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文献论文

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文献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文献论文

高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论文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在高校范围内,以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 利用课余时间由学生参与正规的或者简化的自定规则的个人或者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比赛,是集形式多样、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 课余体育竞赛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它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一方面可以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体育环境中从事各种体育活动, 既健身又悦心;另一方面参加这种比赛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心理、生理以及各种社会适应能力处于完美状态, 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1].

1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现状

1.1 高校课余体育开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自 1995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以后,我国高校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全体参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学校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中最活跃的成分, 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运动技术、自觉锻炼、参与比赛并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基本上仍停留在运动会和以传统的球类项目为主的模式之中。 竞赛项目大多也都是传统的田径和球类, 集体项目大多是作为表演不计入比赛总分。 竞赛规则也一直沿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各竞赛项目规则》。 这种竞赛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挖掘和培养体育竞技人才,使运动成绩走向更高更强。 但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思想的深入,新大纲的贯彻实施,仅以少部分人参与的以摘金夺银, 努力提高竞技成绩为最终追求目标的体育竞赛,逐渐显出不足之处。 目前的竞赛模式,使大部分同学对体育竞赛望尘莫及, 降低了学生对课余体育竞赛的关注程度, 久而久之也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2].

1.2 高校课余体育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 高校的课余体育工作一直由体育教师大包大揽,大到宏观的规划、计划的制订,小到具体比赛和活动的组织乃至裁判工作。 在特定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依靠学校的体育拨款,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从而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严重制约了高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面对新时期面广、量大、要求高的高校群众体育工作,这种工作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转变。 张恳、李龙在《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中指出,出台课余体育竞赛管理相关文件的学校较少,组织与管理的方式、方法相对陈旧;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竞赛组织机构, 高校对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竞赛有硬性规定的不多, 对学生必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的硬性规定也不多,从而在无组织、无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地点、时间的随意性很大,会降低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参与竞赛的动力[3].

2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对策

2.1 制定针对本校特点的学校课余竞赛管理文件

课余体育竞赛管理文件是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它把课余体育活动竞赛的内容范围、组织规模、场地设施标准、 每学年体育教师对课余体育竞赛的工作安排等加以规范化,是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竞赛管理监督的重要工具[3]. 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将课余竞赛管理形成既定的文件,此文件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依据,因此,要从学校大局出发,共同商议,根据社会、学校相关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2.2 成立专门的竞赛组织机构

课余体育竞赛组织机构对课余体育竞赛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起关键性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能使课余体育活动竞赛更具有条理性, 特别是当代高校的课余体育活动竞赛打破了以前的'传统项目,内容开始向娱乐性、趣味性发展,呈现出竞赛项目多样化的趋势, 这就要求各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机构要更加完善,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余体育竞赛活动。此机构可由 1 到 2 名体育教师和若干名学生组成。具体任务是对学校每年既定的课余体育竞赛分工协作, 对各个院系所计划的开展的体育竞赛统筹规划,以免时间、场地、裁判等发生冲突,竞赛结束后收取总结报告、比赛成绩单等为以后的竞赛积分和年终总评做准备。 同时,对参与指导、担任裁判的老师记下课余工作量。

2.3 重视解决人力,物力与财力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不应是体育老师的单打独斗, 应该有学校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参与,比如学工部、校团委、各院系所的学生体育部等。 要转变高校的体育竞赛工作一直由体育教师包揽的局面,将体育教师解放到参与、管理、指导与服务上来,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自律自管的积极性,大胆让学生们组织、指导和管理课余体育竞赛。

场馆及场地是学校开展课余竞赛的有力保障。 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学校将现有的场地设施进一步规划,把学生感兴趣、锻炼效果好的项目场地尽可能封闭起来、改建起来,既利于教学,又利于课外活动。 从经营管理上,先采取集体直接管理的办法,也可将那些责任性强、技术指导性强、开放难度大的项目,在会上公开招标协议,责任到个人或组合小集体,场地首先要满足学生, 同时逐渐转变学生观念使其适当的参与体育消费。

经费是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体育竞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竞赛策划、宣传、组织到结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经费有限只会导致竞赛活动开展不顺利或中断, 同时竞赛的规模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压缩比赛日程或精简比赛项目。 除开取得学校领导重视,加大学校课余竞赛经费的投入,扩大课余体育竞赛经费的投入比例外,还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宣传及广告魅力,取得社会的支持例如企业公司的赞助, 另外要转变现代人的健身消费观,让学生在自己消费能力内来适当的消费课余体育,比如花钱办健身卡。

3 量化的考核方法

量化的考核方法是给积极自主开展各类课余体育竞赛单位奖励时提供依据。 学校可以形成定型的相关考核文件,对参加与组织各级各类课余体育竞赛的单位或个人利用加减分数的方法来量化考核。 例如以学院为单位加分,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校内比赛如何加分,加多少分,对报名无故缺赛的又如何扣分,形成既定的量化方案后,每次比赛结束,将总结报告至竞赛管理部统计分数。 现以一积分方案为例,如表 1.

