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话发信息给我,留下邮箱:德国经济缘何缺乏活力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缺乏活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前民主德国地区尤为严重;财政拮据,债台高筑,有些城市和乡镇财政形势"极度恶劣";社会福利陷入慢性危机,国家不堪承受日益增长的重负等等.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创造过奇迹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什么会陷入缺乏生机活力的窘境?
- -。 急也没用。
蒋再正
前言 : 德国在国家氢气战略中,将大量赌注押在了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上。该战略巩固了德国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的雄心壮志,其明确将重心放在"绿色"品种上,而牺牲了使用有争议的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虽然环保人士大多欢迎这种做法,却遭到了工业界的反对。但仍有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战略开启了德国能源转型的新篇章。
德国政府已经同意一项国家氢气战略,其重点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氢气,以推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转型,并占有未来的工业市场。这项战略于6月10日被批准,内容主要是:" 只有基于可再生能源('绿色'氢)生产的氢气才能长期使用 。 在德国备受争议的使用碳捕获和储存(CCS)的 天燃气 制氢只能以"过渡的方式"使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用可再生电力制造的氢气越来越被视为重工业和航空等排放顽固行业的灵丹妙药。德国为自己设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其致力于成为相关氢气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不仅要启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转型的下一阶段,而且要为其国际知名工业确保一个充满希望的增长市场。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彼得•奥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表示,这一战略是一个"量子飞跃",将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提升至"新的质量水平"。在宣布这一战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称该倡议是"自决定推出支持可再生能源以来最重要的创新"。研究部长安贾·卡利切克(Anja Karliczek)说,全世界都意识到绿色氢气技术带来的机遇,建立全球氢气经济为德国工厂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其将作为未来能源给气候和就业提供"双重提升"。
氢能用途
新篇章
《德国国家氢能战略》中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氢能产业的发展:
· 提升氢能作为替代能源的经济性竞争力
· 开拓使用德国本土氢能技术的国内市场
· 建立完善氢能供应网络
· 助力氢燃料成为替代能源整体
· 加强氢能相关技术培育
· 加强氢能相关市场国际合作
· 完善氢能储运安全规范建设
"国家氢气战略开启了气候保护的新篇章,"德国能源机构(dena)负责人安德烈亚斯·库尔曼(Andreas Kuhlmann)表示。" 国家氢气战略是能源转型持续成功以及气候目标长期可实现性期待已久的基础 。其为能源转型创造了先决条件,这种过渡更密切地将工业和气候政策相互交错。化学工业协会VCI也称该战略是"能源转型成功的决定性一步",但敦促政府考虑所有现有的低排放氢气形式,包括那些使用天然气和CCS的氢气。
新的生产方法
越来越多的国家努力追求气候中和,大量押注于用可再生电力制氢,以减少顽固的工业排放。但是,生产极其富能源的天然气需要大量的电力,使得它比传统燃料更昂贵。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采取果断的政府行动来解决日益被称为国际"氢经济"的问题。
通过提高效率和直接用清洁电力取代化石燃料,例如使用电动 汽车 而不是内燃机模型,可以避免目前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在很多情况,这种方法行不通。例如由于重量原因,没有技术能够使大型飞机和船舶使用电池。这种战略在许多工业部门也举步维艰,例如,化学品或炼钢,因为当前工艺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需要全新的生产方法, 用电解槽制造的绿色氢气已成为实现碳中和所需的深度减排的主要候选者 。
与该战略相吻合的是,德国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Thessenkrupp)表示,已扩大水电解产能,将绿色氢气生产扩大到千兆瓦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计划进入氢气经济。水电解正日益成为建设可持续、灵活的能源系统和无碳工业的关键技术。这将会开辟新的市场。
电解槽容量增加200倍
该战略表示,德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立容量为5吉瓦(GW)的工业制氢设施,包括必要的陆上和海上可再生能源供应,大致相当于五个核电站或大型燃煤电厂。最迟到2035年或2040年将再增加5GW。除了现有的支持计划外,德国还将提供70亿欧元用于氢技术的发展。此外,还将投资20亿欧元在合作伙伴国家建立大型的"德国制造"制氢厂。德国将在未来进口大量绿色氢,因为该国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制造它所需的大量可再生能源。
联邦政府在提出《德国氢能战略》时,正在为私人投资氢发电、运输和使用奠定基础,这些投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和可持续的,这也可以在减轻COVID-19危机的影响和恢复德国和欧洲经济方面发挥作用。在2023年之前为第一个加速阶段,为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国内市场打下基础。与此同时,研究和发展以及国际方面等基本问题也需要解决。下一阶段将于2024年开始,稳定新兴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塑造欧洲和国际的氢能市场。
在该战略的介绍中,政府网络宣布与Marocco建立联盟,参与非洲第一个工业规模可再生氢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每年将节省100,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库尔曼说,该战略"是世界上首个 远远超出氢的最终用途的战略 之一,并涵盖了全部动力燃料,这种方法考虑了合成甲烷,煤油,甲醇和氨提供的机会。因此《德国氢能战略》也可以看作是对发展欧洲动力燃料市场的明确承诺。"
有风险的赌注?
目前的清洁氢气的成本仍然很高,无法被广泛使用,其价格可能直到2030年才能充分下降。而其中氢的来源也很重要。目前它主要由天然气工业生产,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该类型被称为 灰色氢 。其价格主要受天然气价格影响且相对便宜,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较高。 蓝色氢 的价格也主要受到天然气价格的影响。但其第二重要的驱动因素是捕获,再利用或存储碳排放的成本。碳捕获和储存(CCS)成本的降低将会使蓝色氢的价格更接近于灰色氢。 绿色氢 的价格会受到电解的成本与电解过程中使用绿色电力的价格影响。在过去的十年中,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成本已显着下降,这也是德国将战略目标放在绿色氢上的一个因素。
克劳斯·斯特拉特曼(Klaus Stratmann)在《商业日报》 Handelsblatt的评论中写道,该战略的信号效应对经济和整个欧洲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他警告称,该战略能否在未来几十年和几十年内实施尚不确定。斯特拉特曼写道:"因为德国政府完全致力于一种变种,即绿色氢,给自己施加了沉重负担。" 他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而且不清楚德国是否能够进口必要的数量。斯特拉特曼说,蓝色氢可能会为越来越多地用于绿色氢的氢基础设施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German hydrogen strategy aims for global leadership in energy transition……Journalism for energy transitiion
The clean hydrogen future has already begun …… IEA
The National Hydrogen Strategy…… Nationale Wasserstoffstrategie
低碳经济关键字:低碳 经济 低能耗 能源一、 低碳经济1.低碳经济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二、 低碳经济的国外应用于开放1. 日本:消费者购“低碳”农产品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对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购买农产品的主要群体。在2062名被调查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53%的人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还以大米、西红柿和甜瓜为例,调查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低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结果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如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甜瓜价格上涨22%,西红柿价格上涨15%。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调查结果证明了“低碳”农产品具有的附加价值,农业从业人员值得为二氧化碳减排作出努力。2.德国:突破电动车技术难关电动车是低碳经济中的代表产品之一。德国人认为,发展电动车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重大事务,同时也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项目主管秦玉学说。据悉,德国社会在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注重能源结构调整。电动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严重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第二,电网的根本性革新。大量电动车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电厂地理位置分布优化、电网峰谷周期和电力整体需求都提出重大的变革性要求,因此全新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处在酝酿阶段。第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方面的主体是汽车企业。德国政府很注重对企业的引导。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在2012年到2014年间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3000欧元到5000欧元补助。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环保政策主任施瓦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正在探索走上节能发展的新道路。由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俄罗斯曾长期缺乏节能动力,对建设节能型经济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此导致的经济能效低,成为俄罗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劣势。2009年11月,俄罗斯在第24次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上同意,到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至25%。目前俄罗斯节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分析人士说,随着国内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俄罗斯最终会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节能发展新道路。三、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21.00,0.4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2.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农林剩余物可综合利用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又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3. 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4. 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毕业 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后期也完成不了。那么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择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铁路毕业论文题目
1、铁路客运高峰期常态化运输组织 方法 分析
2、铁路站场设计对运输影响的探讨
3、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效率的分析与对策
4、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探讨
5、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探讨
6、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探究实践
7、论我国铁路运输成本优化的改革思路
8、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探讨
9、现代铁路货物运输在物流发展中的策略研究
10、铁路调度运输组织效率探讨及对策
1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形式及其组织形态研究
12、关于市场导向型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思考
13、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派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4、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
15、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16、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
17、试论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升级改造
18、从95306网站看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19、论我国铁路运输制度现象及改革
20、铁路列车乘务人员用餐及工作条件问题研究
21、关于铁路旅客运输晚点赔偿的问题研究
22、铁路运输领域内物联网的应用探析
23、铁路旅客安检系统现状及发展研究
24、基于铁路运输节能技术应用
25、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策略的思考
26、地铁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7、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8、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29、铁路行包运输运能分配方案研究
30、铁路运输散堆装货物特性及分类
31、地铁列车追踪运行的节能控制与分析
32、城轨交通乘务任务 配对 的集合分割模型及算法
33、铁路运输效益管理现状研究
34、地铁运行过程中车门控制的安全性研究
35、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
36、地铁供电系统日常运行要点
37、铁路客运乘务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38、地铁车辆正线运行客室噪声
39、关于对动车组乘务服务员收入分配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40、旅客列车乘务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扶梯的运行方式对地铁乘客疏散的影响
42、高铁动车组乘务人员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
43、地铁车辆运行工况对轴箱轴承寿命的影响
44、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远程诊断技术
45、地铁运行下环境隔振 措施 研究
46、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技术
