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化学学报出版社

化学学报出版社

发布时间:

化学学报出版社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印刷版(SCI) 双月刊 3,500种 联机版(SciSearch) 周更新 5,600种 光盘版(带文摘)(SCICDE) 月更新 3,500种(同印刷版) 网络版(SCIExpanded) 周更新 5,600种(同联机版)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是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即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词,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越查越旧,越查越新,越查越深”这是科学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因此,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2006) 出版地 收录库 刊名 刊期 ISSN 影响因子 中国大陆 SCI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 半月刊 0567-7351 643 中国大陆 SCI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0567-7718 587 中国大陆 SCI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1-4083 884 中国大陆 SCI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中文版) 月刊 1000-3290 130 中国大陆 SCI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729 中国大陆 SCI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月刊 0251-0790 796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双月刊 1001-604X 592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0366-6999 393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 (英文版) 月刊 1009-1963 347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月刊 0256-307X 095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半月刊 1001-6538 593 中国大陆 SC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月刊 0253-6102 666 中国大陆 SCI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 季刊 0705-3797 020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283 247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291 541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305 440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月刊 1006-9313 801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321 355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G辑》(英文版) 双月刊 1672-1799 未知 中国香港 SCI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月刊 0929-6646 418 中国台湾 SCI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季刊 0006-8063 506 中国台湾 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双月刊 0577-9073 372 中国台湾 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季刊 0304-4920 143 中国台湾 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双月刊 0009-4536 475 中国台湾 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双月刊 0368-1653 268

SCI的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意思是“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它的姊妹期刊ssci是一个级别的,具有相同的含金量,如果有什么不懂得欢迎私信我,我专门负责发表论文这方面

EI: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旗下有两个数据库,核心数据库EI Compendex 和非核心数据库EI Page One。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多认可核心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认可度最高的检索类别。CA: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1907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所属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 现为世界上收录化学化工及其相关学科文献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献检索工具。属于专业性很强的特色型检索种类。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简言之,CSSCI就是在人文社科类北大中文核心中经过影响因子分析之后,将影响力更显著的期刊入选其数据库之中。CSSCI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在人文社科中文期刊评价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南大

药学学报出版社

回答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晦洋药物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药学类的权威核心期刊有: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提问 有没有 联系方式 回答 亲,您是做什么用呢 亲可以到邮局定刊 提问 发论文 回答 清稍等亲 提问 不明白 回答 请稍等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社首页 地 址: 北京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88号邮箱:lcyywxxsb@ 邮 编: 100055 电 话: 010-57125070 传 真: 010-57125070 手 机: 13366441483 联系人 : 王编辑 公司网站:  提问 中国药房 联系 回答 请稍等亲 023-68586727 ,023-68586827 更多25条 

