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
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
“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
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
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释义 ①品级;级别:头等|同等|三六九等. ②相同;一样: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 ③等候;等待: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 ④表示列举未尽: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 ⑤列举后煞尾: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 等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等”作虚词用: 等——《说文》:“等,齐简也,从竹寺,会意.”按:寺为简册杂积之地.《广雅·释诂》曰:“等,齐也.”原为实词中的动词.而等级则为名词.由于“等”本音,为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有何等或何物之义,唐代时的如今江浙地区人,都称“齐等”为丁儿反,应瑗诗有“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之句,意谓用何才学,而被赞誉当官.(颜师古《匡谬正俗》卷 六)《后汉书·祢衡传》:“死公!云等道?”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可见等有“何”义,可作虚词.(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5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台阶 【等】称量轻重也.例句:1、[孟子]等百世之王.2、[史记夏本纪]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又,《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句:“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叫声惭愧.”可知又为“称量轻重的工具”,即秤或天平,或笼统称谓.居牖客查不出,就教于大方之家. 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二)、之 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到,往)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 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
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
例如:“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
《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
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
又如:“其”字,全文写作 ,本义是“簸箕”,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
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二、注意区分虚实。
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注意,区而别之。
例如: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
《韩非子·外诸说》按:“之”字,甲文写作 ,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
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
又如: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经·采薇》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练》按:“莫”字,小篆写作 ,表示日落草莽中。
《说文》:“莫,日且冥也”。即傍晚日落之时。
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再加“日”旁写作“暮”。上文例①、例②中的“莫”字用的正是本义,是实词(名词):“莫春”即“暮春”,春季之末,农历三月。
“岁莫”即“岁暮”,一年之末。(“止”是句尾语气语,无义)例③中的三个“莫”字则假借为虚词,不定代词,可释为“没有谁”。
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
仍以“之”字为例,前面是区分虚实,这里是区分虚词“之”字的不同用法。(为便于说明,我们给各句中的“之”字分别编号。)
1、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公与之②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之③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以君之④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⑤丘……《愚公移山》5、期年之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6、大道之⑦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7、孤之⑧有孔明,犹鱼之⑨有水也。
《隆中对》8、战于长勺,公将鼓之⑩。《曹刿论战》9、久之11,目似瞑,意暇甚。
《狼》10、宋何罪之12有?《公输》11、父母唯其疾之13忧。《论语·为政》文章来自:学优网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单 位:黔南民族师院附中 姓 名:余庆云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
这样,才能不断提。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
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
“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
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
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释义 ①品级;级别:头等|同等|三六九等. ②相同;一样: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 ③等候;等待: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 ④表示列举未尽: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 ⑤列举后煞尾: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 等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等”作虚词用: 等——《说文》:“等,齐简也,从竹寺,会意.”按:寺为简册杂积之地.《广雅·释诂》曰:“等,齐也.”原为实词中的动词.而等级则为名词.由于“等”本音,为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有何等或何物之义,唐代时的如今江浙地区人,都称“齐等”为丁儿反,应瑗诗有“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之句,意谓用何才学,而被赞誉当官.(颜师古《匡谬正俗》卷 六)《后汉书·祢衡传》:“死公!云等道?”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可见等有“何”义,可作虚词.(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5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台阶 【等】称量轻重也.例句:1、[孟子]等百世之王.2、[史记夏本纪]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又,《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句:“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叫声惭愧.”可知又为“称量轻重的工具”,即秤或天平,或笼统称谓.居牖客查不出,就教于大方之家. 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二)、之 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到,往)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 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
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
例如:“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
《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
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
又如:“其”字,全文写作 ,本义是“簸箕”,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
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二、注意区分虚实。
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注意,区而别之。
例如: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
《韩非子·外诸说》按:“之”字,甲文写作 ,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
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
又如: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经·采薇》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练》按:“莫”字,小篆写作 ,表示日落草莽中。