47、临时加开列车的乘务工作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48、铁路客站安检高清智能监控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49、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50、基于WLAN的地铁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论文题目
1、车辆-轨道-桥梁系统的空间耦合振动及其环境振动
2、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结构静动力行为研究
3、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预测与评估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
5、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研究
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7、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制动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8、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仿真研究
9、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大城市的应用研究
10、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11、采用独立车轮的直线电机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
12、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
1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比较研究
14、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结构设计及动力学性能分析
15、基于ADAMS的悬挂式单轨车辆悬挂参数优化和侧风影响研究
16、城市轨道列车电力牵引系统设计及仿真
17、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车辆选型及动力学性能研究
18、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平轮监测系统设计与算法研究
19、上海地铁维保公司轨道交通车辆RAMS管理研究
20、面向轨道交通的灵活型接驳公交站点选址研究
21、路面单导向轨胶轮式车辆动力学研究
22、基于轻量化与模块化的铝合金车体结构设计
23、轨道交通车辆设计方案与过程管理优化
24、跨座式城市单轨车辆轮胎磨损特性研究
25、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零部件参数化设计研究
2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关键部件热疲劳仿真研究
27、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可靠性建模及仿真研究
28、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关键系统故障分类算法研究及诊断系统开发
29、基于图像处理的制动盘裂纹检测系统研究
3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称重调载试验系统研究与设计
31、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立体空间模式研究
3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受流稳定性研究
3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负载阻力模拟系统研究
34、城市轨道车辆运行节能方法优化研究
35、基于关键链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采购项目 时间管理 研究
3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单部件维修策略及鲁棒优化研究
37、轨道交通车辆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38、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设置方法研究
39、基于阻力加载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方法研究
4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综合性能分析与研究
41、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的轨道交通轮轨振动信号分析
42、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装置产品检测技术研究及检测设备研制
43、基于可靠性分析的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维修周期研究
44、基于信息融合的列车悬挂系统故障分离研究与列车安全评价
45、城市轨道车辆电气制动能量建模及分析
46、铰接式城轨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
47、中央导向胶轮路轨车辆动力学研究
48、基于CAN总线的城轨车辆牵引控制的应用研究
49、120km/h A型 地铁转向架低动力作用研究
5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评价体系研究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题目整理
1、铁路保价运输营销及理赔管理分析体系研究
2、基于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的铁路物流优化管理问题研究
3、铁路运输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变革探析
4、浅谈如何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
5、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关于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7、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8、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效益
9、浅谈如何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基础规范化工作
10、浅谈营改增对铁路运输企业 财务管理 的影响
11、优化铁路非运输企业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考
12、试析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3、关于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
14、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15、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探讨
16、铁路运输企业改进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17、新形势下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运输收入预算管理的思考
18、从我国铁路运输产品的公共性谈及运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9、铁路运输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改革趋向
20、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初探
21、解析应用管理会计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意义
22、煤炭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管理的探索与创新
23、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4、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应收债权管理的路径思考
25、新时期铁路运输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
26、渝涪新建铁路二线工程线运输组织与既有线运输组织的协调管理分析
27、高速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风险和对策研究
28、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29、浅议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
30、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
31、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安全监管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32、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及其税务优化管理--以H铁路局为例
33、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委托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34、铁路运输管理中如何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35、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方法与策略研究--基于收益管理理论分析
36、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物流运输经济管理
37、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38、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9、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探索
40、铁路运输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研究
4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42、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43、浅论新时期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4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铁路运输行业为例
45、城际铁路公司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的固定资产管理
46、铁路企业运输收入管理内部控制探讨
47、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
48、试论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49、铁路运输效益管理现状研究
50、新形势下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交通运输论文题目
★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2)
★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2)
★ 交通运输本科毕业论文
★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
★ 大学本科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 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 交通运输专科生的毕业论文(2)
这个让我来帮你搞定吧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论文写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收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问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做认真的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书全文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竭力产生创见,要眼、手、脑并用,要发挥想象力,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 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CFO透视——从“账房先生”到“财务总监” 【编者按】 CFO是英文Chief Financial Officer的缩写,直译为首席财务官,对我国来说,它是舶来品。CFO在国外意义非常清楚,是指公司高层主管财务的领导。有趣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公司高管人员国外流行称“P”(President),中文译为“总”。有GP(General President,总经理或总裁),有VP(Vice President,副总经理),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称为“VP in charge of finance”。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知何故,对公司高管人员国外又流行称“O”(Officer),中文译为“官”。有所谓CEO(首席执行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FO(首席财务官)、CPO(首席人事官)等。在我国,财务副总、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自然属于CFO,但有些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财务部长或财务经理也应该属于CFO,因为这些公司不设财务副总、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 现在,CFO似乎一改往日“账房先生”的守财者形象,摇身一变成为投资人的守护神、经营者的参谋长和资本运作的神秘执行者。CFO大有以“管账”为辱、以“万能”理财能手为荣的新趋势。然而,正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在讨论着财务总监的各种现代素质的时候,在美国,发生了安然、世通、安达信等系列造假事件,在中国,也爆发了以银广夏、蓝田股份为典型的会计造假欺诈广大投资者的多起恶性事件,使社会公众对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水准产生了怀疑,对财会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人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财务总监的职能定位和社会价值,重新研究财务总监(Chief Financial Officer)与总会计师(Controller)的差异及CFO的核心功能。 然而另一方面,正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原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冯淑萍女士在首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上所说的一样,当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好的时候,CFO们都被藏在了光环的背后,而当公司的经营出了问题的时候,受到指责的却是CFO。那么CFO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我们将从CFO的职能与责任、CFO的能力和CFO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带着大家走近CFO。 【编者简介】 吴玲,冯兴涛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4级研究生. CFO的职能和责任 CFO对谁负责? 1.对经营层负责 股东把其财产托付给了经营者,有关财产的全部受托责任都由经营者承担,这种财产受托责任包括:按股东意愿,最大善意地使用财产、保护财产安全,如实报告财产经营成果。 经营者则认为履行其受托财产责任,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作为其助手。CFO是其理财方面的助手,通过其专业才能协助经营者完成受托财产责任。 2.对董事会负责 CFO对董事会负责,不受企业经营者的直接制约,增加了CFO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致的经营者的“内部人”行为,使股东的利益得到较有效维护。 CFO区别于CEO的职责 在美国,CFO与董事长、CEO和董事会秘书一样都是公司成立时必须配备的公司要员,他(她)将从财务切入整个公司,协助CEO从财务角度管理整个公司。在我国,CFO在公司高层领导中始终排名末尾,有些公司的CFO贡献突出,公司不是直接提高排名,而是先提拔为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然后再将排名提前。 CFO的作用就在于他(她)是公司创造价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这里,价值首先是客户价值,即满足客户需要;其次是股东价值或公司相关利益者(股东、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社区等)价值。股东或相关利益者的价值最大化越来越以客户最满意为前提。 20世纪初,工厂制逐渐被公司制取代,一家公司包括几家甚至几十家工厂。这不仅需要提高每一家工厂的效率,而且要使各家工厂协调一致,围绕着一个总体目标而运作,实现整合(Integration)。 80年代中期开始,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公司规模和操控的经济权力越来越大,财务控制乃至整个公司管理一方面受到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受到足够的创新刺激。其结果,通过新创造的“战略地图”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新创造的平衡计分卡将战略与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在内的短期业绩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新创造的作业成本法、标杆法、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等将战略思想嵌入到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之中;加之流程理念和行为科学导入财务与会计领域等,使财务控制脱胎换骨,焕发出勃勃生机,CFO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为公司创造了更多价值,做出了应有贡献。 CFO的出发点——股东价值最大化 机构投资者本身需要持续地向其投资者提供高额回报(如私募基金)或者满足现金支出的需求(如退休金),因而他们希望其持股公司的经营者关注他们的利益,使股利和股票增值最大化。如Oppenheimer Capital(美国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主要投资于那些在年报中明确承诺能提高股东价值的公司,该基金还坚持,如果公司管理层无法找到能获得目标回报率的投资机会,公司应该支付现金股利。当管理团队无法满足投资者对超额报酬率的要求时,机构投资者便会涌入公司会议室,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措施更换管理层。在机构投资者的盛压之下,公司经营者必须迎合他们的需求,CFO便成为公司与股东沟通的使者。 CFO与股东有一种先天的近亲关系:他们都很喜欢财务数据并乐于讨论财务目标。这样也便于CFO在公司内部导入股东利益观念,并帮助CEO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理解财务目标在公司战略中的位置。从而,CFO在公司内部担负起股东价值管理的重任。The Conference Board(1997)受普华永道的委托,对全球300名CFO进行调查,74.8%的受访
