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寄生虫病论文的参考文献

寄生虫病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寄生虫病参考文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欢迎国内外投稿。 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流畅, , 数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1 论著 包括中、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单位名称,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等7部分,一般不超过5 000字。1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临床试验研究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基本同上。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实验设计”、“患者或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终点测量指标”等。2 关键词 按MeSH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凡属国家或部、省级资助项目需标注中、英文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得国家或部、省级奖励并有其复印件者,凡说明有理论意义或重要实用价值的,均可优先发表。有重要发现或重大科研进展的可投英文稿。免疫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求有验证结果。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8个(下同)。2 述评、综述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 其中, 中、英文提要, 包括: 撰写综述目的、资料来源、所选择的研究数据及其提炼数据的规则, 导出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不超过200字为宜。3 研究简报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其中, 中、英文提要为报道性提要, 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目的, 方法及主要结果。不超过200字为宜。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1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涉及本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一般不超过250字。2 材料与方法 明确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作法。 ①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并签字。 ②介绍观察病例及对照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实验动物需注明其名称(包括拉丁学名)、种系、等级及饲养条件、健康状况、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等。 ③详述创新方法或改良之处。采用他人方法, 应引用文献表明出处, 无需详细描述。④药品及化学试剂, 使用通用名称, 国产品注明生产厂家、批号; 国外产品, 注明生产国家及公司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 在通用名称后括弧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注明剂量、单位及实验分组。⑤药材研究, 注明其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⑥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所在城市名称。进口仪器设备, 注明型号、生产国家。⑦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说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3 结果 逻辑严谨, 数据准确, 实事求是, 简洁明了。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 一般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持。数据, 要求既有绝对数, 又有导数,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 t, ?字2, P值等)。注意勿与“讨论”内容混淆。4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以及从中导出的结论, 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 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 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相比较, 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注意勿与“结果”及“前言”内容重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如用简称,应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在中文全称之后用括号加注简称。 简化字采用国务院1986年后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等。正文章节段落各级标题层次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按1、1、1排序。5 计量单位 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表示剂量与体重、时间关系用mg/(kg·d),不用mg/kg/d。中文数值范围号采用“~”(英文则用“-”),例如18%~28%或(18~28)%,3×109~5×109或(3~5)×109。公差可写为(6±3)mg/m3。统计学中常用符号(如: n、t、χ2、P等)均应排斜体。 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中文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1 期刊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年份,卷(期):起页-迄页作者:1~3位的均列出,3位以后的,加“,等”;例:[1]Li DF,Shen JL,Zu Y,et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14-3-3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2002,20(2):123- (in Chinese)(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等 Sj14-3-3 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23-)例:[2]Stavitsky AB,Metz C,Liu SF,et Blockad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ed mi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adult worm burden and reduced fecundity[J] Parasit Immunol,2003,25(7):369-2 书籍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或主编)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年份:起页-迄页例:[1]Wu G Human Parasitology[M] 3th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687- (in Chinese)(吴观陵,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3 析出文献 例:[2]Wang YZ Clonorchis sinensis[M]// Zhao WX Human P 2n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521- (in Chinese)(王运章 华支睾吸虫[M]// 赵慰先,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1-) 本刊已进入中国所有主要期刊数据库,本刊所付稿酬包括这些数据库的稿酬。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概不退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投稿6个月后如未收到修稿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科研诚信检测,对重复投稿、一稿多投、抄袭他人文章等问题进行检测,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国学术期刊 2009年的检测结果为:与已发表文章(包括投稿作者本人已发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除外)文字重合率>30%的占11%,(如果作者需要引用文献的内容较多,请标注引文)。此类问题会给期刊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影响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尽管此类文章占比不大,但检测十分必要。与本刊合作的电子版发布者——中国知网将删除现刊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即使已发表的文章,将被从数据库中删除)。