以上例子仅供参考。 建议对组织比赛和担任裁判的学生的所在单位也给予奖励分,以提高学生组织比赛的积极性。 年终学校召开体育表彰大会(取得学校的支持),同时将成绩、名次公布到学校的网页上。

4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资源

体育教师承担着一定的教学、竞赛及科研任务,若增加过多的工作量,会影响教师的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积极性。 因此学校体育部门应向管理群众体育转变, 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作用, 使体育教师从繁忙的赛事中摆脱出来, 充分发挥其领导、监督、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 体育老师可以借鉴个别高校"三个一"的模式,即一名体育老师负责帮带一个院系所的课余体育竞赛工作, 指导一个体育社团 (或体育协会或俱乐部)和带一个运动队。 帮带院系所的体育竞赛工作主要是与该单位的辅导员、体育部学生联系,包括赛事的组织、平时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技术上的指导,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课余体育活动竞赛的需求, 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基层组织者的作用, 从学生的学年课余竞赛计划及最后的竞赛总结都应参与指导、监督。 指导体育社团或者俱乐部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的管理制度, 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优化运行模式,体现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建立有特色的体育俱乐部和协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一般来说, 老师指导的社团或者俱乐部的项目与其带的运动队的项目一致, 这样社团或者俱乐部的优化运行对运动队参加相应项目的比赛起着推动作用, 比如羽毛球协会的训练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参加各类羽毛球比赛。

5 小结

课余体育竞赛是体育课堂的延伸与补充, 它有效地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功能, 普通高校开展体育竞赛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现代化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并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具有一定得意义。 因此,抓好课余体育竞赛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体育管理为开展课余体育竞赛的良性循环开展提供保障, 各学校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 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 [D].重 庆:西 南师范大学,2005.

[2] 李悦悦。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研究 [D].武 汉:华 中师范大学,2009.

[3] 张 恳, 李 龙。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浅谈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论文

摘要: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文章阐述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开展课外活动就很好地突破了时空的有限性。文章从五方面论述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说明了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未成年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未成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为突破时空的有限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课外活动场所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如学生可以参加科技馆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体验操控火箭发射升空;参加科普开放日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科技节期间,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课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课外活动要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因地制宜

课外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还要有一个与活动目的密切相关的鲜明的活动主题。如向学生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普及实用技术、体验科学过程、启迪学生智慧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选题内容可以围绕科学纪念日主题开展的专题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些活动还具有世界性,它的主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底“全国科普日”等。如围绕生存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开展的科技探究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兴趣,使青少年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各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学校的生源、设备条件也有差异。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城镇地区到科普基地、工厂参观调查的条件好一些;农村地区则可结合农林牧副渔,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三、建立健全课外活动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

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体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化课外教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外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客观基础,但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新颖的内容、再理想的环境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课外活动呼唤创造性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尤其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必须有“为学不已”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结构,并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养的活水。只有为学不已,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研究型”教师,才能将科学知识内容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利用最好的方法、最新的手段进行课外教育活动。

五、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特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课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毕业论文关于时间安排

本科毕业论文时间进度安排:第1—2周各系负责人督促本系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协商,调整并最终确定选题。第2周学生开始填写《报告》,由指导教师审核、修改。

1、第5周至第13周,开题完成后,学生根据实际工作进度上传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对中期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第13周(5月31日前)论文修改、完成定稿。

3、第14周(6月5日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各系审查学生答辩资格,并向学院上报公开答辩名单及答辩小组名单。

4、第15周(6月8日)各系开始组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届时将通知)。答辩结束后及时准备报送申报省优秀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工作:

1、院系两级负责人(管理员)在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中对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

2、院系两级负责人(管理员)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具体职责详见前文并参照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执行。

3、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按学校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定期向系统上传阶段性成果。指导老师定期督促、核查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大四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一般是一月底完成论文初稿,在二月底至三月初完成论文修改稿,在5-6月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扩展资料 大四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各个院校有所不同,上一学年十二月份进行选题,在一月底完成论文初稿,交予指导教师审核并进行修改。在二月底至三月初完成论文修改稿,在5-6月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关于排球课余训练的论文参考文献