财务的本质职能 财务过程,是指资金的筹措、运用与增殖的过程。财务职能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增殖价值分配职能以及经营分析职能。企业经营的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都必须以财务职能为基础,并通过财务职能做出最终的评价。 一、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财务部门从核算型职能向管理型职能转变 1.全面实行财务预决算的计划管理职能。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经济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在明确经营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各环节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日常经济和评价工作业绩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2.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财务管理职能。作为财务部门,为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的风险,就必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结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财务法规制度,确定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监督、约束。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各级子公司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全部资产都纳入财务部门管理之中。尤其对大额资金调度、对外投资、提供担保,固定资产的出借、租赁等,实行有效控制,从管理上堵塞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的漏洞。 3.切实加强监管职能。为保证各项财务制度和财务预决算计划等得以贯彻执行,经营责任考核指标完成是否真实,有否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等,必须履行严格的财务监督职能。财务部门要定期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建立主要经济指标偏离预警报告制度,并加强审计监督。对于公司法人代表的调离,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到少数人手里。为了保证财务监督的有效性。 4.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职能。财务部门应根据财政部颁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会计核算管理规定,正确理解和掌握统一会计制度的内容,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经营者或管理者提出建议,并全面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会计质量,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更新观念。参与企业资本运作,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 1.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转轨意识,提高理财工作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与财务工作休戚相关的企业环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人员要为各级领导提供会计信息,协调内部关系,这不仅要经常关注新的政策法规,拓展知识面,钻研业务,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技能,增强转轨意识。 在市场经济中,财务部门制订的各项财务指标都与集团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变核算型为管理型,帮助企业分析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指标。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理财工作的积极性。 2.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各级子公司的财务监管,防止经营者不通过投资主体的同意,擅自以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拆借资金,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承担连带责任,增加伦业财务风险,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经过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使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期,并将对外投资效益纳入经营者业绩考核;对没有达到预期效益,出现亏损局面,主要经营者必须向董事会作出书面汇报。在收益分配中,由于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利润分配合理,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3.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为集团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企业经营决策依据。财务部门对各级于公司的会计信息数据的归类、分析,可随时准确及时地编制集团企业的合并会计报表。通过对各种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可以预测资金运动变化趋势,并作为会计决策的基础,以实现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和资金最小化的目标。企业领导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据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挖掘潜力,主动地适应市场要求。在对外投资活动中,财务部门根据掌握了解到的有关会计信息,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论证,提供决策依据,避免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策略意思是计策、谋略。该词语一般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以及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也用来表示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与企业财务能力相关的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企业财务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和提升企业财务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企业财务能力是来源于企业能力理论的,其作为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取决于企业能力并服务于企业能力。在竞争日益激励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财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开展企业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明确企业财务能力的概念及内涵,了解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企业财务能力提升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以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及提升策略为切入点,对企业财务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企业财务能力概念及内涵
企业的财务能力,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迅速的适应变化的财务环境、利用变化的财务环境,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综合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和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财务学识有机组合体。企业的财务能力是贯穿于企业整个动态经营的始终的,同时,也是构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概括来说,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关系能力以及财务表现能力四个部分来构成的。其中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指的是企业组织、计划以及控制和协调企业的财务活动所需要具备的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其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的决策能力、企业财务的控制能力、企业财务的规划能力以及企业财务的创新能力等内容;而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指的则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所需要具备的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其通常包括企业的筹资能力、投资能力以及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内容;企业的财务关系能力,指的是企业在平衡相关利益者财务关系方面的能力以及企业的财务网络;企业的财务表现能力指的则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企业的财务发展能力,其一般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和社会认可能力等内容。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具备了优势的、强有力的财务能力,其往往就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会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企业财务能力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开展企业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关注企业财务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二、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分析
(一)资源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财务综合能力,其直接的.体现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财务资源,并呈现出了资源性的特征。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广泛运用,企业财务能力的资源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并越来越被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所重视和关注。
(二)系统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之所以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是因为,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企业能力能够决定企业的财务能力。但是反过来,企业的财务能力又会反作用于企业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性的特征始终是其本质特征之一。
(三)动态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例如:企业的财务能力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也会因为地区的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的不同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能力始终是与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管理模式、财务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的,这些变量的变化会对企业的财务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内外环境以及不同的条件下均有着不同的财务能力,而这一点也很好的反映了企业财务能力动态性的特征。
三、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策略
要提升企业财务能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应有计划的实施战略财务管理,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能力。战略财务管理,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的财务决策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财务整体战略,是用来指导企业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战略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挥在那的基石,是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所做出的判断,对于企业财务能力的最大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提升企业的财务能力时,一定要注意有计划的实施战略财务管理。
二是,要重视财务创新,通过财务创新来促进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财务创新,指的既是管理创新,也是制度创新,财务创新能够通过新的财务元素为企业财务工作诸如新的活力,并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财务创新的方式来促进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要注意构建一个财务学习型组织。通过财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来让企业拥有更好的财务学习能力,并通过持续的学习活动,使企业的财务能力不断提升,保持持久的财务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旭.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财务能力最大化[J].财会通讯,2010.26.