生吃鱼片是比较容易感染寄生虫的,我国两国地区就是因为比较喜欢吃鱼生,所以肝吸虫的感染一直非常高。

导语在海鲜中,三文鱼一直深受广大食客们的喜爱。而近期热度持续不退的“真假三文鱼”事件,在探讨三文鱼家族成员话题的同时,也再一次将生吃鱼片是否会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问题推向了大众视野。1美味三文鱼会吃出寄生虫吗在美国加州,一名男子爱好每天食用超市里散装的三文鱼片,后来因腹泻便血到医院检查,医生从他的体内抽出了一条长6公尺绦虫,而食品包装袋上,明明标识着这是“挪威三文鱼”的刺身。无独有偶,一名来自新加坡的男子,在食用超市售卖的“挪威三文鱼”之后,从体内被抽出了一条长8公尺的绦虫。众所周知,挪威三文鱼世界闻名,卫生检疫标准也极其严格,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吃出寄生虫的。因此,大家对这些三文鱼的来源产生了疑问,并揪出了三文鱼产业链的重重内幕。无论真相如何,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们平时吃的三文鱼安全吗?会不小心吃出寄生虫吗?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诊治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黄建荣教授曾说,如果三文鱼携带寄生虫,其传染的主要为异尖线虫病,如果养殖水域受到污染,感染几率会增加。“如果是正规途径购买的三文鱼,经过检验检疫严格把关的,一般都经过冷冻处理,这些寄生虫对温度比较敏感,在低温下可以被杀死。”同时,黄建荣教授表示,这种寄生虫病主要在鱼类之间感染,人体感染的几率相对不高,因此大家在谨慎选择的前提下,不必过度恐慌。2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哪些在流行病学上,把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指食物本身含感染期寄生虫)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黄建荣教授介绍,食源性寄生虫病一般可分为五大类。01肉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曼氏迭宫绦虫病、旋毛虫病、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人肉孢子虫病、猪人肉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等;02鱼源性寄生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猫后睾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病、阔节裂头绦虫病、异尖线虫病、肾膨结线虫病等;03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石蟹、中华绒蛰蟹等淡水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并殖吸虫病、日本杯尾吸虫病、新繁睾吸虫病等;04贝类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螺类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拟裸茎吸虫病;05植物源性寄生虫病或半生食附着了寄生虫感染期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布氏姜片虫病、肝片吸虫病和嗜眼吸虫病等。3遵循“一冷一热”两大原则远离寄生虫黄建荣教授表示,食源性寄生虫既然是从食物中来,防范的关键自然是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要遵循两大原则:一冷一热。一冷生食海鲜需要谨慎,确保其经过低温冷冻处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个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规定,在选购原材料时,将鱼类冷藏于零下2024小时,一般能杀死鱼类中的寄生虫。如果未经过冷冻处理,坚决不能生吃,更不能吃现捞的。一热食物必须在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除了不能吃生的或半熟的螺、蟹等以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也要提防,并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等。”此外,还应提高自我防病意识,摒弃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比如不吃野生动物,食物加工时将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和容器分开等。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兽医寄生虫学概念第二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地位和任务第三节 兽医寄生虫学发展概况一、学科发展历程二、学科发展展望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生活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与类型一、寄生虫的概念与类型二、宿主概念与类型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一、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第三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第一节 寄生虫的分类一、寄生虫的分类系统二、吸虫的分类三、绦虫的分类四、线虫的分类五、棘头虫的分类六、节 肢动物的分类七、原虫的分类第二节 寄生虫的命名规则第四章 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第一节 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复殖吸虫的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复殖吸虫的生活史第二节 绦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绦虫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绦虫的生活史第三节 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线虫的生活史第四节 棘头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棘头虫的生活史第五节 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一般形态二、原虫的生活史第六节 节 肢动物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被二、内部构造三、节 肢动物的生活史第五章 寄生虫免疫学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特性一、寄生虫抗原种类二、寄生虫抗原的特点第二节 免疫应答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二、抗寄生虫免疫的反应类型第三节 免疫逃避一、寄生虫抗原性的改变二、组织学隔离三、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四、释放可溶性抗原五、代谢抑制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一、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念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一、流行过程二、流行特点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第一节 临床诊断一、流行病学分析二、临床症状观察三、病理学诊断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一、粪便检查二、血液检查三、组织液检查四、体表及皮屑的检查第三节 辅助性诊断一、动物接种试验二、诊断性治疗三、X光检查四、穿刺检查第四节 免疫学诊断一、琼脂扩散试验二、间接血凝试验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五、免疫金标诊断技术第五节 基因诊断一、特异PCR技术二、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三、DNA探针技术(DNAprobe)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防控第一节 防控原则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动物第二节 基本措施一、驱虫二、环境卫生三、饲养卫生第三节 生物控制一、生物控制概念与类型二、生物控制的意义与特点三、生物控制的现状与展望第四节 免疫预防一、强毒虫苗二、弱毒虫苗三、分泌抗原苗四、重组抗原苗 第九章 猪的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姜片吸虫病二、支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囊尾蚴病二、细颈囊尾蚴病三、裂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旋毛虫病二、胃线虫病三、肠道线虫病四、其他线虫病第四节 棘头虫病第五节 原虫病一、弓形虫病二、球虫病三、小袋纤毛虫病第六节 外寄生虫病一、疥螨病二、蠕形螨病三、虱病第十章 牛羊骆驼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血吸虫病二、片形吸虫病三、双腔吸虫病四、阔盘吸虫病五、前后盘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莫尼茨绦虫病二、棘球蚴病三、多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血矛线虫病二、弓首蛔虫病三、食道口线虫病四、仰口线虫病五、副柔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锥虫病二、巴贝斯虫病三、泰勒虫病四、隐孢子虫病五、新孢子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虱病第十一章 家禽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前殖吸虫病二、棘口吸虫病三、背孔吸虫病四、嗜眼吸虫病五、后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瑞利绦虫病二、剑带绦虫病三、戴文绦虫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禽蛔虫病二、异刺线虫病三、裂口线虫病四、毛细线虫病五、鸟蛇线虫病六、比翼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球虫病二、住白细胞虫病三、组织滴虫病四、毛滴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膝螨病二、新勋恙螨病三、皮刺螨病四、虱病第十二章 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裸头绦虫病二、副蛔虫病三、尖尾线虫病四、圆线虫病五、脑脊髓丝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马媾疫二、巴贝斯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蠕形螨病第十三章 犬猫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后睾吸虫病二、复孔绦虫病三、恶丝虫病四、弓首蛔虫病五、钩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巴贝斯虫病二、等孢球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螨病二、虱病三、蚤病第十四章 传播病原的节 肢动物第一节 蜱一、硬蜱二、软蜱第二节 媒介昆虫——、蚊二、蝇三三、虻四、蠓五、蚋六、白蛉 第十五章 概论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标准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方法第五节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第一节 驱吸虫药第二节 抗血吸虫药.第三节 驱绦虫药第四节 驱线虫药一、有机磷酸酯类二、咪唑并噻唑类三、四氢嘧啶类四、苯并咪唑类五、哌嗪类六、抗生素类七、其他第五节 抗原虫药一、抗球虫药二、抗锥虫药三、抗梨形虫药第六节 杀虫药物一、有机磷化合物二、有机氯杀虫剂三、拟除虫菊酯类四、其他外文、中文索引参考文献