[1] 主红. 对排球大力跳发球失误的技术原因分析[J]. 科技信息, 2010, (14) :404[2] 隋远杰. 辽宁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现状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 2010, (02) :38,41[3] 卢文平. 排球比赛中发球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 内江科技, 2010, (04) :152[4] 苏玉凤. 对不同阶段影响中国女排竞技水平发展的因素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05) :50-51[5] 郭立平, 宋林. 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扣球高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1) :120-122[6] 刘作忠. 首次由中国人主持的全国运动会[J]. 寻根, 2010, (02) :34-38[7] 胡永奎. 初中女生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 (03) :18[8] 任国平. 西岗,激情与活力的热土——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教师专业成长纪实[J]. 人民教育, 2010, (01) :20-29[9] 刘纯献. 体教结合论[J]. 体育文化导刊, 2010, (03) :74-77[10] 谢曙, 周威, 雷文军, 许名鑫. 广州2010年亚运会排球馆大跨预应力箱梁设计[J]. 建筑结构, 2010, (04) :63-65,75[11] 刘菁. 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及教学方法[J]. 体育科技, 2000, (01) .[12] 马志勇,杨焱. 排球上手传球技术教法的改进[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2) .[13] 张力. “导学——学导”教学法结合心理训练法在高校排球上手传球教学中的运用[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 (02) .[14] 李其顺. 排球上手传球的易错与纠错[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2) .[15] 符智勇. 想象训练在排球传球教学中的应用[J]. 成功(教育), 2008, (03) .[16] 姜晓阳,马金玉. 普通高校女生排球传球教学方法探索[J]. 教育探索, 2007, (07) .[17] 王俏英. 排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的教学方法[J]. 凯里学院学报, 2008, (03) .[18] 郑欣. 浅析高校女生排球课正面传球的教学方法[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02) .[19] 周俊芬,潘年丽. 排球传球技术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与纠错方法[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2) .[20] 陈高国. 排球正面传球教学探讨[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还有英文的参考文献,自己选吧1.Influence of ankle functional instability on the ankle electromyography during landing after volleyball blocking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 Volume 19, Issue 2, April 2009, Pages e84-e93Eneida Yuri Suda, César Ferreira Amorim, Isabel de Camargo Neves Sacco2.Body weight changes and voluntary fluid intakes of beach volleyball players during an official tournament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Volume 11, Issue 2, April 2008, Pages 139-145E. Zetou, G. Giatsis, F. Mountaki, A. Komninakidou3.A novice-expert comparison of (intra-limb) coordination subserving the volleyball serveHuman Movement Science, Volume 16, Issue 5, October 1997, Pages 653-676Jacques Temprado, M. Della-Grasta, M. Farrell, M. Laurent4.Somatotype, size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competitive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Volume 11, Issue 3, June 2008, Pages 337-344Grigoris G. Malousaris, Nikolaos K. Bergeles, Karolina G. Barzouka, Ioannis A. Bayios, George P. Nassis, Maria D. Koskolou5.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a Female Collegiate Volleyball Player with Costochondritis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Volume 30, Issue 4, May 2007, Pages 321-325Donald Aspegren, Tom Hyde, Matt Miller6.Comparison of landing maneuver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Clinical Biomechanics, Volume 19, Issue 6, July 2004, Pages 622-628Yasar Salci, Behzat Bahadir Kentel, Cengiz Heycan, Sabire Akin, Feza Korkusuz7.Individua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in high-speed motion of volleyball spike jumps by phase-matching and averagingJournal of Biomechanics, Volume 38, Issue 10, October 2005, Pages 2050-2057Mitsuru Tokuyama, Hirotsugu Ohashi, Hisao Iwamoto, Kunio Takaoka, Mamoru Okubo8.Humeral torsion and passive shoulder range in elite volleyball players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Volume 10, Issue 2, May 2009, Pages 51-56Laura M. Schwab, Peter Blanch9.Spine Injuries in VolleyballSpine in Sports, 2005, Pages 81-94Scott F Nadler, Peter Yonclas, Luke Rigolosi10.ANALYSIS OF THE VOLLEYBALL SPIKE USING WORKING MODEL 2DJournal of Biomechanics, Volume 40, Supplement 2, 2007, Page S760Wendy Linnell, Tom Wu, Pierre Baudin, Pierre Gervais11.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volleyball digJournal of Biomechanics, Volume 24, Issues 3-4, 1991, Page 266Joe F. Garrett, Gregory S. Rash12.Kinematics analysis of landing from volleyball blockGait & Posture, Volume 28, Supplement 1, August 2008, Page S19R. Lobietti, S. Fantozzi, R. Stagni, F. Merni13.The mo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 during the overhand volleyball serveJournal of Biomechanics, Volume 24, Issues 3-4, 1991, Page 266Lisa A. Schaller, Mary C. Verstraete14.Does landing technique displayed during volleyball training replicate the demands of competition?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Volume 9, Supplement 1, December 2006, Page 47C. Wild, B. Munro, J. Steele15.Pressure distribution under the foot at the take off in volleyball jumps and fosbury flop high jumpsJournal of Biomechanics, Volume 27, Issue 6, 1994, Page 677Thomas L. Milani, Ewald M. Hennig

