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广西师范大学,部标代码为10602,英文名称为“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注册地址为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王城1号,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

(一)入选研讨会:1、论文入选浙江首届书法艺术节“浙江近现代书法史论研讨会”并参与大会宣读(浙江省文化厅、书法家协会主办,杭州,1991年)2、论文入选全国书法批评年会(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四川,1992年)3、论文入选第六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中国书协主办,郑州,2004年)4、论文入选其他省级学术研讨会若干次(略)(二)获奖:1、第六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中国书协主办,郑州,2004年)2、第四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南宁,2004年)3、中国精典文库征文论文一等奖。(中国老年基金会,北京,2004年)4、第五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南宁,2005年)5、第六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南宁,2006年)6、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中国书法家协会,2006年)7、第七届桂林市文艺创作金桂奖(桂林市人民政府,2007年)(三)论文发表:1、《论书法艺术的造型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2、《论丰子恺的艺术观》(《浙江近现代书法研究文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3、《从浮浅的表现到深邃的思考》(河南美术出版社《青少年书法》,1993年第10期,)4、《论书法批评的历史文化构建》(中国书法,1993年第6期)5、《书法艺术的结构美》(金开诚、王岳川主编,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6、《论“读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7、《胸中有宇宙,画山如画人——论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范式》(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3期)8、《宋人生唐后,开辟真为难——论黄山谷的书法创作心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9、《篆书内质退化的文化阐释》(安徽美术出版社《书法之友》,2001年第1期)10、《石涛绘画观念的生化论特征》(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11、《吴玉如书论》(刘正成、王睿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12、《当代书法的艺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①安徽美术出版社《书法世界》,2003年第10期.②第四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南宁,2004年7月)13、《审美变形的艺术表达机制》(书法报,2004年第10期)14、《当代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①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②《中国百业论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1月。 ③《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④获第六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郑州。大会宣读)。 ⑤第五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南宁,2005年9月)。⑥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中国书法家协会,2006年)15、《大众文化时代的书法艺术现代性问题》(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16、《中国书法之“韵”的话语表达及其历史演进》(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17、《历史与未来:从王羲之现象看传统的承续与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美术学专辑》,(2004年10月)18、《以气驭形,豪宕奇伟——论帅立志先生的书法艺术特色》,《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美术学专辑》,(2004年10月)19、《书法艺术的双重性——邱志文的书法理论与创作》,安徽美术出版社《书法之友》,2002年第8期20《营造大气格的时代艺术——屈则俭的书法创作》,《广西画报》,2005年6月下半月刊。21、《当代书法艺术的现代性与大众化》,黑龙江《书法赏评》杂志2005年第1期。22、《当代书法艺术审美形态的历史转型》,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2004年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六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南宁,2006年)23、《论书法现代性发展中的人文价值转型》,广西美术出版社《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与思考》,2006年12月出版。24、《世纪跨越——广西文学艺术十三年现象研究》第十章《书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25、《构建时代特色的书法艺术空间图式》,广西新闻图片画报社《广西画报》2007年3月上半月刊。26、《当代书画的表意实践与艺术机制》,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艺术收藏与投资》2007年总第28期。

广西师范大学主要是一本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是二本院校。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截至2017年9月,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总面积4100多亩;设有教学学院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150个、专业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2个,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示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月1日,原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1、来稿内容应依次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  2、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3、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宜署作者真名;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及相应的工作单位前加注不同的数字序号。例:曹辛华1,李世红2,刘励1(1、郑州大学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52;2、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南新乡453002)  4、作者简介:文章的主要作者在中文关键词下面位置标注作者简介,内容依次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5、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内容应为文章观点的高度浓缩,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用类似“本文论述了……”等报道语式,不用序号,不分段。  