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汝瓷论文的研究内容

汝瓷论文的研究内容

发布时间:

汝瓷论文的研究内容

想了解汝瓷,不如去汝州。

历史发展过程发展历史年代汝州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隋文帝开皇初置临汝为伊州,炀帝大业初始改为汝州《汝州之名从此始》。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伊州 ,领承休、梁、郏城三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以废鲁州之鲁山县来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证圣元年《公元695年》置武兴县。先天年《公元712年》在令临汝镇置临汝县。到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又以梁县西界二乡补充之,并移治于石壕驿。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以仙州之叶县来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许州之襄城来属。改汝州为临汝郡,属河南道,领梁县、叶县、襄城、郏城、鲁山、龙兴(今宝丰)、临汝七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汝州。 五代时,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废临汝县《变为镇》,划归梁县。 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升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襄城、叶、鲁山、宝丰《原叫过武兴、龙兴》五县《郏县于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划归颍昌府》。到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占领。 金废军事建制,州、县仍隶河南路,汝州仍领梁、郏城、鲁山、宝丰四县。 从盛唐时期,汝州所辖临汝、郏县、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从蟒川坡上的严和店到东南的罗圈、桃沟、清凉寺直到鲁山段 店,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这里的陶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在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器皿时,由于火候过高烧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陶器产品,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迷人,为世上少见。激发了汝州制陶艺人们的聪慧技能,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使这一发现愈来愈成熟。详见