寄生虫病论文的参考文献

寄生虫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此外,也受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自然因素: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在土壤中的蠕虫卵和幼虫的发育。温暖潮湿的气候,既有利于蚊虫的生长、繁殖,也适合蚊虫吸血活动,增加传播疟疾、丝虫病的机会。地理环境可间接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如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期存活于地面的土壤中,人体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有些寄生虫是通过淡水而到达人体的,如猪绦虫卵、血吸虫尾蚴,人一旦接触到存有虫卵的土壤或疫水,便有可能感染某些寄生虫,如从事农事的劳动者就属寄生虫的易感人群。而随着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时尚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以各种形式亲近大自然,也增加了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 二、饮食因素:通过食用污染食物而致“虫从口入”,现代人喜欢尝试不同形式的饮食方式,也增加了感染寄生虫病的可能性。如食用不洁的新鲜瓜果、喜欢生吃蔬菜以及为图生鲜而吃那些未烧透的海鲜、河鲜及肉类食品。 常见的污染食品的寄生虫有绦虫(包括囊尾蚴)、旋毛虫、肝片形吸虫、姜片虫、弓形体、吸虫类和华枝睾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异形吸虫、蛔虫等。其中囊尾蚴、旋毛虫、肝片形吸虫、弓形体原虫等常寄生于畜肉中;华枝睾吸虫(肝吸虫病)、阔节裂头绦虫、横川后殖吸虫、异形吸虫等寄生在鱼贝类中;姜片虫寄生于菱、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的表面;蛔虫可存在于蔬菜瓜果上。生食易给肝吸虫、肺吸虫、旋毛虫等寄生由提供温床,当人们生食或食用半生的食物时,这些寄生虫便会在体内成为“童虫”,并逐渐发育为成虫。 三、宠物:养宠物也有可能使人患寄生虫病,如狗能传染包虫病。此病由犬绦虫引起,病狗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出体外,又沾染在狗体毛上,当狗与人密切接触时,就会诱发此病。养狗还易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病,当蝇类舐食狗眼分泌物时,胎卵被吸入蝇体并在其中发育,待成熟后,若蝇再舐食小孩子的眼分泌物,就可以将成熟的幼虫接种到人的眼睛内而感染。轻者眼睛发痒、流泪、结膜炎、角膜炎;重则引起角膜混浊,严重的影响视力。养猫养狗还易感染上弓形虫病,使人发生脑水肿,精神、运动发生障碍。 此外,人和人的直接接触可以直接传播某些寄生虫,如阴道滴虫可由于性交而传播,疥螨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而传播。有些寄生虫可以随母血通过胎盘而使胎儿感染,如弓形虫、疟原虫、钩虫的幼虫等,疟原虫还可通过输血途径进入人体。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兽医寄生虫学概念第二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地位和任务第三节 兽医寄生虫学发展概况一、学科发展历程二、学科发展展望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生活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与类型一、寄生虫的概念与类型二、宿主概念与类型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一、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第三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第一节 寄生虫的分类一、寄生虫的分类系统二、吸虫的分类三、绦虫的分类四、线虫的分类五、棘头虫的分类六、节 肢动物的分类七、原虫的分类第二节 寄生虫的命名规则第四章 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第一节 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复殖吸虫的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复殖吸虫的生活史第二节 绦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绦虫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绦虫的生活史第三节 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线虫的生活史第四节 棘头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棘头虫的生活史第五节 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一般形态二、原虫的生活史第六节 节 肢动物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被二、内部构造三、节 肢动物的生活史第五章 寄生虫免疫学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特性一、寄生虫抗原种类二、寄生虫抗原的特点第二节 免疫应答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二、抗寄生虫免疫的反应类型第三节 免疫逃避一、寄生虫抗原性的改变二、组织学隔离三、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四、释放可溶性抗原五、代谢抑制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一、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念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一、流行过程二、流行特点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第一节 临床诊断一、流行病学分析二、临床症状观察三、病理学诊断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一、粪便检查二、血液检查三、组织液检查四、体表及皮屑的检查第三节 辅助性诊断一、动物接种试验二、诊断性治疗三、X光检查四、穿刺检查第四节 免疫学诊断一、琼脂扩散试验二、间接血凝试验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五、免疫金标诊断技术第五节 基因诊断一、特异PCR技术二、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三、DNA探针技术(DNAprobe)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防控第一节 防控原则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动物第二节 基本措施一、驱虫二、环境卫生三、饲养卫生第三节 生物控制一、生物控制概念与类型二、生物控制的意义与特点三、生物控制的现状与展望第四节 免疫预防一、强毒虫苗二、弱毒虫苗三、分泌抗原苗四、重组抗原苗 第九章 猪的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姜片吸虫病二、支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囊尾蚴病二、细颈囊尾蚴病三、裂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旋毛虫病二、胃线虫病三、肠道线虫病四、其他线虫病第四节 棘头虫病第五节 原虫病一、弓形虫病二、球虫病三、小袋纤毛虫病第六节 外寄生虫病一、疥螨病二、蠕形螨病三、虱病第十章 牛羊骆驼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血吸虫病二、片形吸虫病三、双腔吸虫病四、阔盘吸虫病五、前后盘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莫尼茨绦虫病二、棘球蚴病三、多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血矛线虫病二、弓首蛔虫病三、食道口线虫病四、仰口线虫病五、副柔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锥虫病二、巴贝斯虫病三、泰勒虫病四、隐孢子虫病五、新孢子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虱病第十一章 家禽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前殖吸虫病二、棘口吸虫病三、背孔吸虫病四、嗜眼吸虫病五、后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瑞利绦虫病二、剑带绦虫病三、戴文绦虫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禽蛔虫病二、异刺线虫病三、裂口线虫病四、毛细线虫病五、鸟蛇线虫病六、比翼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球虫病二、住白细胞虫病三、组织滴虫病四、毛滴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膝螨病二、新勋恙螨病三、皮刺螨病四、虱病第十二章 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裸头绦虫病二、副蛔虫病三、尖尾线虫病四、圆线虫病五、脑脊髓丝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马媾疫二、巴贝斯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蠕形螨病第十三章 犬猫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后睾吸虫病二、复孔绦虫病三、恶丝虫病四、弓首蛔虫病五、钩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巴贝斯虫病二、等孢球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螨病二、虱病三、蚤病第十四章 传播病原的节 肢动物第一节 蜱一、硬蜱二、软蜱第二节 媒介昆虫——、蚊二、蝇三三、虻四、蠓五、蚋六、白蛉 第十五章 概论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标准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方法第五节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第一节 驱吸虫药第二节 抗血吸虫药.第三节 驱绦虫药第四节 驱线虫药一、有机磷酸酯类二、咪唑并噻唑类三、四氢嘧啶类四、苯并咪唑类五、哌嗪类六、抗生素类七、其他第五节 抗原虫药一、抗球虫药二、抗锥虫药三、抗梨形虫药第六节 杀虫药物一、有机磷化合物二、有机氯杀虫剂三、拟除虫菊酯类四、其他外文、中文索引参考文献