排球参考文献1、虞重干主编 《排球运动》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2、施达生等主编 《排球教学训练指导》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3、张然主编 《排球纵谈》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中国排球协会审定 《排球竞赛规则2005-2008》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5、杨再淮主编 《排球》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年6、王红英 《男子排球高姿防守准备姿势的运动学分析》 中国体育科技2003(4)7、孟范生 《中国排球发展出路探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8、吴平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9、王村 《坐式排球的拦发球技术及其运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加了你Q.100个以发到你邮箱请查收.希望有50个你能用吧,谢谢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研究中文摘要:本文采用实验法、实地调查法和观察法等调查方法以某中学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作用,希望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Physical Education of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Zhou ZiFeng Instructor Zheng ShiB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field survey methods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volleyball team members of Shenzhen Guanlan Second Middle School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 for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trength, speed, endurance,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 are the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and corresponding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se aspects. When carrying o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xercise volu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quality training, the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s have been improved, providing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athletes' special volleyball techniques.Key Word: Young People;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目 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前 言 11 研究对象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2.1 文献研究法 11.2.2 访谈法 11.2.3 实地观察法 21.2.4 实验法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 32.1.1 力量训练 32.1.2 速度训练 32.1.3 耐力训练 32.2.4 灵活性训练 42.1.5 柔韧性训练 42.2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 42.2.1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 42.2.2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 42.3.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 52.3.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 52.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62.3.1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 62.3.2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 62.3.3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 62.3.4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 72.3.5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 73 结论与建议 73.1 结论 73.2 建议 7致谢 9前 言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员提高排球专项技术的关键,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保证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排球作为一项对抗性持球运动,需要在运动中实现快速接球的动作,这对于运动员的手臂力量、奔跑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弹跳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如果排球运动员想要提高自己的专项技术水平,除了要有身高、臂长等基本身体条件之外,还需要通过身体素质来维持自己的排球技术,只有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技术要领和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本保障,可以说,排球运动技术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保障。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其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可塑性。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让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障,也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基础。开展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方法,旨在找出最有成效的训练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本文展开了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知识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好的训练方法能够保证训练效果,通过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训练原则、注意事项,能够为今后科学规划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体系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研究法本文使用中国知网、学校的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引擎、报纸、杂志等工具检索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对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研究依据。。1.2.2 访谈法本文通过访谈某中学的体育老师,了解他们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态度和看法,为本文提供定性资料。1.2.3 实地观察法笔者深入某中学的排球训练现场,在现场观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情况,包括训练的方法、训练的内容、训练注意事项和训练成效等方面。1.2.4 实验法通过设计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实验,比较实验前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的训练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表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实验设计项目 内容教师 笔者教学地点 某中学排球场实验对象 20名排球队员,其中10名队员为实验组,另外10名队员为对照组前测 实验前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实验内容 对实验组的排球运动员展开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对对照组的运动员实施普通的训练模式实验时间 16周后测 实验后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并且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效果在展开本次实验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标准,对某中学20名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将所测数据进行记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的前提下展开实验研究,成绩取男女生平均值。表2 实验前中学生身体素质表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身高(m) 170±0.32 169±0.21 0.84体重(kg) 58±0.14 56±0.22 0.062肺活量(ml) 4000±37 3900±45 0.05650米跑(s) 8±0.12 8.1±0.11 0.754坐位体前屈(cm) 17.5±0.08 17.1±0.14 0.0521000米跑(s) 225±14 227±21 0.067一分钟仰卧起坐(min/个) 51±4 50±4 0.125通过表1得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测试项目中的得分相当,平均数差距较小,P>0.05,差异不显著,可以展开实验研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2.1.1 力量训练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肌肉的收缩性。在排球运动中,常见的力量训练有腰腹核心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能够与提高运动鞋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运动过程中,排球运动员需要借助力量去完成弹跳动作。常见的力量训练有举哑铃、手指俯卧撑等,举哑铃锻炼的是运动员的上肢和手臂力量,手指俯卧撑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腹部核心力量。下肢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体后屈的方式完成,除此之外,单脚跳和立定跳远也是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重要方法。腰腹力量是核心力量的保障,在排球运动员空中击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腰腹来发动,腰腹力量主要是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方式,同时还可以辅助腹卧体后屈、双手持实心球做仰卧起坐的方法来锻炼核心力量。2.1.2 速度训练排球的速度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移动步伐来完成的快速反应训练。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需要通过听信号完成动作、看手势变化方向的方法来锻炼反应速度。同时,移动训练也能很好地锻炼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比如交叉步、滑步、后退步和前跨步都是比较科学的移动训练方法。在排球运动中,提高移动步伐的速度,需要从准备姿势开始,根据球的方向和性质以及落点做出正确的动作判断,迅速完成传、垫、扣球和拦网一些列动作。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线和不同姿势启动。移动训练,或者小跑步和小碎步训练;反弹接球训练等都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2.1.3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一般就是通过长跑实现,在有氧运动中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青少年的肺活量和耐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有氧运动,比如杠铃操、力量耐力训练等,都可以有效地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耐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有氧训练实现,可以丰富游泳运动的形式,比如借助辅助工具展开,结合开合跳、交叉跑等强度较大的动作激活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达到耐力训练的目的。