汝窑天青釉盏托, 瓷质,北宋, 高4.3厘米。 凸起的小圆台直径6厘米、 盘径17.6厘米、圈足底径12.4厘米。 现藏河南博物院。 深度品鉴 汝窑天青釉盏托,整体造型就像一个高圈足的折沿盘,中部凸起了一个圆台。圆形的凸台用于放置杯、盏、碗等,台面边缘有一圈凸起,用来规范杯盏的位置,以免杯盏从圆台上跌落。圆形凸台下接浅曲腹平折沿盘,大而高的圈足,足墙斜直微外撇。圆凸台的台壁一周装饰双层覆莲瓣形纹饰,台面上有似莲蓬一样的凹陷。通体天青色釉,釉色浅淡,匀净光润,釉面有开片,层层开片如同冰裂,十分美丽。垫烧,胎色褐灰,胎质细腻坚致。 图1    汝窑天青釉盏托及其线描图 由于釉层较薄,胎体突出的部位:圆台上的凸棱、盘沿及盘折沿处,自然就略露胎色。胎体凹陷的部位:圆台台面的仿莲蓬的凹陷处、凸圆台与折沿盘接缘处,自然就略有积釉,釉色略浓。釉色清淡含蓄,浓淡相宜,不愠不火。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窑器有芒。”南宋人叶寘的《垣斋笔衡》中记:“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南宋人周煇的《清波杂志》载:“又汝窑宫禁中烧,内有玛瑙未为油,唯供御检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由文献可知,汝窑瓷器在南宋时已经备受珍视,成为“近尤难得”的稀世珍品。汝瓷传世品数量稀少,这件盏托来自于1987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进行的考古钻探与试掘,有确切的出土地点。[1]制作上堪称精工细作,有古朴典雅、清隽秀美之风。 此器为承托具,上可放置杯、盏、碗等,配套使用,如图一清凉寺汝窑出土的天青釉汝瓷盏托,盏托上置碗,碗有盖。  图2    清凉寺汝窑出土的天青釉汝瓷盏托 文化解读 盏托,也可称之为茶托,“盏托”的命名强调了承托的器物是盏,而不是碗、杯等,“茶托”的命名则强调了器物的功用,主要是用来饮茶时的托具,而不是喝酒、吃饭等所用。“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等俗语告诉我们,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或者精神生活,都与茶不无关系。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可以治“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湖南长沙窑有一件青釉“茶埦”,碗内底心有刻“茶埦”二字,这是此种类型的碗用作茶碗的有力证明,岳州窑也有同类铭文的产品。 图3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长沙窑青釉“茶埦”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长沙窑青釉“茶埦”,口径14.5、底径5、高5.1厘米。 盏,《博雅》解释为“杯也”。一般指容量相对小的杯子。用来盛茶水的就叫茶盏。唐代茶盏又叫“茶盏子”,“子”为后缀字,例如“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长沙窑瓷碗,碗内有“茶盏子”三字。再如法门寺唐代真身宝塔地宫出土的越窑青瓷盘和碟,在地宫《衣物帐》碑的铭文中分别称为“盘子”和“叠子”,故将“茶托子”简称为“茶托”。宋代,茶托又有“盏托”、“托子”等名称。由于饮茶具有多种多样的碗、盏、瓯、杯等,若托子承托的是碗,可以称为碗托;托子上承托的是盏,可以称为盏托;托子上承托的是杯子,也可以称为杯托。但不管托具上承托的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是饮茶之用。有的研究者据此认为,茶托无疑是最合适的统称。[2] 图4    “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长沙窑瓷碗 盏托,就是用来承茶盏的。文献中记载有盏托的由来,唐李匡乂《资暇集》谓:“茶托子,始建中(公元780~783年),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楪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称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从这段记载来看,茶托子是蜀相崔宁之女,为了防止茶杯烫手而发明的。 孙机老师认为,盏托是用来承茶盏的。与现代用的碟子不同,其上有托圈,就像在盘上固定着一只小碗。摆上茶盏后,盏腹约五分之二被纳入托圈,从而使盏和托稳稳地接合在一起。[3]酒台子的形制则不同,它的盘心没有小碗状的托圈,而是突起一小圆台,酒盏摆在圆台上。这时的酒仅稍稍加温,并不太烫,故无须像喝茶那样,要端着托子举盏。在出土物中,酒台子常与酒盏、酒注及套在注外的注碗(又称温碗)配套;而茶具中的茶瓶是绝对不加注碗的。正像茶盏和盏托可合称“托盏”一样,酒盏和酒台子也可以合称“台盏”。台盏是酒具的专名。《辽史·礼志》记“皇后生辰仪中,大臣执台盏进酒,皇帝、皇后受盏。”  酒台子和盏托是用途截然不同的两种器物,外形上虽有相近之处,但相异之点也明若观火、不容忽视。若依据孙机老师的观点,河南博物院所藏汝窑盏托就不能称为盏托,因为院藏盏托的形制是中部起凸台,应该称之为“酒台”或“酒台子”了。但是,古代的器物大多一器多用,可以用来盛茶水,亦可以用来饮酒水。浙江省博物馆的牟宝蕾认为由于茶托在五代至南宋时常被借作酒具,所以便有了“酒台”之名,这实际上是古代一种器皿、多种用途的情形,且其使用时间很短。至金元时期,茶具与酒具已能清晰区分,茶托与茶杯配套,而酒杯则与承盘搭配使用。[4]  这种中间起高台式的托具在宋代当然可以作为酒具,用作酒具的最明显的例子是:1986年12月浙江省义乌县柳青乡游览亭村窖藏出土了七件錾刻人物故事银盏及盏托[5],现藏于浙江省义乌市博物馆。 图5    浙江省义乌县柳青乡游览亭村錾刻人物故事 银盏及盏托 盘托上的银花口碗,口径11.6厘米,底径4.4厘米,高3.8厘米。银碗呈六曲花瓣形,圆唇,撇口,弧腹斜收,圈足外撇。口沿内侧錾刻一周宽约0.65厘米的鎏金珍珠地缠枝卷草纹装饰带。碗内底心有直径约3.7厘米的圆形錾刻鎏金图案,圈足外侧锤刻楷书“陈官人宅用”五字。七件银碗碗心分别錾刻一幅人物图,其中五件碗心錾刻饮酒图。(线图均采自:杨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三.中华书局.2011-1.P8-10) 第一人(线图一)束发包巾,袒胸露肚,手执酒杯,背靠酒瓮,旁边置酒樽,樽中有勺。第二人(线图二)上身裸露,斜靠酒瓮,身旁有樽、勺,右手执酒盏,酒盏倒置,似饮至半酣。第三人(线图三)束发包巾,单衫半褪,肩膀半露,身后有荷叶盖酒瓮,身旁有樽、勺、杯。第四人(线图四)仰头斜靠酒瓮,袒胸露肚,身旁一高足杯斜置,酣睡状。