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日语小论文800字

日语小论文800字

发布时间:

日语小论文800字

南京大屠杀,

小さい时から今まで、私は见たことのない人、しかし、1つの偶然の机会、见知らぬ人が、私には消えない印象を残した。それは昨年春节前のある日、父と母は私を连れて正月用品を买いに行って、私が喜んで承诺した。私达の1家の3つを先に银行ATMは、おそらくもうすぐお正月ですから、たくさんの人が来てお金を取る。まさか、そんな时にそれを见たあの敬服させられる、尊敬する人。彼は、列の一番前のあの人は、质素な外见、朴讷な表情と、彼はちょうど农民の农村の人。「娘、私は三百円のお金を取る。」彼は営业员。営业员軽蔑の目で见た彼の目に、漫然と彼にお金を取って、大概はは彼を軽蔑するだろう!あの人はお金を持っている、ありがとうと述べた歩いた。私たちの前で人を一つ一つ取った金。あの店员も亲切だし、全くさっきの非情。数分後、并んで一番前のあの人は急いで走って来て、息は「娘、あなたにお金を、私は三百円で、あなたは私に三千元。」あの人は依然として静かに言っ。後から知ったのだが、彼は彼の妻がお金を取るために抓药薬屋までやっと発见して、彼にお金を営业员。私はよくじろじろ见て彼は真っ黒な髪の毛を混ぜて――何本银髪、浓い眉、目に覆われた。ぼろぼろの服を身にも何人かのパッチ、见て様子が40、50歳。きっと彼の家も豊か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そんなまた病気の妻……私と同じ场に居合わせた人と、その軽蔑する彼の営业员ひっきりなしに彼に言って口に感谢の言叶を。これは何の精神?この高尚な情操は我々は提唱したのですか?おじさん、あなたの挙动が印象に残った、私はあなたを模范として、永远の品性高尚な人。

在高考日语中日语作文是拿高分的关键。芥末高考日语每年都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日语系教授的指导下,分析真题的出题形式和角度,研讨高考日语的命题思路,形成教学和教育的方案,并且为大家出具高考日语作文的范文,让大家掌握高考日语作文的技巧。想要冲刺高考日语作文,在芥末高考日语复习方法的指导下,短时间内,拿高分并不难。

下面为广大高考日语考生准备了两个基础的高考日语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考日语真题

真题是最好的老师,将近十年的高考日语题目总结到一起,认真观察仔细推敲,把每一篇范文都吃透。虽然说高考作文是即兴创作,但是真的的作文高手也是千锤百炼而来的,真题范文不可少。

在作文复习中,我们也要给自己掐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写好高考日语作文除了新颖的立意,构思扎实的日语功底外,还要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精神准备。我们要利用我们能够利用的一切来洞悉高考日语作文,毋庸置疑,历年高考日语真题就是最有利的工具。它是最权威,最真实代表出题专家思想的来源。

我们拿真题来做,不仅仅是为了做而做,更多的是研究老师们的命题思路。我们观察以下几个题目:

2018、雨の日に

2017、对细小的幸福怀有感谢的心

2016、如果有自由时间的话

2015、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2014、关于和家人一起吃饭

近五年来看的话,都是命题性的作文,共同点都很贴近高中生生活,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都是很常规的题目。属于高考日语作文中陈述意见和感想文。所以平常练习要把这些作为重中一重。从高中的身边生活入手。

2、高考作文时的注意事项及写作技巧

在上高考考场前,考生要做到的是在15分钟内构思写出一片草稿,并且用语适当,表达形式多样化,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准备一些话题范文模板,每天背诵一些好的万能句子。比如:経済の発展に伴い、教育の重要性は多くの人に知られている。像这样的句子,此处的"教育"可以灵活修改。

高考日语作文一般分为3-4段,第一段和最后一对应该前后照应题目,做到首尾呼应。表明自己观点。二三四段,每个段落应该有自己的"主题句",确定好句子,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入手。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性,逻辑性。

【2018年高考日语作文真题】

晴天时,我们可以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雨天时我们同样能够外出购物,看电影或会朋友等。雨天时,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请以「雨の日に」为题写一篇短文。

日语要学好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学习,也是创建了一个群每天都有分享学习方法和专业老师直播日语课程,这个裙开始是七九八中间是二11末尾是七四三,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免费送日语自学资料100多G网盘,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氛围相互之间的交流是相当重要的,进群相互学习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写作要点:

小论文写整个语言,不好写啊。优点就不说了,提个比较普遍的缺点吧,日语很暧昧。有的时候会有指代不清的毛病。

日语小论文范文800字

日本是个很注重礼节的国家,那么它的`论文致谢词写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日语毕业论文来比较一下吧。

日语毕业论文谢辞范文一:

本论文を书いいる间に、指导教官のxxx先生に、论文のテーマ决定から、资料収集、书き方、言语表现まで常に丁宁に温かくご指导いただき、诚に感谢の念にたえません。また、日本语学部の诸先生からご指导いただき、谨んで感谢の意を表しま。そし、同级生からいろいろ支援しらっ、有り难うございました。の场を借り心から感谢の意を表しま。特にXXX讲师に、指导教官とし热心なご指导を赐りました。に改め御礼を申し上げま。

日语毕业论文谢辞范文二:

本论文をまとめるにあたりまし、指导教官の晋学新先生にいろいろご指导とご支持をいただき、また、日本语学部のほかの先生よりいろいろご助言をいただくとに心よりお礼申し上げま。

资料収集やコピーの面でご协力くださった日本语科の先生方、友人达に感谢の意を表したいと存ま。

卒业论文を书く途中、私の知识の足りなさに悩んでいる时にクラスメートと家族に励ましいただきまし、で合わせ感谢申し上げま。

また、晋学新先生のご指导のおかげで、四年生のときから、まめに勉强る习惯を身につけ、大学院の入学试験を受けるとを决めました。再び心より感谢いたしたいと存ま。

の卒业论文は私の研究活动のはめで、今後っと勉强し、その问题についさらに研究しいきたいと存ま。

日语毕业论文谢辞范文三:

の论文ができあがるまでの道程を振り返っみると、改め、私を支えくれた人々のとを思い出。

本论文を执笔るのは私だけであったが、数多くの人々の手助けがなけれ完成できなかったと思う。ま何より、私の论文指导教员である恩师の○ ○○先生に深く感谢しなけれならない。

それから私の在学しいる○○大学の○○の诸先生がいつ励ましくださったと、私には大きな力となった。论文书类作成などで教务课の先生にいろいろお世话になった。诸先生にお礼を申し上げたいと思う。

最後にいつ私を支えくれた両亲に感谢の念を捧げなけれならないと思う。

在高考日语中日语作文是拿高分的关键。芥末高考日语每年都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日语系教授的指导下,分析真题的出题形式和角度,研讨高考日语的命题思路,形成教学和教育的方案,并且为大家出具高考日语作文的范文,让大家掌握高考日语作文的技巧。想要冲刺高考日语作文,在芥末高考日语复习方法的指导下,短时间内,拿高分并不难。

下面为广大高考日语考生准备了两个基础的高考日语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考日语真题

真题是最好的老师,将近十年的高考日语题目总结到一起,认真观察仔细推敲,把每一篇范文都吃透。虽然说高考作文是即兴创作,但是真的的作文高手也是千锤百炼而来的,真题范文不可少。

在作文复习中,我们也要给自己掐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写好高考日语作文除了新颖的立意,构思扎实的日语功底外,还要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精神准备。我们要利用我们能够利用的一切来洞悉高考日语作文,毋庸置疑,历年高考日语真题就是最有利的工具。它是最权威,最真实代表出题专家思想的来源。

我们拿真题来做,不仅仅是为了做而做,更多的是研究老师们的命题思路。我们观察以下几个题目:

2018、雨の日に

2017、对细小的幸福怀有感谢的心

2016、如果有自由时间的话

2015、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2014、关于和家人一起吃饭

近五年来看的话,都是命题性的作文,共同点都很贴近高中生生活,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都是很常规的题目。属于高考日语作文中陈述意见和感想文。所以平常练习要把这些作为重中一重。从高中的身边生活入手。

2、高考作文时的注意事项及写作技巧

在上高考考场前,考生要做到的是在15分钟内构思写出一片草稿,并且用语适当,表达形式多样化,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准备一些话题范文模板,每天背诵一些好的万能句子。比如:経済の発展に伴い、教育の重要性は多くの人に知られている。像这样的句子,此处的"教育"可以灵活修改。

