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答:关于巴金的论文没有作者名字。这篇《浅析巴金文学作品论文》是2020年8月30日发表的。
日本作家坂井洋史教授汇集二十七年来所作把有关巴金研究的论文和文章,编为《巴金论集》,论文是学术交流,通过发表文章来提高业务水平和丰富文化知识,肯定要写作者的名字
《灯》是巴金先生创作于1942年的一篇 散文 ,读着它,仿佛随着巴老又回到了他作为有思想有热情的热血沸腾的青年时代。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解读《灯》的象征意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解读《灯》的象征意义论文篇1 《灯》反映了巴金先生的一贯追求,也反映了他“灯”的情结。与小说相比,散文并不是巴金先生的主体创作内容,但散文作为他小说创作的补充和内容的延续,更明确地谈出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态度。在“灯”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黑暗背景,但于黑暗中却有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热情之火无处不在,化成灯寓于每一段文字中。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构思美,手法美,语言美,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教学情境,探究背景、组织学生研读交流、课外拓展等手段深刻体味巴金以“灯”为象征物的深刻内涵。 一、创设情境、唤醒情感记忆 成功地导入一篇课文,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导语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唤醒他们情感记忆为目标。可以设计这样两个步骤: (一)渲染情境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四周一片漆黑,在暴风雪中,你一个人冒风顶雪,摸索前行。此刻,你最渴望见到什么?预设答案:灯。追问:灯光起到什么作用?灯光能给你这样一个在黑夜中摸索的行路人带来什么?指名一两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 总结 :灯给黑暗中的人照亮指引带来光明,给困境中的人温暖勇气带来希望。继续追问:此刻,我不知道你要走向哪里,但是我能不能问你一句:你最渴望回到哪里?预设答案:家。指名一两个学生回答为什么。教师总结:家就是有个人点着灯在等你,不管多晚,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温暖你的心。 (二)导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了灯,看到“灯”,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指路、照明;深一层的,会想到灯某个方面的抽象作用:给人温暖、勇气和希望。以长篇小说《家》斐声文坛的巴金先生写过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题目就是《灯》,那么他对灯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感悟,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巴金先生的《灯》。 此导语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初步感知灯的象征意义,为文意的理解奠定情感基础。 二、理清思路、研讨灯的象征意义 对于作者巴金,课前老师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巴金在线”,课上学生自主介绍交流巴金的生平和创作,初步感知巴金是有思想有热情的作家。要探寻出灯的象征意义,必须理清 文章 思路和写作背景。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可以做如下设计: (一)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依次写了哪几盏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分析:五盏灯。前两盏是“我”亲身经历的灯,是无意受惠,不仅为身体指路,而且为灵魂“指路”;后三盏灯是“我”听说的灯,是有意施惠,为亲人、情人、陌生人传递亲情、爱情和友情,它不仅为亲人导航,而且为人生导航。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理清线索通过第一步骤的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给课文中每盏灯起个名字:第一盏灯是从平房里射出来的,我们叫它“平房灯”;第二盏灯是在雪夜里亮起来的,我们叫它雪夜灯;第三盏为“姐姐灯”;顺着这个思路,第四盏为情人灯;第五盏为恩人灯。 至此,教师可点拨提示,揭示散文特点:这五盏灯就像五颗闪亮的珍珠,它们需要一根红线来贯穿,这红线是什么呢?预设答案:灯。 1.教师点拨分析外在线索。预习提示告诉我们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灯”就是这个“物”,是本文一条外在的线索,文章都是围绕“灯”组织材料的:作者半夜惊醒到走廊见到灯光,这就是眼前所见的平房灯,接着回忆自己风雪夜走出迷阵的经历,然后作者联想起“哈里希岛的 传说 ”和“希洛与利安得尔的 故事 ”,最后又回忆“友人投江”的故事。这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灯来写的,如果前两个材料是写无意中使人受惠的灯,那么“哈里希岛的传说”和“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就是有意为亲人、情人而点的灯,最后的“友人投江”的故事是有意为陌生人所点的灯。 2.教师点拨分析外在线索。文章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呢?教师点拨: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贯穿首尾,也形成一条线索,大家看首尾两段,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设答案:从“窒闷”到“微笑”。继续点拨:再看文章中间,还有没有表现情感变化的关键词?预设答案: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3.总结散文特点。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窒闷—安定、畅快—微笑”。这是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内外两条线索交织,使得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凑,这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预设答案:形散神不散。 (三)探寻“灯”的象征意义 1.创设问题。作者讲述了五盏灯的故事,每一盏都有感动我们的地方。这五盏灯,你最喜欢哪一盏呢?请大家选择一盏自己最喜欢的灯,然后告诉大家你喜欢这盏灯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回答过程中及时予以肯定、引导。 预设答案: 平房灯。因为这盏灯是最平凡、最常见的。它也许是为了等待亲人归来而点的,也许仅仅是为了方便过路人而点的。不管为谁而点,它都给所有看见它的人们带来了光明,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雪夜灯。因为它使一个在雪夜中行走的人看到了光明,并且灯带来了温暖,使人受到鼓舞,因此不再孤单,不再害怕,有勇气继续前行。 姐姐灯。我喜欢姐姐为弟弟点的长夜孤灯,它寄托了姐姐对弟弟最深切的爱与关怀,虽然姐姐最终没有等到弟弟归来,但她让我明白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非亲情莫属。 情人灯。这里的灯不仅是灯,还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对爱情的坚持,是超越暴风雨的希望,给了她所爱的人勇气,是希洛对爱情执着的守候。而利安得尔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泅过海峡,只为了和心爱的人儿见上一面。 恩人灯。因为它让一个绝望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鼓舞他积极乐观地活下去。这盏灯是发生在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的身上的。这盏灯有多层涵义,一方面,它象征着人性的善良、美丽,另一方面,它也让作者的友人改变了生活的态度,对生活有了信心,也有了奋斗的决心。 2.探寻写作背景,研讨象征意义。首先教师设疑:这篇文章写于中国的哪个历史时期?预设答案:抗日战争时期。 通过写作年代推知时代背景,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三光政策),闹得中国人民人心惶惶;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许多人对抗战的前途感到迷茫,正如作者的友人一样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对生活彻底绝望。那么作者的心境怎样的呢?教师补充介绍下列资料。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定执著。 我怀疑过“将来”吗?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吗?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吗?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我无法使这颗心安静,便找出放在箱子里的一叠旧稿,拿起笔来校改。夜悄悄地在窗外进行,灯里的油在渐渐地减少,我的两只脚渐渐地变得不灵活了。就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我编好了这本小书。”“这些不像样的零碎的文章,都被一个信念贯穿着,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因此我愿意把它们献给读者。”介绍这段资料之后,继续设疑:这时候整个中国处于最黑暗的时刻,特别需要什么?预设答案:在他们心灵点燃一盏灯,激励他们英勇奋进。教师继续点拨:作者通过自己的文字,借助“灯”敬告世人,有一盏灯在我们前方,它照亮我们前方的道路,道路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国人英勇无畏地走下去,中国的明天必定是一片辉煌。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激励他们英勇奋进。 如今,抗日烽火已逝,冲破特定政治和时代局限,《灯》中还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教师点拨:灯本来只是一个具体物质,可以给我们指路、照明。但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平房灯让我们感受到了光明与希望,雪夜灯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姐姐灯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真挚,情人灯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恩人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当然,这五盏灯并不是孤立的。