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系统退化,生殖系统发达是体内寄生虫的特性。 回答者:黏土王 - 助理 二级 6-7 22:57例如,2005年9月发表于《皇家社会学报》的一篇论文称,在法国南部夏天的时候,有人看到每天晚上有数百只蝗虫扎到一个游泳池内集体自杀,这当然不是蝗虫畏罪自杀,也不是它们想练习高台跳水。法国的研究者发现,是因为蝗虫体内感染了一种叫金线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会刺激蝗虫的大脑,引诱蝗虫去寻找水池并跳进去,等蝗虫死掉,这些长长的寄生虫从蝗虫的尾部游出来,在水里寻找异性交配。 还有一个更高端的例子,有种肝吸虫,它的中间宿主是蚂蚁,而终宿主是牛或者绵羊。天哪,如果你是它,来到蚂蚁那儿,会不会绝望?因为你怎么能让牛羊学会吃蚂蚁呢?好吧,它们可比你聪明得多,这种寄生虫进入蚂蚁的食道,改变它的饮食习惯——每当夜晚温度下降,受感染的蚂蚁就辛辛苦苦爬上草叶的尖上,在那儿干吗呢?可怜的蚂蚁们坚定地等到第二天早晨,直到温度缓慢回升,它才像回过神一样,开始回家。你大概猜到了,牛羊在吃草的时候,就顺便把蚂蚁捎带进了肚子——当然,还有得意洋洋的寄生虫。 有人提出一种“支配理论”,认为寄生虫能通过影响宿主的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宿主的行为,让宿主做出更有利于它们繁衍的举动,增加他们进入下一个宿主的机会。这种例子虽然不多,但并不罕见。再比如,有一种寄生虫能让蛇喜欢上抖动,这当然不是为了练习跳舞、取悦人类,食虫的鸟类会把蛇当作虫子吃进肚子。还有一种寄生虫让鱼从水面上高高跃起,进入鸟肚子,甚至,我们熟悉的狂犬病可视为此类范例,通过狗之间的咬,病毒通过唾液进入其他动物体内,完成传播。 就这样,许许多多的动物,在小寄生虫的驱动下,结束它们的生命,只为了帮助寄生虫进入下一个生命循环。 有一种虫子叫弓形虫(Toxpolasma gondii),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它个头很小,作为一种寄生虫,太过高调并没有好处。弓形虫不会对宿主造成明显的影响,感染初期,最多引起一场温和的感冒。(但是,当宿主的免疫系统不够健全时,例如婴儿和艾滋病患者,弓形虫也能导致严重后果。据估计,在美国,弓形虫每年就令将近4000名新生儿患上严重的脑疾)它静静来袭,感染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恒温动物,从沙漠中的袋鼠到天飞的麻雀,都难以幸免。近期,有研究者在水獭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虫子,证明它的触角已伸到了水中。 弓形虫在大多时候是安静从容的,缓慢而温和,这不禁令人诧异它的传播能力。瑞典的研究者发现,弓形虫之所以具有惊人的传播力,是因为它能劫持一种叫树突细胞的免疫细胞,一旦搭上这种“坐骑”,它就像跨上了扫帚的哈里波特,变得亢奋生猛起来,在宿主体内横冲直撞,根本无视免疫系统的攻击。这种树突细胞可以帮助弓形虫突破血脑屏障,直抵大脑。这一策略使得弓形虫一旦进入体内,就快速扩散到全身——凭借这招,它隐秘地席卷了整个恒温动物王国。 通过收买体内的免疫细胞,弓形虫在宿主体内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在这个有着排外传统的“大监狱”内安然地生活。即使遇到危险,它也能扎进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揭开细胞膜,安稳地睡个好觉。

