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

发布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

王庆国教授。王庆国教授师从于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是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在四十余载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其应用六经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临证根据病机依法组方,形成了自拟方“双辛鼻鼽散”,疗效稳定确切,反应良好。现将王庆国教授对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及诊疗经验介绍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脏象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委员、中药品种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版)》副主编。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获得者。王庆国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主持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局级以上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8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两项,北京市教育成果奖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研究、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的研究、经方配伍规律与作用机理的研究。临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见长。主编与参编著作、教材13部,发表论文240余篇。

1. 曲淼,赵艳.《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初探.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8):818-8192. 曲淼,唐启盛,孙文军.“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37-4403. 曲淼,孙文军,唐启盛.清利肝胆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2013,32(8):566-5694. 曲淼,董兴鲁,任熙.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治疗抑郁症. 吉林中医药,2014,33(6):555-5565. 曲淼,董兴鲁,任熙.强迫症的中医“神魂相搏”病机探讨.辽宁中医药杂志,2013,40(9):1804-18056. 曲淼,王娣,赵晶.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2):13-16,.7. 曲淼,唐启盛.温阳降气法治疗阳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10,40(9)72-758. 曲淼,唐启盛.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核心病机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8):63-659. 曲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关系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510.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吉林中医药,2007,27(11):10-1211.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益肾疏肝法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43-234612. 曲淼,唐启盛,包祖晓,等.贝叶斯网络模型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97-149913. 孙文军,曲淼,唐启盛,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38(7):127-12914. 董兴鲁,曲淼,焦虑症从肾论治探析.江苏中医药,2013,21(10):7-915. 唐启盛,曲淼,孙文军.中医药研究焦虑障碍的进展与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3):3016.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贝叶斯网络研究.中医杂志,2008,20(11):1223-122517.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83-23118. 唐启盛,曲淼,徐向青.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119.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北京中医,2007,26(3):134-136.20. 唐启盛,曲淼,罗斌,等.抑郁症核心症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脑病杂志,2006,(2):13321. 董兴鲁,曲淼.针刺膈俞合并循经走泄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新中医,2011,43(3):145-14622.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及诊疗标准制定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77-8123. 赵晴,马燕桃,曲淼,等.抑郁症患者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51-75524.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郭东方.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症中药配伍规律,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7(7):1941-1946.25. 唐启盛,朱晨军,曲淼.安神定志丸治疗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06-20826.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从血府逐瘀汤看王清任治疗焦虑症的思想. 吉林中医药,2011,31(1):1-327. 李侠,徐峰,曲淼.心理干预产后抑郁症的中医学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136-113728.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清肝补肾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7,7(1):19-20.29.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 颐脑解郁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730. 包祖晓,唐启盛,曲淼,等.247首安神方剂用药组方规律分析.中医杂志,2007,48(11):1013-101531. 唐启盛,司银楚,裴清华,曲淼.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33-3532. 唐启盛,林谦,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状态调查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76-7833. 唐启盛,林谦,朱跃兰,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治疗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74-7634. Zhao, Qing; Ma, Yan-tao; Lui, Simon S. Y.; Liu, Wen-hua; Xu, Ting; Yu, Xin; Tan, Shu-Ping; Wang, Zhi-ren;Qu, Miao; Wang, Ya; Huang, Jia; Cheung, Eric F. C.; Dazzan, Paola,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discriminate schizophrenia from major depression but not bipolar disorder,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vol 43, pp 72-78, 2013/6/335. 200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指导及习题集. 华夏出版社 2004年(编委)36. 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副主编)37. “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译者)38. 200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冲刺.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副主编)39.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副主编)40.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副主编)41. 常见病(单病种)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 神经分册. 高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副主编)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

