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创新安全培训工作实现本质安全  ——核电工

发布时间:2015-08-01 09:4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要求不断提高电力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要提高电力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就要做好电力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关键词:核电工程;安全培训;必要性;现状;有效途径
1. 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概括来讲只有两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在事故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的位置,起主导作用。而且,从当前发生的事故统计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发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数据来自: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这说明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生疏,安全生产知识贫乏,这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核电建设如火如荼,原有的产业工人大量稀释,农民工和学生军已成为核电建设工地的一线主力军,因此,如何做好安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核电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任务和必要工作:
  ①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核电施工安全技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员工不断地学习,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信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
  ②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需要:如何在管理中不断提高施工企业整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③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生产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大幅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实要求。
  2. 核电工程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2.1重生产效益,轻安全教育
  一些企业领导忽视生产与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有经济效益就有一切,不愿在安全教育上进行人员、资金过多的投入,安全教育重形式而走过场,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2.2重安全理论教育,轻安全技能教育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时,重点大多放在安全法规的宣传、案例分析上,注重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忽视了安全操作技能的培养,往往是职工安全知识增强了,但由于安全技能的匮乏,遇到危险惊慌失措,更谈不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3培训内容苍白,手段陈旧
  大多数核电参建单位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针对法律、法规的宣传,相关工种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以及事故通报的学习。由于企业自身对教育内容的更新、传播手段更换与提高缺乏更大投入,导致安全教育效果不断下降。安全教育多年一贯制的形式、内容,造成施教者与学习人员的感觉迟钝,未能起到应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2.4资源不足导致变革难度加大
  在核电参建单位内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安监及教育人员成为企业安全教育的当然施教者,其中部分角色与相关生产任务的冲突,导致企业安全教育的表面化。企业安全教育智力资源的投入很难得到充足的保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拓展空间。
  核电参建单位间安全教育经验交流与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导致企业各自发展,低水平重复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核电参建单位安全教育效能无法根本改善。
  2.5激励约束不足
  核电参建单位安全教育施教人员从事的安全教育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激励与效果检测手段,导致安全教育未能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有效特征,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不能形成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作用。
  3. 引入中介机构是提高安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弥补当前核电参建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引入安全教育培训中介机构:
  3.1安全教育培训中介机构具有合法性,并得到各地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和支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委托中介机构是趋势所向。以上海做法为例:建立层次培训制度。一是加强一线工人培训,成立流动安全学校,把安全学校办到建筑工地,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试点企业事故下降趋势明显。
  2003年下半年,在扩大办学机制上进行改革,实施社会化办学新思路,扩大办学力量,力争全覆盖。并规定从2004年4月开始,未经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不准上岗。现在,这项培训工作正在上海蓬勃开展。二是建立项目经理、安全监督各类从业人员的年度强制培训制度。
  目前上海已初步经形成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初步满足了上海建筑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引自:创新体制 完善机制 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新方法 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04年2月);
  3.2有利于建立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推广
  目前安全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学员听"",从培训手段看,目前多数还是""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的不太普遍。从解决核电施工行业内较大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看,采取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大范围开展培训势在必行。中介培训机构的介入,使用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推广更加快速、高效。
  3.3有利于安全教育标准化教材的开发和大范围应用
  核电施工现场所面临的安全生产教育问题大同小异,通过不同施工现场和不同参建单位的经验交流,充分利用专家优势,经中介机构开发的标准化安全培训教材不但能适用于所有核电施工项目,同时通过经验反馈使得教材能不断完善,从而更符合实际需要。
  3.4有利于资源整合
  在目前的安全教育模式下,由于培训师资是不稳定的,同时师资力量的差别,使得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如果引入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标准化的安全培训课程,不但使得管理部门准备教材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教材的质量将大幅度提供。
  3.5有利于信息共享
  施工人员在各核电工地的流动性很大,在进入新的工地时,通常要进行重复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如此不但使得施工人员反感造成培训质量下降,同时还极大的浪费了劳动力。有培训中介机构建立数据库通过信

[1] [2]  下一页

息共享后,将完全可以避免此类毫无意义的工作。
  同时,在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时,因为可以查询到具体到个人进行了那些安全教育培训,能做的有的放矢。
  4. 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运作模式探讨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时代赋予电力企业安全教育新的内涵。因此,对提供的教育培训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中介机构持续改进,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4.1培训需求的提交
  核电建设工程涉及到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有入场安全教育、年度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技术工种安全培训、违章再培训、班组安全培训等,总承包单位和施工企业负责收集培训需求,在培训需求内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课时、考核方式等基本要求。培训需求经过总承包单位总部审核后形成系统性的培训任务书,交中介机构开发培训课件。
  4.2培训课件的开发
  中介机构应充分利用专家、信息等资源优势,根据培训任务书开发培训课件。培训课件以PPT为媒介,PPT内链接FLASH、影像、录像等形式展现的培训内容,每部课件时长为10分钟左右,并附有考核题,考核题方式有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
  4.3培训课程的设计
  课件开发完成后,由培训专家根据培训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将培训课件经过自由组合后形成系统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如入场安全教育培训课程,要求培训时间为2课时,所选的培训课件可以有:安全生产的意义、核电工程建设特点、核电建设主要危险源、劳保用品的使用、如何防止两高伤害、如何防止触电、如何进行火灾自救、安全事故案例等8部课件,每部课件时长10分钟,共计80分钟,剩余30分钟作为考核巩固。
  4.4培训的实施
  课程设计完成后,中介机构在施工现场派驻培训专员实施培训。培训工作要以标准化流程进行。先放映一段课件10分钟,然后进行考核,考核题目由培训专员通过PPT放映,学员在答题卡上作答,3分钟后PPT结束,接着放映下一部课件,再出题考核,如此循环。培训结束,相应的考核也跟着完成。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使学员时刻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4.5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4.5.1中介机构建立培训信息数据库,学员培训结束后,中介机构将学员的培训信息登录到数据库,并自动打印有培训信息的帽贴,学员将帽贴粘贴在安全帽上,管理人员可以一目了然该学员所接受过的安全培训课程。
  4.5.2中介机构的培训信息数据库在各核电工地实现共享,施工人员如在其他核电工地已接受过同样的安全培训课程后,到新工地可以免除培训,从而大大减少资源浪费。
  4.5.3由于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信息都在信息库内有记录,从而为总承包单位和施工企业了解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某一位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6监督改进
  培训课程的实施在总承包单位和施工企业的双重监督下进行,发现培训效果不理想后,马上反馈给中介机构,重新开发课件或进行课程设计,实现PDCA循环,改进培训质量。
  5.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电力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一点浅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迅猛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电力安全培训工作是电力生产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生产,一切皆为空谈。
参考文献:
[1] 王岩.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创新[J].大众用电.2009(05)
[2] 唐际华.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03)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