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science重磅

science重磅

发布时间:

science重磅

现代科学还没有走到尽头,科学一直都在进步,科学家也一直都有新发现。

脑浆

网络上常有这样的问题,认为自从出了个爱因斯坦之后,科学就没有新的发现了,似乎是停滞了。于是有人认为科学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已经接近终点了,甚至有人提出,科学的终点是哲学,哲学的终点是神学。还有人列举一大堆科学大师晚年皈依神学作为证据,如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到了老年,都痴迷于神学研究,并成为信徒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只想用事实说话,并愿意和朋友们分享。自然科学理论从经典推演到经验验证越来越精确世界科学史研究认为,科学是从古希腊开端。2000多年前,古希腊就涌现出一大批哲学和科学巨人,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丢番图、阿利斯塔克、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泰勒斯、拉瓦锡、笛卡尔等等。这些引导历史的科学先驱除了在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创造出影响至今的巨大成就外,还在哲学、思想、政治、经济等领域有重大建树。实际上,古希腊科学是与哲学结合的产物,在科学史里被称为经典科学。经典科学更多的是通过思维思辨,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手段限制,这些结论很少有实验试验精密观测作为证据,因此常常出现谬误,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落体的快慢由物体重量决定,托勒密的地心说等等。当然也有亚里斯多德通过浮力试验,得到了浮力定理。但这种经验验证的结论总体上还是比较少。一直到17世纪初,自然科学研究才开始越来越重视实验和实验的方法,提出这种方法的先驱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他在自己的著述中指出,科学必须是实验的、归纳的、一切真理都必须有大量确凿事实材料为证据,并提出一套实验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如“三表法”。而实践科学验证的第一人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用自己发明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将哥白尼的日心说推进了一大步,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钟摆的等时性定律;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自由落体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快慢由重量决定的谬误;他还是采用实验方法测量光速的第一人。伽利略的开拓性方法影响了后世的科学研究,从此将科学研究从经典思辨引领走向了实验科学阶段。基于伽利略在天文学、力学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其引力科学研究的功绩,他被后人誉为欧洲近代科学创始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等 等尊称。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来话长,甚至说不清楚。但如果简单归纳地说,科学就是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揭示,是不以人或政治势力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客观规律,不管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得到的只能是唯一结论。从另一个角度讲,科学也是一种精神和方法,只有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看问题和探索世界,才能够发现和利用好自然规律。科学的精神就是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内容是采用科学界公认的方法,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观测和发现,对实验试验观测发现的结果能够重复验证,重证据而不是凭空臆想。这就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最大分水岭。许多人将现代科学的鼻祖归功于哥白尼,就是因为哥白尼是最先用科学方法发现托勒密地心说的谬误,提出了日心说。这与其作为一个神职人员本身的信仰是相违背的,而他坚持了科学精神,科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际上他也认可了科学也不以神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他通过不断地观测和计算,发现地球等行星是围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由此准确地解释了太阳、月亮和各大行星运动规律,解开了月食、日食之谜。哥白尼的日心说,形成了对世界观念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动摇了宗教千年以来坚持托勒密地心说,也触动了神创论的根基,引起了宗教界的愤怒和打压。由此,哥白尼一生坎坷,自己心爱的妻子也被迫离开他,后来被驱逐出境。作为虔诚的天主教神父,哥白尼看到教会对所谓“异教徒”的疯狂迫害,许多人被活活烧死,因此一直不敢发表自己的著作,直到去世前两年才发表了《天体运行论》这部惊世之作。哥白尼去世后,他的日心说得到许多科学家认同,但教廷迫害也越来越残酷。意大利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布鲁诺,就是因为宣传和捍卫日心说,被教廷视为异端,判处火刑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伽利略也因为支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强烈怀疑异端”,判处终身软禁,直到郁郁而终。由此可见,科学史上充满了愚昧与光明的决斗,许多科学先驱被黑暗屠戮。但科学就是科学,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置身于宗教,深受教义熏陶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一旦发现真相,也不顾一切的坚持,客观上成为神创论的掘墓人。尽管今天看来,宇宙运行远远不是日心说能够包含的,但哥白尼的学说揭开了宇宙这座巨大冰山的一角,也给后人的科学之路很多指引启迪,因此说哥白尼为现代科学先驱一点都不为过。百年科学群星璀璨在现代科学史上,人们通常会把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尊为现代科学的开山宗师,他们代表了某个科学时代的开始,他们的理论或者方法引领了人类文明一个时期。的确,这几位大师的发现和理论,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一个突破性进展,带动了一大批科学的进步和突破。但这几位大师并不是天降的外星人,而是实实在在土生土长在地球的人类,他们的新发现新理论,也是承前启后建立在一代代科学先驱的发现和成果基础上的。例如:伽利略时代先后有哥白尼、布鲁诺、第谷、开普勒、哈维等等;牛顿时代先后有波义耳、哈雷、笛卡尔、惠根斯、库伦、欧姆、富兰克林、法拉第等等;爱因斯坦时代就更多了,如迈克尔逊、麦克斯韦、赫兹、居里夫妇、普朗克、薛定谔、波尔、泡利、费米、海森堡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这些名字,哪一个都是如雷贯耳,都可以称为某个领域的一代大师。而前面说的爱因斯坦前后,几乎都是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在爱因斯坦逝世后,还有哪些著名科学家呢?