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莫让学生知 耻 而后怯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8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绝不后退,绝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但这个成语到了中学生那儿,往往会变成知耻而后怯。因为中学生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及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他们不安于现状,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他们毕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遇到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从而一蹶不振,丧失学习的兴趣。有这么一个案例:
“朱老师,这化学课我是没法上了。”此时我正在批改试卷,化学老师气冲冲地把教案丢在我桌上说:“那个王××上实验课时把酒精弄在同学身上,还说要点燃做实验,这出了人命怎么办?这样的学生当初就不该收。”我一听,头都大了。这学生是从外校转来的,来了不到半年,给我惹了不少麻烦:打破玻璃、弄坏挂钟、在物理课堂上起哄……我安抚好化学老师,快步向教室走去。“这小子,越来越不像样了,今天不好好‘收拾收拾’,以后还得了。”我恨恨地想着,一抬头看见他站在教室外面,大概知道化学老师去找我了,在等我训斥呢。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正准备好好训导他一顿时,谁知我还没开口,他向我鞠了一躬说:“朱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让您头疼了,请您相信我。我也会向化学老师道歉的。”这小子,今天怎么了?以前是从不主动承认错误的,今天太反常了。但这毕竟是好事啊。“守得云开见月明”,旁边老师揶揄我。我也以为,他是真的长大了。但没想到,后面的事让我震惊了。
一次作文课,为考察学生的想象力,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他们去想象,强调越新奇越独特越能体现他们的想象力。大家非常活跃,答案越来越精彩,可轮到王××时,他的答案是:一个太阳。同学们哄堂大笑。“太没创意了”、“一点想象力也没有”、“这也算答案,三岁小孩都知道”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他以前在语文课上可是思维最活跃的一个啊,他的作文立意独特而大胆、构思标新立异,一直是语文兴趣小组的成员。
想想他最近的表现,我知道,这孩子出问题了。
当晚恰逢科任老师联系会,我向各位老师询问王××最近的表现,老师们异口同声说他现在很老实,不在课堂上出风头了,还开玩笑说“野马被驯服了”,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效果,我必须和他谈谈。沉默不是他的风格,而是他的病态。
星期六下午放学后,我和他单独在校园小径上散步。他怯生生的问我:“老师,我又做错什么了吗?”,“你什么都没错,老师只想知道,你最近上课为什么总是那么沉默。班干部也反应你没有以前那样关心集体了,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老师,我说了您会信吗?”,“信,老师信你说的每一句话。”在我的鼓励下,他打开了心扉:“老师,古人说:知耻而后勇,但我现在是知耻而后怯。那天物理课,老师讲授电解析图时,我觉得有一种方法更简单、更方便,于是在课堂上我提出来了,结果我的方法不成熟,同学们嘲笑我,老师也认为我是故意捣乱;大扫除时,教室窗户外面的玻璃脏了,很难清除,我就试着用木棍绑抹布擦,结果用力不当把玻璃打破了,同学们都说我逞能,老师您也批评我;化学实验课,我对一个化学方程式有点怀疑,就试了一下,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又做了错事……我以前总认为自己很聪明,认为自己也可以与众不同,认为自己是有思想的,可是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地被别人否定和嘲笑,让我羞愧。我终于知道,我是那么平凡,我应该接受现实甘于平庸,而不是异想天开惹人笑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没想到,我们的常规模式、自以为是、主观武断,差点扼杀了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他的自信心荡然无存,成为了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教育产物。与王××的沟通,让我及时明白了我们身上的错误。和各位科任老师商量之后,我们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从“知耻而后怯”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我的心情并不轻松,王××的话时刻萦绕在我的耳边,我不免感叹:教育的方式千变万化,但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保护好他们脆弱的心灵是多么的重要。

上一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浅谈个性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