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美联储加息的研究论文

美联储加息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美联储加息的研究论文

美联储加息,不仅对中国有影响,对全球都有影响,甚至会对一些国家造成致命伤害。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资金大规模流向美国,特别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资产和债务泡沫比较严重的国家。实际上,美联储每次加息,很多新兴国家都不得不跟着加息,这也被称为“绝望式加息”。尽管加息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来说不利,但是如果不跟随美联储加息,会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出现大幅贬值。

下面是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影响,你把东莞改成阳春就可以了。两个城市经济情况差不多。专家称金融危机对东莞是好时机 金融危机下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正经历寒冬,10月24日,在东莞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高层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东莞特约研究员张松涛认为,虽然金融风暴造成了东莞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但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国民的购买力下降,将更多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是东莞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大好时机。 “金融危机对东莞是好时机” 10月24日,东莞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高层论坛举行,中央、省有关部门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回顾东莞30年来的奋斗历程,并总结经验、建言献策。市委书记刘志庚在回顾东莞改革开放历程时说,30年来,东莞从一个国内生产总值仅6.11亿元的农业县迅速嬗变为生产总值超3000亿元、管理人口逾千万的现代制造业名城。且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全国第一个“一站式企业服务办公室”等。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东莞的不少加工贸易企业也陷入经营困难,外界一些观点认为,正是加工贸易比例太大的产业特点导致了如今的困境。相反,张松涛则称,虽然金融风暴造成了东莞一些企业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而带来经营困难,但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国民的购买力将下降,消费趋向务实,将更多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这对于东莞庞大的加工贸易产业而言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这也是东莞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大好时机。 “东莞应继续发展加工贸易” “不能倒掉了洗澡水,也倒掉了孩子,东莞应该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任何一个产业集群行程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东莞的家具、电子、鞋业已经行程了规模,优势还要继续发挥,关键是发展附加值、档次更高、更有创新能力的产品。东莞的前景是光明的,战胜经济危机完全有能力。”张松涛还指出,加工贸易在中国现阶段是实现工业化、甚至是城市化的捷径,而国家目前大力推行的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拉动内需的过程,这也将成为东莞的制造业提供广阔市场。 “我对东莞十分看好,我认为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中东莞将会迎来更美好的将来。”张松涛还建议,在现阶段东莞应该把握机遇尽量保持外贸的平稳增长,对于面临经营危机的企业政府要及时排忧解难。同时东莞应发挥传统渠道的优势,强化现有产业集群,吸引500强企业落户,吸纳劳动就业,这将为东莞乃至中国抵御金融危机作出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东莞也要加强引导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动。 专家观点 培养企业家创新意识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黄群慧:东莞在经济结构方面,要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在发展动力方面,要从外源发展模式向内外源结合模式转变,从而降低经济风险;在企业战略方面,要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成本战略转型,通过培养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从而在国内外分工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东莞可多养“文化闲人”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博士田丰:东莞可以在理工学院设立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机构,培养一些“文化闲人”。建议东莞在今后的发展中,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成果。一个城市没有“文化闲人”是很乏味的,“文化闲人”对为东莞提升软实力大有好处。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会养一些“文化闲人”,东莞现在有这个经济实力,也理应有更多的文化闲人。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国际经济界多数意见认为,虽然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据此判断会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IMF最近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尚在"可控制范围内"。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次贷危机有可能导致本轮世界经济繁荣周期发生逆转。索罗斯认为,次贷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沃尔夫 (Martin Wolf)将次贷危机视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Roubini)则认为,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举措难以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值得警惕,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流动性过剩与次贷危机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世界经济在2007年出现了调整迹象,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出现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助涨了全球商品、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价格的高涨使得通胀在全球蔓延;过于泛滥的流动性则放大了全球投资者的"自信",带来全球信用的膨胀。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紧缩政策时滞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 13次降息,逐次调低到1%。此举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实际利率过低令国内信贷尤其是房地产贷款膨胀,增加了美元供给;另一方面,低利率令美元贬值,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埋下隐患。 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 25%。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 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为避免坏账进一步增加,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从而使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更加恶化,被激化的坏账通过证券化链条传导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 全球流动性过剩 导致危机影响规模异常严重的原因则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则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对于次级贷款市场而言,一般贷款机构出于谨慎考虑会采取"惜贷"的原则。本来其贷款客户是资信等级较差的,但是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次贷证券化的手段让贷款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则让贷款机构忽视风险,肆意降低了贷款审核标准。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再经由证券市场传导给全世界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的投资者,最终演绎成为全球的潜在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在多次降息的同时放松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标准,鼓励商业银行向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的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为扩大利润来源不断设计结构复杂、高杠杆的衍生品提供给客户,对冲基金大量涌现。衍生品市场在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链条捆绑在一起;一旦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起连锁反应。 美国经济步入景气收缩期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多的骨牌开始倒下。