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参考文献在文章中一一对应吗

参考文献在文章中一一对应吗

发布时间:

参考文献在文章中一一对应吗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杜轻版)检索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中文社会科学格式规范(修订版)》,很多出版物为了便于参考和评注而区分,注释为“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或添加”,列在文本末尾随附参考文献(或当页脚)。

参考文献按照它们在文本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放在方括号中。一种被反复引用并在文本中标记有相同序列号的文档。

在文章末尾的引用中列出了所引用的文档的页码(或页码范围)。以“出版年份”或“出版年份、卷(期)”等形式加上“: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个引用,每个地方的页面数量或范围(有些杂志还把信息指示的位置引用文档页码)应列在每个地方的顺序标记,其次是方括号(只列出数据,没有“P”或“页面”,等等。页号范围中间的行是半字符行)和上标。

如果在参考编号作为文本后还需要页码或页码范围,则页码或页码范围还应重叠。在顺序编码系统下,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参考文献的序号,使序号和指示的参考文献与正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一致。此外,参考页码或页码范围应准确。

扩展资料:

文献指出: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术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中的拆文[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互联网[OL],CD[CD],磁带[MT],磁盘[DK]。

专著、论文汇编、学位论文和报告。

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文件类型识别]。出版地点:出版商,出版年份。页码(可选)。

刘国军,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期刊文章。

主要负责人。标题[J]。标题,年份,卷(发行):开始和结束页码。

何灵秀。读南明史[J]。中国历史研究,1998,(3):167-173。

引用本文:[1]王建平,宋涛,等。无源耗能系统的研究进展[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97年EarthquackEng,38(3):358-36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需要一一对应。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若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完整,内容应准确,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序号与正文中要一一对应。

不过参考文献引用的话不一定要一样。

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有参考文献这一个必填的栏目,而这个都是我们整篇文章的来源和借鉴之处,所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这个参考的文献只要是和原来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就可以,不一定要一样,不脱离参考文献的主题就是可以的了。

参考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虽然是出现在一小块,但是它的作用可能不仅仅是这一些,这些资料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思路,可能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总而言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文献被引用的次数很多,就恰恰说明了这个文献越好。

参考文献要和文章中一一对应吗

必须的,尤其是对于要投出去发表的文章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你后面标注的文献期刊要和前面引用的顺序一致

引用论文文字就要标出,如果只参考论文的内容,就不用在文中相应的位置用上标标出,仅在文后列出即可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章一一对应

不可以的。

1.最优的参考文献写作方式

自己写作时间充足,查阅资料到位,可以按照学校的参考文献格式一个一个的整理,最后排序,这样的论文参考文献是无懈可击。

2.常用的参考文献写作方式

作为业内人士(哭笑脸)参考文献一般根据题目从知网导出,这样的参考文献格式自动生成,最省事,90%以上的学校都可以通过,毕竟导师不可能闲着一个一个对应,再者参考文献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只要能说的过去就没毛病呀。这也是大多数人常用的方式。

3.最不可取的参考文献写作方式

很多人~对,就是说的你,直接从参考的文章最后复制别人文章的参考文献,这样的参考文献格式正确,但是(敲黑板)查重这一关你过不了,因为你会发现参考文献在查重报告中一片红,拖你的后腿。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需要和论文里的句子一一对应的。

参考文献就是引用他人文章中的一句或几句话,来论证自己的论文观点,这写话要标注清楚,最后在参考文献部分列出这些话的出处作者等信息。

注意事项:

引用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报纸N;期刊J;专利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2021年10月8日,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市场执法监管。据悉,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会同行业管理部门。

重点针对时段时长限制、实名注册和登录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加大辖区内网络游戏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加强网络巡查,严查擅自上网出版的网络游戏;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等相关文化市场领域执法监管,防止未成年人违规进入营业场所。

如何使参考文献与文章一一对应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我的分享吧!以下是详细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首先打开需要添加需要标注的文献文章,并且选择需要添加文献的段落。2.随后点击菜单栏里的引用选项。3.紧接着再点击插入尾注。4.插入尾注后,可以看到注释用的是“i”,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改。5.然后再点击脚注6..随后再点击脚注和尾注下面的倒三角。7然后点击编号格式,选择数字形式。8.点击“应用”,更改后就可以变为数字。然后按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菜单。输入替换的内容完成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9.最后标注就已经添加完成了

1、首先,给论文参考文献标号,可在下拉框中修改格式。

2、将光标键到你想放引用上标的地方,点击插入----交叉引用,会出现下图。

3、修改引用内容为段落编号。

4、同时选中按ctrl+shift+=即可变为上标,按shift+ctrl+=为下标。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怎样标注在文章中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省时省力——写论文时如何利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普通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怎么做?)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真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加粗者为首选)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论文参考文献一定要一一对应吗

当然不可以。引用的文献资料需要和参考文献对应上,这既是对原文作者的尊重,同时也是严谨学术态度的体现,毕竟学术本身就是需要严谨求实的。

这样对读者的误导很大。平时,我们自己看文献时,往往会根据参考文献去追溯。其次,这样的论文投出去,也很容易被审稿人发现。因为审稿人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这样乱标参考文献很可能毁了一篇论文。即使论文内容很好,都极有可能毁于一旦。因此不建议这么干,风险太大。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不能乱标。因为毕业论文体现了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是一纸空文。毕业论文学术性强,代表了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倘若出现参考文献对应不上或乱标出处的现象,不仅失去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导致你的毕业论文通不过,影响毕业。所以,本科毕业论文要论点正确,论据准确,论证严密,不可胡弄,草草了事。

需要一一对应。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若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完整,内容应准确,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序号与正文中要一一对应。

不过参考文献引用的话不一定要一样。

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有参考文献这一个必填的栏目,而这个都是我们整篇文章的来源和借鉴之处,所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这个参考的文献只要是和原来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就可以,不一定要一样,不脱离参考文献的主题就是可以的了。

参考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虽然是出现在一小块,但是它的作用可能不仅仅是这一些,这些资料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思路,可能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总而言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文献被引用的次数很多,就恰恰说明了这个文献越好。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 索引序列
  • 参考文献在文章中一一对应吗
  • 参考文献要和文章中一一对应吗
  • 参考文献与文章一一对应
  • 如何使参考文献与文章一一对应
  • 论文参考文献一定要一一对应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