2.2.4 灵活性训练在排球运动当中,灵活性会对整场比赛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运动时缺乏灵活性,则必然会使得反应时间增长,从而导致在实际的运动过程当中,无法跟得上正常比赛的节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灵活性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战术的讲解时,可以向学生传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控制自己的的动作, 同时采用实际模拟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反应灵活性。2.1.5 柔韧性训练排球运动的柔韧性训练主要是以拉伸为主,通过拉伸腿部、手臂、肩部的肌肉,让排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好地展开身体。从训练方法来看,拉伸可以借助辅助道具,如栏杆等,提高拉伸的程度,也可以队员之间相互拉伸,让拉伸动作更加深入。2.2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素质训练,笔者对实验后20名青少年排球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将实验前后队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2.2.1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力量素质主要是指排球运动员肌肉的收缩能力。在排球运动中,肌肉力量决定了动作是否能够有效有力的完成,肌肉收缩的力量保证了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所以肌肉力量也是排球运动的原动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够保证其肌肉在最快的速度持续收缩,通过肌肉的爆发了和耐久力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动作。肌肉的耐久力能够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持续收缩,帮助运动员完成力量动作。表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一分钟仰卧起坐(个/min) 62±2 55±4 0.035仰卧起坐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一分钟仰卧起坐从实验前的51±4个/分钟变成了实验后的62±2个/分钟,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55±4个/分钟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2.2.2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速度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的持球跑动速度和反应速度。速度素质反映的是排球运动员从看到球到接到球的传递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表示运动员的速度越快,速度素质能够让运动员快速完成各个技术动作的操作。速度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够掌握主动权的保障,只要敏捷的反应速度和跑动速度才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控球率,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表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短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50米跑(s) 7.5±0.14 7.9±0.21 0.036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50米跑平均成绩从实验前的8±0.12s变成了实验后的7.5±0.14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7.9±0.21s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50m短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2.3.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柔韧素质代表的是运动员身体的柔韧程度,而柔韧性关联的是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弹性和肌腱能够获得的范围。对运动员的身体结构来说。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身体的活动范围和连接关节的肌肉以及韧带的伸展度相关。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柔韧性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肌肉的力量,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并且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动作质量。表5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坐位体前屈(cm) 19.6±0.08 17.9±0.12 0.042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坐位体前屈成绩从实验前的17.5±0.08cm变成了实验后的19.6±0.08cm。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17.9±0.12要好cm,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2.3.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耐力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能够让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对于排球运动来说,运动员需要的是全身的耐力,这个耐力能够保障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中有较好的体力去完成连续的比赛,耐力素质与运动员的呼吸和训练系统紧密联系。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保持较好的体力,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障运动员的体力不被消耗,让运动员维持体力完成整场比赛。表6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1000米跑(s) 213±11 220±15 0.0251000米耐力跑可以有效地测试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1000米跑成绩从实验前的225±14s变成了实验后的213±11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220±15s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1000米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表7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肺活量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肺活量(ml) 4400±12 4100±34 0.024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肺活量从实验前的4000±37ml变成了实验后的4400±12ml。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4100±34ml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成绩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实验后实验组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比对照组的要好,说明开展相关的身体素质训练对于实验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影响,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2.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2.3.1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还处于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时期,有自身的特点,且青少年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在运动时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重视训练方法和内容的多样化,切勿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否则会不适合青少年的个性发展。2.3.2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循序渐进,对于训练内容和训练量应当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因为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避免因为过度训练造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不适应影响训练效果。所以,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2.3.3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合理安排训练量,一次性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通过间歇次数让运动员能够在训练时及时调整呼吸,保证训练的节奏感。2.3.4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来说,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基础条件。在设计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注重内容的平衡感,因材施教,设计与运动员自身相关的训练方案和方法,保证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能够与运动员自身的条件相适应。2.3.5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要防止产生不良影响的积累, 如做完速度较慢的练习后要安排速度较快的练习, 形成训练的良性转移。注重养成少年运动员在身体训练结束后进行放松与调整的习惯。3 结论与建议3.1 结论3.1.1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3.1.2 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3.1.3 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3.2 建议3.2.1 针对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相关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质量。3.2.2 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时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发挥。3.2.3 针对不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的特点展开身体素质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参考文献[1]钟胜.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现状与训练模式开发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2]吴军霞.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3]邵建伟.北京市高校男子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情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4]周静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的分析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5]安洁.河北省青少年甲组女排运动队身体素质现状和技术运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6]严明.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其效果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员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7]李谦;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研究[J].西部体育研究,2011(3):11-14.[8]冷靖高校排球课如何做好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35-37.[9]朱爱君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6-61.[10]张兴林.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9):15-17.