你看下(微生物前沿)上的文献吧,

寄生虫参考文献

导语在海鲜中,三文鱼一直深受广大食客们的喜爱。而近期热度持续不退的“真假三文鱼”事件,在探讨三文鱼家族成员话题的同时,也再一次将生吃鱼片是否会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问题推向了大众视野。1美味三文鱼会吃出寄生虫吗在美国加州,一名男子爱好每天食用超市里散装的三文鱼片,后来因腹泻便血到医院检查,医生从他的体内抽出了一条长6公尺绦虫,而食品包装袋上,明明标识着这是“挪威三文鱼”的刺身。无独有偶,一名来自新加坡的男子,在食用超市售卖的“挪威三文鱼”之后,从体内被抽出了一条长8公尺的绦虫。众所周知,挪威三文鱼世界闻名,卫生检疫标准也极其严格,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吃出寄生虫的。因此,大家对这些三文鱼的来源产生了疑问,并揪出了三文鱼产业链的重重内幕。无论真相如何,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们平时吃的三文鱼安全吗?会不小心吃出寄生虫吗?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诊治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黄建荣教授曾说,如果三文鱼携带寄生虫,其传染的主要为异尖线虫病,如果养殖水域受到污染,感染几率会增加。“如果是正规途径购买的三文鱼,经过检验检疫严格把关的,一般都经过冷冻处理,这些寄生虫对温度比较敏感,在低温下可以被杀死。”同时,黄建荣教授表示,这种寄生虫病主要在鱼类之间感染,人体感染的几率相对不高,因此大家在谨慎选择的前提下,不必过度恐慌。2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哪些在流行病学上,把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指食物本身含感染期寄生虫)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黄建荣教授介绍,食源性寄生虫病一般可分为五大类。01肉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曼氏迭宫绦虫病、旋毛虫病、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人肉孢子虫病、猪人肉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等;02鱼源性寄生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猫后睾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病、阔节裂头绦虫病、异尖线虫病、肾膨结线虫病等;03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石蟹、中华绒蛰蟹等淡水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并殖吸虫病、日本杯尾吸虫病、新繁睾吸虫病等;04贝类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螺类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拟裸茎吸虫病;05植物源性寄生虫病或半生食附着了寄生虫感染期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布氏姜片虫病、肝片吸虫病和嗜眼吸虫病等。3遵循“一冷一热”两大原则远离寄生虫黄建荣教授表示,食源性寄生虫既然是从食物中来,防范的关键自然是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要遵循两大原则:一冷一热。一冷生食海鲜需要谨慎,确保其经过低温冷冻处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个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规定,在选购原材料时,将鱼类冷藏于零下2024小时,一般能杀死鱼类中的寄生虫。如果未经过冷冻处理,坚决不能生吃,更不能吃现捞的。一热食物必须在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除了不能吃生的或半熟的螺、蟹等以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也要提防,并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等。”此外,还应提高自我防病意识,摒弃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比如不吃野生动物,食物加工时将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和容器分开等。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兽医寄生虫学概念第二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地位和任务第三节 兽医寄生虫学发展概况一、学科发展历程二、学科发展展望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生活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与类型一、寄生虫的概念与类型二、宿主概念与类型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一、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第三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第一节 寄生虫的分类一、寄生虫的分类系统二、吸虫的分类三、绦虫的分类四、线虫的分类五、棘头虫的分类六、节 肢动物的分类七、原虫的分类第二节 寄生虫的命名规则第四章 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第一节 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复殖吸虫的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复殖吸虫的生活史第二节 绦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绦虫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绦虫的生活史第三节 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线虫的生活史第四节 棘头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棘头虫的生活史第五节 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一般形态二、原虫的生活史第六节 节 肢动物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被二、内部构造三、节 肢动物的生活史第五章 寄生虫免疫学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特性一、寄生虫抗原种类二、寄生虫抗原的特点第二节 免疫应答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二、抗寄生虫免疫的反应类型第三节 免疫逃避一、寄生虫抗原性的改变二、组织学隔离三、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四、释放可溶性抗原五、代谢抑制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一、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念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一、流行过程二、流行特点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第一节 临床诊断一、流行病学分析二、临床症状观察三、病理学诊断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一、粪便检查二、血液检查三、组织液检查四、体表及皮屑的检查第三节 辅助性诊断一、动物接种试验二、诊断性治疗三、X光检查四、穿刺检查第四节 免疫学诊断一、琼脂扩散试验二、间接血凝试验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五、免疫金标诊断技术第五节 基因诊断一、特异PCR技术二、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三、DNA探针技术(DNAprobe)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防控第一节 防控原则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动物第二节 基本措施一、驱虫二、环境卫生三、饲养卫生第三节 生物控制一、生物控制概念与类型二、生物控制的意义与特点三、生物控制的现状与展望第四节 免疫预防一、强毒虫苗二、弱毒虫苗三、分泌抗原苗四、重组抗原苗 第九章 猪的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姜片吸虫病二、支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囊尾蚴病二、细颈囊尾蚴病三、裂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旋毛虫病二、胃线虫病三、肠道线虫病四、其他线虫病第四节 棘头虫病第五节 原虫病一、弓形虫病二、球虫病三、小袋纤毛虫病第六节 外寄生虫病一、疥螨病二、蠕形螨病三、虱病第十章 牛羊骆驼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血吸虫病二、片形吸虫病三、双腔吸虫病四、阔盘吸虫病五、前后盘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莫尼茨绦虫病二、棘球蚴病三、多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血矛线虫病二、弓首蛔虫病三、食道口线虫病四、仰口线虫病五、副柔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锥虫病二、巴贝斯虫病三、泰勒虫病四、隐孢子虫病五、新孢子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虱病第十一章 家禽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前殖吸虫病二、棘口吸虫病三、背孔吸虫病四、嗜眼吸虫病五、后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瑞利绦虫病二、剑带绦虫病三、戴文绦虫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禽蛔虫病二、异刺线虫病三、裂口线虫病四、毛细线虫病五、鸟蛇线虫病六、比翼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球虫病二、住白细胞虫病三、组织滴虫病四、毛滴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膝螨病二、新勋恙螨病三、皮刺螨病四、虱病第十二章 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裸头绦虫病二、副蛔虫病三、尖尾线虫病四、圆线虫病五、脑脊髓丝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马媾疫二、巴贝斯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蠕形螨病第十三章 犬猫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后睾吸虫病二、复孔绦虫病三、恶丝虫病四、弓首蛔虫病五、钩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巴贝斯虫病二、等孢球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螨病二、虱病三、蚤病第十四章 传播病原的节 肢动物第一节 蜱一、硬蜱二、软蜱第二节 媒介昆虫——、蚊二、蝇三三、虻四、蠓五、蚋六、白蛉 第十五章 概论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标准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方法第五节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第一节 驱吸虫药第二节 抗血吸虫药.第三节 驱绦虫药第四节 驱线虫药一、有机磷酸酯类二、咪唑并噻唑类三、四氢嘧啶类四、苯并咪唑类五、哌嗪类六、抗生素类七、其他第五节 抗原虫药一、抗球虫药二、抗锥虫药三、抗梨形虫药第六节 杀虫药物一、有机磷化合物二、有机氯杀虫剂三、拟除虫菊酯类四、其他外文、中文索引参考文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欢迎国内外投稿。 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流畅, , 数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1 论著 包括中、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单位名称,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等7部分,一般不超过5 000字。1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临床试验研究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基本同上。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实验设计”、“患者或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终点测量指标”等。2 关键词 按MeSH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凡属国家或部、省级资助项目需标注中、英文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得国家或部、省级奖励并有其复印件者,凡说明有理论意义或重要实用价值的,均可优先发表。有重要发现或重大科研进展的可投英文稿。免疫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求有验证结果。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8个(下同)。2 述评、综述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 其中, 中、英文提要, 包括: 撰写综述目的、资料来源、所选择的研究数据及其提炼数据的规则, 导出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不超过200字为宜。3 研究简报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其中, 中、英文提要为报道性提要, 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目的, 方法及主要结果。不超过200字为宜。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1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涉及本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一般不超过250字。2 材料与方法 明确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作法。 ①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并签字。 ②介绍观察病例及对照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实验动物需注明其名称(包括拉丁学名)、种系、等级及饲养条件、健康状况、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等。 ③详述创新方法或改良之处。采用他人方法, 应引用文献表明出处, 无需详细描述。④药品及化学试剂, 使用通用名称, 国产品注明生产厂家、批号; 国外产品, 注明生产国家及公司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 在通用名称后括弧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注明剂量、单位及实验分组。⑤药材研究, 注明其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⑥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所在城市名称。进口仪器设备, 注明型号、生产国家。⑦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说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3 结果 逻辑严谨, 数据准确, 实事求是, 简洁明了。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 一般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持。数据, 要求既有绝对数, 又有导数,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 t, ?字2, P值等)。注意勿与“讨论”内容混淆。4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以及从中导出的结论, 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 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 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相比较, 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注意勿与“结果”及“前言”内容重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如用简称,应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在中文全称之后用括号加注简称。 简化字采用国务院1986年后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等。正文章节段落各级标题层次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按1、1、1排序。5 计量单位 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表示剂量与体重、时间关系用mg/(kg·d),不用mg/kg/d。中文数值范围号采用“~”(英文则用“-”),例如18%~28%或(18~28)%,3×109~5×109或(3~5)×109。公差可写为(6±3)mg/m3。统计学中常用符号(如: n、t、χ2、P等)均应排斜体。 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中文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1 期刊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年份,卷(期):起页-迄页作者:1~3位的均列出,3位以后的,加“,等”;例:[1]Li DF,Shen JL,Zu Y,et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14-3-3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2002,20(2):123- (in Chinese)(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等 Sj14-3-3 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23-)例:[2]Stavitsky AB,Metz C,Liu SF,et Blockad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ed mi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adult worm burden and reduced fecundity[J] Parasit Immunol,2003,25(7):369-2 书籍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或主编)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年份:起页-迄页例:[1]Wu G Human Parasitology[M] 3th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687- (in Chinese)(吴观陵,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3 析出文献 例:[2]Wang YZ Clonorchis sinensis[M]// Zhao WX Human P 2n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521- (in Chinese)(王运章 华支睾吸虫[M]// 赵慰先,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1-) 本刊已进入中国所有主要期刊数据库,本刊所付稿酬包括这些数据库的稿酬。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概不退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投稿6个月后如未收到修稿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科研诚信检测,对重复投稿、一稿多投、抄袭他人文章等问题进行检测,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国学术期刊 2009年的检测结果为:与已发表文章(包括投稿作者本人已发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除外)文字重合率>30%的占11%,(如果作者需要引用文献的内容较多,请标注引文)。此类问题会给期刊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影响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尽管此类文章占比不大,但检测十分必要。与本刊合作的电子版发布者——中国知网将删除现刊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即使已发表的文章,将被从数据库中删除)。