市场也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充裕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次贷危机标志着美国27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的终结。在过去五年推动美国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既不是社会财富总量扩张、贫富差距拉大、两位数通货膨胀(如俄罗斯),也不是因为大量移民涌入(如新西兰),更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给稀缺(如中国),而纯粹是因为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所以这次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房地产需求无异于"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是信用收缩造成的消费低迷、经济减速。但危机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机构借钱帮助美国中低收入者购房"的美国债务/ 消费模式的结束。长期以来,美国以双赤字为基础,不仅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消费,而且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投资,其财富总体消耗远远超出财富创造能力所能支持的范畴。次级债及相关金融创新虽然把负债增长的美国繁荣模式发挥到极点,同时也标志着从里根时代开始的以美元信用的外部扩张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内部扩张为基础,通过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推动的长达27年的繁荣模式,很可能难以为继。 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似乎已经确定无疑,惟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 2008年伊始,美联储在短短8天连续降息125个基点;3月18日美联储又降息 7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2.25%,但是这种调控行为只能在短期减缓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长期内难以扭转美国的经济颓势。历史上这种连续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见的,这说明美国经济的确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3.1%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近期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近期公布的2月份失业率为4.8%,仍居高不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两次经济衰退的历史经验看,在衰退发生之前,失业率都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从2007年3月份触底以来,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上升了60%;从50多年来的情况来看,一年之内出现如此高的升幅通常都是经济衰退的征兆。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3月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在1月份小幅上升之后2月份转而下降至48.3,为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还伴随其他一些不利的情况。类似的情况曾在2001年预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到来。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它将改变全球政策目标结构并带来各国经济周期的错配,使得偶然的"优质博弈均衡"无法继续维系,如果没有深度的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的货币政策调控将带来全球经济滞胀的"劣质博弈均衡"。 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资本"乱流" 次贷危机会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 从中期来看,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从而助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 从长期来看,一旦次贷危机尘埃落定,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最后这种情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后。 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 从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虽然对世界经济是否陷入衰退还存在疑问,但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已成为定局。 2007年,主要工业国家增长减速,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是否出现衰退主要看新兴市场经济的表现。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下,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部分亚洲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些做法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比如,亚洲国家当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确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资本大量流动的风险。亚洲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相对安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雷曼兄弟公司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最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危险有所显现,再次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东亚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外)内部储蓄和投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降至30%和25%以下,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认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可能" 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其三,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其四,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 全球性通胀 当前,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按兵不动的欧盟和日本,甚至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国,通货膨胀随处可见。不难断言,当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总供给曲线移动带来的全球性通胀。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2007年11月美国CPI 环比上升0.8%,同比上升4.3%,创下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升幅;而11月PPI更是上升3.2%,单月升幅达到197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又上涨1%,大大超过市场预期的0.4%。欧元的升值和石油价格上涨,也使欧洲的物价水平上涨频频突破2%的警戒线。在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对通胀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过于乐观。 同时,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发展。由于次贷危机产生的信贷紧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沿用了应对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的救市操作,采用了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的办法。比如,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 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过去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 滞胀--全球经济的隐忧 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本轮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由流动性泛滥引发商品价格高企所致,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主要表现为输入性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就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言,经济衰退导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将会使物价水平下调,从而使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增长之间权衡;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言,衰退产生的需求下降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滞胀的产生。 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进一步上升。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汇率仍然可能支撑价格走高。如果全球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许多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格局将会延续,从而加大滞胀的可能性。