学位论文的时间安排

做任何事情,如果时间安排的好,安排的合理,就可以很从容的应对,也会进展得更加顺利。对于博士论文的写作一样也是如此,除了要掌握好一定的写作技巧之外,学会合理安排写作时间也显得格外重要,大家不可轻视,那么究竟怎样才算合理安排,其中有哪些要点,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讲讲,大家可以做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博士论文写作时间一般安排一、毕业论文选题、开题阶段(第1-4周)1、20XX年3月20日(第4周)前确定题目并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工作。2、20XX年3月21日(第4周)前将修改好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二、毕业论文开题答辩阶段(第5周)1、20XX年3月24日(第5周周一)下午下班前各位指导教师收齐学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并汇总本组学生的论文题目后,将学生开题报告和论文题目提交金融学和经济学专业负责人。2、在本周内组织完成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工作。答辩形式采用书面答辩的形式。三、毕业论文撰写阶段(第6-12周)1、各位指导老师根据开题答辩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20XX年4月14日(第8周周一)前完成并上交论文初稿(按照毕业论文的正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和外文资料翻译。2、20XX年4月27日(第9周)前完成论文二稿并上交,修改外文翻译资料。3、20XX年5月4日(第10周)前完成并上交论文三稿。4、20XX年5月5日(第11周)上交论文三稿电子版发至教务处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修改论文和外文翻译资料。5、20XX年5月14日(第12周)提交毕业论文定稿、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及各项答辩表格,准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过期不交材料者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答辩)四、毕业论文答辩阶段(第13-14周):20XX年5月24日(第13周)前组织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和成绩评定工作。博士论文写作经验建议1,明确对象论文其实是灰色的,它以一种平和、理性的语气对问题进行分析,面对的是,有着相同背景的同行,着重于观点、学术的交流,而不是个人情感的表达。2,充分准备不作无准备之仗,选题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意向选择,对拟作为写作主题的领域,通过各种途径的资料搜索和充分调查,才选定论文主题。还记得我们的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吗?匆匆选题,粗糙简单地翻阅资料就开始动笔写作,看回当初自己的论文,也会觉得啼笑皆非吧。3,注意创新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和引用新的方法,这样的交流才更值得付出时间。单纯为了自己的兴趣写出论文,而不考虑其真正价值和是否重复论述,则学术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4,细节决定成败说起论文,想到的无非就是三段式:导论-本论-结论,要追求“凤头、豹尾、猪肚皮”的效果。可以这些结构和注意事项看似只要按照格式要求就可以轻易达到要求,但是也是考验作者的细致和认真程度最为重要的元素。5,真诚写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同行间的交流,如果只为了获得荣誉、或者为自己前途,目的性太强,难以引起共鸣,也就得不到实质地反馈。用心调研,认真撰写的论文,读者必定可以感受到诚意,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6,反复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重新思考,也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打磨,发现不足之处和未完善的细节,使得论文结构更加优美,逻辑更加清晰。7,刻意练习主动寻找练习的机会,平时就要注意收集材料、分析问题要点,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有意识地深入研究。博士论文写作时间怎么合理安排一、尽量减少做无用功进行论文写作时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更不要在盲目和冲动的驱使下贸然行动。要尽量减少做无用功。二、优先做好目前必须做的事情在做好论文写作时,也应优先做好当前必须要做的事。例如,在每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应将英语考试的复习作为当前的重点,论文写作的选题及材料的搜索可暂且放后。因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三、列出事情清单,拟定步骤,按步执行在论文写作的安排过程里可以一天开始的时候先制定当天计划。列出事情清单,拟定步骤,按步执行。要保证自己一天都足够的时间进行论文写作。博士论文写作技巧要点一、论文选题是”重要的起点“1.论文选题值得做。所谓“值得做”,即指有理论价值,下功夫研究有可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甚至还有可能对本学科的发展有所贡献。由于医学是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因此选题还必须考虑研究此问题有无实践意义。惟有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才是值得做的课题。2.选题不宜过小或过大,而应当是小题大做,即所谓“小题目,大文章”。“小题目,大文章”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做深做透,还宜于控制,使研究成果比较坚实。好的选题,题目看似虽小,但深度和厚度却较大。做学术论文,研究要单刀直入,切忌贪大求全,四面开花。3.选取前人没有研究和涉猎过的课题。从新的角度选题,使选择的课题和论文题目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成果。注:尽量选择对自己有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博士论文毕竟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虽然很重要,但不一定都能作为自己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从长计议,应当尽量选择围绕此问题,能长久做下去,作为自己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二、”规范“引用学术文献学术研究虽然总是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层楼更上的,但学术引用也应有个度,不能不加节制的过度引用,这也是学术规范的一个基本要求。一篇10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如果参考文献太多,大量引用别人的成果,那么还会有多少观点和内容是属于你自己的呢?写作博士论文难免会有学术文献的引用,但必须把握好度,这个最基本的限度,就是读起来能让人觉得论文确实是你花功夫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而不是从前人或当代学人那里抄袭而来的。在引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

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需要让你的写作计划变得具体化,这意味着确定每一个写作目标的内容、篇幅以及完成的时间。“我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写完这篇文章”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我的下一个写作计划是在周二上午 9 点到10点半,我要完成论文的XX部分,按照我的大纲要写大约XX个字”这类的目标可实施性就强很多。如果没有具体的数字,就没有具体可实施的写作计划。有效的计划需要具体,并且需要确保这些计划得到了有效地执行。

把论文的写作拆分成上述的小计划后,列举出每个写作计划完成的时间,组成一个详细的写作日程计划。

比如你的论文是在一年中完成,那么把一年分为几个时间段:第一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通常都是资料收集,整理,确定论文的写作思路,技术路线,论文提纲等,模型分析,方法应用等。第二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完成论文的哪几部分。第三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完成论文的哪几部分。第四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完成论文全部初稿,并交指导老师修改。第五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根据修改意见,补充完善论文,提交答辩委员会等。这些阶段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可以适当增减。

大学生课余时间研究论文

时间管理 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强化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加强时间管理的指导、进行时间管理的监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时间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大学新生在时间管理问题上一般存在缺少思考盲目安排或者将时间管理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际行动以及时间价值感不足等误区。这是由于大学新生渴望表现自己展示才华的愿望在刚进大学时显得异常迫切并希望借此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能力;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还未适应,缺乏独立自主安排时间的意识与能力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大学新生首先要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和人生发展目标;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提前做出计划并且尽量遵循计划做事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参加其他组织和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 时间管理

莎士比亚曾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每个人处理时间的方式不同,个体间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时间管理倾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人格完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可塑性强。【1】健康向上的闲暇生活可以提升其大学生活质量,促进其个性成熟、人格完善及创新能力的提高;相反,庸俗、消极的闲暇生活则可能损害其身心健康,阻碍其发展,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引发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研究表明,良好的时问管理倾向对学生的学业压力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与学业成绩也呈显著的正相关。