第一章 细菌污染与健康 1第一节 概述 1第二节 各论 4参考文献 14第二章 真菌毒素与健康 15第一节 概述 15第二节 黄曲霉毒素 16第三节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18第四节 赭曲霉毒素A 26第五节 橘青霉素 29第六节 玉米赤霉烯酮 30第七节 链格孢毒素 32参考文献 34第三章 海洋毒素与健康 36第一节 概述 36第二节 河豚毒素 36第三节 西加鱼毒 38第四节 麻痹性贝类毒素 40第五节 腹泻性贝类毒素 42第六节 神经性贝类毒素 43第七节 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 44第八节 组胺 45第九节 其他海洋毒素 46参考文献 48第四章 寄生虫污染与健康 49第一节 概述 49第二节 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51参考文献 57第五章 金属污染物与健康 58第一节 概述 58第二节 铅污染与人体健康 59第三节 镉及其化合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65第四节 汞及其化合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69第五节 砷与人体健康 73第六章 农药残留与健康 77第一节 概述 77第二节 农药及其安全性评价 77第三节 主要农药对健康的影响 82第四节 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法 90第五节 国际上对农药残留的最新要求及我国目前的差距 92参考文献 94第七章 兽药残留与健康 95第一节 概述 95第二节 兽药种类 95第三节 兽药残留来源 99第四节 兽药残留毒理学 100第五节 兽药残留的危害 103第六节 兽药残留的控制 105参考文献 108第八章 环境污染物多氯联苯与健康 109第一节 概述 109第二节 来源 109第三节 吸收代谢 111第四节 PCBs对健康的影响 112第五节 作用机制和易感人群 117第六节 预防措施 117参考文献 118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与健康 120第一节 概述 120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 121第三节 主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123第四节 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和毒性资料 126第五节 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现象 131参考文献 132第十章 保健食品中违禁使用药物与健康 133第一节 概述 133第二节 保健食品中主要违禁药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33参考文献 136第十一章 食品包装材料与健康 138第一节 概述 138第二节 塑料制品 140第三节 橡胶制品 144第四节 陶瓷、搪瓷 146第五节 金属食具容器 147第六节 玻璃食具容器 148第七节 食品包装用纸 149第八节 食品容器涂料 149第九节 复合包装材料 152参考文献 153第十二章 天然有毒植物成分与健康 155第一节 概述 155第二节 含生物碱的有毒植物 158第三节 含苷的有毒植物 163第四节 含毒蛋白的有毒植物 168第五节 含酚类的有毒植物 169第六节 其他 171参考文献 176第十三章 动物性疾病与健康 177第一节 概述 177第二节 人畜共患病的病原 177第三节 来源及危害 178第四节 近年来发生的重要动物性疾病 179第五节 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疾病 182参考文献 183第十四章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与健康 185第一节 丙烯酰胺 185第二节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188第三节 氯丙醇 190第四节 亚硝胺类物质 193第五节 杂环胺类化合物 196参考文献 198

