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学报是c刊。
《湖南大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国内刊号:43-1286/C,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的教育类系列杂志。
《湖南大学学报》杂志收录与荣誉: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杂志特色:湖南大学学报标题:文章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新颖,能概括全文主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同时配有相应的英文翻译;湖南大学学报摘要:须客观地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篇幅一般不超过200字。其撰写要求见附录二。
湖南大学学报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词,每篇文章选3~5组为宜。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信箱。
文章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均应译出英文,著者姓名标出汉语拼音。
所投稿件,保证尚未在任何正式公开出版物上刊载过。
湖南大学学报审稿不快。因为人数较多,所以审稿速度很慢。不过编辑很细心。湖南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是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主要报道湖南大学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也适当发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优秀学术论文。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为创刊于 1913 年 7 月 1 日 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 (1924 年 ) 、《西大学报》 (1939 年 ) 、《西北学术》 (1943 年 )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 年 ) 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主要反映西北大学文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办单位——西北大学,具有公诚勤朴的办学传统与厚德载物的学术氛围,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211 工程”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支持的中西部 12 所高校之一。据新浪网最新公布的中国高校排名榜,西北大学居第 42 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编辑部一贯重视学术品位与特色栏目设置,严把学术与编辑规范质量关。近年来,更是把提高学术质量、形成学术特色视为办刊的生命线,先后聘请了国内百余名社会科学方面的专 家 教授为学报审稿,并与他们建立经常的通讯、网络联系。还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海外留学人员,陆续聘请了数名国外专家审稿,使学报刊发文章的选题和学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观,逐步形成了以 张岂之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国思想史”,以 彭树智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东研究”,以 何炼成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大开发”等名牌栏目,陆续向读者推出了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能及时反映该学科研究前沿成果,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被引用频次较高的重要文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统计与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一书介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在全国综合性学报 2001 年影响因子排序中居第 20 位。另外,《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连续多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和优秀编辑部,两次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百强社科学报” ( 位居第 23 位 ) ,一次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并被教育部连续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位居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第 14 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为全国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另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04 年报告,《西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名 19 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在注重发表学术研究前瞻性成果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要服从与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在已开设的“西部大开发”栏目的基础上,拓宽范围,找准切入点,将办刊学术方向定位于西部大开发,通过设立“西部经济发展”、“西部法制”、“西部人文”、“西部资源开发”、“西部考古”、“西部文学”等栏目,辟出较多的版面刊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8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并注明批准编号)、交稿日期。交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省县或市),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知名人士可略)后必须加注英文名。2)摘要应用100~200字集中表述论文最主要的观点,切忌将摘要写成提要(背景与意义的介绍)。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须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3)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4)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一般不超过8cm(半栏)或16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矢量图或高点阵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中英文字体均为小五宋,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须留出插图的位置,并贴复印件。