一 大学新生在时间管理上的现状。

大学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了质的飞跃,大学在学生的管理上相对宽松,对于自主学习的倡导,学分制的评价系统等举措的实施,使得大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几乎可以自主安排其他任何时间。面对“前所未有”的课余时间,很多大学新生感到十分困惑,一脸茫然。关于大学新生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时间管理上缺少思考,盲目参加各种活动。二、将时间管理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际行动。三、时间价值感不足。即对于管理时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 大学生不善管理时间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大学新生渴望表现自己、展现自身能力的愿望在高三阶段被繁重的课业压抑着,到了大学,终于有机会释放了。大学新生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远大于大学老生(大二以上学生)。希望借此能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认识更多的同学。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许多规划,比如在大一就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在大一结束时拿到奖学金等。但很快发现,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课余生活丰富得出乎想象,甚至连本该学习,背单词的时间也被挤用来忙各种事务。另一方面,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未适应,在上大学之前也较少有机会独立自主地安排时间。再者,许多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已经将大学假想为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认为大学就应该将时间大量花在娱乐方面。以上三者导致了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

三 对大学新生如何管理时间的建议。

(1)大学新生首先要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和人生发展目标。毫无疑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生目标则因人而异,但不外乎是有一个好的就业并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在大学期间的时间安排上就要围绕任务和目标进行选择和分配。“选择”不仅是在大学需要学习的,更是一生需要学习的。大学生应牢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要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2】比如一位同学十分崇尚志愿者的工作,以助人为乐为己任,就要毫不动摇的选择参加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组织。而其他组织和活动就可以少参加。建议大学生参加的组织最多不要超过两个,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此外,还有很多活动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比如:是去打 篮球 还是去图书馆?是去参加聚餐还是去开会?大学许多事情时间都会重叠,而选择权就交在自己手中。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思考几个问题: 1.这个活动是否必须要去。2.这个活动是否对我的发展有帮助。3.如果不去我会失去什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权衡之下应该就可以决定了。当然必然会与一方失约,应事先与之沟通好。

(2)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提前做出计划并且尽量遵循计划做事。很多同学说自己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以前的计划几乎都泡汤,还抱怨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认为,不是每一样计划都赶不上变化,没有计划就容易会在细节上失败,没有计划就没有动力。做一本属于自己的计划本,并且细化到明日要完成的事,便以此为点扩展成面,坚持十天,二十天,成为一种习惯。过不了三个月,就发现自己已经走在别人前面很远了。一旦有一日没完成,或忘记排计划,也不需要在意。跳过这一天,继续计划。其次,为了克服懒惰的心理,应做到减少在寝室,特别是床上的时间。很多时候心里想去自习,却又让自己在床上躺一会儿,然后就不准备去了。要把握时间,首先不要给懒惰机会。一旦有空余的时间,先将老师留下的作业做好,或者先去把某个表格打印好。很多同学有”延迟症”,总喜欢把事情留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做,这样不仅质量不高,更使自信心受挫,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参加其他的组织和活动。首先应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决定 考研 还是 毕业 工作,都应首先确立一个目标。可能最终没有达到目标,但目标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其次,在学习上不能放松。大学生仍然是学生,而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一个优秀的学生绝不会以牺牲成绩来参与其余活动,因为这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虽然有各种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但请记住,学习本身便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学生能够安静地自习,便是一种能力。考试时能够冷静思考,又是一种能力。对自己的成绩负责,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学习应该重在平时,首先可以减轻心理负担,主动地把握知识。另外,平时背过的内容在期末再复习一次,就相当于过了两次,考试自然就有优势了。另外,平时自习室也比较空,容易找到位置,期末也可以花一部分时间在运动上,在同学忙着学习的时候主动打扫寝室,使人有“雪中送炭”的感觉。

参考文献:

诸葛德力,男,温州医科大学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

陈松,男,温州医科大学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

任涛,男,温州医科大学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

吕鹏翔,男,温州医科大学教师,系本文指导老师

【1】周文忠 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2006级新生为例.20070801

【2】刘宏宇 毛晋平 陈君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闲暇活动的关系研究.201011

摘要:有效的时间管理将促使青年大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奋发,是大学生活成功以及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但是大学生对于时间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训练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一项研究,它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学业的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 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技能,时间管理的教育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意义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的流逝具有一维性,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其向前;它不会因人的高低贵贱而变长或变短,也不会因为某个个体的喜爱而变得可以被 收藏 ;时间一旦逝去则无法追回,它不会停滞在我们想要它停留的某一点上。因此,在时间这位大自然造就的鬼斧神工面前,任何人都会显得力量渺小。我们只能善加利用,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宽度。

现代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巧,是现代人必备的社会性格之一。同样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后一次系统地,集中时间地接受教育的人生阶段。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其宝贵性不言而喻,可谓人生的黄金时期。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是大学生建立深厚知识基础,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不断塑造自我、修正自我以期获得更好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因此,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干预,教会大学生科学管理时间的 方法 与技巧有着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

运用黄希庭教授所制定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广东商学院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5名学生,共计100名学生进行测试后,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 目标的缺失

从对学生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思考非常不确定。很少大学生能对自我进行清晰的定位,大多对就业或者深造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微。缺乏明确的信念与目标指引,从而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四年的生涯缺乏规划,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同时在短期目标的设置上,也有很多大学生不给自己制定时间计划,对每天及每周的学习、工作、生活日程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根据感觉和心情而定。

2、 发展路径的不确定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标准的多重性,以及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往往让大学生不知该选择哪种合适的路径去发展自己。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忙碌于各种考证,各种社团,各种社会活动,而少有机会冷静地思考自己忙碌的目的所在,因此导致忙碌之后是收获甚微。

