯具啊!~居然有人问出这么个倒霉的问题!~俺不知道有没有。但俺的本科专业是:英语(四年制统招)俺的硕士是:中医医史文献(同等学力硕士)我看我就是最专业的中医英语人才了!~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本人是英语专业大四,今年年初经历了考研,据目前知识来说,尚未发现有相关专业研究生。除非你到一些医科大学查一下,如果他们学校有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方向,你可以先考过去,再自己涉足联系中医英语翻译,可以帮学校中医专业翻译文献啊,第一手资料很难得啊,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祝你好运

应该到国外去当医生,先去美国,再去日本,最后去韩国

问题英文

中医医学文献史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公元1742年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其《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前贤针灸要旨,并且加以发扬光大,通篇歌图并茂,自乾隆14年以后(公元1749年)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故在民间仍广为流传。针灸名医李学川公元1817年写出《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地列出了361个经穴,其仍为今之针灸学教材所取用。民国时期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出了毕生贡献。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倡西医学习和应用针灸治病,在延安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设针灸门诊,开创了针灸正式进入综合性医院的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卫生部垆的针灸疗法实验所,即当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前身。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医疗、教学机构,从此以后《针灸学》列入了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了针灸专业,针灸人才辈出。40多年来在继承的基础上翻印、点校、注释了一大批古代针灸书籍,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就,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还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并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创立了“针刺麻醉”。针灸的研究工作也不单纯仪在文献的整理,还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高速功能等,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临床实践证实了针灸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你可以看下(中医学)上面别人是怎么写的文献吧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辩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1996年,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613分。2021年中医考研国家线预测分数线为613分,中医考研,这是我们国家多年以来报考研究生非常向往的专业和追求的专业,这卓伟,当前,我们国家中医的高水平知识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中医研究生,他们每年一毕业就被很多单位抢的就医率可以达到100%。

中医医史文献考研

613分。2021年中医考研国家线预测分数线为613分,中医考研,这是我们国家多年以来报考研究生非常向往的专业和追求的专业,这卓伟,当前,我们国家中医的高水平知识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中医研究生,他们每年一毕业就被很多单位抢的就医率可以达到100%。

容不下我百无聊赖不应该一个人发呆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只有我看着别人的快乐竟然会感慨备课倏倍烤偾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专业有中药学、针灸推拿、护理、中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生物制药技术、医学营养、健康管理、中医学等。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拥有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临床医学学科跨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类别:中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针灸推拿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中医医史文献。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眼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中医、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山东省一流学科:中医学、中药学。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中医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东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考研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年省内 “3+2”专科招生专业有中药学、护理学,省外招生专业为中医学、中药学、护理、针灸推拿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教育,报考考生需参加2020年夏季高考,按专科(高职)普通类常规批填报志愿。“3+2”本科入学后,前三年在我校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后两年在对口本科院校(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扩展资料山东中医药大学专科2020年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总计划4800人,与2019年保持平稳,在鲁招生计划为4490人,2020年我校在山东招生计划为4490人,涵盖夏季高考、春季高考、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公费医学生、3+2专本贯通等6个类型和17个专科专业。我校省外招生计划310人,包括新疆、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贵州、河南、安徽、青海、山西、四川。参考资料来源: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招生计划分配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专科专业只有一个: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专门技术人才。

  • 索引序列
  • 中医医史文献英文
  • 中医医学文献史
  •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 中医医史文献考研
  •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