《说文》:“莫,日且冥也”。即傍晚日落之时。
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再加“日”旁写作“暮”。上文例①、例②中的“莫”字用的正是本义,是实词(名词):“莫春”即“暮春”,春季之末,农历三月。
“岁莫”即“岁暮”,一年之末。(“止”是句尾语气语,无义)例③中的三个“莫”字则假借为虚词,不定代词,可释为“没有谁”。
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
仍以“之”字为例,前面是区分虚实,这里是区分虚词“之”字的不同用法。(为便于说明,我们给各句中的“之”字分别编号。)
1、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公与之②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之③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以君之④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⑤丘……《愚公移山》5、期年之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6、大道之⑦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7、孤之⑧有孔明,犹鱼之⑨有水也。
《隆中对》8、战于长勺,公将鼓之⑩。《曹刿论战》9、久之11,目似瞑,意暇甚。
《狼》10、宋何罪之12有?《公输》11、父母唯其疾之13忧。《论语·为政》文章来自:学优网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单 位:黔南民族师院附中 姓 名:余庆云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
这样,才能不断提。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古汉语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汉语戏剧文学教学【1】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信息更多地汇集到有限的课堂中来。
多媒体技术因其灵活性、直观性、高容量性,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古代汉语;戏剧文学
一、与专业结合,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意义
明确古代汉语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性质和功能,才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首先是它的工具性,“主要集中体现在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古书的阅读方面,‘阅读’是其工具性最充分的直接体现。
这一点也正是古汉语课的工具性与现代汉语课的工具性在‘工具’使用范围上的不同表现。
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也是为了运用,但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现代文的阅读上,它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指导人们更好地说话和写作上。
学习古代汉语则没有说和写的要求。”[1]明确古代汉语的工具性这一特点,教师才可以在教学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安排教学内容,加大重点难点的教学力度,保证教学效果;学生才可以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作用,并依此确定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基础性和语言性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性质。
所谓基础性,是指古代汉语是学习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等课程的基础,如果不具备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看懂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献内容。
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古代汉语课也是我们的基础课呢?我们不需要看很多古书,这门课程似乎与本专业没多大联系,学习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教师对课程性质和意义的讲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笔者在讲授时,往往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与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列举一两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电影中的台词或场景,让他们找出里面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如《走西口》里田青与田耀祖喝酒时,田青说:“我父亲叫田耀祖。”田耀祖说:“认识,原来他就是你的家父啊!”学生一听,马上指出:古代称呼自己的父亲是“家父”,称呼别人的父亲是“令尊”,应该说“原来他就是令尊啊”才对。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吃玉米的镜头,学生纷纷指出:玉米是明朝时候从美洲引进中国的,三国时期哪里会有呢?之后,教师再明确: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不犯或少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古代汉语的语言性,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要对学生明确,因为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差别,听课时不知如何分别对待。
甚至认为古代汉语课讲过的文选,古代文学课不必再讲,古代文学课讲过的篇目,古代汉语也可略去。
笔者第一节课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讲“绪论”时,就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同一部作品,古代文学偏重文学,侧重分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古代汉语强调的是语言性,侧重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把握。
只有对古汉语语言性有明确的认识,对古汉语课的学习内容才能了解得更加具体,从而采取适宜的方法来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授课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呢?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可以有选择地去讲授,不必像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讲得全面系统;应该重点介绍那些较为实用的、能够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内容。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必拘泥于能够准确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的来龙去脉,集中体现在能够认识繁体字,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仍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知识、满堂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记笔记,课堂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为了激发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根据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有:
(一)古今结合,突出古代汉语的实用性
古今汉语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发展来的,学好古代汉语,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
笔者在给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讲课时,特别注意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遇到的语言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古代汉语很实用,离他们也并不遥远,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从古代汉语沿袭或发展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增强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
比如“奔”字,现代汉语中是“奔跑”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意义呢?从简化字的字形上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一看金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人甩着胳膊走,下面三只脚表示走得很急很快,不就是奔跑吗?再如,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开始,我们称为“元旦”。
“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的是人最上面的部分即人头,由此引申出“开始”的意义。
“旦”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太阳刚从地面升起,本义“早晨”,引申出“天”的意义。
“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还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成语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从而运用得更加准确。
