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4
摘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并不断深入。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及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还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液压技术”课程为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学习情境)设计为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学习单元)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液压基本回路”一章时,要求每位学生设计完成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回路。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压力控制回路;(2)速度控制回路;(3)方向控制回路;(4)同步回路;(5)多缸动作回路。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负载要求实现压力控制。要求中隐含着4个知识点,即多级调压及保压;减压及卸荷;顺序动作;平衡作用。将这4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4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液压元件时,要求学生拆装液压泵、液压控制阀。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泵的作用、各控制阀的类型、作用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液压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控制阀的类型、作用原理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3~10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1个小任务)。学生听了一段课刚要开始走神,思路立刻又被下一活动拉了回来。活动(任务)做完,接着刚才的兴奋劲儿,下一部分的授课又开始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教师的授课内容走,在动手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通过思考与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五个环节。
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提出任务设计好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自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独立完成任务。
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过程和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内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以及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把好任务设计关第一,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在把握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实现总的教学目标。第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第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液压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大小、知识点含量、前后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第四,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重要、更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克服困难的思路;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液压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拆装元件、组装回路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与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因而需保证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方法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益处。因此,应进一步分析、理解及把握要领,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宪亭.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张文斌.谈高职教育教学观念[j].机械职业教育,2008,(268):3-4.
[4]马建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8,(2):43-45.
关键词:高职;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并不断深入。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及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还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液压技术”课程为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学习情境)设计为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学习单元)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液压基本回路”一章时,要求每位学生设计完成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回路。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压力控制回路;(2)速度控制回路;(3)方向控制回路;(4)同步回路;(5)多缸动作回路。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负载要求实现压力控制。要求中隐含着4个知识点,即多级调压及保压;减压及卸荷;顺序动作;平衡作用。将这4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4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液压元件时,要求学生拆装液压泵、液压控制阀。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泵的作用、各控制阀的类型、作用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液压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控制阀的类型、作用原理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3~10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1个小任务)。学生听了一段课刚要开始走神,思路立刻又被下一活动拉了回来。活动(任务)做完,接着刚才的兴奋劲儿,下一部分的授课又开始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教师的授课内容走,在动手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通过思考与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五个环节。
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提出任务设计好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分析任务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任务分析是必要的过程,教师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是要用到的旧知识,哪些是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由教师指导或组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一般来说,任务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或突破口。
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自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独立完成任务。
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过程和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内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以及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把好任务设计关第一,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在把握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实现总的教学目标。第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第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液压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大小、知识点含量、前后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第四,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重要、更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克服困难的思路;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液压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拆装元件、组装回路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与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因而需保证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方法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益处。因此,应进一步分析、理解及把握要领,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宪亭.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张文斌.谈高职教育教学观念[j].机械职业教育,2008,(268):3-4.
[4]马建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8,(2):43-45.
下一篇:浅析电大开放教育招生的方法研究
热门论文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Flash教学中的应用
- 任务驱动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 “任务驱动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探究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科行政法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
- 任务驱动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
- 浅谈高职教育中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中教学反馈
-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Dreamweaver网页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
-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动画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