第五人(线图五)低头颔首,单衫半褪,袒胸露肚,背靠酒瓮,身旁一酒盏斜置,樽、勺倾翻于地,酣睡状。这五幅图案,皆描绘了饮酒时的场景。酒盛在大瓮之中,饮时先将酒倒入酒樽,再用勺将酒酌于酒盏或高足杯中。或描绘饮酒时场景,或描绘饮罢时的状态,或描绘酒至半酣、醉态酣然的状态。把饮酒的图案錾刻在银器上,并且器物上锤刻“陈官人宅用”,这无疑表明了盏及盏托是“陈官人在家宅所用”的饮酒之具。 图6盘托上的银花口碗线图 笔者认为,这种中间起高台式的盏托也可以用来放置茶盏喝茶,当然也可以称为茶托、茶盏,而不是仅仅饮酒用的酒台。例如2008年河南省荥阳市槐西村宋墓墓室西壁画图[6],图(7、8)中的夫妇对坐僧人作法图。整个墓室壁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描绘行孝图五组。下部画面左半部分为僧人作法,其中三位僧人持钹演奏,正在进行法事活动。画面右半部分为夫妇二人对坐,桌案上两副盏及盏托齐列,还有一个香炉,炉内一炷香,香烟馥郁,烟雾袅袅。桌后面一位侍从手持执壶。在如此庄严肃穆的场合里,夫妇二人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法事活动中饮酒。由此可见,盏、盏托、执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器物组合,夫妇二人一定是在喝茶。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个盏托中部是起高台的,盏托的底部很小,可以称之为斗笠状。 图7  2008年河南省荥阳市槐西村宋墓墓室西壁图, 原址保存。 图8    2008年河南省荥阳市槐西村宋墓墓室西壁图, 原址保存。 比较研究 一、“百状”盏托 图9    唐代素面淡黄色带碗琉璃茶托 唐代素面淡黄色带碗琉璃茶托,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碗口径12.6厘米,高5.2厘米,托盘径13.8厘米,高3.9厘米。 图10浙江临安晚唐水邱氏墓出土的白瓷带把杯茶托 浙江临安晚唐水邱氏墓出土的白瓷带把杯茶托,口径8.2厘米,托径16.6厘米,中央为凸起的圆形托座,座面边沿凸起,可以防止杯子倾倒。 图11    耀州窑博物馆藏五代耀州窑青瓷带盏茶托 耀州窑博物馆藏五代耀州窑青瓷带盏茶托。 图12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圆盘形覆碗盏托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圆盘形覆碗盏托,高5.8厘米、托径5.4厘米、盘径19.2厘米、圈足径11.2厘米。宽平折沿式圆盘中部凸起一似覆碗形台,高圈足外撇呈喇叭状。 图13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圆盘形盏托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圆盘形盏托,高5.8厘米、托径8厘米、盘径16.3厘米、圈足径7.6厘米。圆盘式托盘上起一碗,下部接较矮的外撇圈足。 图14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五曲葵花形盏托 (侧视图、底部视图)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五曲葵花形盏托,高6.8厘米、托口径7.3厘米、盘径16.4厘米、圈足径7.2厘米。五曲花瓣式盘中部起一碗,下接外撇的高圈足。盏或碗放在这种盏托上,盏或碗的腹部以下可以稳稳当当的坐在里面,上半部分露在外面。 图15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盘形盏托 清凉寺汝窑出土北宋盘形盏托,高2厘米、托径6.6厘米、盘径18.4厘米、底径17厘米。敞口式浅盘,平底,盘中心有一个凸起的圆环,用来承托碗盏。 图16    汝州张公巷窑金代盏托 汝州张公巷窑金代盏托,高2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3.1厘米。折沿式圆盘中部起一个矮外撇口式托,托口的沿面为涩胎。 二、《资暇集》里,自从防止烫手的盏托出现之后,“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百状”是指唐以后茶托造型的各式各样,这是由配套的饮茶具的造型决定的。前文列出各种各样的盏托,托盘为普通圆盘式、葵花口式、花瓣式等,托台有凹下去的,有凸出来的,凸台也有不同,有普通的周围略起棱式、覆碗式、莲蓬式等。 材质也有不同,有银质、瓷质、琉璃质地,也有漆质地等,不同质地有贵贱之别。玉、金银材料珍贵稀有,价格昂贵,这类茶酒器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往往比较尊贵富有,而漆木、陶瓷材质相对容易得到,价格也相对低廉。从古到今,人们对奢华多少有所贪恋,对权势多少有所倾慕,这种心理造成了金银器质地的造型成为陶瓷质地造型追捧模仿的典范。陶瓷器的起棱分瓣等不管是造型或是刻花印花装饰,都是在表达对金银质地同类器物的移植和取法,虽效果不及金银器的细致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陶瓷质地的智慧和才华。 三、这种茶盏作为器物在普通生活或仪式中社会功用的延续。 宋代的墓葬壁画中,夫妻对坐或王武子行孝图中,茶盏是重要的媒介。在当下的生活中,拜师学艺时、结婚的新人在改口称呼对方的父母双亲为“爸爸、妈妈”时,都要有个仪式——端茶。 若有人问,“问什么要端茶?”你肯定会这样说:“这没什么呀,很平常的,端茶是应该的,为什么不端茶?”很少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不是古老的习俗、仪式在我们生活中留下的影子呢? 法国小说《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端茶,这种具有强烈仪式感的风俗习惯,为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了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使平凡的生活散发出爱与尊敬的光芒。传统文化就像树根一样植于我们内心及周围,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区别于美国人、欧洲人甚至是日本人、韩国人等其他各个民族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群体,自远古一路走来,我们就像是时间在这片土地上的作品,带着自己悠久历史积累而来的风俗、仪式、习惯等等,如同基因一般,生而具来,难以更改。 趣味猜想 现在的生活中,您会用到带托具的器皿吗?除了瓷器,玻璃器,还有哪些材质? 有什么具体功用? 