正因为人世间充满了真、善、美,所以我们的心总能感受到温暖;正因为心是温热的,所以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磨难,我们总能看到光明与希望。由此看来,灯已经不仅仅是灯,一个具体的物质,它的意义已经升华并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那就是象征意义,它已经成为一盏心灵之灯、精神之灯。 总结:文章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人类向往光明、坚定信念、正义必胜的愿望,抒发生命需要精神支柱的感想。 可以说,《灯》是一篇给缺少抗战信心的人鼓气的作品,也是一篇启迪人们思考人生问题的作品。 明确:用具体物象赋予它特定的意义,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的手法,称为象征。 本部分设计两个环节:一是梳理课文,理清内外两条线索,揭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的构思美;二是学习象征手法,体会象征带来语言的含蓄美和启发联想的两大作用。 重点是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灯的时代意义;灯的普遍意义。 三、学习象征手法 研讨出《灯》的象征意义之后,对象征手法的概念和作用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和运用。 (一)象征的概念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在这里,“灯”是具体的形象,希望、光明、信念和真情是抽象的概念。在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一些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比如说高尔基的一首 散文诗 《海燕》,作者借赞美海燕来赞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用莲来象征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象征手法的作用 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喜欢使用象征手法。它可以使文章具有含蓄美,并能启发人们的联想。引导学生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体会象征带来的含蓄美。 1.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师点拨:请大家先说出关键词(不是单靠,米)的象征意义,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预设答案:“米”象征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活着不能只为了物质享受,还要有精神追求。人活着还要靠“精神食粮”,大家回到原文第11段,看看这里的“精神食粮”指什么?预设答案:指的是坚定的信心,顽强不屈的精神。 2.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预设答案:这里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温暖、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信:光明、希望、温暖和真情是永恒的,它们永远不会从我们心里消失。 象征手法另一个作用是启发人们的联想。这里的联想,一方面是说能启发我们从“灯”联想到光明、希望、温暖和真情,另一方面,也是说能启发我们从文中的灯联想到文章以外的灯。那么,读了这篇散文,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灯?要求学生联系传说、诗文或自身情感经历,以“我想起了……”开头说一段话。 生讨论,自由发言,交流感想。教师拓展思维:大家的联想非常丰富,而且升华了灯的象征意义。老师也联想到了一些灯……展示图片:宝莲灯、阿拉丁神灯、飞蛾扑火、何当共剪西窗烛、小桔灯、老师窗前的灯等。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师点拨引导: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干,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这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这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请同学们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张贴在读书栏里,供大家交流阅读。象征手法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适当的拓展运用可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深化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四、研读拓展、点亮心灯 (一)感受巴金精神巴金先生在抗日战争最黑暗的岁月里,不仅用自己黑色的眼睛找到了光明,而且,他站在高山之巅,举起一支希望的火把,把光明播撒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灵。 1.巴金的《黑夜行舟》。还不满19岁,巴金就创作了这首《黑夜行舟》,他在谈《黑夜行舟》的创作时说:“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这段话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 2.从巴金的话语、画像、感动中国获奖词了解巴金给我们的精神启示。作为一个世纪老人,巴金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他说“看够了人间的苦难,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从伤痕里滴下来的血一直给我点燃希望的火种。 放巴金像,教师描述画像:在一片火红的枫树林中,巴老背靠躺椅,脸上露出舒心慈祥的笑容,画面背景苍苍莽莽,前景一大片火红的枫叶,仿佛先生燃烧的心。 2003年,巴老获选《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词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学生集体朗读,感受巴金精神)教师:2005年,百岁老人巴金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前最爱的红玫瑰和交响乐中远行,这一天,自发来自全国各地千余人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巴老最后一程。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穿着校服的学生来了,操着口音风尘仆仆的家乡人来了……他们虽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巴金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他是我们的楷模,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走进网上的巴金纪念馆,有这样一句话:“人走了,灯亮着。”巴金,这个名字几乎就是一座灯塔,巴金光辉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二)引导学生点亮心灯,树立坚定信念出示幻灯片:老舍:《茶馆》《骆驼祥子》;三毛:《撒哈拉沙漠》;海明威:《老人与海》;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教师设疑:这些作家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最后都是以人为的 方法 结束了生命,这正应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学生交流讨论后不难得出结论:这些作家都功成名就,有的在本国和世界文坛上具有崇高威望,有的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或者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或者由于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或者由于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不可调和……总之,他们自杀不是由于生存条件的原因,而是由于生命之灯,希望之灯的熄灭造成的。 继续设疑:那么我们怎样点亮心灯呢?出示幻灯,学生朗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教师激情:同学们,生活中总会遇到激流险滩。假如生活欺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灯光,它象征着人间的温暖与美好的情谊,它象征着对生活的信念与希望。它可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安慰,它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导航,它甚至可以拯救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定要在心中点燃一盏灯啊!这个步骤的设计主要是学习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引导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树立坚定信念。至此,课堂内外,学生的生活与文本阅读,学生的积累与文本的拓展都打成一片,连成一体。 《灯》的内容及简介篇2 灯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1,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山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2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 经验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3,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4;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5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6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7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 捕鱼 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土希洛8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灯》的创作背景 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同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的灾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巴金于1942年2月在桂林写下这篇散文,并于当月编入散文集《废园外》。他在该集的《后记》中说:“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又说:“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的最后胜利。” 猜你喜欢: 1. 伊索寓言故事《灯》 2. 《灯光》句子赏析 3. 语文课文《拉亮了灯等你》阅读答案 4. 什么是管型氙灯 管型氙灯的工作原理 5. 《灯光》教案设计
