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发布时间: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方面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要迅速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的竞争,各国都纷纷拿出了相应的科研规划,以期在核心技术方面占领制高点。我国更是清醒地意识到,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自主创新?怎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怎样形成自主创新的土壤和机制呢?  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清醒去认识: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突破发达国家的技  术垄断,获得有利的贸易和国际地位,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创新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保证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使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得到完好地发挥和实现。  创新的形式一种是从无到有,突破产业技术瓶颈,获得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一种是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渐实现。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应用新技术来实现人们需求愿望的历史。也就是说,需求的拉动,始终是技术淘汰与创新的动因。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反过来看看,我们的企业,一部分是国企,另一部分是民企和集体企业。从国有企业来看,他们承担着更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可以看出他们的状态:宁可要效益和政绩,也不愿意在研发创新方面下功夫,宁可贷着款发工资,也不发愁企业的发展;再看民营企业,现在处于一部分刚刚完成资本积累阶段,还没有觉醒到自己要成为民族产业的脊梁,没有这么大  的责任感,那怎么实现自主创新?  公共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创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政策、法律、税收、甚至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也包括信息对称和共享,等等。 国家要在制度安排上,减少政府低效和权力腐败。实际上,国家的发展最怕制度缺失,社会总体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关的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自主创新为什么形不成主流,只是各级政府在唱,某些企业只是当口号来喊,没有变成每个企业自觉的行动。自主创新为什么不能真正变成企业真正的行为?为什么不能作为正常的产业行为?不能正常地成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自觉行为?为什么大家都是短视?为什么都是短期行为?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好淘汰落后技术的国家机制,没有营造好这个环境,没有提供有力的淘汰落后机制的政策、法规、税收、财政支持等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准入的体系。  一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位置,发  挥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力工作,努力实践,在自己的位置上身体力行地做,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成为和谐美满的创新发展的社会。

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 2001-11-28 冯增俊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提要: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打破文化不连续性的关键要素,是民族文化转型的动力。教育创新既是民族创新精神的一部分,又是民族创新精神之基础。 教育是人类进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方式的每一次改变,都对人类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变革和创新不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方式,对民族、对国家和对人类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教育创新的基本概念 1.教育创新之基本立论如何推进教育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创新的教育论著和实验很多,本文讨论的教育创新与国内正在推行的"创新教育"虽有联系,但却存在重要区别。创新教育强调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要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这些研究比较重视学校和课堂中的具体教育行为,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而教育创新则强调对整个教育活动方式的转变,以求转变文化机制、营造一个激发社会创新和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即先求教育制度的转变,再进一步推动学校和课堂的变革。当然,创新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应当研究。但是,从历史实践看,陈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不改变,就无法孕育新文化,这个民族就无法用新思维来应答新的历史提出的新问题,就会导致民族的落后。因此,教育的创新乃为最根本之根本,惟有教育创新方才有创新教育。其次,陈旧的教育充当旧社会的护卫士和复制旧制度的工具,使教育无法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创新乃为最本质的关键变革,惟有实现这种变革,方法的变革才有可能,才有意义。再次,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是没有发明、发现,就是中国数百年来各种发明创造亦不在少数,如闻名四海的四大发明,但并未产生相应社会创新,挽救中国于衰败。笔者认为这种衰败与教育的创新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当下中国更应重视教育创新。 2.