相关链接 一、河南博物院藏的七件清凉寺汝窑瓷器 (1)1987年10~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进行了考古钻探与试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的调查与试掘》载于《文物》1989年第11期),确认宝丰清凉寺窑址规模在25万平方米以上,发掘区在清凉寺村南的河旁台地上。在20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出土了大批窑具、瓷片和各类较为完整瓷器300余件,这次发掘虽没有找到汝窑遗址中心烧造区,但在一个直径不到1米的灰坑中,意外挖出了较为完整的瓷器30件,内有10件较为完整的宋代汝窑器,河南博物院辗转收藏了其中的五件。除了本文介绍的盏托,还有鹅颈瓶、盘口瓶、洗、盘各一件(图17)。 图17    1987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 清凉寺村汝窑址出土 (2)1989年3月29日,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农民欧阵廷、欧国政和李本顾等人在村东取土时发现一窖藏瓷器,报告了县文化部门,窖藏共计出土了47件汝瓷(赵青云,王黎明《河南宝丰发现窖藏汝瓷珍品》载于《华夏考古》1990年第4期)。其中有两件汝瓷于1997年由宝丰县文管所调拨河南博物院。   图18    1989年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出土 二、汝窑的发现及研究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宝丰清凉寺汝窑》,大象出版社2008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科学出版社2008年; (3)故宫博物院编:《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故宫出版社2015年;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梦韵天青:宝丰清凉寺汝窑最新出土瓷器集粹》,大象出版社2017年;该书记载了最近的新发现。 为了配合汝窑遗址展示馆的建设和遗址展示的需要,自2011~201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汝窑进行的六次考古发掘,取得的新发现和重要收获。新发现主要包括:大型玛瑙石的出土,素烧器堆积和素烧器的出土,素烧窑炉的发现以及“类汝瓷”的出土,元明窑炉及器物的出土等等。 (5)郜现营 吕成龙主编《中国汝窑学术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该书收录了1949年以来文博、考古等方面专家学者以及汝瓷爱好者、研究者发表的论文83篇。包括汝窑窑址发现与传世汝瓷,相关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测试研究等,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了汝窑研究的相关情况。 三、汝窑遗址的展示 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主要对第六至第十四次考古发掘的主要遗迹进行保护和展示,于2017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集中展出了千余件在此发掘出土的文物,有利于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和展示利用,使公众能够近距离走近汝窑,触摸历史,感受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  四、现在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 是南宋明州(今天的浙江宁波)惠安院僧人义绍,从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开始,化缘十年,委托画家林庭珪、周季常两人绘制,并舍入寺院的画作,总数达100幅,其中《备茶图》与《吃茶图》两幅画作生动反映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寺院僧人备茶、饮茶的情形。 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作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线描了宋代饮团饼茶常用的茶具,并以官职相称,加以赞文。这12种茶具即茶焙、砧椎、茶碾、茶磨、茶杓、茶罗、茶帚、茶托、茶盏、汤瓶、茶筅和茶巾。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论述。汝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半个世纪以来,都始终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窑以州名。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 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研究内容一般包括:1、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2、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目标特色:1、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2、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扩展资料毕业论文的作用:1、推动教育科研活专动自身不断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教育科研活动均属创造性活动。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活动越发卓有成效,论文是十分有必要的。2、交流认识:教育科研过程,属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探索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毕业论文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基本研究内容一般包括:

1、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

2、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目标特色:

1、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2、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扩展资料

毕业论文的作用:

1、推动教育科研活动自身不断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教育科研活动均属创造性活动。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活动越发卓有成效,论文是十分有必要的。

2、交流认识:教育科研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探索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以下是写论文研究思路的十个要求:

1、题目:写论文的时候是毕业要求题目的,一篇论文不能没有题目;

2、署名:一篇学术论文是需要有署名的,而且署名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其工作单位也是要真实存在;

3、引言:论文的引言部分需要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写这个部分的时候一定要写好;

4、材料与方法:向合格部分需要写出自己论文中数据得出的方法以及自己在研究这个课题时自己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等;

5、实验结果:这个部分需要高度归纳,而且还需要进行分析实验的结果,并且需要符合逻辑地去写出来;

6、讨论:这个部分就需要写出自己在进行思考的时候进行的哪些讨论,怎么确定自己论文的研究思路的;

7、结论:自己在写论文的时候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一定要短小精悍,而且内容不要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8、参考文献:这个部分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需要清楚地写出自己的参考文献是什么;

9、致谢:这个部分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需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10、摘要:确定了论文的研究问题后,简单地交代一下自己要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过程。在进行研究思路撰写时要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研究目标相同。

与寻找汝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宋朝时期的汝瓷是常受欢迎的,整个胎成白色或者灰色有点像白灰。胎制非常细腻,坚致紧密。胎中微见红色。

特征与生产工艺

1、釉色

汝窑之不凡在其釉色,釉色以天青为主要颜色,亦包含天蓝、粉青、月白等色,有“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美誉。

汝民窑的釉色则丰富多彩,不同釉色间有明显的地域性,即同种釉色的汝瓷主要由某一地区所生产。

2、器形

从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的汝官窑瓷片分析,器型主要有碗、盘、钵、瓶、洗、盏、水仙盆、尊、盖等几类。采用手拉坯的方法制作,技法熟练。

碗、盘为日常生活器皿,故造型简单大方,仅以十瓣瓜棱形或莲口式予以点缀,美观实用。钵造型成敛口,下有凹圈足或矮圈足,小巧典雅,富有生趣。

瓶、洗两类造型多样,线条流畅。茶盏托造型讲究,富于装饰。而水仙盆分椭圆形和海棠式两种,设计精巧,显示了皇家的审美意趣。

汝民窑主要生产民间生活用瓷,造型多样,采用多种装饰技法。各窑口在装饰方法和装饰纹样上各有其长处。

3、开片

传世的汝官窑瓷大多器表有纹片,无纹片者极少见。汝瓷釉面的开片是在烧制过程中因为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而出现的开裂纹片,这本来属于瑕疵,但在文人眼里却成了艺术效果,皇宫贵族也相当崇尚。

关于开片,文献纪载∶“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目前公布的汝窑传世品中,无纹片的只有一件,即是收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青瓷无纹水仙盆。

由于汝窑以玛瑙作为釉料,所以不管是冰状纹片、浅开片或白色短纹片等,皆为鱼鳞状开片,没有纹线较长的大开片,这是汝窑与其他瓷釉面开片不同的地方。

4、支钉

汝官窑施釉技法精湛,多采裹足支烧,支钉很小,因此有“芝麻支钉”之说,使器表和器底全施满釉。另外也有少数采用垫饼垫烧法,器表和器底均施釉,圈足底则露胎无釉。

支钉的多少因器形大小而定,多者五个,少者三个,惟椭圆洗、海棠洗和水仙盆采用六支钉,四支钉者极为罕见。

汝民窑以垫饼烧制为主,少数为全满釉支钉烧制。相较之下,汝民窑的支钉稍大,如绿豆瓣。

扩展资料:

工艺原料

汝官窑的胎釉特征、烧制工艺等与同时代的其他青瓷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胎料所含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3)偏高,胎土淘炼精细,土质细腻,胎骨坚致,呈香灰和浅灰色。胎体内有形状和大小不一的气泡,是手拉坯的自然现象。

釉层厚而润泽,犹如堆脂,且胎釉结合紧密,施釉讲究。汝洲当地盛产玛瑙石,汝官窑以玛瑙作为釉料,釉色纯正,更显光亮莹润。如果在阳光下观察,会发现釉内散布微弱的红斑,是与其他瓷器迥然不同的特征。

文献纪载与发展历程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带来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力复苏、手工制造业开始蓬勃发展,尤其以陶瓷业为最,在宋王朝达到了巅峰。在此背景下,陶瓷业竞争激烈,各名窑相继活跃于舞台上,而为因应皇族的需求,北宋皇宫选定技术精湛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由中央直权控制并派值官严格监制,民间不可使用。