我是今年高考考生`希望可以找些鲁迅`巴金`老舍`泰戈尔`冰心的好句子做作文素材`因为鲁迅`巴金`老舍可以在议论文中有很大的作用`泰戈尔`冰心句子优美`可以增加句子美感`希望那位高手为我找的全面一点的``要是有什么好句子的话`也请句子+作者(名作)发来`不是名人的也可以`最好是符合高中学生日常作文知用`小弟不胜感激`
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摘要: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关键词:巴金;《家》;人性恶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终其一生他都在不遗余力地抨击着封建体制带给人们的伤害。代表作《家》在这个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也是研究者历来关注的重点。但是,作为一部至今读来仍然感动人心的作品,《家》的思想意蕴远不止此。岁月的磨洗使得这部小说另一部分的意义逐渐鲜明起来:《家》中描述的那些旨在暴露封建大家庭罪恶的惨剧和所揭示的大家庭内部的腐败堕落,其产生的根源并不仅仅来自专制体制,还来自人性中的恶。展示具有多样表现形态的人性恶,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又一层内蕴。在对《家》所表现的人性恶进行探讨之前,需要对“人性”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说明。“人性”是一个运用广泛,含义繁复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论述颇多。笔者不准备就此问题进行详尽地探讨,只根据个人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并结合所要研究的文本,对“人性”这一概念做简略说明,以便下文的讨论。本文所要探讨的人性,是指人性中那些虽然不可能完全超脱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却主要不是在具体的家族礼教制度和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和稳固性的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这种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主要不是源于社会因素而是源于生物因素,它是一种构成复杂同时又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天然结构。在现实当中,人的社会因素总是和生物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但要强调的是,生物因素并不会因此就融合到社会因素中去,生物因素仍不失其自身的特性,它感受到社会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获得新的表现。这里涉及的人性并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而发生质变。由以上界定可知,本文所谓的“人性恶”就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具有很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具有负面特征的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正如卡夫卡所认为的,人们面对统治世界的恶势力之所以会感到无能为力,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性无法依赖,人本身就是这股恶势力的发射源[1](P54)。当然,也要注意到,《家》这部小说对于人性恶的呈现较之巴金的后期作品如《憩园》《寒夜》等要隐晦得多,而它与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的联系却要紧密得多,很难将这部小说中的人性恶完整地抽取出来进行独立地分析。在《家》中,往往是同一事件既包含有反封建层面的意义,又具有对人性恶的揭示,它们二者是相互交融、相互生发的关系。因此,我们的分析只能是侧重于小说人性内蕴的一面而不可能完全抛开对其社会政治层面的意义的关注。但是,不可否认,人类灵魂的深处确实存在着某些代代相传、绵延而下的具有很大稳固性和普遍性的缺陷,对之进行深入探讨,在我们这样一个历来十分注重政治性、社会性的国度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还需说明的是,巴金小说《家》的版本众多,本文用做分析的文本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七集中所收的《家》。它是依据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本付印的,较能体现这部小说的初始面貌。以下引文若无特别标注,均出此书。小说《家》呈现了人性恶的多种具体表现形态,例如人性的卑劣、偏狭、自私和伪善等。这些表现形态往往同时集存于《家》中的某个人身上,它们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可以彼此转化的,并不存在十分清晰的界限。但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仍将分类论述。一、对卑劣人性的揭示这主要通过小说中对社会舆论的描写表现出来。巴金的小说《家》多处涉及了对社会舆论强大异化力量的描写,但我们不准备从社会政治层面对小说中这类描写进行分析,而是力图从人性的层面来看待这类描写的内涵。《家》所描写的社会舆论主要不是一种常态的舆论形式,而是舆论的种种畸变形态,如:流言、谣言、诽谤等。这些都是人们急于满足卑鄙私欲而采取的过激的评价行为。那些本来不应受到非议甚至需要声援的人和事经过一些人恶意的歪曲、放大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扼杀人精神以至肉体的力量,这是在人性恶的驱使下出现的十足的恶行。在小说中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行为激进的青年。琴和剪掉辫子的倩如走在街上,听着跟在她们后面的男子们不堪
写作思路:首先阐明自己的论点,然后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可以根据巴金《家》这篇小说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想,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文:
在悠久的年月里“家”是中国人大的安乐窝,是休憩的港湾,可巴金笔下的“家”在新时代的风景里成了牢笼。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离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在这个门墙上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对联的大家庭里封建的理论规范和儒家的教义,像无形的绳索-样禁锢着年轻一代的手脚,虐杀着他们的生命
它外表庄严优雅,内里却荒淫腐败充满了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那是“四世同堂”之家崇尚“和乐”之分,表面上肃穆庄严,幕后到处都是邪恶和隐私。
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威严的象征,然而他自己却又在涑渎着家庭的尊严。他在子孙面前道貌岸然进行着“万恶淫为首”之类的家庭教训,自己却在玩小旦,娶姨太太,过着荒淫的生活。
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以“避血光”让临产的瑞钰到城外生产最后死于难产;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乱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在这个家庭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进中国知网搜下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巴金”笔名的由来《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巴金的编辑思想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朱雯与赛珍珠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黄裳谈巴金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巴金《鸟的天堂》赏析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其实它是一部小的红楼梦。这个还是你多读读自己写吧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巴金”笔名的由来《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巴金的编辑思想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朱雯与赛珍珠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黄裳谈巴金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巴金《鸟的天堂》赏析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摘要: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关键词:巴金;《家》;人性恶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终其一生他都在不遗余力地抨击着封建体制带给人们的伤害。代表作《家》在这个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也是研究者历来关注的重点。但是,作为一部至今读来仍然感动人心的作品,《家》的思想意蕴远不止此。岁月的磨洗使得这部小说另一部分的意义逐渐鲜明起来:《家》中描述的那些旨在暴露封建大家庭罪恶的惨剧和所揭示的大家庭内部的腐败堕落,其产生的根源并不仅仅来自专制体制,还来自人性中的恶。展示具有多样表现形态的人性恶,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又一层内蕴。在对《家》所表现的人性恶进行探讨之前,需要对“人性”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说明。“人性”是一个运用广泛,含义繁复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论述颇多。笔者不准备就此问题进行详尽地探讨,只根据个人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并结合所要研究的文本,对“人性”这一概念做简略说明,以便下文的讨论。