例如,“唯利是图”是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常见格式,“唯”是语气词,表示单一性、排他性;“是”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意即“只追求利益”。
成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不胫而走、星罗棋布、风餐露宿、衣锦还乡、丰衣足食、不耻下问等等。
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通过它们来讲古汉语语法知识,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与古代文化相结合,增强古代汉语的知识性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汉语的关系相当密切。
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谈到,“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
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2]“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不应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
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3]笔者讲授文选时,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还适当地把某些词语与古代礼制、风俗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句话中,“山陵崩”是用山陵倒塌指“太后死”,因为古人尤其是君主都忌讳“死”字,所以用“山陵崩”作为“死”的委婉说法。
这种说法,除了避讳之外,还有尊君的意思。
讲到这里,可以再继续延伸,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语言的词汇中会有所反映。
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不能逾越的.,统治阶级在某些词汇的使用上也体现出尊卑之分。
《公羊传•隐公3年》中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崩、薨、卒、不禄”是一组表示“死”的同义词,但使用对象不同。
皇帝死称“崩、驾崩、山陵崩”等,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普通老百姓“死”才称“死”。
“山陵崩”这种说法更能体现出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字面上看是青色的衣衫,其实可以进一步与唐代的官服颜色联系起来讲解。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
因为八九品的官员地位低,后来又借“青衫”指失意的官员。
如此分析,就将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化结合到一起。
这种综合、系统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采用诵读、启发、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代书面语言中生疏的字词、抽象的语法规律很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失去兴趣。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诵读、启发、设疑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吟诵是形成并强化古汉语语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诵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常用词的意义和各种句式的特点,提高古代汉语的语言感知能力。
笔者在讲授文选时,大多选择故事情节生动、韵律突出、各类语言现象相对集中的经典作品来讲解。
且每讲一篇文章,都要请学生诵读部分段落,并拿朱熹对读书的要求来勉励他们:“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诵读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文意,之后再串讲,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所谓“不悱不愤,不启不发”,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巧妙地设计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解《鞌之战》“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中的“及”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古汉语中“及”有哪些用法?明确是作动词“到”和连词“和”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在文中如何解释才合情合理呢?若作动词“到”讲,解张中了几箭?若作连词“和”讲,中了几箭?这样提问并启发,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归纳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讲语法部分的“名词用如动词”时,如何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名词在句中用如动词是教学的难点。
笔者给学生列举出二三十个句子,分成六组,引导学生在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己归纳总结出名词用如动词的六个条件。
讲虚词“而”时,先列举学生熟悉的文献材料,让他们自己体会“而”连接的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再进行评讲和补充。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例如:“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於国也》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又如:“其”字,全文写作 ,本义是“簸箕”,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二、注意区分虚实。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注意,区而别之。例如: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韩非子·外诸说》按:“之”字,甲文写作 ,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又如: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练》按:“莫”字,小篆写作 ,表示日落草莽中。《说文》:“莫,日且冥也”。即傍晚日落之时。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再加“日”旁写作“暮”。上文例①、例②中的“莫”字用的正是本义,是实词(名词):“莫春”即“暮春”,春季之末,农历三月。“岁莫”即“岁暮”,一年之末。(“止”是句尾语气语,无义)例③中的三个“莫”字则假借为虚词,不定代词,可释为“没有谁”。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仍以“之”字为例,前面是区分虚实,这里是区分虚词“之”字的不同用法。(为便于说明,我们给各句中的“之”字分别编号。)1、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公与之②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之③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以君之④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⑤丘……《愚公移山》5、期年之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6、大道之⑦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7、孤之⑧有孔明,犹鱼之⑨有水也。《隆中对》8、战于长勺,公将鼓之⑩。《曹刿论战》9、久之11,目似瞑,意暇甚。《狼》10、宋何罪之12有?《公输》11、父母唯其疾之13忧。《论语·为政》文章来自:学优网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单 位:黔南民族师院附中 姓 名:余庆云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例如:“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於国也》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又如:“其”字,全文写作 ,本义是“簸箕”,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二、注意区分虚实。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注意,区而别之。例如: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韩非子·外诸说》按:“之”字,甲文写作 ,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又如: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练》按:“莫”字,小篆写作 ,表示日落草莽中。《说文》:“莫,日且冥也”。即傍晚日落之时。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再加“日”旁写作“暮”。上文例①、例②中的“莫”字用的正是本义,是实词(名词):“莫春”即“暮春”,春季之末,农历三月。“岁莫”即“岁暮”,一年之末。(“止”是句尾语气语,无义)例③中的三个“莫”字则假借为虚词,不定代词,可释为“没有谁”。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仍以“之”字为例,前面是区分虚实,这里是区分虚词“之”字的不同用法。(为便于说明,我们给各句中的“之”字分别编号。)1、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公与之②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之③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以君之④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⑤丘……《愚公移山》5、期年之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6、大道之⑦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7、孤之⑧有孔明,犹鱼之⑨有水也。