其中汝窑以产地河南(故称汝州)而闻名,而被誉为五大名窑之首的即是汝官窑,出土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而汝官窑烧制贡瓷的时间前后约为二十年,从宋哲宗元祐元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年)。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规定民间禁烧。传世的汝窑瓷器不足百件61件,可见其珍贵。而除了宝丰县清凉寺为官窑外,其余之窑口皆用作烧制民间之日用瓷。

胎质比较细腻,并且是宫廷垄断的,各种各样非常漂亮的颜色,器型非常的优美。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辰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精简概括,记住这五点,看传世汝瓷或当代汝瓷都可以作为参考。青如天:青是介于蓝和绿之间的一种色彩,形容汝瓷的釉色如雨过天初晴的色彩,明媚而不刺眼,也如春天的天空色彩;面如玉:形容汝窑釉面的质感,由于原矿汝窑中含有大量的玛瑙矿石,在1300多度的高温烧制后釉面会有一定程度的玻化,加上釉层独特的气泡结构会使照射在釉面的光线发生独特的折射散射作用,从而产生的类似柔光的效果,所以传统工艺的汝窑看起来色彩柔和而不刺眼,让人觉得更自然舒服;蝉翼纹:汝瓷的釉面有自然形成的开片纹理,像蝉翼纹一样自然生动;辰星稀:原矿汝窑的釉面在60~100倍放大镜观察下可以看到釉层中的细微气泡,在光照的影响下犹如天空繁星的效果,“面如玉”的特征也和这个特点有关;芝麻支钉釉满足:作为北宋的皇家御窑,除了对釉色的要求,也会在工艺的方方面面追求极致,由于当今手机厂商对手机屏占比的要求一样,作为曾经“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奢侈品,在1000年前汝窑变开始追求尽可能大的釉占比,即让釉水尽可能全面覆盖瓷胎表面,因而最早采用了支钉工艺,用几个芝麻粒大小的支钉痕迹取代了原本瓷器底部不上釉的特点。以上为汝窑的主要外在特征,一种达到一定高度的瓷器一定离不开诞生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追求,汝窑是北宋“喜于天意,厌于人造!”审美追求的突出代表!出自《关于汝窑的1000个常见问题》简匠汝窑督窑官

与北宋汝瓷工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汝窑瓷价值千万并非完全因其存世稀少,更重要的在于其工艺之绝伦,釉色之变幻在宋朝,汝瓷的烧造对釉料的配方和火候的掌握都有着极严格的要求。汝窑产品质地细腻,釉色润泽,造型工整,工艺精致。其釉色淡者如碧空万里,谓之“天青”;深者似雨过天晴云破之处,谓之“天蓝”。汝窑的“窑变”也非同寻常。由于每件瓷坯在窑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受热程度各异,产生的“窑变”效果就不一样。在烧造成功的汝瓷釉面上往往开有细碎繁密的纹片,宛如鱼鳞或冰裂状,备受人们的赞誉。正是由于汝瓷技艺超群,因而得到北宋宫廷的赏识。到北宋晚期,汝窑御用品烧制时以名贵的玛瑙入釉,以致汝窑瓷汁如堆脂,面若美玉,工艺愈加精湛,在当时的各个窑口,曾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北宋,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fu)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官窑也随之被毁,作为一代名瓷的北宋官窑仅存世18年。汝瓷烧制技艺随之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汝窑神秘消失,连窑址也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汝官瓷”的窑址何在,是中国陶瓷史上长期未决的一大悬案,故寻访汝官窑遗址及烧造技术,成为中国几代陶瓷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夙愿。汝窑的发现可谓一波三折,屈指算来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之久。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对遍布河南全境的数十处古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考察的重点主要放在临汝县(今汝州市)境内,但多次寻访无果。然而,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都是不期而遇的。叶朊裣壬1977年在宝丰清凉寺窑址采集到的 1 件天青釉汝瓷片,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化验,发现与北京故宫所藏汝窑盘的化验数据基本相同。1985 年在郑州举行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上,他首次提出宝丰清凉寺“未必不是一条寻觅汝窑窑址的有力线索”。20世纪八十年代初,宝丰县文化部门在文物普查中,从清凉寺等地群众保存的瓷器中,发现了与北宋宫廷御用汝瓷特征完全相同的瓷盘,从而为寻找汝官窑口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1986年10月,宝丰县清凉寺村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两个完整的笔洗,经丝路营行专家鉴定,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汝瓷一模一样。随后,上海博物馆的两名陶瓷专业人员在宝丰清凉寺采集到 46 件瓷片和 3 件窑具,汝窑终露端倪。1987年10—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瓷窑址进行试掘,开挖探方两个,发掘面积 200 平方米,发现典型御用汝瓷 10 余件,遂将该窑址确定为汝官窑遗址。然而好事多磨,在随后的 10 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在南北长 1000 米、东西宽 300 米的遗址范围内又先后组织了 4 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尽管每次都有一定的收获和新的进展,但出土瓷器均为民窑产品,汝官窑窑址的中心烧造区仍未找到。直到2004年5月,汝官窑古窑在汝州的张公巷找到。这一发现震动了中外48位考古专家和学者,他们来到汝州张公巷,对发掘的古窑址进行认定,确认张公巷就是北宋官窑,使“千年之谜”的宋代汝官窑得以揭晓。

