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湖北美术学院是中国华中地区最高美术学府,她坐落在长江之滨的中心城市武汉,现址武昌中山路374号(原昙华林)。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由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先生、唐义精先生及徐子珩先生等数位热衷于艺术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于1920年所创建。几十年来,我院师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和设计展示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金、银奖章和其它重要奖项。有些作品被中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还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画集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湖北美术学院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教学特点和锐意创新的艺术风格。我校人才辈出,培养的学生遍布在大江南北,有的已成为学术造诣深厚的知名艺术家,有的担任了美术教育或专业部门的领导职务。目前,我院中、青年师资力量雄厚,在培养美术人才的教学中和繁荣美术事业的创作中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我院美术各学科、专业发展全面、丰满,现设有中国画、油画、壁画、版画、雕塑、设计(装璜、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术学和美术教育10个系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中等专业部(附中)和公共课部。学院还有陶艺研究所,雕塑研究所和环境艺术研究所,承担教学、科研和艺术的社会开发。设计艺术学及美术学及美术学两大二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已确定为“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画系工笔人物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季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已成为反映美术教学、科研状况和国内外艺术动态和重要窗口。我院对外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先后有美、英、德、瑞、日、奥、叙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访讲学,聘有外籍和国内教授多名。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形成了适宜于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艺术氛围。学院现与德国斯图加特设计学院、美国阿尔弗雷德设计学院进行校际交流。从2000年起,每年有两名毕业生的作品选送参加法国的Salon国际艺术展。学院也相继派出教师出国考察举办展览和进行学术交流,并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从1920年创立的武昌艺专,历经时代的变迁,到今天的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几代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的努力,学院不断地成长,发展,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她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美好的明天!
宋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学者把宋代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宋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宋代金银器使用广泛,一洗大唐的雍容华贵,转而走向典雅清隽的风格。“宋代金银器造型讲究,颇费匠心。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玲珑奇巧,新颖雅致,花式繁多。”[1](肖梦龙,1986:82)其中, 仿生和复古更是成为宋代金银器的两大潮流。 “‘像生’是宋元工艺品纹样的特色之一 , 也是金银首饰纹样的一个主要特色。 ”[2](扬之水,2007:82)宋代金银器的仿生技艺高超,不仅继承了以往的动物器型和纹饰,还在植物仿生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龙、凤、狮子、乌龟、摩羯、虎、豹、仙鹤、象等动物形式,以及莲花、牡丹、梅花、菱花、荔枝、菊花等植物形式被巧妙地运用在金银器物中,使得宋代金银器千姿百态,造型优美。如四川彭州天彭镇出土的象钮莲瓣银执壶以莲花为壶盖,大象为盖钮,别致精美,颇具美感。又如江苏溧阳平桥宋代窖藏出土的鎏金六瓣花式银杯,造型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内壁刻花,写实且精美绝伦。探究宋代金银器仿生艺术发展的原因不仅对于了解宋朝精神风貌与文化心理有帮助,也有助于研究金银器工艺美术。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宋代金银器仿生艺术的重要原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宋朝时社会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市坊制度,商业行为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南宋《梦梁录》中记载:“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也足见当时商品经济之繁荣。最早的纸币——交子也在北宋出现,为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规模扩大,长途贸易蓬勃兴盛,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既是商品,其买卖就有竞争, 这就促使金银工匠对各自的产品不断创新, 以适应需求, 创造出当时人们喜爱的各式新颖产品。”[2](肖梦龙,1986:85)城市商品经济既能富民,提升民众使用金银器的能力,又能促进竞争,带动金银矿产的开采,使得制作精美的仿生金银器不断涌现,迎合社会需求。宋代文人引领社会潮流,推动了金银器仿生艺术的发展。 宋代推行“文人治国”,重文轻武,士人得到重用,掌握了社会审美话语权。宋代文人在诗书画领域恣意挥洒笔墨,同时也把他们的审美带到了其他方面,影响着整个社会。宋代风俗画兴起,注重以写实的风格描述社会生活,如《货郎图》《村医图》等。花鸟画也风靡一时,如宋徽宗便对花鸟画情有独钟,留下了《芙蓉锦鸡图》《梅花绣眼图》《柳鸦芦雁图》等珍品,这为仿生金银器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题材。宋代文人寄情自然,把人的美好品质赋予植物,对其不吝赞美。梅花“凌寒独自开”,象征着文人的不屈精神与倔强品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则契合了政治腐化下文人的避世隐逸与洁身自好;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具有很强的斗争与反抗精神,不一而足,这些成为了宋代金银器的常见仿生对象。