本文所要探讨的人性,是指人性中那些虽然不可能完全超脱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却主要不是在具体的家族礼教制度和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和稳固性的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这种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主要不是源于社会因素而是源于生物因素,它是一种构成复杂同时又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天然结构。在现实当中,人的社会因素总是和生物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但要强调的是,生物因素并不会因此就融合到社会因素中去,生物因素仍不失其自身的特性,它感受到社会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获得新的表现。这里涉及的人性并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而发生质变。由以上界定可知,本文所谓的“人性恶”就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具有很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具有负面特征的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要素。正如卡夫卡所认为的,人们面对统治世界的恶势力之所以会感到无能为力,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性无法依赖,人本身就是这股恶势力的发射源[1](P54)。当然,也要注意到,《家》这部小说对于人性恶的呈现较之巴金的后期作品如《憩园》《寒夜》等要隐晦得多,而它与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的联系却要紧密得多,很难将这部小说中的人性恶完整地抽取出来进行独立地分析。在《家》中,往往是同一事件既包含有反封建层面的意义,又具有对人性恶的揭示,它们二者是相互交融、相互生发的关系。因此,我们的分析只能是侧重于小说人性内蕴的一面而不可能完全抛开对其社会政治层面的意义的关注。但是,不可否认,人类灵魂的深处确实存在着某些代代相传、绵延而下的具有很大稳固性和普遍性的缺陷,对之进行深入探讨,在我们这样一个历来十分注重政治性、社会性的国度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还需说明的是,巴金小说《家》的版本众多,本文用做分析的文本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七集中所收的《家》。它是依据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本付印的,较能体现这部小说的初始面貌。以下引文若无特别标注,均出此书。小说《家》呈现了人性恶的多种具体表现形态,例如人性的卑劣、偏狭、自私和伪善等。这些表现形态往往同时集存于《家》中的某个人身上,它们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可以彼此转化的,并不存在十分清晰的界限。但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仍将分类论述。一、对卑劣人性的揭示这主要通过小说中对社会舆论的描写表现出来。巴金的小说《家》多处涉及了对社会舆论强大异化力量的描写,但我们不准备从社会政治层面对小说中这类描写进行分析,而是力图从人性的层面来看待这类描写的内涵。《家》所描写的社会舆论主要不是一种常态的舆论形式,而是舆论的种种畸变形态,如:流言、谣言、诽谤等。这些都是人们急于满足卑鄙私欲而采取的过激的评价行为。那些本来不应受到非议甚至需要声援的人和事经过一些人恶意的歪曲、放大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扼杀人精神以至肉体的力量,这是在人性恶的驱使下出现的十足的恶行。在小说中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行为激进的青年。琴和剪掉辫子的倩如走在街上,听着跟在她们后面的男子们不堪
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灯》是巴金先生创作于1942年的一篇 散文 ,读着它,仿佛随着巴老又回到了他作为有思想有热情的热血沸腾的青年时代。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解读《灯》的象征意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解读《灯》的象征意义论文篇1 《灯》反映了巴金先生的一贯追求,也反映了他“灯”的情结。与小说相比,散文并不是巴金先生的主体创作内容,但散文作为他小说创作的补充和内容的延续,更明确地谈出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态度。在“灯”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黑暗背景,但于黑暗中却有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热情之火无处不在,化成灯寓于每一段文字中。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构思美,手法美,语言美,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教学情境,探究背景、组织学生研读交流、课外拓展等手段深刻体味巴金以“灯”为象征物的深刻内涵。 一、创设情境、唤醒情感记忆 成功地导入一篇课文,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导语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唤醒他们情感记忆为目标。可以设计这样两个步骤: (一)渲染情境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四周一片漆黑,在暴风雪中,你一个人冒风顶雪,摸索前行。此刻,你最渴望见到什么?预设答案:灯。追问:灯光起到什么作用?灯光能给你这样一个在黑夜中摸索的行路人带来什么?指名一两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 总结 :灯给黑暗中的人照亮指引带来光明,给困境中的人温暖勇气带来希望。继续追问:此刻,我不知道你要走向哪里,但是我能不能问你一句:你最渴望回到哪里?预设答案:家。指名一两个学生回答为什么。教师总结:家就是有个人点着灯在等你,不管多晚,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温暖你的心。 (二)导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了灯,看到“灯”,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指路、照明;深一层的,会想到灯某个方面的抽象作用:给人温暖、勇气和希望。以长篇小说《家》斐声文坛的巴金先生写过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题目就是《灯》,那么他对灯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感悟,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巴金先生的《灯》。 此导语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初步感知灯的象征意义,为文意的理解奠定情感基础。 二、理清思路、研讨灯的象征意义 对于作者巴金,课前老师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巴金在线”,课上学生自主介绍交流巴金的生平和创作,初步感知巴金是有思想有热情的作家。要探寻出灯的象征意义,必须理清 文章 思路和写作背景。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可以做如下设计: (一)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依次写了哪几盏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分析:五盏灯。前两盏是“我”亲身经历的灯,是无意受惠,不仅为身体指路,而且为灵魂“指路”;后三盏灯是“我”听说的灯,是有意施惠,为亲人、情人、陌生人传递亲情、爱情和友情,它不仅为亲人导航,而且为人生导航。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理清线索通过第一步骤的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给课文中每盏灯起个名字:第一盏灯是从平房里射出来的,我们叫它“平房灯”;第二盏灯是在雪夜里亮起来的,我们叫它雪夜灯;第三盏为“姐姐灯”;顺着这个思路,第四盏为情人灯;第五盏为恩人灯。 至此,教师可点拨提示,揭示散文特点:这五盏灯就像五颗闪亮的珍珠,它们需要一根红线来贯穿,这红线是什么呢?预设答案:灯。 1.教师点拨分析外在线索。预习提示告诉我们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灯”就是这个“物”,是本文一条外在的线索,文章都是围绕“灯”组织材料的:作者半夜惊醒到走廊见到灯光,这就是眼前所见的平房灯,接着回忆自己风雪夜走出迷阵的经历,然后作者联想起“哈里希岛的 传说 ”和“希洛与利安得尔的 故事 ”,最后又回忆“友人投江”的故事。这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灯来写的,如果前两个材料是写无意中使人受惠的灯,那么“哈里希岛的传说”和“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就是有意为亲人、情人而点的灯,最后的“友人投江”的故事是有意为陌生人所点的灯。 2.教师点拨分析外在线索。文章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呢?教师点拨: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贯穿首尾,也形成一条线索,大家看首尾两段,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设答案:从“窒闷”到“微笑”。继续点拨:再看文章中间,还有没有表现情感变化的关键词?预设答案: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3.总结散文特点。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窒闷—安定、畅快—微笑”。这是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内外两条线索交织,使得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凑,这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预设答案:形散神不散。 (三)探寻“灯”的象征意义 1.创设问题。作者讲述了五盏灯的故事,每一盏都有感动我们的地方。这五盏灯,你最喜欢哪一盏呢?请大家选择一盏自己最喜欢的灯,然后告诉大家你喜欢这盏灯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回答过程中及时予以肯定、引导。 预设答案: 平房灯。因为这盏灯是最平凡、最常见的。它也许是为了等待亲人归来而点的,也许仅仅是为了方便过路人而点的。不管为谁而点,它都给所有看见它的人们带来了光明,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雪夜灯。因为它使一个在雪夜中行走的人看到了光明,并且灯带来了温暖,使人受到鼓舞,因此不再孤单,不再害怕,有勇气继续前行。 姐姐灯。