[2] 蔡维灿.企业财务创新、动态财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研究[J].东南学术,2012.05.
[3] 黄国兵.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基于宁波波导2009-2011年的年度报告[J].财会通讯,2014.11.
研究领域: 中国制度转型、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发展 教育经历: 祖籍江西新干,1964年生于陕西西安。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获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1989年8月至1991年8月,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变压器厂职员。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2000年1月至5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访问副教授。2002年4月至6月,日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2003年7月-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访问教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2006年11月到2011年4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2003年11月-2010年1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至今,担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11月21日,接替周其仁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主要兼职: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4月22日,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2006-2010),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 -),康奈尔大学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季刊》主编(200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Agricultural Economics 副主编(2007-2010),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0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金融学》(2003-,四川大学主办)、《公共管理评论》(2003-,清华大学主办)、《世界经济文汇》(2005-,复旦大学主办)、Journal of Rural Cooperatives(2006-,希伯来大学主办) 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2006-,副会长:2007-),留美经济学会 (1993-,1998-1999年度理事,出版委员会成员,2004-),美国经济学会(1997-),英国皇家经济学会(2006-),国际比较经济学会(2003-),欧美同学会 (1997-)。 匿名评委:Agricultural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Urban studies, 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2005),社会科学基金会(2002),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1),英国Economic &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中国软科学学会 (1999)。 教授课程: 经济学原理;演化博弈和制度分析;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商业数学与博弈论初步;中国经济:1949-1999;高级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初步。 主要荣誉: 论文《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获第二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1年3月。专著《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2月。论文《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研究——来自全国、江苏省与广东省的证据》获第一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最高奖,2008年11月。《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中国青年领袖,2008年5月。北京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7年6月。GDN第8届年会“Reforms, Public Services and Poverty” 一等奖(和沈艳合作),2007年1月15日,北京。Fellow, India-China Institute, The New School, 2006-2008. 第二届“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奖,2006年。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6年。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教金优秀奖,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北京大学第八届文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02年9月。北京市2001-05年度“跨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大学2001年度岗松奖教金,2001年4月。北京大学第七届文科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9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赴美交流奖学金,2000年1月-5月。世界银行Robert McNamara研究奖学金,2000-2001。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学金,教育部,2000-2002。归国奖学金,福特基金会,1997-1998。Gamma Sigma Delta,世界农业荣誉协会,1995。MEO奖学金, 威斯康星大学,1995年春季。孙逸仙中西部奖学金,1995年。五四科学论文奖,北京大学,1985。2015年6月,姚洋、钟宁桦合著的《中国企业中的工会与工人的福利》(Unions and Workers’Welfare in Chinese Firms)获得第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学术著作: 姚洋、高梦滔(主编):《健康、村庄治理和农村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Yang Yao and Linda Yueh (editors),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 Scientific, 2006. 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顾昕、高梦滔、姚洋:《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的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Garnaut, Ross, Ligang Song, Stoyan Tenev, and Yang Yao. Ownership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World Bank, 2005.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译著: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Ross Garnaut, Ligang Song, Yang Yao and Xiaolu Wang,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 Canberra: Asia Pacific Press, 2001. 姚洋(校者):《充分理由》(Daniel Bromley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出。赖平耀、姚洋、邢予青(译者):《民主制度的经济理论》(Anthony Downs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姚洋(校者):《博弈与信息》(Eric Rasmuse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姚洋(校者):《博弈论》(Tirole and Fudenberg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课题项目:2008年3月-2009年3月:“中国制度转型的特点和经验”,教育部。2007年7月-2008年1月:“中国地区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背景报告。2007年5月-2008年5月:“中国出口产品技术提升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北京市-北京大学共建项目。2006年6月-2006年12月:“村庄选举及其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Brown大学和斯坦福大学。2006年4月-2006年12月:“中国私营部门的发展和可持续性”,主要实施人,IFC。2005年7月-2005年9月:“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调查”,主要实施人,FIAS、IFC、MIGA。2005年9月-2007年8月:“中国工业集聚研究”,参与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参与人,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2004年9月-2006年8月:“中国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主要实施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9月-2006年8月:“中国转型研究”,主要实施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2004年2月-2005年6月:“大病风险对农户的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2002年7月-2003年7月:“中国农村医疗体系改革”,主要实施人。 2002年7月-2002年12月:“国有企业改制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资助。2001年3月-2001年8月:“产权改革中的效率和平等:中国的例子”,与Michael Carter, Klaus Deininger, Juergen Voegele合作,世界银行。2000年5月-2001年4月:“中国政府改革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世界银行McNamara项目资助。2000年1月-2000年12月:“东亚技术发展”,中国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2000年1月-2002年1月: “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绩效”, 负责人, 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会资助。1999年6月-2000年3月:“中国私营部门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资助。1999年7月-2000年9月:“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与中国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变迁”,项目负责人,与王晓毅、刘一皋合作,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公共政策资助项目。1999年7月-1999年12月:“贵州土地长期租赁的效率和公平问题”,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资助。1998年9月-2001年9月:“中国财政体制研究”,参与者,负责乡及乡以下的财政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为吴敬琏。福特基金会资助。1998年6月–1999年1月:“中国农村工业化”,项目负责人,与林毅夫合作,世界银行资助。1998年3月-1998年12月:“中国小企业的技术与效率”,项目负责人,与王岳平合作,世界银行资助。1998年1月-1998年7月:“城市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项目负责人,日本联合国大学资助。1997年1月-1998年1月:“土地制度、土地市场与中国农业绩效”,项目负责人,与Michael Carter和刘守英合作,世界银行资助。
政治:由封建制转为半封建半奴隶制,是历史的倒退经济:中国经济全面衰弱,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文化:文化空前专制,中国科举制彻底腐朽外交:闭关锁国,中国不只没有前进反而倒退260年科技:中国科技开始全面落后西方思想:奴化思想,扼杀明朝开明思想