6、关键词:选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7、正文:篇幅以8000字以内为宜,用word格式排版,A4纸打印。文中层次符号用一、(一)、1、(1),引用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一条文献多次引用时均用一个序号表示。解释或补充性的注释用圆括号放在文中,并在当页下方列出注释内容。  8、凡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首页地脚注明基金项目的正式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例: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依次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文献标准编号。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其他未说明的文献[Z]。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孙启林、战后韩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321―322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辛希俊、信息技术的应用展望  [A]、赵玮、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68―470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5]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法正词法基本规则[S]

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河南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河南省新乡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367CN: 41-1109/N邮发代号: 36-55复合影响因子:367 综合影响因子:246 核心其月 刊 带xie发 企我鸟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当然不是核心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村上春树的悖论:虚拟时代的生存之道》,独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CSSCI论文。《村上春树可以作为东亚的“斗士”吗?——<奇鸟行状录>战争叙事论》,独撰,《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国家级。《记忆的编年史:村上春树<奇鸟形状录>的叙事结构论》,独撰,《东疆学刊》2010年第1期,CSSCI论文。《身体的出场、规训与突围——论村上春树的“身体写作”》,合撰(第一作者),《东方丛刊》,2010年第2期,省级。《〈且听风吟〉的互文性文本策略》,《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省级。《“大众化”:中国文学现代话语系统生成机制的一种考察》,独撰,《长城》2009第1期,核心期刊。《走向“近代”与“文学”——日本大众文学源流的再思考》,独撰,《外国问题研究》2009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CSSCI论文。8.《“乡土中国现代化”视域中的农民叙事》,独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第4期,省级。《“中间地点”论——村上春树的多元文化身份初探》,独撰,《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国家级。《国内村上春树研究概况及走向》,独撰,《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省级。《从小说到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文化重构》,独撰,《电影文学》2007年3期,核心期刊。《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散文化结构》,独撰,《戏剧文学》2005年2期,核心期刊。《在平凡中承受生命之重》,《多元视角中的文本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省级。《对人类物化的独特思考》,《多元视角中的文本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省级。《人类本性的一次曝光》,《多元视角中的文本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省级。《小人物的生命悲歌——维林形象剖析》,独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1期,省级。《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独撰,《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省级。《生命悲歌——契诃夫与现代中国的“小人物”形象》,独撰,《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2期,省级。《鲁迅与契诃夫文学中的“忧郁情怀”》, 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CSSCI论文。20.《彭家煌与“契诃夫风致”》,独撰,《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CSSCI论文。《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对话性建设》,独撰,《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专辑,省级。《一部悲壮的史诗——左拉的〈萌芽〉》,独撰,《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版,省级。《夜空的流星 文坛的惊雷——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独撰,《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版,省级。《一部宣告20世纪小说诞生的作品——福楼拜的〈情感教育〉》,独撰,《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版,省级。《寻觅人类灵魂的故乡——〈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独撰,《外国文学名著鉴赏》一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版,省级。《不废江河万古流——读杨廷玉长篇小说〈不废江河〉》,独撰,《吉林日报》(文艺周刊)2000年11月14日(1),省级。《关于比较文学的几点思考》,合撰(第二作者),《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通讯》1997年第1期。【著作成果】《二十世纪日本文学批评》,刘研(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著作。《外国文学》,刘研(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教材。《西方文论》,刘研(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教材。《西方文论选》,刘研(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教材。《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刘研(自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著作。《外国文学史》,刘研(参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刘研(参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教材。8.《中国比较文学十论》,刘研(合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外国文学史实话·东方近现代卷》,刘研(合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著作。