我喜欢姐姐为弟弟点的长夜孤灯,它寄托了姐姐对弟弟最深切的爱与关怀,虽然姐姐最终没有等到弟弟归来,但她让我明白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非亲情莫属。 情人灯。这里的灯不仅是灯,还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对爱情的坚持,是超越暴风雨的希望,给了她所爱的人勇气,是希洛对爱情执着的守候。而利安得尔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泅过海峡,只为了和心爱的人儿见上一面。 恩人灯。因为它让一个绝望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鼓舞他积极乐观地活下去。这盏灯是发生在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的身上的。这盏灯有多层涵义,一方面,它象征着人性的善良、美丽,另一方面,它也让作者的友人改变了生活的态度,对生活有了信心,也有了奋斗的决心。 2.探寻写作背景,研讨象征意义。首先教师设疑:这篇文章写于中国的哪个历史时期?预设答案:抗日战争时期。 通过写作年代推知时代背景,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三光政策),闹得中国人民人心惶惶;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许多人对抗战的前途感到迷茫,正如作者的友人一样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对生活彻底绝望。那么作者的心境怎样的呢?教师补充介绍下列资料。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定执著。 我怀疑过“将来”吗?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吗?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吗?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我无法使这颗心安静,便找出放在箱子里的一叠旧稿,拿起笔来校改。夜悄悄地在窗外进行,灯里的油在渐渐地减少,我的两只脚渐渐地变得不灵活了。就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我编好了这本小书。”“这些不像样的零碎的文章,都被一个信念贯穿着,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因此我愿意把它们献给读者。”介绍这段资料之后,继续设疑:这时候整个中国处于最黑暗的时刻,特别需要什么?预设答案:在他们心灵点燃一盏灯,激励他们英勇奋进。教师继续点拨:作者通过自己的文字,借助“灯”敬告世人,有一盏灯在我们前方,它照亮我们前方的道路,道路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国人英勇无畏地走下去,中国的明天必定是一片辉煌。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激励他们英勇奋进。 如今,抗日烽火已逝,冲破特定政治和时代局限,《灯》中还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教师点拨:灯本来只是一个具体物质,可以给我们指路、照明。但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平房灯让我们感受到了光明与希望,雪夜灯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姐姐灯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真挚,情人灯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恩人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当然,这五盏灯并不是孤立的。正因为人世间充满了真、善、美,所以我们的心总能感受到温暖;正因为心是温热的,所以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磨难,我们总能看到光明与希望。由此看来,灯已经不仅仅是灯,一个具体的物质,它的意义已经升华并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那就是象征意义,它已经成为一盏心灵之灯、精神之灯。 总结:文章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人类向往光明、坚定信念、正义必胜的愿望,抒发生命需要精神支柱的感想。 可以说,《灯》是一篇给缺少抗战信心的人鼓气的作品,也是一篇启迪人们思考人生问题的作品。 明确:用具体物象赋予它特定的意义,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的手法,称为象征。 本部分设计两个环节:一是梳理课文,理清内外两条线索,揭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的构思美;二是学习象征手法,体会象征带来语言的含蓄美和启发联想的两大作用。 重点是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灯的时代意义;灯的普遍意义。 三、学习象征手法 研讨出《灯》的象征意义之后,对象征手法的概念和作用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和运用。 (一)象征的概念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在这里,“灯”是具体的形象,希望、光明、信念和真情是抽象的概念。在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一些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比如说高尔基的一首 散文诗 《海燕》,作者借赞美海燕来赞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用莲来象征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象征手法的作用 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喜欢使用象征手法。它可以使文章具有含蓄美,并能启发人们的联想。引导学生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体会象征带来的含蓄美。 1.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师点拨:请大家先说出关键词(不是单靠,米)的象征意义,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预设答案:“米”象征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活着不能只为了物质享受,还要有精神追求。人活着还要靠“精神食粮”,大家回到原文第11段,看看这里的“精神食粮”指什么?预设答案:指的是坚定的信心,顽强不屈的精神。 2.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预设答案:这里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温暖、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信:光明、希望、温暖和真情是永恒的,它们永远不会从我们心里消失。 象征手法另一个作用是启发人们的联想。这里的联想,一方面是说能启发我们从“灯”联想到光明、希望、温暖和真情,另一方面,也是说能启发我们从文中的灯联想到文章以外的灯。那么,读了这篇散文,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灯?要求学生联系传说、诗文或自身情感经历,以“我想起了……”开头说一段话。 生讨论,自由发言,交流感想。教师拓展思维:大家的联想非常丰富,而且升华了灯的象征意义。老师也联想到了一些灯……展示图片:宝莲灯、阿拉丁神灯、飞蛾扑火、何当共剪西窗烛、小桔灯、老师窗前的灯等。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师点拨引导: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干,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这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这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请同学们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张贴在读书栏里,供大家交流阅读。象征手法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适当的拓展运用可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深化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四、研读拓展、点亮心灯 (一)感受巴金精神巴金先生在抗日战争最黑暗的岁月里,不仅用自己黑色的眼睛找到了光明,而且,他站在高山之巅,举起一支希望的火把,把光明播撒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灵。 1.巴金的《黑夜行舟》。还不满19岁,巴金就创作了这首《黑夜行舟》,他在谈《黑夜行舟》的创作时说:“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这段话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 2.从巴金的话语、画像、感动中国获奖词了解巴金给我们的精神启示。作为一个世纪老人,巴金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他说“看够了人间的苦难,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从伤痕里滴下来的血一直给我点燃希望的火种。 放巴金像,教师描述画像:在一片火红的枫树林中,巴老背靠躺椅,脸上露出舒心慈祥的笑容,画面背景苍苍莽莽,前景一大片火红的枫叶,仿佛先生燃烧的心。 2003年,巴老获选《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词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学生集体朗读,感受巴金精神)教师:2005年,百岁老人巴金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前最爱的红玫瑰和交响乐中远行,这一天,自发来自全国各地千余人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巴老最后一程。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穿着校服的学生来了,操着口音风尘仆仆的家乡人来了……他们虽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巴金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他是我们的楷模,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走进网上的巴金纪念馆,有这样一句话:“人走了,灯亮着。”