5)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编排。各种文献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HT5”H〗专著:〖HT5”SS〗[序号]作者(外文姓名可缩写,3人以下全录,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外文文献须在作者前用方括号加注国别).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HT5”H〗期刊〖HT5”SS〗:[序号]作者.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HT5”H〗论文集〖HT5”SS〗中析出的论文:[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集主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HT5”H〗国家标准〖HT5”S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HT5”H〗专利〖HT5”SS〗:[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HT5”H〗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HT5”SS〗:[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要特别注意区别“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文中放右上角,注文置当页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2011版核心,位于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No.38位置,比较厉害的 复合影响因子:0.849 综合影响因子:0.503 主办: 西北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74XCN: 61-1072/N邮发代号: 52-1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13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湖南大众传媒有电子商务、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等专业。
湖南大众传媒有影视动画、动漫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2个业方向)、人物形象设计、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商务英语、休闲服务与管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新闻与传播、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创建于2000年7月,前身为1912年成立的涵德女子职业学校。194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在长沙市开设干部培训班;1951年7月,在“银干班”的基础上,接收长沙市私立昭信会计学校和涵德女子职业学校,成立湖南银行学校。
学术期刊: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被列为以下重要检索期刊收录刊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全文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期刊主要栏目有: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业务与记者、传媒史研究、博士论坛、传媒前沿、电广传媒、报刊传媒、网络传媒、传媒与艺术、传媒与广告、传媒与法制、传媒与经济、传媒与文化、传媒与女性、传媒与教育、播音与主持、编辑与出版等。
1.性质定义: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2.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对新近、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3.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4.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见闻。……(见《新闻的基本定义》,《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第2期)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一组相应的专业定义:1.性质定义:新闻是专业机构认定、传播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新见闻。2.发生定义:新闻是经职业编辑编审发布的记者或传者的新见闻。3.关系定义:新闻是专业机构采编传播的记者或传者的新见闻。4.功能定义:新闻是职业采编者及其专业机构用以影响受众的新见闻。
(一)职务发明创造的情形与确认我国现行专利法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因此,下列情形属于职务发明创造。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这种情形又分为三种情况:(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是否指单位的职工,在本职工作范围内承担单位工作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其判断标准可参照工作人员的职务内容或责任范围。(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第一种情况与这种情况是不同的,前者是工作人员任职期间,并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后者是根据科研单位安排,工作人员承担的短期或临时性非本职工作,或者工作人员本职不是搞科研设计,但被派去临时从事科研工作而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但作出的发明创造若与原工作单位承担的工作或任务毫无关系,则该发明创造不论何时完成,都不是职务发明创造。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此种情形与上述第1种不同,该发明创造的完成人虽并不是在执行单位职务或任务,但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与单位的物质技术帮助密不可分。若离开单位的物质技术帮助,就不可能完成该发明创造。其中,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利用物质技术条件的程度,以“主要”为限。我们认为“,主要”应理解为发明创造的完成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是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如果仅利用了少部分或者仅用单位的技术资料作为辅助参考,或这种物质条件的利用对于发明创造的完成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就不应视为“主要”利用。