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南迁对宋朝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南迁对宋朝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

南迁对宋朝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三、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 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 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 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终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 【详细介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 (一)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西晋末“永嘉之乱”,又称“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由北方西北方迁入中原。应该是第一次大规模迁徙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古代人口主要迁徙1,秦朝统一后,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秦始皇迁中原人到当地居住。2,西晋末“永嘉之乱”,又称“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由北方西北方迁入中原。3,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4,北宋末“靖康之变”后,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

一、背景知识梳理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表现。历史:(一)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二、试题举例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历时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平均每年上升量新石器时代至汉 2300年 0.2m 0.0087cm汉至宋元 1400年 2.3m 0.164cm宋元至今 800年 11.10m 1.39cm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朝代 年数 水灾次数 平均几年一次唐代 289 16 18宋朝(金) 317 63 5元朝 91 16 5.6明朝 276 66 4.1清明 268 62 4.2材料二、三、四均相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和原因。(2)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运用哲学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长江流域古代开发的认识。答案:(1)进程:西汉以后开发进程加快,至唐宋时长江流域逐步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原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政治安定;北方战乱;劳动人民南迁。(说明:如果较详细地答出长江流域开发的史实及原因,同等给分。)(2)问题:生态环境破坏,水位抬高,水灾逐年增加。原因:落后的耕作方式(畲田)导致植物被破坏,水土流失。(3)认识:古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只注重了自然的经济价值,忽视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了对大自然的过度挥霍,最终遭到自然惩罚。因此,今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例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对照表(1996年)指标 东部 中部 西部社会总人口 49962万人 43354万人 2797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 39726.89亿元 5263.9亿元 2652.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951元 4426元 3456元每万人口大学在校学生数 30.4人 22.1人 19.5人(1)我国古代秦汉时期至宋元时期,经济重心有什么变化?试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近代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2)应用政治课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东中西部差距?(3)解决东中西部差距,对我国政治、经济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包括以西安、洛阳等政治中心为核心的陕西、河南等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我国经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发展;至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迁到南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速度较中西部地区快,原因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我国首先是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并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洋务运动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变化和发展;沿海地区信息和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东部属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西部属于非季风地区,降水少,有大面积的沙漠,受上述自然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土地生产力高;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2)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引导科技人员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财政上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同东部地区的横向联合,积极发展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帮助、支援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鼓励人才、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中西部落后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东中西部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结合。(3)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东中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人口南迁高峰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特别是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和西晋的“永嘉之乱”,黄河流域战火连绵,长时间的战乱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灾难,严重的破坏了人们经济生产,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不得举族南迁,对于第一次的南迁描述,史称“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2、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第二次人口南迁高峰在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国力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后达到鼎盛,在这段鼎盛时期内唐朝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和军事制度——府兵制逐渐遭到破坏,由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日益盛行的募兵制取代,募兵制的形成,使军队开始变为私人武装,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节度使,致使唐朝的军事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形成条件,“安史之乱”致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被迫南迁,对于战乱后的人口迁移的描述,史称“四海南奔似永嘉”。3、宋代靖康之乱时期——第三次人口南迁高峰在宋代“靖康之乱”前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混战,南方相对安定,人们纷纷南迁,但这一时期的南迁规模不及“靖康之乱”后的人口迁移规模。由于宋代统治者实行的是“守内虚外”的政策,同时宋朝国内的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积贫、积弱,是构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靖康之乱”的重要因素之一。“靖康之乱”后,金兵大肆劫掠,中原战乱又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南迁高峰,对于这次南迁的描述,史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人口南迁对于南方地区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有利于开垦荒地,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刺激的南方经济的增长,为南方农、工、商各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伴随着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所带来的是中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由于北方较南方战乱较多,所以北方的经济特点一般是反复的破坏和恢复,而南方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其经济特点是持续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经济迎来了第二次飞跃,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愈加明显。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管子》、《汜胜之书》以及《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的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不论在质或量上方面均发生显著的变化。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影响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劳动是财富生产的唯一源泉。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生产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和积极表现,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寻觅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经过长期艰苦卓越的奋斗,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口南迁的意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特别是中原地区汉族人民迁居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内迁到内地,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相互融合,丰富了各族经济文化生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人口的南迁使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趋于平衡、合理,改变了古代人口布局,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于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格局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疫情对影视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我个人觉得它还能挺过去,从数据中看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新冠疫情暴发后,继初期停工的半年,电影院的第二次危机已经到来。今年3月,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低位运行。3月24日,内地总票房跌破1000万元,止步于965万元(不含服务费)。这是十年来,除疫情复工初期之外,内地单日票房最低的一天。每个影院平均每天卖出50张票,平均每场只有1.8人。

