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6 12:01
[摘 要] 由于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从而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应该从宣传及法制上扩大电算化的范围和影响,应该建立通用的财务会计软件协议,应该向管理软件过渡,应该加强安全性、开放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在这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通过财政部认可的软件就有40多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再加上各企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更是不胜枚举。许多会计软件的开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但应看到,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网络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的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是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兼容性差。由于各个系统都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下自行开发的,数据格式、结构、类型千差万别,编程风格各异,各软件公司技术保密,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流。
三是系统内部衔接性差。由于当前许多财会软件都着重开发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对于其他诸如成本核算、市场预测等功能开发力度小,使得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先将财会管理的有关数据输出,经人工核算后再重新输入,就是说从一个处理系统(模块)到另一个处理系统(模块),不能自动转换数据格式,直接使用基础数据。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因为由于人工核算、人工输入等人为因素,必然会增加出错的机率,使得软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
四是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电算会计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之中。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是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五是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例如成都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而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六是软件实用性不强,信息输出形式单调。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功能是核算,并没有实现预想的管理及预测、决策功能。现实情况是一些功能用不上,而需要的功能又不具备,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会计信息一般以表格形式输出,比较单调,没有新意,不吸引人,而且查找某些数据,或操作错误时,不能及时表现。
七是可操作性差。早期的软件是由程序员专门开发,它虽然能实现用户的数据处理的要求,但对财务工作的实质以及用户使用水平都没能准确定位,使这些软件很难使用,会使会计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惧怕感。现在是程序员与会计专业人员共同开发,但也仅仅是从用户界面、系统平台、报表处理等表面问题上作文章,不能满足用户实际需要。
八是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49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有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九是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偏低。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二、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此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譬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以被识别,被接受,这样不同软件系统下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作处理,这样可降低对操作员的要求,也可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建议按农业、工业、商业、外贸、金融、行政机关、科研单位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分别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
(二)会计软件应逐步向会计管理方向过渡,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必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发展。解决的办法是:
1与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库存管理、劳资管理等管理业务子系统接轨,并最终成为整个企业mis的内核,在数据保密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反馈给各子系统需要的数据信息。
2电算化会计系统是由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由会计核算层进一步向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迈进,可以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现金管理、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决策、预测是指在以上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筹资、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属于智能型管理系统。简单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文章:①应收账款管理。在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时,首先根据企业与市场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信用标准(如客户最长、最短付款周期及平均付款周期),建立相应的信用标准信息库;利用信用标准对用户信用质量加以分析、归类,辅助决定对客户是否赊欠款及额度等。②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是计划与控制的工具和前提。计算机可以根据近期数据分析,作出销售预算,进而作出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预算,最后编成预算报表提供给管理部门参考。③财务指标分析及评价。它是对会计核算层所得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建立计算机财务系统指标分析系统,可根据计划与实际或连续若干时期某项指标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揭示其变动趋势;另外也要动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从而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和评价依据。以上方式它们所共同的基础,就是保证基础数据的标准化。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1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涉及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系统应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59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应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
4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5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狗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6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四)使系统开放并使软件具有国际水准。这就要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
(五)企业必须改进自身系统功能和提高网络技术,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一是,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增强数据的共享性。互联网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如对应的货币性数据,其数据精确程度,对应的数据单位等都有好几种,而这几种类型的数据组合在被系统接受时往往因为精确度或单位不符合等,而被予以拒收和报错。因此应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在对接受的数据进行核实后,根据对方的类型自行对其进行调整,并记载数据类型以便在恢复和返回数据时,能够按照原标准进行发送。二是,将企业的资金账户与系统挂钩,推进网上收支的直接性。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实现了网上迅速快捷的直接收支,对单位而言,将企业的局域网定向到银行的账户上,能够在网上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确保了网上交易的顺利实施。而对此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安全和保密问题,因此,必须对系统的内部管理,安全防护进行改革,防止数据的泄密和被截取。三是,内部各环节传输实现数字化标准管理,提高单位系统对外交往的效率。