“植物纹饰在宋代开始了由抽象到具象的发展脉络,力图将体现文人情趣的风景融入到装饰之中。”[3](陈轩,2019:51)而且文人自身拥有较高文化水平,具有不俗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能力,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花卉都能成为其欣赏之物,这就要求金银器在仿生领域不断拓展,精益求精。工艺技术改进为宋代仿生金银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宋代, 金银器加工技术已由唐的14种发展到19种……在宋代金银加工技术中, 最主要的仍然是沿用唐代成熟的捶揲技术,其次是錾刻、镂空(或透雕 )、凸花工艺、模冲、鎏金、铆接以及焊接等。”[4](赵瑞廷,2009:116)大唐盛世金银器制作工艺已极为高超,而宋继承了唐代的主要工艺,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宋代仿生金银器多立雕刻和浮雕凸花工艺,轻巧精美,惟妙惟肖,这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彭州市西大街窖藏出土的宋树叶形银托盘采用捶揲法制成,整体如一片舒展的树叶,边齿弯弯曲曲,逼真精妙。同窖藏出土的瓜形金盏形体饱满,捶揲技法高超,颇像金瓜,上面再錾刻缠枝花纹,装饰精美,富有仿生美感。宋代休闲文化繁荣促进了金银器仿生工艺的发展。 宋代市坊制度瓦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勾栏和瓦肆等公共娱乐场所,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仿生金银器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之物。宋代文化教育由贵族转向对平民开放,宋代的休闲文化更加生活化、娱乐化,正是宋代休闲文化的繁荣促使美学文化发展得更迅速、更成熟。[5](张旻、李珺,2014:250)宋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使用金银器。即便是普通酒楼和妓院等场所也配备有金银器,如果普通百姓家中来客,可以去酒店借金银酒器,酒店也会慷慨出借。可见当时奢靡风气盛行,使用金银器来饮酒作乐更多了一份荣耀。而且金银器除却实用功能外,其自身也是不错的把玩和欣赏之物,古代工匠把金银器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样式,雕刻上俊美精巧的纹饰,成就金银器之华美灵动。如宋代六曲錾花金碗、宋代凤首錾花银壶、宋代贴塑螭虎纹银杯等工艺精良,俊俏妍美,不仅是觥筹交错间的助兴辅助之物,更是直接构成了休闲娱乐的重要对象。中国仿生艺术源远流长,对宋代仿生金银器有重要影响。 “效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古人生活和大自然关系密切,《周易》谈到伏羲画八卦时便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国古人非常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并将其运用到人类社会生产中。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便出土了不少仿生彩陶,如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已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诞生了许多仿生佳作,如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莲鹤方壶,壶盖被铸造成莲瓣状,上面是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瑰丽灵动。又如湖南宁乡县出土的四羊方尊,方尊四角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逼真的卷角羊,并刻有饕餮纹、龙纹等,华美至极。中国仿生艺术可谓博大精深,在青铜器、陶器、瓷器、金银器、漆器等领域大放异彩,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促进自身发展。斯基泰、匈奴、鲜卑、波斯等在不同时期都对中国古代金银器仿生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是中国金银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初唐时期,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朝风格,以纤细的缠枝忍冬、四瓣或八瓣花及线条简略的折枝花为主。中唐时,花鸟纹盛行,缠枝花、绶带纹丰满流畅,已具有团花的格局。晚唐时团花纹饰一跃成为主题纹饰,缠枝花则渐趋呆板被绶带纹取代,金银器转向中国传统风格。[6](周学明,2012:13)唐朝金银器仿生艺术已高度发达,为宋朝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代晚期金银制造业南方系统的崛起,成为宋代金银工艺持续发达的起点。”[7](贺云翱,2008:201)宋朝继往开来,在前人的雄厚基础上潜心钻研,匠心独运,成就了一件件绝世珍品。宋代金银器仿生艺术的发展还和政治用途有一定关系。 首先,王公贵族财力非凡,生活奢靡,具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去承担大量的金银器的开销。飞禽走兽式样的金银器成为他们标榜自己社会等级的依据,金银器越精美越能显现其家族之贵,如皇家自然在以龙凤为主题的金银器领域不懈开拓。其次,金银器在宋代政治场合中既是着赏赐物也是进贡物,皇帝赐予臣下精巧的金银器以笼络众心,大臣赐予将士金银器以鼓舞士气,僚属进献金银器以讨好上司,百官上贡金银器以求皇帝恩宠,澶渊之盟后北宋还要向辽进贡大量金银器以求和平。“宋代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重要,它所担任的角色更多,使用者也更加广泛,甚至,使用方式都更加丰富多彩。”[8](周卫星,2009:91)宋代金银器在国家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无疑推动了金银器制作的进步,一批批精妙绝美的仿生金银器不断问世。繁荣的商品经济、高雅的文人理趣、成熟的制作工艺、流行的休闲文化、久远的仿生艺术、政治场合的需求共同把宋代金银器仿生艺术推向更深更远处,书写了艺术史上不朽的篇章。今天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对大自然的嗅觉已不再那么敏感,宋代仿生金银器不仅为现代美术发展提供了养料,也在为人们心灵提供栖息之地。() 参考文献: [1]肖梦龙.试谈宋代金银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J].文物,1986(05):81-85. [2]扬之水.宋元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刍论[J].文物,2007(10):79-86. [3]陈轩.唐宋元花卉装饰的风格与演变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02):49-54. [4]赵瑞廷.唐代金银工艺对宋代金银器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5):113-117. [5]张旻,李珺.宋代休闲文化的繁荣与美学转向[J].现代装饰(理论),2014(08):250. [6]周学明.漫谈历代金银器的时代特征[J].东方收藏,2012(10):11-13. [7]贺云翱,邵磊.中国金银器[J].2008. [8]周卫星.金银器与宋人生活[J].艺术设计研究,2009(03):91-97.
