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超现实主义美学研究论文

超现实主义美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超现实主义美学研究论文

好像是不现实的主义

试议超现实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实践是内在于人,而且是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依据的,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是人自身主观存在的反映,强调表现人潜在的意识,从而创造出新颖的、震撼的、激动人心的作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试议超现实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自由写作;创意思维;传统艺术

一、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起源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流派之一,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它的先驱达达主义是一种极端形式主义的文艺流派,它以本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弗洛伊德的下意识说为基础,否认理性的作用,否认客观现实,追求“超现实”,着力开发人的心灵的秘密及梦幻世界。具体来说,超现实主义者要在文学与艺术中表达人们的头脑在无意识状态时的活动,提倡采用“自动写作”的策略。

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是基于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在文学艺术范畴,现实主义是对生活的表现和反映,其特征是真实、客观的再现。而超现实主义的核心是脱离现实世界,回到原始状态,强调人类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以感性替代理性思维。它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主张和观念,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实现“梦与现实的统一”。

三、超现实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超现实主义对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

纯艺术类别的超现实主义摄影,一直以来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长期摸索的。包括完美的构图、梦幻般的故事情节、让人叹为观止的光影艺术效果等。

超现实主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它不是在苛求我们利用它作为一种表现艺术的手法,更多的是给我们指明一种态度,一种深思的方式。超现实主义摄影也是一样的,它不仅仅是表现自己梦中压抑的情感,同样也是一种对摄影艺术的态度。因此,只有用心的作品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观众,只有思想才能令技艺不朽。

(二)超现实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对设计的影响首先是意识形态和精神方面的,它揭示了人类直觉和本能的方面,并且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这种意识。在所有已知的深思方式之外,这些不受常规限制的思维启迪人们的创作灵感。

米罗创作的平面设计和他的纯艺术作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他善于用主观创造的物象,如点、线、面等。这样的画面也可以联想到一些现实形象,但这些形象并不是根据自然出发而作的写实性描绘,而是根据内心的感觉、幻象描绘出来,米罗的平面设计表达了一定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因此,超现实主义在观念上、在创造性上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甚大。

(三)超现实主义对当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创意思维模式的应用和表现策略的应用,简单的说是“想”和“做”这两个方面的应用。

1、创意思维模式的应用

排除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干扰,就成了这些非理性主义者认识世界的先决条件。超现实主义绘画中非理性的认识和策略对于现代图形设计的创意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作用重大。

2、创意表现策略的应用

非理性意境的表达策略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作用既表现在构形策略上也体现在表现技法上,超现实主义绘画将抽象意境与具体实物相结合,组构出视觉冲击力强而作用深远的视觉画面。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等人的出现为图形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图形设计乃至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超现实主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广告的常用表现手法:

1.梦想、梦境和梦幻。

2.拼贴、重组。

超现实主义强调远离或者超越现实,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因此它的创作主题都是从人的潜意识中唤起的幻觉中吸取出来的。夸张、变形、支解、重组、错位、倒置、叠印等,都是超现实主义试图表现人们潜意识的手段。超现实主义将视角伸入人们内心深处,挖掘并表现欲望、梦想、幻觉等心理活动,使作品达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警醒或抚慰的效果。

(五)超现实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服装不仅仅只是一个穿着的衣服,它本身也是属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载体。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服装通过面料、款式、图案、色彩以及一些配饰将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对象结合在服装当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服装现实,体现了浓厚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气息。

(六)超现实主义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环境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而且是密不可分的环节就是思维与表现。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意过程中遇到理由,有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借鉴绘画艺术创作的方式策略。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具有的反常规的幻想式的创作手法无疑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注入一股新的能量。

四、结论

安德烈·布列东认为,潜意识是自动产生的,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它反映了人的灵魂深处的许多秘密。人只有表达了自己的潜在意识,才有可能对自我达到完全的认识,也才有可能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动因。

事实充分证明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列东的预言:“超现实主义在我之前就已经存在,我坚信在我之后它依然存在。”

扩展资料:

现实世界受理性的控制,人的许多本能和欲望受到压抑,能够真正展示人心理真实和本来面目的是现实之外那绝对而超然的彼岸世界,即超现实的世界,这就是人的深层心理或梦境。打破理性与意识的樊篱,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将文艺创作视为纯个人的自发心理过程,这些都是其基本特点。

作为一种思潮得到确立,是此派理论家布列东于1924年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后。在宣言中他给超现实主义下了定义:“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头或文字或其他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

发展历程

准备时期

达达主义:一战期间出现的现代派文艺流派,也叫早期超现实主义。领袖是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

最初是从绘画领域开始的,1913年,杜尚把一个自行车座倒置在一张凳子上。被奉为达达的先驱。1919年,杜尚在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上为蒙娜丽莎添加了小胡子并重新命名,于是《L.H.O.O.Q》诞生了。

1916年,许多知识分子不愿进入“血腥的屠宰场”而避居瑞士,一位德国作家鲍尔在苏黎世组织了一个“伏尔泰小酒店”俱乐部。2月8日,罗马尼亚人查拉将一把裁纸刀插进一本德法辞典,然后在刀尖所指的那页上随意用“达达”作为流派的称号,Dada,儿语,意思是“马”。用它作为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又恰恰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一切都具有偶然和不可知性,也就是毫无理由、毫无意义。

查拉的宣言给达达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令人抽搐的痛苦的号叫,一切对立物、矛盾、怪诞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便是生命”。“让每个人叫喊吧:有一件摧毁性的、否定性的伟大工作要完成。清除吧,扫荡吧。”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达达的精神破坏一切,否定一切,甚至包括达达自身。

法国:布勒东、苏波、阿拉贡号称“三剑客”,1919年3月在巴黎办了一份名为《文学》的杂志,取名文学是种反讽,其宗旨是反对一切文学传统。同年开始接触达达主义。1920年,查拉来巴黎组建了法国的达达主义集团,三人全部加入。在1922年宣布“抛弃达达”。

宣言

(1924-1929)

1924年布勒东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布勒东为首,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等形成声势浩大的潮流,与达达不同,他们有理论、有奋斗目标、有比较成功的作品。

同年在巴黎格勒奈尔街15号,建立了常设机构“超现实主义研究办公室”,提出以生活本身为原料,欢迎一切追求创新、和现实生活不和谐的人。

同年还创办了机关报《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在上流社会眼中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一份杂志”。出版了十年。

传单、小册子,《一具死尸》,讽刺刚去世的法朗士:“随法朗士而去的,是人的一些奴性。让我们把埋藏诡诈、传统主义、爱国主义、机会主义、怀疑主义、现实主义和懦弱的那一天作为节日来欢庆吧。”

逐渐转向法国共产党,比如阿拉贡,内部分裂。

鼎盛时期

(1929-1941)

1929年12月,布勒东《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纯化超现实主义”。阿拉贡事件,1930年阿拉贡参加苏联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革命作家代表大会,结果没有捍卫超现实主义路线,导致与布勒东的决裂。

参加西班牙内战。

组织十几个国际超现实主义展览会。

大量作品问世。

被二战打断。

战后时期

(1946-1969)

1947年,布勒东召集巴黎举行的国际超现实主义博览会,重振旗鼓。

拓展为世界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

1966年,布勒东去世,让·许斯特接替,1969年宣布解散。

后现代主义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通往后现代主义这个神秘世界有几种方法。 首先,是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Lyotard, 1988)。[5]人们不会去做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没有计划,后现代主义不寻求转变。相反,世界能够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内被认识。 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科学家写出后现代主义的科学,文学家谈论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后现代主义还出现在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和科学等广泛的领域。教育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机会选择是不是希望介入到后现代主义现象中去,非常简单,后现代主义是存在的状态。 问题是,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含义,让我们先回到现代与后现代的对立点上,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终的、最好的方法。现代性的规定性特点有: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Hlynka & Yeaman, 1991)。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对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 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 (1)信仰多元; (2)对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 (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从而产生一个严肃的主张。如果用其他标准审视,“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 超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宣称达达主义是其先驱。超现实主义起源于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支配法国文坛,其影响甚广,比利时、捷克、南斯拉夫,乃至美国、日本、墨西哥均有影响。其创作以诗歌为主,波及散文、小说、戏剧,在绘画中也有所表现。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超现实主义"这个名词,出自本世纪初法国立体派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内尔(1880-1918)之手。他于1917年写给苔尔美的信中说:"再三考虑后,我确实认为,最好还是采用我首先使用的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它比超自然主义这个词更好。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在扁中还找不到,它比由诸位哲学家先生们早已应用的超自然主义这个词用起来更方便。"由此可见,阿波利内尔创造超现实主义这个词的本意,在于以此来代替超自然主义这一名词。它的最初含义就是寻求超乎现实之上的种种未知现象,包括人生、社会、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诸方面。安德烈·布洛东觉得这一术语最能表达这个文艺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 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举行最后一次集会而宣告崩溃后,其中的许多成员倒向了超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1924年,法国作家布洛东在巴黎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1929年,布洛东又发表了超现实主义的第二个宣言,详尽地解释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1930年,由德斯诺斯发表了超实现主义的第三个宣言。这样,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纲领就全面、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布洛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曾对超现实主义作过经典性的解释:"超实现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人们通过它,用口头或局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的启示,没有任何理性的控制,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偏见。""超现实主义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对梦幻的万能和对思想的不带偏见的活动的信仰。它要最终摧毁一切其他的机械论并取而代之,以解决生活中的主要问题。 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蝗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唯有人的无意识、梦幻和神经错乱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动。儿童和疯子的言行,则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范例。因此,在诗歌创作中,他们故意使用幼稚的语言和病态的形象来反对传统的美好见解。在绘画中,用混乱的线条与颜色的任意涂抹。在戏剧中,主张用折磨人的野蛮音乐,粗鲁的舞蹈,并用自行车的铃铛,有节奏地敲打货箱、脸盆一类作伴奏。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采用的是"F我意识的书写"和"自动写作"的方法。他们主张写作要绝对真实,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过程,不通有艺术加工和任何逻辑思维的形式。诗人在写作时,只要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地记录下来,词与词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如果一时没有现存的词汇表达,甚至可以随意用某个字母、符号来代替。反逻辑性是其创作方法的一大特征。这类作用,大多数艰涩难懂,不符合语法结构和逻辑思维的法则,有的变成文字游戏。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参加超现实主义集团的作家有布洛东、苏波、查拉,画家阿尔普、马松等等。属于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后来转向进步的文艺阵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现实主义在美国风行一时,出现了所谓"新超现实主义"流派,成为帝国主义御用的宣传工具。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但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则产生在1924年之后,如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实现主义的代表作。阿拉贡在1926年发表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艾吕雅的诗集《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均属超现实主义之作。