从经济上讲:元朝是全面健康发展的商业社会,外贸收入占有相当高的国民收入比例。中国事实上在宋代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元代,资本主义事实上已经开始进入了“原始积累”的“羊吃人”阶段,也就是商业、手工业,开始向传统的农业抢饭吃的阶段。在元代,商人很容易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成员,整个商人阶级受到尊重,商业文明被极高的推崇。商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一个顶峰。这是在宋的基础上的正常发展的结果。宋帝国也是一个以商业为发展导向的产业,不过宋的商业规模并不如元强大,因为毕竟元是在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来的。然而到了明朝则先后切断了陆上丝绸之中和海上丝绸之路。商业被彻底打击。中国几千年来作为积极的商业帝国的地位,从此不再。中国与外界不存在正规合法有序和积极的商业关系。只能保持一种类似于先秦时期的“朝贡”模式。可以说,明朝使中国的对外商业模式倒退了几千年,一下子打回到了秦始皇他爷爷的时代。而商人想要掌握政权,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即使是商人的儿子,张居正,一度成为了大明帝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最优秀的宰相,但是他也不敢于去维护商业集团的利益,而反而更加的保护地主阶级的权益。因为明代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张居正之所以要当官,就是要摆脱商人家族的卑下的社会地位。张居正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在。在这样的格局下,作为不能掌握政权的一个阶层,商人,是永远没有政治前途的。因此,也是绝对没有任何发展起资本主义的机会的。可以说,明朝没有给资本 主义留任何生存的机会,只有死路一条。而进入清代,连这种秦始皇他爷爷的水平也没有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成为了小农自给自足型的。清朝连死路都没有留给资本主义,因为根本就没生出来过,清朝从建国以来,就从来没有什么商业化的事情发生过。既无生,何谈死?从政治上讲:元朝的皇权相当有限,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制衡,皇帝要通过宰相来管理国家,宰相又要受到地位平等的监察机构的限制。而且地位有相当高的自治权力,中央不能过份干涉地位权限。进入明代,起初干脆取消宰相制度,后来作为一种妥协,将宰相权以非正式的方式移交给“皇帝的老师兼秘书”——大学士代理。而后,又渐渐的将执政的权力交在“皇帝的家奴兼玩伴”太监代理。而皇帝对太监的控制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可以说,明代的皇权,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尤其是太祖、成祖时期,是皇权最高胀的时期。到了清代,干脆连大学士和太监也没有了。真正的乾纲独断。大臣只有承政听旨的份儿,完全没有任何决策资格。从文化上讲:元朝具有极发达的文化,不仅继续并发展了“辽宋夏金大理吐蕃蒙古”等唐朝以后中国各王朝的各种文化,并且积极主动的吸纳来自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元朝皇帝曾经多次写信至罗马天主教教皇,请求派出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这在整个中国封建史上,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直到民国以后至今,中国人才开始以尊重的态度主动的学习西方文化,在这之前,只有元朝有过主动的向西方学习的姿态,而我们如果注意到,元这种姿态是在元朝处于世界第一强国的时候表示出来的,就更感到难能可贵了。一个王朝,在自己很强大的时候,积极主动的虚心去向比自己相对落后和弱小的民族学习文化,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到了明代,从建国之初,帝国开始很不情愿接受西方文化,明初的时候,帝国对完全没有威胁性可言的境内的基督徒进行了灭绝性的大屠杀。这其中其实很多人是中国人,当然多数是外国人。到了明末的时候,西方人再次出现在帝国的视线之内,士大夫们立即起来极力的攻击西方学者和传教士,是“居心不良”者。然而,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当时的西方根本想不到对中国有任何“不利的企图”,他们想都不敢想。直到帝国因为战争,——建州兵变,女真人谋求东北独立,这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西方人在武器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顺带着,也接受了西方的很多文化和思想。因此明末甚至提出了反对帝制的思想,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到了清朝,即使帝国已经离死不远了,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借助西方的学者来当自己的先生的时候。仍给了西方学者一个限制“只许教学问,不许传教!,不许传播西方的思想。”所以可以说,到了清代,中国彻底没有一点对于文化的追求的态度,完全处于一种自高自大的极端民族自负主义情结当中了。所以总的说,由元至明,是一个历史性的倒退,从明到清,又是一个历史性的倒退。而之前的中国历史,从秦汉到宋元,不管是统一还是分裂,社会文明都是在发展中的。元朝是一个转折,元朝本身仍是在发展辽、宋、夏、金文明,但是发展的速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而元以后,进入了欠发达阶段,社会的发展速度已经相当的缓慢。进入明朝以后,社会在主体上,已经不再发展,只有在帝国的边缘地区,和非主流领域,还有一点形式上的发展。进入清朝以后,连边缘地区和形式上的发展,也没有了,整个帝国就像一具僵尸一样。
摘要:当每一位政治学研究者都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能对政治知识有所贡献,或者说产生学术增量的时候,政治学自然就不断向前发展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善于盘活“知识存量”,譬如对走在我们前头的学者的知识贡献不甚了解,我们就有可能进行重复的难以形成学术增量的研究。《李景鹏文集》对中国近30 年经济政治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的解读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文集作者提倡并身体力行:把政治生活看成“力的作用场所”加以考察,使政治学研究能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的学科打通,把“应然”的研究和“实然”的研究、思辨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吸收市场经济新观念以优化我国政治学研究工作,等等,很值得年轻的政治学研究者学习借鉴。 关键词:李景鹏文集;转型研究;知识增量;研究方法 一 近几年本人一直在思考中国经济市场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问题,也试图应用西方政治学理论,譬如亨廷顿等人的现代化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对“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将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发展”进行描述。但是,当笔者读了近50 万字的《李景鹏文集》以及作者2002 年以后的系列文章后,发现原先自以为比较成熟也有一定独立见解的那些想法,在李景鹏教授的文集中早已有充满智慧的、条理清晰、说理透彻的论述。在笔者看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是一个靠一代代政治学研究者不断进行政治学知识产出和积累的过程,中国政治学这座大厦的建设和修缮需要不断有人为它添砖加瓦。在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知识积累过程中,年轻学者在经常关注西方政治学者的理论创新与方法改进的同时,对国内学者所做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同胞尤其是那些从事政治学研究几十年之久的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面前,我们同样应该心存敬畏,用心研读,批判继承。有一种说法大概意思是要知往哪去,必须先搞清楚目前的方位在哪,我们要推动中国政治学更快发展,就必须知道走在我们前面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把它往前推进的。我们总是以引用西方政治学名著中的句子、段落,借用他们最新的研究方法为荣,却对西方学者做学问、写论文时所表现出的重视知识积累的良好习惯没有足够的重视。西方学者一般都知道,要产生“学术增量”就必须清楚“学术存量”,他们追求的是使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够对该领域的知识积累有所贡献,因此,在开始某一项研究工作之前,他们会尽可能获得有关知识存量的百分之百的了解,以避免做重复研究。我们的情况则是,过分追求“文章数量”,白纸黑字,只要发表了就是“成果”,至于是不是能形成“学术增量”,似乎并不重要。其结果是,每年在各种各样刊物发表的文章确实数量可观,但学术水平并没有因此大幅提高。有感于此,读《李景鹏文集》使笔者放弃写“中国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发展”之类文章的初衷,觉得写一篇“读后感”更有意义。 如果说“中国政治学缺乏解释力”的批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话,那么,在笔者看来《, 李景鹏文集》给读者展现的则是一个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富有现实解释力的老一辈政治学研究者的风范。文集中的文章很少堆积西方政治学新名词、术语,也极少引用西方某个著名政治学家的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这不等于说他没有学习、吸收、借鉴西方政治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他不是用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而是把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著作彻底咀嚼、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营养、理论知识,应用这些理论知识,采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分析改革实践、洞察社会变迁过程,并用自己朴素而准确的文字、清晰的逻辑推演对所观察到的经济、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与规律进行深入浅出的说理,使其研究成果完全体现一个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现实关怀和一位学问高深的学者的理论素养。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读者分享《李景鹏文集》。 李景鹏教授所做的中国“转型研究”属于规范研究范畴,但笔者发现其理论推演所得出的很多结论与国外一些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惊人相似的一面。譬如近来仔细阅读丹麦学者奥勒·诺格德著的《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发现奥勒·诺格德以1989 年到1998 年期间二十个原苏东国家作为实证对象,在“两个层次上”、“从两个角度”运用了比较方法进行“转型分析”,其得出的许多结论,与“文集”作者对“中国转型期问题的政治学思考”所获得的洞见非常相似。尽管诺格德主要不是研究中国的转型问题,但这种结论上的相似性可以增强我们对“文集”作者主要用“规范研究”方法所得结论的信念,让我们年轻学者认识到“规范研究”的价值,确信规范研究同样能获得真理性认识,从而自觉接受规范研究方法训练,不断提高规范研究能力。正如中山大学的任剑涛教授在一个政治学研究方法讲习班上所指出的,应该“寻求规范研究的方法尊严”,规范研究不应该在实证研究方法面前溃不成军,规范研究应该象实证研究那样有一套严谨的方法陈述,要努力建构规范方法。并指出,建构规范方法是件难度很大的工作,而规范研究成果要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承认就需要历经学术共同体长期检验,必须具有知识推进意义并存在进一步争辩的余地,而且解释范式也必须经得起检验,因此规范研究实际上对研究者的个人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譬如必须具有思想性、知识积累、对触及问题的认同感、领悟性、敏感性和穿透力。笔者读《李景鹏文集》常常被作者对其所研究问题的认同感、领悟性、敏感性和穿透力所震撼,切实体会到作者具有很高的规范研究能力,但至今仍然是只能有所感知而不能言传,感觉“文集”读起来很有同感、很受启迪,可方法远远没有学到。也许成功的研究者还需要进一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在“建构规范方法”方面做些工作,真正成为还在“黑暗中摸索”的初级研究者的引路人。希望通过本文引发更多学者透过“文集”感悟规范研究的奥妙。 二 作为一个政治学研究者,研究中国转型的落脚点自然放在“政治转型”,而一个国家的政治是与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其它方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当读者翻看《李景鹏文集》的目录,会发现两个“似怪非怪”的现象:第一个是,文集的目录根本找不到“转型研究”这类字眼; 第二个是“,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利益结构”这些本属于经济学研究者常涉及的问题,在文集的目录中与“政治体制改革”、“权力结构”、“政治腐败”、“社会团体”之类的术语具有大致相同的出现频率。为什么说这两种现象“似怪其实不怪”呢? 因为一个国家的转型是个整体推进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对其进行观察、思考、研究,必须有多视角、宽领域的眼光和多学科综合全面的知识,因此,一个真正全身心投入这方面研究,并长期坚守这一研究阵地,扎扎实实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的人,是不会在其所写的文章标题中使用“转型研究”字样的。 因为在他(她) 心里,假如把“转型研究”看成奔流入海的河流,那么,不同领域、从不同的分析视角进行各个具体问题研究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将是也只能是汇入“转型研究河流”的涓涓细流。至于“文集”目录所反映出的“经济关怀”,本人的理解是作者抓住了“经济——政治”这对主要矛盾,试图描绘出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过程中,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体制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如何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一步步实现转型。由于文集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比较广,下面只能有所选择的介绍文集作者解读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思想观点。 (一) 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一阶初始条件” 什么是社会转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于转型研究首先必须弄清楚转型的起因或者说转型的背景这一点,却不难达成共识。这好比研究股票市场的专家要对已经跌到低谷的某一只股票将会在哪个点上开始回升进行分析,也就是要预测曲线的“拐点”在哪里的时候,必须对原来这只股票的走势是怎样形成的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分析判断一样,对中国转型的分析必须建基于对发生转型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深刻认识之上。“每一位曾经在以往‘真实存在的社会主义’中生活过的人,可能都有着同样的感觉,那就是对于我们所见所闻,在谙熟习常的感觉之中,模模糊糊地察觉到了它的某种不正常”。《中国转型期问题的政治学思考——〈李景鹏文集〉》的作者把“文革”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作为中国选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而启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初始条件”:“人类的活动只有在客观的历史发展为其准备了可能性的条件时, 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是发生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也不是发生在七十年代初,而是发生在七十年代末,这是因为只是到了这时,历史才为我们提供了改革开放的机遇,而我们又正好及时地抓住了这个机遇。” 