1.《美术作品保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第一作者),《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 2003 年第 4 辑。2.《欧盟 B2C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第一作者),《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 2003 年第 4 辑。3.《美国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 ADR )研究》(第一作者),《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 2003 年第 5 辑。4 .《网上仲裁的现状与未来》(第一作者),《法学评论》 2003 年 2 期。5 .《 开拓国际私法新理念 完善国际私法新体系 》(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1 期。6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非国内化理论》(第一作者),《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年第 1 期。7 .《网络案件中美国法院的长臂管辖权》(第一作者),《中国法学》 2002 年第 6 期。8 .《美术作品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第一作者),《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 1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 1 月。9 .《美术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第一作者),《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 2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 6 月。10 .《美国网络案件管辖权研究》(第一作者),《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 3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 9 月。11 .《论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问题》(第一作者),《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2 年卷)法律出版社。12 .《 2001 年国际私法学会年会综述》(第一作者),《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2 年卷)法律出版社。13 .《回顾中国国际私法之历程,展望中国国际私法之前景》,《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1 期。14 .《欧盟〈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承认与执行条例〉介评》(第一作者),《法学评论》, 2002 年第 2 期。15 .《欧盟电子消费合同管辖权问题研究》(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3 期。16 .《美术作品国际买卖中的法律问题》(第一作者),《华中美术》 2002 年第 1 期。17 .《论美术、摄影作品著作权和肖像权的冲突与协调》(第一作者),《华中美术》 2002 年第 2 期。18 .《与高技术产业有关的反垄断法》(个人),《民商法论丛》 2001 年第 1 号第 18 卷。19 .《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准据法备忘录》(个人),《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法律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20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2001 年年会综述》,《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法律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21 .《论仲裁第三人》(个人),《法学家》 2001 年第 3 期。22 .《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协调化、统一化》(个人),《武汉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2 期。23 .《美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显然漠视法律》(个人),《法学评论》 2001 年第 2 期。24 .《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第一作者),《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3 期。25..《附具理由的仲裁裁决问题初探》(第一作者),《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4 期。26.《美国商事仲裁中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效力》(第一),《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 年第 3 期。27.《谁拥有谢里曼黄金》 (第一作者)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2 期。28.《重新仲裁若干问题刍议》 (第一作者) ,《中国仲裁》 2001 年第 6 期。29.《论美术作品著作权与原件所有权》 (第一作者)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3 期。30.《美术作品的国际刑法保护》 (第一作者)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4 期。31.《美国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 ADR )介评》,《中国法学》 2000 年第 5 期 , 第一作者。32.《国际私法上的名誉毁损》,《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0 年卷。33.《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1999 年年会综述》(第一作者),《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0 年卷,第一作者。34.《美国法院的“长臂管辖权”》(第一作者),《比较法研究》 2000 年第 3 期。35.《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惩罚性赔偿裁决》(个人)《法学评论》 2000 年第 1 期。36.《研究国际民商事管辖权问题,推动我国涉外仲裁制度改革》(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37.《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国际私法》(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6 期。38.《我国经济法诉讼程序制度新论》(第一作者)《浙江社会科学》 2000 年第 5 期。39.《论美术作品的追续权》(第一作者),《经济法论丛》 2000 年卷第 1 卷。40.《美术作品国际流转中的法律问题》(第一作者),《法商研究》 2000 年第 6 期。41.《论角色商品化权之法律性质》(第一作者),《知识产权》 2000 年第 6 期。42.《美术合作作品的认定、分类及法律探讨》(第一作者)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1 期。43.《美术作品的概念、成立要件及其范围的法律探讨》(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2 期。44.《美术作品的刑法保护》(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3 期。45.《〈威尼斯—收租院〉与表演者权》(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4 期。46.《把握二十一世纪国际私法的发展动向》(个人),《法学研究》 1999 年第 3 期。47.《多方当事人诉讼中的国际管辖权问题》(个人),《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9 月。48.《 1999 年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年会综述》(第一作者),《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9 月。49.《美国保护存款人和稳定金融的法律制度》(个人),《法学评论》 1999 年第 3 期。50.《英国的个人自愿重整制度》(个人),《法学杂志》, 1999 年第 2 期。51.《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友好仲裁问题》(个人),《武汉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6 期。52.《界定国际私法范围,加速国际私法立法》,《武汉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1 期,第一作者。53.《 ADR ——西方国家盛行的解决民商事争议的热门制度》,《法学评论》 1999 年第 1 期,第二作者。54.《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之一》(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1999 年第 1 期。55.《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之二》(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1999 年第 2 期。56.《制售美术赝品的法律责任》,(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1999 年第 3 期。57.《美术作品拍卖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1999 年第 4 期。58.日本《法例》(独译),载于《国际民商新秩序理论建构》,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59.《日本关于契约、侵权行为等准据法的示范法》(独译),载于《国际民商新秩序理论建构》,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60.《财产所在地的国际裁判管辖权》(个人),载于《当代国际私法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61.《国际贷款中的担保》(个人),《法学评论》 1995 年第 5 期。62.《国际贷款中的判决前扣押财产》(个人),《法学评论》 1994 年第 3 期63.《美国公司与冲突法的理论与实践》(个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2 年第 4 期。64.《国际私法的研究方法》(个人),《法学评论》 1991 年第 2 期。65.