高考日语作文一般分为3-4段,第一段和最后一对应该前后照应题目,做到首尾呼应。表明自己观点。二三四段,每个段落应该有自己的"主题句",确定好句子,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入手。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性,逻辑性。

【2018年高考日语作文真题】

晴天时,我们可以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雨天时我们同样能够外出购物,看电影或会朋友等。雨天时,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请以「雨の日に」为题写一篇短文。

日语要学好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学习,也是创建了一个群每天都有分享学习方法和专业老师直播日语课程,这个裙开始是七九八中间是二11末尾是七四三,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免费送日语自学资料100多G网盘,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氛围相互之间的交流是相当重要的,进群相互学习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写作要点: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之中,离开语言所依赖的文化背景,就很难真正学好一门外语。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日语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从日语构造和日语运用看日本文化

摘要:“人的思考习惯”是指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共同拥有的一种认知习惯的总和,它是人们每天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思考和行为模式的基本,这些集合起来就成了文化。总之,用某种语法构造说出来话的意思是以说话人的认知习惯为前提在文脉中产生的。在这里面,又是和作为文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要弄清楚作为文化基本要素的人们的思考习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语言。

关键词:言语文化学;言语意识;言语表现;日本文化

牧野成一说过,言语文化学既不是用文化来解释言语,也不是用言语来解释文化。假定可以显示某种言语现象和文化现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那就要通过明确地提出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来证明言语与文化的有机性,有缘性。总之,所谓言语文化学,是一门以已经作为社会习惯确定下来的言语的,文化的各个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和两者有关系的普遍的媒介物,达到科学的记述的目的。本文即从日语的言语文化分析的视点,弄清楚日语和日本文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一、日语构造里的文化

(一)词汇与日本文化

作为单词的总和的词汇,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生活在里面的人们的思考方式。

1.词汇中反映的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错

日语词汇里,反映了日本固有的要素和外来要素混合的文化。例如:和语•汉语•洋语混在一起。比如我们仅限于衣食住方面的话,衣方面,有「着物」「ゆかた」「帯」「寝巻」和「シャツ」「パンツ」「パジャマ」等,食方面,有「米」「汁」「豆腐」「すき焼き」「酒」和「スープ」チーズ」キャンディー」等,住方面,有「玄関」「ふすま」「縁侧」和「ドア」「ベランダ」等。所有的都包含三种语种,这三种语种的竞争,正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错的姿态。正是这种二重构造才是日本文化的特征。

2.特殊的一群――拟情词(拟声词•拟态词)

金田一春彦教授认为,在很多言语的词汇体系中都是空白部分的拟情词的存在是日语词汇独特的一个特点。都说日语里拟声词和拟态词多,虽然不能说这是日语独有的特色,但是这种单词的多用是感觉的,非分析性的事物认识的一个例证。例如:イライラ•ムシャクシャ•ヤキモキ…等等,对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吧。ホットする•ハレパレとした気分•スッキリした•(胸の中が)モヤモヤしている•ウンザリだ•ガッカリだ……等等,总是把感情状态分得特别细,有时描写很激烈的动作的状态的语句非常丰富,被经常和频繁地使用。ショゲル•フサギコム•ムクレル•ムカツク•ジレル•イラダツ•侘ビル……等等,对于把这种不断地感情的摇摆的心情分得如此之细的日本人来说,如果让他们生活在没有拟情词的“意思世界”里的话,他们一定会感觉到非常痛苦。

(二)语法里的文化

1.语序

日语是所谓的SOV(主语+宾语+动词)的语序。即:不仅是句子的信息,句子基本的意思构造不到句末是不能理解的。例如: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した。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たかったんです。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したか。

句子是记叙句,否定句,还是疑问句不到句末是不知道的。可以说一直到句末都有悬念。如果把句子的信息当作是内部的话,像日语这种语序的语言,到达内部的过程就不显得唐突,比较缓和。从听者来看,不能从句首就能把握整个句子,而是从外部慢慢地到达内部。

2.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选择

(1)不使用“他动词句”而选择使用“自动词句”

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よ。(自动词句)

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よ。(他动词句)

这是说话人给对方倒完茶之后的场景。这个时候,不用他动词句「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よ」,而是多用自动词句「お茶が入っていますよ。」通过用说“茶已经倒好了”这个显示结果的句子,来抹掉主语“我”,这是一种不涉及到是“我把茶倒好了”的说法。如果使用他动词的话,就成了包含有“我为了你把茶泡好了”这种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恩惠的说法,会让对方不愉快。

(2)取代使用“自动词句”而选择使用“他动词句”

部屋を散らかしていて、すみません。(他动词句)

部屋が散らかっていて、すみません。(自动词句)

前者和后者都经常被使用。前者的他动词句子是说明把房间弄的很乱的是自己,有一种给对方带来不愉快而道歉的表达方式。后者的自动词句子只是说明“房间很乱”这个状态,至于是谁的责任则比较暧昧的说法。这种情况下,比起用自动词句,用他动词句对道歉的心情更强烈些,会给对方更好的印象。

使用自动词句还是使用他动词句有以下的倾向:

自己(动作主人)直接或间接的会给对方带来负面的影响的情况,如果使用自动词句,容易招来“回避责任”的误解,所以为了确实的给带来麻烦的对方传达道歉的心情,比起用自动词句,有更多的会选择使用他动词句的倾向;

自己(动作主人)特意采取给对方带来正面效果的行为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他动词句,可能会给对方一种“强加于人的好意”“自我主张”等的印象,所以更倾向于使用自动词句,而不是他动词句。

二、日语运用中的文化——言语

意识和言语行为(一)定型化的寒暄语――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所谓寒暄是指人和人见面的时候或分开的时候互相交换的礼貌的行为或语言。通过说这些话语向对方显示敬意或亲近的心情,使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顺畅。

说到寒暄语,包括:①人跟人见面的时候,“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元気ですか”等;②表示欢迎的时候,“いらっしゃいませ”等;③分开的时候,「さようなら」「おやすみなさい」等;④回家的时候,“ただいま”“お帰りなさい” ;⑤出门的时候,“いってきます」”“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等;⑥吃饭的时候,“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等。

日语中说这种固定的寒暄语是非常普通的习惯。 “毎度ご来店くださいまし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毎度ご乗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 像这种固定的寒暄语在日本社会中也是非常广泛地使用。而在很多其他语言中这种固定的句子是一个空白的部分。但是,对日本人来说,根据用不用寒暄语,用什么样的寒暄语,可以显示对人关系的很大的不同。有可能出现只是因为没有用寒暄语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相反,也有只是一句寒暄语而成为点亮了对方心里的暖灯的情况。总之,寒暄语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油被使用,如果没有寒暄语,就会成为一个很难居住的世界。

(二)支配敬语行为的心理

谁都知道,日语的敬语非常发达。尊敬人的心情在哪个国家都能见到,但是把它发展到整个语法和词汇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不能不说是日语的一个特色。在日语里,除了身份,地位等社会地位以外,职业以及相关的业务里自己从属的社会、年龄、性别等的差别等等这些要素规定了当事人的用语。不仅如此,这种不同,在谈话双方之间产生了落差的时候,必须选择可以均衡这种关系的话语。

一般使用的敬语的规则是,根据对方或话题中出现的事物跟自己的关系(上下•亲疏•利益关系),使用相适应的词句。当然也会考虑“待遇表现”或“品格语”。支配日本人言语行为的条件有很多,最主要还是由“敬意” 的表达方式和微妙的对人意识里的“心里距离”的拿捏这两种来决定的。总之,就是是否把对方和对象纳入“自己人”的范围,根据这种和自己心里距离的远近来决定采用何种用词。

三、结语

日语和日本人的意识互相影响,成为一体,形成了日本列岛上独自的一个精神空间。可以被称作“民族的精神空间”。这也同时可以称作“民族的言语空间”。“日本人像”也好,“日语像”也好都可以从中得到反映。本文以日语的言语文化分析为视点,从日语构造和日语运用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日语像”和“日本人像”。可以说通过一些词汇,语法和几个言语表达方面,一定程度上弄清楚了日语和日本人的认知习惯及日本文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日语和日本文化的联系仅就在以上两个方面也都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还包括日语中反映日本这个民族擅长和不太擅长的方面,日语中可以反映喜欢用自动词发想的日本人,授受动词的多用,被动语态的妙用,沉默的日本人,人称代名词的省略,暧昧表现,婉转的拒绝等等。这些都当作今后的课题来讨论。

参考文献

[1]佐竹秀雄, 西尾玲见.『敬语の教科书』[M]. ベル, 2005.

