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海洋强国战略下的航标事业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08 14:31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而航标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海上船舶助航设施,无论是军舰、客轮、货轮、特种船只,亦或是水运、渔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各种功能的船舶进出港都要依赖的一种导助航方式,其功用在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 
  1.海洋强国战略对航标功用提出新的要求 
  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指出,要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成。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在299.7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中,蕴含着巨大的矿产资源、食物资源、海水能源、海洋药物、油气资源、海上交通和海滨旅游资源。以海洋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无一例外,都与航标有着莫大的关联。综台研判,未来航标发展会有三个大的趋势,即信息更全面、科技更先进、作用更明显。 
  信息更全面。各类船舶进出港,要遵从明确的航路指示,“航道界限标志”可以清晰指明港口规定航道,防止船舶驶入水位过低区域造成搁浅;划定危险物区,界定危险区范围,要通过台理的“方位标志”设置,警告船舶避让危险物航行;军事或其他需要规定的禁航区,要在指定海域以“禁航区”标志醒目标识;发展海上旅游业,建立海上娱乐设施,有明确的“海上娱乐区”标志将大大提高该水域的通航安全系数。主要功能航标要位置精确、涂色鲜明、灯质准确、易于识别,专业用途航标要尽可能释义清晰、功能性强,各类导助航设施应成为海上的“指示牌”和“标志性建筑”,清晰勾勒出“海域功能地图”。 
  科技更先进。航标灯器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新的升级改造,减少一次性电池使用,降低因各种原因造成标体沉没进而导致蓄电池对海水的污染,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广使用潮汐能、风能、太阳能为航标灯提供能源;借助新材料使用,在不影响航标助航效能的前提下使航标重量不断减轻,更加方便运输和设置;研究适合冬季结冰港口的特殊标体和灯器,增强冬季航标助航保障效能,实现夏季“更清晰”,冬季“更抗冰”;充分借助DGPS(Difference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全球定位系统)、VTS(vessel trafiic services,船舶交通服务)和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现代科技信息系统,提高航标定位精度、准度,更好地服务于船舶通航。 
  作用更明显。航标除具有一般意义上船舶导助航外,还应具有国家主权、“窗口”等象征意义,在远离大陆的祖国“海洋国土”上布设尤其有重要意义。要优化沿海航标配布,特别是领海范围内的岛屿、专属经济区、新建航道的航标配布,大力宣扬航标的主杈宣示作用;建设一支完备的“制海型”海上航标维护力量,保障所管辖航标自由运用所拥有海域,不被敌方及其他势力恶意干扰。 
  2.以目标需求为导向,提升拓展航标助航效能及应用领域 
  基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和未来航标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应从多个方面改善和提升航标助航效能,拓展航标应用领域,促进航标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1)规范航标视觉特征,建立统一的沿海航标数据库。现有《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国家标准中定义的水上航标为类17种,分别是:①侧面标志,包括左侧标和右侧标,以及推荐航道左侧标和推荐航道右侧标;②方位标志,包括东、西、南、北4种方位标;③孤立危险物标志;④安全水域标志;⑤专用标志,包括锚地、禁航区、海上作业区、分道通航、水中构筑物、娱乐区和水产作业区标志。以上5类均属于视觉航标范畴。 
  视觉航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并通过下列特征识别:固定结构、浮动平台、位置、辅助航标、特征、形状、尺寸、高程、颜色、有无灯器、航标灯质、建筑材料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因素就是航标灯质和浮动平台。航标灯质执行业界统一的标准,即国际航标协会规定的航标视觉信号和灯光颜色,目前国内外标准较为统一。但浮动平台因我国南方和北方风俗习惯不同,标体形状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是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港口中使用的航标大小、高度、结构特征都不尽相同,这给在日间来往各地依靠视觉航标判明航标性质、识别航标信息的航海者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在国家对沿海航标实行统一管理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借助行业协会和地区组织力量,进一步统一航标视觉特征,固化航标指代信息,建立沿海航标数据标准库,为航海者提供更加易于区分、易于识别的航行标志信息,提高航标导助航效能。 
  (2)加大航标科技投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服务船舶通航。科技改变世界。自从夏王朝人们开始利用海水冲刷形成的“碣石”作为“自然航标”服务水上活动以来,4000多年间,航标的技术升级就从未停下他发展的脚步。航标新技术、新能源的引进使其逐渐穿上了科技的外衣,人们旨在利用更少的能源消耗,发挥航标更大的助航服务作用。 
  我们应积极探索绿色能源的使用,加大航标科技投入,不仅在航标能源的应用上,要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使用,减少一发性电池的使用;要在航标标体结构上,研究使用新型材料,减轻航标重量,便于运输维护;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导助航信息系统DGPS、VTS。AIS、北斗通讯等,与地方气象、港口等部门台作,建立航标导助航综台服务平台,使船舶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实现航标信息的动态检索、查阅以及相关航行动态、警、通告的信息获取。未来航标的发展,要建立完善以视觉航标为主,配合现代导助航手段组成的,一环扣一环的紧密“航标链”。通过合理的航标科技投入,统筹现有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船舶通航。 
  (3)增强航标“软实力”建设,提升地区乃至国际影响力。在古代,如果说对于航标的定义,仅仅是为了标示航道、为船舶提供简单信息的单一的物质载体,或许尚能接受。但是随着国家对海洋权益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领海主权成了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和努力维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海上荒凉的岛屿,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岛上的航标,对岛上航标的设置、维护和管理是对其行使主权最明显的象征。在近代和当代国际关系中,凡有公共河流的两国边境线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已是国际公认的惯例。如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标管辖杈,一直是中国历届政府向俄方收回领土、领水主权的斗争焦点。由此可见,边境河流的航标非一般的航标,而是具有标志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在“海洋强国”战略影响下,航标作为在领海范围内指引船舶通航的海上基础设施,起主权宣示意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增强。航标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历史时机,在做大做强航标业务的同时,更要注重航标“软实力”的建设,提升航标从业人员素质,增强航海保障装备水平,主动履行航标管理维护职责,借助宣传手段大力弘扬航标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持海上正常通航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在地区和国际间获得更强的话语权。 
  我国航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基础薄弱、管理手段落后,但与建国初期相比仍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已经起步向更高目标迈进。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航标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良机。我们要坚守为船舶航行安全服务的宗旨,认准国际先进目标,脚踏实地地落实赶超措施,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改善管理手段,我们就一定能在本世纪建成一个与我国悠久航海历史相协调的、与国内外航海人员要求相适应的、多种手段并存的先进综台助航体系。 
  参考文献: 
  [1]《财经国家周刊》调研小组.海事调研报告:寻找“海事强国”新坐标[J].珠江水运.2013(07). 
  [2]左晓强,张吉涛.中国海事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运.2015(02). 
  [3]陈在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航标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上一篇: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论文

下一篇:智能家具概念与智能家具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