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岩斗如下:1。美联储加息,银行里的存款会增加,所以用于市场消费的金额会减少,间接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的销量减少;2.如果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升值,那么货币市场上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国家粗罩磨货币会短期贬值,人民币贬值会直接导致中国资金外流加剧;3.随着美元的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会下跌。比如国外油价会下跌,间接对我国油价的调整产生反作用力,不得不下调。4.长期来看,如果美联储在一定时期后加息,也将进入降息周期,那么人民币对美元会上涨,人民币等外币会上涨,大量资本会流入中国。华泰证券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张乐财富通”可以闷坦了解行业资讯和股市动态。华泰证券,贴心管家,你想要的都在这里。点击下面的图片加入我们。

关于美联储论文范文资料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国际经济界多数意见认为,虽然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据此判断会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IMF最近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尚在"可控制范围内"。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次贷危机有可能导致本轮世界经济繁荣周期发生逆转。索罗斯认为,次贷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沃尔夫 (Martin Wolf)将次贷危机视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Roubini)则认为,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举措难以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值得警惕,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流动性过剩与次贷危机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世界经济在2007年出现了调整迹象,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出现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助涨了全球商品、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价格的高涨使得通胀在全球蔓延;过于泛滥的流动性则放大了全球投资者的"自信",带来全球信用的膨胀。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紧缩政策时滞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 13次降息,逐次调低到1%。此举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实际利率过低令国内信贷尤其是房地产贷款膨胀,增加了美元供给;另一方面,低利率令美元贬值,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埋下隐患。 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 25%。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 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为避免坏账进一步增加,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从而使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更加恶化,被激化的坏账通过证券化链条传导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 全球流动性过剩 导致危机影响规模异常严重的原因则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则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对于次级贷款市场而言,一般贷款机构出于谨慎考虑会采取"惜贷"的原则。本来其贷款客户是资信等级较差的,但是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次贷证券化的手段让贷款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则让贷款机构忽视风险,肆意降低了贷款审核标准。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再经由证券市场传导给全世界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的投资者,最终演绎成为全球的潜在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在多次降息的同时放松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标准,鼓励商业银行向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的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为扩大利润来源不断设计结构复杂、高杠杆的衍生品提供给客户,对冲基金大量涌现。衍生品市场在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链条捆绑在一起;一旦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起连锁反应。 美国经济步入景气收缩期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多的骨牌开始倒下。市场也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充裕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次贷危机标志着美国27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的终结。在过去五年推动美国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既不是社会财富总量扩张、贫富差距拉大、两位数通货膨胀(如俄罗斯),也不是因为大量移民涌入(如新西兰),更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给稀缺(如中国),而纯粹是因为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所以这次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房地产需求无异于"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是信用收缩造成的消费低迷、经济减速。但危机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机构借钱帮助美国中低收入者购房"的美国债务/ 消费模式的结束。长期以来,美国以双赤字为基础,不仅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消费,而且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投资,其财富总体消耗远远超出财富创造能力所能支持的范畴。次级债及相关金融创新虽然把负债增长的美国繁荣模式发挥到极点,同时也标志着从里根时代开始的以美元信用的外部扩张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内部扩张为基础,通过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推动的长达27年的繁荣模式,很可能难以为继。 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似乎已经确定无疑,惟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 2008年伊始,美联储在短短8天连续降息125个基点;3月18日美联储又降息 7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2.25%,但是这种调控行为只能在短期减缓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长期内难以扭转美国的经济颓势。历史上这种连续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见的,这说明美国经济的确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3.1%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近期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近期公布的2月份失业率为4.8%,仍居高不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两次经济衰退的历史经验看,在衰退发生之前,失业率都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从2007年3月份触底以来,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上升了60%;从50多年来的情况来看,一年之内出现如此高的升幅通常都是经济衰退的征兆。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3月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在1月份小幅上升之后2月份转而下降至48.3,为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还伴随其他一些不利的情况。类似的情况曾在2001年预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到来。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它将改变全球政策目标结构并带来各国经济周期的错配,使得偶然的"优质博弈均衡"无法继续维系,如果没有深度的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的货币政策调控将带来全球经济滞胀的"劣质博弈均衡"。 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资本"乱流" 次贷危机会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 从中期来看,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从而助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 从长期来看,一旦次贷危机尘埃落定,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最后这种情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后。 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 从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虽然对世界经济是否陷入衰退还存在疑问,但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已成为定局。 2007年,主要工业国家增长减速,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是否出现衰退主要看新兴市场经济的表现。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下,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部分亚洲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些做法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比如,亚洲国家当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确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资本大量流动的风险。亚洲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相对安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雷曼兄弟公司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最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危险有所显现,再次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东亚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外)内部储蓄和投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降至30%和25%以下,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认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可能" 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其三,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其四,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 全球性通胀 当前,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按兵不动的欧盟和日本,甚至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国,通货膨胀随处可见。不难断言,当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总供给曲线移动带来的全球性通胀。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2007年11月美国CPI 环比上升0.8%,同比上升4.3%,创下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升幅;而11月PPI更是上升3.2%,单月升幅达到197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又上涨1%,大大超过市场预期的0.4%。欧元的升值和石油价格上涨,也使欧洲的物价水平上涨频频突破2%的警戒线。在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对通胀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过于乐观。 同时,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发展。由于次贷危机产生的信贷紧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沿用了应对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的救市操作,采用了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的办法。比如,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 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过去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 滞胀--全球经济的隐忧 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本轮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由流动性泛滥引发商品价格高企所致,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主要表现为输入性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就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言,经济衰退导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将会使物价水平下调,从而使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增长之间权衡;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言,衰退产生的需求下降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滞胀的产生。 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进一步上升。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汇率仍然可能支撑价格走高。如果全球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许多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格局将会延续,从而加大滞胀的可能性。