[2]田洼行则. 『视点と言语行动』[M]. くろしお出版, 1997.

[3]彭飞. 『日本语の配虑表现に関する研究』[M]. 和泉书院, 2004.

[4]彭飞. 『外国人を悩ませる日本人の言语惯习に関する研究』[M]. 和泉书院, 1990.

[5]牧野成一. 『ウチとソトの言语文化学』[M]. アルク, 1996.

[6]水谷信子. 『心を伝える日本语讲座』[M]. 研究社, 1999.

[7]森田良行. 『日本语の视点』[M]. 创拓社, 1995.

[8]森山卓郎.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日本语』[M]. 岩波书店, 2004.

[9]芳贺绥. 『日本人らしさ构造』[M]. 大修馆书店, 2004.

[10]渡辺実. 『日本语概说』[M]. 岩波书店, 1996.

浅析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影响

摘 要: 成语是民族语言发展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语言词汇的精华。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会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论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产生、发展及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日语成语 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积淀,更是文化的映像”[1]。语言中存在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与其民族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正如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所说:“言叶はそれを生み出した社会的文化であり、文化的视点を离れて言叶を考えることは生きた本当の言叶を眺めることにはならないであろう。”[2](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文化中文化性最强的一个部分,更是民族文化精华的体现。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势必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学习和掌握成语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文化能力,文化能力的增强必将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日本文化纷繁复杂,并且吸收多国文化的精华,拥有大量的成语。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方面简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引起人们对成语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视,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日语成语,并在语言实践中准确地表达成语的意义,避免由于不了解日语成语的文化背景而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日本权威词典《国语大辞典》这样解释成语:“古人が作って、昔から屡々用いられて来た语句、合成语、熟语など二语以上が缠まってきた言叶。”(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词句、复合语、熟语等由两字以上构成的语言)可见日语成语包括汉语中的二字四字词组、谚语、惯用语句、格言、歇后语等。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必将与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3]。日本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岛国,盛产各种鲜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从最普通廉价的「鰯」到最稀少昂贵的「鲷」都大量出现在成语中。「鰯の头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鲷の尾より鰯の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鲭を読む」(故弄玄虚);「鳗登り」(扶摇直上);「鲍の具の片思い」(一厢情愿);「虾で鲷を钓る」(抛砖引玉);「山芋が鳗となる」(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鲈庖丁」(尔虞我诈);「鼈が时を作る」(异想天开)等。正是因为“鱼”是日本民族饮食的主角,所以在日语成语中鱼的种类被详细地划分,各类鱼的形象特点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因为日本的海产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海产品,所以日本民族对食品调料便不像大陆民族那样急切和讲究。在日本很长时间只把「塩」和「味噌」作为调料品。「塩」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因此各家各户味道都一样。但是用大豆做的「味噌」每个人做的味道都不相同。如果自己做的「味噌」比别人的都香,就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于是便有了日语成语「出前味噌」和「味噌が上がる」(自吹自擂);「味噌を擂る」(阿谀奉承)。但是如果配方比例出了问题,「味噌」就会做失败,所以「味噌を付ける」就是“丢人现眼”的意思。此外,「味噌もくそも一绪にする」(好坏不分);「味噌が腐る」(指嗓音太坏)等。

日本列岛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特别恶劣,以种植水稻谋生。引水灌溉是种植水稻的重要必备条件,因此各家各户经常发生水源纠纷,成语「水挂け论」(争论不休)。日本民族以大米为主食,相关成语有:「他人の饭は白い」(家花不如野花香);「花より団子」(舍华求实);「朝饭前」(一蹴而就);「冷や饭を食う」(坐冷板凳);「饼は饼屋」(无论做什么事情还得依靠行家);「同じ釜の饭を食う」(亲密无间)等。

日本频繁受到台风、地震、海啸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古代日本民族对一切自然现象都十分恐惧、敬畏,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灵魂的,都是神的化身。日本民族信奉「神」「霊」「鬼」,认为「鬼」是「神」从天上、海上、山上派遣来到地上后的变形,它力大无穷、冷酷无情,非常可怕。由此产生「鬼に金棒」(如虎添翼);「鬼の空念仏」(虚情假意);「鬼の井沼に洗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心の鬼にする」(横下一条心);「鬼を酢にして食う」(天不怕地不怕)等。在威力无比的神和大自然面前,人要生存下来就必须祈求神灵的庇佑。日本全国各地遍布大大小小的「神社」,里面供奉着不同的「神様」,每年都要举行各式隆重的祭祀活动,日语称之为「祭り」。「最初の祭り」指非常隆重、热闹;而「後の祭り」指错过了时机,毫无意义。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在日本列岛上生存繁衍,岛国文化是日语成语的生命源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文化形态的象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4]。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会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成语。

日本民族自古以来信仰「言霊」,认为语言具有不可思议的灵验力。这种灵验力既能带来吉祥,又会招致灾祸。心里期盼的吉祥如果随便说出来,「言霊」就会失效。日本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慎之又慎,主张「言叶多きは悪し」(言多必失);「沈黙は最大雄弁なり」(沉默是最佳的雄辩);「口は祸の门」(祸从口出);「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由动词「言う」构成的成语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言い落とす」(信口开河);「言いふらす」(散布谣言);「言いまくる」(口若悬河)等充分反映日本民族对发言的消极认识。

「花道」「茶道」在日本民族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闻名世界境界极高的艺术。成语「草花三年」指学习插花是从最一般的插草花开始练习的,但是要插得好至少要勤练三年,以此成语强调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茶道」的礼仪作法非常难,但是早晨吃的普通的「お茶の子」是谁都会做的最简单的事,由此便有了成语「お茶の子さいさい」(轻而易举)。茶艺不精,随随便便泡茶有了成语「お茶を浊す」,指含糊其辞、马马虎虎。以茶为题材的成语还有「茶にする」(爱理不理);「灭茶苦茶」(乱七八糟);「番茶も出花」(旧貌换新颜)等。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日语成语生存的肥沃土壤。 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朝夕相处。

某些动植物的特性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日语中就有很多以动植物设喻的成语。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自古以来深受日本民族的喜爱。樱花花期极短,但它齐开齐落、绚丽缤纷、轰轰烈烈的“集团主义美”,在凋谢前依然保有高尚风范,这些都是日本民族毕生所追求的崇高品质。在日语中有许多以樱花为主题的赞美的成语:「桜は花に现れる」(才华横溢);「桜は七日」(在短暂的一生中也要干出宏伟的事业);「三日见ぬ间の桜」(世事无常)等。日本两大重要的节日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一定要插「菖蒲」,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一定要装饰「菊」。但是节日第二天六日的「菖蒲」和十日的「菊」就没有任何用处。成语「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就表示错失了良机,没有任何价值,意同汉语的“雨后送伞”。

「河童」是日本神话故事中虚构的动物形象,擅长游泳,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深得日本人的喜爱。「陆に上がった河童」(虎落平川);「河童に水泳に教える」(班门弄斧);「河童の川流れ」(淹死会水的人)。「鹈」是专门吃鱼的,它吃鱼时是一口将鱼整条吞下。借用这种现象成语「鹈呑みにする」比喻不求甚解,或是上当。「亀」是日本民族非常喜爱的动物,人们认为「亀の甲より年の功」(姜是老的辣),希望「亀は万年」(像龟一样长寿)。日本民族认为自己的体内都栖息着「虫」,这些「虫」长得什么样、藏在体内什么地方谁都不知道,平常这些「虫」潜伏在体内某个地方一动不动,让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一有时机它们就会行动起来令人难以对付。这些「虫」操纵指挥着每一个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于是产生了很多以「虫」设喻的成语。「虫の居所が悪い」(心中不快);「腹の虫が纳まらぬ」(怒气难消);「虫すが走る」(令人作呕);「虫の知らせ」(事前预感);「泣き虫」(爱哭的人);「弱虫」(胆小鬼)。而「虫がいい」指体内的虫子在洋洋得意地任意摆布着人的行为,不管别人的感受,意同汉语的“自私自利”。此外,日语中还有很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猫、狗、牛、马等设喻的成语,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动植物是日语成语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对于这些带有特殊民族文化烙印的成语,一定要在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才能避免误解、误译、误传。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会给人的思维产生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动力。思想文化渗透同时伴随着语言渗透,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再现不同的文化传统。