现在已经是百岁寿星的杨振宁,就是一位仍然健在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在所有健在的科学家里面,他的地位无人可及。他和李政道创立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由此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如果仅仅如此,他当然无法具有当前的地位。杨振宁还发现和创立了相变理论、规范场理论等十几个世界顶尖理论,获得了许多世界顶级大奖,其研究成果里,至少有13项具有诺奖水平,而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中,至少有60位以上的科学家属于杨振宁的徒子徒孙,或者研究成果与其理论相关。杨振宁的理论,是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的范畴,但并不是这些理论基础的解释,而是有所突破和新的发现。后来,温伯格、格拉肖、萨拉姆用非阿贝尔规范场描述了电弱相互作用,由此因统一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奖。而实现大统一力理论是爱因斯坦梦寐以求,在晚年一直想实现而没能实现的,虽然只统一了弱电这两种力,但已经是很大突破了。后来,科学研究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如盖尔曼和茨威格分别提出了强子由夸克组成的理论,将微观世界窥探到了更深层次;类星体、脉冲星、黑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引力透镜等发现,将宇宙宏观世界了解得越来越透彻。还有在超导体研究、量子霍尔效应发现、中微子震荡发现、引力波发现等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事件,量子力学量子通讯的深入研究等等,更是将现代科学推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而在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后,科学从来也没止步,而是以更快速度发展,整个社会从机械化进入电气化,随后又进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现在人类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快速通道,科学进步呈现指数级爆发,如今的1年已经比古代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进步都要快。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科学与神学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一个是依靠实践验证的事物,是历史发展进步的象征;一个是凭空想象牵强附会的事物,是蒙昧时代残留下来的遗迹。近年来,一些人对量子力学的一些奇异现象不能理解,就往神学上扯,如果科学真是这样,就真是穷途末路了。事实是,科学和神学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而正是神学信徒里面出了一些被教廷称为“叛逆”、“异端”的觉悟者,才让科学开始脱离神学,并成了神创论的掘墓者。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牛顿等等。其实上述几位科学大师,他们在生时本来就是神的忠实信徒,只是由于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发现了宇宙的真谛,才客观上背叛了自己信奉的教义,成为宗教组织深恶痛绝的“异端”。但他们本来到死都还是神的信徒,根本不存在老年皈依神学的说法。据一些调查统计,现代科学家越来越多地脱离了宗教信仰,更不信奉神鬼。爱因斯坦在上初中时,就脱离了宗教组织,他留下的资料和写给亲朋好友的信里,都充分表达了对宗教和上帝等神灵的态度,那就是不承认人格化的神灵。在他临终前的遗嘱中,吩咐自己死后不留骨灰和坟墓,以免后人利用他的遗物来搞迷信活动。网络上曾广泛流传杨振宁的言论: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经过调查,发现是一个叫杨振华的人说的,他在佛教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杨振宁在接受访谈时声明,这篇文章与本人毫无关系。杨振宁对玄学也深恶痛绝,认为是《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近代科学无法在中国萌芽。而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非常赞同这种说法,他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中国至今没有出现真正的科学。那为啥老有科学家皈依神学的流言呢?这很好理解,因为在科学与愚昧的斗争中,科学已经胜出。但愚昧是不甘心被扫进垃圾堆的,总想扯块遮羞布盖住腐朽的臭味,于是就捏造出这些谣言。科学有终点吗?事实是,科学从来也没有止步,科学没有终点。我们回顾一下科学发展史,每一段剧变,都是经过长期量变的结果,当许多矛盾无法解决时,新的突破才会出现。如由于哥白尼、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新发现,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解释天体运行?由此出现了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19世纪初叶,物理学界出现了两朵乌云,给物理学带来危机。一朵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以太理论的破产,没有新的理论填充;一朵是黑体辐射出现的“紫外灾难”,理论与实验不符,同样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驱散了第一朵乌云;而普朗克等人创立的量子力学理论,驱散了第二朵乌云。现在,基础科学同样迫切需要突破,因为现在物理学遇到的乌云也越来越多,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兼容问题,暗物质暗能量问题,量子世界的奇异现象问题,真空灾变问题,宇宙和人到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都在呼唤新的基础理论来解释,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绞尽脑汁前赴后继的努力着。但未来的质变只能从一个个小的突破中量变,每解决一个问题,人们对宇宙规律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当这些理解积累到一定深度时,就会有一个重大突破顺势出现,一个崭新的时代就会到来。根据宇宙三级文明理论,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处于很初级阶段,连一级文明都没有达到,怎么可能已经到头了呢?真正到头了那一天,就是人类没什么想法了,不思进取了。而人类基因最深刻的表达,就是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因此科学的尽头永远不会来到。人类到达一级文明,才能够利用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应对地球上的一切灾害,现在能做到吗?不能,还远着呢。所以人类还需要不断努力,爬上这个小高峰。据一些科学家估计,人类到达一级文明还需要200年。二级文明就是人类能够控制和利用整个太阳系的能量,包括全部太阳全部能量,不再惧怕来自太阳系的任何灾难。凭人类现在的科技,还连想都不敢想这种能力,太阳稍微打个喷嚏(爆发大点的耀斑),人类就吃不了兜着走。有人估计,人类要爬上二级文明的高峰,还需要奋斗5000年。三级文明现在就不想了,没有人知道需要多久,1亿年10亿年都说不准,就不说了。即便到了三级文明,也还有更高的文明层次,直至毁灭。而如何应对毁灭,也依然需要依赖科技。所以说科技到头的想法实在太幼稚了,大概是有些人瓜吃多了,觉得总要找点事情说说吧。我的观点是:科学没有尽头,永远在路上。欢迎讨论,感谢阅读。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和人脑一样 就是少根筋

