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年级实施就业指导。通过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才;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掌握求职创业的必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和个性特点的职业,实现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使就业工作良性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就业机制给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压力。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体现出一所学校教育能力的强弱,并最终导致学校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而,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不仅是国家法律的要求,更系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如何对三年制大专生这样一个在校时间短,社会经验、阅历不足的群体进行就业教育,以完善的职业指导来促进该类型教育的良性发展,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内容
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内容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形势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意识指导和能力指导,要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较高的就业技能和方法。笔者认为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学校应根据在校大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在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开始帮助学生接触和小学教师的就业情况的了解,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建立以就业为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及目标;第二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在小学最受欢迎的教师标准,了解优秀毕业生的就业道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第三年,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制作就业推荐材料,提高教学工作的方法和面试技巧的专业知识,参加招聘会;毕业后,还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接受各种就业指导与培训,接受学校的继续服务和帮助。
2.注重就业指导实践教学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多种学科的知识,强化实践性在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重要。引导初等教育毕业生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带领学生参加“小学教育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带领他们进入农村小学,适时引导他们树立为基层服务的就业理念;借此培养初等教育毕业生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总之,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等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切实强化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
3.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多样化
就业指导课的多样化是指以就业指导为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既是社会形势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的迫切要求。聘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师兄师妹们就业之路,为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增强求职自信心,顺利达到就业目标。另外,围绕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重点开展模拟招聘会、求职洽谈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及模拟面试大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常规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同时,重视学生就业网络建设,建立校园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指导毕业生制作规范新颖悦目的推荐材料。
二、全程就业指导分阶段实施方案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方面构成的完整体系,并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特殊课程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中。
(一)第一阶段:职业导航教育在第一学年开展。此阶段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学习热情高,但学习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绝大多数学生专业意识淡薄、专业知识缺乏,他们渴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状况、升学形势、课程设置等相关信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社会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关心集体,渴望与他人交流,但部分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误导下会重社会实践,忽略对基础课的学习。
新生一年级的重点: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测评,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了解就业过程中最具核心的竞争力是能力与素质;让学生围绕就业方向,及早树立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以及三年目标。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讲座,加强大学适应性教育,指导学生及时转变角色,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二)第二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在第二学年上期开展。此阶段的学生已初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课程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面对就业压力,自我发展方向不明确,迫切想了解未来就业对自身素质的具体要求;部分学生对自我发展、就业方向等问题并没有深入思考,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用人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尽快认识自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加大学习的投入。
(三)第三阶段:职业认知教育在第二学年下期开展。此阶段的学生逐步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规划发展方向,为就业与升学的选择而苦恼,关心毕业班就业和升学状况,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小学、教育机构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薪资水平等现实问题。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在继续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展升学与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处理升学和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人标准、招聘流程,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准备升学的学生科学合理地复习,选择学校、专业等。
二年级的重点是: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指导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和对职业的适应性;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一是开展就业指导课,从就业政策、就业准备、定位、就业力、面试技巧方面进行重点培训;二是邀请小学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为学生做系统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就好业的现代就业观;三是让每位班主任开展关于转变就业观念思想的主题班会。
(四)第四阶段:职业定位教育在第三学年开展。此阶段的学生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部分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对社会尤其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
三年级时的重点:实习阶段和毕业前这个时期,提供给学生就业形势、就业制度和不同性质小学的用人制度,搜集就业信息、准备推荐材料、学习求职应聘技巧、调整择业心理。让学生自己了解自我优势和不足,正视现实并敢于竞争,以良好心态迎接未来岗位的挑战。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学校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实施全程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客观要求,只有建立全程介入的初等教育专业就业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是建立在多学科、多途径、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一个开放系统。它还应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素质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就业指导与人们的学习教育、职业生涯密切相关。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一方面,应该在中小学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之外和之后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孟庆威 来源:学习导刊
上一篇: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下一篇:初等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