《国际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个人),《法学评论》 1990 年第 4 期。66.《空白支票的若干法律问题》(个人),《法学评论》, 1989 年第 2 期。67.《国际贸易惯例适用问题》(第二作者),《湖北国际经贸》, 1988 年第 2 期。68.《国际借贷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个人),《法学评论》 1987 年第 5 期。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学位。任教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2003年1月作品“山水”入选“湖北省小幅中国画作品展”2003年5月于武汉红城画廊举办“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作品展”2003年11月论文“相机取代不了写生”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院报》,2004年6月作品“金秋漫谷”、“春暖”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院报》2004年10月作品“千年家园”入选“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2006年1月作品“幽谷清芬”入选“湖北省风景画展”,2006年7月论文“中国画的笔墨元素及其意蕴”发表于《大学时代》2007年11月作品“疏林秋韵”入选“湖北省美协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面是我整理了书法学术论文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书法艺术·艺术书法
摘要:此篇论文旨在探讨研究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的际遇,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以及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发现当今的先锋艺术中许多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新潮美术,装置艺术,甚至行为艺术)都运用到了书法的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将书法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国内外颇受关注的徐冰等人的艺术作品,还包括近几年在书法界热闹过一番的“流行书风”现象等等。
不难发现,当代的书法艺术越来越远离传统的创作模式`风格,而更多的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关注,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发展成了“艺术书法”。书法艺术的这种逐渐走向多元化的现象是如何形成,其存在的主要表现,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此现象的反思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书法;艺术;多元化;现代转型;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变的同时,也为书法艺术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开拓了新的领域,全方位多维度地扩展了欣赏者的视野。现代书家们已不在一味追求传统的创作模式与风格。而更多的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关注。可见,书法艺术已逐渐开始走向了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此现象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反思该现象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中国人把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骄傲。“书法”一词的意思,一直不十分明确。很早时是说写文章的一种笔法,以后转成为书写汉字的一种规范。然而如果只是把书法局限在书写法度之内会降低、“书法艺术”的高度。如果把“书法”概括起来,无论规范、方法、书迹、评论、分析、鉴赏、考订,甚至文字学、用具等等都积聚梳理在一起,说这是一门“学问”,倒是很合适的。另外,一些书法理论、书法史、艺术理论等论著也做了大量研究,试图对书法的“本质”做出概括和规定。如,书法是“线条艺术”、“造型艺术”、“具象艺术”、“抽象艺术”、“表达情感的艺术”、“生命艺术”、“纯粹艺术”、“最高的艺术”等。这些概括、界定和解说,或出于名家之口,或见于著名论著,它们对“书法艺术”的“高”度、“纯”度等都有认识上的差异,有趋同也有对立,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书法是“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这在书法界、艺术界、学术界基本是一个共识。而“书法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则是在2004年底,文化部直属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的“中国书法院”、标志着归属于人民政府的国家文化机构第一次正式予书法以“书法”身份。
五四以来,书法的存在意义一直遭到质疑。一位知名学者和作家曾哀叹中国书法所依托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已经消失①,“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须性为背景,因此产生的特别自然、随性、陈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陈恳”。更重要的是,由毛笔文化所涵养出来的那种文人品格和人格构架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也失去了意义,甚至会成为民族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阻碍。很明显,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人们为了推陈出新,想尽办法崭露头角,往往在创作中采用的是背离传统的方式,说的更具体一些,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创新来博得大众的认可。在书法界出现的这种现象我们命名它为:艺术书法。
“艺术书法”这一名词是由王镛老师首度提出的。顾名思义是将“艺术”提前,注重艺术的表现,而相对弱化书法的本事。这在当代表现为书法的民间化倾向上,近几年流行的“流行书风”就是其典型代表。纵观这几年来的各大书展,我们都不难发现书法正经历着从“书法艺术”向“艺术书法”转化的过程。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几千年的二王书风,颜筋柳骨看下来的确让人有点累,出现审美疲劳是很正常的。许多作品让人看下来已经不是艺术而是复制品了。于是更多的作品开始追求视觉上的感觉,开始抓形式感,尽管这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态百出,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让人有眼前一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二,展览和比赛的效应不容小觑。近二十余年来,各种书法展览和比赛此起彼伏,尤其是两年一届的全国展和中青展对流行书风的兴起起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展览和比赛中,某种风格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或者受到了媒体的关注,那么效仿这一风格形式的人马上就会一哄而上。为了获得好的名次,参展和参赛者往往会投评委所好,纷纷追摹评委的风格。正是因为书法流行现象的出现,以王镛为代表的几位书法艺术家共同主持了“首届流行书风、印风提名展”,并连续成功做到了现在。展览中的作品坚持汉字书写及线条原则,基本上仍属于传统书法的范畴,与更具前卫意义的“现代书法”有着较大差距。但参展作品基本反映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当代书法在观念和实践上的一个最主要的趋向:随着书法实用功能在现代社会的日益消减和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资源的不断丰富,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和创作意识正日益凸显和升华,传统的书法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虽然流行书风遭到了不少人的批判,但其批判者们也许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流行书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多元化时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流行风尚,并显示出相当的风格魅力和艺术史价值。
当代书法创作者对书法艺术现代视觉效果的不断追求,是书法艺术家们不甘寂寞的表现,也是书法艺术走向新的发展的富有生机的动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自娱雅玩和记事交流,而更多地注重用笔墨线条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性情,并通过幅式、材料、颜色、结构等方面的突破来制造视觉上的特殊效果。现代展览中大多是顶天立地的鸿篇巨制,而且多为竖式,很少见到传统的尺牍和卷轴。这样的幅式比较适合现代化的展厅格局,同时也使观众有仰望之感,增强作品的视觉魅力。在用纸上,书法家们广泛取材,从传统本色的纯白净宣到富丽堂皇的洒金(银)宣,从有作旧效果的仿古宣到简单脱俗的手边纸,不一而足,除了在纸张上以背景色增加厚重感等手法以外,石开等书法家还大胆地以色彩入书,寻求新鲜的视觉感受。当然,更明显的是作者们对文字结构的个性化变形和章法布局方面的大胆探索。另外,从展览的布展风格较过去也有不小的突破,新颖协调,将作品拓裱在统一底色的展板上或装置于精美的画框里,旁边配有考究的标签,印有详细的说明、创作自述和主持人评语等,无形中提升了作品的档次。也极大的增强了观赏者的兴趣。 然而,“书法艺术”转化为“艺术书法”,也是具有自身必然性的。首先,书法在其漫长的历史轨迹中,曾经具有两面性,即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革命性变化,中国人的书写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书法的实用性要求正在减弱,而艺术性要求则日益增长,人们力图在书法中获得艺术情感的表现和人格精神的追求,日益脱离书写实用价值的书法,应按照艺术的本性来发展。艺术的本性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和永无止境的创造,不满足既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向传统挑战,追求原创性和超越性。这是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规律。其次,现代审美方式的改变,对书法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高节奏的现代信息社会,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欣赏的方式。