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与顺向转化

发布时间:2015-10-04 14:47
[论文关键词]学困群体 细分类型 过程控制 顺向转化
  [论文摘要]大学生学困群体虽然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表征,但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对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的突破口应着眼于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控制,着重进行过程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以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扬长”、敢于“补短”的顺向转化为主。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学生人员结构日益复杂,学生的素质差距有所扩大。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势导致以往一直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学习困难群体。且呈现出数量逐年上升,类型渐趋多样的趋势。它们的存在成为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而以往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存在着分类过于笼统,挽救不够及时,解决方法单一,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为此,本文主张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根据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群体开展在形成过程中及时控制,在发现问题后适时顺向引导的教育方法。这在促进新时期特殊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学困群体的界定与细分
  大学生学困群体在传统意义上是指由于主、客观原因,在学业成绩上处于弱势境地的大学生群体。然而,这一界定已经不再能够全面、准确地划分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特征。首先,这一概念的界定不能涵盖所有的大学生学困群体。因为大学中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课程学习,除此之外更应包括能力锻炼、素质提升、特长发展等多个方面。其次,这一界定无法概括出学习困难群体的本质特征。因为真正的学习困难更多的应该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困难,而非仅仅是学业成绩上处于劣势。因为许多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因为某些意外或者突发事件也有可能取得比较差的成绩。这样的学生划分到学习困难群体中来是不科学的。所以,本文中所指的学习困难群体是指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薄弱,活动能力差,无专业特长,学业成绩持续维持低水平的那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学习目标缺乏,价值观念混乱,学习兴趣薄弱,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虽然他(她)们表现出了相同或相近的情状,但从这种情状的成因角度进行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为这样几类:
  (一)基础薄弱而无法跟进型。由于高校扩招,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门槛越来越低,加上现有高考制度的一些缺陷。有不少学业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整的学生也进入了大学的校园,尤其在一些普通本、专科学校,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无法适应大学课堂上初略而一笔带过的教学方式,无法跟进教师的课程安排;或者无法完成各类等级考试的考核等,而渐渐陷入思想困惑、不求上进、放弃自我的境地。
  (二)专业思想不稳定而无欲奋进型。因为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充分以及现有的高等教育选拔制度缺陷,决定了必然有一大批同学不能就读自己填报的、有意向就读的专业。尤其是现代青年学生大多数钟情于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就业面广的新兴学科和热门专业。然而,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过高,必然有一部分学生会被调剂到与现代经济生活没有紧密结合的传统专业和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导致专业学习极不认真,不思进取而学习状态堪忧。
  (三)富裕学困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不少富有家庭。来自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当今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一味追逐生活上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对于平淡而艰苦的校园生活怀着排斥和不屑的情绪,对课程学习缺乏耐心而厌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滑落,精神状态萎靡。
  (四)沉溺网游型。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趋严重。一些没有很好自制能力的大学生迷恋上网,他们沉浸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上不分昼夜地投入到网络游戏中,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麻醉自我,逃避责任。这类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控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
  (五)恋爱综合症型。开放的社会环境,轻松地校园氛围,丰富的大学生情感心理使得谈恋爱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现实。然而,有些大学生由于情感心理不成熟、不健全,表现出盲从、效仿、轻率、随便、尝试的恋爱心理,一旦情感受挫或者已有观念受到冲击而无法调适自我,陷入到情感漩涡中而痛不欲生、精神崩溃,严重影响学习甚至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群体。
  (六)钟情兼职放弃学业型。追求自立、寻求实践技能培养的观念以及消费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当代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欲望得到了加强。而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了客观条件。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做起了兼职。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时下看到的是部分同学为了兼职而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社会兼职工作而放弃或部分放弃了学业。
  (七)心理内向自卑型。这部分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胆小懦弱、缺乏基本的交际技能,在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有的缺乏集体意识,经常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交际范围狭窄,自我封闭,缺少人们的关心。有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有的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或打击就自我逃避,沉默寡言,诱发心理疾病。
  二、大学生学困群体教育重在过程教育
  过程教育是一种深受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影响的教育理念。它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超越二元对立的、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的活动和艺术。它在本质上是指向在教育过程中引发和生成无数的可能性,而非制定一个既定的目标和模式去刻意地塑造人。所以,过程教育着重强调两点:教育对象特征的了解和教育对象问题产生过程中的控制与引导。对于大学生学困群体的教育同样需要以过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于学困群体的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采取适时的提醒以作预防,在学生思想逐步出现问题的表征的同时加以教育控制为主要手段。由此,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明察暗访,摸清生情,分类建档,跟踪关注。在新生入学前,通过新生档案的调阅了解学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状况。入学后,通过新生军训了解学生吃苦耐劳程度、接受能力以及办事条理性等。通过新生入学的英语分班摸底考试、团学会、社团竞聘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通过与辅导员助理、学生干部座谈了解新生班级同学的整体情况与特别关注对象。
  在基本摸清学生的总体情况和需重点关注学生对象时,対重点学生的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并进行全程跟踪关注。
  (二)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方式方法的教育方略。比如:大一学生面临角色转变,此时开展前职业生涯预期、大学四年总体学习规划、新老生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大二学生有较为宽松的时间,因此应重点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能力。大三学生将接触到专业核心课程,我们应引导其强化专业基础,为继续深造或者从事实务工作夯实基础。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选择,因此重点则放在帮助其确立和实现目标上面。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

