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学生评教问题研究
教学质量不仅是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更是高校教育存在和壮大的根基,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就成为高校的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那么,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呢?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通常是由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等四部分构成,其中的学生评教又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最直接、最具有说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1 学生评教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评教通常是由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在被评教师的任课班级中,采用不记名的调查方式,选取部分或全部学生,根据被评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其打分量化评定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有别于教师自评、同行或专家评教,可以使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更加快捷、直接、及时地获取相关教师的教学质量信息,从而依此作为加强教学调控和管理的根据,并为制定下一步得教学计划、措施提供依据,为高校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而且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作用者,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通过学生评教,可以使教师找到自身差距,并激励教师找出努力方向,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此,要特别注意,学生评教绝不是简单、消极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做出鉴定,而是为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从而达到优化整体师资队伍,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2)优化管理机制。教学质量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考验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重要指标。学生评教不仅有利于建立学生与高校双向要求的约定性制度,而且可以使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快捷、直接、及时地获取相关教师的教学质量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高校教学工作现状,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价,可以使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确立更加全面、更加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育观,形成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3)转变教育观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通过学生评教,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对待评教活动,使高校更加重视教学对象的需要,牢固树立“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学生评教的特点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之一,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自始至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对象和受体,因此其评教与教师自评、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等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全面性。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最直接的作用者。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都将在学生能力素质的强弱上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质量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就强,反之,就较弱。因此,学生评教同其他评教方式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全面性。学生评教既可以针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也可以针对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学组织形式,甚至还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姿教态、师德师风等进行评价。
(2)客观性。教师自评、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不可否认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教师自评个人因素最重,同行评教次之,专家评教相对较轻,但是由于一个高校的教学专家的数量通常有限,哪怕是一个专家的情感因素、个人喜好就可能改变整个评教结果。相比而言,师生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少,因而学生评教客观性最强,但是不可否认某些学生存在个人的情感因素,可是由于参与评教的学生数量都是很大的,所以这部分学生对评教结果的影响相对而言较小。
(3)平等性。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把学生放在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位置来看待,很少顾及教学对象的感受。而学生评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理念,从制度上能够保证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给予学生民主监督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达成教师的教学目的,最终促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学生评教存在的弊端
当前,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来考核教师的授课质量,已经在许多高校普遍开展起来。但是由于在教学质量评估中,教师与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特别是大部分学生身上明显存在身心不成熟,学科专业知识不足,对教学行为缺乏科学的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将评价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难免片面,有时会发生偏差。同时,部分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评教的结果。
(1)目的缺乏认识。由于身心、知识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对学生评教没有正确的认识,看不到评教对自己学习的帮助,不能充分理解学生评教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身的一项权利,缺乏评教动力和参与的兴趣,从而导致对学生评教敷衍了事,对各种量表调查胡乱填写,而且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某些厌学的学生,会借此将对高校的不满发泄到教师头上,故意打低分;或某些学生为讨好教师就不负责任地全部打高分;或某些学生将教师的外表等与教学无关的因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联系起来;或某些学生看问题过于片面,不能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教学等因素,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师实际的教学质量。
(-2)体系缺乏优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的内容设置过分关注于教师的教姿教态、语言表达、上课态度、教案准备、课件制作等指标,或者是一些艰涩难懂甚至让很多教师都不甚理解的教育理念,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关注较少。在对评教结果的量化上,则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缺乏定性分析,如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同时,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我们学生评教的标准也应该不同,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评价标准往往是相同的,甚至还存在多年没有变化的现象,缺乏科学性。
(3)利用缺乏规范。由于部分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评教认识的偏差,就会造成对教师评教结果的利用上缺乏规范。比如,有的高校过分
关注学生评教的成绩,并依此来作为对教师综合考评,甚至是去留的重要依据,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有些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在学生评教时得分不高,甚至会造成部分教师为了获得学生的好评,去违心地“讨好”学生,以期获得理想的评教结果。相反,有的高校则认为学生评教只不过是形式主义,缺乏科学性依据,是对教师的不信任,甚至是侮辱,对于评教结果弃之不用,其结果则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学生评教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严重挫伤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4 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的对策措施
学生是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好见证人,最有发言权,同时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只有参评学生能以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参与学生评教,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师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鉴于目前学生评教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无疑使评价结果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其负面作用非常突出。因此,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加强思想教育。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因此,我们建议在学生评教活动开展前,必须加强对学生评教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一方面使学生明白评教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达到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能够端正态度,摆正心态,认识到学生评教既是对教师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从而积极配合评教工作,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使教师认识到,学生评教是对自己的鞭策和鼓舞,而不是打击和报复,从而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学生评教。
(2)优化评教体系。只有正确的评价体系,才能评出正确的结果。学生评教体系科学,才能评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客观性;学生评教体系不科学,其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建议各高校、各专业、各层次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实际等信息,遵循教育认知规律,践行发展变化观念,采取灵活机动方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标准。唯有此,才能达到赏优罚劣、良性互动教学质量评估目的。
(3)建立反馈机制。获取信息仅仅是手段,利用信息才是最终目的。获取学生评教的教师教学质量信息,不是学生评教的最终结果,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才是学生评教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评教结果对师生的及时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而言,通过对其反馈评教结果,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授课能力、知识结构、教师素养等信息,自己可以针对性地固强补弱,高校也可以依此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督促,有助于自我提高。对学生而言,他们希望通过整体的评价结果来验证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是否客观,希望看到自己的参与给教学带来的变化,从激发他们今后参与学生评教的激情和动力。因此,只有及时、科学的反馈机制才能确保学生评教工作最终目的的实现。
总之,学生评教并非洪水猛兽,反而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评教工作对于教学的持续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学生评教,从而达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熊敏娟.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系统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4(6):26-27.
.计算机时代,2008(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