3、时间利用的计划性差

大学与高中的最大区别是,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之外,大学生拥有了大量自己支配的闲瑕时间。闲暇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现代社会,个体对于闲暇时间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但是在调查与测试中,我们发现在闲瑕时间的利用上,很多大学生在宿舍看碟,打电脑游戏,上网聊Q,逛街,听音乐……,是一种虽然意识到了,但是不加控制或无法自控的虚度。闲瑕时间完全等同了休闲时间,所做的事情计划性差,盲目性大。

4、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浪费时间的现象严重

除了上述提及的显性浪费之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还存在严重的隐性浪费,那就是学习与工作时的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在课堂上,你会看到部分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或是玩手机,发短信,用手机QQ聊天;而完成作业时,大多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作业。更有甚者是抄袭他人作业或是干脆不做,造成的浪费并不亚于显性浪费。

三、高校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教育

1、从入学开始,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目标设定

对于大学和未来的目标系统并没有完全确立,会普遍导致大学生的茫然。因此,高校需要从大学生一入校,就强化大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让他们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对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选择进行规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课程,面向大学生讲授时间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主要训练以下几个方面的时间管理技能:

(1)分析个体利用时间的现状 在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之前,首先让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意识到哪些属于浪费现象,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改善。

(2)、设立明确的目标 提倡学生给自己设定人生长远目标和现实短期目标,让学生具备明确的个人信念。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每年度的3到8个目标写出来,然后确定最核心的目标,其余按重要性依次排列。

(3)、制定有效的计划 在明确奋斗目标之后,需要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有条不紊地向着目标有阶段、有步骤地迈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业为重,那么以学习为例,可以让学生制定学期时间表,每月时间表,每周时间表,每日时间表。这样每完成一小步就会有成就感,而且能客观地评估目标实现情况,并对自己的行动和进度作出相应调整。

(4)、科学运筹,合理分配时间 遵循“二八原理”,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做最重要的事情。这首先需要运用“第二象限法”来区分一天中,哪些事情紧急又重要,哪些事情重要但不紧急,还有哪些事情是紧急但不重要,剩下哪些事情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引导学生把生活重心放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时间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 5 )、聚精会神,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在清楚对时间的浪费除了显性的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那就是做事情的三心二意,或是心不在焉。因此要强调大学生专注做事的习惯养成,同时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科学地用脑,才能在做事情时专心致志,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 心理学报, 2001,(4): 338~343

[2]黄希庭, 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516~518

[3]张永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3):567~568

[4]金军伟.时间管理训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79~81

[5]兰玉娟,雷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心理健康,2006,(3):341~344

1.总体情况课余时间较多,不同专业在课余时间上有不同的分配。 2.但是理工科的研究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比文科的要少一点。 3.研究生课余时间写论文、做实验、参加社会实践、做兼职、做课题、实习等。 4.生活娱乐方面和普通人一样,但更注重的是学习方面。

我时常在感叹人生短暂,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留下不尽思念。回想起中学是多么的美好,充实和快乐。忘不了那为了心中的梦而奋斗的振奋激情,忘不了那早起晚睡的昂仰斗志,忘不了那算出了一道数学题而感到的欣慰。忘不了,有太多的忘不了。而如今的我只能从回忆里寻求一点心灵的慰藉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变得那么的不如人愿。我感到心寒了。难道这就是我当初梦想中的大学生活吗?藏克家说,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就是这样的人吧?我再也找不到中学时的那种激情,那种斗志,那种欣慰。我后悔来读大学了。大学里,我迷失了方向,没有了目标,找不到自我。每天都是碌碌无为的混着过——睡觉,上网,谈恋爱——既单调又无聊。其实这并非我所想,然而活在屋檐下,却不得不低头!我也是个平常人,制度如此,大势所趋,我又能奈何?曾几度想裰学,与其在这虚度光阴,浪费青春,浪费金钱,倒不如趁年少出去闯荡。与其过着这般行尸走肉的堕落的生活,还不如做乞丐沿街乞讨。然而,这“梦想”很快就破碎了。因某些原因,我如梦初醒,原来一直以来我都在颓废。然而大学并不是一个让人颓废的地方,却是一片让人思索未来的净土。我恢复了自由身,试图让自己忙碌起来,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面对我所要面对的事。虽不在乎什么证书,但我仍以获得证书为目标而努力,我想在这过程中会让我懂得更多,变得更坚强。尚且不知道以后能做些什么,唯一晓得的是我必需趁在校期间尽可能的丰厚自己的底蕴。我告别了网游,图书馆成了我心的归宿,自习室成了我心的故乡。放弃了做兼职的机会,同样也放弃了去玩的机会。正如朱自清所说的那样,热闹是属于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做我想做的事,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我在想,与其做兼职挣钱去玩,倒不如做点实事为将来奠基。不可否认,时下,做兼职,谈恋爱,疯狂的玩耍已成为了大学生活的三大潮流。然而,不管这潮多么的汹涌澎湃,不管这潮卷起了多少沙子,这都与我无关。因为,我的心不再属于我,它已飞向了远方。

论文是什么东西 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

  • 索引序列
  • 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文献论文
  • 毕业论文关于时间安排
  • 关于排球课余训练的论文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的时间安排
  • 大学生课余时间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