教育创新的基本定义人类学家伍兹把创新作为文化变迁过程,经济学家熊彼得等人认为创新是把新函数引入生产的过程,依据这些研究,笔者认为,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主要有六种方式:(1)推行一种新制度、新体系或新教育模式;(2)采用一种新教育观念或新理论;(3)开发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领域;(4)发现并应用新的教育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5)发现或推行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手段;(6)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投入体系。教育创新引发教育进步,研究表明,一种教育创新至少要引发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教育与文化包括经济作用方式的演进,或在作用方式、方向以及作用的水平上的转变或变革;二是教育内在结构的演进,如教育制度、专业结构等作用方式的转变;三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学生和学业方面的转变。 教育创新不同于一般文化创新但与其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首先教育创新来源于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从而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培养更多更好的新经济要求的人才,这就必然导致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首先依赖于技术进步所提出的要求和为教育创新所提供的必要条件,如新的组织方式和技术在教学上应用的适合性、便利性等。其次,教育创新对技术创新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为新的技术进步培养大量高水平人才,并积极营造适应技术进步所需要的人文条件。如前所述,任何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创新,都必须在教育创新所允许范围之内发生,过于超前是很难成功的。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才和知识已成为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教育创新已逐步走出先前那种单一适应社会需求的模式,各国开始制定宏观教育发展战略,对长远发展做出整体策划。这样教育创新就开始成为有力地促进科技进步,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教育创新的历史实践形态教育创新在其本质上属于文化创新、根据教育创新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可以把教育创新分为三级:一级教育创新主要指采借传播为主的创新,亦称学习借鉴型教育创新。这种采借传播,使接受国教育发展迅速。二级教育创新主要指在采借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对教育作出某些有重要意义的改进,亦称教育革新。如在教育内容上添加某种新的组合,或在课堂上采用某种新的方法等,属于教育创新过程中的渐进形式。三级教育创新指发生或推进带有根本性的,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重大教育变革,有原创性原理上的新发展,属于革命性的教育创新,亦称教育革命,是教育创新中带有质变的飞跃形式。如历史上的班级授课制,公立教育制度,由柏林大学兴起的新大学运动,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等,这些理论和制度的产生,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对世界教育现代化起了重大作用。 从一级教育创新到三级教育创新,是一个国家教育从低级提升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从采借模仿向独立自主创新,从小领域的创新到实现对旧教育模式根本变革的教育革命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更是一个民族对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有了深刻把握,从而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所获得的重大成果。这种对现代教育规律的把握称为现代教育观念或意识,这种观念的提高不是光靠学习或研究得来,它是教育者在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过程中,即在改造旧教育、创立新教育的"革命实践"中逐渐提高和实现其转变的。 教育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生成形式。早期工业化国家的教育创新主要是得益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原先教育改革所积累的经验水平,有很强的自发性。如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就是在中世纪教堂的讲经布道和唱诗班形式上,经不断改进从而形成了按年龄设年级,按专业分班教学,逐级升学的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基础。但这种班级授课制在民间流行一百多年,到18世纪后期才被欧洲各国采用。其次,随着人类对现代教育认识的提高,教育创新开始从早期自发型逐步向成熟期自主型转变,其特征是教育创新逐步表现为通过系统研究认识教育对未来经济的作用之后,对教育发展作出预期性的重大变革,即实现了教育创新从不自觉到自觉自主的演变。 发展中国家教育创新生成的方式以及演进过程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国家现代化起步较晚,经济和教育落后,在初期主要推行采借传播式教育创新,移植先进国家教育模式,来缩短差距。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发达国家碰到了严重的问题,加上搬用发达国家模式并未取得预期经济效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开始反思这种采借式创新,并对之进行适应性改革,各种教育实验应运而生。这是第二阶段的教育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后发展中国家日益认识到套搬别国教育的弊端以及自主教育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纷纷结合本国实际改革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教育发展策略,力图促使教育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第三阶段的教育创新,当然这一阶段还仅仅是开始,还在尝试阶段。发展中国家要真正实现自主教育创新,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二、教育创新与国家发展教育创新受到各国的重视,主要是教育创新对国家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 1.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保守的旧教育对国家发展却起着阻碍作用。因此,变革旧教育,把新观念或新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建构新的教育模式,对国家发展具有莫大的意义。依据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研究可见,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是由教育造就的,而这正是教育创新的直接结果,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量采借国外教育经验,使日本革除旧体制,大大地推动了国家发展。