3、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归属单位的。同时,也可以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归属发明创造人,由发明创造人向单位支付使用物质技术条件的费用。这种情形的意义在于既有利于发挥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优势,又尊重作出创造性劳动的人的意愿。综上可见,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既不能单纯以发明创造是否在工作时间内来划分,也不能仅仅根据本职工作来确定。这是由脑力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脑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劳动,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创造性,简单地以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是不科学的。因此,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否是职务发明创造,应从职务发明创造的特征着眼,从该发明创造的课题立项来源、创造发明的条件及过程、责任承担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二)职务作品的情形与确认职务作品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创作作品的公民仅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归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这种情形又分两种情况:(1)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如计算机软件职务作品的归属,根据《软件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软件职务作品有三种情况:(1)公民在单位任职期间,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2)公民在单位任职期间,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软件);(3)公民在单位任职期间,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自然的结果(软件)。二是由创作作品的公民享有完全著作权的职务作品。除上述情形下的两种情况外的职务作品,都属于由创作作品的公民享有完全著作权的职务作品。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有权行使职务作品的著作权,这是著作权人行使权利的一般原则。但在职务作品著作权属于创作作品公民的情况下,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将受到一定限制:首先是受本单位有“优先使用权”的限制。即权利人行使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其职务作品时,应当征询本单位是否使用该作品,只有在本单位放弃优先使用权时,权利人才可以行使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著作权。其次,受时间和使用方式的限制。即在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著作权人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相同方式使用作品。职务作品的创作人所创作的作品,是作为本职工作或者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来进行的。公民创作的作品如果不属于本职工作或者工作任务,其创作的作品即使属于单位的业务范畴,也不是职务作品。如某护士长,其本职工作是从事护士及其管理工作,她在工作之余,整理、撰写了《护士长手册》,其作品虽与医院的业务有关,也不属于职务作品。这一点有别于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因此,职务作品主要有两个要件构成:第一,作品的作者同单位之间有隶属关系;第二,作品必须是履行单位工作任务的结果。所谓单位工作任务,是指职工本职工作或者单位下达的书面或者口头任务,创作与本单位工作业务范围有关的作品。二者缺一不可。职务作品与法人作品也是有区别的。法人作品,是指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意志创作,产生的责任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并且由法人署名的作品。如在某大学学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其署名为:某大学校长办公室,该作品应当为法人作品。如果署名为某大学校长办公室某某,该作品应当依据职务作品构成来确定,是属于职务作品还是个人作品。最高人民法院(1988)民字第21号“关于由别人代为起草而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会议讲话作品其著作权(版权)应为个人所有的批复”精神是,该案所争执作品的内容基本上反应了市政府的意志,文章内表明的数字为市统计局提供盖有市政府和统计局的公章,文章的落款也为临沂市人民政府,于是确定该文章为职务作品。可见,最高人民法院主要依据了作品的资料来源、责任承担归属等属于临沂市人民政府,从而认定该作品为职务作品。因此,职务作品的认定还应当考虑作品的素材、资料来源,作品所反映的意志,以及作品责任的承担等。(三)职务技术成果的情形与确认职务技术成果是相对于非职务技术成果而言的。技术成果包括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成果和申请专利未被批准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相比较,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技术成果的范围十分广泛,它不受任何法定条款限定,也无需办理任何申请登记手续,也不论其属于工业生产上的发明,还是科学上的发现,等等,只要具备了成熟性技术的条件,几乎一切智力成果都可以成为技术成果;第二,技术成果主要是通过民法、合同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加以保护,其保护程度较低,侧重制止的是他人以不正当非法手段获取、使用某项技术成果;第三,技术成果不存在保护期,理论上说,该项技术成果在未公开之前,其权利一直存在,实际要受技术自身先进性的限制。技术成果未公开之前,部分可以成为技术秘密。这部分是与商业秘密交叉的;第四,技术成果可以同时归多个主体所有,不同于发明创造的专有性。职务技术成果依照合同法规定有三种情形:一是执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完成的技术成果;二是主要利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包括:(1)在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包括以本单位的名义申报而获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课题或者履行本岗位的职责;(2)退休、离休、调动工作的人员在离开原单位一年内,继续承担原单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课题或者履行原岗位的职责。所称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单位提供的资金、设备、器材、未公开的技术情报和资料。三是利用本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按照事先约定技术成果归单位的。