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经历多个时期。中国的“道教”最早传入日本,日语成语「六神主なし」(六神无主),「六神」就是指道教中的“心、肺、肝、肾、脾、脏”六脏之神。随着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提倡的“修己治人”的儒学也传入日本。儒教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日本民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并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产生很多蕴含儒教思想的成语如:「孔子の倒れ」(人无完人);「犬に论语」(对牛弹琴);「男は松女は藤」(男尊女卑)等。公元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人的人生观,成了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佛教中把善恶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最高的无色界称“有顶天”,能登上这一最高境界当然是欣喜若狂,于是有了日语成语「有顶天になる」(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僧人们每天赤脚行乞,晚上回到寺院一定要洗净脚才给信徒们讲经说法,所以「足を洗う」表示洗手不干。和佛教有关的成语还有「仏顶面」(板着面孔、绷着脸);「仏の颜も三度」(事不过三);「お释迦に経を闻かせる」(班门弄斧);「有为转変は世の习い世」(世事无常)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日语成语已深入日本人的生活。宗教信仰给日语成语提供充足的养分。

综上所述,日语成语丰富多彩,充满智慧和创造力,是蕴含日本文化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更是日本文化的精华和核心的体现,在文章和交流中使用率极高。我们必须重视对日语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并不断提高日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金智.语言·社会·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1994.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尚学図书辞书编集部.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辞典[M].日本:小学馆,1982.

[6]古学谦,刘鸿鳞.汉日成语谚语对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日语800字小论文格式

日语专业本科大学生毕业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论文书写格式是如何的呢?下文是我收集的日语专业本科大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求,欢迎大家阅读!

一. 论文的组成

1. 论文封面指学院下发的硬封面,装订论文时向相关老师领取。

2. 学位论文作者声明(优秀毕业论文作此声明)为中文,见附件一。

3. 开题报告,例文见附件二。用日语书写(一份表格,请查看附件三;一份文字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全篇除了参看文献中的中文参考书目用宋体外,其余全用MS Mincho字体):

标题(论文作成开始报告书),三号字,加粗,居中。

空一行,左对齐,専攻、学生番号、氏名、指导教师及冒号用小四号字体,加粗,相应内容用小四号字体。

接下来空一行进入开题报告正文,必须包括以下几项:テーマとその由来、テーマを选んだ理由と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び実行可能性分析、研究方法及び内容、スケジュール、参考文献。以上项目用MS Mincho字体、小四号字、加粗。相应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具体格式请参看附件二。

4. 任务书。见附件四。

5. 论文指导记录表,见附件四。由学生填写,论文指导教师签名(至少9次)。

6. 论文内封面:论文内封面统一用日文书写,最上面为襄樊学院校徽。包括论文题目(正标题 明朝MS Mincho,三号,居中,加粗,20字以内;有副标题的,置于第二行,明朝MS Mincho,小三号,居中,加粗);专业(専攻)、学号(学生番号)、姓名(氏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论文定稿时间(统一为2010年5月,明朝MS Mincho,小四号,居中,加粗)。

7. 论文前五页包括第一页:署名;第二页:要旨(须在300字左右)、キーワード;第三页摘要(须在300字左右)、关键词;第四页:谢辞;第五页:目次。前五页页码用Ⅰ、Ⅱ、Ⅲ等标注在右下角。

①署名:用日文书写(标题:明朝MS Mincho,四号,加粗,居中。下一行,署名内容:明朝MS Mincho,小四,段首空一格)

②要旨、キーワード:

段首空一格,要旨和冒号(加粗),五号字。紧接着为要旨内容,五号字。

下一行,段首空一格,キーワード和冒号,明朝MS Mincho,五号字。キーワード应在五个左右,キーワード与キーワード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キーワード后无标点。

③摘要、关键词:

段首空两格,摘要和冒号(加粗),五号字。紧接着为摘要内容,五号字。

下一行,段首空一格,关键词和冒号(加粗),五号字。紧接着为关键词,应在五个左右,关键词的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

④致谢用“谢辞”表示,致谢内容用日文书写(标题:明朝MS Mincho,四号,加粗,居中;下一行,谢辞内容:明朝MS Mincho,小四。段首空一格)

⑤目录:目录用日文还是中文应与论文正文主体保持一致。日文名称:目次。目次(明朝MS Mincho,四号,加粗,居中);空一行进入目录内容(明朝MS Mincho,小四)。中文名称:目录(宋体,四号,加粗,居中);空一行;目录内容(宋体,小四)。

目录(目次)中序号,一级序号为1、2、3、4等。二级序号为1.1、1.2、1.3等,三级序号为1.1.1、1.1.2、1.1.3等,依次类推。

8. 正文:(包括脚注和参考文献)用日文书写。

二. 正文书写

1. 字数:7000~10000字。

2. 使用语言:日语。

3. 正文开始部分:

论文标题,明朝(MS Mincho)字体,四号字加粗,居中。接下来为:専门、学生番号、氏名、指导教师,明朝(MS Mincho)字体,五号字加粗,左对齐,相应填写内容为明朝(MS Mincho)字体,五号字。

空一行,另起一段,段首空一格,要旨和冒号(MS Mincho字体,五号字,加粗),要旨内容(日语,MS Mincho字体,五号字)。

另起一行,キーワード,冒号(MS Mincho字体,五号字,加粗),キーワード内容(日文,MS Mincho字体,五号字)。キーワード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无标点。

空一行,另起一段,段首空两格,摘要和冒号(宋体,五号字,加粗),摘要内容(宋体,五号字)。

另起一行,段首空两格,关键词和冒号(宋体,五号字,加粗),关键词内容(宋体,五号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最后一个无标点。

4. 另起一页进入绪论(はじめに)。

使用字体:

用明朝(MS Mincho)字体。各章一级标题用四号,加粗。各章小标题用小四号,加粗。正文内容用小四号。正文不得使用斜体和字体着色。

份数:定稿后打印两份交至指导老师处。

5. 用纸:毕业论文撰写须选用A4纸,并打印成文。

6. 页面设置:

⑴页面设置按默认格式 (上、下:2.54cm; 左、右:3.17cm),左装订,三个钉。

⑵行距:1.25倍行距。

7. 正文部分页眉需设定“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字样,小五号宋体,右对齐。非正文部分不需加页眉。

8. 页码:

正文页码在底端右侧,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1.2.3… 。

9. 图表:图表必须注名序号和名称,如 图1, 《2000至2005年日本进口贸易额增长明细》, 引用他人图标必须注明出处。

三. 正文各部分撰写要求

1. 绪论(はじめに):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2. 论文主体(本论):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 结论(おわり):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4. 注释(注釈):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引用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用页脚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如下例所示)。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释时,按各注释出现的先后,按序排列,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文中序号用右上标的①、②、③等。

注:(加粗,日文用MS Mincho,五号,左对齐,中文用宋体,五号,左对齐)

①「考える」の(知力を働かせる)という意味特徴は、长嶋(1979)の记述を受け継ぐものである。

②松木(1995)と砂川(1987)を参照。

③田中角栄:政治家、1947年代议士となり、72~74年首相・自民党総裁。中日国交正常化を実现。政策として打ち出した「日本列岛改造论」は狂言物価を招き、ロッキード事件で実刑判决を受ける。

④赵慧.从生态批评看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科技关系[J].聊城大学学报,2007,(2).

⑤袁宪军.华兹华斯的《水仙》与诗歌语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

⑥马玉凤.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2005,Vol.33 (3).

⑦王颖.华兹华斯诗歌的现代阐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技报),2007.8,VOL.21(8).

⑧刘启君.浪漫派诗歌——情的兴发,意的表达[J].双语学习,2007.11: 21-23.

