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基于决策有用观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5-08-18 13:21

  摘要 会计计量目标应服从于决策有用观这一现代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本文从决策有用观出发,阐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来揭示公允价值是如何体现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

  关键词 决策有用;会计计量;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是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会计信息之所以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因为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能改变或影响到各种经济决策的制定,进而通过决策的实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因此,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决策有用观,历史成本计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而公允价值以市场定价为基础,适应这一变化,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在许多具体准则中都提到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应用必然对提供会计信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一影响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把握。

  一、会计计量与决策有用观

  会计计量作为由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计量对象组成的要素系统,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会计计量的意义和目的以便为会计计量的运用提供理论指导,就必须将会计计量置于整个会计理论结构的系统下研究其所受到的影响。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体系中起着统领的作用,整个会计系统的运行都必须以一致的目标为基础,否则,系统的目标不统一将无法实现其作为系统的功能。可见,会计目标的确立为整个会计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参照基准,会计系统的各要素都要围绕着会计目标运转。

  决策有用观的核心是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它将会计信息使用者置于会计系统的中心,强调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而不是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用性。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强调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核心地位。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满足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需要。例如,企业的投资者要对企业的资金供给做出决策,企业的债权人要对是否提供信贷资金做出决策等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有着自身的需求,而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就是为实现这一需求而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从数量的变动体现出会计人员想传递的信息,会计理论的最终落脚点是由会计计量完成的。因此,为实现整个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转,会计计量的目标必须与会计系统的目标相一致。也就是说,会计计量要服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二、公允价值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当期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卖资产、发生或结算债务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强调了交易的公平性、参与交易双方的自愿性,这体现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应成为会计计量可以参考的尺度,会计计量的属性应符合公允价值所确定的内容。目前,公允价值衡量使用市场价格来代替,如果没有可以观察到的反映市场供需的市场价格,就用合约规定的或者可以预权益变动表计入权益,再在被套期保值项目实际发生并确认时,将这部分利得或损失转计入被套期保值项目被再次确认的资产或负债当中;对于时间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是作为投机工具的期权,不用区分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应以权利金公允市价对期权合约进行后续计量;由于按公允价值积累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四是对于期权与其他工具的组合衍生工具要对各成分进行分拆处理。分别以各自公允价格的变动来反映企业真实风险和收益的变动;对于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认股权证等期权类衍生工具,则应区分具体情形进行公允价值的表内列报。期的未来现金流入来估计。正如前文所述。会计计量的范畴应当符合决策有用这一目标,当采用某种会计计量属性得到的计量结果能为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提供帮助时。这样的计量属性就值得研究、推广。公允价值就是当计量对象难以计量,如衍生金融工具,以至于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帮助时。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出现的。

  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时对会计信息各个方面的需求。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做出投资决策或对投资后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解,就必然会对某些会计科目的数额给予关注,这些数额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关键,如净资产、长期投资及其明细科目等。但这些科目涉及的实物价值通常会改变,这就会对投资者进行决策造成影响,特别是当实物价值变化很大时,如投资性房地产,原有科目的账面价值将对投资者提供信息的意义不大。基于这样的现实,公允价值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在取得某项实物时,可以以双方交易过程中自愿、平等议定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但在买入后价格的变动使得原来的公允价值不再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这就需要采用现有的符合信息需求的新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由此可见,从对计量对象的初始确认到后续计量都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对公允价值的要求。

  公允价值反映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还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关。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著名会计学教授威廉R.斯科特(William )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谈到:公允价值可以“更好地报告公司价值,使得投资者能更好地估计公司的内在价值,从而更容易识别被不恰当定价的证券”。这实际上反映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或有效程度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一般的逻辑是:如果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或有效程度较高,那么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会为投资者传递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证券市场不是完全有效,则改进财务报告可能有助于减少非效率性,从而改善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William R Scott)。也就是说。不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为改变会计计量属性提供了空间。只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弥补或减少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此外,来自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外部因素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得以应用的原因。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不足以反映企业实际所处的经济状况。“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反映公司能持续经营,但不久它就破产了”(William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件,会计人员或审计人员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虽然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会计数据是真实的,是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业务数字化符号的再现,但是会计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些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会计数据却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目前的内在价值,不具有指导决策的价值。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采用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内在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了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前文阐述了在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下面,笔者以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为例,揭示公允价值计量如何反映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被打破,利率、汇率、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投资者规避和分散风险的需要而设计产生的。衍生金融工具最初的形成是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但其具有杠杆的性质,可以通过现在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未来较大的收益,逐渐成为重要的投机工具。投机功能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这是因为其置身于整个变化的金融市场中,只要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就会出现价值的波动,引起企业损益的变化。会计上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就是为了揭示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看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采用金融工具对企业损益影响的相关信息。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关键在于其价值的变化。基期账面价值很小的金融资产,到期时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但从企业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中是无法觉察到这一点的。为了更好地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特别是在报告期揭示其相对于期初数的变化,就应采用新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是与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后续计量。期初购入金融工具计量的数额是可以通过支付的金额确定的,这一金额在当初的时点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但这一时点一过就被视作历史成本了。经过一段时期后,金融工具的价值已与历史成本的价值相比产生差别。会计报表上记录的数据不但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甚至会误导信息使用者。此时。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后续计量就会改变这一状况。不管公允价值是采用金融市场的价格还是采用未来现值估计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这样的计量更能体现当时市场上企业拥有的金融工具的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得到的即期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上升时,风险中性的投资者会选择抛售该金融工具获取收益,或期望价值继续上升获取更高收益;若价值下降时,企业债券人可以考虑发放贷款时签订约束力更强的契约,减少还贷损失。可见,公允价值应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各自所需的决策信息,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标准主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普遍的观点是:公允价值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能够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但无法保证信息的可靠性。随着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许多方面已经了有重大突破。如可以通过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评估等级系统,对企业估价信息的选择范围和层次进行规范,压缩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减少人为的估计和判断,以此来增强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在使用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项目时。可大量增加披露的内容。另外,把市场信息作为估价基础首选的同时,根据估价前提理论,让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企业价值更贴近市场价值,才可提高报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突显公允价值在信息相关性方面的优势,亦可由此带来财务会计计量领域革命性的变化。

  即便如此,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仍然是非常复杂的,会计计量属性想要达到符合现代会计目标的要求和体现现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精髓,短期目标是要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阐明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和使用方法,统一指导当前的会计实务;长期目标是要研究和确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公允价值,进而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达到最佳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更加受到重视,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成为未来会计的主导方向,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科学的计量观,其发展也为未来会计提高决策有用性提供了必要条件。

上一篇:企业会计风险的辨析与应对

下一篇: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回顾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