它是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属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汝窑成型工艺 概述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间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中一部分。烧瓷时间长,主要烧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烧瓷历史比耀州晚,属耀州窑系。编辑本段汝瓷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曾名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晚期在临汝县烧造的称为临汝窑,其中有「奉华」二字的是宋高宗刘妃的堂号,也有人称是后人补刻的。编辑本段史料记载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编辑本段北宋官窑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广为流传。 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还有极少量藏于民间。编辑本段汝窑之谜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汝窑,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造的御用汝瓷的窑口。 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编辑本段汝窑的特征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征。 一、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二、釉色: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 、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三、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四、器型: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五、开片纹: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唐代时期就有瓷器从盛唐时期,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从蟒川坡上的严和店到东 汝窑青釉碗南的罗圈、桃沟、清凉寺直到鲁山断店,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这里的陶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在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器皿时,由于火候过高烧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陶器产品,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迷人,为世上少见。激发了汝州制陶艺人们的聪慧技能,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使这一发现愈来愈成熟。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从汝州瓷业的兴盛说明汝州早在远古时代,造瓷工艺已较先进。盛名于北宋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汝州市的名片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烧造青瓷中心北宋时期,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汝窑”出现的时期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技艺失传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汝窑遗址汝官窑址是一大谜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联郏县、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民窑系统。 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厚2~3米。最厚者在6米以上。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色泽的釉料。所烧青瓷,色泽莹润,并有美丽的开片。宋哲宗元祜年间,在青岭镇设巡检司,专管坑治。试掘中,出土20多件宫廷御用汝瓷,有鹅颈瓶、折肩壶、细颈小口瓶、碗、盘、洗、盂、茶盘托、器盖等。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窑遗址。

汝窑,广义上讲,即原古汝州所辖的临汝、宝丰、郏县、鲁山等县所烧制的青瓷器物的统称,从狭义的角度,指朝廷派官专门监造供御青瓷的官窑器物。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我国古陶瓷研究界及文物考古工作者三代人的密切合作,通过全面考古调查与重点挖掘,以及对采集到的汝瓷标本进行科学检测,终于在1987年通过考古钻探与试掘的方式,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汝官窑窑口,从而揭开了汝官窑神秘的面纱。经全面钻探,窑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后经发掘和密集钻探获知,锁定在清凉寺村内48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为汝官窑专业烧造区,专烧汝瓷御用品。在这个区域发掘出土的碎片标本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汝窑传世品完全一致,证明了汝官窑窑口的确切位置,从而正式破解了汝窑近千年的历史之谜。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内部)

同时,对各地博物馆收藏及流散在各地的汝窑民窑青瓷,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重点发掘,并对不同窑口的烧造历史和产品特征,及其与汝官窑的区分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汝窑除宝丰清凉寺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而荣膺榜首,备受宫廷青睐,而汝窑之民窑也由于造型丰富,工艺讲究,釉层光滑,富于装饰,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根据现有实物标本和考古资料,大致可以分为鲁山段店窑、临汝窑、汝州文庙窑、张公巷窑与东沟窑五种不同的类型,其窑口分布与产品特征如下:

1.鲁山段店窑:位于鲁山县城东北段店村,据考古调查,窑址规模约在5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层的堆积厚达2-3米,最厚达4-5米,创烧历史悠久,产品丰富,延续时间长而盛烧不衰,其中汝瓷更具特色。晚唐、五代茶叶末釉的烧制成功,对宋代汝瓷的烧制有较大影响,而北宋早期豆青釉平沿折腹盘的出现,更为后来的汝瓷发展及工艺技术的娴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段店窑的品种多样,为汝瓷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先河。其主要特点:造型多样,工艺讲究,支烧、垫烧兼用,釉层光润,胎体灰白,有的火候欠佳,釉色浅淡,有的器底刻有纪念款识。釉下气泡模糊,形成与其它窑口的显著差别。