而疫情控制较为平稳的2021年,全国票房从上一年的203.14亿元拉升回472.58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74%。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去年预测,全球电影经过两年的沉淀,2022年将迎来电影市场大年。但事与愿违,今年开局并不顺利,春节档便遭遇同比23%的下滑,之后连滚带爬一路下行。根据库润数据的调查显示,有近五成的用户认为疫情对电影公司和院线是一次转型的机遇,应当考虑拥抱互联网;有36.4%的用户认为电影院线公司/电影公司应当开通线上销售/播放渠道;有34.2%的用户认为电影院线公司需要和互联网视频公司进行合作。仅有30.8%的用户认为此次疫情是一次灾难,雪上加霜。

其次,从目前的整个疫情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来看,电影院可能依然会遭到比较大的冲击,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电影院没有办法通过互联网化或者线上的形式来给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单纯的依靠售票和影院服务的电影院的模式,很有可能遭到巨大的挑战,未来如果疫情依然是一个常态化的情况的话,电影院产业可能就会面临着比较大的市场冲击。很有可能类似于线上电影发布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电影的制片方很有可能会逐渐将院线首发的逻辑逐渐推广到向互联网发布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电影产业整体的商业模式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再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电影产业的长期还是值得看好的,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看电影依然是家里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但是从短期的角度来看电影产业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洗牌,一些小的电影院和资金维持能力不足的电影院很有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最后留在市场之上的将会是一些具有稳健生产能力的电影院,但是电影产业整体的发展也会因此出现一些节奏上的变化,之前大规模扩张的玩法也将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说在企业的改革下,是可以挺过去的。

电影院是消亡不了的,影视业是可以适当的放出一点路透的,并且选择有一些知名度和流量度的演员。

2020年3月13日,随着《花木兰》突然宣布撤档,疫情或将造成全球电影业损失近350亿元;而中国受疫情的影响,损失大约在100亿元,约占30%。春节前后,原本定于2020年春节档播出的《唐探3》、《囧妈》、《姜子牙》、《夺冠》、《紧急救援》、《急先锋》、《熊出没》等七部电影,陆续宣布撤档。春节档对国内全年票房举足轻重;集体撤档,将意味着70亿元左右的票房损失。紧接着,整个2月院线出现首个空档。有专家预计,清明节或者五一档,电影市场或许才能回暖,这意味2020全年票房或减少近百亿元。受疫情影响,各地影视拍摄基地也被迫关闭。2020年影片减产,已成定局。同时,疫情造成影视公司及上、下游产业停工、停产、项目停摆,也对投资方、宣发及艺人等整个产业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电影从业者,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疫情,行业从业人员除了按照各地政府的要求做好隔离、有序复工以外,还应借这个时间档口研发剧本、苦练内功、调整策略,来迎接行业的复苏。

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电影院的相关产业可以说是一落千丈,而影视行业也进入了寒冬,对于很多影迷朋友,甚至相关的制片人,导演其实也都是一筹莫展,而要开启影视业的复苏之路绝非那么容易,但是也能够一步一步的慢慢让影视业复苏。首先第一步是推动优质电影进入电影院,现在很多电影担心票房会受到影响,所以都选择了延期上映,导致电影院本身的生意更加的不景气,没有好的影片,根本就不会有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所以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对现在电影进行一个奖惩制度,推动电影院经济发展。只有好的电影能够陆续上映,那么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去买票看电影。如果没有电影,观众就是想要看电影也无从选择,那么谈何复苏呢?第二个方法就是扩大影视题材的内容,其实现在很多商业化基本上都是思维定式的,不是喜剧片,就是一些正能量的影片完全让观众提不起兴致,这几年陆陆续续上映的几乎都是这种类型和题材的,所以很多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要是想让观众更加愿意走进电影院,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影视业的电影题材能够更加丰富,同时增添更多有活力的内容,比如说悬疑题材。还有一些文艺片的题材都可以多拍摄一些,也让观众们在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只剩下喜剧片。影视业的复苏之路绝非那么容易,而且也是当下很多人一直期盼的。所以这更需要全行业的人共同努力,大家可以多进入电影院去看电影,而有关的电影从业者也应该更加全力的带动大家,给观众呈现出更好的电影,这才能够让影视业的发展更加好,并且能够渐渐的走出寒冬,迎来暖春。