《隆中对》8、战于长勺,公将鼓之⑩。《曹刿论战》9、久之11,目似瞑,意暇甚。《狼》10、宋何罪之12有?《公输》11、父母唯其疾之13忧。《论语·为政》 , 文章来自:学优网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单 位:黔南民族师院附中 姓 名:余庆云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1)文章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2)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例如:“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於国也》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1)文言文虚词研究 (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4)标点符号研究(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 (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7)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8)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9)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10)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11)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12)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13)古希腊神话研读(14)《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15)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16)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17)《红楼梦》研究(18)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19)民俗文化研究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函数主线在各章节是如何体现的 (2)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3)超市中的数字问题 (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5)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 (6)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8)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9)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10)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11)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 (12)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2)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3)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4)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5)性格与英语学习 (6)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7)趣味英语收集 (8)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9)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10)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11)英语口语训练 (12)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13)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 (14)英语中的动物习语 (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16)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2)物理与能源开发(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7)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 (8)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1)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2)(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 (3)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4)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 (5)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 (6)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 (7)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8)碘与人类健康 (9)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10)(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 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1)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 (2)本市假货现象调查(3)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4)(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5)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对(某地)就业状况的调查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 (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 (4)西藏问题研究(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 (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2)对李鸿章的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
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
“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
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
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朋友,文言文虚词专门有一本辞典呢,一句话两句话怎么说的清楚?推荐你阅读一篇文章吧,但愿能有一点点帮助!关于文言虚词 作者:祖玛教主 文言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们中学阶段不作深入研究,作者就此简单的讲一下比较常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顺口溜:之乎者也若,夫且何吁哉,耶(邪)所矣焉耳欤,其诸而乃然.这里就重点的文言虚词讲一下: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2、乎:主要表疑问:子见夫子乎?《论语》,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3、者:······的人: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代词:者边走,那边走〈醉妆词〉4、也:判断句式的代表语,用于句末:廉颇,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提顿语气: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5、若:你:若毒之乎?《补蛇者说》翻译:你怨恨它(代指补蛇的差事)吗?;连词,如果: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左传》6、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再潇洒的教与学,面对考试都不能释然,不过,即使单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虚词的这几方面作用,也是很有效果的.多年来,文言虚词的考察成了文言阅读中一道必考题,命题组坚持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用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就是在无言地向我们宣告虚词的意义.高考经历了多年的成长之后,2002年高考增加了文言文试题的分量,在保留老题型客观选择题的同时,增加了文句翻译,翻译正能体现学生对文言文文句的“贯通”和文意的“丰富”的能力,文言虚词的巨大作用,将在翻译中一显身手.古人云:“文有助词,犹礼之有傧,月之有相也.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则不顺.”说得可谓深入浅出.这里说的“助词”,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文言虚词.思想由文章来表达,文章由文段来组成,文段靠句子,句子靠词语,这一语言世界的宏观与微观的支撑关系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规律,所以反而推之,要想宏观上正确把握古人的思想精华,就必须研究最基础一层的微观世界,那就是句子中词语与词语的关系.