寄生虫论文参考文献

拿去参考,是姐姐自己的医学寄生虫相关

我们的比较分析可以完成我了;爱邦尼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欢迎国内外投稿。 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流畅, , 数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1 论著 包括中、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单位名称,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等7部分,一般不超过5 000字。1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临床试验研究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基本同上。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实验设计”、“患者或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终点测量指标”等。2 关键词 按MeSH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凡属国家或部、省级资助项目需标注中、英文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得国家或部、省级奖励并有其复印件者,凡说明有理论意义或重要实用价值的,均可优先发表。有重要发现或重大科研进展的可投英文稿。免疫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求有验证结果。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8个(下同)。2 述评、综述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 其中, 中、英文提要, 包括: 撰写综述目的、资料来源、所选择的研究数据及其提炼数据的规则, 导出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不超过200字为宜。3 研究简报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其中, 中、英文提要为报道性提要, 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目的, 方法及主要结果。不超过200字为宜。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1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涉及本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一般不超过250字。2 材料与方法 明确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作法。 ①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并签字。 ②介绍观察病例及对照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实验动物需注明其名称(包括拉丁学名)、种系、等级及饲养条件、健康状况、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等。 ③详述创新方法或改良之处。采用他人方法, 应引用文献表明出处, 无需详细描述。④药品及化学试剂, 使用通用名称, 国产品注明生产厂家、批号; 国外产品, 注明生产国家及公司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 在通用名称后括弧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注明剂量、单位及实验分组。⑤药材研究, 注明其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⑥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所在城市名称。进口仪器设备, 注明型号、生产国家。⑦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说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3 结果 逻辑严谨, 数据准确, 实事求是, 简洁明了。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 一般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持。数据, 要求既有绝对数, 又有导数,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 t, ?字2, P值等)。注意勿与“讨论”内容混淆。4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以及从中导出的结论, 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 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 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相比较, 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注意勿与“结果”及“前言”内容重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如用简称,应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在中文全称之后用括号加注简称。 简化字采用国务院1986年后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等。正文章节段落各级标题层次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按1、1、1排序。5 计量单位 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表示剂量与体重、时间关系用mg/(kg·d),不用mg/kg/d。中文数值范围号采用“~”(英文则用“-”),例如18%~28%或(18~28)%,3×109~5×109或(3~5)×109。公差可写为(6±3)mg/m3。统计学中常用符号(如: n、t、χ2、P等)均应排斜体。 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中文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1 期刊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年份,卷(期):起页-迄页作者:1~3位的均列出,3位以后的,加“,等”;例:[1]Li DF,Shen JL,Zu Y,et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14-3-3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2002,20(2):123- (in Chinese)(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等 Sj14-3-3 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23-)例:[2]Stavitsky AB,Metz C,Liu SF,et Blockad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ed mi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adult worm burden and reduced fecundity[J] Parasit Immunol,2003,25(7):369-2 书籍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或主编)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年份:起页-迄页例:[1]Wu G Human Parasitology[M] 3th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687- (in Chinese)(吴观陵,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3 析出文献 例:[2]Wang YZ Clonorchis sinensis[M]// Zhao WX Human P 2n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521- (in Chinese)(王运章 华支睾吸虫[M]// 赵慰先,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1-) 本刊已进入中国所有主要期刊数据库,本刊所付稿酬包括这些数据库的稿酬。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概不退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投稿6个月后如未收到修稿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科研诚信检测,对重复投稿、一稿多投、抄袭他人文章等问题进行检测,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国学术期刊 2009年的检测结果为:与已发表文章(包括投稿作者本人已发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除外)文字重合率>30%的占11%,(如果作者需要引用文献的内容较多,请标注引文)。此类问题会给期刊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影响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尽管此类文章占比不大,但检测十分必要。与本刊合作的电子版发布者——中国知网将删除现刊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即使已发表的文章,将被从数据库中删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有是一定有的,但是好像不出名!!

陆家炳这个人肯定是有的。。。。。我认识的一个人就叫陆家炳。。。。男的 你要找他吗?????