开题报告纲要对论文影响大吗

开题报告开的就是你毕业论文准备要写的题目主要用来阐述你为什么要开这个题,以及开这个题的学术背景和应用前景等还有就是你的毕业设计的内容、做法、结果以及日程安排

是的开题报告要答辩啊,通不过就不能开论文啊

开题报告是引出论文的关键因素,开题报告是老师对你选题是否认可的关键性凭证。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开题报告写作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吗,不论哪个学校,相信每个学生在确定好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后导师首先都会催促撰写开题报告,由此可见开题报告的重要性。开题报告是我们撰写的毕业论文的中心和浓缩,整个论文的内容将是对开题报告的扩充。所以如果想写好一篇论文首先应该能大致清楚自己论文的整体框架,加以整理浓缩就会构成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包括:论文题目、理论支撑即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内容,起止时间、进度安排及导师意见等。开题报告中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考虑选题目的与意义,即为什么选择这个毕业论文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研究的价值及现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由浅及深先谈现实存在的问题由问题引出研究的实际意义及学术价值,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具体、客观有针对性的分析,不要空想。同时应该阐述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将整体内容提炼浓缩,让导师清晰明了的看出自己论文的整体情况。在撰写文献综述以前要认真查阅相关文献,提前充分了解自己研究的相关内容。所查阅的文献要与自己研究的内容相关,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意义、优势及突破点。同时不能照搬文献内容,要把文献主要内容与自己的观点加以结合。开题报告在时间及顺序上要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要明确说明,同时整个研究进程要有连续性。

对中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先放一个调查报告啦,写个总结,开始正文,你对此的看法,好的,坏的,影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网络、报纸、社会舆论的看法,日本人自己的做法,结论

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童年如此天真无邪,没有卡通的童年世界显得更加黑白。卡通动漫成为中学生的一道凉菜,尤其是外来进口的卡通更受中学生的青睐。 为何卡通动漫会有如此魅力,对于卡通动漫的热忱,我们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于是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研究此课题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卡通,进一步关注卡通动漫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中学生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无形中形成一种新创新精神,对于中国卡通的枯燥无味,对于国外卡通都有创新,能够娱乐中学生的学生生涯,能够缓解压力。

初中数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 提高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都阐明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数学后进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于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及将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成才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与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可见,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常抓不懈的大课题。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了,尽管《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数学后进生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我所在的学校,近几年来数学成绩50分以下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很多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要想改变这种教育质量低下的现状,学困生的转化是关键性问题。由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有许多工作是教师无能为力的、爱莫能助的,如父母离异、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素质、应试教育等等,但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起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着重从教师教育方面来研究如何转化学困生。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对于学困生的成长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专家、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中国人民教师》杂志,曾专门阐述学困生的几大困惑,并提供老师及时、有效的辅导案例,同时指出“(1)辅导要与激发兴趣有机结合起来;(2)辅导要新旧结合;(3)辅导要重点突出;(4)辅导中要争取家长配合。”许多优秀的教师结合着自己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新观点,新思想。如:袁妙月(河南省洛阳孟津第一县直中学)发表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的观点,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应该面向不同的学生。黄鸿基(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杏坛学校)谈论了在辅导过程中消除后进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从心理上让学困生不再怕学习,给了很好的指导。李瑞菊老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从学困生的现状及成因、改善师生关系使学困生进步、教学中多关注学困生,并做好学法指导以及对学困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差工作等方面对数学学困生辅导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20世纪70年代,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社会学家Norman.Long创立的角色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是整个动力系统乃至人格角色偏差造成的,本身无法通过自我调整来改变,这就需要教育者的特定帮助以改变他们的社会角色;前苏联教育学者巴班斯基的同心圆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原因有两个:学习的可能性和教学的、发展的、教育的社会条件,前者与后者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若干同心圆组成的圆表示。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学者北尾伦彦的研究表明,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可分三个层级,一次性因素是直接相关因素(包括教学内容、教法、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等因素),二次性因素、三次性因素是间接相关因素(包括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环境因素)。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日本教育界往往通过学习困难学生“治疗日”来进行教育帮助,这种方法是大阪的一所中学提出来的,这些材料为我们调查分析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的学习尤其需要情感、意志、求知欲、动机等情意因素的积极参与。其中,动机在情意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个体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又是把各种动力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数学学习而言,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以认知障碍作为起点的,这与数学的特性与某些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适应有关。由于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学生学习数学时不能真正理解数学语言和意义,从而引起很多困难。以致在听课、阅读时造成误读、错误,进而成为认知上的障碍。

