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心理学报主编

心理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心理学报主编

常用的心理期刊包括:(1)心理学报(2)心理发展与教育(3)心理科学进展(4)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7)心理学科学(8)应用心理学(9)心理与行为研究(10)心理探索(11)心理研究心理技术及其应用《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月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出版中国心理学家的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论文。李树目前是《心理学》杂志的主编,著名心理学家曹里刚,潘伟,徐连仓,匡培子,林仲贤,陈永明,杨玉芳,林文娟和张侃曾担任过编辑

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

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

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徐联仓教授徐联仓,心理学家,1927年生。浙江海宁人。1951年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到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62年获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在副博士学位论文中应用信息论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人在模式辨认中的心理特点,这是我国在这个领域较早开展的研究工作。后从事有关信号显示与操作反应之间的关系等工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任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委,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执委,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主编。[1]

物理学报主编终审

物理学报编委终审完成后状态一个月之后更新。《物理学报》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其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地球物理学报审稿终审即主编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地球物理学报》它是在1948年正式创办的,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地球物理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主办的一本关于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物理化学学报前主编

梁敬魁,晶体结构化学家。1931年4月28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祖辈在福建闽侯务农,父亲18岁时到福州电力公司当工人,家境清贫。1949年前,梁敬魁所以能继续学习,靠的是父亲所在的福州电力公司工会给学习成绩优秀的子弟以奖学金。 1955年7月梁敬魁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随后被派赴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1956年10月成为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研究生,受业于库尔纳科夫门下。1960年1月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晶体学研究室、相图与相变研究室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物理研究所晶体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相图与相变研究室主任,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3月至1987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1987年7月又调回北京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93年12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梁敬魁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相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晶体学国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X射线衍射分会主任、北京动态与稳态分子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州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物理学报》副主编、《物理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编委、《粉末衍射》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梁敬魁在大学阶段师从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对物理化学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留学苏联期间,在库尔纳科夫指导下从事固体材料热平衡研究。回国初期,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学善学部委员(院士)指导下,他在多晶X射线晶体学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使他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方面从事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无机功能材料(包括高锝超导材料、电光、非线性光学材料、快离子导体材料、稀土磁性和贮氢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的前沿课题和应用基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梁敬魁在多晶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和点阵常数精确测量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早在60年代初期,计算机程序在中国尚未在多晶X射线结构分析中得到应用时,他就以其深厚的晶体化学理论知识、精确的实验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用多晶衍射法成功地测定了一系列金属合金和无机盐的晶体结构,发现了一些新的结构类型,并纠正了一些文献中的错误。80年代,梁敬魁在高锝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中,根据高锝氧化物超导体晶胞尺寸a轴与b轴短,c轴长得多的结构特点,提出依据多晶衍射图谱第一条衍射线面间距值,确定超导体晶体结构类型和原子粗略位置的简便方法。他还发现了理想化学通式为TlBa2Can-1CunO2n+2.5(n=1,2,3,4…)的铊系超导体单Tl-O层的新结构类型。指出了Y-Ba-Cu-O体系的超导相属阳离子分布有序的畸变类钙钛矿型结构,Y∶Ba∶Cu的原子比例应为1∶2∶3,推动了早期超导体的合成工作。梁敬魁在 La-Ba-Cu-O体系中观察到LaBaCu2O4.5(即所谓La-112相)的基础上,纠正了国际上报导的认为La-112为独立相的错误,指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它是LaBa2Cu3O7(即La-123相)超导相在富La2O3区域的固溶体,在固溶区内超导转变温度随成分而异。他测定了一系列超导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总结出超导相的结构规律,指出了由于超导相单胞中氧含量的可变性及非等电价离子相互代替的可能性,扩大了探索新材料组分的选择范围。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有关专家评议指出:所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先进的学术水平。梁敬魁用精确的点阵常数测量和长时间的退火处理,在Cu-Au二元系中观察到一系列虽经国外多年研究也未发现的一系列新的超结构现象,并从热力学的观点加以解释,丰富了有序化超结构相形成的实验和理论。他还提出了晶体点阵常数测量精确度为十万分之三的简便方法。梁敬魁系统地测定了大量相图,并开拓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从60年代开始,他测定了一系列的Ga合金、稀土合金、碘酸盐、铌酸盐、硼酸盐以及氧化物体系的相图,并开展了相图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研究。70年代末,他通过硼酸钡相关系的相图研究,纠正了在硼酸钡-硼酸钠体系中具有倍频效应的物质是“硼酸钡钠”的错误看法,指出具有倍频效应的物质是硼酸钡的低温相,并依据相图的研究结果,提出并成功地用熔盐提拉法在硼酸钡相变温度920℃以下,首次生长出了硼酸钡低温相单晶体,解决了硼酸钡低温相单晶体生长的原理和实践问题,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80年代开始,他在研究相变的过程中发现一系列新相,并从晶体结构和热力学的角度阐述其机制,加深了对重建型相变的认识。他利用相变的诱导作用,提出制备物相的新方法,用非晶态合成制得在通常条件下难以合成的物相或获得具有某种性质的亚稳相,例如在常压下成功地获得了通常必须在高压下才能合成的r-LiBO2。此外,梁敬魁主持并完成了核试验爆炸瞬时测温装置的研究,该装置在中国第1次地下核爆炸测温工作中获得成功,这一测温方法现仍被采用。梁敬魁主持获奖的研究项目有: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制,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的建立和完善,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碘酸盐的相图、结构和相变研究,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碱与碱土金属硼酸盐体系相图、相变和相结构的研究,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液N2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获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高锝氧化物超导相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获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梁敬魁与他人合作的静电场作用的a-LiIO3晶体异常现象的研究,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他人合作的铌酸锶钠锂晶体生成、性能及相关系的研究,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他人合作的高锝氧化物体系超导体的发现,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梁敬魁还培养了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简历1954.6.1 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7 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55.7-1956.7 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1956.9-1960.2 莫斯科苏联科学院A.A.Baykov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晶体化学和热化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1960.2. 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3-1984.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导师、晶体学研究室课题组长、学术秘书、副主任、主任、相图相变研究室主任1984.2-1987.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导师、研究员1987.8-现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物理所和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3.11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为院士)