《西方文论》,刘研 (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教材。《西方文论选》,刘研 (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教材。《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刘研(参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刘研(参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9月版并任副主编《名著名家导读》,刘研(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马克·吐温》刘研(独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7月版。【获奖成果】《二十世纪日本文学批评》,第四届长春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级三等奖。《二十世纪日本文学批评》,东北师范大学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市级一等奖。《外国文学》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市级特等奖。《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校级二等奖。《外国文学史话》,2001年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论文《维林:俄罗斯小人物心灵困境的悲歌》,吉林省文学学会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0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及教育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金(青年教师),2000年。

就学报来说,你可以看一看学报的封面,上面就表明的又是否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级别越高表明论文价值越大。如全国核心期刊等。当然,文科类大学在全国排名越靠前,它的学报也越有价值。看你上面所列的学报应该都不是特别核心的期刊。其他的文学类杂志《理论与创作》应该还是比较专业的。其实,如果你的论文中有引用上述文献中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话语的内容,应该直接找到原出处,直接列上书名是最好的。

(一)论文:学术期刊1.《重新认识叶绍钧小说的文学史地位》,《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文学年鉴2004》。2.《论〈红旗谱〉的日常生活描写》,《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视角与历史化态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李自成〉:被曲解遮蔽的当代长篇小说杰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5.《鲁迅的亲情观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1期。6.《“史诗性”与“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评估》,《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土改”叙事中的道义问题——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的评价与刘再复等先生商榷》,《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丁玲研究》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丁玲与中国当代文学》(第十一次丁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全文收入。8.《三十年代现代派小说三作家之比较》,《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全文转载。9.《生命感伤体验的诗化表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10.《文学·社会生活·个体生命》,《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年第6期全文转载。11.《也论新写实小说作家的心态》,《艺术广角》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全文转载。12.《中国现代作家幽默特色论析》,《南开学报》1997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摘要。13.《京派小说:和谐蕴藉的浪漫主义》,《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0年第4期摘要。14.《从文学角度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革命小说”》,《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 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4年第1期摘要。15.《沈从文与师陀: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2004年第3期摘要。16.《鲁迅:奇迹般的起点》,《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2期。17.《〈祝福〉及其两个前文本的互文性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11期。18.《具有“红楼”血缘的两部中国现代小说》,《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1期。19.《论茅盾小说创作方法的非主流性》,《茅盾研究》第8辑,新华出版社2003年出版。20.《论七月派小说的创作追求和艺术风貌》,《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21.《巴金:革命年代的五四话语》,《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22.《从文学角度看“红色经典”》,《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3.《不同生命欲求之间的冲突——重读〈寒夜〉》,《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否定之否定的反思——新世纪视野下重读〈讲话〉》,《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反着写”的偏颇——〈丰乳肥臀〉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彻底颠覆及其意味》,《河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26.《文学与人道主义:不解之缘》,《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27.《“二沈”小说创作异同论》,《山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28.《理论观点,还是具体感受的世界观?》,《海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29.《两种现实主义》,《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9期。30.《创作方法:文学理论不该遗弃的概念》,《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31.《中国社会剖析派的西方渊源》,《东方论坛》2002年第5期。32.《创作方法与创作原则:不同层次的概念》,《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33.《文学观、小说观与中国现代小说史》,《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34.《关于〈围城〉的文学史地位》,《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35.《丁玲:革命年代的个性话语》,《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本文曾在第9届丁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36.