巴金,这个名字几乎就是一座灯塔,巴金光辉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二)引导学生点亮心灯,树立坚定信念出示幻灯片:老舍:《茶馆》《骆驼祥子》;三毛:《撒哈拉沙漠》;海明威:《老人与海》;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教师设疑:这些作家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最后都是以人为的 方法 结束了生命,这正应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学生交流讨论后不难得出结论:这些作家都功成名就,有的在本国和世界文坛上具有崇高威望,有的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或者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或者由于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或者由于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不可调和……总之,他们自杀不是由于生存条件的原因,而是由于生命之灯,希望之灯的熄灭造成的。 继续设疑:那么我们怎样点亮心灯呢?出示幻灯,学生朗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教师激情:同学们,生活中总会遇到激流险滩。假如生活欺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灯光,它象征着人间的温暖与美好的情谊,它象征着对生活的信念与希望。它可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安慰,它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导航,它甚至可以拯救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定要在心中点燃一盏灯啊!这个步骤的设计主要是学习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引导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树立坚定信念。至此,课堂内外,学生的生活与文本阅读,学生的积累与文本的拓展都打成一片,连成一体。 《灯》的内容及简介篇2 灯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1,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山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2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 经验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3,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4;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5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6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7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 捕鱼 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土希洛8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灯》的创作背景 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同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的灾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巴金于1942年2月在桂林写下这篇散文,并于当月编入散文集《废园外》。他在该集的《后记》中说:“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又说:“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的最后胜利。” 猜你喜欢: 1. 伊索寓言故事《灯》 2. 《灯光》句子赏析 3. 语文课文《拉亮了灯等你》阅读答案 4. 什么是管型氙灯 管型氙灯的工作原理 5. 《灯光》教案设计
写作思路:把巴金《家》的内容简单的概括,然后再写抒发的情感。
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
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
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
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
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也更注重人性化发展,而体验营销则是销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星巴克体验营销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也更注重人性化发展,而体验营销则是销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体验营销以产品为载体,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有品位的体验为主旨,使顾客在消费的同时获得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感。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咖啡巨头——星巴克,因其独特的浪漫咖啡体验和温暖共享的感觉,迅速在餐饮行业崛起,不但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关键词]星巴克;品牌;体验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 编号]
2095-3283(2012)08-0113-02
一、星巴克的体验营销模式
星巴克公司,1971年诞生于美国西雅图,当时只是在派克市场上销售 烘焙 咖啡豆的小店,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品牌拥有者。面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众多竞争对手,星巴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市场营销 战略,只是一如既往地将最美味的咖啡奉献给顾客。如星巴克的定位目标是中高端市场,希望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休闲模式和生活选择,用属于星巴克的“体验营销”去获得更多层次的消费者。
与其他品牌相比,星巴克从不做媒体 广告 ,它更注重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互动,并称之为“口碑营销”。即便面对国家间的 文化 差异,星巴克也用心地打造传播咖啡文化,使人们更加了解咖啡并喜欢上它。那么,星巴克是如何通过体验营销让这位“绿色美人鱼”席卷全球呢?
(一)品质一流的服务体验
在星巴克有专门的采购专家常年游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阿拉伯地区、环太平洋地区、拉美地区一带,精心挑选品质合格的咖啡豆,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喝到最纯正的咖啡。从咖啡豆的采摘、运输、烘焙、调配到销售,星巴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星巴克的咖啡不仅口感好,而且种类繁多,在用品区,顾客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加各式各样的调味品。如果想喝到属于自己的独有风味,调配师还会单独为顾客泡制,让消费者体会到独一无二的享受。星巴克咖啡的颜色可以模仿,但它的独特风味却无法模仿,通过每一杯优质的咖啡为顾客营造独特的星巴克体验。针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星巴克还制定了不同的美食菜单。比如在中国门店中推出了中式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里售卖礼盒套装等,满足了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消费者需求。
(二)品位独特的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指使消费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以激发更多的消费欲望。星巴克与肯德基统一的店内设计不同,其更加突出内在价值和特点。在星巴克的总部,有一群身份特殊的办公人员,他们是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讨论星巴克的店内设计与装修,为全球每一家门店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从而使消费者赏心悦目,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这种推广方式被称为“Tie—in”,就是把顾客和咖啡馆形象紧密联系起来。星巴克采用偏橘黄色的照明色调配合各类木质桌椅和沙发,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感觉,墙壁上挂着符合白领阶层艺术品味的哥特风格画像。在这里,顾客可以自由搬动桌椅,听着舒缓的音乐,闻着现煮咖啡的香味,运用感性色彩烘托出生活场景的氛围,让“第三休闲空间”发挥出最大价值。星巴克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为顾客着想,让顾客流连忘返,大大增强了体验营销的延续性。
(三)宾至如归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以满足消费者正面情绪和感受为主,真正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使顾客在消费时获得心理满足感。星巴克深知进店的每一位都是最直接的消费者,因此,员工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对他们报以真挚的微笑,让顾客感觉像是在朋友家中一样放松。一般员工在接受专业的培训后才能在星巴克进行服务,培训的内容包括企业的文化熏陶、咖啡的调配方式、店内工作项目和服务顾客的技巧等。在这里,星巴克还为顾客提供无线宽带上网、杂志阅读、音乐试听等免费服务。同时,在调配区也可以看到咖啡员调制各种咖啡饮品等,他们还会细心地为顾客讲解咖啡调配知识,让顾客找到属于自己的咖啡。星巴克不但实现了传播咖啡文化的愿景,还加强了员工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四)咖啡之外的延伸体验
星巴克每一项战略在努力把品牌价值发挥到极致的同时,还注重品牌的附加价值,目的当然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2004 年,星巴克推出“赏乐咖啡屋”的服务,进店的消费者只要花费9美元就可以在百万正版音乐库中挑选7首音乐制成一张CD,其中“ DIY 音乐吧”被《今日美国报》称作咖啡文化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星巴克也利用网络提高其销售速度,通过互联网接受网上咖啡预订,并针对全球风靡的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手机开发出了APP,让顾客随时随地体验星巴克的优质服务。同时公司创建了星享俱乐部,推出星巴克VIA免煮咖啡等新品,试图在速溶咖啡饮品市场占领一席之地。面对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星巴克在销售咖啡之余推出限量版咖啡杯垫、咖啡杯等延伸产品,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求,不断为其体验消费注入新的内容,提升了客户对星巴克的忠诚度。