2、《江苏省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将“做”、“想”、“讲”有机结合,帮助“学困生”内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发现个人的学习成就和意义,指导学生检查和反思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开展学习。

3、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的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变得十分相似”。

4、“低、小、多、快”原则:“低”即“低起点”;“小”即“小步子”;“多”即“多活动”;“快”即“快反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1、农村初级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包括研究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个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困生、适应学困生,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3、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辅导转变学困生。

4、教学日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采取跟踪调查法、量化分析法等通过制定计划、方案实施、反思总结等阶段完成。

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农村初中实际情况让学困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尊重和关爱可以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让每个学困生爱学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商讨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从2014年3月份开始,经过多次的商讨和修改,小课题《提高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策略的研究》作为学校的一项教研课题在校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希望能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带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尽力做好。3月份开始,我们开始按照“课题申请”要求成立了课题组,并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会议上商讨了如何具体分工、借鉴哪些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教学理念,具体通过哪些步骤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的成员都认真学习关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并制定了课题方案。

2、有关理论学习

课题具体方案制定后,课题组成员就着手学习整理和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经验,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思想理念、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情况,以此作为该课题具体开展的参考和借鉴。

3、课题组实验教师资料准备

实验班、对比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课题研究的教案、论文等原始材料。

4、深入课堂分析

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夯实了理论基础的同时深入本校数学课堂,结合课题需要分析在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特点和共同点,明确课题开展的具体方向和实施过程,保证课题研究内容充实,实效性强,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指导性、可行性。

5、撰写开题报告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的实施方案,撰写了开题报告,在请教过前辈和课题给讨论后,我再次修改了原来的课题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

(二)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课题的确定后,为更深一步进行研究,进行调查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根据几次的学生调查和老师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掌握数据,了解现状,为课题方案的实施和课题的完成打下基础。

2、课题成员对课题的理解撰写有关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3、对学生的课堂气氛进行跟踪了解。在测试中进行了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看通过课堂训练能使学生达到所定的目标。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初步找到了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探索出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方法。

(二)、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困生”实施帮扶、转化,产生的比较好的效果:

1、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正逐步增强。

2、促进了“学困生”的主动发展。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数学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3、从最近两年中考、期中、期末调研考试成绩分析看,数学平均成绩在稳步提高,全市中考数学平均分列全市中游。特别是低分率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学困生”转化工作成绩较为显著。

七、可行性分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的是普及基础教育,合格率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我校地处三县交界,生源情况参差不齐,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很大,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整个年级的共同进步,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这些学生刚入初中就已经学数学很困难,随着难度的逐渐加大,情况会越来越糟,初中学习生涯无疑是一种痛苦折磨。所以改善这类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求知欲、学习动机、学习速度、思维发展水平等学习状况,不仅对学校来讲意义重大,而且对学生的一生的影响尤为重要。鉴于此,我申报了小课题,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与数学组的同行一道,通过努力能够改善我校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状况。

本课题研究中的“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由于在数学学习中,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不恰当,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的学生。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可以提高的。