science重磅KRN2

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初三化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94%、二氧化碳为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氧气的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一、分子和原子、元素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二、质量守恒定律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3、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加热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化学方程式:①2KClO3==== 2KClO3+3O2 ↑ ②2KMnO4====K2 MnO4+MnO2 +O2↑ ③2H2O2====2H2O+O2↑注意事项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4、实验室制取CO2(1)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2)反应原理:CaCO3+HCl_______(3)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四、水1、电解水:正、阳、氧(气);负、阴、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4)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2、水的净化:某些乡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没有蒸馏)(2)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3、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能和水反应 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___________________③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能和碳反应:CO2+C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的检验: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的用途用途 灭火 气体肥料 制汽水等饮料 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化工原料对应的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能溶于水,与反应生成碳酸 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与一些物质反应生成化肥4、CO的性质:可燃性:CO+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CO+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氧化碳的用途①作燃料,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利用CO的可燃性)②冶炼金属 用于炼铁(利用CO的还原性)6、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导致温室效应 臭气(O3)、甲烷(CH4)、CO2都能产生温室效应,叫温室气体。②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人和动植物的呼吸;③森林火灾;④怎样控制温室: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6、一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CO有毒,原因是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最后死亡。燃烧含碳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质作燃烧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保持通风六、碳单质:1、金刚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法不同金刚石的性质:最硬 不导电 熔点高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石墨的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很高石墨的用途①润滑剂 ②铅笔芯 ③作电极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变化)活性炭的用途:(1)、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2)、冰箱的除味剂(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最好去百度文科找来下载呢。。那样比较好的。。是word的比较容易打印。。比较少有错。。