浅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 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 、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撰写金融案例研究报告的一点体会 金融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崭新的写作体例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有的甚至把金融案例与金融案件混为一谈。究竟什么是金融案例研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和准确的定位。我个人理解,所谓金融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是在说明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分析这一事件(案例)反映的理论或政策现象及问题,从中发现规律或一致性的东西,从而预测经济或金融走向。换句话说就是从一个小的出发点得出有共性的结论,即所谓一叶知秋。个案研究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可辩驳性。个案研究来自事实和对事实的归纳提炼,这是一切想象的克星,也是一切政策安排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理论界少数人“空口说白话”与“想当然”的治学风气。案例研究是基层声音进入理论层面和决策层面的一条捷径。下面我将本人对金融案例写作的体会和感受介绍给大家。 一、要有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准备。个案研究要准确把握现象背后的理论内核,以完善的逻辑证明作者的基本观点,首先要找准其适用的理论框架。对基层的同志来讲,熟悉实践而困惑于理论,往往感到理论不足。要求抓住案例的实质,并籍此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是一大难题。这就有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要做到灵活自如地用规范的理论诠释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必须刻苦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等经济金融学原理,需要不断创新分析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理论因子,有了合适的理论框架,这与修理工人找到了对口扳子才能拧下螺丝是同样的道理。 二、要注重技术规范。案例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政策评价类,现象陈述类,前瞻模拟类,不论是哪类形式的案例研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 1.要遵循案例写作的基本格式。案例研究的标题按国际惯例用冒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相当于正标题,后半部分相当于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和具体化。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简单而清晰的交代。一般引言部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调查范围;(2)调查对象;(3)简单结论。引言可在最先写就,也可以完稿后再从正文中提炼。第二部分就是案例剖析,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论证部分要不厌其详,细细解剖所掌握的信息。最后一部分为结论。结论部分力求干净利索,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要做到观点鲜明。 2.要把握案例写作的技巧。要运作一个大型课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不断改进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首先,理顺逻辑关系。观点要集中,分析要有条理,要占领制高点看问题,思路宏观,落笔微观,高屋建瓴。案例写作一般按以下顺序展开:接触素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政策建议。通篇文章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二,全面而规范地剖析案例。有了理论框架,实际上就等于找到了解数学难题的公式。理论框架同公式一样都是规范性的东西,它有给定的程式。这就决定了必须在这个规范的程式之下对所掌握的现实情况进行抽丝剥茧似的分析。在分析中要坚持两点:一是客观公正;二是规范运作。所谓客观公正,就是要尽量反映案例本身内在的价值,要量体裁衣,要尊重事实;既不要任意夸大,也不要随意缩小;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既要注重现象,还要抓住关键和本质。所谓规范,就是不要将理论框架所不能涵盖的事例纳入考察和分析范围。案例分析一般主要分两大层次展开:一是一般性描述,交代背景、过程、结果;二是对案例的简单归纳。从案例中加工提炼出来的较为实质性的东西,它来源于典型案例,但又为实践回升到理论或一般性政策建议做了铺垫,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看起来,剖析案例就如同刻意讲述一个完美的故事,但也要防止过于写实,或在写实中过于堆砌信息,在政策挖掘上欠功力。其三,简短而合乎逻辑地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思想性就体现在政策建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上。政策建议要顺理成章,不能首尾脱节。也就是说政策建议必须完全来自案例研究的事实和结论,避免为提建议而提建议,搞“空对空”。建议要短小精干,切忌长篇大论,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其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案例研究不同于理论文章,其理论运用必须为案例分析服务。案例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并得出相应的政策结论。从理论框架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间有一个相当大的跨度。如果无视这个跨度,从理论直接一步跨到实践,就会出现“飞跃”和“断层”问题,感觉特别生硬,特别别扭,写作中往往要不断“卡壳”。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必要的过度和衔接。一般要对核心问题进行必要的描述和交代,为案例分析提供背景铺垫,埋下伏笔,兼顾理论与实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要有务实的写作态度。个人认为案例研究应定位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决策支持,因此要克服功利思想,这样案例研究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一篇成功的金融案例研究从调查思考到案头写作往往需要几周或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很多精细作品都是精雕细琢磨出来的。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写一篇论文往往要半年甚至2至3年时间。写文章就如同洗衣服,洗完衣服需要把水挤掉。写文章也是这样,不能有水分,要力争做到不能轻易从中抽掉任何一句话。语言文字既要精练,又要通俗活泼,句子含量要丰富,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高水平文章。 四、要有真实的写作冲动。案例研究不是应景之作,而应是有感而发,当你对某一现象和问题产生灵感和思想火花时就有了写作的动机。不要看到了问题却以为不重要或过于敏感而不敢言,如何能跳出框框看问题,就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和敏锐性。案例研究偏好“以小见大”,切忌选题过大过泛或过于集中,步人后尘,人云亦云。