1 雷兴翰,郑今芳编.有机化学(教科书).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2 雷兴翰,章丽珠,徐懋丽等.新型抗日本血吸虫病口服有效药物.药学学报,1962,9(7):429—431.3 雷兴翰,章丽珠,徐懋丽等.关于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I.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63,10(7):418—435.4 雷兴翰,黄鸣龙,嵇汝运主编.药物化学进展.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64.5 章元琅,徐懋丽,雷兴翰等.关于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Ⅱ.d-取代-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及酯类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64,11(6):393—406.6 Lei Xing-han.A Newc1ass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orally effectiveagainst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China Sci.1964,8(3):523—524.7段廷汉,雷兴翰.6-氨基青霉烷酸衍生物的研究I.6-(取代丙烯酰氨基)-青霉烷酸的合成.药学学报,1965,12(8):516—522.8 雷兴翰.三十年来我国制药工业的成就和今后的展望.药学通报,1979,14(8):340—346.9 颜闵,张振,雷兴翰等.丝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I.(5-硝基-2-呋喃基)乙烯衍生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1,16(12):902—913.10张振,颜闵,雷兴翰.丝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Ⅱ1.5-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1,16(7):548553.11章元琅,陈宝珍,雷兴翰等.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XXV.取代香豆素-3-羧酸酯和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2,17(1): 17—21.12 雷兴翰,张椿年,张秀平等.国内几类药物的研究和生产的进展.医药工业,1984,15(12):20—40.13 张秀平,颜闵,时惠麟,雷兴翰.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XIV.香豆满(Coumaran)衍生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4,19(4):306308.14章元琅,陈宝珍,雷兴翰.血吸虫病化疗药物的研究XXXXVI.N-取代-(5-硝基噻唑-2)-咪唑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医药工业,1984(2):14—16.15 王哲清,张椿年,雷兴翰.蒽环酮中AB环的前体(±)-2-乙基-5,8-二甲氧基-1,2,3,4-四氢-2-萘醇的合成.医药工业,1984(9):4243.16 雷兴翰.抗寄生虫药物研究的进展.中国药学年鉴(1980—1982).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96.17 徐懋丽,雷兴翰.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XXXXIX.4-苯基(或烯丙基)-5-(吡嗪-2)-1,2,4-三唑-3-硫酮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5,20(2):100.18 Lei Xing-han.Synthesis of(3R,4R,5R)-trihydroxyclohexen-1-oicacid(I),and(3S,4S,5R)trihydroxycylohexen-1-oicacid(Ⅱ)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Organic Chemistry of Medicinal NaturalProducts.1985,11:10—14.19陈文彬,王保钧,雷兴翰等.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XIV5-[2-95-硝基-(2-呋喃基)-1-取代乙烯基]2,3,4-二唑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6,21(10):716—766.20徐懋丽,雷兴翰.血吸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XXXIX.3-取代-5-(吡嗪-2)-1,3,4-恶二唑-2-硫酮及硫醚类似物的合成.医药工业,1986,17(2):12.21 陆见明,雷兴翰,颜闵等.呋喃类药物环上结构修饰及其抗菌杀虫活性的研究.医药工业,1986,17(3):141.22 陆见明,徐懋丽,雷兴翰等.3(4)溴代和3,4-二烷氧基-5-硝基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药学学报,1986,21(6):434440.23陈宝珍,俞雄,雷兴翰等.N′-(4-取代氨基-6-甲基-2-嘧啶基)-N3-(对氯苯基)胍类的合成及其抗丝虫作用.医药工业,1987,18(5):207.24聂晋华,肖树华,雷兴翰等.24种3,4位取代的硝基呋喃化合物体外抗丝虫作用的构-效关系.中国药理学报,1987,8(5):207.25 陆见明,章元琅,雷兴翰等.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结构修饰.医药工业,1987,18(7):330.26章元琅,钟家义,雷兴翰等.血吸虫病化疗药物的研究:α-取代-1,2,3,6,7,11b六氢-4H-吡嗪并[2,1-α]异喹啉-4-酮及其双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医药工业,1987,18(11):489.27 雷兴翰.我国创制新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药学进展,1988,12(3):135.

浙江大学主办有;中国医学高等教育。

像;天津药学中药与临床临床药物治疗杂志食品与药品都是,

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书流程:一本书从选题、组稿、编著或翻译、编辑审读、加工到出版发行,要经过许多环节和一系列的具体手续。 出版社一般根据长远和近期的选题规划以及当前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提出选题,物色合适的著(译)者,并与著(译)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著(译)者根据与出版社协商同意的内容及图书出版合同中的约定进行编写或翻译工作。 除出版社主动向著(译)者组稿外,著(译)者也可以主动与出版社联系,自荐欲著(译)书稿或自投已写(译)好的稿件。我们希望著(译)者先与出版社联系并列选后再进行写作。著(译)者在联系信件中,除将本人简历和主要情况做一简要介绍外,应讲明撰写或翻译该著作的价值和意义,该著作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并提出简要的编写提纲,以供出版社研究是否列选。对于翻译著作,除介绍翻译价值、原著作主要内容和特点外,还应提供该书目录中译文和版权页复印件。对于著(译)者的自投稿,出版社根据稿件质量和读者需求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著(译)者完成初稿交出版社后,出版社要对稿件进行全面审读。必要时,出版社将请相关专家或召开审稿会审查书稿。翻译稿一般要请人校订,必要时还要看试译样稿。决定采用的书稿,即由出版社进行编辑加工及复审和终审,这一阶段会对书稿提出需要修改、补充或删减等意见,著(译)者应予以配合,认真修改。著(译)者如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经协商一致后定稿。如果稿件不符合出版要求,并经反复修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出版社可按合同约定退稿。 完成编辑审稿和加工工作的书稿经装帧设计后发送排版,在按规定进行校对后,经印刷、装订,正式出版。为了保证书稿质量,除需要出版社内各环节密切配合外,特别希望著(译)者交付符合“齐、清、定”要求的稿件并在著(译)和出版过程中与出版社很好地合作。 假如引用别人的成果。除了必须注明以外,还要向原作者支付稿费。可以出版的话不收出版费,通常不接受自费出版(除非没有统一书号,也不出售)。手写的书稿是不接受的。要求见:%E4%BA%A4%E7%A8%BF%E6%A0%BC%E5%BC%8Fdoc稿酬标准看书稿质量和印刷数,现在一般采用版税形式决定,由作者和出版社签订合同确定比例。