二、星巴克体验营销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市场已变得更具竞争性、更加全球化。星巴克所获得的持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一家门店的运营能力。为了实现星巴克长期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食品质量安全
作为一家全球餐饮企业,不可避免的要面临食品安全问题。随着近年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反式脂肪酸食品等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近年来,星巴克频频被曝出所售卖的糕点含有反式脂肪酸,用含致癌物的牛奶调配咖啡等,虽然高层管理人员一再对外宣称已妥善解决,但是存在的隐患还是让消费者心有余悸。因此,星巴克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首先应及时予以解决,对于公众质疑也应及时予以答复。
(二)适度控制全球扩张速度
吴思远:浅谈星巴克的体验营销模式 吴思远:浅谈星巴克的体验营销模式
星巴克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2012年曾表示将在全球各地长期店铺的目标数量从30000家提升至40000家,在中国能够至少运营1500家门店。目前星巴克在华有800多家门店,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虽然企业的愿景是好的,但能否被当地消费者接受,能否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环境,则需要慎重考虑。中国有句古话“欲速则不达”,当一个企业试图急功近利时,其服务质量势必会经受严峻的考验。另外,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是以许可授权区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总部只能在特许经营商的营业收入中以少量固定的比例进行提成,这就大大降低了星巴克在餐饮行业中的影响。因此,星巴克应适度控制全球扩张速度,对目标市场的经济、文化环境进行详细调研并合理规划,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确保服务品质。
(三)积极宣传新的星巴克品牌
星巴克的品牌已经历40年的风风雨雨,2011年初,公司高层推出一项决议,那就是换标作为星巴克40年的献礼。将旧logo中环绕美人鱼图案的外围以及英文“星巴克咖啡”字样拿掉,仅剩的人鱼底色也由黑变绿。这是拓展其产品范围、打破咖啡品类局限的全新开始。但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晓,应适时加大对新标志和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开展清洁生产,树立绿色品牌形象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咖啡零售商,星巴克的室内装饰材料、纸杯的消耗量以及废气物的排放量非常惊人。星巴克应树立清洁生产和绿色营销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大力降低碳排放量。如对于自带杯子的顾客予以适当的奖励,这既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保护了环境。
[参考文献]
[1]BH施密特等体验营销[M]周兆情编译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2](美)波恩特·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M]张愉等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
[3]张艳芳体验营销[M]成都:西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7
[4]慕庆涛星巴克体验营销剖析[J]企业活力,2004(9)
[5]邢峥体验营销——星巴克的咖啡之道[J]商业经济,2009(14)
[6]王华品牌塑造——星巴克品牌体验[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2008(7)
[7]闻涛星巴克换标的野心与尴尬[J]市场观察,2011(3)
[8]黄皓体验“星巴克”[J]世界营销,2002(9)
摘要: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 方法 ,对星巴克店内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再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经分析得出星巴克体验营销的研究结论,最后给出研究命题。
关键词:体验营销;星巴克;质的分析法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十一世纪才广泛受到重视的体验营销发展迅猛,甚至有人认为体验营销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营销模式。星巴克作为体验营销成功的典范,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对象。虽然星巴克目前因为急剧的扩张分店而导致体验精髓减弱,致使经营不畅,但这也正说明体验消费需求不容忽视。以往研究星巴克多从星巴克本身入手,关于对星巴克消费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而体验营销开展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体验需求的参数。本文将研究星巴克消费者的体验,供采取体验营销模式的企业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由于这方面公开的资料过少以及消费者语言描述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星巴克店内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再以“形容词”“事件”“想法”为单位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经分析得出结论,最后给出研究命题。
(二)访谈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根据星巴克的营销策略和施密特五大体验模块分析初步拟定,再经过5位受访者测试后,进行修正,最后确定以下26个问题:您是第一次来星巴克喝咖啡吗?您觉得星巴克什么地方吸引你走进来?对星巴克各分店的服务您觉得一致吗?您点完咖啡时服务员会用意大利语向另一位服务员重复一遍你点的咖啡,这样的做法给您什么感受?星巴克用马克杯装咖啡,您的感受如何?您注意过店内的装潢吗?它给您的感受如何?您注意过店内的色彩吗?它给您的感受如何?您喜欢星巴克的音乐吗?它带给您怎样的感受?您注意过星巴克的商标吗?它带给您怎样的感受?对于星巴克店内的沙发椅您去坐过吗?感觉如何?您觉得店内的备品柜带给您什么样的感觉?进来时您注意到店内的气味吗,有什么感觉?您在使用星巴克的洗手间时,有什么感受?服务人员带给您怎样的感受?他们是您喜欢星巴克的原因之一吗?您有星巴克的随行杯吗?为什么会买?使用时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您使用星巴克的熟客券吗?是别人送的还是自己买的,为什么?您觉得“熟客券”的设计风格如何?您觉得熟客券这个名字带给您的感觉如何?星巴克还有哪些地方让您特别有感觉?您觉得星巴克咖啡的口味如何?它带给您的感觉如何?您一般来星巴克买咖啡是带走还是在店内饮用?为什么?当您坐在店内喝咖啡时,您内心的感受如何?情绪怎样?您看过星巴克提供的小册子吗?看过哪些?您对咖啡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吗?从您到星巴克消费以后,您的消费习惯有什么改变呢?在什么情况下您特别想喝星巴克的咖啡?您通常是自己还是和朋友来星巴克?为什么?您会将星巴克介绍给您的亲朋好友吗?用什么样的方式。
(三)访谈对象
选取广州9家星巴克分店内的30名消费者分别在早上、中午、晚间进行深度访谈。每位访谈时间约1个小时。访谈时段包括平日和周末。访谈征得受访人的同意进行了录音。
三、分析及结论
(一)分析单位及归类
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逐句记录下内容,得出850个分析单位,去掉与本研究有差异的225个,剩下605个作为分析单位,分别归入基本资料、来店原因、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七类中。如感官体验包含六个项目: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及风格,其中视觉又分六个子项:建筑物、产品、CIS、出版物、色彩及视觉符号等。
(二)分析及结论
1、基本资料。(1)年龄。统计发现,星巴克的消费者以20-29岁最多,占60%,其次为30-39岁,占30%。(2) 教育 程度。受访者以大学文化程度最多,占33%,其次为大专,占26.7%。显示星巴克的消费者教育程度偏高。有1/3的消费者指出星巴克是读书、思考的好地方。(3)职业。以商业为最多,占36.7%,其次为学生,占33.3%。有消费者谈到有些饮品店播放流行音乐干扰了他们,而星巴克播放的爵士乐等轻松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又不受其干扰。
2、来店原因。风格占20%;产品和硬件各占15.1%;气氛占13.3%。虽然星巴克以其优良服务著称,本研究却发现,服务并不是消费者到星巴克的最主要因素。消费者指出,吸引他们来消费的更主要是星巴克塑造出来的自由、美式、个人化的风格。店内温暖、愉悦的气氛也是消费者所钟爱的。
3、感官体验。CIS占42.9%;风格占12.6%;色彩和味觉各占9.3%。研究显示消费者最主要的感官体验是以视觉为主。星巴克呈现给消费者温暖、快乐、温馨、舒服的感觉。在色彩上给消费者明亮、柔和、温暖、自然的感受。消费者提到星巴克的色彩以咖啡色、绿色为主,属于很自然的颜色,让人走进星巴克就有轻松、自在的感觉。味觉方面,消费者都谈的是对咖啡口味的感受,都对其持正面看法。也有消费者指出他们分不出星巴克的咖啡和其他咖啡连锁店的有什么不同,之所以到星巴克是喜欢它的风格和气氛。这意味着当产品和服务都达到成熟状态时,消费者会选择他们具有持续正面感受的品牌。
4、情感体验。消费情景占38.3%;门市空间占26.3%;产品占16.2%。Schmitt(1999)指出,发生在消费期间的情感是最强烈的,对情感而言,消费情景是最重要的。本研究也证实,消费者情感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消费情景。消费者感受到在家的感觉,很悠闲、自在、放松。其次消费者产生情感的地方是在店内,消费者感到无拘无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想事情或做白日梦,当消费者想独处又不愿孤独时,星巴克是个好去处。多数消费者也指出,星巴克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可以和朋友聚会。虽然Schmitt认为面对面互动是诱发强烈情感产生的最重要条件,但本研究显示服务人员并不是情感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其原因可能是星巴克采取自助式服务,服务员和消费者接触时间短所致。