作者从思想解放、体制外经济因素的发展、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切身体验和对市场经济的接纳、对人治的厌恶和对法治的期待、对经济民主和思想政治文化自由的追求、对社会秩序的珍视和对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憧憬等十个方面来分析文革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对于形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所起的作用。总之,“若忽视了文革的客观结果对造成我国现代化机遇所产生的影响,就不能说是对我国现代化机遇的全面的把握”。这就是文集作者对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中国社会转型的“初始条件”的分析。 (二) 对转型过程各种相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分析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经济体制变革与国家“政治控制” 方式的转变相互促进,两方面的改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作为政治学研究者,其使命在于:一方面是随时检视现有政治控制方式中有哪些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将为政治体制改革创造哪些有利的条件、积累哪些方面的压力并以怎样的方式转化成政治发展的动力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发出预警信号。《李景鹏文集》所记录的正是作者尽一个政治学者的职责,几十年跟踪观察我国的改革历程,不断进行理论思考所得的真知灼见。特别是作者对处于变动中的各种“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的解释和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揭示,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指出,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族群结构、阶层结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和政治结构,其中的政治结构又可以分为政治主体结构、政治权力结构、政治文化结构等。因此,“在研究政治结构的时候,不但需要将政治结构的各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而且还要与社会结构中的有关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深入的分析和透彻的了解”。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因为作者有这样一种认识,因此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始终抓住经济市场化所引起的各种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利益结构”、“ 阶层结构”的变化,分析预测政治结构将会相应发生的变化,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又富有超前意识。 1、对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体制转型互动关系的动态考察 前面已经讲过,文集作者是抓住“经济——政治”这对主要矛盾进行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因此,我们很自然先要知道作者是怎么看待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都有人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比较成功的,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似乎中国的改革是单条腿走路。那么,李景鹏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呢”?一般地说,促使人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大约有如下的一些因素:第一,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怀;第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的不满; 第三,对社会生活失序状态的不满;第四,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状况不满。第五,对某种具体的不良政治遭遇的感受。“但是,当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便会陷入矛盾之中:这就是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愿望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就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单单有愿望是不够的。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能够向前发展,不能靠愿望,而要靠动力。因此,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乃是弄清楚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寻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契机的根本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究竟来自何处? 从道理上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应该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改变政治存在的要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总是向着放松控制因而是减少权力的方向转变,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使当权者丧失权力和利益。..在现实中政治改革从来就是有风险的,而且是会损害领导层的既得利益的。因此,政治改革对于各级领导层来说,从来都具有被迫性。..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便只能来自外部的压力了。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的:即如果不改革,则会冒更大的风险和丧失更大的利益,这样,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形势之下,改革便有可能被迫地实现。因此我们就需要研究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情况如何才会发生? 是什么样的形势和力量才会推动这种情况发生?“在目前,当来自人民群众的改革动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探索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将会如何具体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要求。而当这种要求遇到原有政治体制的阻碍时,又会引起什么样的社会后果? 这种社会后果又会怎样地影响领导者的决策选择? 当领导者做出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某些选择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又如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都是些发人深省的非常需要政治学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作出回答的问题。 2、对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的分析预测 文集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利益分析,利益分析在《李景鹏文集》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在文集作者看来,“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一个社会的利益结构若发生重大的变化,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便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引起震荡”。“利益结构在实际过程中是社会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中介,离开了利益结构这个中介,其联系和转化都不可能”。 因此,作者不厌其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并进而阐述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影响。作者从很多方面进行十分详尽的分析,在此不加以罗列,仅举其中的两点,一是作者关于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的观点,作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利益单元的缩小和畸形的利益竞争,使人们产生对政治的冷漠和对政府的疏离,这就会降低人们对于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延缓政治改革,特别是民主的发展。 这种情况不利于促进政治建设,特别是不利于反腐败,也不利于改进社会风气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但对于保持政治稳定有某些好处。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群体利益意识有可能逐渐发展,就可能为未来的民主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改变民主的发展缺乏社会基础的状况。它预示着到一定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有一个较大的并且强有力的发展。”另外,作者关于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对政治权威的影响的见解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指出,“利益关系的变化及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果,特别是人们对于整体利益的疏离,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对政治权威崇拜的状况,而迅速地使政治权威世俗化。这种状况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会,使我们的政治有可能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但短时说来,又会对加强政治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利益结构作为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特别是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中介,对政治结构的影响是极大的。” 3、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要求和中国的现实出发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趋势以及使其健康发展的对策选择 作者首先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是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政府职能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民间社会的发展、政治控制形式的变化、政治腐败的社会后果等所有这些变化相互作用的总的结果。接着分析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总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既关系到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地发展,又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自主化(即市民社会) 的发展。” 再接着,作者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落实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并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我国现实状况出发提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应然关系”,在进入“实然关系”的分析时又把问题转化为“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力”的不平衡问题,在把比较抽象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一步步拉回现实的社会以后,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第一是增强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即是使政府在提供市场运行规则、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规则并有效实施这些规则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第二是坚决杜绝行政权力对市场的非法的和不适当的介入或垄断,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政事’分开。第三是坚定不移地创造各种条件来发展社会自主力量,使其向着社会自治和制约政府的方向逐渐地成长起来。”这是作者1999 年发表的见解,太发人深省了。 41 论证中国社会团体向利益集团转变的必然性和艰巨性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李景鹏教授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团体的大量涌现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分布于文集、《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和2002 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中,因此,在介绍他这方面的理论观点时, 不能仅限于《李景鹏文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的发展和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变化,人们追求的目标就变得多样化起来。