到这儿再下一个,要什么密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期刊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建于1953年1月,是新中国出版界历史较为悠久的中央级出版社,出版科技图书、教材、大众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科技期刊等五大类。经过近60年的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现已成为专业特色突出、品牌优势明显、图书市场占有率较高、有良好知名度和信誉度的中央级综合科技出版社,荣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国家一级出版社。 化工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教育发展趋势为依据,以自身优势为基础,采取“立足大化工,面向大科技”的出书方向,对图书选题进行优化调整,现已形成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轻工、能源、机械、电气、生物、药学、医学、安全、生活、大众健康、建筑、农业、计算机、经管、人文、旅游、少儿等主要图书板块。

化学教育期刊出版社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比较详细、贴切,适合初中老师。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比较适合。

适合学生看的是中学化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杂志社中学生理化报 湖南教育学院(物理和化学分开两份报纸)

就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化学第一部分 前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二、基本理念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的学习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同时,《标准》对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规定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标准》中“活动与探究建议”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设置的。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也是积极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  《标准》中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背景资料,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这些素材旨在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目标,教师可在相关主题的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所采用的词语有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由高到低)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由高到低)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二、过程和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活动。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于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科 学 探 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础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 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另外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和探究实验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要素 目标提出问题 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猜想与假设 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制定计划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进行实验 1.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2.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收集证据 1.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2.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解释与结论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4.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反思与评价 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表达与交流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源于实际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是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原有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还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标准 活动探究与建议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①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 •灯管中的稀有气体•温室效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标准 活动探究与建议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6.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7.了解结晶现象。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意义 ①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②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的净水作用。③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④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⑤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⑥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⑦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 •红墨水的纸上层析 •胆矾晶体的形成 •海水制盐 •有机玻璃的溶解与粘接•服装干洗(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标准 活动探究与建议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5.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①交流有关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信息,或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新型合金的成分、特性和用途的资料。②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③调查当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金属利用情况,提出有关的建议。④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工业炼铁的录像。⑤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⑤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⑥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分析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 •制造潜艇、宇宙飞船的合金材料 •我国重要的金属矿物及其分布 •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和图片 •金属的切割与焊接 •制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①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③自制汽水。④当地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⑤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⑥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 •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 •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摆脱了经验形态,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 本主题将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像、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3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①查找一些常见物质的熔、沸点,并按熔点高低顺序列表。②讨论:温度计里的水银能否用水或酒精来替代?③加热碘固体,观察发生的现象。④分离氯化钠固体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干冰的形成和升华 •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微粒构成物质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①通过实验比较空气和水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②观察并解释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③写科普小论文:“我想像中的原子结构”。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布朗运动 •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操纵”技术 •原子结构的发现 (三)认识化学元素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①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②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③收集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药品、食品标签上有关成分的含量•国家饮用水标准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必须研究化学变化。 本主题主要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本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初步了解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 的观点。 ①交流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化学变化现象(或观察一组化学变化),讨论并归纳出化学变化的一些特征。②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③观察硫酸铜溶液(或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的影响。④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往新制成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 •照相底片的感光 •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的形成 •充电电池的充、放电•中国古代的黑火药

  • 索引序列
  • 化学学报出版社
  • 药学学报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
  • 化学工业出版社期刊
  • 化学教育期刊出版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