战后,日本在原教育基础上采借美国经验,推进了许多教育革新,在废墟上实现了新的经济起飞。但是,由于日本未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自主性创新,羁束于根深蒂固的旧教育传统,在新世纪知识经济冲击下,显露出千疮百孔之病态。在世界发展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下,中国、东南亚的教育创新也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1997年,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受到金融风暴的不同程度的打击,这不是偶然的,其中缺乏创新,或者说教育创新不足已成为今日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2.教育创新是打破文化不连续性的关键要素正是教育作为文化的生命机制,制约着文化演进的方向和兴衰,许多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文化进化是不连续的,一种类型的文化进化达到繁荣之后,就逐步退化,最后萎缩甚至灭亡。因此,当一个种系(国家)已在特定发展形式上达到最高级鼎盛状况(繁荣时期)后,就不会产生与其相连系的另一种更高进化阶段上的新的高级鼎盛了;而这个更高的进化阶段是在另一种系或路线(国家)上开始发展的。历史上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是这样,现代文明在欧洲发展也如此。其中,最初的工艺型工业繁荣出现在英国,而德国却在另一阶段上--科技型工业发展阶段上实现了繁荣;而美国又在新一轮信息型工业发展阶段上实现了新的繁荣。这种文化进化的不连续性,是由于该类进化模式随着繁荣而使内在机制逐渐趋于保守封闭,教育创新日渐枯萎所致。因此,教育人类学指出,强化教育创新,才能走出文化不连续性的怪圈,改写从革命--创新--繁荣--规范(固着)--保守--退化的文化进化模式,不断激起文化体内的新革命来保持文化体内的创新性,随着科技社会对教育依赖感加强,教育创新很可能成为超越这种不连续性的关键要素。教育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最重要的进化要素,通过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用新教育代替旧教育的方式,来终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进化转换逻辑,使文化进化连续性成为可能。 3.教育创新是民族文化转型的动力在人类历史中,许多民族从繁荣之巅衰败乃至消亡,关键是民族文化活性消衰之缘故。当一个民族文化的活性很强时,文化创新因子非常活跃,有很高的受纳能力和很强的预见性及创新性,反之亦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考察了人类历史上若干强盛文化演变史后发现,这些文化的衰亡揭示了文化演进的一个真缔:一种文化发展过程在其本质上是应答历史挑战的过程,因而应答新的历史挑战就表现出该文化的活性和发展。凡是对新挑战作出创新应答的文化,这种文化活性就高,国家就能持续兴旺发达;而凡是活性很差,只是套用以往成功经验来应答新挑战的文化,最终都必然走向衰败,招致国家灭亡。教育作为文化的生命机制,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保守或创新,与所属的民族教育紧密相关。只有通过教育的作用,文化才得以生成,并得以世代延续和发展,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教育有四个最基本的文化功能,即保存积淀文化、传递文化、选择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功能。如果仅发挥前三种功能,那这种教育就只有不断地、变本加厉地复制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社会就会日益封闭保守,文化创新就会日益微弱,最后只能用旧经验来应答新挑战,终将导致民族的衰败。一个国家的教育只有使前三种文化功能都能实现指向创新文化功能,以创新作为保存、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出发点,激活并实现保存、传递和选择这三种教育功能的形式创新,那这种教育才会是最有活力的,也才会使民族文化充满创造性,从而对新挑战作出创新性的应答,使国家兴旺发达。 三、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的生成 教育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把新技术推广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即时性、实效性和表里性,见得着且成效快;而教育创新主要是通过改造教育体制、思想和方法,孕育新文化,培养新的民族精神,从而作用于社会发展,具有内隐性、长期性和全方位性的作用特征,不易为人们所注意。特别是如何孕育新文化,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方面,需要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可生效,故汤浅光朝所说的世界科技活动中心要经数十年发展教育方可产生。 1.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创新精神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不同于一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生成、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民族生存哲学,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生存和延续的灵魂,亦称民族意识;而民族创新精神则专指民族精神中积极追求真理,不惧邪恶,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精神气质。民族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中的最优秀品质,是表征民族文化活性的关键特征。同样,民族创新精神强,就说明这一民族朝气蓬勃,文化运行健康,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发挥良好。民族创新精神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民族历史感强,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有高度历史责任感的民族,自觉把民族的兴衰作为个人及团体的当然责任,对民族未来既充满希望又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生存与发展怀有高度责任感的一种深层次的高尚情操;具有这种忧患意识的人,能自觉地把民族和国家的尊严置于个人荣辱之上,把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能为维护民族荣誉而积极工作,有很强的献身精神;具有这种忧患意识的人能从民族大计出发,胸襟开阔,放眼世界未来,勇于冲破旧思想,放弃自我和蝇头小利,有求新、求实、求善的大无畏气概。历史上,凡是民族忧患意识强的民族,创新性度都很高,发明、发现以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数量也多。这是民族创新精神的首要特征。 第二,民族成就感强,有强烈的创新心态。