5. 文献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用五号字,排序先日文后中文。具体要求请参看附件五。

四. 其他

1. 术语和标点符号要合乎日文的规范。

2. 如果文中夹杂中文, 字体使用宋体, 字号同前后文的日文。

3. 例句图标的序码要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一律使用半角,序码采用当页单独排序的方式。比如第一页的脚注为①②③,第二页也要重新从①开始。

4. 正文中的注释序码为右上标的“①②③”,相关文中的序码使用①②③……

5. 标题体系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安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除第一级外,其余各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和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空一格接写标题,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顶格书写序数和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须序采用A.B.C.…和a.b.c. …两层,标题均空一格书写序数和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数字加半括号或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6. 如遇未规定的其他格式问题请和指导教师探讨商定,尽量保持页面整洁美观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4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 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________

题目开头空2~4个格。每段开头空一格。

日语作文不像写英语或者汉语作文一样,日语作文有日语作文的格式。

日语作文横写:

1) 句号与逗号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左下方。横写时逗号多用“,”号,但也有人用“、”号。

2) 小写的“つ、や、ゆ、よ”等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左下方。

3) 横写时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一个格写两个数字。

日语作文竖写:

1) 标题写在第一行,前面空三个或四个格。较长的文章,也有标题的右侧空一行的写法。

2) 作者名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姓与名一间空一格。名字写在一行的下方,通常最后一字的后边空一格。

3) 正文写在作者名的下一行或空一行。

4) 逗号或句号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右上方。

5) 小写的“つ、や、ゆ、よ”等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右上方。

6) 段落的开头要空一格。

一般是这样:はじめに(引出论题,比如说为什么想到写这个,研究意义之类的)本文(正文,下面列出主要要论述的,一般分点论述)一、二、三、おわりに(总结一下)参考文献PS:如果是大的论文,如学位论文,正文之前应该还需要写“先行研究”(文献综述)

日语论文范文范文800字

中国人喜欢作者吃饭,日本人喜欢跪着吃饭生活习惯差异对比性研究一、前言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和我们的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两国在各个方面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为双方带来巨大利益。我们常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亚洲发展的两个火车头。中国和韩国及东盟即将建成共同市场,日本也和韩国及东盟签署了建立共同市场的协议,两国政府最近也在研究探讨建立包括中国和日本的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可能性。同时,两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加。日本是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技术来源国,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包含很多日本的技术和关键设备,在日本制造的产品中也包含大量的我国零部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个互惠互利的局面。平均每天有上万人在两国之间往来。日本外务省在调查报告中认为,本世纪对日本影响最大和最重要的国家是中国。相对而言,对中国影响最大和最重要的国家中,日本肯定也能排到前三位。研究探讨中日两国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十分必要。二、中日两国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研究(一)电视节目和新闻报道方面的差异1.日本方面的情况日本全国各地的普通电视频道很少,基本上都是7个。被称为国际大都市的首都东京,其普通电视频道也不例外,只有7个,实在少的可怜。但是,每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都有自己的特色,节目经过精雕细琢,很有自己的风格,没有雷同感。很少有电视台大量播出电视连续剧。电视剧往往最多才十多集,每周才播放一集。几乎没有人通过电视从头至尾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日本的新闻报道以吸引人为标准,经常报道奇人异事,甚至不厌其烦播放奇谈怪论,极端言行,不停地刺激人们的神经。每天24小时新闻不断,但从第一条新闻看到最后一条新闻,也看不到有日本首相和中央政府官员接见外国首脑、大臣的画面。本地台也极少报道县知事及县议员,市长及市议员接见外宾、参加会议、发表讲话、出席庆典等活动。重大事故发生时,新闻媒体会进行不间断的追踪报道。详细报道事故死伤的具体人数、姓名、生前主要活动、亲人的悲伤及吊唁活动。肇事一方的详细资料、对事故的反映、不停的进行道歉谢罪。各界人士的反映也是报道的重要内容,并不厌其烦的追究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让人看后伤心不已。2.中国方面的情况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几十个,有的大城市甚至有上百个电视频道,让外国人感到难以置信,但个个频道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缺乏创新型,看完节目感觉都很雷同,没有新鲜感。电视连续剧大多两集连放,甚至一天放三四集。内容也是你刚播完我开播,反反复复无数次。新闻报道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前提,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决不会报道奇谈怪论、歪理邪说。最前面几条重大新闻必定是时政要闻。如中国首脑和政府官员依次接见外国代表团或参加重要活动的报道。地方台也是首先报道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主持会议、讲话及重要活动的报道。重大事故发生时,原则上避免报道死伤的具体人数,而是集中精力报道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各界人士救死扶伤的过程和抢救者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体现人道主义的各种慰问。把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宣传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后深受鼓舞。不过,一场令人伤心的不幸事故,被写成以救死扶伤的英雄事迹为题材的报道文学,实在让日本人难以理解。(二)时事政治方面的差异1.日本方面的情况青年人把自己挣钱和个人生活看得很重,多数人对政治漠不关心,认为那是政治家的事。上至全国大选,众参两院议员补选,下至县知事、县议员、市长及市议员选举,青年人的投票率都很低。全国平均投票率约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年轻人仅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不参加任何投票。2.中国方面的情况年轻人热心政治,把政治看的比生命都重要。有关政治方面的活动,一般都乐于参加。政治上追求进步,是当代青年人的首要选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负不惜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三)公事和私事方面的差异1. 日本方面的情况公私分明。不能用公车办私事,不能在工作时间办个人的事。包括单位的领导人在内,不能用单位的电话和朋友及家人聊天,不允许用办公室的电脑发送与单位无关的电子邮件,不允许在上班时间浏览因特网、打游戏、看报纸等。违规违纪现象十分罕见。汽车工业发达,人均收入高,一个月的收入可以买一辆普通汽车。一家四口人有2-3辆私人汽车已很正常。但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建筑拥挤,停车场少,而且很贵,每小时300-600日元,一个月下来需5万-10万日元,占年轻人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用这笔钱可以买一辆二手汽车。所以有车者平时上班一般不开车,而是坐公交车,地铁,电车或骑自行车。星期六,星期天,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外出游玩购物时才开自己的私车。2.中国方面的情况虽然也要求不能用公车办私事,但顶风违纪的现象屡禁不止。用公车接送自己的孩子,开公车办自己的私事还相当普遍。领导人打单位的电话办私事,上班时间玩电脑,上网聊天,打游戏,看报纸也屡见不鲜。月收入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但汽车价格却比日本还贵得多,各种费用也比日本多。普通人买不起,或者买起用不起。有车者多是有钱人或单位的领导。因为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平时上班必开,管他道路是否拥挤或堵塞。星期六,星期天及其他节假日外出旅游,到外地的多不开自己的车,而是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出租车生意比日本红火得多。(四)乘坐交通工具时的差异1.日本方面的情况乘坐地铁时,坐车的人提前买好电子车票,进站时投入验票机,然后等车、上车、下车。出站都不用检票。车来后下车的人全部下完,准备乘车的人才有序上车。绝对没有一拥而上的情况发生。车上也是井然有序,里面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即使空着,站在一旁的乘客也不会去坐。乘坐火车时的情况也和中国不同。火车速度快,但费用高,所以乘坐火车,特别乘坐新干线的,多是些有钱的富人或外出出差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人则选择速度慢,但费用只有火车三分之一的长途公共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乘坐飞机时我们看到,司乘人员,特别是国际航班的司乘人员,总是面带笑容。和人讲话,首先微笑。进出机舱先鞠躬。乘客等飞机停稳后才先后起身拿行李架上的行李,走出飞机之后才开始打手机。日本的交通规则是:车辆和行人靠左边走,司机坐位在右边。车辆无条件为行人和自行车让位。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阪,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交警,汽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2.中国方面的情况坐车的人买票进站,经工作人员检票后进入。只要地铁的门一开,不管下车的又没有下完,乘车的人早已蜂拥而上。下车的和上车的往往是在拥挤和摩擦中进进出出。车上你挤我扛,老弱病残孕专座多被普通人占据。 有钱的富人及外出出差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长途出差经常坐飞机,短途则开着自己的汽车。所以乘坐火车的多是些穷人,学生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坐飞机时,经常看到司乘人员总是面无表情或表情严肃。开始时鞠躬,但坚持时间不长。飞机一落地乘客就急着起身拿行李架上的行李,后面的人挤着往前赶。飞机一落地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打手机和外界联系。速度上总比日本人超前一大步。中国的交通规则是:车辆和行人靠右边走,司机坐位在右边。车辆和行人经常抢道。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很多,大街上、十字路口交警成群,汽车和人流抢道。五)请客吃饭及饮食习惯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招待客人往往实行分餐制,谁吃饭谁掏钱。一般是提前说好价位,吃饭前交到主人手里。饭菜也是人手一份,各吃各的,很卫生。宴席上所点的菜肴要全部吃干净。桌上一点不剩,主人会很高兴,觉得脸上有光。如果剩很多,则主人会以为饭菜不合口味,没有照顾好客人。餐桌上的牙签也很讲究,每一个包装纸袋中只放一根牙签,使用一个牙签将破费一个包装纸袋。日本是岛国,常吃鲜鱼等海味食品。尤其多生吃,讲究食品的种类、形状、新鲜度等。日本人喝低度酒,还经常掺水喝,并以喝醉为荣。2.中国方面的情况除婚丧嫁娶等大型宴会外,招待客人往往是主人一家掏钱。即使是同事们一起吃饭,也是今天你掏钱,下次我掏钱。很少是兑钱吃饭。宴席后如果不留下满满一桌的酒菜,主人会觉得没有照顾好客人,没有让大家尽兴,吃好喝好,脸上无光。餐桌上每一个包装纸袋中总放两根牙签,使用一个牙签将破费一个牙签再加上一个包装纸袋。中国大部分地方远离大海,一般吃熟食。喝的酒度数很高,但一般不以喝醉为美。(六)优质产品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工业大国,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产品也主要出口到国外市场。贸易立国,技术立国是日本基本国策。最高质量的商品往往只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不允许轻易出口,以免失去技术领先地位。被标为国产的商品,价格最贵,最受国民喜爱。出口商品的质量,式样往往都是国内淘汰或即将淘汰的二流货。2.中国方面的情况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生产全球百分之七十的玩具、百分之六十的自行车、百分之五十的鞋袜、百分之五十的电饭锅、百分之三十三的电视机和空调机、百分之二十五的洗衣机、百分之二十的冰箱。最高质量的商品往往廉价出口到国际市场,让给外国人使用。从外国进口的商品,价格贵得惊人,但越贵越受国人欢迎。(七)购物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在店中购物只看样品不看实物。如果看上某一商品的样品,就会和商店里的服务员交涉价格,售后服务等条款,然后提取库存货就走。从来没有日本人在店里当面开箱检查自己购买的商品在性能,型号及附属品方面是否和样品一致。如果碰到外国人要求开箱检查,他们会非常反感,认为自己的诚信受到无端的怀疑。服务员对本国人比对外国人服务态度更亲切,更客气,服务更佳。2.中国方面的情况在店里看中自己想要的商品,进行一系列讨价还价后决定要买,必定在店里当众开箱检查自己购买的实物。不检查就不足以放心。服务员也乐意让顾客开箱检查,经双方当面确定无误后交货。不然售出后容易和顾客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对外国人,其服务要比对本国人更卖力,更殷勤,服务更到位。(八)问路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有关人员会耐心地、详细地告诉你具体的路线,生怕你听不明白耽误你的正事。有时或许你听得有点不耐烦。即使是路人,也会全力帮助你的。热情得让你下次不好意思再问。2.中国方面的情况有关人员基本上不使用语言,而是用头往谁也搞不懂的方向那么一晃,然后再也不想理人,让人感到很失望。有的路人甚至故意说错,让你兜一大圈再回来。(九)垃圾分类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在路口、商店、学校、工厂、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垃圾箱上都清楚地写着瓶罐类垃圾投放处、报刊类垃圾投放处、其他类垃圾投放处。家庭垃圾投放,更是细到厨房垃圾、碎纸、贝壳、木棍、塑料瓶、手帕、碎玻璃、化妆瓶、灯泡等规定。对文盲为零的日本人来说,这种垃圾的识别方法或许有点太简单,好像是大学生在做加减法。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垃圾,无论是走到拥挤的地铁,还是人头攒动的商场,地面都光洁如新,地铁的墙壁上也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现象;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场所抽烟和吃零食,更没有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习惯;2.中国方面的情况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垃圾箱,上面却用高深的化学专用术语清楚地写着有机类、无机类。在基础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的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道清楚什么是有机类、什么又是无机类。这好像是小学生在做微积分。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你随处可以看到垃圾。墙壁上乱写乱画的现象普遍;公共场所抽烟和吃零食习以为常,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十)海关出入境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护照上整整齐齐的盖着出国一个章,入国一个章。通常是一一对应,非常工整,圆章日期清晰可辨。一页用完用下一页。2.中国方面的情况没有使用过几次的崭新护照,海关人员就喜欢往最后一页盖章,而且没有规律,圆章日期模糊难辨。(十一)语言文字方面的差异研究1.日本方面的情况古代中国比日本强盛,日本人不断来华学习、取经,把中国的汉字直接拿过来使用。还发明了平假名为汉字注音、片假名对所写部分进行强调。近代日本人又发明了一些中国没有的汉字。明治维新以后向西方学习,从荷兰、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引进大量外来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美军占领,日本全盘西化,从美国引进大量外来词,其意义不明就连日本人也不明白。2.中国方面的情况古代中国文明进步,很多文人毫无保留地向日本传授文化与技术。日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而中国人奉其为上宾。到了近代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贫民弱,不断有人东渡日本学习东洋文明,开始将那些近代日本人发明的、中国没有的汉字拿过来新规使用。如人气、写真、刺身、料理、干部、革命等等,不胜枚举。到了现在,两国均成为东亚强国,在语言文字方面互学习吸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结束语日本是个经济先进、百姓富足、社会公平、吏治良好、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的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东方文化,但日本又是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受西方生活习惯影响巨大,加上日本特有的传统和文化的影响,很多地方和我们存在差异。只有认识到差异的存在,做到求同存异,才能和日本人交往时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友好相处、互利合作。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意图所在。