与此相联系,人们所参与的社会组织也多样化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便在社会上迅速地发展起来。这种情况对于政治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便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的社团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大类: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学术性的、公益性的、联谊性的。然而在所有的社团中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则是行业性的社团。因为行业性的社团是在经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是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流通密切地联系着的,因而都是一些具有利益群体性质的社团。而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利益群体,在学术上一般称为利益集团。虽然目前中国的这些具有利益群体性质的社团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利益集团,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利益集团的特征。因此我们对这些社团的研究就不能回避利益集团的问题,就不能不从利益集团的角度来进行,否则就无法深入”。 前面所说的“文集”的大部分研究属规范研究范畴的意思仅仅是指其结论的获得主要是靠理论推演,而不是靠统计推断。可是,当我们作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的时候,并没有排除进行理论推演的人在得出结论前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甚至接触大量的数据资料的可能性。仔细读过“文集”的人,可能会发现一种现象:在作者有关中国社会转型的大量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出现很多的数据、图表,但却能让读者仿如进入到其所分析的社会现象的真实场景中,感同身受的理解、接受其分析的各种经济政治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什么道理呢? 根据笔者的了解,道理就在于“文集”作者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时时刻刻捕捉正在变化中的社会政治生活的新气息、新动向。例如上述关于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实际上是建立在“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社会团体研究中心”(李景鹏教授是该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所开展的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一定范围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在这当中,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素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往深处考虑,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政治结构完全能够容纳利益集团现象了,那么这种状况与我国政治参与和民主化的发展又会有什么联系呢? 它是否会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产生某种影响呢? 如果会产生影响,那么其程度又会如何呢? 等等。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值得人们关注”。体现的就是作者立足现实预测未来的能力。 三 《李景鹏文集》对中国近30 年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转型的跟踪、观察、分析研究是相当全面而深入的,远不是以上几点所能概括。椐本人学习所得,文集作者至少还从市场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转变的要求、政府权力结构的变迁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社会转型期政治腐败的蔓延及其对社会控制系统的挑战、城市社区和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对基层民主的推动等方面对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整体变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但一个人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譬如说,本来,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现代化或者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转型是由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共同推动的,但是文集作者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又譬如,“文集”基本上没有涉及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发挥问题,也许作者觉得近三十年的中国政党制度与1979 年以前三十年的政党制度并没有太多的差别,或者是别的什么缘故,总之,“文集”没有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政党制度功能发挥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政党制度功能的健全对中国社会顺利实现转型有什么影响。当然,这也许有点吹毛求疵之嫌,因为一个成功的研究者必定是懂得把力往哪儿使的有明确主攻方向的智者,不可能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路路通”。限于篇幅,这个问题到此打住,下面转入对文集作者之所以能对中国社会转型作出不同凡响的解读的原因思考。 应该说,笔者在这个问题上只找到部分答案。早在1990 年,“文集”作者在谈到“政党政治与政治学的研究”时就说过一段可以让我们找到作者之所以能对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作出十分令人信服的解释的一个原因:“政治生活的规律也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规律一样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规律并非由什么超人的力量所主宰,而是每一个参加政治生活的人的意志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总的结果。因此,探究政治生活的规律,就不应该仅仅从书本上的原则出发,而应当主要依靠具体地分析社会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复杂交错的相互作用的状况。在这种具体分析和描述的基础上,再借助于逻辑的工具去细心地探求,并将结论拿到实践中反复印证和检验,这样才能找到规律。因此,作为出发点,我们必须把政治生活看作是各种政治力量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场所,或简称‘力的作用场’。”为什么要把这么长的一段话都摘录下来? 没读过《李景鹏文集》的人也许很难体会其中的道理,而对笔者来说,从“文集”中找到这样一段话之时便是笔者解开“文集”作者为什么能对中国转型作出别具一格的解读的奥秘之时,因此,有种窃喜之感。 另外,“文集”还有一处引起笔者注意。在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也是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建系十周年纪念之喜庆日子里,作为在北大执教已超过四十年也是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共同走过最初的十年岁月的老教授发出这样一种期盼之声——“愿未来十年更美好”, 为政治学未来的发展“祈求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希望在政治学研究中改变过去那种人自为战的局面”,“希望政治学界各种学术组织的活动能够更多地集中于学术的发展,而较少的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还“希望政治学研究能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的学科打通,积极吸取来自其他学科的营养”。“在方法论方面,希望能把应然的研究和实然的研究、思辨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研究的深入”。读着作者这几个“希望”,笔者更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更值得一提的是,“文集”作者在2000 年临近退休的岁月,全面总结了自己对如何吸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的新观念以改造我国的政治学研究的思想观点。作者指出,市场行为的核心是“交易”,从交易的本质所产生的市场经济的观念有互惠观念、过程观念、契约观念、世俗化观念和追求增量创新的观念。是否将这些观念引入政治学研究,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果政治学能吸收以上新观念,将会变得更加注重对利益调节和政治交易的研究、将会从注重“零和博弈”转向注重“正和博弈”、从注重统治和管理转向注重参与、从注重政治行为转向注重制度创新、从注重“存量变迁”转向注重“增量变迁”。太深刻了,非常值得回味。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 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这是其一。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由于个体的认识不足或者忽视,致使一个水、电等白白的浪费掉、汽车无情地冒着黑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环境的恶化,已经所带来的危害,而是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殊不知,水、电、气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隐患。因此,节能减排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这是其二。 多数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问题,也花费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在这些电白白消耗掉的同时,电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正在残害着自身的身体;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发电厂发电所需要的煤炭等资源以及所排放废气和污水所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他们更没有意识到,发电厂的机器设备、电脑豪材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 节能减排、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些人所需要的,也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些人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些人所能解决的。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每一个个体抓起,从提高每一个人的认识抓起,从改变每一个人的习惯抓起。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节能减排的形势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去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的着手点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最近一百年以来,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比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受损、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地球系统的自然变化规律,即周期性的冷暖干湿变化,从季节尺度到几十万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变化;另一个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巨大,它可以改变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从而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政治家和公众的关注。所以,全球变暖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如果把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那么我们的认识就过于简单化了。我认为,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经济、社会、政治、外交,乃至于国家安全问题,十分复杂。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温室气体和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六类,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其他一些氢氟碳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占温室气体总效应的六成左右。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方工业革命。中国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由于二氧化碳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具有长达50年—200年的生命期。目前的全球变暖,是二氧化碳累计排放作用所导致的。据统计,1750—1950年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总量的95%;1950-2002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累计排放量的77%。