周旺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立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建设顾问,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周旺生简介(一)基本情况周旺生,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立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建设顾问;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奖励。1989-1990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访问研究。1994、1995、1996、1999年分别在香港作短期讲学。1996-1997年在美国伊利诺依斯大学作访问研究。(二)专业特长周旺生主要从事立法学和法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率先创建立法学学科并取得成功。迄今已发表约600万字著述。包括自著、合著著作30余部;论文80 多篇,其中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万字以上长篇论文 30 多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多本全国统编高等学校法学教材。为北京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为高级法官培训班、硕士学位研修班、政法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其他诸多院校和国家机关,讲授立法学、法理学、立法学专题研究、法理学专题研究、当代中国立法研究、中国法理学研究、法学经典著作解读、比较立法制度等十多门课程。讲授生动深入,深受学生欢迎。(三)社会实践在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同时,周旺生积极参与国家法制建设,担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等省级人大常委会顾问或咨询委员,特别是积极参与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活动,为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促成了这些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例如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为中国硅谷基本法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制定,就是由周旺生担任首席顾问、专家组组长、起草小组副组长的。(四)学术主张周旺生的研究证明了这样几点:中国现代化的主体工程,除应包括长久以来人们所追求的"四个现代化"以外,还应包括法治现代化。没有法治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其他现代化。观察世界上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可以看到它们的发达程度通常总与它们的法治现代化的程度成正比。现代社会有两个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标志:经济实行市场化、政治实行民主化。而这两化都需要法治来保障。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最鲜明的标志集中到一点,就是实行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中国要建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必须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建设法治国家。而无论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还是国家法治化,首先要有好的制度建置。这种制度建置在中国国情之下特别表现出对立法的需求。由此就要有好的立法研究。在这种基础上,周旺生系统阐明、论证了如何在中国国情之下加强立法和立法研究,构建了中国立法学体系,就立法改革和完善提出一整套建设性的对策和大量具体建议。主张改革完善中国法学研究的方法和进路,是周旺生所特别关注的。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和注意到一系列赖人寻味的现象。二十年来中国法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确取得重大进展,在与国际先进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连接或向其学习的过程中作出许多努力。但有意思的是,中国法学在研究西方例如美国的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时,所注重所着力推介的主要是其判例法学说和判例法制度,然而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实际生活在与西方例如美国发生连接时,所注重所着力借鉴的主要是其成文法律制度及其经验。中国法学理论研究与法治实际生活的疏离,使得周旺生提出改革完善中国法学研究的方法和进路的种种观点和对策。他还进一步以英国人边沁的成文法学说未能在其本土获取实践价值却在欧洲大陆结出丰硕果实、德国人萨维尼的学说即便影响一时却未能使德国法制按照其所指引的方向运行这样一些著名的历史事实,佐证了法学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准则在于法学能够为法治实践生活所选择所应用,而不是与法治实践生活相疏离或为法治实践生活所摈弃。(五)主要贡献周旺生把立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设,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他于1988年出版国内第一部《立法学》,为立法学在我国崛起发挥了奠基作用。1994年推出60万字的长篇论著《立法论》,提出、研究和阐述了中国立法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新问题,拓宽、深化和推进了国内的立法研究。他的研究既填补了中国法学体系的空白,促进着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法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又对在中国实现立法的科学化、完成市场经济向中央和地方提出的全新而繁重的立法任务、并进而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有重要意义。他构造的包括三要素的立法学体系,为后来的立法研究提供了典范化的模式。他的立法研究,被认为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周旺生的理论研究成果受到广泛的重视和采纳。国内关于立法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少没有引用周旺生著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实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注周旺生的立法研究。周旺生本人更经常被邀请或被聘任为立法顾问、立法专家参与立法实践。由周旺生担任专家组组长和首席顾问的中关村立法,引起了国内国外的广为关注,作为中关村立法主要成果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制度建置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正在产生日渐深刻和明显的影响,对中央和其他地方立法有种种先行意义和直接借鉴的价值。(六)获奖情况周旺生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受到多方面的奖励和表彰。主要有:1988年获北京大学首届优秀青年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991、1994年两获北京大学和美国安泰集团光华安泰优秀科研成果奖;1992年获北京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95年获第二届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91-1992学年度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1993年获司法部颁发的首届育才奖;199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1996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1996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奖励;1999年被评为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七)主要著述周旺生的主要著作有:(1)《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规范性文件起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4)《立法学》(全国统编教材,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2000年再版(5)《立法学教程》(主编),法律出版社1995(6)《立法:原则·制度·技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当代中国立法》(国家八五重点项目第四卷主编),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8)《西方法学名著评介》(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9)《西方法律思想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0)《法理学》(全国律师专业统编教材),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法理学研究》( 国家七五重点项目,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中国法制四十年》(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3)《中国法律制度》(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14)《法理学》(全国高校核心课程教材),副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15)《法理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16)《立法研究》(第1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17)《立法研究》(第2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18)《中关村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周旺生的主要论文有:(1)"论完善中国法的内部结构" 《中国法学》1989·6(2)"论法律但书" 《中国法学》1991·4(3)"法理学变革与立法学发展" 《中国法学》1991·6(4)"论中国法案起草的过程和步骤" 《中国法学》1994·6(5)"关于中国立法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法学》1995·2(6)"论中关村立法的创新性品格" 《中国法学》2001年·4(7)"立法学体系的构成" 《法学研究》1995·2(8)"论现行中国立法体制" 《北京大学学报》1989·3(9)"关于立法规划的几个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1993·3(10)"法的概念界说" 《北京大学学报》1994·2(11)"中国立法改革:法治、体制、决策" 《北京大学学报》1995·5(12)"论国务院立法的几个问题" 《法学评论》1988·2(13)"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学" 《法学评论》1988·6(14)"中国法制理论四十年检讨"(上) 《法学评论》1989·5(15)"中国法制理论四十年检讨"(下) 《法学评论》1990·6(16)"论立法规划的基本原则" 《法学评论》1993·2(17)"应当重视立法基本概念的研究" 《法学评论》1994·2(18)"论立法规划的分类" 《行政法学研究》1993·3(19)"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行政法学研究》1994·3(20)"'法的制订''法的拟订'的使用和界说" 《法学》1993·8(21)"立法规划权限划分和编制规程" 《政治与法律》1993·1(22)"论中国地方立法的地位" 《政治与法律》1994·5(23)"论法的总则部分构造" 《政治与法律》1995·3(24)"法、法律、法规诸概念使用形式改革 " 《法学杂志》1993·5(25)"中国立法五十年"(上)(下) 连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1、6(26)"立法质量与质量立法" 《立法研究》2000·1(27)"论立法法与它的历史环境" 《立法研究》2001·2(28)"论中关村园区的制度建?quot; 《政法论坛》2001·4(29)"论中关村园区的涉外法律制度" 《法学论坛》2001·4(30)"ESSENTIAL PROBLEMS O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N CHIN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EGISLATION,BEIJING,1995(八)承担项目周旺生近年主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1)中国立法与中国立法学 国家教委九五项目(2)中国立法体制与立法程序研究 国家社科项目(3)立法学 司法部九五项目(4)中关村立法研究 北京市重点项目(5)中国立法质量研究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项目(6)当代中国立法研究 国家八五重点项目(7)法理学(副主编) 教委九五重点教材(核心课教材)(8)当代法理学理论学说研究 北京市十五重点项目(9)法律援助研究 北京市重点项目(九)通讯地址讯址:北京大学法学院邮编:100871电话:62752094电子邮件:

《说〈招魂〉》,《文学遗产增刊十辑》(1962、7)《关于古典散文研究的二三问题》(与张少康等合作),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42期(1962、12、2)《贾谊思想初探》(与阴法鲁合作),《北京大学学报》1962年第5期《岑嘉州系年商榷》,《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论高适和岑参的诗》(与孙钦善等合作),《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5期《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参与先秦两汉部分的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近代诗选》(集体编注,自始至终参加工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关汉卿戏剧集》(编校,与孙钦善等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中国小说史》(集体编著,参与撰写和定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岑嘉州诗版本源流考》,《文史》第6辑1979年《高适何时入河西幕》,《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3辑《储光羲生平事迹考辨》,《文史》第12辑1981年《岑参集校注》(与侯忠义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清代笔记三种,校点),中华书局1981年《关于孟浩然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文史》第15辑1982年《王维年谱》,《文史》第16辑1982年《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塑造的曹操》,《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与<三国演义>》,《文学评论丛刊》第16辑1982年《近代诗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三国演义>成书年代考》,《文学遗产增刊》15辑1984年《王维诗真伪考》,《文史》第23辑1985年《也谈岑参诗中的“冰片”》,《文学遗产》1985年《两度出塞的盛唐边塞诗人岑参》,《文史知识》1985年6月《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王维诗文最好的古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文史知识》1986年2月《高适的幽州之行》,《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8月《高适系年考补》,《文史》第26辑1986年《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作其中王维、孟浩然等四人传笺证),中华书局1987年《怎样读岑参诗》,《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4期《漫谈<河岳英灵集>的选录标准》,《文学评论丛刊》30辑《王维生平五事考辨》,《古籍整理与研究》总第3期,1988年《王维生年新探》,《文史》第30辑1988年《王维与道教》,《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王维与僧人的交往》,《文献》1989年第3期《百家唐宋诗新话》(傅庚生主编,为作唐诗新话八则),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近代爱国诗选》(与孙静等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王维新论》,首都师大出版社1990年《王维集版本考》,《古籍整理与研究》总第5期1990年《李华事迹考》,《文献》1990年第4期《读张著<王维年谱>札记》,《文献》1991年第3期《也谈储光羲的卒年》,《文学遗产》1991年第4 期《我的王维研究》,《唐都学刊》1991年第4期《由新发现的韦济墓志看杜甫天宝中的行止》,《文学遗产》1992年第4期《<王维集校注>前言》,《王维研究》第1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萧颖士系年考证》,《文史》第37辑1993年《唐代文学史》上卷(集体编著,两主编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二十五史精选精译》(集体,负责选译两《唐书》),中华书局1996年《农民起义领袖传》(“文白对照二十五史分类传记”之一种,任主编),海南出版社1996年《略谈闻一多唐诗研究的启示》,见《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辋川别业遗址与王维辋川诗》,《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4期《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简评<全宋诗>》,《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18日《论律诗定型于初唐诸学士》,《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订阅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问题一:有哪些优秀的科技类杂志推荐? 微型计算机・Geek 问题二:有哪些科技方面的杂志比较好? 这个还真没有科技类杂志一种是专门性杂志,比如数学学报,内容只与数学有关,另一类是综合性的,比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容倒都是比较前沿的,包括一些成果和阶段成果,主要是论述,不是介绍及发展预测。只能从中进行分析(属于情报学范畴)。 问题三:什么是科技类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 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如需要更多的期刊发表信息及技巧我锭! 问题四:有什么科技类的杂志有推荐的 有太多的科技杂志了;《硅谷》,《科技资讯》,《科技创业月刊》《科学少年》等;具体的可以去网上杂志铺订阅;希望上述回答能有帮助 ... 问题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问题六:科技类报刊杂志有哪些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新知客》 《电脑爱好者》 《数码》 《科技新时代》 《中国国家天文》 《数字家庭》 《微电脑世界》 问题七:科技类核心期刊出刊快的有哪些 快的科技类核心期刊,可以7月初见刊,也有7月底的,也有8月初可以出刊的,也有明年的。很多科技类核心期刊都可以发表,看你要发什么方面的文章吧,我空间有介绍 问题八:请问,科技类的文章可以在哪些杂志期刊上发? 一般科技类的杂志都是可以的,也有很多其他的杂志设有这个栏目的,具体的就要看你的文章的内容比较符合哪个杂志的要求了,你要是投稿的话就发到这个邮箱吧,我朋友在那里发过,挺不错的,速度也挺快,通过率也挺高的。 问题九: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有哪些?介绍一下 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更多科技核心期刊列表详见教育界杂志社官网,参考网址: jyjzzs/...8 ,希望能够帮到你 ! 问题十:科普杂志有哪些 很多啊看你哪方面了综合《百科知识》。航空《航空世界》 兵器《兵器大观.>>1、《少儿爱科学》 理由这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蝉联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 2、《科学课》 理由这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和我国唯一的小学科学课程专业刊物 3、《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 理由是这本是科技教师指导小发明 4、《科技展望》――探索发现 5、《少儿科技》 6、《少年科普世界》 理由是关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的少儿科普杂志,有很多与学生互动的栏目 7、《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理由是精美的科普杂志,特别关注当前的科学热门,综合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的天堂。 8、《未来科学家》小学版 9、《实验教学与仪器》 还不少呢,不都谢了。望有帮助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是核心,但是由于本校研究生很多,大家都要发文章毕业,所以很难发,建议你投到辽宁中医药、吉林中医药和山西中医药,基本上一个月就会回复的,比北中医的好发多了