《山药蛋派:创作方法的反思》,《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37.《论诺贝尔文学的求真精神与理想主义》,《文学·传播·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8.《理论与批评:不菲的实绩,失衡的时空》,《回眸与前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39.《爱国主义的历史性》,《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40.《完备翔实的中国史籍》,《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41.《“艺术本体”论》,《天津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42.《〈管子〉——中国美学思想的滥觞》,《天津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43.《谈谈谈歌和他的小说》,《作品》2008年第4期。44.《〈艳阳天〉:权力斗争的日常传奇》,《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45.《自由与革命:矛盾中的艰难抉择——也论丁玲的左转》(第二作者),《新气象,新开拓——第十次丁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新世纪视野中的梁生宝形象》,《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林道静形象的互文性解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作为文学史链条一环的“十七年”长篇小说》,《燕赵学术》(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秋之卷。《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文学史地位》,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互文性视阈中的〈无名书〉》,《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看丁玲的不同距离与角度》,《武陵学刊》2013年第4期。《〈红岩〉的文体价值与超时空精神价值》,《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CSSCI集刊)2014年第13辑。《重论“高于生活”及“理想人物”塑造》,《长安学术》2014年第5辑。 《〈丰乳肥臀〉与〈苦菜花〉的互文性解读》,《河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丁玲土改叙事与新时期以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报纸56.《从论争中梳理当代文艺脉络》,《光明日报》2006年1月9日。《让文学史真正成为文学自身的历史》,《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22日第9—10版。58.《百年文学双向交流的历史描述》,《文艺报》2002年6月18日。《个性主义与“革命”性格——丁玲的人格与创作》,《文艺报》2011年3月11日第7版。《丁玲研究》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互文性视阈中的〈最后的生产队〉》,《文艺报》2012年3月9日第7版。《〈李自成〉的主题与姚雪垠的立场》,《文艺报》2012年4月18日第7版。《艾芜与许地山关于人生哲学的“对话”》, 《文艺报》2012年12月14日第6版。《创造社作家的“浪漫”性格》,《文艺报》2013年3月22日第5版。《新月社三诗人的爱与死及人与诗》,《文艺报》2013年5月20日第7版。65.《从〈林则徐〉到〈鸦片战争〉:视角的转换》,《天津日报》1997年7月15日。本文获全国影评征文二等奖。66.《一个新的阎婆惜(评电视剧〈水浒传〉)》,《天津日报》1998年1月24日。67.《平视战争(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天津日报》1998年11月25日。68.《张大民的生存哲学(评电影〈没事偷着乐〉)》,《天津日报》1999年2月3日(?)《“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传奇》,《北京晚报》2009年7月24日。《〈红岩〉的意志传奇》,《北京晚报》2009年7月31日。《〈红旗谱〉有多少“水浒气”?》,《北京晚报》2009年8月7日。《“传奇”风行更显“日常”魅力》,《北京晚报》2009年8月14日。《〈我与丁玲五十年〉:透过陈明的眼睛看丁玲》,《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2月2日。《值得保定人珍惜和骄傲的保定现代文化》,《保定日报》2012年2月23日。《河北籍作家概说(现代作家与保定之一)》,《保定日报》2012年8月5日。《保定作家群的辉煌(现代作家与保定之二)》,《保定日报》2012年8月12日。《擅长表现战争环境中人情美的孙犁(现代作家与保定之三)》,《保定日报》2012年8月19日。《将〈水浒传〉与〈红楼梦〉笔法结合的梁斌(现代作家与保定之四)》,《保定日报》2012年8月26日。79.《模糊空灵的〈透明的红萝卜〉》,《保定日报》2012年10月21日。80.《莫言是怎样从“售棉大路”走进“红高粱”地的》,《保定日报》2012年11月4日。《〈创业史〉的艺术魅力》,《文艺报》2014年2月21日。《历史小说的真实性与观照视角》,《文艺报》2014年9月19日。《浩然对现当代小说的独特贡献》,《文艺报》2014年10月27日。(二)著作:1.《“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独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2.《中国现代小说史论》(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出版。3.《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4.《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艺术研究》(合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出版。 《趣味语文》(合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出版。 《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画库》(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颜之推著述辨伪》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2013年第31卷《地图、方志的编撰与汉晋大赋的创作》 《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颜氏家训>隐名人物汇考》 安徽大学《古籍研究》2013年卷上册(总第63期)《王士禛诗文集的删定与清代文字狱——碑刻所见王士禛集外诗的史料印证》 《学术论坛》2013年第2期《潘岳<笙赋>的美学意蕴与作时》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王士禛集外诗与其诗文集的删定问题》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3期《颜之推<稽圣赋>的流传、辑佚与文体辨析》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王士禛集外诗与其诗文集的删定问题》 《文献》2012年第4期《颜之推<诫杀训>考辨——兼谈与<颜氏家训·归心>之关系》 《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6期《几种玉门县(市)志的对比研究》 《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0期《<切韵>的编纂与隋初大一统的文化建设》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第15辑(2012年7月)《颜之推<稽圣赋>的流传、辑佚与文体辨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颜之推<集灵记>考疏》 《宁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颜延之集>版本源流考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颜延之的人生命运及其著作的编辑与流传——兼谈<颜氏传书>本<颜光禄集>的文学与文献价值》 《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颜延之<论语说>的流传、真伪及撰作缘起考论》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 