「私の一日」 毎日早起(まいにちはやお)きして、颜を洗(あら)ってから散歩(さんぽ)に出(で)かけます。朝御饭(あさお饭)を食(た)べたら、そろそろ授业(じゅ业)が始(はじ)まります。午前中(ごぜんちゅう)は日本语(にほん语)の授业(じゅ业)で、先生(せんせい)はとても亲切(亲きり)に教(おし)えてくれます。日本语(にほん语)は难しいけれども、面白(おもしろ)いと思(おも)います。授业(じゅ业)の后(きさき)、自由(じゆう)に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でぃすかっしょん)できます。お昼(ひる)の后は少(すこ)し休憩(きゅうけい)します。午后(うまきさき)、しばらく図书馆(ず书馆)で本(ほん)を読(よ)みます。それから好(す)きなスポ(すぽ)ーツ(つ)、バトミントン(ばとみんとん)やテニス(てにす)に兴じます。五时(ご时)ごろになると、学校(がっこう)のショップ(しょっぷ)で少(すこ)し买い物(もの)します。夜(よる)は映画馆或(えいが馆あるい)はネットカフェ(ねっとかふぇ)へ行(い)きます。十时(じゅう时)ごろに就寝(しゅうしん)します。 「私の一日」 私は毎朝6时半に起きます。そしてラジオの中国语の勉强を始めます。中国语の発音は大変难しいです。7时半ごろ朝ご饭を食べます。 私の家は郊外にあります。会社は町のまん中にあります。家から駅まで10分あまり歩きます。そして电车で会社へ行きます。家から会社まで55分かかります。电车はいつもたいへんこみます。会社は9时に始まります。仕事はたいてい6时に终わります。 どきどき駅からタクシーで帰ります。3分ぐらいです。170円かかります。私の会社は旅行会社にいます。支店は全国に八か所あります。仕事はたいへんおもしろいです。私はよく出张します。来周は九州へ行きます。しかし、出张はとても疲れます。日曜日はほんとんどの会社は休みます。しかし、わたしの会社はめったに休みません。社员は交替で休みます。休みの日は一か月に4回とどです。その日は昼ごろに起きます。あまり外出しません。家でゆっくり小说を読みます。夜はビールを少し読みます。そしてステレオで音楽を闻きます。ときどきテレビも见ます。 第二篇:私は日本语の専门の2年生です。毎周月曜日から土曜日までの午前学校で授业を受けます。ただ土曜日の午後と日曜日は休みです。ふだん授业を受けてとてもしんどく感じて、それに紧张します、しかし今年3级试验を受けるために、しっかり勉强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ですから日曜日の时にだけ、ゆっくりしてきらくになります、友达と一绪にかいものに行ったり、おいしいものを食べたりして、本当にとても楽しいです。日曜日が大好きです。汉译:我是日语专业的2年级的学生。每个星期一到星期六的上午要在学校上课。只有星期六的下午和星期日是休假。平时上课感到非常的累,还有紧张,但因为今年要报考3级,所以就要努力的学习了。只有在星期日的时候,才能好好的放松自己。和朋友们一起去购物,吃好吃的东西,真是非常开心。最喜欢星期日了。

