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数字媒体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数字媒体参考文献

第1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概念和构成: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索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2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分析3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依赖性4数字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5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性、大众性和社会服务功能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特征之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特征之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特征之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特征之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数字媒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2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数字媒体艺术3根据作品形态的分类:动态和静态数字媒体艺术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5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以借助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6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数字影视艺术:更自由、更丰富的视觉表现2数字合成艺术:移花接木的后现代美学3网络为媒,共同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未完成状态”7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1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创作2借助软件实现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3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50小结53思考题53第2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1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1摄影术的诞生与照片“集锦”艺术的出现2达达派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3摄影和东西方文化:尤斯曼和朗静山的作品启示4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承先启后,面向未来2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1电影和动画的诞生历史追溯2数字合成技术改变电影美学3数字流媒体的发展和新型观影模式4表现未来:数字电影和科幻主题5三维动画技术和动画电影的革命3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1网络新媒体和艺术信息库2“共享、自由、平等、开放、人本”的网络艺术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4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1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3新媒体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比翼双飞”98小结99思考题100第3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1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创造性和真理性2智者的足迹: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体验3简洁性和逻辑严密性:科学理论的“美学”价值4左脑和右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5从弗洛伊德到玻尔实验: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悖论6数字信息化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2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4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1列奥纳多·达·芬奇:科学和艺术的典范2视觉艺术中的科学: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3达·芬奇艺术精神对数字媒体艺术家的启示5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6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7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8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9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10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149小结151思考题152第4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1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2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3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11956—1986年,数字艺术的启蒙和探索时期21986—1996年,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31996年—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媒体和深入发展时期4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5《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6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7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8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1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家们的科学实践2科技成果的转换:光效应艺术和动力艺术3偶发艺术(HappeningArt)和新媒体4录像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开端9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10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220小结228思考题229第5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1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2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3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4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251小结254思考题255第6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1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3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4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5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7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8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9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10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333小结351思考题352第7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1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2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3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4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358参考文献361参考网站363

数字媒体技术文献参考

才思分享《数字媒体技术教程》 (美)Jennifen Burg著王崇文 李志强 刘栋 傅江 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主要课程:摄影摄像技术、艺术设计基础、数字媒体技术概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交互式多媒体网站开发、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动画设计与制作、3D造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音视频信息处理、特效制作与非线性编辑等。扩展资料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适应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需要,旨在培养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管理能力、能够将创意媒体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兼具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能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熟练掌握数字媒体的制作基础,同时具备坚实的数字媒体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技术与艺术并重,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支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字媒体技术

回答 您好,该专业主要研究与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 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数字信息管理与安全等。 数字媒体技术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硬件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充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鼓励各高校特色化发展,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及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选择创作型、制作型、研究型或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更多4条 

数字媒体技术参考文献

[1] LY Chen, Z Ping, GK Chuah, S Jaenicke, G Simon, A comparison of post-synthesis alumination and sol-gel synthesis of MCM-41 with high framework aluminum content[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 27(2-3): 231-[2] Shinae Jun, Ji Man Kim, Ryong Ryoo, Young-Soo Ahn, Moon-Hee Han,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MCM-48 improved by post-synthesis restructuring in salt solution[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2, 41(1-3): 119-[3] A Corm, a, A Martínez, PA Arroyo, JLF Monteiro, EF Sousa-Aguiar, Isobutane/2-butene alkylation on zeolite beta: Influence of post-synthesis treatmentsm[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8, 142(1): 139-[4] W Hilary, A Tim, Audio Post Production for Television and Film[M], Butterworth-Heinemann, London, [5] Ketan Mayer-Patel, Lawrence A Rowe, Exploiting temporal parallelism for software-only video effects processing[J], MULTIMEDIA '98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NY, 1998:161-

关于数字媒体的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我写的《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当时也是同学介绍的秦文网帮忙的,不然这么短的时间,谁写的完

数字媒体艺术的参考文献

回答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专业。在传统电影、电视向数字化技术迅速转型,IT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时代里,数字媒体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该专业的毕业生广泛服务于智能界面、数字影像、游戏设计、商业传播等专业领域。 该专业既不是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也不是传统的艺术设计,而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综合了数字技术、艺术设计、互联网思维、信息生存、数字化生活、万物互联等多方面的艺术设计表达。是面向当代和未来最具前景的学科 1、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 2、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 3、学科要求:该专业对计算机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4、考研方向:设计学、广播电视、艺术设计、戏剧与影视学 5、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研究所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继续攻读与媒体设计、网络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关的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任职于教学和科研单位包括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 传统艺术,中国传统的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透着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 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民族传统技艺主要研究民族学、美术学相关知识,包括剪纸、陶艺、皮影、刺绣、泥塑、木雕、针灸、中药、茶道等相关技艺的介绍,具有一定艺术审美和造型能力,掌握较高的创新和实用工艺美术创作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有动手实践。例如:掌握青瓷烧制技艺和石雕技艺,具备陶瓷修复和水印木刻的专业技能。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是干什么的 就业方向有哪些 传统技艺专业简介 传统技艺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传统技艺包括:剪纸,陶艺,年画,皮影,还有变脸,刺绣,泥塑,木刻,木雕,舞龙,戏曲等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传统技艺与现代生产工艺,熟悉本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技艺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具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从事民族传统特色产品生产、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传统技艺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传统技艺包括:剪纸,陶艺,年画,皮影,还有变脸,刺绣,泥塑,木刻,木雕,舞龙,戏曲等等。 传统技艺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就业方向:艺术类机构:民族传统技艺管理、传承、创作、营销。 该专业就业主要面向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从事民族特色产品生产、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工作,还可以从事旅游工艺品销售和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制作和传统技艺表演等。 更多17条 

你这应该在艺术研究快报之类的艺术刊里找找参考文献吧

  • 索引序列
  • 数字媒体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技术文献参考
  • 数字媒体技术参考文献
  • 关于数字媒体的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艺术的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