1931年8月18日,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县;1948-1950年, 广州中山大学数学系、化学系学习;1950-1953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1953-1956年, 长春吉林大学物理化学研究生毕业;1956-1991年, 吉林大学化学系、理论化学所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1984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交换学者;1978-1993年, 博士后导师,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二十二届理事,第二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5年后,《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1月10日18点36分,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83岁。

生态学报主编

的确是的。

生态学报是生态学类的最好的期刊。

没有之一。就是第一哦。

《生态学报》是我国生态学及生态学各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世骏教授出任学报编辑委员会首任主编。1991年,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教授继任《生态学报》编委会主编,现任主编为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宗炜教授。 1.本刊宗旨 《生态学报》报道生态学领域最新的基础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推动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发展,培养造就生态科学研究人才,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服务。2. 本刊学术影响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数据统计分析,目前《生态学报》影响因子为1.837,总被引频次为8368次,连续7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排序中,位居环境科学/生态学类期刊前列,生物学科被引次数前100名的文章《生态学报》占39篇,体现出了本刊在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科领域国内一流的研究水平,是我国自然科学颇具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3.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08年数据显示本刊影响因子为1.837,被引频次8368。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居生物学科第1名。其中总被引用频次列全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第2名。综上所述,《生态学报》为国家一级核心期刊。

姓名:梁湘润性别:男职称:研究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科联中国环境科学问题委员会(SCOPE)顾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生态学会顾问,《生态学报》主编,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高级顾问,中国环境学会高级会员等职。长期从事生态环境和生态恢复工程研究,是我国酸雨研究奠基人之一。曾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和中国林学会梁希奖的获得者。2000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等称号。出版《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等专著10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近10年来SCI论文17篇,近5年来发表论文54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代表论著梁湘润1.Feng Zongwei, Wang Xiaoke, Wu Gang. Biomass and production of chinese forestry ecosyste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92.Feng Zongwei, Cao Hongfa, Zhou Xiuping, et al. Effect of acid deposition on eco-environment and it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9.3. Feng Zongwei, et al.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ir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China. J. Environ. Sci., 2002,14(2): 227-2334. Jin Minghong, et al. Impacts of ozone on the biomass and the yield of rice in open-top chamb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2001,13(2):233-2365. Tao Fulu, Feng Zongwei.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nsitivity to acid deposition in South China.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0,118:231-243研究方向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专家类别院士,研究员