优雅精美的印刷术和发达的出版业,消除了艺术品的神秘性和复制失真性,人们可以及时掌握大量的艺术信息;良好的展览条件和收藏条件,提高了人们欣赏和品评书法艺术的维度,人们希望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精髓所体现的艺术感受性和表现力有更为切实的现代体现。最后,书法家们面对书法的日益专业化和高度艺术化,以及大量优秀的异质文化成果的挑战,更有来自艺术消费市场的巨大竞争力,因此,他们无法停留于固有的书法观念和传统书法模式。他们的现实处境使他们不得不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当然,形式上的现代感和丰富性并不能代表作品的本质特征。其关键所在其实是创作者们对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发展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及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当代社会文化特色。他们更多地思考传统书法的当下状况和未来走向,或者说他们希望书法艺术不要固步自封,而应再创辉煌。古今之变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艺术的核心理念和书法家的心性品质的改变。古人重“格调”与“意境”的“高”与“低”。因此,从作品的艺术语言上,更多地使致力于从传统的资源中发掘出新的可能性。例如作品以墓志残纸为基调,并掺杂一些破坏性的用笔,力图表现结构、章法的动荡感和上下左右的呼应关系。不过,这样的书风也并不是那么好把握。不少创作者过于重视书法形式技巧上的翻新,而对书法文化本身缺乏深刻体悟,对传统书法艺术语言也缺少系统研究,因而其创新显得底气不足,粗浅浮躁。其次,由于创作者取法相似,观点相近,且互相影响,因而存在风格面目趋同的隐患,在强调个性的同时可能就失去了个性。
中国书法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探索这新的发展维度,原有古典的书法系统,正由文化封闭走向文化开发,尝试着汲取其他艺术的养料,来充实自己的表现力。“艺术书法”常常招致人们的非议,斥之为非书法、不识“传统”。但事实上,书法艺术不应躺在传统的、古人的艺术成就上面沾沾自喜,书法家们也不应该是艺术创造方面的懒汉,笔墨技巧固然是书法艺术的基质之一,然而它也能扼杀人的活生生的艺术感受性。由于我们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因此书法艺术的现代转换中,更应注重主体的分辨力,突出主体的创造性,以之开掘新传统,整合新方法,窥视书法艺术现代发展的生长点,在面向新生活的诸种尝试中把握书法艺术现代转型的契机。
由此看来“书法艺术”转向“艺术书法”也未尝不可。当然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法艺术的这种发展变化是有贡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书法形式美的建设。试想,如果一个歌唱家如果只是在舞台上向大家展示她的发音有多到位多准确,仅仅只是展示她的基本功,而不拿自己独具艺术个性的歌声展现给大家看,那观众又如何会有兴趣。中国古代的书法经典精华,被大众认可的就是那么几十个人的几十件作品,如果大家都去宗法他们的作品不去创造,书法艺术就不会形成勃勃生机,风格也不会在竞争中互补,而更严重的,书法这门艺术也会因此而衰落。
注释:①20世纪90年代初,余秋雨先生在《笔墨祭》一文中哀叹中国书法所依托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已经消失。
参考文献:
[1] 当代书法论文选(理论卷)[M].荣宝斋出版社,2010.
[2] 当代书法论文选(书史卷)[M].荣宝斋出版社,2010.
[3]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 书法研究[J].1993(01).
[5] 文艺研究[J].2008(12).
[6] 欧阳中石.光明日报――文化与书法[J].2007(621).
[7] 王岳川.流行书风的文化问题[J].2008(7).
作者简介:秦兆诗(1989―),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在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书法学术论文范文
MFA即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我国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其英文名称为MasterofFineArts,英文缩写为MFA。故艺术硕士也被人们称作MFA。MFA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广播电视八大艺术领域的所有实践类专业。你可以到学苑教育的网站上看看具体的介绍。
艺考有美术专业、音乐专业、舞蹈专业、表演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编导专业、书法专业、摄影专业可考。很多热门的艺术专业,在其院校选择上面也要及其谨慎,下面是当下热门艺术专业中,专业性较强的几所学校。美术类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音乐类院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校等。表演类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
Ⅰ 为什么登陆老是说验证码错误
1.打开浏览器工具菜单如图一所示打开Inter选项; 2.分别点击“删除cookies”,“删除文件”两个按钮; 3、如果您没有发现“清空cookies”这个按钮,建议您升级浏览器到更新版本。 4、点击“设置”按钮,对临时文件进行设置,选择“每次访问此页面时检查”容”中的"自动完成"按钮 5.点击"删除表单"和"清除密码",并把“表单上的用户名和密码”前面的打勾去掉,点击确定. 验证码输入正确,提示外部数据错误,这个问题常见于Norton防火墙用户。请您对防火墙进行如下设
Ⅱ 自考为什么都喜欢在北京和天津考
自考在哪里报名都可以的,不一定要在北京和天津考。 (一)确定你的自考省份 (二)登录自考省份的报名网站——某某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点击进入“自学考试”栏目,里面会有各种自考信息。 (三)确定你的自考专业 四、网上报名注册自考准考证——某某省教育考试院(一般都是这个)或者某某省招生考试院 (五)现场确认报名信息,领取准考证去你在网上选择的确认现场地点,一般都是某某区县自考办 (六)报考4月或10月的自考科目,规定时间内缴费,报名才有效大多数自考省份都是在网上报考科目,网上缴费。 (七)查阅自考教材使用的教材,下载自考科目的考试大纲 (八)购买自考教材、试卷和教材配套辅导等资料 (九)看教材、做试卷、查缺补漏、考前一个星期背记重点知识和重要考点考前一个星期背记重点知识和重要考点,非常重要! (十)下载考试通知单,查询考点地理位置 考前一天查询考点地理位置,交通路线,预留出足够从住所到考点的时间 考试通知单上有考试地点,考场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日期等内容。建议多下载几张考试通知单,以防丢失,无法进考场。 (十一)准备考试文具,带齐“三证”(包括身份证、准考证、考试通知单) (十二)考试结束后,等待一个月左右查询成绩,在某某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上查询成绩,查询完成绩后,你该好好准备下次自考科目了。 (十三)重复报名考试科目,直到考完自考专业规定的所有的自考科目,第二次自考就不用重新注册准考证了,也不用去现场确认了。 (十四)考完所有的自考科目,自考专科可以申请毕业了,自考本科继续下一个流程。 (十五)自考本科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的事项不归自考办管理,而是归主考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管理。 (十六)花2—4个月的时间撰写毕业论文 十七、去主考院校的答辩办公室或者教室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十八)等待一个月左右查询毕业论文答辩成绩 (十九)到区县自考办申请自考毕业,等待领取自考毕业证通知 (二十)到区县自考办领取自考毕业证 一年有两次申请自考毕业的机会,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上半年为6月份左右,下半年为12月份左右。 (二十一)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自考生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证书,一年也有两次申请的机会,分别为4月左右和10月左右。 申请学士学位有限定期限:自从自考毕业内的一年。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士学位证书。 (二十二)领取学士学位证书,拍学士服照片留念,一年也有两次领取的机会,分别为5月左右和11月左右,具体时间看各个主考院校的规定。
Ⅲ 过多少分上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怎么样
天津最好的学校是天大和南大。不过在天津市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就是一批版b类的河北工业大学,权它应该算是第三名。二本院校中,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三所学校档次差不多。天津科技大学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这个学校校园很漂亮,近些年炒作很厉害,分也挺高,但是教学质量实在是不好,除了食品安全这个系之外就没有任何长处了。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园也很漂亮,而且这个学校各各专业发展比较均衡,在这3所学校中,确实是最好的。天津工业大学以纺织专业见长。三所学校各有特点,不过综合看天津理工大学确实是3所学校中最好的 在主校区(也就是外环线那边的校区),是四人一宿舍,没有卫生间,条件还算可以,学校分配宿舍的,差不多就是和同班同学一个宿舍。 要是在本部(就是你说的王顶堤校区),是8个人一个宿舍,也没有卫生间,条件没有主校区好,必经主校区是新盖得。 也不一定新生就在王顶堤校区,和专业有关系,具我所知,偏文科的一般在本部住
Ⅳ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负责全市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同时是天津市高等学回校招生答委员会、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天津市关于教育招生、考试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 2、组织实施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社会考试; 3、负责境外机构在我市举办的面向社会的非学历考试的管理工作和组织实施工作; 4、制定有关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实施方案; 5、对本市各区县、院校招生考试机构(人员)实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6、组织有关考试的命题及题库建设,编写有关考试的考试大纲及相关教材; 7、开展教育、招生工作的科学研究; 8、开发招考信息资源,开展招生考试服务工作; 9、承担其他方面委托的招生、考试工作。
Ⅳ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怎么样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Ⅵ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领导急!!!