卡通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 A 男 B女2.你的年龄 A14-16 B 17-193.你以前喜欢看卡通吗 现在呢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4.你通过何种途径看卡通?A杂志 B电视 C电脑 D其他5.你看卡通的原因A兴趣 B消遣 C缓解压力 D学习6你喜欢的卡通人物 <填3个>----------------------------------------------------7你每天花在看卡通的时间A1-2时 B2-3时 C3-5时 D更多8你喜欢何钟类型的卡通A幽默逗趣 B科幻. 奇幻 C青春校园 D历史.战争9你认为卡通的影响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一般10.你对于看卡通有何意见-----------------------------------------------谢谢合作论文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童年如此天真无邪,没有卡通的童年世界显得更加黑白。卡通动漫成为中学生的一道凉菜,尤其是外来进口的卡通更受中学生的青睐。为何卡通动漫会有如此魅力,对于卡通动漫的热忱,我们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于是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研究此课题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卡通,进一步关注卡通动漫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中学生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无形中形成一种新创新精神,对于中国卡通的枯燥无味,对于国外卡通都有创新,能够娱乐中学生的学生生涯,能够缓解压力。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我们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想通过调查问卷,知道中学生们热爱卡通的情况,在经过全组成员总动员下,一份新鲜出炉的问卷调查诞生。我们将调查的范围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总共有5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有4份。经过一番的问卷分发于回收,我们小组就“磨刀不误砍柴功”立即进行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探讨。由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对卡通的喜爱有92%掉到50%,而女生则由81.8%减少到68.67%。可见年龄的增长,对于卡通的喜爱还是有存在观念方面的影响的。题目 男14-16生17-19女14-16生17-19你通过何种途径看卡通?电脑36.4%22% 59.1% 12.5%你每天花在看卡通的时间 ?1-2小时2-3小时64%18%62.5%/63.6%36.4%93.75%/你喜欢何钟类型的卡通 ?幽默逗趣 46% 50% 54.5% 43.75%科幻. 奇幻 36% 37.5% 36.4% 25%青春校园 18% / 9.1% 25%从此数据看来,同学们在观看卡通动漫的时间方面是有节制的。调查还显示幽默逗趣 类,尤以《蜡笔小新》《哆啦A梦》为主,深受中学生喜爱,经过我们调查,虽然蜡笔小新幽默逗趣 ,但是蜡笔小新的角色存在一些不雅的行为,有碍中学生的新视觉。青春校园里《网球王子》,《头文字D》,《我为歌狂》深受中学生喜爱,在这些动漫中,有的情节启示中学生遇到困难应该学会自强,义无反顾,有毅力,而动漫中人物的反叛心理及反叛行为却令中学生赞叹不已,这样会使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也意味着中学生已逐渐形成叛逆个性。你认为卡通的影响?男14-16生17-19女14-16生17-19利大于弊 27% 25% 18.1% 25%弊大于利 9% 12.5% / 6.25%一般 64% 62.5% 81.8% 81.25%在对于卡通的建议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卡通应适当看,不可沉迷,但还是有一部分表示应多看卡通,以缓解压力。在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后,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得出一些收获。在学习压力的充斥之下,中学生通过卡通来愉乐身心,学生大部分在学校生活,通过卡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实,以及如何在现实世界于社会自然共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赶潮流,这时期的学生,因此极易受某些画质华丽,人物造型独特迷惑。然而纵观中国卡通动漫市场,一些不健康的动漫却在中国市场蔓延,在影响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中学生对于漫画的鉴赏有的缺乏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小组建议:1.国家增加引进国外的正版的健康的动漫。2.加强市场管理机制。3.中国应鼓励卡通动漫爱好者发展动漫事业。4.中学生应从不同角度去看卡通动漫人物及卡通动漫的故事情节。5.中学生应把握自己个性,不要一味地模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中学生应将娱乐与时间调节好,适当观赏。

疫情对生活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意义在于表明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不易。因为疫情,很多以前大学里可以做的事都做不到了,返校和上学也变得麻烦。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进入大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为主。

1:是呢生活方面的影响,我们平时的旅游,出远门,或者想和朋友在一起聚会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但目前我们国内对疫情的控制越来越好这种影响也不会持续很久的2:就是工作影响,和外省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接接触,和外省的运输交接,以及出远门出国办事等等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3:前景方便的影响,疫情多久结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未来的走向和发展,每个人都对前景未来表示了担忧,但就目前的复工复产来看,影响相对来说很小很小了各个行业都在稳步进行中,不必过分的去担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来新冠疫情的肆虐,对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乃至出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 索引序列
  • 南迁对宋朝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疫情对影视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纲要对论文影响大吗
  • 对中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 疫情对生活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