的确,在一个句子中充当主角的,是实词,但虚词即便是配角,其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历来被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功能:一为语法功能,二为语气功能.其实从阅读效果来看,这就是虚词在“贯通”和“丰富”这两方面对句子起到重要意义:所谓“贯通”,就是将实词表达的含义有效地组合起来,真正实现表达的目的,达到所要表达的最佳效果;所谓“丰富”,就是将实词不能表达的,或表达不完善的的内容补充完整,使句中实词的意义更清晰更生动.随便就可以举两个例子:“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除去虚词“因”,此句成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文意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主语错了位,这和上下文的文意显然无法贯通.再比如说2000年高考文言阅读中的一句“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除去两个虚词“仅”和“之”,原文便成“法是陛下法,臣守”,显然就缺少了原文里通过副词“仅“传达出的,“臣”对事态的态度,一句话的内容就单调了许多.所以说,虚词在文言句中功不可没,抓住了虚词才会让你真正全面透彻地理解古文,读懂古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分析虚词:一.观察虚词对句子结构的作用,翻译时调整好句子结构这主要针对结构助词而言,举一个例子来看“以此鸟(A)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B)之适而茂林(C)之栖”这句包含哲理的议论,读懂的关键是那三个“之”.“之”的虚词意义很复杂,其中有一类作用就是结构助词,其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定语的标志;另一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有一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之”的这些功用,或者不能理解这几种结构的意义,当然就不能将这句耐人寻味的文言读懂.“A之”在这里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BC之”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这句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这样:“凭这只鸟羽毛漂亮并且声音美好,为什么不到深山去栖息在茂密的森林里?”文言中结构助词并不很多,”之,者”用得较多一点,但能在句中形成相对结构的还有介词,比如”以,于”等举个例子: 《寡人之与国也》中有一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如果分析不出介词“于”所带宾语是一句长句子,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孟子锐不可当的辩论艺术. 另外,文言中的固定结构,复音虚词,兼词等也需慎重考虑它们的结构意义.. 二.观察虚词对句子语气的作用,翻译时把握好句子语气虚词对句子语气所起的作用,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为直接的语气词上,如,语气助词“乎”、“焉”、“也” “耳”等;语气副词“其”、“乃”、“何”等都可以用来表达各种不相同的语气.举个例子作简单说明:“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重叠使用语气助词,加重了肯定语气,形象地表现了梁惠王自以为是的骄傲心理.语气副词也能起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如欧阳修《伶官传记》中“与尔三矢,尔其无忘尔父之志”一句,“其”相当于“一定”,就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真实地表现了晋王临死托志的恳切.但一个词常常可表达多种语气,翻译出正确的语气,还需要揣摩语境.这就是下面所讲到的组合效果. 另一种是通过各类虚词在句中的间接组合,而使句子产生了一定的语气情态,从而达到了更为生动的语气表达效果.《资治通鉴 晋纪》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副词“既”“而”都是多意词, 在这里改如何翻译才能更生动地表现人物? 仔细分析前后关照,将“既”解释为“已经”,连词“而”解释为递进关系“还要”,这句就组合为这样的一句表意完整的话:你已经不种田了,还要游戏般地偷人的稻.就把陶侃大怒,指责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三.观察虚词对句子连接的作用,翻译句子要注意逻辑关系:在众多的文言虚词里,有很多起关联作用的连词,比如“而”、“且”、“则”、“以”等,它们的加盟使的句子和文段多了几分理趣,重点更突出.下面就拿苏轼《赤壁赋》里的一段经典议论来说明连词对文段意义:“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观之。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像.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当涂:当权,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48、以:用 49、见事:认清事物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一词多义 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古今异义词 辞 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仍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现代文.因此,要真正学好现代文,就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老一辈作家、学者如鲁迅、茅盾、钱钟书、梁实秋等人都有深厚的古文根底,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语言简洁准确、典雅传神.鲁迅先生从年轻时就大量阅读和研究古代小说,这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茅盾背诵《红楼梦》的功力历来为人称道;钱钟书首先是一代学者,学贯中西,尤以国学见长,其次才是作家.世人只知有《围城》,而不知有《管锥编》;梁实秋深谙古典,博览经史子集,体现在其散文作品中,不仅是语言的古雅淳厚,收放自如,还有用典之信手拈来,曲尽其妙.梁氏读书之广与运用之活实在令人叹服.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文言文呢?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二)、之 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到,往)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 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
(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
(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 9 、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副词,果真,如果) 10 、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代词,我) 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
(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特地)。
1、第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2)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通“徭”)3)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4)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5)重点句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2、第三段中的字词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3)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4)重点句: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3、第四段字词1)活用词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2)重点实虚词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3)重点句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4、第五段字词1)通假字①辟易数里 (“辟”通“避”)②骑皆伏曰 (“伏”通“服”)2)重点实虚词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3)古今异义愿为诸君快战4)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1)古今异义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2)活用词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3)实虚词①无以渡②项王亦被十余创4)重点句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6、第七、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1)通假字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2)活用词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古今异义①然羽非有尺寸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4)重点句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5)实虚词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6)成语 自矜功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