乔丽娟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 主管工作:主持全面工作。 乔丽娟 女 汉族 1947年6月出生,河北省人, *** 党员,大专学历,研究员,现任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 工作经历:1968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任连长,1972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留校工作;1975年天津师范大学先后担任进修部党委常委、校团委副书记、书记, 校党委副书记;1996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2000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 岳德经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主管工作:分管党务、人事、社会考试工作。 岳德经 男 汉族 1955年5月出生,山东省人, *** 党员,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现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工作经历:1971年在天津市成都道中学工作,1982年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在天津市教育局工作,1986年起先后担任天津市教育局组干处副处长、处长、党委副书记,2000年起担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岳伟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刘凤桐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主管工作:分管院长办公室、中招、财务(审计)、行政处工作。 刘凤桐 男 汉族 1950年11日出生,天津市人, *** 党员,大学学历,副教授,现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工作经历:1969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农场工作,1977年天津财经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起先后担任天津财经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分院总支书记;1997年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处长、副主任;2001年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马玉奎 纪委书记 主管工作:主持纪检工作,分管监察、 *** 、保密工作。 马玉奎 男 1951年10月生,汉族,河北省人, *** 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纪委书记。 工作经历:1969年海军南海舰队某部服役;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毕业后在海军南海舰队某部服役;1978年天津餐具厂工作;1979年天津大学分校工作;1984年市委教卫工委干部,先后任主任科员,副处级巡视员、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96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1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纪委书记。 张景华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主管工作:分管高招、成招、信息工作。 张景华,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河北省人, *** 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工作经历:1973年在天津市宁河县赵本庄公社工作,1976年在天津市宁河县八一修造厂工作,1978年考入天津市师范学校学习,1980年毕业后在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一中担任团委副书记,1984年担任河东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1995年起先后担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副处长、处长,2007年至今担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
Ⅶ 什么是提前批
高考的提前批次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结束以后提前批次就开始报名 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录取的部分普通高校、军队(国防生)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军招飞院校。 以下是具体办法:(各省会有少许不同) 军校: 军队院校招生对象为20周岁(截止当年9月1日)以下,未婚,应届高中毕业生。政治条件: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业。身体条件:报考军队院校考生应身体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 考生在录取为“国防生”后,高校、学生本人和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三方须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考生家长(监护人)为签约考生的担保人。例如:2007年, *** 第二、三、四军医大学, *** 艺术学院将在江苏省招收培养《全军军官院校训练任务规划》确定的无军籍学员。在提前批次录取,实行入学批准书制度,考生入校经复查合格后,与承训院校签订《军队院校无军籍学员入学协议书》。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无军籍;参照部队院校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统一着装,实行全程淘汰;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院校按每人每月330元标准逐月发放学生本人生活补助费(寒暑假两个月不发),医疗费用按学校所在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有关政策执行,其他费用自理。毕业当年办理入伍提干手续,毕业学员定职定级,参照军队院校同培训层次、同学制有军籍学员的规定执行。分配纳入军队院校毕业学员分配计划。 公安:按先本科后专科顺序进行 报考公安院校的考生需进行面试、体能测试和政审。公安院校(专业)录取安排在提前录取院校批次,按先本科后专科的顺序进行。本科录取执行第二批本科院校省录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专科录取执行省提前录取专科批次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录取时,院校对报考公安院校(专业)志愿且面试、体能测试、政审合格的考生,在规定的调档比例内,按从高分到低分、遵循志愿的顺序,进行择优录取。 公安院校(专业)规定了男女生招生比例,投档时分别按男女招生计划数进行投档。 体育:按文化分从高到低顺序投档 体育主要有以下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警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保健康复、运动生理生化、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方向),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方向),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 体育类专业实行提前录取的办法,录取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由省统一划定。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将根据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成绩,综合考虑分别划定男、女生的文化和体育录取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女生录取数占招生计划总数的25%左右)。录取时,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招生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以及考生所报志愿,对达到省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文化分从高到低顺序投档,招生高校对进档考生,按其《招生章程》中预先确定的录取规则和标准,以及考生政治思想品德、体检、成绩和男、女生比例等情况,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各校未按录取规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而产生的各类遗留问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招生高校负责处理。 体育类专业专科分数线将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在本科录取结束后确定并按考生志愿,按照文化分从高到低投档,招生高校择优录取。体育类考生的照顾录取政策按各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规定执行。警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体育新闻、体育管理、体育保健康复和中医骨伤科学等专业按普通类分数线录取。 艺术:录取时,在考生政治思想道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和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省同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招生高校按《招生章程》中预先确定的录取规则和标准,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中国人民 *** 艺术学院。 有关艺术考生的照顾录取政策,按各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规定执行。
Ⅷ 2021高考报名时间
2020年10月,四川、安徽、黑龙江等省份已完成高考报名工作。更多地区的高考报名在11月上旬开始进行。
如福建为11月1日至6日,甘肃为11月1日至9日,广东、贵州为11月1日至10日,河北、北京也于11月1日开始报名资格初审和网上申报工作。
整体而言,11月是高考报名的集中期,山东、天津、内蒙古、湖北等省份虽然暂未开启报名,但也将在11月中下旬进行。
例如天津为11月14日至23日、内蒙古为11月16日至27日,湖北为11月18日至30日。一些地区也在为考生能顺利报名提供便利。例如,在报名缴费方式方面,北京、内蒙古等地已经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宝缴费。
(8)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扩展阅读: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2021年全国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截至2020年11月,有超20个省份明确高考报名时间,四川、安徽、黑龙江等省份,在2020年10月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