5、思考体验。刺激占41.6%;诱发占39.3%;创造一种惊奇感为19.1%。消费者的思考以刺激部分为主,即创造出可以激发消费者讨论的事件,例如顾客的优雅举止等。在诱发思考方面如各国语言音乐的播放,让消费者产生“视野开阔”的想法。在消费者的眼中,星巴克不再只是一家咖啡馆,更是一个家、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场所。
6、行动体验。身体体验为42.7%;生活形态占25%;与他人间的互动为16.9%。消费者仍以自身的整体感受为主,星巴克创造的正确的产品、刺激和气氛,使消费者产生了丰富的身体体验。消费者感受到了咖啡产品的品质稳定、服务人员热忱、设施人性化,气氛让人留恋。星巴克巧妙地和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不受干扰的读书,让上班族下班之后去休息。不少消费者表示星巴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7、关联体验。群体归属和社会识别各占20%;文化价值占16.7%;社会影响和社会角色各占13.3%。社会心理学指出,消费者相信他们可以因为购买某一个品牌而改变他们的识别或他们在一个特定的团体中的参与程度。研究发现,消费者认为星巴克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购买星巴克咖啡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可以提高自己的品位,可以使自己与众不同。
四、研究命题
消费者的视觉体验越丰富,感官体验越成功。
星巴克的体验营销理念,最重视的是情感体验。
消费者在情景与店内空间中的感受,是星巴克创造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
结合消费者在刺激和诱发的感受及需求,星巴克便能创造成功的思考体验。
身体体验越丰富,行动体验越成功。
消费者在星巴克的关联体验中,以寻求群体归属感为主要诉求。
参考文献:
1、(美)施密特.体验营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建中,熊学慧.体验营销――流行美10倍速盈利新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建新,孙贵明.顾客体验的形成机理与体验营销[J].财经论丛,2006(3).
星巴克体验营销论文相关论文:
1. 星巴克文化营销的启示
2.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体验营销
3. 星巴克微信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4. 论中国式市场营销关系的论文
星巴克财务分析论文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下面我带来的是星巴克财务分析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 盈利乃企业生存之本。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在通货膨胀犹如利剑悬于餐饮企业头顶之上的新形势下,餐饮行业盈利模式亟需创新。星巴克作为“咖啡王国”,在国际市场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能成为上到明星下到普罗大众都热捧的时尚饮品,它的成功之处必然有着和其他咖啡品牌的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将选取“咖啡帝国”――星巴克作为对象,并对其盈利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 星巴克 盈利模式 创新
一、引言
自1971年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咖啡成立以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它实现了由一家小小的咖啡厅到“咖啡帝国”的华丽蜕变,让全球60多个国家的咖啡爱好者为之疯狂。伴随着金融狂潮席卷全球,星巴克“大本营”所在的美国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星巴克自然也陷入到极度艰难的困境中,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企业利润空间极大压缩,甚至面临亏损,星巴克坐在咖啡行业的头把交椅,也难以逃脱盈利缩减的下场。面对危机如何做出应变,改变不利形势,实现自身突破,成为星巴克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分析星巴克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挖掘星巴克的内部潜力。另一方面,研究盈利状况对有计划地管理星巴克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盈利是企业的根本,对星巴克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对于星巴克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明确自身的发展缺陷,并及时作出调整,星巴克才能巩固自己的“咖啡帝国”地位,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打造更具有影响力的咖啡品牌。
二、星巴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007年,星巴克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过分追求增长,星巴克忽略了公司运营。星巴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顾客在星巴克的消费需求减少;经营不善导致的顾客流失。而星巴克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
一是星巴克出现了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使消费者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使企业形象受损,顾客忠诚度下降。案例:2005 年 9 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结果显示,在北京星 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天津一店抽样的 2005 年7月28 日生产的 430 克星巴克“心意礼盒”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
二是大数据时大背景下,星巴克的行销渠道主要还是局限于实体店,对于网络营销方面发展的还不够。随着社会科技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网络营销必将在企业市场营销占有更大份额。星巴克传统的消费模式是顾客一手交钱一手给你一杯咖啡,形式单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必将处于弱势。
三、解决对策建议
(一)产品质量方面
作为一家领先的餐饮企业,星巴克面临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很严峻的。我们将从星巴克的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两个环节来分析。
1.食品安全
近年来,星巴克的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质疑。对于食品安全,星巴克应当主动承担起责任,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作为事件的最主要责任方,星巴克员工必须做到正面回应,积极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按规定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事件发生后,星巴克应从中反思并吸取教训,在后期的食品安全方面投入更多关注,对所有门店加强管理,确保所有物料均在产品所标示的保质期内,并对门店保持高强度的突击检查,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星巴克“高品质代表”的企业形象。
2.服务质量
要更注重岗前培训: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侍应生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每一个咖啡侍应生都要接受不少于规定时间的岗前培训,包括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等。咖啡侍应生须能预感客户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时候,大胆地用眼神与客户接触。
星巴克是一家注重“体验文化”的企业。星巴克公司以心对待员工,员工以心对待客人,客人在星巴克享受的不仅是咖啡,而是一种全情参与活动的体验文化。顾客体验占顾客消费的第一位,因此,顾客的感受极其重要,星巴克提供的服务必须做到完善、完美,让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极致的享受,从而更好地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二)营销渠道方面
网络营销是一种适应于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全新企业营销方法和模式。巴克传统的消费模式是顾客一手交钱一手给你一杯咖啡,形式单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必将处于弱势。关于网络营销、数字化营销,星巴克未来可以考虑到网上营销,预定咖啡,积分卡之类的虚拟销售,拓宽自己的营销渠道。
(三)品牌重塑方面
星巴克之前的快速扩张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在现有的影响力上加深它的影响作用,扩大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星巴克品牌定位:星巴克目标市场的定位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富有情调的城市白领。
2.星巴克品牌诉求:顾客体验是星巴克品牌资产的核心诉求。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在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产品不单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要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这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层次上的消费。
四、总结
如今经济危机还未完全退却,世界经济仍旧起伏不定,通货膨胀依旧渗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毫无疑问,在这种形势下,巴克坐在咖啡行业的头把交椅,也难以逃脱盈利缩减的下场。面对危机如何做出应变,改变不利形势,实现自身突破,成为星巴克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新浪财经,星巴克年度财务报告
[2] 刘超群,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3] 刁塑,许立群,吕廷杰,基于社会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