但是,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按照事先约定,返还资金或缴纳使用费的不在此限。(四)单位商业秘密的情形与确认单位商业秘密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由单位自己组织研制开发的商业秘密;二是单位以其他合法手段掌握的商业秘密,包括公私合营、自然人投资入股、兼并、受让等方式获得。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非专利技术为主的技术信息。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成果、未授予专利的技术成果和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成果均在其列。另外,还应包括生产工艺、产品配方、设计图纸、模型、能应用于实际的操作技巧、经验和试验数据、研究报告、计算机程序等等。第二,经营信息。指销售方法、客户名单、货源资料、投资计划、广告策略、管理经验、财务帐簿、价目表等。商业秘密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它是一种技术的和非技术的智力创造成果的综合,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为公众所知悉;第二,权利人已采取了必要的保密措施予以保护,以上两点区别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以公开为条件才能获得专有权;第三,具有实用性,即能够制造或运用到生产中去,并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实际利益。商业秘密的以上诸特征,是它的基本特征,也是司法实践中判断某项信息能否成为依法保护的商业秘密的重要条件。综合上面所说的,职务发明对于我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对于这个职务发明的成果会根据不同的情形来进行处理,但最终的成果一般的归属是属于用人单位,因此,劳动者在和用人单位协商的时候就要处理好,避免之后引起什么大的纠纷。
要求如下:1.人员范围:在本地工作并加入工会的农民工(即户籍为乡镇的人员);在农民工招收有缺口的情况下,向乡村振兴人才、新型产业工人以及中小微企业员工开放。2.学历条件:①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的招生对象未满18周岁的(截至2020年9月1日)必须持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肄业)证或同等学力有关证明。②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招生对象必须持有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证书。“求学圆梦平台”吸纳了山东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家“双一流”建设院校入驻,选学报读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商管理等多个热门专业。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春秋两季招生期间,符合条件的职工可通过“齐鲁工惠”App或“威海工会在线”微信公众号报名。
企业节能降耗方案 (一)
煤矿是耗能大户,能源消耗在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我国人口众多,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相对严重短缺,能源的合理节约使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问题,因此在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消耗,有效地利用能源,不仅是解决短期能源供应短缺的必要选择,更是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提供能源保障的长期战略选择。
煤矿节能降耗就是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依靠科技进步,根据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从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身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长远潜力出发,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加强生产管理,达到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1科学施工,优化生产系统,合理选用采煤方法及工艺
在矿井建设中,选用先进的、适应井田地质条件的、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工艺,优化工程开工时序,统筹处理临时和永久工程的关系,可以有效节能。矿井建成后的生产过程中,时刻消耗着能源,生产系统是否简单可靠、生产环节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生产系统的节能与否,因此,优化生产系统,使之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也是煤矿节能的重要措施。节能的采煤方法和工艺应该是: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高,回采工效高,工艺简单,动力、材料消耗量低、巷道掘进率低等。[1]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盘南公司响水煤矿,十分重视煤矿节能工作,始终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和环保报告书的标准和要求,把煤矿建设成为了安全、环保、节能的现代化矿井。[2]响水煤矿在矿井建设、井下开采中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
1、1 将主平硐层位从煤系地层改到玄武岩地层,施工进度从原来的60~120m/月提高到220~260m/月,大大缩短了建井工期,同时也减少了后期大量的巷道维护工程量。
1、2 简化井下巷道布置,减少生产环节,初期系统简单,占用机电设备较少,安全可靠,能耗较低。对不影响系统完整性、初期用不着的工程暂不施工,待需要使用时再施工,使初期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1569、4m,减少初期投资1030、3万元。
1、3 阶梯状开采河西采区工作面。河西采区工作面走向与井筒没有垂直布置,若按照常规采法,当工作面距井筒一定距离时停采,然后搬家,这样将造成“丢三角煤”。为了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工作面采用台阶状开采,即工作面距井筒一定距离时补掘改造巷与工作面贯通,然后将工作面溜子缩到改造巷处继续推进。施行这一措施后,仅在W133工作面就多采煤炭近7万t。
2矿井供配电系统节能
电力是煤矿的主要能源,节约用电是煤矿降低总能耗的重要环节和主攻方向。为了兼顾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和节约电能的宗旨,必须加强电能基础管理,推广应用节电产品,使供电科学化,生产工艺科学化。其中,矿井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是最直接、有效的节能。该矿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矿井在主场地建110/35/10kV变电所,在播土场地建35/10kV变电所,在河西场地建10kV配电所;主变压器以及井上、下各级变电所变压器均选用低损耗产品,以减少电能损失。