是的,但是发表周期很长,通常得6-10个月才能发表,

推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1.747   综合影响因子:1.096;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我知道有本《中医学》,是rccse核心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招聘

(1)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2)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3)作者署名位于题名下方。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信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 , 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4)论文摘要的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4部分,冠以标题,连续排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中若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应在第1次出现时予以说明。中文摘要篇幅以200~400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5)关键词每篇选3~8个。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表》、《中医药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各词之间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下方。(6)引言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编为“0”。“引言”二字也可以省略。(7)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 相隔 ,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写,后空1字长接写标题。(8)图(表)要精选,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图)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图(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应有以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图(表)题。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 顶左底右。说明性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表明使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若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表中相邻或上下栏的数字或内容相同者,应重复标注。图及照片做成电子版,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9)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3.45,P<0.05);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10)数字的用法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必须用汉字数字,如十滴水、十二指肠、“八五”计划等;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八九岁、六七米等;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引用古籍时,应与原版本一致,其版次、卷次、页码等可以照原样使用汉字数字。如: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第九页。(11)量和单位的用法执行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符号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 例外)。单位符号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以正体字母表示。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h(时间单位“小时”)。(12)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年版) 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7年版)为准。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如: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希文小写-χ;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t检验用英文小写t;(4)F检验用英文大写F;(5)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6)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7) 概率用英文大写 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3)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14)参考文献仅限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主要文献,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 名全部列出,超过3名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 Index Medicus 所列为准。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文章中引用顺序排列。 (1)来稿应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或加盖公章,请作者保证稿件内容真实、无一稿两投、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署名无争议等,稿件刊登后文责自负。基金资助或攻关项目的课题论文需注明基金项目的中文名称及编号。(2)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自行处理,本刊不退稿,不反馈审稿意见。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3)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4)在稿件刊用前,作者需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授权书由编辑部提供。

是的,现在比较难上。

是的,但是发表周期很长,通常得6-10个月才能发表,

是核心,但是由于本校研究生很多,大家都要发文章毕业,所以很难发,建议你投到辽宁中医药、吉林中医药和山西中医药,基本上一个月就会回复的,比北中医的好发多了

  • 索引序列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
  •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订阅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招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