(六)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甩账及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另外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会专业中增设计算机编程、维护等课程;可以让财会人员进修计算机课程;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在岗人员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在这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通过财政部认可的软件就有40多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再加上各企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更是不胜枚举。许多会计软件的开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但应看到,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网络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的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是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兼容性差。由于各个系统都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下自行开发的,数据格式、结构、类型千差万别,编程风格各异,各软件公司技术保密,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流。
三是系统内部衔接性差。由于当前许多财会软件都着重开发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对于其他诸如成本核算、市场预测等功能开发力度小,使得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先将财会管理的有关数据输出,经人工核算后再重新输入,就是说从一个处理系统(模块)到另一个处理系统(模块),不能自动转换数据格式,直接使用基础数据。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因为由于人工核算、人工输入等人为因素,必然会增加出错的机率,使得软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
四是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电算会计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之中。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是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五是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例如成都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而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六是软件实用性不强,信息输出形式单调。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功能是核算,并没有实现预想的管理及预测、决策功能。现实情况是一些功能用不上,而需要的功能又不具备,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会计信息一般以表格形式输出,比较单调,没有新意,不吸引人,而且查找某些数据,或操作错误时,不能及时表现。
七是可操作性差。早期的软件是由程序员专门开发,它虽然能实现用户的数据处理的要求,但对财务工作的实质以及用户使用水平都没能准确定位,使这些软件很难使用,会使会计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惧怕感。现在是程序员与会计专业人员共同开发,但也仅仅是从用户界面、系统平台、报表处理等表面问题上作文章,不能满足用户实际需要。
八是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49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有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九是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偏低。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二、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此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譬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以被识别,被接受,这样不同软件系统下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作处理,这样可降低对操作员的要求,也可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建议按农业、工业、商业、外贸、金融、行政机关、科研单位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分别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
(二)会计软件应逐步向会计管理方向过渡,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必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发展。解决的办法是:
1与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库存管理、劳资管理等管理业务子系统接轨,并最终成为整个企业mis的内核,在数据保密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反馈给各子系统需要的数据信息。
2电算化会计系统是由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由会计核算层进一步向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迈进,可以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现金管理、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决策、预测是指在以上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筹资、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属于智能型管理系统。简单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文章:①应收账款管理。在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时,首先根据企业与市场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信用标准(如客户最长、最短付款周期及平均付款周期),建立相应的信用标准信息库;利用信用标准对用户信用质量加以分析、归类,辅助决定对客户是否赊欠款及额度等。②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是计划与控制的工具和前提。计算机可以根据近期数据分析,作出销售预算,进而作出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预算,最后编成预算报表提供给管理部门参考。③财务指标分析及评价。它是对会计核算层所得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建立计算机财务系统指标分析系统,可根据计划与实际或连续若干时期某项指标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揭示其变动趋势;另外也要动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从而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和评价依据。以上方式它们所共同的基础,就是保证基础数据的标准化。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1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涉及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系统应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59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应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
4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5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狗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6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四)使系统开放并使软件具有国际水准。这就要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
(五)企业必须改进自身系统功能和提高网络技术,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一是,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增强数据的共享性。互联网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如对应的货币性数据,其数据精确程度,对应的数据单位等都有好几种,而这几种类型的数据组合在被系统接受时往往因为精确度或单位不符合等,而被予以拒收和报错。因此应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在对接受的数据进行核实后,根据对方的类型自行对其进行调整,并记载数据类型以便在恢复和返回数据时,能够按照原标准进行发送。二是,将企业的资金账户与系统挂钩,推进网上收支的直接性。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实现了网上迅速快捷的直接收支,对单位而言,将企业的局域网定向到银行的账户上,能够在网上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确保了网上交易的顺利实施。而对此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安全和保密问题,因此,必须对系统的内部管理,安全防护进行改革,防止数据的泄密和被截取。三是,内部各环节传输实现数字化标准管理,提高单位系统对外交往的效率。
(六)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甩账及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另外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会专业中增设计算机编程、维护等课程;可以让财会人员进修计算机课程;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在岗人员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
上一篇:建立网络会计服务中心的可行性
下一篇:面向e时代的网络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