欧美现实主义绘画研究研究论文

楼主的问题不够明确啊~~~~附上一篇,希望能帮到你。平凡质朴的崇高之美——米勒与《拾穗者》米勒在43岁时完成的《拾穗者》,这是一幅描写农村夏季收割劳动场面的作品,从题材上看,应该说平凡而简单。但它在当时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所有人没有料到的。画面上,金黄色的田野一望无际,秋天麦收后的辽阔土地上,有三个农村妇女正在弯腰而细心的捡拾收割后被遗落在田间的麦穗,她们身后的不远处,有堆积如山的麦垛。这一切,都说明三位拾穗的农家妇女是勤劳而朴实的劳动者。从画面上看,尽管她们身体健壮,但始终在重复着机械而单调的动作,目光却全神贯注在地上的麦穗。尤其是她们手中拿着的几根拾起的麦穗,与远处的草垛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她们那憨笨的动作,也流露出一种虔诚和忠诚,画作将农民和土地的这种情意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所以,任何人在这幅作品前,都会产生一种对丰收、对生命的庄严景仰,都会产生一种农民对土地那种类似于宗教般虔诚的情怀。当然,也对画面上的平凡而质朴之美产生崇高的敬意。《拾穗者》这幅画刻画了三位贫穷的农家妇女在辽阔的麦田里捡拾麦穗的情景,她们弯腰捡拾的动作展示了一种古典美。重要的是对人性的讴歌与赞美。同时,美丽富饶的农村自然景色与农民的辛酸与勤劳又形成明显反差。法国文艺评论家卡德莱曾这样说道:“米勒的《拾穗者》等作品刻画出他当时那个时代一般平民的心理和思想,表达了近代思想,这是一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在这幅作品中,米勒安排的人物动作和形态已经成为后人研究构图的经典,人物朴素动作优美,特别是在她们的背后,那合理而有序的铺陈,使得画面散发着一股泥土的芳香,也弥漫着古老而沉重的诗意,使我们感受到大地之神的魅力和古典的庄严美。据说,米勒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自己的孩子连奶水都吃不饱,家庭生活极其窘迫,所以他对底层的劳动者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和同情,甚至他是在继续接受着并在绘画中融化他的痛苦,在生活的痛苦和创作过程的痛苦中寻找到一种庄严而崇高的宗教式的喜悦。因此,米勒笔下的劳动人民是在生活的痛苦中却饱含着道德,这是一种美,最后成为米勒的一种信仰。《拾穗者》是他思想与技术最完美的结合物,罗曼•罗兰这样赞赏道:“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位女神。”米勒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从1840年到去世的三十多年间只有八十余件油画作品。而且很多都是较小的画幅。据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经过反复思考而成的。除《拾穗者》之外,还有《播种者》、《晚钟》和《牧羊女》等,同样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什么时候,《拾穗者》总会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与冲击,这一点与画家始终关注现实、反映现实是分不开的。这幅作品在沙龙展出的时候引起了极大地反响,其中褒贬不一,甚至还有人认为画面上的三个女人丑陋不堪,还有人指责画面的内容揭露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而有意向上层生活挑战的意味,还有人认为这是在有意煽动农民的情绪等等。面对这一切,画家米勒毫不畏惧,他说:“我将坚强的站着,即使他们称我是表现丑的画家,是妨害我们民族进步的东西,但我们绝不做把农民模样加以美化的蠢事。如果只能无力的表现我自己,我宁愿不表现。”我们从米勒的这番话语中感受到他那坚定的现实主义立场,通过平凡的人物表现崇高的理想和内在的精神。特别是他用真实的笔触和感受描绘着他生活在一个空间中的农民,成为后来法国许多画家共同的创作主题。因此,米勒成为法国美术史上伟大的画家,与库尔贝一样,为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美术特点及其影响19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美术 18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由于经济落后和政治上失去独立地位,它在画坛的辉煌年代早已逝去。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受到法国画坛的影响,也曾出现过复兴的曙光,其先驱者是那不勒斯的多米尼柯·莫雷利(1826—1902年),他是反学院主义的浪漫派画家;此外还有威尼斯画派和佛罗伦萨画派等有特色的画家如蒂托和波迪尼。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底画派画家安东尼奥·封丹内亚(1818—1882年),他以浪漫和写实风景为主。 19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派是聚集在佛罗伦萨的马奇奥里画派,他们主张艺术要生动和真实地表现社会。这个画派的先驱是尼诺·科斯塔(1827—1903年),他是位狂热的爱国者。画派成员塞拉菲诺·蒂沃利(1802—1892年),他将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的风景带回这个艺术团体。这个团体最突出的人物是乔凡尼·法托利(1825—1908年)。1880年以后,这个画派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凝聚力,终于趋向解体。19世纪末意大利画家中影响最大的是乔凡尼·塞冈提尼,他是位描绘劳动人民和乡村景色的现实主义画家。 丹麦和瑞典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丹麦历来在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之间起桥梁作用,更易接受来自南方特别是德国的影响,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但在美术上稍逊一筹。18世纪以前主导丹麦绘画的是两位外国画家:瑞典的比罗和法国的萨里。19世纪丹麦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绘画,先驱画家是詹斯·朱埃尔(1745—1802年),他最早把风景画引入丹麦;另一位是阿比加尔,他是历史画家,1789年任丹麦美术学院院长,他们都在罗马留过学。尔后的丹麦画家大多在法国留学,是受法国巴比松画派影响发展起来的。 丹麦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是贝德·塞维林·克洛伊尔(1851—1909年),曾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旅居学习,对户外光和人工光效果有兴趣。 瑞典美术的历史自17世纪才稍有端倪,19世纪后半期趋向昌盛。 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扩展到了瑞典,沉睡的原始森林被唤醒,它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许多年轻的画家云集艺术之都巴黎学习。他们看到学院派的衰落,既受到库尔贝和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影响,也接触到新兴的印象主义。有才能的画家们并没有停留在模仿外国的风格,而是将学到的技巧用来描绘自己民族的生活,表现独特的北国风光,创立了新颖独特的瑞典风格绘画。 19世纪瑞典画坛人才辈出,杰出者有雨果·萨尔姆森(1843—1908年),他首先为瑞典画家赢得欧洲声誉,尔后有约瑟夫森,相继登上画坛的三大家,他们是佐恩、拉森和利尔杰福斯。德国现实主义美术 德国现实主义的繁荣还是在19世纪后半个世纪,那时德国已经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由农业国而变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艺的繁荣。这个时期的美术家们恢复了中辍两个世纪的以丢勒为代表的艺术传统,促使现实主义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新时期,产生了门采尔、莱伯尔和利伯曼等现实主义大师,出现了德国美术史上第二个艺术高峰。 法国现实主义美术画 法国画坛经历了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浪漫主义逐渐地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产生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此刻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是法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专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当时人们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无疑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它的哲学观是求真求实,导致它的美学观是以真为美、以实为美,它是写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法国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反映到画坛上就成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一部分画家对此种种不屑一顾,悄悄地进入巴黎郊区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他们都无限热爱大自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直接描绘丰富多彩的风景,他们把描绘自然的丰富奇伟、优美秀丽和内在生命作为终生追求。他们从不把自己的艺术信仰强加于他人,因为都居住在巴比松村,共同描绘大自然,所以这群画家被称之为“巴比松画派”,主要代表是科罗、卢梭、和特罗容等。 荷兰和比利时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荷兰画派在17世纪曾呈现过“黄金世纪”,但到18世纪并没有产生对欧洲有影响的画家,而19世纪的美术发展与北欧类似,都受到法国艺术流派更迭影响,自新古典主义经浪漫主义而到现实主义,此间浪漫主义在荷兰并未得到张扬,在米勒和巴比松画派的强大影响下,荷兰才逐渐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潮。 19世纪荷兰画坛受法国现实主义美术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启发了荷兰青年一代画家珍视并恢复了伟大的民族艺术传统,他们将巴比松画派的经验成就与本民族17世纪民族绘画传统结合起来,为发展荷兰现实主义风俗画和风景画作出了重要贡献。 荷兰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和奠基人是威廉·罗洛夫斯(1822—1897年)。19世纪下半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是约瑟夫·伊斯拉埃尔斯(1824—1911年)。 