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我国已达1.4万亿的出口市场立刻受到严重影响,预期增速同比将下降12%个百分点以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在近期将出台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房地产等十大产业的的振兴规划。我认为,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自我国80年代末以来撤消了冶金部、机械部等政府产业部门之后,第一次把产业发展规划重新放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这将对我国这十大产业的发展前景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回避的是,从已经出台的振兴规划草案来看,还有两处硬伤: 一是十大产业规划中的“轻工产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按照“一轻”、“二轻”的行政式行业划分来规划产业振兴政策,显然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中,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产业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规律,那么为什么要沿用计划体制下的“轻工”分类来做新时期的产业规划呢? 二是产业“振兴规划”中“振兴”两字太土太旧,不能反映新时期、现阶段的产业规划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取向。日本在四十年前、美国在二十年前都曾提出过相当系统、有效的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关法律。我国的产业振兴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那么近日再提产业“振兴”,与以往有何不同?标题中关键词的简单重复,显然意味着规划者还没能真正掌握今日规划与往日规划的不同之要诣。 我认为,今日产业规划,必须用“产业主导权”来统领。我国企业的产业主导权孱弱,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刚刚开始融入国际市场,只能进行“三来一补”等最初级的加工贸易,当时还没有产业主导权的概念,或者说还无暇顾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升级,从以打火机、纺织品为主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为主过渡。在这个阶段,我国企业开始“亲身”感受到全球产业主导权的重要性——不论是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国际分工的低层次,还是企业平均利润的越来越低,都可以归结为“产业主导权”的缺失。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限制于低利润的市场或渠道;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没有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本运作的机会;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外技术标准,购买国外企业的专利……虽然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但却未能相应的高利润,一旦外部需求萎缩,最先遭殃的就是我国的企业。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巨大冲击,再一次证明了产业主导权的缺失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软肋。 长城所长期关注着产业主导权问题。我认为,产业主导权包括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技术主导权这三方面内容。其中市场主导权包括工业产品的价格主导权与消费品的品牌主导权;资本主导权包括货币主导权、资本运作的主导权;技术主导权包括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转移、技术联盟等方面的内容。而技术主导权又决定着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的获取,它是产业主导权核心内容。 我认为,这次推出的产业规划应把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建立在“获取中国企业的全球产业主导权”上来。以全球产业主导权争夺为核心,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引: 首先,这次产业振兴的方向是什么。在这十大产业的当前基础上,简单的扩大市场需求,是不可能达到“振兴”的目的的。只有转变当前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走领导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振兴十大产业。 其次,产业振兴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将扩大内需、缓解就业率不断下滑为目的,那只能起到短期效应,也无法从长期上促进这十大产业的振兴。在振兴方向上,我们应该遵循温总理与2008年12月27日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的“三结合”,并作为制定振兴规划的指引,也就是“克服眼前的困难同保持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 再次,出产业振兴的主体应该是谁。十大产业中,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相当集中的领域。产业振兴规划不应演变为扶持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政策。在规划中,应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提高其产业比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去国际市场上竞争,争夺产业主导权。 最后,产业振兴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如果仅仅将已经讲了多年的“加强技术改造”、“加强研发力度”、“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拿出来再讲一遍,恐怕对产业的振兴和企业的操作不会有何实质性的促进。振兴规划公布前,应投入精力研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为中国企业争夺全球产业主导权创造良好的氛围。 具体的来讲,振兴规划必须着眼于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从技术主导权入手,推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办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可以操作的企业间技术转移平台、技术联盟,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主导权获取。 同时,要通过四维价值链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领域推出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在国际商品价格、品牌建设等领域保护和扶持重点企业的发展,从而争夺国际市场主导权。 第三,要继续稳定人民币的币值,不能因短时间的出口受阻就压低人民币汇率,要从货币主导权的高度稳定人民币的远期预期,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迅速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建立企业的资本主导权。当然,并购的前提应该是对并购对象的详细调研和成本、价值分析。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 摘要: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主要是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元贬值、石油价格上涨和许多国家经济减速,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需要我们研究和把握金融系统的整体性、金融资本的流动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金融波动的周期性等新特征,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

互联网加医疗论文研究意义

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当然是方便快捷、线上直接可以看病,进行视频问诊,现在网医联盟线上问诊非常火爆,只需要挑选自己想问诊的医生便可在约定的时间进行问诊。大大的节约了患者的时间。

互联网+医疗一是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二是医疗联合体需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关于飞博科技

武汉飞博科技有限公司前身起源于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共同合作项目,是1998年创始人张开方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共同发起。公司于2005年正式成立,为大型医院提供专业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及运维服务,至今已在行业积累23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低代码开发软件应用的理念并发展至今。

目前,武汉飞博科技有限公司是具备颠覆性创新的低代码快速开发开源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深耕智慧医疗信息化行业二十余年!致力于打造工具智造时代的软件智慧工厂,以B/S架构、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为底层算法,颠覆客户参与模式、交付模式及后续开发模式,通过”要素共性提炼、核心技术封装、关键元素一键生成“等独有技术路径,使客户总体开发速度、客户响应及时度、应用体验幸福感多倍提升,从而为客户创造信息价值和成本价值!