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都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价值取向,自觉把创新作为个人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必要手段。整个社会充满人人好学、力争上游、追求成就的氛围,表现出对创新、对发明、发现以及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强烈的趋同心态。这种创新心态是民族成就感的集中表现,也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许多现代化学者都把"成就取向"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可见,民族成就感是表征民族精神面貌的关键特征。 第三,民族理性强,有强烈的科技兴国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具有高度的民族理性,自觉客观地审视民族的发展历史和科学走向,有强烈的振兴科技意识。全民族尊重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发展科技蔚然成风,并且已内化为民族的基本性格和价值取向。既制定了完善的科技发展政策,鼓励发明创造,又大力投资科技事业,建立多元多级的发展科技体系。更重要的是,不仅大力发展科技,深入民心,科技兴国成为国策,而且国家建立起科学的决策体系,崇尚理性,注重社会功效,在职业成就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关系,民族自主性强。 第四,民族教育水平高,有强烈的办教兴邦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必然是现代教育水平高、教育创新倾向强、办教兴邦意识贯穿于全民族教育行为之中,具有很强的民族现代教育意识。一是民众有良好的教育心态,把教育作为人生的根本需要;二是实现了教育的现代转型,国家注重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办教兴邦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三是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培养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四是建立起系统的科技教育体系,培养出各层次的科技人才,民众具有较高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五是公民道德教育水平高,遵纪守法,敬业爱业,社会安定。 第五,民族文化创新强,有强烈的文化再塑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中创新频仍,各种发明、发现很多,并且积极不懈地引进外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思维和新方法等;其民族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世界性特征,思想开放,开明开化,有胸怀世界、放眼全球之大度,也有积极进取、敢立世界先进之林之壮志;其民族意识中具有很强的反思特征,善于对传统进行理性批判,检讨梳理,把传统与当代及未来联系起来,有重新阐释民族文化传统,对传统做出新定义之认识,又有重塑文化走向,再构民族文化体系之雄心,把文化置于未来发展的坐标上,充满着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 民族创新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河奔腾不息的动力之源,是民族精神中灿烂的明珠。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挖掘开发这种精神,是民族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工作。因此,教育创新既是民族创新精神的一部分,又是民族创新精神之基础。 2.教育创新与民族文化变革教育创新对民族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首要者,当为激发和推动民族文化变革式创新,使之打破旧传统,激活创新因子,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的环境。E·R·塞维斯研究了文化演进的不同模式后指出,无论是泰勒提出的多元进化论还是摩尔根的"单系进化论",民族文化的演进都将呈现出进化、退化和变革的发展逻辑。 进化是表征一种沿某种线性尺度的方向发展或进步的事物现象。退化与进化相反,是一种以"修补"方式应对新挑战,把稳定和维持原有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视为使命的适应方式,反对变革,变革是指一种文化体系或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发生激进、突然的断裂性变化。"文化不连续性法则",主要指一种文化模式达到与它相应的发展极限后就逐步趋于保守,进入退化状态,不能自然进化向新发展阶段。惟有通过变革式文化创新,使之与原先发展链断裂开来,重新组合文化体系,再开辟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变革采取激进的、突发性的方式推行创新,但它必须源自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在长期变异中积聚能量后爆发的。通过教育创新,可以激发并积聚文化变革因子,为文化变革开辟新路。一旦真正的文化变革爆发后,各种创新就会像雨后春笋般汹涌而出,这正是教育创新为之奠定的良好基础和提供的必要条件。16世纪初,正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宗教教育在中世纪是惟一的正规教育),为许多文化创新,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关键性作用。18世纪后期,拿破仑大力创办新式专科学校,为当时法国科学中兴奠定了基础。德国在普法那拿战争后创办的柏林大学,也为德国的变革式的文化创新铺平了道路。分析欧洲各国兴衰史可见,在各种文化变革中,惟有通过教育创新达致文化变革的民族,都走上了发达之路,成为世界强国。 教育创新可以导致民族文化创新,后者又反作用于教育创新,称为前作用;先是民族文化创新,再引发教育创新,称为后作用。这两种作用方式对民族创新精神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3.教育创新与新文化机制再生教育创新对民族创新精神的作用,还在于通过转变、创新文化机制的方式。教育作为文化的生命机制,对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一种文化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个从初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发展过程。每一文化过程的完结,到新文化体系的生成,代表着文化从低一阶段向高一阶段演进。而每一阶段的创新精神也是不同的。处于发展乃至中兴阶段的文化体系,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文化活性很高,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社会发展迅速;而当这个文化体处于退化阶段时,文化活性很低,发明、发现很少且无法实现社会创新,文化体系趋于保守封闭。打破并实现这种文化机制的转变,就成为制约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其中,通过教育创新来创立新的文化机制,激发生成新的民族创新精神,以此催生新的发展阶段或新的文化模式。 在人类进化中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作出的发展定位,称为文化选择。