Ⅸ 为什么京津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别的地方要低
这是因为京津地区有很多的高等学府,这些大学在京津地区的招生名额又相对较多,而京津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应届的高中毕业生也较少,所以这一多一少就造成了京津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比别的地方要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1]。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区含6月9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Ⅹ 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到西站
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 → 地铁1号线,全程约18.4公里
1、从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步行约910米,到达大学城站
2、乘坐地铁3号线,经过8站, 到达营口道站
3、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6站, 到达西站
4、步行约1.1公里,到达天津西站
补充个。MFA(MinistryofForeignAffairs)外交部MFA(masteroffinearts)美术硕士
有些东西是别人帮不了你的,还是要靠自己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财务会计创新方法与措施
从高考成绩出来之时就可以报名了,一直持续到9月份。更正一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不存在报名这一说。要么是填报志愿被录取,有通知书。你没有通知书自己去招生办报名也行,但是那样就成了网专教育学历,属于成人自考性质,平时在校跟正式录取生待遇不一样,毕业证也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没有一点联系,好像是叫什么电大…… 读了有用吗??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政治思想仁政的理论根据,它反映了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向。而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孟子的人性论,它又标志着中国探讨人类本质达到一定阶段。在人类认识论上,它的消极影响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用虚假的“仁君”观来欺瞒人民群众,成为一条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使人民甘于忍受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其中,孟子在《公孙丑上》提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把“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人类先天就有的道德心,并认为,“仁”、 “义”、 “礼”、“智”就是从四心中发出的。因此,四心就成为四德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孟子突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但是,把四心看成是人先天就有的道德之端、道德之本,就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了实际上,四心应该是人借助于后天的实践才逐渐形成的。然而“四端”之说是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孟子的人性论也起到一起的积极作用。它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人类本质的理论。推动人们对人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孟子在性善论基础上提出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起到重要的政治意义。中国思想家的民本主张无不受孟子民本思想的渗透与影响。明清之际及其后,鉴于前朝君主专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许多思想家都试图在孟子的思想中寻找有效的治国武器。例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及“以天下万民为事”。(《原臣》)又如,康有为认为:“国之所立,以为民也”。(《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谭嗣同说:“君末也,民本也”(《仁学》)等等。但孟子的民本思想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孟子民本思想中,并没有赋予人民相应的政治权利。孟子虽然主张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但是人民并非政治权利的主体,君主的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君主的权力也不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反而仍坚持“君权神授”的观点。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应用视域下翻译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方式策略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应用视域下翻译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方式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下,生活中用到翻译的机会大幅度增多。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生活密切相关,其对实际生活中的翻译行为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该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意义、关系进行深度认知和研究,分析得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策略:一是在理论基础进行实践,二是在实践应用中完善理论内容,三是应用由二者发展形成的规律方式。
关键词:
应用;实践;翻译理论;结合方式;
引言:
经过长期的发展,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与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但又自成一体。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实践可以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翻译理论经过实践之后,理论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实际作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导致出现多国语言的互相渗透,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翻译内容不仅涉及日常工作,还要了解科学技术、文学创作等各方面,这就加大了翻译工作难度。因此,翻译工作必须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翻译水平,从而提高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积极推动国际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
1、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从宏观角度看,翻译理论指的是人们对翻译实践的理性认知,并在实际翻译活动加以归纳和整合,构成一套具有普适性、完整性的观点和概念体系,其中包括对翻译实践的一般性结论和具体评论及建议。翻译理论不仅注重研究翻译范畴内的基础知识,还重视翻译术语的深层次认知和逻辑应用。从微观角度看,翻译理论主要针对特定的语境或情境,运用翻译的目的不一样,面对的受众群体具有差异性。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1.1、了解和启示意义
翻译理论可以说是一个总结,是对不一样的翻译所涉及的现象或产生的情况和规律进行描述和概括的总结,是能够把包含有语言的各种元素抽象成观众能识别的语言符号和语音语调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没有翻译理论的翻译实践是不存在的。可以说,目标语言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或没有约束的框架。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理论准则、要求作为准则或了解启发的初始点。
1.2、导向和执行意义
翻译理论是一种理论的总称,其必然具备理论的一般特征,即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解释翻译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使翻译行为从一种简单的自我行为上升到可以人们进行学习的学习行为。基于这个层面,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冲突”根本上是一种错位,其仍然具备指导和执行价值,不可完全否定。
1.3、规范和矫正意义
翻译理论从宏观上划分范围和性质,使翻译实践有一个可参考的范围,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的规范性得到增强,进而可以快速精准地发现翻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缺陷,并对其实行标准进行调整和纠正,提高翻译的水平。
2、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分析
2.1、二者存在主导关系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存在着一种支配性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这二者之间关系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不仅要符合原作的原意,还要满足当前习惯用法要求。虽然翻译理论可以为人们的真实翻译工作带来更为科学方法理论,或者是帮助人们整理思维框架,但它不能直接控制实践中的语言组合。如果译者根据翻译理论寻找相应的翻译方法,再与自己实际的翻译工作进行结合,在融合了原作的情感和思想基础上进行的翻译势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但如果译者仅仅依靠自己的实际翻译工作来实施翻译,这也只是将原文的内容转化为文字,一样得不到理想中的效果。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翻译作品,其在翻译的时候缺乏对语言结构和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考量,尽管翻译的内容都能让人看得懂,但却与我国语言表现形式不相符。我们即便能读懂翻译内容的意思,但很难完全理解原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因此,翻译理论可以说是对多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概括。在翻译理论和实际操作中,谁处于主导地位必须根据具体的翻译情况来确定。有时是基于翻译理论,有时是基于实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2、二者均受到词汇影响
