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贯之,让作文课堂精彩无限
摘 要:所谓线索,即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它是用来引导读者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鉴于初中生的思维还不甚缜密,写作思路杂乱无章,在写作中常常信口开河的教学现状,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线索技法的指导,一“线”贯之,让作文课堂精彩无限。本文所阐述的只是个人的点滴做法和一点体会,请诸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作文线索 一“线”贯之
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记叙事件行云流水、脉络清晰
在中国,《西游记》中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本书以取经之前、取经过程、取经之后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在文学创作中称之为彩线穿珠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文章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像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林嗣环的《口技》都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别描述了范进中举前、中、后的生活巨变、地位反差,还有口技表演者表演前、中、后的具体情况,称赞了其技艺的高超。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文章的故事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清楚地记叙一件事情,说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而指导学生在写作中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来进行文章的谋篇布局,可以轻松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例如,作者以“微笑”为话题开展作文教学,有一名学生记叙了下雨前母亲嘱咐自己要记得带伞的笑脸;另一名学生描写了雨中父亲撑伞接自己回家的笑容;还有学生写出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的幸福生活,晒出了浓浓的甜蜜。这些作文记叙事件紧凑、简练、文脉畅通,较为完整地刻画了几个人物,都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条理清晰地记叙了几则事件,受到了班里全体师生的一致肯定与赞扬。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在作文形式上要有所创新,但由于种种原因,即使学生有些独特的思路与点子,也不容易把新颖的立意转化为一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文章。这时,如果教师指导他们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或许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方面以日记体创新作文为甚。
再如,有一次作者要求学生以“经历苦难”为话题进行写作,有不少学生选择了日记体的作文形式。其中,一名学生以《宝剑锋从磨砺出》为题,以越王勾践手中宝剑的口吻,写出了几则观察日记,记叙了勾践如何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建立王霸功业的故事。这几则日记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时间变迁为顺序,重点强调了越王勾践在恶劣的环境中励精图治、不屈不挠、不言放弃的心理品质与感人精神,写得如行云流水、文采斐然,得到了班里学生的一致好评。另外,《中学生导报》还因它紧致有序、娓娓道来的文章风格,刊载了这篇文章,在班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以景物描写为线索,记叙事件生动活泼、诗情画意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讲,要养成热爱生活、激情飞扬的心态,随时随地发现大自然中的美,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着莫大的意义。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记叙事件的时候,以景物描写为线索,将事件记叙得生动活泼、诗情画意。
景物描写,包括对自然景象、人物活动、社会风气、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描摹,以植物动物、名胜古迹、时序时节为对象。以此为线,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可以推动情节,为下文埋下伏笔;可以以景写情,在突出文章主题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像《满井游记》《小石潭记》等游记类文章,还有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抒情类散文都充分体现了景物描写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与魅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指导学生从多个感官入手,妙用多种修辞,以斑斓的色彩、婀娜的姿态、丰富的景物为内容,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最终形成了五光十色、情浓意重的景物描写,为记叙文线索的教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感官角度
在朱自清的《春》中的第四个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写了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听觉角度写了“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从嗅觉角度写了“花里带着甜味儿”,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春回大地、风光旖旎的美好画面。受此影响,班里有名学生在记叙十一长假随父母外出旅游的时候,也写到了玫瑰、菊花、茉莉、桂花等花木竞相开放的美景,兼以小鸟啁啾、蝴蝶翩翩的美好画面,氤氲在空气里的、秋天独有的、花果飘香的气味,有力地烘托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给了我们一个唯美的画面。
2.修辞手法
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把月光比作承天寺庭院里的一汪积水,把竹柏的倒影比作纵横交错的水藻、荇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就了这篇文章的不朽传奇。因此,学生在景物描写中也要善用修辞手法、妙笔生花。如“狂风卷着雪片,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摇鬃甩尾,张牙舞爪地向妈妈扑来……”就采用了比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严冬天气的恶劣;如“牡丹对我笑眯了眼,绿篱上的喇叭花也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心理活动。
此外,在景物描写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渗透一定的情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让景物描写充分发挥其线索功能,连缀起整个记叙事件的始末,让这个故事在景物描写中摇曳多姿、美不胜收。
三、以明线暗线相结合,记叙事件含蓄蕴藉、引人深思
记叙文线索的类型还有很多,可以是某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不断变化的地点和位置,甚至是一件物品、一件事。同时我们注意到,有的文章有多条线索,明线暗线相结合,一条用来引领事件的发生、发展,另一条用来彰显作品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一文,明线是“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暗线是“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明线暗线相结合,让我们认识了这么一位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的日本教师,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我”那颗拳
拳的爱国心所感动;再如《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故事,都安排了多条线索,并在一个恰当的节点相互重合,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我们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进展逐步深入地理解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
同样,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如果有能力在记叙的过程中巧妙地设置多条线索,便可以使习作既不失条理,还能让整篇文章含蓄蕴藉、引人深思,无形中升华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整体上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进了一大步。
例如,有一次作者组织学生以“台阶”为话题进行写作,有一名学生就设置了两条线索,一条写自己如何一步一个台阶,在语文学习方面由文言文、古诗词的理解、背诵开始,再到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阅读能力,最后是写作能力的培养,终于考得了一个理想的成绩;一条写语文教师如何采取青蓝结对、激励评价等措施,循循善诱地引导自己。两条线索相互辉映、交错进行,不但写出了对“台阶”“一步一个台阶”的理解,还赋予了“台阶”甘为人阶、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让整篇文章的立意、结构都上了一个“台阶”。
再如,作者要求学生写一篇以“苹果”为话题的文章,很多学生写的是家乡各种各样的苹果,并从中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怀;但有几名学生想到了砸在牛顿头上的那只苹果,让我们对苹果有了更多的想象与思考;还有几名学生在文章中暗中流露了自己把对同桌或同学的爱慕深藏在心底的心结,牢记着师长们不能轻易去摘“青苹果”的嘱托。这几篇文章由于有了两条线索,文章主题得到了一定的升华,显得卓尔不群、独具特色。
总之,线索在作文写作中不仅能够连缀材料,使故事情节循序渐进、合情入理,更使得整篇文章的结构浑然一体、言之有序,是初中语文作文技法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如何让作文线索在构筑精彩结构的同时,还能使得文章的立意更新颖、主题更深刻,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