从网上挂号,到眼下各种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监测、健康管理APP,再到开办颠覆传统诊疗模式的云医院……移动医疗在“互联网+”的热潮下蓬勃兴起,不断跑马圈地。“互联网+”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话题。而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将继续推进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基层医改、医保支付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社会办医等依然是改革的重点,这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医疗遇上互联网,究竟会发生什么?在“互联网+”劲吹的东风下,这一行业又将带来哪些变革?发展迅速在北京,不少双层公交车上都能见到“春雨医生,值得信赖的私人医生”这样的广告词。目前,这种平台化“医生”正在纷纷冒出。互联网巨头更是纷纷看好移动医疗。阿里巴巴在移动医疗的布局主要是“未来医院”和“医药O2O”,前者以支付宝为核心优化诊疗服务,后者以药品销售为主;腾讯在移动医疗方面布局也不逊色,不仅携手医药公司开发微信医药O2O“药急送”功能,还陆续开通了微信订阅号“好药师健康资讯”和微信服务号“好药师”;百度则与301医院展开合作,宣称将共同建设手机端和PC端两款互联网产品,并同步推出在线智能问诊系统以及多终端自助服务系统。此外,对于健康医疗产业的长期看好,使得诸多上市药企——海南海药、延华智能等也抢滩互联网医疗。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约为113.9亿元,其中移动医疗达到30.1亿元,占比达到26.4%;预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占比达到55%。对此,有专家解读说,中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和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成为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推动力。供需缺口为互联网健康市场带来机遇,而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据了解,目前移动医疗市场主要包括三大阵营:随移动医疗浪潮崛起的新兴企业、传统医疗信息化和设备厂商,以及互联网巨头。

第一、在线挂号。第二、足不出户,在线就诊。现在国内很多APP都有这种功能,比如微医APP。目前我国医疗有两大难题:1.挂号难。2.医院少人多。放眼全国,三甲医院只有1308家,仅仅凭借这1308家三甲医院,根本无力承载14亿人口、每年多达80亿人次的就医需求。我国医疗资源少,且分布并不均匀,医院、医生、患者、政府、药企、保险关系错综复杂,通过传统方式来进行资源合理匹配难度极大。只有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和医疗资源分配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就医不难 健康有道”,这个时候微医依托“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是天然破除医疗资源地域不均衡的利器,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专家可以有自己的线上诊室,医生可以在网上的诊室里为患者做会诊、复诊,大家可以发起视频会诊,这样就更加方便双方治疗。用户通过微医,可以预约挂号及线上问诊,轻易的解决远程看病的难题。生命对所有人来说,只有一次。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远比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更重要,你可以闭门造车,但你永远做不到“闭门造医生”。最后,希望我们可以彻底的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让老百姓真正的健康生活!

央行加息对财务的影响研究论文

首先全球疫情严重,老百姓收入在降低,经济需求也在降低,这给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也就谈不上经济过热问题。从2021年经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社融压力很大。中国地产企业在转型期,很多房企拿地意愿不强,对贷款需求这块在降低。全球经济萎靡,经济需求也在降低,我们中小制造业企业对融资也相对谨慎。综上所述在2022年中国社融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再谈一下中国cpi问题,这一块大家不用看数据就能明显感受到,中国整体物价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说中国在2022年不但不会出现加息潮,而且还会针对中小企业定向降息。加息对股市的影响。1,加息会导致一部分资金回流到银行,会降低股市流动性。2,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都会有大量贷款,加息会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升高,降低上市公司业绩。

美联储降息举措,无异于为近来一直消磨于“痛苦境地”的美国经济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在我国央行多次宣布加息的背景下,美联储宣布减息,其直接结果是这可能吸引的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从而进一步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央行控制通胀的负担、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美联储降息后美元的弱势,有助于降低从美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美国的出口量。而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中国出口下降,因为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一个比较依赖出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方式、外向型经济,出口导向型,所以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讲,美国经济的衰退,也能抑制我国出口的急速增长,对国内实体经济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中国在加息、美国在减息,这种走势将会被资本逐利特性放大,并逐步形成一种“反向利差预期”。中美反向利差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利——当前,人民币对美元处于升值阶段,在我国加息的同时美国降息使两国利差不断减少,人民币面临更大升值压力,而由于对人民币升值有强烈预期,以及在此预期下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的现实。如果在美联储减息、中国央行加息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那么,国际资本前来套利的冲动就依然难减,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必然随之上升。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使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今后央行不得不发行基础货币进行对冲,使得国内通胀面临更大压力。央行加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管理通胀预期,对大宗商品、资源价格上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也是一个信号,预示政府会通过金融工具干预市场。因此黄金大跌就是很自然的了。

