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8 10:33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现在的企业发展,因此,企业的会计工作一定要进行改革,企业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性、自动性以及准确性。电算化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会计人员的欢迎,这样也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计算机的不断应用,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会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会计电算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上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会计电算化在快速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电算化的质量受到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1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原始数据在录入中计算机对其准确性无法进行判断

  会计电算化是使用专用的会计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机是在应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工作的,这样然后对输入完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然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工作。在会计电算化中,所有的记账、编制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工作都是在计算机程序中自动进行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中只要保证财务软件是稳定运行的,在记账方面就不会出现差错。但是,要实现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就一定要将原始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在输入原始数据的时候出现错误,计算机是无法进行识别的,这样就会导致以后的工作中都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进行原始数据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非常的认真。

  1.2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不明确

  会计电算化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设置,很多的会计软件在操作的过程中都是有无痕化操作风险的,这样就会使得一些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出现错误的操作也很难发现。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审核和签章的,这种情况下,会计的信息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保存,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修改是可以从不同的笔迹进行责任的划分的。但是在实行了电算化以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就被会计软件取代了,凭证、账簿和报表都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时候,都会影响计算机输出的结果,而且通过输出的结果是很难对责任进行划分的。为了更好的保证电算化的准确性,对不同的人员要授予不同的权限,这样可以更好的明确责任,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管理,在人员权限设置上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每个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设定,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避免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同时也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对使用的程序技能型数据库的更改。

  1.3会计档案保管方面存在缺陷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很多的企业在进行会计资料保管的时候都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很多的企业将计算机中的会计资料使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打印出来的资料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字迹逐渐模糊的情况,这样的资料在保管中根本就无法达到保存的期限,很多的企业都是采用这种做法对企业的会计档案进行保管的,对计算机中的电子档案不进行备份,这样会导致档案保存中出现不完整的情况。现在对会计档案进行保管,可以通过数据备份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在保存时间上是非常久的。

  1.4会计分工模式存在着问题

  很多的企业在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人员的分工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分工模式上,这样就使得电算化工作中无法得到保证。在实行了电算化后,很多的财务部门没有对实际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这样就使得电算化系统在实行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是需要会计人员来进行担任的,这样对电算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舞弊的情况。

  2解决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1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

  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目的是使处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人员之间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同时,严格的内控制度有助于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对于人员职责分工,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解决电算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强程序操作控制,避免错误信息的输入。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采用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加强系统安全控制,限定会计人员的操作权限。这项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完整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和身份识别等,并且针对企业的特定状况。通过设置防火墙、监控系统来保护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2.2调整原有的会计人员分工模式

  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明确岗位间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问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2.3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基础数据得不到共享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有的企业财务科使用不同开发商研发的计算机软件,造成结算数据无法直接汇集到财务部门。因此,我们应该在计算机软件上达到统一,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内部的统一,而应该是在全企业的范围内统一使用企业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都汇集在一个网络之上,这样,使用者就可以通过登录计算机网络查阅相关数据资源。同时,软件还应预留出数据接口,便于基础数据的导入、导出,真正实现基础数据的资源共享。

  2.4提高自身水平,选好软件供应商

  电算化软件售后服务质量差有两方面的原因。电算化软件使用者的计算机水平不高,许多非软件方面的问题,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都需要向软件开发公司咨询,导致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解释时的态度不好,甚至不予理睬。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的水平参差不齐,开发出的软件质量高低不等。

  3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电算化的发展是要依靠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的,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论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会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