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中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一、 自我教育的内涵、现状及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自我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个人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过程。”当中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后,就能自觉积极地获取知识,努力探求真理,并严格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调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对培养未来学生的良好素质,“心理健康”,造就“四有”新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而一切外部的教育因素,也只有与个人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学校,在三年学习期间,正是处在从少年期进入青春期,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认识的意向和能力也是日趋成熟,所以,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另一方面看,中学生中许多人还缺乏完整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再加上目前社会上的种种外部不良影响等等,中学生自我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单靠教师直接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办”是不行的,而要启发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我应该怎么做”,唤起学生的思考,做出相应的选择,并付诸行动,这比教他们如何应付考试、如何掌握知识,甚至比发展其它任何智力,培养其它多种能力都更困难,同时,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样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校教育是“系统工程”,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单靠某一位教师、某一科教学当然是难以完成的,然而,从微观的角度看,心理学教育这门研究人的心理的学科及其教学,对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却实有着特殊重大的作用。
二、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步骤和具体措施
鉴于上述认识,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心理学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
第一,通过问卷调查,首先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其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使学生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批评,我结合心理学教学,在所学《意志》、《能力》、《个性》、《气质和性格》等章节时,搞了《意志气质自测》等问卷调查和个人评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又加深理解,同时又了解了自己意志、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品质和优劣,这样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可以扬长避短,以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其自我评价的能力,进一步正确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言行。
第二、通过讲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在职业上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使学生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种要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这一重要一环,因为只有明确这一点,学生才有了信心,才能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我列举了历史上古今中外教育家、科学家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为教育学事业振兴,而废寝忘食工作的先进事迹(如科学家钱学森),使学生认识自我教育对形成高尚道德的意义,使学生在仰慕名人名家的成绩、情操的同时,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在讲心理过程知、情、意三者之间关系时,我引用了“知之深则爱之切”这一句古语,教育学生只有了解细、认识深,才会产生深刻强烈的情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意志力,才能提高认识的效率。在培养人以及四化建设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能热爱其本职工作,就可能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发挥意志的推动作用来完成四化建设大业。
第三、通过心理咨询,消除心理疾患,帮助学生对不良行为进行调节。我们人不但身体上会产生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也会出毛病,这就是心理疾病。据《健康咨询报》报道,国家教委的一份调查报告证实: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疾患日趋增多,但仍未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警觉和重视。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其心理疾患,我结合心理学教学和利用业余时间,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这样,先后对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心理疾患的同学,进行了心理上的指导,使其健康的成长。
三、 实践效果与体会
通过以上活动,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学生的作业和心理咨询情况摘到了一些事例,以见一斑。一位学生写道:“学习心理学,我懂得了‘知人难,知己更难’的道理。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克服缺点,发扬长处,对于将来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另一位女同学这样写道:“现在我把一个中学生特有的热情和力量,都投入到各科学习中,在生活上我约束自己的情感,前些天我无意中发现同班同学送来小纸条,他说他爱我,并说愿意和我交朋友,这不平常的纸条,深深地打动了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事,心理异常不平静,差点偷偷哭了。说真心话,那位同学是值得去敬佩的。通过老师的心理学讲座,我心想我还小还很幼稚,我的学业未完,我梦寐以求的事业还未开始,决不能过早地谈这事,于是,我很快平静了自己,婉言拒绝了他,全身心地很快投入了学习中……我很高兴,学习心理学我懂得了这么多,它使我变得更成熟了。”……
这些感人肺腑的语言,真挚坦露的情感,对于一个从事政治学教育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正是从这种反馈之中,从这些中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祖国未来教育的希望,政治学教育及其理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首先应成为一个“自我教育”的楷模,这里包括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如要求学生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不意气用事,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处理问题,表现情感时,要做到“喜怒有节,忧思有度”也就是说,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第二、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真挚的情感交流,才能在课堂上有默契的配合,成功的教育是用真情实感来感化学生的,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科学的教育的作用,只有当它不仅影响到智力,而且影响到心灵和情感上时,它才能见成效”。所谓“心灵”上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影响,是通融、信赖情感对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影响。
总之,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发展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是当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多种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外在的教育因素也只有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为环境所决定。人们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观念、观点,有了辨别是非、判断善恶和审辨美丑的能力,他就会有分析有选择地去接受抵制外界的影响,或者通过改变环境来能动地发展自己的心理品质。
以上仅是我在政治学教育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点初步尝试和粗浅体会,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们对这一问题的关切。
作者:闫广军 来源:教学交流 2009年3期
上一篇:一部聋生教育的心理学专著
下一篇:论杜威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