分类: 商业/理财 >> 银行业务 问题描述: 希望能用金融学的角度,详细解答一下这道题,谢谢了! 解析: 全球通货膨胀率正由2002年最低的1%上升至3%,在未来一年可能上升至4%。各国央行看来不愿意正面处理它,而是似乎想说服市场相信通货膨胀将随着增长放缓而消失,并暗中期望事实也能如此发展。 中央银行们的决策对债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通货膨胀率偏高并持续上升,债券收益率目前仍处于异常低的水平。偏低的债市收益率持续 *** 着需求。这可能是本次经济增长周期的最后一顿免费午餐。 由低债券收益率拉动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压力之间的缓冲,有可能在2007年形成一个温和的滞胀现象。预期全球GDP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5%下降至2007年的4%,而通货膨胀则由3%加速至4%。2007年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滞胀延续多久将取决于债券市场是否以及何时能真正领会中央银行们的意图。那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上升,并因此有可能迫使中央银行们提高利率并使全球经济走弱。此举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硬着陆。 资料: 美国经济仍将是全球经济走向的风向标,目前情况看,其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并将影响到全美居民消费和GDP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的通胀率正处于高峰上,在油价回软、单位劳动成本停滞等因素带动下,通胀情况将有所好转,特别是油价回软可能在2007年把美国的通胀率拉低至2%左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将有所调整,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目前已经接近高点,我预测虽然其年内仍有加息可能,但明年可能会在相当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下半年甚至可能降息至4.25%。 欧洲经济则不同,前几年仅呈现小幅增长态势,近来虽然大企业普遍盈利良好,但消费者信心等指标仅略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欧洲经济增长显得效率不高,核心通胀率也在低水平上,因此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仅会微幅加息。 日本央行此前多年奉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不断对日元汇率的干预, *** 了需求方面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更使得日本对外出口大增,各大企业将有余力进行再投资,日本经济未来将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而其央行货币政策选择也将与其经济相一致,但在增长中要警惕出现新的不平衡。 中国经济目前仍属于投资驱动型增长,将推动中国经济在近年内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2008奥运会即将召开而铺开的基建工程两年后也将结束,但在农村地区展开的投资也将确保这种增长态势持续。与此同时,家庭消费也将保持强劲增长,但看起来势头不会超过投资增长。我认为,中国经济从现有模式过渡到更加平衡的(投资驱动所占比重不大)增长,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因为中国考虑到了我们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如果我们国家加息的话,将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会让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会降低老百姓的消费欲望。

美联储加息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国家必须要立足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我们具体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如果中国选择和美国一样加息,那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将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中国从而不利于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需要资本来进行支持,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其实就是资金,我们国家必须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够盲目加息。

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我们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发展,而且机器的设备购买以及产业工人的工资发放,并且我们国家转型过程当中所需要的资金都是从资本市场来的。

在市场利息比较高的情况之下,绝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都会选择把自己所持有的资金投放在银行里面,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息。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在生活当中能够靠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的话,那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不选择加息是有更多考虑的,实体经济的发展绝对是我们国家重装考虑的一个方面,盲目加息只会影响更多方面。

水果的储存研究的论文

在(低温),(干燥),通风环境中储存粮食种子,采用(低温、湿度适中),低氧条件保存水果蔬菜,可以延长储存时间。原理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奇美医学中心营养科营养师朱恩琪28日说,切好的水果到底值不值得吃?答案是可以的,但建议3天内需食用完毕。因为从实验得知,切好的水果到第6天后营养会流失。

现代人健康意识抬头,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膳食纤维以及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是不少人们的座上宾,许多民众习惯前一晚先将水果切好放进冰箱,隔天再拿出来享用,到底营养素会不会打折呢?这是一般民众关心的话题。

营养师朱恩琪拿2006年出版的第54卷12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中,一篇名为「新鲜截切水果与整颗水果在储存期间品质改变及营养素保留」研究报告,实验是研究者将新鲜的6种水果,包括芒果、凤梨、奇异果、草莓、西瓜、哈密瓜,符合卫生标准的处理程序截切装盒,再与整颗未切的水果一同储存在摄氏5度C的冰箱中。

研究结果发现,切好的水果直到储存的第6天,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才有显著流失,最多不超过25%,多酚类更是没有明显流失,虽然切好的水果外观并不如现切来得好看,但其实营养素的流失并没有视觉效果来的严重。

奇美医学中心营养科营养师朱恩琪建议,民众将切好的水果装在密封的容器后再放进冰箱里,需在3天内食用完毕,因为水果暴露在高温及空气中易导致细菌的孳生,比起营养素的流失,危害身体的风险更是大,所以记得一次只装当餐自己可食用完的份量才是安全又健康。