19世纪中叶在海牙又形成了一个荷兰风景画群体,称为“海牙画派”,画派成员们从康斯泰布尔和巴比松画派中吸取营养,工于经营气氛式的光影效果,创作宗旨是以抒情但忠实的笔触呈现荷兰风光。重要成员有梅斯达格和毛弗等人。 比利时在文艺复兴时期原是尼德兰的一部分,民族独立战争之后尼德兰分为荷兰和佛兰德斯两部分,比利时是佛兰德斯的继续。 比利时与法国接壤,一度沦为法国统治,所以受法国近代美术影响较大。19世纪初以达维德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成了比利时绘画的典范。稍后则是继承了安格尔和德拉罗什的正统。其代表画家是纳维兹(1787—1869年),他曾长期执掌布鲁塞尔美术学院。1830年革命时期,浪漫主义迅速崛起,取代古典主义而居主导地位,开始形成比利时民族画派。先驱者是瓦别尔斯等,他们明确提出要复兴鲁本斯开创的佛兰德斯民族艺术传统,要求歌颂16世纪尼德兰革命时代的民族英雄,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 进入19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美术进入现实主义时代。这时库尔贝的《石工》在布鲁塞尔展出,震动了比利时画坛,库尔贝成为当时美术界的偶像。 比利时现实主义的中心人物是查尔斯·格鲁(1825—1870年),他和史蒂文斯等画家为了在绘画中体现出民族的趣味和习惯,力图通过描绘现实生活来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罗马尼亚和匈牙利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达西亚人是罗马尼亚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到18世纪是封建社会时期。14世纪在罗马尼亚历史上出现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还有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 18世纪以前罗马尼亚美术并不发达,也不突出。18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进入19世纪随着反抗土耳其人的统治,民族解放斗争高涨,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当时有大批的外国艺术家进入罗马尼亚,对罗马尼亚艺术发展起推动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来自捷克的阿·赫拉捷克(1794—1882年)和匈牙利的巴拉巴什,他们是罗马尼亚近代美术的先驱者。 1848年全国性革命兴起,虽然在俄国和土耳其干涉下失败了,但本民族的青年艺术家却在斗争中成长起来了,他们既是艺术家,也参加革命活动,他们对民族艺术复兴作出了贡献。在近代民族画派形成中,最早最杰出的画家是涅古里奇(1812—1851年),他是杰出的肖像画家,曾留学巴黎,因参加革命被捕入狱,39岁死于土耳其首都的狱中。罗森塔勒(1820—1851年),曾在短暂一生中创作不少富有战斗激情的作品,革命、流亡,31岁死于狱中。伊斯考维斯库(1816—1854年)同样是革命画家,38岁死于土耳其狱中。另外还有教授画家塔塔列斯库(1820—1894年)等。1862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公国合并成为罗马尼亚。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民族艺术出现更大的繁荣局面,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第一个重要代表画家是捷·阿曼(1831—1891年)。罗马尼亚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是尼古拉·格里高莱斯库(1838—1907年)和他同代画家伊安·安德烈斯库(1850—1882年),以及尼古拉的直接继承者斯·鲁克扬(1868—1916年)等。 在19世纪下半期另一位高举现实主义艺术大旗的是奥·潘契拉,他不仅描绘农民生活,而且创造了一系列现代工人的形象,表现了早期的工人运动,展现了产业工人的斗争风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马尼亚的绘画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影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有继续坚持写实道路的,也有偏重形式探求的,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 从东方来的匈牙利人于公元896年定居在这块欧洲大陆,尔后建立匈牙利王国。自18世纪末起,在欧洲启蒙主义思想运动影响下,匈牙利努力摆脱奥地利的束缚,倡导民族文学艺术。 19世纪初,民族艺术的先驱者有布洛茨基和老马尔各等人,布洛茨基·卡洛依(1807—1855年)是著名的肖像画和水彩画家,老马尔各·卡洛依(1791—1860年)是位出色的风景画家。进入40年代民族艺术得到迅速发展,文学上出现了伟大的裴多菲,他到处传播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而匈牙利民族绘画复兴先驱是巴拉巴什·米开洛什(1810—1898年)。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蒙卡契·米哈依(1844—1900年),是他把民族艺术推向高峰,他的画使匈牙利艺术跻身于欧洲水平。尔后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将现实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 挪威和芬兰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联盟,1905年才真正独立。 19世纪下半期,挪威发生巨大变革,工业革命改变了挪威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易卜生那样的世界文豪,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最近二十年挪威文学的繁荣,除了同时期的俄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 挪威美术19世纪前深受德国影响,仿佛是德国的一个分派,到19世纪留学法国的画家渐多,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影响也渐大。挪威的现实主义先驱画家是约翰·克里斯提安·达尔(1788—1857年),他是民族风景画的创始人。19世纪后半期的重要画家是汉斯·古德(1825—1903年)。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是克里斯蒂安·克罗格(1852—1925年)。到19世纪下半期,挪威还出现了才华横溢的现实主义雕刻家居斯塔夫·维格兰特(1869—1943),他反对纯理性的表现,力图塑造出“生活的一角”。 芬兰在历史上一直是瑞典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1809年才成为沙皇俄国属下的一个大公国,享有自治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芬兰宣布独立。 19世纪的芬兰画家大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学画。自50年代以后出国留学的大多去哥本哈根和杜塞尔多夫。自70年代起巴黎则成为年轻画家向往的艺术之都,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传入芬兰,促进了芬兰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19世纪初芬兰最著名的画家是罗伯特·威廉·埃柯曼,他享“芬兰绘画之父”之誉。最早赴巴黎深造的画家阿道夫·冯·贝克,他是库图尔的学生。贝克培养了芬兰优秀的三位画家:女画家什耶夫贝克、芬兰民族艺术复兴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卡列拉和埃德费尔特。他们共同谱写了芬兰19世纪光辉的绘画历史。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蒙克:《圣母》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波伊斯:《向兔子解释图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杜尚:《干燥的便盆》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当然,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西方美术史论家们的论说很不一致。首先在建筑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充满着争论的概念。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加以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美术中已经尝试过、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的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反拨。然而,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西方的美术家们。新表现主义、新超现实主义、新抽象等流派在80年代的兴起,多少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变化中,似乎可以看到,艺术中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人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状况,尤其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种状况更是常见。观念艺术及其他后现代派思潮之所以那末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和传统艺术背道而驰,而且在向现代主义挑战。但是,历史本身似乎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艺术的本身进程犹如社会本身的进程一样,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举的种种两极之间寻求平衡。当然,平衡是短暂的、临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满着矛盾,艺术才不断向前发展。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整个趋势则是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有力补充。或者说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体系,它有别于现实主义,更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节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经获得了与现实主义共存的力量。雷斯:《法国式的场景》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