天文学报主编

曲钦岳,男,1935年5月21日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任南京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的编委等职。曲钦岳教授1957年夏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64年任讲师,1978年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1979--1980年任天文系主任,1984年任南京大学校长。1979-1983年被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席,1978年以来曾任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或国家教委)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83年后又兼任天文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 《天文学卷》、《物理学卷》分编委, 《辞海》天文学科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文学分组召集人,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天文学报》、《天体物理学报》、《理论物理通 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科学》等期刊编委,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副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1992年被聘为攀登计划项目《天体激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1990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被选为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被选为第八届江苏省人大代表及江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2年以来连续四次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高能天体物理专业部组织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授予美国SeatonHill学院的名誉博士,1991年被授予美国Lingston 大学的名誉博士,1992年当选为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85--1988年连续三次担任“中美大学校长讨论会中方大学校长代表团团长。曲钦岳教授,大学毕业以后长期在天体物理领域内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普通天文教程》,《恒星大气物理》等著作,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高能天体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4年以后又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出版《大学的使命与目标》,并在报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核科学开拓者,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王淦昌(1907—1998),江苏常熟人。1916年就读于沙溪高等小学堂。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0年赴德国留学。193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相继任山东大学和浙江省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赴美国工作。195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进代物理所任研究员、副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1956年到苏联杜布纳任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60年曾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第一次观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带奇异夸克的反粒子。1961年后,任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论著多种。原紫金山天文台台长——龚树模1915年1月出生于江苏太仓沙溪镇,少年时代就读于太仓县立初级中学乙部。1936年毕业于上海私立大同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日军侵华时,龚树模返回家乡,于1938年秋与其兄龚树揆等在沙溪中市街龚宅创立私立求智中学,设初、高中两个大班,使用战前教材。是年冬,该校被伪政府勒令停办,龚树模转到昆明凤凰山天文站工作,直到抗战结束回到南京。1948年初,龚树模远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取得天文硕士学位,后转入密歇根大学进修获得天文博士学位。1953年秋,龚树模回到祖国,在南京资金山天文台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历任恒星室主任、天文台副台长,资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哈雷彗星观测研究协调组负责人,此项集体工作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退休。龚树模在给母校沙溪中学的寄语中写到:“珍惜时间、用好时间;锻炼身体,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者——吴晓邦吴晓邦(1906—1995 ),原名祖培,江苏太仓人。1926年入上海持志大学法科学习。1927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8年在沙溪中学任教。1929年春,赴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留学,同年开始学舞蹈,先学芭蕾舞,后学现代舞。1934年回国,在上海中法剧艺学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四川江安国立艺专、新安旅行团从事舞蹈教学工作,1942年赴延安。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舞蹈研究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所创作、编导的舞蹈作品善于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以简朴、洗练的舞蹈语汇和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流派,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舞蹈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饥火》、《守财奴》、《春江花月夜》、《游击队员之歌》,并著有《新舞蹈艺术概论》等。