  (三)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为不同类型学生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方面入手,从而从制度上制约和警示学生,在行为上矫正学生,在环境里感化学生,在网络和手机平台上引导学生。针对学困群体,我们需要更多的开展学习性竞赛活动、专业学科理论讨论会、专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树立学习标兵,带动学困生对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三、对大学生学困群体的顺向转化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指引,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着模式雷同、教育能力趋同、培养目标单一的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上,一贯的指向是将他(她)们定位为偏离正常轨道特殊群体,从而想尽办法将他(她)们引导到安分守己、成绩优良、思想进步的“标准化”的大学生。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有差异的教育需求。因此,对大学生学困群体的教育需注意一下几点:
  (一)顺向转化要注重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调动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情感心理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进而调整被教育者的内心世界,转变其思维方式,改变其学习观念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情感教育需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独特情感心理进行把握,并不失时机的施加影响,不露痕迹的进行思想渗透,在沟通和交流中逐步促使学生的情感心理得以升华和发展,促成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加上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情感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绪化倾向突出,逆反心理明显的一个群体。单纯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只会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顺向转化要注重发挥教育中的“长板理论”。所谓长板理论,简言之即一个木桶里面总有几块长的木板,它对木桶的容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盛水时有意向长板一方倾斜,它盛的水同样会更多。
  对于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非智力因素,而且在他们身上肯定存在着一些优点和长处。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他们成为了学困群体。对于这样的学生的教育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态度:1.让“长板”更长。就是应该充分挖掘学困群体学生的一些长处,鼓励他们在自己有所特长的方面进行发展。“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换句话说,这种满意的结果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得到积极的强化,其动因来自于他受到的尊重和赞许,他们产生了一种愉快和自尊的体验。2.引导“短板”向“长板”看齐,从而达到让“短板”加长的目的。比如对富裕学困型大学生的教育,他们贪图享受而无视学习的重要性。但这些学生一般有着社会交际能力强,前卫思想接受快的特点。我们就应该主动与之展开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将他们拉进一些帮扶贫困学生,向社会弱势群体献爱心的活动,有意让他们接近一些生活贫困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自觉认识到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有的责任感。随后,从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引导他们改进缺点,转变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英〕a·n·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9.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巧,左建桥.透视大学生分层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05).
  〔4〕李文成.大学生特殊群体行为研究〔m〕.重庆:重庆教育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孙文政〕

上一篇:试析非理性因素在高校马克恩主义理论教育中的

下一篇:关于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