现实主义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一、 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二、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现实主义"客观再现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涵义在卢卡契的论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阐释。这位现实主义最忠诚的信仰者和最后的辩护师撰写了大量论著,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回应现实主义在20世纪遭受的挑战:《现实主义历史》(1939)、《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左拉》(1945)、《伟大的俄国现实主义者》(1946)、《欧洲现实主义研究》(1948)、《当代现实主义的意义》(1958)等等。首先、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卢卡契提出了对现实进行整体描写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掌握社会生活;向深处突进探索隐藏在现象背面的本质因素,发现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其次,卢卡契并没有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理解为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纯客观性,他不是把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视为一面静止的镜子。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的重要性,强调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卢卡契两面作战,一面为现实主义的纯洁而与自然主义战斗,把福楼拜和左拉那种缺乏整体性的琐碎客观性排除出现实主义阵营;另一面又要回应现代主义的挑战,批评乔依斯、普罗斯特和其他现代派作家,认为他们使所有内容和所有形式都解体了。因此,现代主义达不到对现实整体的真实反映。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据韦勒克的历史追溯,典型术语的最初使用者是谢林,意指一种象神话一样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浪漫派首先广泛使用这个概念,典型概念从浪漫主义转移到现实主义,与巴尔扎克和泰纳的转用相关。在《人间喜剧》的序言里,巴尔扎克自称为社会典型的研究者,泰纳则频繁使用此术语讨论社会阶层人物的性格,逐渐演变成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典型也是别林斯基论俄国小说时常用工具,他甚至认为:"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创造……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果戈理笔下的科瓦辽夫少校不是一个科瓦辽夫少校,而是科瓦辽夫少校们,即使是描写挑水人也不是仅仅写某一个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这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典型的本质。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让许多人不安,总以为写的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阿Q拥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为国民性的代名词。现实主义把这种个性和共性的完美结合的文学形象称为典型形象。第三,历史性的要求。在韦勒克看来,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这一点:"主人公'植根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韦勒克的看法是对的,现实主义确有历史性的维度。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而且,这个具体的总体现实还是不断发展的,就象卢卡契所阐述的现实主义要塑造那些生动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质转化为现象并在现象中显示自己;它还塑造着这过程的那个侧面,即现象在过程运动时揭示着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这些个别的因素不仅包含着辩证的运动,互相转化,而且彼此间不断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的诸因素。真正的艺术从而总是通过塑造这些因素的运动、发展、展开来表述人类生活的整体的。"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就西欧说,现实主义(Realism)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其 后,法国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一八五五年,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就在这次沦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一八五七年,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从此在欧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 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如果我们不把现实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真正艺术所固有的现实性,而是理解为单独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的话,那么,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毕业论文中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要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扩展资料: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一、现实主义电影的勃兴现状1、政策扶持度高,市场包容性强2、艺术性呈现与内容深度的平衡一方面现实主义的电影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其深刻性严肃性和批判性未减二、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反思审视1、内容过多停留于边缘主体2、过分迎合受众导致价值迷失3、现实主义语境下的叙事受制这些都可以掌握好啦!也可以写一写练练哟1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井喷的原因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蓬勃发展,新旧媒体处于更替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生产信息的新兴媒体出现,新闻信息变得碎片化,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使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出现了新趋势,依托社交媒体进入了井喷式发展的时期。1.1 肆意消费的大娱乐背景下,观众渴求精神回归近年来,国内热播节目主要为娱乐真人秀,以明星为基础。综艺文化的圈层传播塑造了“全民娱乐”的拟态环境,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规则渗入电视公共空间,消费主义思潮开始掌控媒体,使客观真实的信息内容、文化让位于消费与娱乐[1]。有些节目为了争夺收视率,不惜报道低俗新闻,抢占舆论话题,但这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严重挤压了公共传媒空间,也影响了观众对主流媒体的印象[2]。过度娱乐化生成了象征符号与模因,全民狂欢,人们出现审美疲劳,渴望精神文化的回归,受众开始对现实主义电影产生需求[3]。1.2 紧贴社会热点,把握民生2018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浙江宁波召开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对伪现实主义题材的悬浮剧进行了批判。所谓悬浮剧,是指某些脱离中国现实的现实题材剧,剧中的事件、情感都没有根。表面上看,剧中人物从事着和当下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但剧中充斥着无病呻吟的情感倾诉和生搬硬套的情节套路。与此同时,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爆款频出,电影市场用实打实的佳作扛起了复兴现实主义的大旗。2018年上半年,《爆裂无声》的横空出世,无疑是对当代国产电影现实主义浪潮的一次延续。在《爆裂无声》中,我们可以看到与《烈日灼心》《心迷宫》一脉相承的影子,有根植本土的生活气息,有反思社会的力度,更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紧贴民生。1.3 新媒体时代的广泛传播与分享在传统媒体时代,一部电影能否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取决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情况;而在新媒体时代,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甚至实现广泛分享[4]。进入web3.0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格局,传播受众由单一的接收者变为受传合一者,不断分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5]。人们在信息化时代习惯接收碎片化信息,新媒体依据独有的优势抢占先机,覆盖人们的话语圈。例如,《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出现了大量的相关分享与讨论话题,电影知名度迅速提升,电影票房节节攀升