这种选择与这个国家的发展关系重大。比较研究可见,在相应的文化选择下,所引发的教育创新对民族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 第一,教育观念创新作用。亦称韦伯定律,即观念不可替代性,指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人类进化具有关键作用。这种转变不是人为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16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倡导的新教伦理,从根本上转换了退化阶段的文化机制,赋予西方文化进化以新动力,使文艺复兴运动直接孕育和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使资本主义在欧洲得以产生。韦伯宣称在资本主义产生的多种因素中,宗教观转变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教育制度创新作用。亦称夸美纽斯定律,即制度决定论,指教育制度创新对新文化机制创立,激活民族文化精神有关键作用。夸美级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就是从根本上创新教育制度,对发展新文化奠定了基础。中国科举制创新了以往的九品中正选仕制度,开创了唐宋文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科举制日渐成为制约中国人创造精神的枷锁,创新教育制度也成为生成新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问题。 第三,教育功能创新作用。亦称斯宾塞定律,即社会功效首要论,指教育创新必须以服务和作用社会功效为目的。18世纪中叶,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抨击英国教育颓废的崇古风气,著文"什么知识最有用",认为教育必须转变教育功能,传递最有用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澳大利亚比较教育学家康奈尔在《20世纪世界教育史》中指出,现代教育的觉醒在于注重社会功效。现代教育的发生不是以年代划分的,而在于功能的转变。创新时代的教育功能,注重社会功效,是引发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要素。 4.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教育创新对民族创新精神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上。如上所述,创新始终是时代的创新,因此,不同时代对创新的要求不同,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但是,每一种进步的文化体系都必然需要创新、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只是在如何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获得创新成果上有许多不同的选择而已。教育并不随时代的发展而自然改变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特别是教育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使教育常常成为国家发展的桎梏,成为文化退化的帮凶,正如中国的科举制那样。因此,教育创新对培养良好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育创新将会更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如创立新的文化机制,干预并革除文化退化现象,通过传播或创新为文化体系注入新时代文化要素,为时代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二,教育创新有利于转变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受纳时代精华和新的文明成果,培养大批质量高、创新意识强的时代英才。 第三,教育创新有利于营造人才成长氛围。教育是一种有强烈人文气息的文化力,但教育常常是文化体中较保守的部分,因此,教育创新生成本身就构成了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力。根据美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即团体的道德成长与个人道德成长成正比相关的理论。这种教育创新的文化力不仅表现在师生和学校教育文化上的提升,而且辐射向社会,进入千家万户,并作用人类文化进化过程,营造全社会、全民族培育英才的氛围,促进民族创新精神的生成。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科技创新是核心,文化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切都得创新科技更是日新月异。如果科技不创新中国就要面临落后就要挨打。

是 中 国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四个一共

什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当然是凝聚力了,我们大家都要有告诉大家的,需要好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的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国人永远都是强人。

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一个核心和本质精神

技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的基础

实事求是 敢为天下先耐心 细致

技术创新是以创造新技术为目的的创新或以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创造的资源为基础的创新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基础科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活动,其第一要义就是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能使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人、自然、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现实状况和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的各种规律都得到妥善运用,使和谐社会建设走上高效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为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勇于为科学而献身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引领和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 索引序列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什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 技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的基础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