2.临汝窑:除遍布汝州四乡,而临近汝州地区也到处有烧制,最远波及豫北地区的安阳、鹤壁,其周边的内乡大窑店、宝丰、禹州、许昌、宜阳、新安等,也设窑烧制与临汝窑相同风格的同类产品:造型讲究,制作精良,产品丰富,装饰性强。刻印花卉,线条流畅,坚固耐用,美观大方。有的在碗、盘内底刻、印有姓氏的招牌或吉祥语以招徕顾客,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时社会的不同需求,其作品流散各地,并传世至今,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汝州文庙窑遗址

3.汝州文庙窑:也是近年来河南陶瓷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该窑位于汝州市中心,原文庙旧址附近,经钻探了解,该窑址范围不大,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了小规模的考古发掘,从发掘出土的残片,结合当地博物馆的官藏,以及流散在民间的传世品,可谓造型讲究,工艺精细,釉层匀净,胎坚致密,胎体灰白,支钉多为圆形米粒状,全满釉支烧,釉色多豆青、粉青与天青,也有少数豌豆青色。从造型艺术、工艺特征等与宝丰清凉寺汝窑有些雷同,显然是与清凉寺窑一脉相承,但其胎体结构,釉料配方及支烧方法,均与清凉寺汝窑有明显差异,更无玛瑙釉,与其它窑口也不尽相同,具有文庙窑自身的独特风格。

4.张公巷窑:在汝州市区中大街与张公巷交汇处,经初步探查,窑址中心面积为3600平方米。该窑址2000年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后三次进行了小规模发掘,除发现有各种重要遗迹,还出土了一大批完整器和可以复原的瓷器及窑具。其特征仍属于汝窑系列,胎质灰白,粉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胎质细腻,薄胎薄釉,釉面玻璃质感强,釉层细润,釉色有淡青、青绿、灰青、卵青和极少天青色,但最典型的为豌豆青。这与上述窑口迥然不同。造型丰富,工艺精细,少数平底,多为直圈足,底有小米粒状支钉烧痕,釉下气泡小而密集,独具风采。

北宋汝窑奉华纸槌瓶

至于该窑口的属性、定位各有不同的见解:一曰北宋汴京官窑系列。根据现有出土的实物标本,确与北宋汴京官窑造型庄重、釉层厚润、紫口铁足、大而稀疏的开片,釉色月白、大绿差异较大,况且地理位置相差甚远,更无法得到印证;一曰为汝窑系列,系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停烧之后又一处重要窑口。总之,目前发掘面积不大,资料不足,连发掘者也说不出更多的依据来判定,是官非官有待进一步探讨。

5.东沟窑:位于汝州寄料村东,窑址规模不大,属于北宋晚期——金元时期的窑址。器型有碗、盘、尊、瓶、三角炉、板沿洗、孩儿枕、香薰炉等。学术界曾有钧汝不分之说,实际两窑口地理位置相邻,又同属于青瓷系列,在胎土用料、窑炉结构上也很近似,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不少共同点。结合初步发掘获得的瓷片标本及在民间的传世品,其主要特点是:造型多样,工艺讲究,器施满釉,垫饼烧制。釉色主要有豆青、粉青、天青、月白,还有少量豆绿,其作品既有汝瓷釉层细润之特点,又在圈足底刷钧瓷常用的酱色护胎釉之特征,釉下气泡小而密集,显然与钧瓷汝瓷均不相同,它具有汝州东沟窑的“汝钧”风格,从而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品种。东沟窑的考古发掘与发现,为我们破解了神秘传说中“汝钧不分”的真相,并找到了“汝钧”的确切窑口和产地。

研学论文的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一般包括论文名称。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其中,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

安全隐患:

明确研究变量:科学研究必须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界定研究变量,确定主要变量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联的变量,研究者操纵或测量从中获得研究结果的变量,通常在研究的题目中显示。

定义研究变量:给变量下定义,要尽可能清晰准确,不得含糊其词,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是先下抽象性定义,然后下操作性定义。

  • 索引序列
  • 汝瓷论文的研究内容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与寻找汝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北宋汝瓷工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研学论文的研究内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