发达国家在其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承担主要义务;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量少,当前人均排放量低,属于生存排放,其首要任务仍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组织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相继开展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今年2月正式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成因问题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的证据,不仅来自大气圈,即近百年来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0.74℃,而且也来自水圈和冰冻圈,海平面也在上升,北半球的积雪面积在急剧减少。我国气候与环境变化2006年是我国自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我国已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同全球平均一样,最近100年以来,我国的气温也是上升的,平均上升了0.5℃—0.8℃。我们再看一看我国降水量的变化。整体说来,我国的西部和华南的降水是增加的,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呈减少趋势。华北大部地区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华南与西南地区每10年增加20-60毫米。华北、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的一部分地区,干旱趋势非常明显。2006年夏季,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出现1951年以来最严重伏旱。6月1日-8月21日,重庆、四川平均降水量为345.9毫米,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除了温度和降水之外,强台风发生的频率增加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出现频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左右,几乎翻了一番。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SAOMAI)在浙江苍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米/秒),为百年一遇,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比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时中心最大风力还强。本世纪以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也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2006年春季共出现了18次沙尘暴,其中强沙尘暴过程5次,为2001年以来最多。今年春天北方沙尘暴比较少。我要特别跟大家讲一讲怎么样科学看待沙尘暴的问题。我认为,沙尘暴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现象。中国是一个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什么叫季风影响呢?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夏天的盛行风由海洋刮向大陆,为大陆送来了丰沛的水汽和热量,带来了降水。冬天,冷干空气从北方,从西伯利亚向南推进,狂风卷起了沙尘,带来了沙尘暴。这历史至少有1200万年。大约距今七八百万年前,青藏高原迅速隆起,我国西北地区变成了干旱地区。打开地图看,南北纬30度都是沙漠,但是我们江南这块地方,由于季风的作用,变成了一片沃土。那么反过来,到了冬季,冷空气(冬季风)过来,带来大量的沙尘,重颗粒沉降,沉降到黄土高原,面积将近70~80万平方公里,厚度最厚达到1000米,时间跨1200万年。细粒物质继续向海洋方向输送,很细的物质到了高空5千、6千、8千米的地方,在太平洋上空形成了云凝结核。其中的矿物质沉降到海洋里,成为浮游生物的饵料,经过从浮游生物、小鱼、虾、大鱼的食物链过程,最终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个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你我都无力改变这个科学事实。所以,沙尘暴的形成源于自然过程,不可能根除沙尘暴,人类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改善环境,局部优化环境,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这就是我的观点。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优化环境,一方面要理解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以及大自然固有的规律,切莫逞强蛮干,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在过去的将近半个世纪,广东省的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最近十几年以来,和全国一样,变暖也比较明显。过去五十年广东平均的地表温度每10年增高0.2℃,这个数值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另外,高温的天数,即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数增加了。特别是1998年来,高温日数明显要比以前,特别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另外,霾的天气也增加了,日照的时数减少了。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空气当中非常细小的水汽,和工业排放的灰尘形成的,大气透明度低。这种情况不仅广东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津京唐等城市群都有发生。另外,降水的变率增加,强降水的频率也增加。2005年6月18日—25日,广东境内遭遇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惠州市龙门县过程累积雨量1300毫米。2006年5月下旬-6月中旬,广东降水量(“龙舟水”)达572毫米,为1960年以来最重的一年。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个数呈减少趋势,近11年中有7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不超过2个。可以说,城市化加剧了广东的气温上升,城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即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珠三角城市群年平均气温增速比粤北地区高几倍以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建议和全球一样,中国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气 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当中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六项原则: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其他有关政策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温室气体减排是目前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各级政府考虑得更多。我认为这件事情要综合来看,气候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减排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不等于全部环节。不能说实现了减排,就解决了气候变化的所有问题。因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有比较长的生命期,即使实行了非常严格的减排措施,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短期内仍会继续增加,未来十几年内气候仍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因此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更为重要。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农业方面,可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在水资源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在人民生活方面,要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还应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我认为应该在全民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从小学课本到干部培训教材,从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都要做这个工作。我认为气候变化不是个权宜之计,是今天开始到今后几十年都要谈的问题,恐怕要谈一两代人,所以我认为教育和科学研究一定要走在前面。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也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既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上的差异,又是未来国际合作得以维系并取得进展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中的不确定性,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准确率,增强我国应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能力,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府、公众和科学界的共同愿望。为此,我提出几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第一,气候系统监测。应尽快提高气候系统监测能力,建立较完善的气候观测系统,获取急需的科学资料。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准确把握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及时获取气候系统监测数据,是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的气候系统观测严重滞后,已成为限制相关领域科技进步的瓶颈。加强气候系统观测,不但有助于提高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能为外交谈判等提供有效服务。第二,气候变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减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为进一步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服务。气候系统极为复杂,充满变数,为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信息。应继续加大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在加强气候系统观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气候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大力促进科技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系统模式,建立气候变化领域科技支撑体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提高国际谈判的科技支撑能力。第三,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措施并举,近期注重采取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切实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全球变暖趋势已不可避免,气象灾害总体上将趋多趋重,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损失可能会逐步增加。就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讲,采取适应措施,特别是采取针对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的有效适应措施,更为现实和紧迫。防灾减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特别针对脆弱地区和脆弱部门,提高气象灾害综合应对能力,降低灾害经济威胁,化解灾害社会矛盾,消弭灾害政治动荡。第四,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影响研究和评估,为各级政府把握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宏观战略决策,为地区和部门采取有效适应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服务。采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造成的多层面、全方位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应加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环境演变、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估工作,引导全社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成本,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第五,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有效应对国际社会减排呼声,切实落实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具体措施。总的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是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气候的渐变和剧变都会对我国自然和经济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而长期能耗过大,也会危及能源安全。应在继续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具体配套措施的同时,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以法律法规规范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气候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障应对措施的落实,以务实的态度正面回应国际减排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