2、2 在矿井各级变电所装设静电电容器补偿装置,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合理布局配电系统,井上、下变电所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电能损失。
2、3 为减少线损和降低压降,地面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合理放大,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线。井上、下照明均采用节能灯具;公共场所照明加装光电或定时自动控制装置,以节省电能。
3优选煤矿设备
煤矿大型设备的总耗电量约占矿用电量的30%,煤矿电费支出又占全矿总支出相当大的比重,合理选型、使用它们,是煤矿生产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煤矿主要设备选用的总原则是:技术先进,系统可靠,效率高、工况合理。[1]响水煤矿在煤矿设备选型上采取了如下节能措施:
3、1 在矿井通风设备方面,经多方案比选,播土区选用BDK-8-29型对旋风机,河西区选用BDK-8-25型对旋风机,叶片角度无级调节,工况点调节方便,效率高达71~85%。电耗为0、362~0、425kwh/Mm3·Pa,低于规定的0、44kwh/Mm3·Pa。
3、2 为方便中煤组开采并与之建立联系,河西采区主斜井设计从井口按-16°扎到中煤组附近,然后用平石门穿到上煤组之后沿上煤组布置。原设计需两台皮带机接力运输,经过比较、分析,决定采用一条皮带出井。皮带机厂家根据这一要求,在变坡处增设一组导向滚筒和张紧装置,实现了一条皮带出井的目标,既简化了系统又节省了电力消耗和工作人员。
4地面建筑节能
在我国,据统计,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呈逐步上升趁势。对煤矿地面建筑施行节能措施,将会有效提高社会能源的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响水煤矿注重地面建筑节能:
4、1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状况以及建筑物对日照、通风的要求,选择建筑物有利的朝向,且采用合理的间距及群体组合方式,并积极利用太阳能,以节约能源。
4、2 区内建筑物尽量采用联合集中布置;在联合建筑中,尽量考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对于需要散热及消除有害气体的部位,可利用气楼、高窗等措施改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条件,以利于节约能源。
4、3 采用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如采用联合建筑,以减少外墙面、增加层数,以及合理加大进深、控制窗墙面积比等措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4 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等,其传热损失的热量占建筑物总传热耗热量的80%,是直接影响建筑保温、隔热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建筑材料及其厚度确定方面,按照保温、隔热的要求确定;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选用密度大、导热系数高、吸水率较大的材料。
5给排水、暖通及环保节能
5、1 给水系统及给排水设备根据响水煤矿工业场地各用水点对水质水压要求的不同,采用分质分压供水。防火灌浆用水要求压力较高,单独设加压泵直接供水;经处理的矿井水,直接流入消防洒水池;生活用水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统一供水,可节省设备常年运行费用。
矿井内所需水泵选用高效新型水泵。水泵吸水管采用压力进水,既去掉了阻力较大的底阀,又能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止回阀采用新型节能缓闭止回阀,阻力小,且能减少水锤压力。管路采用耐腐蚀、价格较低的给水铸铁管;管路流速采用经济流速。
5、2 供暖系统及设备矿井工业场地各建筑物采暖均采用热水集中供暖。室外热力管道及其它设备的保温均采用导热率低,保温性能好的保温材料。热水锅炉选用低煤耗、热效率高的产品;换热设备选用热效率高的换热器机组。还要选用使其在最佳工况范围内运行的水泵,选取流速在经济流速范围内的管道。
5、3 环保工程对各种污染物的防治均采用优化后的方案,坚持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采用低能耗的处理工艺处理废水废气,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由于响水煤矿井下排水水质较好,排至地面矿井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用作灌浆、防火、消防洒水、电厂等工业用水;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井下排出的煤矸石用于制作矸石砖等。
6结语
煤炭占我国能源比重的76%,煤矿要持续健康发展,节能降耗是煤矿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煤矿企业要提高节能降耗的认识,需采用先进、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法和工艺,采用高效的采煤方法,选用先进、效率高的机电设备,科学供配电,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快工艺革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减少生产中各个环节材料的消耗、能源的浪费,并充分利用排出的矿井水、煤矸石,实现煤矿企业的节能降耗目标。煤矿只有节能降耗,才能降低煤矿生产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保证煤矿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贤红,煤矿设计、建设与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措施[J]、煤炭工程,2008年第7期。
[2]李培磊,郁钟铭,张枚润,赵庆平,宋绍飞。响水煤矿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煤炭工程,2009年第5期。
[3]安文平,煤矿主要设备节电问题[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年第1期。
[4]丁秀明,煤矿能耗调研分析和节能措施[J]、煤炭技术,2010年第3期。
[5]郝明奎,庞庄煤矿矿井节能减排问题与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第5期。
[6]包建兴,龙东煤矿节能减排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第5期。
[7]浦仕通,田坝煤矿节能减排的一些做法[J]、云南煤炭,2009年第4期。
[8]郭嘉,浅谈煤矿节能[J]、洁净煤技术,2006年第3期。
企业节能降耗方案 (二)
近年来,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密紧张,这里面虽然有着浪费和重工业化加快导致产生能耗高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经济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企业经济管理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管理造成的。我国在前些年,企业为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无视耗能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十二五规划中对环境保护进行了要求,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已经日益被重视,并且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资源紧缺和环境承载压力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特征