语言的表达非常有趣。一样的意思却能够用不同词汇来呈现,但具体采用哪个词汇要根据文本语境来定。特别是对汉语而言,其具有一音多意或一字多音多意的特征,可谓是十分“灵活”的语言。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词汇的影响,继而产生一些矛盾。翻译理论的重点是译文要与原文贴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词汇的差异化影响,翻译词汇与原着词汇要实现完全吻合是无法做到的,甚至出现一定的矛盾冲突。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需要一个巧妙融合的契点,使得翻译出来的语言或文本得以更合理的呈现,其中包括对词汇、语言顺序等进行的合理搭配。这样既能将原作的风格保留下来,还能提高翻译作品的文学意义。如此,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作品,还能够欣赏具有国别和文化差异的文学特色。
3、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策略
3.1、基于理论进行实践的方式
基于翻译理论践行翻译实践的方式主要是在实践中运用翻译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促使翻译实践在生活、社会发展中得到良好的开展效果。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实际工作生活中要应用到翻译的内容,在需要翻译的内容基础上进行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认知,形成以理论为基础的翻译实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翻译存在于生活中各方面,无论是日常生活交流还是社会工作应用,翻译理论及其实际应用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只有在了解了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正确的翻译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对多种翻译理论知识有丰富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够在了解的基础上正确应用翻译理论,使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加强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丰富联系翻译实践的多样化方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将翻译理论套用在相适应的翻译内容或实际行为中,有助于提高翻译实践的正确率。翻译理论将翻译实践的具体行为、方式和规则等内容提炼出来,构成一套具备学习、指导的理论机制,使翻译行为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3.2、在实践应用中完善理论的方式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辅相成,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又指导翻译实践,同时翻译实践又会推动新的翻译理论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完善翻译理论体系,以此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翻译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之所以具有意义,在于其具有科学、合理的行为理论指导意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离不开实际应用对理论的丰富和推动作用,这是因为翻译理论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则会容易形成纯翻译理论知识,进而降低了理论直接指导实践的作用。翻译理论若只是在理论层次上不断丰富多元化理论内容,而在实际应用中却没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就很难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长此以往,就会被社会应用所淘汰。
因此,要积极通过翻译实践不断完善翻译理论体系,使翻译理论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中得到持续修正和提升。对此,一方面要注重积累翻译实践过程和结果,对翻译实践行为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在相关理论和应用的结合基础上,对翻译理论进行创新思考。另一方面要在实际应用翻译的过程中,保持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使还在处于初期研究阶段或没有得到实证的翻译理论实现快速下沉,丰富翻译理论内容。此外,要注重实际应用中的深层次翻译。翻译理论在生活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政治、医疗、经济等这些方面,实际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译文的措辞和结构,还要注重其深层意义的表述。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实际生活中应用翻译理论的语境变化及其所用词汇的实际含义。如“future”在英语中的一般语义是“未来”,但美国俚语中有“未婚妻”的意思;当将其放于经贸领域中,其又能被译成“信托机构、信托资金”等意思。因此,翻译实践必须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对词汇或语言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中的使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以此增强翻译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在多元化、专业化的翻译实践中获得更多深层次的翻译理论,为完善理论体系做好基础。
3.3、以应用为基础形成的规律方式
建立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规律机制,提升翻译的整体应用价值,促使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标准、合理的规律引导,以此丰富二者的结合方式。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规律可以说是二者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资源共享平台,这个共享平台不仅包括翻译理论规律,还包括翻译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规律,例如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方式与影视作品的翻译方式就有所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本身就有着明显的差异,还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影视作品的翻译可以根据影视内容或场景进行多种语言优化,而文学作品在这一方面就有较大的限制性。基于翻译对象的不同,所用到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也因此有所差异,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翻译实践需要相应的翻译理论和规律的趋势。
基于此,一方面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将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翻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以此构成以翻译应用为核心的多元化理论体系。例如文学作品翻译方面,可根据文学作品的类型进行细化子项目,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在不同的子项目中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将具有共同性或一致性的翻译方法或模式提炼成翻译理论,从而构成文学作品方面的翻译规律理论机制。另一方面,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翻译方式或创新应用翻译方法且获得良好效果的翻译实践进行规整和分析,以此形成相对完整的规律体系。通过对常用规律和非常用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还可以避免落后的翻译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此,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在体系化的规律指导下,既具有“进入”机制,也具有“退出”机制。促进翻译实践发展在与时俱进的翻译规律驱动下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与翻译实践也可以实现更好地融合。
4、结束语
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是二者不断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实际应用翻译理论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当前国际往来不断增多,翻译作为跨越两国乃至多国之间的交流桥梁,其理论与实际应用要以合理的方式结合充分发挥作用,使交流双方在指定的语言环境中实现最大限度地合理有效沟通,促进双方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意图。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可通过理论指导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完善理论内容以及应用翻译规律的方式,不断加深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紧密关联,使翻译理论具有更多的实践基础做支撑,提高翻译理论的语用功能和应用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娄德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入语目的性研究[J].农家参谋,2020(9):190-191.
[2]李莎.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168-169.
[3]李莎.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68-169.
[4]曹明伦.翻译理论是从哪里来的?——再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J].上海翻译,2019(6):1-7,95.
[5]周领顺.“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回顾与反思[J].上海翻译,2019(6):13-17,95.
[6]傅敬民.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