现实科幻主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从八十年代开始,科幻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科幻文学,乃至科幻文艺整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创作上新的亮点不多,已经形成了两百年的科幻文学的旧传统正在显示出其作为包袱,而不是基础的性质。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科幻最重要的发展,也是未来科幻文学能够走向更高峰的重要准备,就是科幻文学从欧洲和北美这些中心地带,向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开来。印度是一个在许多方面都与我国有着可比性的第三世界大国。了解印度的科幻史也有助于理解我们自己的科幻道路。如前所述,印度最早的科幻萌芽要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不过印度科幻的全面兴起还要等到独立建国以后。民族众多是印度的一个特点,使得语言问题在印度文学创作中影响很大。在诸多印度地方语言中,流行于中西部的马地拉语产生了大量的科幻创作,这也是因为最初科幻小说被作为马地拉语的科普读物大量刊行的原因。从五十年代开始,印度产生了蒂凯卡、克什沙贾、索曼等科幻作者。并且产生了近二十种科幻杂志。这个数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1974年,印度天体物理学家纳拉利卡尔博士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并取得成功。拉什曼·隆赫德是印度科幻小说的代表。他出生于1944年,1995年从一家金融机构经理的位子上退休,开始职业创作生涯。1983年他与友人合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诸神被杀了》。1984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科幻小说集。其代表作有《天竺鼠》、《爱因斯坦第二》等。和阿西莫夫、卡尔·萨根等人一样,他同时也是一名科普作家。并且出版过未来学专著《在千年纪念前夕》。虽然印度本土语言繁杂,但由于英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所以世界领先的英语科幻作品能够方便地介绍到印度,并受到借鉴。同样,印度科幻小说也拥有后发效应,得以快速越过早期探索而进入成熟。九十年代以后,印度开始了自己的改革开放进程,这个进程相当于印度的再一次工业化,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就。科幻小说也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在印度全国科普大会科幻问题的专门讨论会上,有两百名科学家出席。这是同类会议在我国无法取得的影响。九十年代末,在科幻作家普鲁肖坦达斯博士的领导下,印度科幻小说研究协会成立。除了印度,在巴西等第三世界大国,科幻文学也奠定了自己的读者基础。这方面当然包括我们中国。七十年代末正是科幻文学在中国飞速扩大影响的时候。下面的章节里要进行专门的介绍。在科幻文艺的大本营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科幻文学在阅读方面已经进入了主流。到了八十年代,每四本文学类出版物中就会有一本科幻文学出版物。科幻文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文学品种,而不是象最初那样,仅属于一小批与众不同的科幻爱好者。受其影响,一些主流文学作家纷纷尝试写作科幻文学。代表人物包括沃尔夫、马尔兹伯格、多索依斯、埃芬格等。这股潮流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幻小说的出版已经由难于主流文学,变得易于主流文学。在某些年份,单本科幻小说的稿酬曾经创造过美国出版业的纪录。另有一批通俗文学作家也习惯于采用科幻题材。恐怖小说大王斯蒂芬·金的一些作品,如《死亡区域》等就是科幻小说。这部作品中大量描写了六十年代邪教在美国流行的社会现实,许多情节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都是似曾相识的,很有参考意义。但科幻文学在美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影响力仍然不够。1980年,美国文学的最高奖——美国全国图书奖授予弗雷德里克·波乐的科幻小说《杰姆》。在文学评论界和学术界的压力下,次年便将科幻小说排除在评奖范围之外。不过,在商业文化发达的美国,科幻作家们倒是能够承受这种失落感,团结一致,从另外的渠道扩大着科幻小说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包括美国在内,全世界的主流文学界影响力都在下降,不能赢得主流文学界的青睐,变得不那么重要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以前统一的科幻文学也开始分化,出现了军事科幻、女性科幻、传奇冒险科幻等单独的种类。这是由于创作数量增加后,作者和读者都有了分化的结果。这种分化也是科幻文学走向更专更精的标志。就整个科幻艺术领域来看,八十年代以后最重要的发展就是科幻影视的飞速进步。这种更为通俗的媒介代替了小说单行本,成为向全世界普及科幻的主体。在科幻影视压倒性的影响下,科幻小说的出版倒不那么引人注目了。许多科幻作品是在被搬上银幕后才为人所知的。这一点与其它文学品种并无不同。八十年代以来,全世界主流文学界都呈现退潮的趋势。由于科幻文学在发展中,一直从主流文学界吸取着营养,现在这个给养的来源日渐枯竭。象新浪潮运动那样的现象也不复再现。1991年,美国科幻小说图书的出版达到历史高峰,而后就逐年下降了。当然,这与多媒体的发展导致整个出版业的不景气有关系,但也是科幻创作活力缺乏的重要体现。新题材很少涌现,旧故事不断翻版,从一些“双奖”获奖作品来看,美国科幻小说变得越来越晦涩,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正重新逃回纯科幻迷的小圈子里。八十年代以后,克拉克、阿西莫夫等老作家突然回归,为他们那些先前的名著出版后传,甚至后传的后传。但据知情者介绍,其中如《2010年太空漫游》、《拉玛的回归》等都是捉刀代笔之作。新作家则走上游戏式的写作路子,作品随意性大,文字晦涩难懂。而想象空间远不及先代作家。可以说,英语科幻悠久的传统成了目前英语国家科幻创作的桎梏。在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衰落的同时,当然也会出现了一些亮点。在八、九十年代的英语科幻天地里,美国的米切尔·克莱顿一柱擎天,成为主导作家。1970年,克莱顿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安德洛默达品系》,(中译本名为《死城》)。这部小说确定了克莱顿的创作风格,那就是专业化地翻新旧题材。《死城》描写了一颗坠落的人造卫星带回来自宇宙的微生物,造成一个小城的人口大量死亡。这个题材在当时来说就已经不新鲜了,但克莱顿一方面能够把丰富的科技知识融入作品的情节中,另一方面极善于讲故事。《死城》于是一炮走红。八十年代中期,克莱顿接连发表了《双脑人》、《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等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传统题材。但是克莱顿将它们写到了先前科幻作家不能达到的专业化程度。可以说,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把科幻文学的专业水平提高了一步,竖立起更高的门槛。另外,克莱顿的作品拥有丰富的视觉元素,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从《死城》开始,他的多半科幻小说都被搬上银幕。尤其是《侏罗纪公园》和《失落的世界》,在全世界人为地掀起了一个恐龙旋风,将这些并不优美的古生物变成了许多国家孩子们手里的新宠物,堪称影视业的奇观。九十年代后、克莱顿相继出版了《神秘之球》、《重返中世纪》等作品,同时还出版过《旭日东升》等高科技惊险小说。也基本上都被搬上了银幕。克莱顿的作品完全不再有黄金时代过于遥远的时空背景,他所创作的全部科幻小说都发生在当代,并且能够指出非常具体的地点。实际上,这种从现实背景中建立超现实情节的写法,比一开始就设定遥远时空背景的写法更困难。一片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克莱顿坚持要在画面已经很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添上传奇性的几笔,这反映了作者独特的想象能力。应该说,比起新浪潮来说,克莱顿的这种思路是对黄金时代科幻小说主要缺点的更为有价值的改变。由于非常接近现实,克莱顿的作品甚至能够敏感地反映时代特征。比如在创作《神秘之球》时,漂浮在泡沫经济上的日本商人正在狂购美国产业。小说中于是出现了两百年后可口可乐公司被日本买下的情节。在创作《重返中世纪》时,美国的新经济正不可一世。于是作品中有“没文化”的网络新贵在法国文化遗产面前品头论足的场面。从现实跨进一步美籍罗马尼亚作家佩特鲁·波佩斯库也遵遁这种仅仅从现实跨进一步的创作原则。他的科幻小说代表作是九十年代后期出版的《接近亚当》。这部科幻小说将时空背景明确地定在一九九五年的肯尼亚。肯尼亚曾因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被视为非洲国家的先进榜样,但在这一年,由西方国家推行的民主化运动在这个国家里导致大规模动乱,这场动乱成了小说的基本背景。小说中那个野人出没的“马乌山脉”,稍大一些的地图上就可以看到。小说中对当代非洲国家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作了逼真而全面的描写,一点也没有白人至上主义的痕迹。而且这些描写并非横生枝节,都是与主要故事情节相联的。使人在阅读紧张的情节时自然了解了当代非洲的面貌。小说中的科学知识非常丰富,又与探险性的情节结合得较好,通俗易懂。小说中一些科学细节,比如主人公用舌头舔化石以识别化石形成的年份;雄狮吃掉幼狮以便加入狮群等,除非对科学研究有相当了解,靠闭门造车是写不出来的。小说中科学界内部矛盾的刻划也细致入微,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什么是投机取巧、沽名钩誉之辈,读者在这部小说里能看到清清楚楚。这也是传统科幻中“科学怪人”之类的漫画式形象所不能比拟的。在八十年代中期,还出现了一本当时并不起眼的灾难科幻小说,即《摩天大楼失火记》。该书曾在九十年代初作为“五角丛书”中的一本被翻译到中国来。《摩天大楼失火记》篇幅不长,内容也简单:虚构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开业,在顶层举行了庆典。就是达官贵人济济一堂之际,大楼中层某处因为电线短路而失火。由于超高层建筑特有的“烟囱效应”,火势迅速蔓延并封锁了逃生之路。顶层的人们只能由空中逃跑。最后包括州长在内的一批人葬身火海。后来,这部小说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并且根据好莱坞影片“光明结尾”的传统,让受难者炸开顶层的水塔熄灭了大火。这部小说通过大量技术细节,将超高层建筑必然存在的危险隐患揭示得十分全面。但是人们一直把它仅仅当作危言耸听的娱乐作品。不过,早在一九九三年世贸中心遭炸弹攻击时,一些逃生的人们就说,眼前真实的灾难令他们联想到了同名电影。而今年9、11事件的发生使得这部小说成为科幻史上最恐怖的预言之一。八十年代的又一个亮点是女科幻作家的涌现。虽然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女作家创作的,后来也有勒古恩这样的女作家高手。但是科幻文学以往从总体上是一种男性文学。不仅作家,读者都是男性占压倒优势。二十世纪早期,一些美国女科幻作家为了保证销路,不得不给自己起男性的笔名。这与科幻文学强调科技、哲学和远离现实的特性不无关系。五十年代开始,女作家出现在科幻文坛上。其中,梅丽尔在新浪潮运动中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到了八十年代,女性科幻小说迎来了兴盛的局面。知名的女科幻作家有威尔赫姆、麦金太尔、萨金特等人。女性科幻作家群的兴起,首要原因就是女性读者在科幻小说读者中的比重大大上升。