《颜延之著述辑佚与辨伪》 《文史》2011年第4辑《两“颜延之”辨》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颜延之<逆降义>钩沉》 《文史哲》2011年第6期《颜延之<论语说>的流传、真伪及撰作缘起考论》 《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琅邪颜氏谱牒、居里与郡望》 《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白下”地理位置考——从琅邪颜氏家族南迁后的墓地谈起》 《文献研究》第二辑(2011年6月)《颜延之<幼诰><纂要>的内容及训释方法——兼论与<说文><尔雅>之关系》 《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1期《贾岱宗<大狗赋>作于北魏末说补貂》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简论颜延之的题名、内容与性质》 《丝绸之路》2010年第22期《南北朝赋四题》 《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从模拟铺陈走向自抒机杼——潘岳五赋考论》 《学术论坛》2010年第 1期《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颜延之佛学著述考略》 《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8期《古本结集与流传稽考》 《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第3期《“颜虎”抑或“颜彪”》(札记) 《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2期《论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的写作背景、动机与主旨》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关于颜延之的几个问题》 《典籍文化研究》(历史文献学会第26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万卷出版公司出版,2007年11月出版《逸集·别集辨析——兼谈<颜延之逸集>的性质与内容》 《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4期《论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的写作背景、动机与主旨》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元嘉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颜延之仕历考辨》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类书、总集误收颜延之诗文辨正》 《文史哲》2006年第4期《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 《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颜延之三十以后初仕说质疑》 《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如何“走出疑古时代”》 《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我国古代文学家族的渊源及形成轨迹》 《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宋史>讹误考校五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历史学家李铭汉及其<续通鉴纪事本末>》 《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6期《何为“谢氏宗派”——陈郡谢氏家族山水诗特色综论》 《红湖论学》第2 辑(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踵其事而增其华——写月诗从汉末向盛唐的嬗变》 《烟台师院学报》2002第4期《<诗·颂>正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明代西北科举与社会环境——以庆阳府进士与举人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为线索》,《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2、《明代庆阳科举群体的施政风格与个性特质初探》,《西夏研究》,2010年第4期。3、《晚清西方考察者眼中陇东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风貌——以C D布鲁斯探险队与克拉克考察队对固原、庆阳的探查为例》,《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试论曾国藩的转移社会风气之道》《贵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0,2,独。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5期摘录。《晚清时势与曾国藩体用观的嬗变》,《贵州文史丛刊》(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第1期。《试论万木草堂的教育特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曾国藩人才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 期。《试论曾国藩的自强御侮之道》,《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左宗棠与开发甘肃》,《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二作者。《左宗棠对西北水利开发与建设的贡献》,《求索》,2003年第2期。《左宗棠与近代西北生态环境的治理》,《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 第2期。《试论左宗棠振兴新疆文教的措施与特点》,《新疆师大学报》,2003年 第3期。《左宗棠与开发宁夏》,《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该文被《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三期“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左宗棠与近代西北蚕桑业》,《新疆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左宗棠与甘肃水利建设》,《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左宗棠与兰州开发》,《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左宗棠与甘肃吏治人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吐鲁番59TAM303MU墓所出道教符录考释》,《西域研究》,2004年第4期《国内五十年来左宗棠在西北活动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二十年来有关清代前期治理西北蒙藏地区政策研究述评》,《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1980年以来古代中央王朝统辖西北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述评》,《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西藏研究》,2008年第2期。《近三十年来蒙藏关系史研究评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第2作者。《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明清庆阳方志所载传统农作物的种植与新品种的引种为例》,《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8月版。《左宗棠与泾河治理》,《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左宗棠与开发董志原》,《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左宗棠与陇东开发》,《陇东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 索引序列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