世界上是有这个人笛! 单志新; 余新炳; 李学荣; 马长玲;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s4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1): 21- 徐劲; 陆家海; 方建民; 余新炳。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中HRPⅡ抗原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1): 26- 李焱; 余新炳; 吴忠道; 李晖婷; 包俊英; 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得和分析。地方病通报 28; 16(1): 6- 吴瑜; 黄炯烈; 周国理; 柳晓欣; 钟作良。白纹伊蚊基因组中CYP6家族新成员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0; 8(1): 23- Zhou,G Huang J Wu Y et 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cytochrome P450 genes from Aedes E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 2001,8(1):39- Zhou,G Huang J Wang L et 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new full length cDNAs of cytochrome P450 from Aedes E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2001,8(2):141- 陆家海; 郭中敏; 余新炳; 冯德元; 李德昌; 程维兴。细粒棘球蚴细胞系培育及其免疫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5; 22(2): 81- 吴忠道; 郑亦男; 徐劲; 余新炳。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编码基因cDNA的分离和序列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5; 22(2): 85- 陈小平; 陈观今; 肖斌权; 施文钧; 徐慧芳; 高凯。HIV/AIDS患者和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其相关性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2): 3- 陈海峰; 陈观今; 郭虹; 郑焕钦; 王又红。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SAG1/ROP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2): 8- 周俊梅; 余新炳; 吴忠道; 郑亦男; 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DNA免疫在小鼠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力。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2): 11-1364 马长玲; 余新炳; 李学荣; 单志新; 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2): 31- Guo Hong,Chen Guanjin, Lv Fangli,Chen Haifeng,Zheng Huanqin。Immunity induced by DNA vaccine of plasmid encod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combined with the genetic adjuvant of pcINF-γ against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03;114(3):317- 李焱; 余新炳; 吴忠道; 李辉婷; 郑亦男; 周俊梅。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法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5; 13(2): 96-9767 周永安; 陈观今; 刘彦文; 罗树红。弓形体RH株抗原基因SAG1的扩增克隆及鉴定。山西临床医药 25; 10(4): 249- 刘志刚; 黄炯烈; 朱振宇; 周珍文; 刘玉琳; 龚十妹。美洲大蠊若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30; 21(S:S): 4-669 陈海峰; 陈观今; 王又红; 郑焕钦; 郭虹。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弓形虫SAG1抗原基因在免疫小鼠体内的表达。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 17(3): 13-1570 吴忠道; 李焱; 徐劲; 余新炳。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cDNA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 17(3): 22-2471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李学荣; 吴忠道;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海南株STARP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基因结构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 17(3): 25-3072 陆家海; 陈慧红; 余新炳; 冯德元; 郭中敏。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 17(3): 31-3373 方政; 刘彦文; 鄂群; 史玉坤; 余新炳。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基因表达产物免疫鼠体内抗原定位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 17(3): 40-4274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李学荣;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GLURP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5; 8(2): 74-8175 周国理; 吴瑜; 黄炯烈; 陆家海; 王玲。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4龄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5; 8(2): 92-9876 马长玲; 余新炳; 单志新; 李学荣; 吴忠道; 胡旭初。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 14(2): 90-9477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方建民; 李学荣; 卞国武; 吴忠道。恶性疟原虫HRP-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 14(2): 95-9978 单志新;余新炳; 李学荣; 马长玲; 陆家海; 徐劲。恶性疟原虫红内期p41-3基因的扩增及克隆。中国热带医学 28; 1(2): 90-9279 沈际佳; 蒋作君; 余新炳; 汪学龙; 王维。日本血吸虫6kDa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30; 19(3): 157-15980 吴明玮,张玲敏,黄炯烈,等 白纹伊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片段克隆及鉴定。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4):209-21281 周国理; 黄炯烈; 吴瑜; 王玲。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 CYP6N亚家族新成员5'-及3'-非翻译区序列功能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4): 36-3982 李晖婷; 余新炳; 吴忠道; 李焱; 包俊英; 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若干酶类基因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5; 17(4): 46-4883 Chen Huihong,Yu Xinbing,Wu Zhongdao,Xu Jin,Lu Jiahai。Detection of CTP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sexual erythrocytic stag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FCC1/HN)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CTP gene。热带医学杂志,08;1(1):10-1284 李焱,吴忠道,郑焕钦,曹爱莲,孟玮,彭寨玉,余新炳。Sj Dad1反义核酸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热带医学杂志,08;1(1):22-2485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热带医学杂志,08;1(1):28-3186 陈守义,余新炳,陆家海,徐劲,郭中敏。细粒棘球蚴线粒体rRNA的序列测定。热带医学杂志,08;1(1):32-3587 邵筱,吴忠道,余新炳。 G蛋白偶联受体及跨膜信息传递的研究现状。热带医学杂志,08;1(1):62-6688 陈秋霞,黄炯烈。昆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和抗药性。热带医学杂志,08;1(1):67-7189 高丽丽,余新炳。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中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08;1(1):76-790 吴忠道,黄静,徐劲。生物信息学及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08;1(1):80-83,转3191 Chen Guanjin,Guo Hong,Lv Fangli,Zheng Huanqin。Construction of a recombinant plasmid harbour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of Toxoplasma gondii an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DNA immunity。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08;114(8):837-84092 Chen Xiaoping,Chen Guanjin,Xiao Binquan,Shi Wenjun,Xu Huifang,Gao Kai。Comparison of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phenotypes between HIV-positive subjects and HIV-negative subjects。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09;16(3):18593 周俊梅; 余新炳; 吴忠道; 李焱; 郑亦男。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卵黄铁蛋白基因重组及其真核表达。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 14(3): 204-20694 Shan Zhixin,Yu Xinbing,Li Xuerong,Ma Changling,Lu Jiahai,Xu J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41-3 gen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FCC1/HN中山医科大学学报,09;22(5):329-33495 黄炯烈,周国理,吴瑜,葛春喜,王玲。 蚊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系列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1,22(6):401-405,42296 周国理,黄炯烈,吴瑜,王玲。基因步移在分离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启动子中的应用及意义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1,22(6):406-409,41397 单志新,余新炳,李学荣,马长玲,徐劲,陈守义。恶性疟原虫肝期抗原1基因3’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1,22(6):410-41398 孟瑛,李树浓,余新炳,黄绍良,徐劲,吴忠道。小鼠β2m正义与反义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1,22(6):414-41799 汪琦,陈观今,郑焕钦。DNA芯片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命科学研究,11;5(3)专辑:86-88,转105100 冯新港,余新炳,吴忠道,周俊梅。以pcD-IL-2为基因佐剂的含日本血吸虫SjFABPc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裸DNA免疫小鼠的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1;17(6):7-10101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新基因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1;17(6):36-39102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TP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1;17(6):40-42103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陈守义。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332基因的克隆和测序。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1;17(6):43-46104 陈海峰,陈观今,王又红,郑焕钦,郭虹。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基因SAG1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1;17(6):89-91105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陆家海。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x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2;19(6):376106 周俊梅,余新炳,吴忠道,郑亦男,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免疫小鼠的保护性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2;13(6):324-327107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周俊梅,单志新,马长玲,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原核表达。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2;13(6):333-336108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李学荣,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2;14(4):244-247109 Bian Guowu,Yu Xinbing,Wu Zhongdao,Xu Jin,Shan Zhixin,Ma Changling,Shao X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Sj16 gen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Chinese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2;14(4):288-290110 徐劲,叶苓,余新炳,魏泉德,吴忠道。恶性疟原虫pGST-HT1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中国热带医学,12;1(4):291-293111 单志新,余新炳,卞国武,马长玲,陈守义,周永安。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的分泌型、非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中国热带医学,12;1(4):294-298112 陈观今,吴忠道。中国热带病流行现况。热带医学杂志,12;1(2):109-111113 吴忠道,冯明钊,徐劲,孟玮,阮志燕,余新炳。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热带医学杂志,12;1(2):120-122114 周永安,余新炳,徐劲,马香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热带医学杂志,12;1(2):136-137115 彭寨玉,吴忠道,余新炳。血吸虫基因组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12;1(2):163-167116 戎霞,黄炯烈。蚊媒体内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12;1(2):168-171,转141117 包俊英,余新炳,吴忠道。比较基因的表达分析。热带医学杂志,12;1(2):172-174118 袁竹青,吴忠道。寄生物与宿主关系的讨论。热带医学杂志,12;1(2):179-180详情自阅

Chen Feng, Cai Weimin, Chen Zhi, et Dynamic changes in the collagen metabolism of liver fibrosis at the transcription level in rabbits with schistosomiasi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2,115(11),1637-陈峰,蔡卫民,陈智,等日本血吸虫病兔肝纤维化胶原合成与降解转录水平的研究中国寄生虫学寄生虫病杂志,2001,19(2)76-陈峰,蔡卫民,陈智等吡喹酮与γ-干扰素治疗对肝纤维化胶原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4):255-陈峰,蔡卫民,陈智等转化生长因子β1、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兔日本血吸虫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中华医学杂志, 2000,80(2):154-Cai Weimin, Chen Feng, Zhao Junkang, et The practiceal value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n schistosemiasi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web prints),2000,113(6)Luo Benyan, Chen Zhi, Chen Feng, et Study of apolipoprotein E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3,4(6):749-Zhang Ping, Chen Zhi, Chen Feng, et al Expression of IFN-γ and its receptor alpha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4,1:陈峰,蔡卫民,陈智,等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转化生长因子b1 mRN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寄生虫学寄生虫病杂志,1999,17(3):140-厉有名,陈峰,蔡卫民等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转化生长因子b1的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华消化病杂志,1999,19(1):29-陈峰,蔡卫民,陈智等转化生长因子b1 mRNA检测方法的建立中国寄生虫学寄生虫病杂志,1998,16(3):219-陈峰,蔡卫民-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2):122-4

  • 索引序列
  • 寄生虫病参考文献
  • 寄生虫病论文的参考文献
  • 寄生虫参考文献
  • 寄生虫论文参考文献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