在高考日语中日语作文是拿高分的关键。芥末高考日语每年都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日语系教授的指导下,分析真题的出题形式和角度,研讨高考日语的命题思路,形成教学和教育的方案,并且为大家出具高考日语作文的范文,让大家掌握高考日语作文的技巧。想要冲刺高考日语作文,在芥末高考日语复习方法的指导下,短时间内,拿高分并不难。

下面为广大高考日语考生准备了两个基础的高考日语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考日语真题

真题是最好的老师,将近十年的高考日语题目总结到一起,认真观察仔细推敲,把每一篇范文都吃透。虽然说高考作文是即兴创作,但是真的的作文高手也是千锤百炼而来的,真题范文不可少。

在作文复习中,我们也要给自己掐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写好高考日语作文除了新颖的立意,构思扎实的日语功底外,还要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精神准备。我们要利用我们能够利用的一切来洞悉高考日语作文,毋庸置疑,历年高考日语真题就是最有利的工具。它是最权威,最真实代表出题专家思想的来源。

我们拿真题来做,不仅仅是为了做而做,更多的是研究老师们的命题思路。我们观察以下几个题目:

2018、雨の日に

2017、对细小的幸福怀有感谢的心

2016、如果有自由时间的话

2015、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2014、关于和家人一起吃饭

近五年来看的话,都是命题性的作文,共同点都很贴近高中生生活,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都是很常规的题目。属于高考日语作文中陈述意见和感想文。所以平常练习要把这些作为重中一重。从高中的身边生活入手。

2、高考作文时的注意事项及写作技巧

在上高考考场前,考生要做到的是在15分钟内构思写出一片草稿,并且用语适当,表达形式多样化,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准备一些话题范文模板,每天背诵一些好的万能句子。比如:経済の発展に伴い、教育の重要性は多くの人に知られている。像这样的句子,此处的"教育"可以灵活修改。

高考日语作文一般分为3-4段,第一段和最后一对应该前后照应题目,做到首尾呼应。表明自己观点。二三四段,每个段落应该有自己的"主题句",确定好句子,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入手。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性,逻辑性。

【2018年高考日语作文真题】

晴天时,我们可以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雨天时我们同样能够外出购物,看电影或会朋友等。雨天时,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请以「雨の日に」为题写一篇短文。

日语要学好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学习,也是创建了一个群每天都有分享学习方法和专业老师直播日语课程,这个裙开始是七九八中间是二11末尾是七四三,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免费送日语自学资料100多G网盘,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氛围相互之间的交流是相当重要的,进群相互学习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写作要点:

小学语文论文800字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下面我给你分享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课堂氛围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曾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一段话:“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此刻,我便想到了《西游记》中各位大仙的兵器,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说道:“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学生齐声否定后,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所谓‘吸进去’就是指将知识记入脑海中。”我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只有教师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为他们搭建自由表达、自由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课堂氛围才能良好。

二、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抓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育家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践操作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学生通过想象、查阅资料、合作、动手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教师变得书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助手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我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我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兴趣的保障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氛围才能积极活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老头子最后与两个女孩儿告别时说了些什么话?老头子会因为这次失误而改变性格吗?学生看到问题兴趣便油然而生。紧接着,我让学生在事先分好的小组里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讨论得有声有色。这种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尽情想象、尽情表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一定能寻找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王素静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河渠小学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篇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法意见

一、正确认识学法指导的意义

语文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注重学法指导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尤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法指导已被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着。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法指导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中一直未能突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藩篱,这显然与课程改革提倡的的精神理念相违背。教学中,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使学生“会学”。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淑湘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因此,我们在重视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研究,努力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诚然,作为教师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准确把握学法指导的常用方法

(一)讲授法

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练习并反复实践,直至熟练。如理解词义句义法、概括中心法,修改文章法等。

(二)总结法

所谓总结法就是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给以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采用的哪种新的学法,并密切关注学习过程,学后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总结归纳。

(三)示范法

利用典型范例指导,学生依照方法步骤尝试学习,达到掌握的目的。如修改病句的“读-找-想-改-读”法。

(四)对比法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要采用类化的方法,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对采用的学法进行比较筛选,精选出最恰当、有效的学法。

(五)迁移法

利用已掌握的学法去学习新的内容,根据内容变更创新学法。如古诗及现代诗歌均可采用迁移法学习。

(六)模仿法

教师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低年段朗读让学生模仿范读、录音及应用文的仿写等。

(七)渗透法

将方法渗透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体验实践掌握方法。

(八)尝试法

学生在尝试自学中,教师适当点拨,在交流合作中归纳总结新的学法。

(九)还原法

对于可正反操作的双向性内容,可采用还原法。如扩句缩句、陈述反问互改等,通过双向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总结出新的方法。

三、合理设计学法指导的步骤过程

(一)示范展示环节

小学生受年龄及心理限制,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而在授课起始,教师不便向学生直接讲授或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若直接讲授,很难被学生接受,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套搬,根本谈不上深入理解和主动应用。因此,在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示范演示,使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感受学法,领悟学法,让学生积累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切合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过程步骤明晰,层次脉路清楚,方法鲜明形象,易于把握操作,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发现和领悟学法。

(二)反思归纳环节

通过第一环节的感受了解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环节中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对第一环节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与复习,指导学生从教师的教法示范演示过程中领悟和发现学法,将学习过程中发现、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学法才会在学生的心田与脑海中扎根,从而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明晰和深刻。

(三)实践运用环节

第一环节的感受领悟和第二环节的总结归纳,已为后期的尝试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领悟和归纳学法只能是学法指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而不是终极目标。进入第三环节,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将领悟总结的学法大胆运用于尝试练习之中,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自学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学法,并不断熟练应用学法。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巩固并逐步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四)检查巩固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尝试练习之后,学法是否真正被内化或掌握,还不能定论。此时,教师必须采用得力措施和恰当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对学法自学运用的效果,掌握并了解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检查巩固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自学运用效果的检查,能及时肯定学生在学法运用中取得的成绩,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不断激励学生运用学法的的热情和兴趣,也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学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并逐步完善。

四、结语

总之,学法指导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善于把握教材中不同内容和文体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学法指导的程序步骤,合理选用学法指导中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和达到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

作者:薛万文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勤锋小学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篇三: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以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一种魅力,这种魅力不但会令学生心生羡慕,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运用华美的词句、灵活的方法感动学生的内心,把学生引入到美妙的语文境界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学之趣。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放风筝、耕种、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听到这些,学生怎能不兴趣勃发呢?

二、以赏识表扬,促使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任何人所付出的劳动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得到别人的赏识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小孩子表现得将更为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哪怕是极小的亮点都要给予肯定,给于表扬,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自信。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正是对赏识作用的肯定。虽然赏识没有付出物质的代价,但是它发挥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通常会伸出大拇指,或说一声“你真棒!”一句亲切简短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将会在学生心里形成美好的记忆,这个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大量实践证明,好学生的确是夸出来的。

三、以最佳的情绪密切师生关系

教师的情绪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所以,教师走进课堂以前,必须要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站在教室里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而且不但要微笑,还要笑得灿烂,发自内心的笑,这样才能在课堂活动中为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师生交心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整天板着脸,即使他的心地再善良,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难以沟通的。其实有很多教师为了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经常板着面孔去授课,给学生的感觉是望而生畏,这样课上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讲,不敢回答问题,生怕答错了受到教师的责备。这样的课堂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其教学效果是非常低下的,即使学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也是被强制灌输进去的。学生整天在这种压抑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久而久之,不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还会厌烦这位教师。可见,课堂上教师的情绪至关重要,教师激情的笑容是师生沟通心灵的纽带,是学生创新的动力,同时也是教师树立美好形象的法宝。

四、以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而且贪玩,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新课标也一直强调: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创设情境,组织学习活动,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用再用说教去教育学生,使学生不再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了启发,获得了亲身体验,从而寓教于乐,实现了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1.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若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2.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分组去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3.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五、结语

总之,只有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舒适优雅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安心、舒心地学习。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得热心、学得开心。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红杏出墙,彰显出青春活力。