自己写吧,简单!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开题报告学生: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前言、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netshift朋友,你好。以下是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的相关资料。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纵观西方科幻小说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初创时代、黄金时代、新浪潮时代和新浪潮以后(塞伯朋克阶段)。下面分别作些简单介绍。 一节萌芽初创时期(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为什么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和奥尔迪斯把第一部科幻小说定为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因为,在这之前近两百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刻卜勒就曾写过一部题为《梦》的小说,其中有对安眠药、宇宙飞行的超重、极低温以及真空状态的细致描绘。作者还想象出月球上的巨大植物和奇异动物。任何一位研究家都可以知道,这些内容恰恰是后世科幻小说的典型内容。遗憾的只是,作品主人公实现月球旅行的办法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他使用的是巫术。 我们之所以提到刻普勒的《梦》,是为了阐明西方文学传统中很早就有强烈的幻想成份。早在古希腊时期,萨莱斯岛上的卢西恩就创作过《真实的历史》,柏拉图创作了《理想国》。以后,还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1516)、佛兰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1627)、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等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些超越现实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正是这种充满想象的文学传统,导致了科幻小说的诞生。 另一个引起科幻小说出现的因素是西方工业革命。1765年,瓦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史蒂文森制造了火车。在这一切产生以前,哥白尼确立了太阳的中心位置;刻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磊规律;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有这一切,都强烈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人们禁不住要问道:科学到底带来了什么?还将带来些什么?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这个作为社会现实的一个晴雨表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一种新的文学门类——科幻小说产生了。1818年,著名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二十岁的玛丽·雪莱(1797·1851)发表了一部题为《弗兰肯斯坦》(副题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的小说。 在事后回忆这部作品诞生经过的时候,玛丽·雪莱极力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弗兰肯斯坦》的创作,纯系偶然事件。她在序言中写到:1816年的夏天,我是在日内瓦郊外度过的。那是夏季,天气阴冷,淫雨连绵,每到黄昏,我们团团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堆旁边(当时在场的还有雪莱、拜伦、拜伦的私人医生等),间或借几册偶然落入我们手中的日耳曼鬼怪故事聊以自娱。这些故事,使我们心生异趣,也想依葫芦画瓢凑个热闹。我和两位友人约定,每人根据某起神秘事件各写一篇故事。(《弗兰肯斯坦》原序;陈渊、何建义译,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然而,通读整部作品,使我们打消了关于其产生于偶然“篝火故事”的推断。因为,它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注。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位科学家,他通过实验创造了一个丑陋怪物。怪物在人类世界中东奔西撞,却得不到支持、理解和同情;他响往爱情和美好的东西,但得到的却是谎言和追捕;他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但终于被迫漂泊到北极冰原。 著名英国作家、科幻史家布里安·阿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史著《万亿年狂欢》中,曾经高度评价过《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内容。他一反过去的评论仅仅将这部小说当成“人造人”的技术奇迹的说法,而是认为它在勇敢地证明,技术可以向上帝挑战。“在雪莱夫人的笔下,科学家成了造物主。《弗兰肯斯坦》的主题就是上帝不再造人了,人于是接管了下来。这是达尔文(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准进化观点,即一旦人被造出来了,进步的工作就留给其后代的活动,上帝不再干涉了。” 《弗兰肯斯坦》的确不是一部偶然产生的作品,它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书中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使人想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人类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时,所可能具有的种种复杂心态:一方面,科学向上帝挑战,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这奇迹又与人类的传统本性格格不入。近二百年来,这种尖锐的冲突在人类与技术进步之间一直没有停止,这也就是以《弗兰肯斯坦》开创的科学幻想作品的主要主题。 从《弗兰肯斯坦》开始,科学小说进入了文学的舞台。在它漫长的初创时期里,还有两位作家值得一提,他们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他们两人从不同的方面开拓出了古典科幻小说的两个主要派别:技术派和社会派。 凡尔纳(1828—1905),写过剧本,当过剧院秘书。他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地心游记》(1864)、《从地球到月球》(1865)、《海底两万里》(1871)、《八十天环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亚眠市》(187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记》(1908)等。 凡尔纳以极大的热情去幻想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他是科幻小说中所谓乐观主题的最好体现者。但是,他的这种热情有时显得有点作做,他象个痴呆人似地去描写一些“狂徒”。那些人试图创造一个大炮飞向月球《从地球到月球》、或者为了打赌而环游世界《八十天环游地球》。或者航行于太平洋底《海底两万里》。我们之所以觉得凡尔纳笔下的人物是一群痴呆人或狂徒,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沿袭玛丽·雪莱那种哥特式小说的恐怖写法,而是继承了法国文学中面面俱到的传统。他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没有深刻的内心生活,他也不试图去表现技术带给人的内心冲突。结果,他的小说成了科技成果的大展览,成了对未来的预言书。这正也是后来一部分评论家误入歧途,把科幻小说当成科学发展启示录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凡尔纳开拓了科幻小说的许多领域,他所写过的纷繁题材,至今仍被作家们重复着。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则正好与凡尔纳相反,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描述科学技术支人类生活的影响上面,而对明天将产生多少种飞机和火车不感兴趣,威尔斯是个生物学家,也是政治评论家。他一生涉猎广泛,科幻小说只是其创作早期的一个部分,主要有《时间机器》(1895)、《摩洛博士岛》(1896)、《隐身人》(1897)、《星际战争》(1898)(中译本为《大战火星人》)、《月球上的首批人类》(1901)、《神食》(1904)以及《在彗星出现的日子里》(1906)等。 虽然威尔斯与凡尔纳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确属两代作家。在威尔斯的作品中,文风已不再是古典的了,小说的动作性很强,人物没有脸谱化。通过故事的逐步展开,我们能体会主人公在变化着的科学奇迹下的痛苦、狂喜和无能为力感。威尔斯作品中的“科学”也比凡尔纳的“先进”许多,凡尔纳基本上是在凭常识写作,而威尔斯则涉及到时空变换、元素与化合物等更深奥的东西。几乎每一部威尔斯的作品都让人觉得很悲壮,他是科幻文学中所谓“悲观主义”的体现者。 《时间机器》可能是威尔斯最成功的作品。讲的是一个掌握在时间中穿梭行走技术的人,对公元802701年地球的探索。他发现,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人分成两支,一支称为埃洛依,他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整日花天酒地,不劳而获;而另一支称为莫洛克,生活在地面以下,他们的身体已经退化,但仍然劳作不止,为埃洛依的世界创造财富。读者很清楚这两类人所对应的阶级。 几乎每一部威尔斯的小说都让人觉得很悲观,他是科幻作品中所谓悲观主义的体现者。《摩洛博士岛》中的科学狂人、《隐身人》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以及《星际战争》中无敌火星人的烧杀,都是如此。如果说,凡尔纳捕捉住了科学给人类的欢娱,那么,威尔斯则讲出了技术奇迹下人类的复杂感受,这一点倒是与雪莱夫人一脉相承。 萌芽时期还有一些作家,比如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他是侦探小说的鼻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他把悬念和逻辑推理传统带入科幻创作,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萌芽时期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一种特殊的文学品种,也许他们意识到了,但不乐意去标榜这种特殊性。他们没有宣言,没有给自己的作品定出特别名称和给出特殊定义。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了来自读者和文学界对于创新的太多责难。 第二初创期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格式,作家们尽量从各方面进行探索。雪莱夫人写哥特式故事;凡尔纳的作品属于“漫游”;威尔斯把科学当成探讨式社会问题的引子;而坡则是在侦破案件。他们的这种探索,在接下来出现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中被揉合起来,形成了固定模式。这些探索在接下来出现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中被综合起来,形成了固定模式。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从科幻小说的初创开始,科学和技术就没有在其中上升到主要的地位,它不是当成科普读物或是科学预言被创作出来。作家们更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关注整个世界的前途。 最后,萌芽初创期确立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它们是太空探险、奇异生物、战争、大灾难、时间旅行、技术进步以及未来文明的走向等。 二节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本世纪三十年代—六十年代)经过众多作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本世纪初美国出版商的推动,使科幻小说有了极大发展。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开始,形成了一个持续的创作出版高峰,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起止日期也是有争议的,尼科尔斯·皮特将其定为1938—1946年,但是显然还有别的观点,我们只能笼统地将其限定在40—60年代)。 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出现了一批科幻活动家。在他们的积极组织下,才产生出作家、作品辈出的繁荣景象。 早在三十年代,美国的书商就看准了科幻小说这一品种。当时,有一套书籍非常廉价,叫做10美分丛书,只要一角钱就能买一本,中间全是内容、插图十分拙劣的科幻小说:外星人来了,和罪恶势力进行了斗争,英雄拯救了地球美人等等。这类思想艺术性极差的作品,败坏了科幻小说的声誉,在读者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一个出来扭转这一局面的是美国人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他是工程师,负责主编《科学与发明》杂志。为了开拓刊物的功能,也为了恢复科幻高雅的名声,根斯巴克从很早就辟出一定版面刊登科幻作品。到了1932年,他干脆发行了科幻小说专号。专业杂志整本地刊登文艺作品,无疑对读书界产生震动。在事后的民意调查中,支持改版的读者有32644人,占读者总数的98.52%,而反对者仅为498人,占1。48%。根斯巴克再接再厉,在刊物上开辟了“讨论”专栏,由读者自己发表意见。这样,对科幻小说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如果说雨果·根斯巴克的主要工作放在启蒙读者上,那么小约翰·坎贝尔(1910-1971)的功绩则主要是团结和培养了作者。从1938年到1971年的整整三十年里,坎贝尔主编了主要的科幻小说杂志《惊奇科幻故事》。他从来稿中发现作者,不辞辛苦地指导他们,安排新作家之间的交流聚会,改写他们的稿子,甚至给他们设计写作题目。正是在这三十三年里,他发现了包括阿西莫夫、莱斯特·德尔·雷伊、海因莱因、西奥多·斯特金、A·E·沃格特和克里福德·西马克等许多作家。 为了纪念雨果·根斯巴克和小约翰·坎贝尔的贡献,人们以他们的名字创立了两种科幻奖项,其中雨果奖已发展为当今最有权威的科幻小说奖。 二、出现了大量作家和优秀作品。 