怎样储存美容好水果? 所谓美容好水果,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不是腐烂变质的水果;第二,不是不成熟的水果;第三就是新鲜水果。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水果,选食之后才能取得最好的美容功效。但是,上市的水果,本来就有生熟之分;选购之后,有些水果也要搁一段时间才能进食。对水果的储存就变得很重要:一,让生的水果催熟;二,要防止水果变质;三,要保证水果的新鲜度。 如何储存苹果 苹果美味可口,每年秋季大量苹果上市时,家庭最好储存一些。方法是,选择成熟晚、硬度高、含酸多、果粉重、着色好、无病虫、无损伤的健康果实,用一层白纸单个包好,整齐地放于纸箱或木箱里,置于通风、温度较低处,可保存到次年3~4月不会坏。有冰箱的家庭,可用塑料袋将苹果包好扎紧,依次放入冰箱下层,能保存半年时间。 怎样储藏梨 刚采收的梨储藏一段时间后滋味更甜,果肉变暄,其细胞经脱水变粗不会刺激胃肠。所以梨储藏到冬季身价倍增。秋季梨子上市,家庭应适当储存一些。方法是,挑选无伤、无烂疤或虫蛀的鲜梨用软纸2~3层一个个分别包好,装入纸盒,放入冰箱下层的蔬菜箱中,一星期后取出去掉包装纸,装入塑料袋中不扎口,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上层,温度调在0℃左右,一般可存放两个月。 怎样储存板栗 板栗属于坚果,理应耐储存,但采收时包装方法不当也容易发生腐烂变质。那么,应怎样储存呢?取含泥少、洁净的河沙,烈日曝晒2~3天,用时加入5%清水,水中溶入0.1%托布津杀菌剂,将板栗与湿沙层积,外围盖一层厚沙减少水分蒸发,堆积厚度约10~20厘米,每5~7天翻1次,结合调湿并捡出腐败果,好果能保存30天。也可用薄膜袋保存,袋的大小为70厘米×90厘米,薄膜厚度0.05毫米,套入竹篓内,袋内栗果与湿锯末(含水量25%)层积,结扎袋口,在袋两侧各打直径1厘米等距离孔洞24个,每袋装栗果40千克,在常温条件下可储藏105天,保存好果率达95%以上。 怎样储存甜橙 甜橙的成熟期一般集中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果品的采收和供应过于集中。经过储存可保鲜3~4个月。储存保鲜效果最好是用防腐剂及保鲜剂。家庭少量储存可将鲜橙先放入0.5%硼砂溶液中浸1~2分钟,取出晾干,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蜂蜡加热溶化,将橙子投入蜡液中即捞出,经2小时晾干,用软纸一个个分别包好放入有孔的纸盒中,置于冰箱冷藏室,每10天检查1次,可储存2~3个月不变味。 怎样储存柑桔 柑桔大量上市时,家庭选购的新鲜柑桔不需要化学防腐剂及保鲜剂也能储存延长食用期。方法是,采集不带露水的新鲜松针,先阴干柑桔表皮水分,将同样大的柑桔在纸箱或木箱里摆放一层,果蒂朝上,每层铺上一层松针,直至满箱为止,加盖封严,每隔1个月翻箱1次。由于鲜松针有特殊香气,既能保持箱内适当的湿度又可防止细菌生长。用松针储存的柑桔果皮光洁,无干燥皱皮现象,储存期半年以上,好果率可在80%以上,吃起来比鲜果更加甜香。 怎样储存草莓 草莓软甜多汁,色彩鲜艳,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由于草莓是浆果,果实十分娇嫩,在常温下不能久储。如果采用冷藏储存则可延长生食期。利用冰箱冷藏,温度在3℃左右可存10~15天。冻藏时将先草莓放入盘中速冻后装入食品袋再置于冷冻室,温度保持在-18℃,可储藏1年时间,食时稍加解冻即可。日本人将收获的草莓采用冰藏储存,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草莓供应。 生柿子如何储藏脱涩? 吃过生柿子的人都会感到有一种涩味,经过简易的人工处理就可脱涩,方法是,将柿子装入缸或铝锅内(忌用铁质容器),倒入40℃温水使柿子完全浸没于水中,密封容器口,水温维持40℃,10~20小时后即可脱涩。脱涩后的柿子2~3天颜色发褐,果实软化,不能久存,应尽快吃完。也可在密封的容器底部铺一层棉花,然后放一层柿子,每层放好后喷一定量35%浓度酒精,一般每10千克柿子的酒精用量为80~100毫升。温度在20℃时,普通品种柿子的脱涩时间5~6天,难脱涩的品种需8~10天。

  • 索引序列
  • 美联储加息的研究论文
  • 关于美联储论文范文资料
  • 互联网加医疗论文研究意义
  • 央行加息对财务的影响研究论文
  • 水果的储存研究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