1929年秋,张钰哲返回祖国,应聘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回国前,他参观访问了北美一些著名的天文台,还搜集了不少天文学教科书、仪器样本、天文照片和教学幻灯片等资料,决心为中国的现代天文事业做贡献。1934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张钰哲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当时我国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很差,因此他一面任大学教授,一面自制天文望远镜。1936年,他和李珩被派往苏联西伯利亚观测日全食,使用的仪器中有些就是张钰哲研制的。尽管天阴观测未成功,但为后来的日全食观测积累了经验。1941年初,张钰哲受聘为天文研究所第三任所长(第一任为高鲁,第二任为余青松),这是他一生中真正全力投身祖国天文事业的开始,是他科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41年9月21日,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组织了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1946年,他回到南京后,由于紫金山天文台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天文台最大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无法运转,一些仪器设备不知去向,工作很难开展。此时,他再度赴美进行考察研究。在叶凯士天文台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工作期间,发现了麒麟座中的一颗新的食变星。同年,他参加了美国天文学会第76届年会,在会上宣读《新发现的食变星BD-6°2376的速度曲线》(VelocityCurveofBD-6°2376,ANewEclipsingVariable)的论文,随后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Journal)。他对于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和研究也写成论文发表在该期刊上。世界著名天文学家O斯特鲁维(Struve)在其名著《恒星的演化》(StellarEvolution,1950)一书中,详细引用了张钰哲的上述研究成果,并转载了张钰哲手绘的室女座AH星的速度曲线图。1948年,张钰哲回国,到浙江武康观测同年5月9日的日环食,天阴未果。年底,中央研究院所有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暂迁上海等待解放。1949年9月,张钰哲返回解放了的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到1984年。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在这35年期间,紫金山天文台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知名的天文台。这里边凝聚着张钰哲的辛劳与奉献。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院士)。张钰哲的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专著90多篇,为发展中国现代天文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特殊天体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提供揭示天体物质运动规律和太阳系起源演化问题的重要线索,丰富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近地小行星更有探索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经过近40年的观测研究,张钰哲开创的对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他领导的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了1000余颗新小行星,并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这些观测和研究,不仅在实际观测和轨道计算的精度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建立了太阳系天体摄动运动的动力学数值模型,编制了小行星、彗星轨道(含精确摄动)连续计算软件,提出了研究天体轨道长期演变的方法,计算研究了30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近期轨道和4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长期(百万年)轨道。张钰哲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领导的这项太阳系天体的基础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我国天体力学和方位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小行星中心也于1978年8月1日将哈佛大学天文台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Chang),以表示对张钰哲的纪念。1957年,张钰哲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情况下,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了人造卫星轨道,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球形状和高层大气阻力对人造卫星轨道的摄动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期,张钰哲又领导开展了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发表了《定点击中和航测月球的火箭轨道》的专题论文。1965年,张钰哲亲自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卫星)的论证工作,研究解决了卫星轨道的设计方案、地面观测网布局、最佳发射时刻的选择、跟踪观测和测轨预报方案,对“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张钰哲领导了对我国第一颗赤道同步卫星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场中的各种摄动的定性定量的研究,写出《关于赤道同步卫星轨道的研究结果》,这是我国第一篇较全面详细地研究赤道同步卫星的论文。随着人造卫星的不断上天和这项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还逐步培养了一支既有实测经验和理论水平,又有攻关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队伍,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建立了功勋。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出色的是他晚年关于哈雷彗星历史的研究。1978年,他在《天文学报》上发表论文《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1982年又在他的著作《哈雷彗星今昔》一书中加以阐述。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记录进行分析考证,他认为,假若武王伐纣之年所出现的彗星为哈雷彗星,则是年为公元前1057—前1056年。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古代史中迄今仍未解决的年代学悬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引起世界天文界的关注,英国的《考古天文学》(Archaeoastronomy)1979年2卷2期、英国《自然》(Nature)杂志1979年10月11日的一期、美国《天空和望远镜》(SkyandTelescope)1979年9月号等杂志分别登专文进行介绍和讨论。日本著名天文学家长谷川一郎在《哈雷彗星史话》(ハし—彗星の物语,1984)一书中也多次引用张钰哲的研究成果。张钰哲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该台已成为一座有14个研究室、组和300余名科研人员,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还为上海、北京、云南、陕西等地的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尽心竭力,并积极支持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的教学,20世纪50年代还亲自去南京大学天文系讲课。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劳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我国后来建立在格尔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国天文台》的学术报告。张钰哲在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推进技术交流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倡导和支持天文普及事业。1929年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他是最早最详尽地介绍天文馆事业的人,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1954年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于1957年建成开馆。《天文学论丛》(1934)是张钰哲的重要科普文集之一,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张钰哲担任过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以及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曾任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紫金山天文台第一至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1957—1982),《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张钰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底和修养。他的书法苍劲有力,文章通达流畅,篆刻也有相当水平,而且善于素描绘画。199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为张钰哲头像,以纪念这位对祖国天文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 索引序列
  • 心理学报主编
  • 物理学报主编终审
  • 物理化学学报前主编
  • 生态学报主编
  • 天文学报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