作者:左世锋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王六村校区洪水口小学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是新任老师学习高效教学课堂的一种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1

从教多年,为了能给学生更好的课堂,将知识以更艺术的方式传播给他们,我阅读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和名著。最近我拜读了《经典课堂》一书,此书收录了窦桂梅、郭初阳、贾志敏等名师的经典教学实录,让我的确受益匪浅。拜读名著的同时,我常常在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究竟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读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教师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孩子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如何给孩子一个经典的课堂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情感的课堂

1.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教师应该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学习和成长。如教授《渔歌子》一课,教室通过激情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与作者张志和同喜同乐,达到情感的共鸣。

2、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有了它,才能在课堂中使学生充满情感,融情于课堂,融情于人生。在“情”中体验人生,学会成长。

(二)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在交流中塑造经典课堂。自读课文的教学,全部采用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

( 三)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我认为,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教师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己,以课堂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最“真”的情感,最“实”的体验,最“美”的心灵。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四)感悟的课堂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录像资料等位学生展示美丽的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四、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

2、有趣的作业形式

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的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3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经典的语文课堂回会给学生带来精彩的人生!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2

回首几年教六年级的历程,学生每一批都有每一批的不同,但是,细想来,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学习上 “主动”起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对知识,我愿是大海;做教师,我愿是春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

二、“把学生当正常人看”。

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地引导,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着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正常规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们也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获得施教者和周围人的重视与爱护。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的特殊学生往往是那些表现不好、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被称为是问题学生,而这样的学生,老师也往往是最感头疼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可取之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

我们班的王同学是一个胆儿小,有些口吃甚至近乎自闭的孩子。今天的语文课上,该轮到他回答问题了,只见他红涨着小脸,低着脑袋,结结巴巴的声音蚊子一般大小,他越是惊恐,学生们越是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王同学竟然紧张地哭了。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懊悔地自责起来:真不应该让他回答,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刺伤他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不让他参与,不是更挫伤他的积极性吗?在这尴尬之际,我倏地灵机一动,捕捉到了瞬间灵感:这名学生不就是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说话吗?我微笑地对大家说:“请大家趴在桌子上,只需用耳朵听就可以了。”学生们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都假装若无其事趴在桌子上。王同学慢慢地把头抬起来,从他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轻松和自信。此时此刻,就象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不知在什么时候,他早已不在害怕,他镇定自若的和大家的目光对视着,他获得了成功。王同学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学生们使劲的为他鼓掌,我也拼命地鼓掌,为他闯过难关,赢得自信,更为我自己鼓掌,能在关键时刻如此地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难道不是吗?孩子的心就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师对他的一点点保护就如同丝丝春雨让他有了争春的勇气。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这也成为我今后工作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不以成绩取人,善待每一个学生。

三、在实践中探求兴趣

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而不是天天强迫自己去学习,那样显然效率不高。假如老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得课堂充满趣味,我想大家应该会很主动地去学习,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在讲解课文或者试卷的时候我们不妨联系现实或者相关的资料绘声绘色的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

例如,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方式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最大限度激发积极性。倡导写读后感,排练故事使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把看过的《超人》写成读后感,再和其它同学的读后感制成电子版;有的学生喜欢与同伴合作把大家收集到的名人故事、自己的成长故事以及读后感办成一份电子报,也有能力高的学生利用网络办自己的电子报。有的学生找几个伙伴一起分角色排练喜爱的成长故事。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组织学生为校园小报、广播站积极撰稿。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助能力,使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让全体学生都能体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四、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例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相机返顾或推荐《小珊迪》《小音乐家杨科》等课文,引导学生把几个人物作横向比较,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分析感悟能力,这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相串联的;还可以从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学习小组里交流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王”的名作,花时少、收效高,关键是培养了学生广读博览的兴趣;还可以进行读写知识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新年的阳光照着小女孩小小的尸体上,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火柴梗。新年的街头热闹依旧,可怜的小女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们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由此,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让这一久远的童话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小女孩被奶奶紧紧地搂在怀里,她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到那没有饥饿、寒冷、痛苦的饿地方去了。她们向着光明和幸福飞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泼的孩子们把她们吸引住了,她们来到了,来到了你们的中间。你会 ,你会 ,你会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激发同学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要让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在他们的影集里、校园网里有珍贵的镜头;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我,资质平平,不求做一名 “艺术家”,但求做一个让课堂神采飞扬的教书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3

文章千古事。科举时代,又有一篇文章定终身的制度。的确,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过去的作文教学指导课,我们往往是给学生一个题目,在简单地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讲解完后,台下立刻显出一片“皱紧眉头,咬断笔头”的习作场面,之后的批改中总是会出现主题轻浅甜腻,思想触角只停留在生活的表象,情感的基调只有欢乐轻松而未探入复杂的深层,题材如出一辙,语言贫困乏味,假话空话一大堆,缺乏真情实感,生搬硬套,结构方法机械雷同,导致了学生作文与做人的背离,作文中所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两者之间相去甚远,同时导致了学生的思维指向单一、空间狭小。

作文指导课,教师须讲究“导”的方法与形式,注重解决三个问题,即一、为什么写?二、写什么?三、怎么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写作不仅是拿起笔来写在纸上那一段时间内的事情,意思的发生,需要的提出,都在动笔之前。认定中心,审查材料,也在动笔之前。提起笔来写在纸上,不过完成这工作的一段步骤罢了。有些人认为写作的工作在提笔来的时候才开始,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如此,写作就成为一种无需要,无目的,可做可不做的事了。”

一、为什么写?——明确写作目的,预防空洞、不知所云。

检验小学生作文的标准是: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文字通顺地记叙了事物。因此,作文指导课,教师必须设法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显生活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教师的指导,不能只把思路局限于大场面、大事件,应该让学生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跳出教材小书,放大阅读范围,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换句话说,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就是为了使学生确立真实和真诚的情感态度,在明明白白地弄懂“为什么写”这个问题的前提之下来进行习作。学生作文应该是从一己心灵体验出发,逐步地达到不自觉地“泻泄”和“倾吐”的境界,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便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不可抑止地发生了通过文字倾泻心绪的写作冲动。

二、写什么?——真实的表达。

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我们所一直强调的“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处处有生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劳动等方面逐步积累经验、体验感情,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之后能充分地运用习作素材。

学生习作素材的来源在于一、现实生活本身;二、现实生活在书本中的反映;三、现实生活在图画中的反映。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人与事,景与物,为我所用;二、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大力提倡“读写结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从丰富的语文教材中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把作文片断训练经常地、持久地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会学生能运用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做,既巩固了阅读教学效果,又促进了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解决了“写什么”,也就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积累到表达”的训练过程。修订大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过去的语文教育,是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而目前的语文教育,是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因此,作文指导就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指导,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表达。

三、怎么写?——正确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怎么写”就是如何表达,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语言描述见闻、感受,追求平白质朴,追求真实,反对虚假。即使学生的观点有些偏颇,也不要大惊小怪,认真加以引导,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职责。让孩子放开胆子写作文,是消除害怕作文情绪的关键,也是学好作文的良好开端。

“怎么写”这个指导环节,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语言要求,诸如贯穿语脉句序的通顺、吻合语境要求的得体、状物写形的准确、用词组句的简洁、整体风貌的朴素等,但是我们还应该提倡个性化行文,所谓个性化行文,体现在遣词、造句乃至文体的选择等各项硬指标与语调、文势和韵味等各项软指标,凡率性而为,凸显生命本色,无所粉饰,无所遮掩,一任才情,皆无不可。

“怎么写”涉及到写作方法的指导问题,教师在学生写作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上应该狠下一番功夫,努力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爱写”。《修订大纲》中把中年级习作的重点放在“自由表达”上,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体现了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有利于中年级学生打消顾虑,放开手脚,放胆习作,做到“敢写”;高年级,则加以收束,要求学生能全面地达到习作要求,实现“会写”。

学生要真正具备写作的硬功夫,关键还在于通过练笔和练口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如果能坚持以写日记、随笔和口头作文等形式来作写作训练,并循序渐进、科学引导、辅之以艺术化的精神激励,不失为实用价值颇高而又不使学生负荷过重、束缚过多的有效方法。

  • 索引序列
  • 日语小论文800字
  • 日语小论文范文800字
  • 日语800字小论文格式
  • 日语论文范文范文800字
  • 小学语文论文8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