外语的简写

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第1节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CuSo •5H O=== CuSo +5H O CuSo +5H O=== CuSo •5H O CuSo +2NaOH===Cu(OH) ↓+Na SO CuSo 溶液为蓝色 用途(1)可以用CuSo 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 (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HCl+Al(OH) =AlCl +3H O 2HCl+MG(OH) =MgCl +2H O HCl+NaOH=NaCl+H O (3)酸+盐=新酸+新盐 实验: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 )与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 =CaCl +H O+CO ↑ 用途: 可以用来检验CO 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 气体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 O )实验 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Fe O +6HCl=2FeCl +3H O Fe+2HCl=FeCl +H ↑ 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 CuO+2HCl=CuCl +H O酸的个性: (1)盐酸(HCl) 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 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 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HCl+AgNo =AgCl↓+HNO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2)硫酸(H SO )A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可发现很热C浓硫酸有脱水性,当滴在纸上时,会使纸变黑(化学性质)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用它来用干燥剂(物理性质)E.检验稀硫酸(或 )——取少量待检液体取于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 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3)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4)硝酸( ) A.挥发性; B.腐蚀性; C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 )化合物叫做碱2.碱的性质: (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2)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4)碱+盐=新碱+新盐 实验一:氯化铜溶液(蓝色)氢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氯化铁溶液(黄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3.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 )A、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B、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密封保存C、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E、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已变质: 加入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 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 F、氢氧化钠变质后除杂方法: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G、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氢气和氧气,不能干燥 和 (2)氢氧化钙 A、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B、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C、 (3)鉴别 和 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 气体(或各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 ,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一、盐的概念—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合的化合物1、几种常见的盐: (1)俗名:纯碱或苏打 (2)结晶水合物: (3)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 (4)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显碱性 2.碳酸钙( ) (1)是大理石、石灰石、贝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 是一种难溶的盐; (3) (4)碳酸盐的检验:加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食盐( )(1)生理盐水——9%的氯化钠溶液 (2) 三、盐水性质(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易分解 四、盐的制取 1.酸、碱、盐的溶解性 只有 、 、 、 、 溶 :全溶 只有 不溶 :只有 不溶 :只有 、 、 溶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手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中的一种。五、盐与化肥 1.常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2.氮肥:(1)作用:长叶; 尿素: (2)工业制法: (3)铵盐检验:铵盐与碱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磷肥——长根,常见磷肥:过磷酸钙 4.钾肥——长茎,常见钾肥:草本灰(主要成分是 )、氨化钾( )、硫酸钾(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1.只有排在氢以前的金属才能和酸反应成盐和水; 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二、金属的性质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金属+酸=盐+氢气 3.金属+盐=金属+盐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多”变“一” 2.分解反应:“一”变“多”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一、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和碳酸盐除外)二、有机物特征: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三、常见有机物 1.尿素—— 乙炔—— 丁烷—— (打火机内液体) 2.甲烷—— (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具有可燃性 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生成,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内壁变模糊 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糖类 2、蛋白质 3、脂肪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 物理 性质不同。如 颜色 、 状态 、 气味 , 硬度 、 密度 、 溶解性 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二)根据纯净物的 化学 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三)根据纯净物的 组成 、 用途 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 纯净物 和 混合物 。1.纯净物:由 一种物质 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 元素组成 不同,可分为 单质 和 化合物 两大类。1.单质:由 一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 金属 和 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 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 非金属颜色 具特殊的金属光泽 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 具良好的延展性 不具延展性可锻性 具良好的可锻性 不具可锻性硬度 比较硬 硬度不一致导电性 良好的导电性 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性 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 密度高 密度低熔点 熔点高 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2.化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化合物可分为: 有机化合物 和 无机化合物 。2.1 有机化合物:含 碳 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2.2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 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 氧化物 、 酸 、 碱 和 盐 。1.1 氧化物:由 两种元素 组成.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 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 和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1.2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 全部是氢离子 的化合物。