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社会生态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
一、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主要从经济—效益角度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自身,而全球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状况迫切要求人们转换观念,在认识“自然-人”系统时,同时考虑其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自然—人”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运行的具体机制,弄清地球的承载能力及其各个部分负担的极限,弄清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可能产生的有益或有害影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和进步。
科技的发展强化了人类的理性力量,拓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扩大了人与自然界的接触点,从而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认识手段和实践手段,这就使人们能更好地预见和控制自己干预自然界的行为所引起的后果。
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技术和手段。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日益集约化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地改变着现实的生产过程和社会的发展条件,并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开辟崭新的途径。在人口及与之相关联的粮食问题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来增加食物生产,是解决人口压力和粮食危机的有效途径。生物工程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农业技术的新领域,引发了新的“绿色革命”,把遗传学上取得的突破性技术运用到了农业上,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现代科技使更多的自然因素纳入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扩大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新型材料。至关重要。
(二)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
从当今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来看,科技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经过不断地治理与保护,十多年来环境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如工业发达、科技水平较高的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但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如东欧国家的环境污染则未得到有效控制,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仍很严重。虽然环境问题的治理与改善,同不同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弱以及法制的健全有关,但与各国科技文化水平以及经济实力也有着直接关系。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采用新的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生态化,可以减少与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如利用萃取技术、微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建立无废、少废的循环性生产工艺。化学工业的一些生产过程,利用酶技术发展的生物反应器代替能耗高、污染大的旧工艺,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在农业生产中,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性农药和生物农药来代替剧毒和高残留的农药,可消除和减轻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微生物中生产出防治病虫害效果理想且对环境无害的生物杀虫剂,将导致作物病虫防治的革命等等。
二、科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科技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表现
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育种技术、化肥农药技术的提高,使人类粮食成倍增长。这一方面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另一方面,它污染了水体,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
医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人的寿命,提高了出生率,降低了死亡率。同时,也使得地球上人口剧增,令人类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就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会给整个人类群体带来不利,尽管这些技术对个体是有益的。
工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使人们步入工业社会直至信息社会。然而,蒸汽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煤的燃烧,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含量剧增;内燃机的出现造成了光化学烟雾;化工技术的进步,创造几百万种世界上从来没有的新物品,满足了人类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的需要,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同时也生产出大量有毒有害的化工产品,特别是一些没有经过诱变性检验的新产品,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难以评估。
(二)科技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原因
造成科技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在科技利用方面思想意识的偏差
面对人类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由于人类在科技利用方面思想意识的不足或偏差所造成的。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人类被这种成功所陶醉,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为所欲为,并把自然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和可以任意排放废物的无底的垃圾桶。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事实正是如此,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破坏大大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再生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结果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活动的结果使自然界反过来成为祸害人、对抗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
2.生态环境问题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滥用所致
科学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是有目的的。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所具有的倍增效应,对科学技术不加节制的滥用,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后果。最突出的就是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被独裁者和野心家用来发动战争,造成战争的惨祸,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二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实施的“731”细菌战、化学战就是这方面的血证。二战后,各军事强国为了谋求霸主地位,争相研制大规模杀伤武器甚至核武器。到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共拥有的核弹头达6万枚,相当于150亿tTNT,足以将地球上的生命毁灭十几次,为了抵制核武器的威胁,维护本国的主权,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研制自己的原子弹、氢弹。核武器放射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是巨大的,而且其毒性会持续几千年之久,在此期间,核污染会引发癌症、不育症、免疫性疾病、先天性缺陷和遗传变异。
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军事的推动甚至取代作用日益强化,科学活动及其应用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然而,由于来自国际竞争、生存危机以及广义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等方面的压力,使一些国家的发展模式为短期利益所主导,往往只注意眼前自然资源的某种有用性(使用价值),为获取最大利益,而忽视了自然界永恒存在的价值(内在价值、固有价值)。,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最先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有资金也有技术力量去治理污染,但却不愿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投入。相反,却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急于引进外资的心理,把那些在其国内早已受到谴责,并逐步转产、停产的高污染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国外。由此可见,生态危机实际上是各种利益主体追逐自己的特殊利益、眼前利益所造成的恶果。
上一篇:创设科学环境与提升科技素质
下一篇: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