由于根斯巴克扫清的读者道路,在小约翰·坎贝尔的《惊奇科幻小说》的拓展下,顺利地推出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很难数清黄金时代佼佼者和他们的杰作,我们仅从某些研究家所做的编年史中撷取一些。它们是史密斯(1915-1966)的《云雀丛书》,莱斯特·德尔·雷伊的《海伦姑娘》(1938),范·沃格特的《斯兰人》(1940)、《非A丛书》(1945-1946),西奥多·斯特金的《微观世界的神》(1941)、《超人类》(1953),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他造了一所怪房子》(1941)、《未来历史丛书》(1950-1953),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1942-1948)、《奇妙的航程》(1966),乔治·奥维尔的《1984年》,小约翰·坎贝尔的《月球是地狱》(1950),雷·布拉伯雷的《火星记事》(1950)、《华氏451度》(1954),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末日》(1950)、《2001年太空漫游》(1968),约翰·温代姆的《三尖树时代》(1951)、杰克·威廉姆森的《时间军团》(1952),哈尔·克莱门特的《引力使命》(1953),威廉·戈尔丁的《蝇王》(1954)。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被拆散的人》(1953)、《星星-我的目的地》(1965),菲立普·迪克的《太空之眼》(1957)、《高城中的男人》(1962)、《夜翼》(1969),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丛书》(1963-1980),以及克里福德·西马克的《驿站》(1963),等等。 此外,还有哈伯德、莫尔、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鲁斯、弗雷德里克·波尔、安德森、谢克利等等的作品,无法胜数。他们的小说水平很高,质量也很整齐。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我们仅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介绍,他们是:美国的海因莱因、英国的克拉克和美国的阿西莫夫。 罗伯特·安森·海因来因(1907年-1988年)是美国作家,受业于密苏里大家和安娜阿波利斯海军学院。在部队服役五年,后又进入洛杉矶加洲大学攻读物理。1939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未来历史丛书》(1950-1953)、《星球兽》(1954)、《双星》(1956)、《星船伞兵》(1959)、《异乡异客》(1961)、《月球是个严厉的妇人》(1966),以及近期出版的《野兽的数字》、《超越日落的航行》等等。 海因来因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不特别追求过高的文学品味,只求用平易通俗的笔写故事。中篇小说《傀儡主人》发表于1951年,描写一群专门附着在人体上、控制人类行为的外星人。它们象虫子一样吸住人体,然后进入脑部。于是,无能的人只能俯首听命,成为傀儡。评论认为,这种虫子样的异星生物,只不过是海因莱因用来表达人类对死亡恐惧的一个诱因。 《双星》是一部惊险小说,讲一个演员如何卷入一场政治阴谋,充当首脑替身的故事。由于他的出色表演,拯救了整修银河共和国。小说对当今政治舞台上的领袖们进行了不露声色的讽刺。试想,当一个根本不懂政治事务和外交法规的演员,居然能够在星际世界的谈判桌成功进行磋商,那么,职业外交家和政治家就变成了很可笑的人物了。这部作品于1956年获得雨果奖。 《入夏之门》写于1957年,是关于时间旅行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与时间打交道,而每一次使用的方法都有所改变。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在历史和未来之间进行旅行。这部小说的情节,一定对八十年代初曾轰动一时的电影《回到未来》有所启发。在电影中,主人公回到三十年前,替自己的父母充当婚姻介绍人。 海因莱因是真正的美国作家,他可以大量使用俚语和民间格言。他虽然塑造过各式各样的主人公,但人们总是感觉到这些家伙属于一个阶层,这就是处于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那一类人。他写的科学家、工程师、军官、工人甚至总统都是如此,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好象挺有见地,其实并不深刻。他之所以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支柱,恐怕是因为著述的丰富和广泛的读者群。无法否认事实是,海因莱因的作品构思就是绝妙,悬念不断;加之,他不象别人那样关心机器胜过关心人。 阿瑟·克拉克(1912年-)是英国作家、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技术的奠基人。他在1945年发表的论文《地球外的中继》里,第一个讲述了卫星地球通讯的可能性及方法。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末日》(1950)、《城市与星星》(1956)、《2001年太空漫游》(1968)、《与拉玛相会》(1973)。以及后来的《天堂的喷泉》(1980)、《2010年太空漫游》(1983)和《2061年:第三次漫游》(1987)、《大堤上的幽灵》(1990)等等。 克拉克的作品以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和海明威的硬汉笔法著称。是唯一颇具哲学家韵味的科学家兼作家。在《童年的末日》里,作家讨论了当宇宙中的生命想干涉地球文明进程时发生的情况,人类的各种本性在外星生物面前暴露无疑。《城市和星星》沿袭了这一主题。最后,地球人突破了自身的桎梏,成为宇宙的一员。 克拉克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看来,肯定存在着高于人类的生命形式,这种形式人类根本无法理解,于是,最好的文学表现手法就是神秘主义。这在1969年他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合作的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现。整部电影分成四个互不相关的独立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辽远的古代,猿人成群结队地栖息在树林里,忽然有一天一个超自然的长方体降落下来,它探索人猿也启蒙了人猿,拉开了其与大自然抗争的序幕。人类从此诞生。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了未来,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站,美国政府官员正奔赴月球。在那里,宇航员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物体,它埋在地球万年不变的尘土下面,但是无疑是超自然的造物。因为,它正是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在苍白的阳光照射下,长方体忽地发出了声音。第三部分的影片显得有些沉闷。讲的是宇航员正飞向土星,控制了飞船的大型计算机不知怎么厌倦了繁重的脑力劳动,发生了“反叛”。它设计谋杀了大批宇宙船中的成员,切断了人与地球的联系。唯一幸存的宇航员不得不与计算机较量。取出了它的记忆元件,夺回了决策的主动权,在这同时,飞船已经接近了目的地土星,观众们惊奇地第三次看到了飘浮在空中的长方体。电影的最后一部分是最为激动人心的。飞行员在宇宙长方体的协助下,穿越了亿万光年的空间,他在星座绚丽的海洋中漫游,终于来到一个火焰熊熊的星球内部。在这里,他找到了一间宁静的小屋,并在其中羽化成一名宇宙婴儿。 《2001年太空漫游记》出现在黄金时代的后期,因此,它具有完全成熟的表现手法。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产品,同时,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评价。无论是外星人长方体的介入、人类的科技成就,还是计算机的反叛,都体现出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和认识的世界,是一个多么冰冷的世界。这种技术的冰冷感,加上对外星人类无法理解的行为的惧怕,使人们丧失了信心。你好象站在那块黑糊的长方体面前,摸到了它坚实的表面,但却无法超越它,你只能顶礼膜拜。《2001年太空漫游记》获得1969年奥斯卡奖多项提名。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996年)年是俄裔美国人,专业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已愈三百部。其主要科学幻想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说》(1942)、《我、机器人》(1950)、《钢窟》(1954)、《裸日》(1956)、《二百年的机器人》(1976)、《奇妙的航程》(1966)和八十年代以后的续集等等。 阿西莫夫以“没有文风”著称。他每天在打字机前坐着的时间超过八小时,在这八小时里以每分钟90字的速度打字,没有间断。他创作的作品有科幻、科普、文学、历史、化学、等等。在这样杂烩式的商业气氛下,“没有文风”成了自然的事情。但恰恰是这种“没有文风”又成了一种独特的文风,使不少人为之着迷。 阿西莫夫有驾驭大场面的能力。在中篇小说《黄昏》里,作者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有六颗太阳照耀下的雷盖什星球上永远没有夜晚,因为太阳可以轮流抛洒光和热。但是,终于有一天,这是千年不遇的时刻,六颗太阳全部进入日蚀状态,而人类脆弱的心灵根本无法忍受这种绝对的黑暗。于是,为了寻求光明,他们精神崩溃,燃起了全球大火。著名评论家戴维·哈特威尔(1987)认为,这是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它留给人们的宏大场面非常难忘。 《基地系列》由《基地》(1942)、《基地与帝国》(1945)和《第二基地》等组成(1948)。据阿西莫夫自己回忆,当时,他正在研读罗马史,发现整个古代的事件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在银河系那样广大的时间范围内重演。于是,他构思和创作了这部庞大的作品,前三部在《惊奇科幻小说》连载了七年才得以完成。阿西莫夫知道,文明早晚是要衰落的,为了挽回这种失落,挽救即将崩溃的银河帝国,他设计了两个保存人类文明的秘密基地。 阿西莫夫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喜欢推理。把推理小说的写法和机器人故事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另一系列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我,机器人》和《钢窟》。在这里,阿西莫夫煞有介事地提出了所谓的“机器人工学三定律”,即: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二定律。 (《我,机器人》,科学普及出版社) 与其说这些定律是贡献给机器人学的,倒不如说是提供他自己推理使用的。阿西莫夫正是利用这三定律做为起点,把他的每一个机器人故事的主角推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要服从第三定律就得违反第二定律,或者要服从第二定律就得违反第一定律,如此等等。然后,那些阿西莫夫“化身”的机器人开支脑筋,圆满地解决问题,逃出困境。 随心所欲的商业化写作,有时也能创造出非常绝妙的作品。阿西莫夫肯定是开拓题材的天才。1966年,他重新复活了《格列佛游记》。为了治疗病人头脑中的血栓,他把一只潮水艇连同几个海军士兵、医生,用科学的手段“缩微”到分子大小;然后让他们进入人体,随着血液流进大脑,再用激光器打通栓塞,拯救了人的生命。 除了海因来因的故事性、克拉克的神秘性、阿西莫夫的逻辑性之外,黄金时代有特色的科幻作家还有长于讽刺的谢克利,田园风格的西马克,黑色幽默的克莱门特,反乌托邦主义的奥维尔等。 三、对科幻小说的认识逐步统一 黄金时代佳作济济,人才辈出,推动了人们对科幻小说认识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作者们不再象萌芽时期那样心中没底地左右冲突,而是共同遵循某一固定模式。这个模式是:(1)必须有一个带有悬念的好故事;(2)这个故事必须与科学发展或科学家的工作有关;(3)要有几个恢宏的奇异场面;(4)无论结尾是乐观还是悲观的,最好能给人一定思考。 对科幻小说的定义也开始趋于一致。比如:小约翰坎贝尔和布莱特纳就都认为,科幻小说是表现科学对人类影响的作品。布莱特纳写道:“科幻是科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对人类影响所作的理性推断为基础的小说。”莱斯特德尔雷伊进一步阐明,科幻实际上是在写“变化”。他写道:“科幻小说是采取娱乐的手段,以理论和推理试图描述种种替代世界的可能性。它以变化作为故事的基矗”很显然,这种“替代世界”指的是,在另一种科技和文明下的世界面貌。阿西莫夫亦同意这种看法,在稍早些时候,他写道:“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 黄金时代使科幻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站稳了脚跟。但是,正统的文学殿堂还没有正式接受这一形式。 三节新浪潮时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黄金时代”对科幻小说认识的统一以及创作方法的标准化,给科幻小说带来了桎梏。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间国际政治、军事和科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冷战、左翼兴起、东方宗教的传播、美国在东南亚的卷入,生态环境的破坏、流行艺术的产生以及毒品泛滥等等,特别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给人们极大的震动。公众发现,科幻小说中那些美妙故事要么缺少现实性,要么比现实还缺少神奇性。再加上长期以来,科幻作品属于通俗文学范畴,得不到主流文学界的重视,这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这样,一场变革的风暴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1965年夏,著名作家兼编辑家米切尔·莫考克(1939-)出任英国《新世界》杂志主编。他一上台,立刻对整个英国科幻界产生了新的影响,推出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部分作家的革新作品。这些作品与传统科幻小说对立,它不再把物理学一类的正统科学当成主要内容,而是重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神学。它的写作手法极力接近正统的主流文学。它不再象过去的科幻小说那样热衷于二千年、三万年以后的世界,而是极力想表现最近的将来,甚至表现当前的世界。完整、清晰的故事没有了,片断的、琐碎的、意识流的,幽默嘲弄式的、象征主义的手法出现了。初看起来,这些小说晦涩难懂,但仔细品味,其中的寓意十分深远。1968年,编辑家朱迪·梅丽尔选编了这样一本集子,并把它们正式称为新浪潮作品。新浪潮运动由此产生。 这场由英国人发起的改革运动,立刻被当时居留在英国的美国作家托玛斯·迪什、约翰·斯拉戴克、詹姆斯·沙立斯和萨缪尔·迪拉尼带回美国,进一步影响到哈兰·艾立森、罗伯特·希弗伯格、诺曼·斯滨那德