1.3 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 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的化合物。1.4 盐:由 金属 (或铵根)阳离子和 酸根 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 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点燃 点燃 ∆S + O2 ==== SO2 C + O2 ==== CO2 C + 2S === CS2 (2)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H2O == H2CO3 SO2+H2O == H2SO3 SO3+H2O == H2SO4(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 ∆ ∆ 点燃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 3Fe + 2O ==== Fe3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三)、金属的冶炼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 碳 、 一氧化碳 和 氢气 。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 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 ②孔雀石加热: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 2Fe + 3CO2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b)试管口加了胶塞。 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c)导管略伸入试管口。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 ÷ 纯净物的质量(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 纯净物质量 ÷ 纯度(四)、 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物质转化的规律(1)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如Ca CaO Ca(OH)2 CaCO3、(2)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盐。如C CO2 H2CO3 Na2 CO3、(3)金属 + 非金属 无氧酸盐。如2Na + Cl2 === 2NaCl(4)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如Na2O + CO2 === Na2CO3 (5)酸 + 碱 盐 + 水。如HCl + NaOH === NaCl + H2O(6)盐 + 盐 新盐 + 新盐。如NaCl + AgNO3 === AgCl + NaNO3(7)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8)非金属氧化物 + 碱 盐 + 水。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9)金属 + 盐 新全属 + 新盐。如Fe + CuSO4 === Cu + FeSO4 (10)金属 + 酸 盐 + 氢气。如Fe +2HCl === FeCl2 + H2 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四、常见的材料(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以及 有机合成材料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是合金,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1)铁锈蚀条件: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②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2.常见的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为 水泥 、 玻璃 和 陶瓷 。2.1 水泥:晋通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煅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2.2 玻璃:普通玻璃是将石英和石灰石等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2.3 陶瓷:用天然的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好等优点。2.4 红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 合成塑料 、 合成纤维 和 合成橡胶 。五、材料的发展: 1.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1、分类:有机化合物一般含C、H等元素,因此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2、区别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等。石墨虽然是非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水银(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S + O2==== SO2 (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 4P + 5O2 ===== 2P2O5 (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 C + O2 ==== CO2 (氧气充足) 2C + O2 ==== 2CO(氧气不足)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2Mg + O2==== 2MgO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2Cu + O2 ==== 2CuO (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 3 Fe + 2O2 ==== 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 对应的酸 CO2 + H2O ==== 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 对应的碱 CaO + H2O ==== Ca(OH)2 K2O + H2O ==== 2KOHCuO、Fe2O3则不能,因其对应的碱不溶。三、金属的冶炼 1、常见的三种还原剂:C 、CO 、H2等C + 2CuO ===== 2Cu + CO2 3CO + Fe2O3 ===== 2Fe +3CO2 H2 + CuO ==== Cu + H2O2、H2还原氧化铜实验:(1)现象: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2)操作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直到试管冷却。3、氧化还原反应: 四、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1、物质转化规律简图: (1)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2)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3)盐和盐、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2、以图为例,选择制取MgCI2的几种方法:(1)金属+酸:Mg + 2HCI === Mg CI2 + H2(2)金属+盐:Mg + CuCI2 === Mg CI2 + Cu(3)酸+碱: 2HCI + Mg(OH)2 ==== Mg CI2 + 2H2O(4)酸+盐: 2HCI + MgCO3 === Mg CI2 + H2O + CO2(5)盐+盐: MgSO4 + BaCI2 === BaSO4 + Mg CI2五、物质的鉴别:1、盐酸及盐酸盐的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CI + AgNO3 ==== AgCI + HNO3NaCI + AgNO3 ==== AgCI + NaNO32、硫酸及硫酸盐的检验: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2SO4 + BaCI2 ==== BaSO4 + 2HCINa2SO4 + BaCI2 ==== BaSO4 + 2 Na CI3、碳酸盐的检验: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CaCO3+ 2HCI ====CaCI2 + H2O + CO2Na2CO3 +2 HCI==== 2NaCI + H2O + CO24、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六、物质的推断:寻找突破口。1、常见沉淀Cu(OH)2兰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AgCI、BaSO4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2、溶液颜色Cu2+溶液蓝色:CuSO4溶液、CuCI2溶液为蓝色;Fe3+溶液黄色:FeCI3溶液为黄色; Fe2+溶液为浅绿色:FeCI2溶液、FeSO4溶液为浅绿色。3、氧化铜和碳粉为黑色,铜为红色。七、物质的俗称:烧碱、苛性钠:NaOH ; 纯碱、苏打:Na2CO3 ; 熟石灰、消石灰:Ca(OH)2生石灰:CaO ;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 胆矾:CuSO4 5H2O八、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问题:1、相互间能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2、离子间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例如:H+和OH-,Ag+和CI-,Ba2+和SO42-,H+和CO32-等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3、背景: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碱性溶液中有大量的OH- 。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一、金属材料1、合金: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即形成合金。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大。2、钢和生铁:是铁和碳元素形成的合金。3、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4、金属防锈措施:

science重磅癌症

癌症作为一个世纪难题,已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怎样征服癌症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众多癌症患者中,有千分之三的癌症病人不经过任何治疗居然自己康复了。通过对这一现象深入研究发现,人身体上还有一个自愈系统,它是一个与血液循环、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骨髓造血干细胞机能密切相关的系统。自愈系统能修复被癌细胞、恶质病变细胞彻底摧毁的细胞,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愈力,从而使癌症病人康复。如何成功激活癌症患者自愈系统,将成为癌症患者治愈、带瘤生存、传统治疗效果倍增、以及改善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带瘤生存年限的关键。

复方皂苷RH2口服液对各类肿瘤细胞发挥抑制作用: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三逆转肿瘤药物耐药性,五通过提高免疫力达到抗肿瘤目的,六抗肿瘤转移,七与化疗药物联用增效减毒

不要说单单的西医攻克癌症是给神话了,就是中西医结合也不可能攻克所有癌症,但肯定能前进一大步地在某种意义上治愈癌症,彻底根治那是不可能的。何况,目前,西医的权威地位加上中国老百姓的循规蹈矩,无数无数的癌症患者就成了牺牲品。我觉得有了癌症,如果能秉着和平共处,中药调理的原则大都癌症患者都能实现延长寿命,只有一味盲从西医的所谓先进分子,直至自己生命终结还在高歌要坚持化疗,和癌魔抗争!

癌症是可以治的,我就知道一位民间老医生,治好的癌症,尿毒症好多了,而且还不让多花钱,

science重磅我国科学家突破CO2

我国科学家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如果可以实现普及,就能够放在家里面或者治理沙漠

这可能有一些用,但是能制造生命,总归是一个技术上的大突破。

从实验成果上来说,能配得上一个诺贝尔化学奖。整个实验过程一丝不苟,没有错误,同时利用了不少新的方法。最为关键的是它的实际意义,不仅能够缓解粮食紧张的问题,更可以成为我们对付二氧化碳的武器。诺贝尔奖的颁布,学术性和应用性都会侧重,恰好人工合成淀粉兼顾了两点,确实是一个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

论文行距22磅

你点击打开某一篇文档,全选文字--右键--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设置值----选“固定值”以及设置值就行了,一般文档都是这样设置的。我是经常写文章,做文档编辑工作的,你练习吧。

在多倍行距中输入22磅,下面用Word 2007演示:一、打开Word文档,把插入点定位在该段落间。二、点击开始选项卡下的段落设置。三、点击行距—多倍行距。四、在多倍行距的设置值中输入“22磅”,注意必须输入磅这个字,点击确定。五、如下图,这时即可把该段落行距设置为22磅。

1、作如下操作:全选→段落→行距→固定行距→22磅………………段前→0行………………段后→0行2、论文总标题与正文之间应该比正文行距大才美观。一般是回车一个空行隔开标题与正文,如果你觉得这样太大的话,可以利用1步的菜单命令设置正文第一段段前空5-5行。(不知你说的标题是不是总标题)3、文字加粗对行距的影响不会达到你感觉得到的那种程度,倒是字号和字体对行距(特别是单倍行距)会有较明显的影响。

这个把你要设置的文字选择然后右击然后选段落

  • 索引序列
  • science重磅
  • science重磅KRN2
  • science重磅癌症
  • science重磅我国科学家突破CO2
  • 论文行距22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