古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研究论文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后他说“安能催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彳亍着。 而杜甫就简单的多。他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精神一直渗透在杜甫诗的字里行间他的七律《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首诗十分能体现杜甫诗歌的特点,诗开头就以景色引出作者心绪,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有动人的对比。其后写出“万方多难”的境况,最后写出个人报负,他想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全诗即景抒情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说人事又借助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感于一炉,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的是唐军攻克安史老巢后诗人听到消息后的喜悦。全诗以流走的音韵真挚的情感快速的节奏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登高》全诗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一体。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结合自身衰老,归结到零落潦倒的根源。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名句。 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1】

[摘要]杜甫的诗善于铺陈,多叙事,全面而忠实地反映了整个唐朝由盛转衰的史过程,而且具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因而被后世称之为“诗史”。

郭预衡在其《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书中也说,“杜诗这样刻画如此众多‘乱离人’的群相,这样广泛地反映他们的生活,这样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确是前无古人的。”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精神;思想感情

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决定了杜甫的诗歌都具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杜甫的诗歌中,其现实主义精神首要地就表现在这一类以时事入诗,干预政治,揭露统治阶级的种种罪行具有着明显政治性的诗歌上。

杜甫的一生,做官的时间并不长,总计起来也不超过四年。

但是杜甫和其他的文人一样都对仕途之路抱有极大的热忱,在他为官期间,为人耿直的性格让他得罪了不少的宦官子弟,因而仕途之路一再受到挫折。

或许正是这样坎坷的道路才使得杜甫看清了仕途的黑暗。

杜甫困居长安时,其由于仕途屡次遭到了阻碍,生活过得很屈辱。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就写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当时的生活每天都处在饥饿与贫苦之中度过,非常的穷困潦倒,这样的几句诗歌正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显示出了他现实主义创作的端倪。

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第二个体现就在于他对于人民、百姓的关怀。

在杜甫为官之前,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也尝试了普通百姓们的穷苦生活。

所以,他在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霸道的同时不忘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

《兵车行》一诗中,杜甫就为统治阶级压迫下的穷苦人民怨声载道,“信知生男恶,反知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的思想感情与百姓的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与其说是杜甫写实手法的深动,倒不如说是他对于人民的悲惨境地感同身受,正是因为深有体会,才使得杜甫将人民的疾苦描写的如此真实。

《北征》也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

“靡靡逾阡陌,人烟渺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杜甫在归途中,走过一条乡间小路,人烟很稀少,即使碰到行人也大都负伤,有的甚至留着血。

此情此景顿时勾起了杜甫的仁爱之心,他替百姓伸冤,替百姓诉不平。

夜里,他又来到了战场,“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诗人看到了满地的白骨,除了告慰牺牲的勇士,也委婉地向皇帝劝诫,安史之乱的教训不能忘,这无疑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具体展现。

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剑客都对祖国的山川有着深厚的喜爱,在多少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大好山川的赞美已经成为了爱国情怀的直接表达。

而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除了感受到他的爱民心切,更是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他对于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在壮游时期,少年杜甫同友人游山玩水,走访了吴越、齐赵,那时他就对祖国的河川有着一份独特的偏爱。

在《望岳》一诗中,杜甫登上了泰山,望着祖国山川秀美的风景,不禁地感叹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曾今也说过,“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样的情怀,杜甫也正是在泰山顶上望到了祖国的强大。

杜甫的爱国之情已经不在仅限于对于祖国山川的赞美,诗人的内心早已和祖国命运紧紧相连,他的喜怒哀乐之情随着祖国的命运的不同随时变换着,“三吏”“三别”就是诗人情感变化最明显的几首诗歌。

在《哀江头》中,“少陵野老吞生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这正是站在曲江边上的杜甫看着一片荒凉的曲江,沉痛地感慨国破家亡的哀伤。

而《春望》一诗正是诗人情感悲痛的最高潮,这首诗歌写于作者困居长安时期。

京城沦陷之后,杜甫站在冷清的城垣中,已经再也看不见往日国都昌盛的样子,眼前的场景致使作者抒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哀伤。

而安史之乱结束,漂泊在外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竟然“初闻涕泪满衣裳”,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

他为了抒发当时喜悦的心情,大笔一挥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是一位创作很广阔的诗人,他不仅热衷于展现社会的历史场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人民的同情,更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着仔细的观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些诗歌的描写中或而述怀,或而咏物,或而赠答,或而登临、或而题画、或而怀古,样样都描写的十分到位,情感也很真挚,点滴之间都渗透着诗人对于生活浓厚的热爱之情。

杜甫在人生漂泊的最后时光里,将创作的笔触慢慢地转向了平日所常之物上,作者曾今在成都的草堂寄居,生活十分地清雅。

在这个远离战争喧嚣的地方,一边是几方田地,一方是几户零散的人家,有成片的麦地,有举目望不见的荷塘,还有草堂周围盛开的各色鲜花,有鸟鸣有虫叫,有孩童的游戏有老人的闲聊,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情景,杜甫又怎能不歌颂呢?《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就描写了这样的情景,“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春意烂漫的江畔,杜甫俨然已经乐在其中了。

再如那首诗人写细雨蒙蒙的咏怀之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将一夜滋润万物的小雨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着柔情,仿佛是诠释着春的复苏。

无论是状物、咏怀、赠答还是题画,杜甫笔下仿佛生出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真挚而又充满了乐趣,这或许就是杜甫一直致力于将现实主义的精神给予在诗歌创作中,才使得他笔下的诗歌都生出了一种灵气,让你读之便觉得身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陈少志诗圣杜甫与现实主义诗歌[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康震.康震评说诗圣杜甫[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李利民.安史之乱与三大诗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范震威.一个人的史诗[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5]刘明华.杜甫研究论文集[M].四川:重庆出版社,2004.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2】

摘要:杜诗有"诗史"之称,杜甫的生活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性格及遭遇使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本文总结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在其讲述事实,反映现实,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此外在他诗歌中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贯穿始终的特点也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寄情于景;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崇高的地位和隆盛的声明被人们誉为"诗圣"。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因而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

1.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是由于时代和社会以及个人性格遭遇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唐代"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大背景下,杜甫亲身经历了战乱离丧、朝廷的贪腐、社会生活的黑暗,人民因为战争饱受苦难,这些都使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无法实现,从而使他由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慢慢转变为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杜甫的一生,遭受身世之苦、时代之苦、国破之苦,生活在由盛转衰的时代夹缝中,繁华成为了过眼云烟,国破家亡的痛苦时时噬啮着他,在如此的生活背景之下,更加激发了杜甫的顽强人格和爱国精神,他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

2.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气质以及人生信仰决定了他与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诗存在着十分深刻而广博的历史内容, 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

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讲述事实,反映现实。

杜甫经常能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通过细枝末节的场景来体现出来,使人震撼人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艺术的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衬托写出了统治阶级生活奢侈的罪恶。

这首诗不仅是他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 而且是他对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综合表现。

同时, 也标志着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成熟。

2.2寄情于景,忧国忧民。

在杜甫的许多抒情诗中,他往往寄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在景物描写中,流露着诗人的激情,交织着内心的复杂情感,政治上的失意,漂泊无依的感伤,在诗句中倾泻出来,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高超的艺术风格。

杜甫的这种风格在《登高》也有体现,作者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来倾吐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壮阔的景物描写之中,让人感受到了他那沉重的﹑跳动着的情感脉搏。

在杜甫雄浑壮阔的意象描写中,还隐藏着他身世悲苦的暗流,寄寓着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2.3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作品的始终。

爱国主义精神是杜甫的人格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他的爱国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对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

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为官僚子弟还是沦为"众人",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命运,国家成为了他的生命的支柱,成为了他毕生的奋斗目标。

在渔关失守后,他曾经参加流亡者的队伍, 因而写下不少爱国的诗篇,如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这首诗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2.4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了不少的人道主义的思想, 他的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对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同情,渗透着对人民深切的爱。

他的悲哀不是停留在自己身上而是想到了比自己更苦的人民,他在颠沛流离之后暂时得到安居的一间茅屋为秋风所破,偏偏又下?远雨来,他盖着冰冷的.破被、躺在"床头屋漏无干处" 的破茅屋里,尽管自己生活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还是时刻想着天下的寒士,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更关怀的是那些无处安身的" 天下寒士" ,只要他们欢颜,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

这些动人的诗句鲜明地表露了诗人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幅安居乐业的鲜明图景,更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种愿望正是在封建制度压迫下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是一位面对人生,忠于现实的伟大诗人,无论生活使他多么痛苦,他从未脱离现实,他自始至终力求描写现实生活,着力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疾苦,呼吁人民的心身,他的诗歌无论是形式或者内容都给中国的诗歌扩大了领域,成为了千古绝唱。

  • 索引序列
  • 超现实主义美学研究论文
  • 欧美现实主义绘画研究研究论文
  • 现实主义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 现实科幻主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 古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