1、利益最大化的限制。企业往往在经济活动中受赢利动机的强烈驱使,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更多是考虑是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并围绕成本收益分析而做出的,所以说因为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盈利性的基础上而做的,面对节能降耗工作,企业大多数以坚持以谋取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在工作只要有利可图,企业就会自觉地把这项行为做好,实施节能减排也不例外,如果不能让企业实现赢利,企业将很难自觉实施节能减排。
2、行为实施的有限理性。受人文环境的限制,一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往往因主管人员的主观意思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当企业主管人员受企业求利益最大化影响时,节能降耗行为就会受到约束。
3、 面对节能降耗工作,企业在开展工作时更多的是存在机会主义的特征。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当前技术还不特别成熟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时,为了谋划更大利益,企业会在生产过程中会采用非常微妙隐蔽的手段,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甚至会不惜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提高企业获得最大利益的机会,实现自身利益过程的最大化。
二、能促进企业实施节能降耗行为的动因
1、由于企业的环境污染任意排放行为会造成污染,作为企业来说他们如果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愿意去做这些违背政府意愿,并逃避环境污染责任的行为,因为他们所做的环境污染任意排放投机行为是政府所不允许的,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自发的提高工作,通过相应的规制强化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从而杜绝和约束企业的不法经营与竞争行为。
2、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诱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一面实施污染,一面通过多多种手段对污染工作进行隐瞒或检查,为了谋划利益企业对环境污染败德行以逃避的方式避开公众的监督检查,由于周边群众对其经营行为和环保行为了解比较多。让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敢去做,在治理过程中如果政府通过公众来监督和披露企业的节能降耗行为,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促使对企业的监督行为更严格,更具有震慑作用。因此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合作, 让公众起到监督企业的作用。
3、让企业充公认识到深化节能降耗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支持企业的发展就是要求企业必须要在国家允许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那些在经营活动中刻意违反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和相应的企业行为,将会加大规范力度。
三、企业实施节能降耗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1、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成本成为决定企业经济效益,为了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并且能促进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创造并生产出最多最好产品的企业,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虽然在企业实施节能降耗行为,能够赢得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些将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受益,实施企业降这不仅对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盈利行为,对企业生产发展也是一种激励和动力。
2、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对于企业的生产来说,虽然眼前企业受了点损失,但企业长期坚持实施的节能降耗,并将工作贯穿到企业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这将会对企业成本的节约和社会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能降耗工作处于“上热下冷”的状态。各级政府以行政手段为主层层分解考核指标,约束企业的节能降耗行为,但缺乏刚性的规范机制,实际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迫于政府的压力,出于应付的目的,被动地采取了一些节能降耗措施,没有把节能降耗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自觉行动。
2、区域节能降耗缺乏规划引导和协调机制。目前节能降耗工作还仅仅在单个企业内进行,区域内和企业之间如何进行协同节能缺乏系统规划,工作协调也亟待加强。虽然个别企业建造了自己的热电企业,如果能利用现有的大型发电企业直接向这些企业供电和供气,充分发挥大型锅炉热能利用率高的优势,可以节省近30%的能源。
3、节能降耗考核体系和指标不够完善。近几年来,国家和省陆续出台了部分能耗限额标准,但覆盖面不广、具体产品指标不够详细和全面,仅能对一少部分企业和产品对标考核,大量的企业和产品由于缺乏能效标准而无法实施对标考核。对企业的考核还是强调产值能耗水平的下降,而没有体现企业单耗水平的高低。因此导致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责任落实分解指标不统一、体系不一致、考核不合理等情况。
4、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或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节能降耗激励和约束机制,而且用能单位对节能技术开发和应用积极性还不高,科技技术的进步,会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另外,对未能完成节能目标的企业没有采取处罚措施,对完成节能目标的企业奖励力度也很小,致使目前有相当多的重点用能企业没有完成节能目标。
五、企业持续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1、要加快调整工业行业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信息、装备等附加值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附加值比率,控制高耗能产业的比重,扶植低能耗、高效益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低能耗产业比重,从而达到总体单位能耗下降。抓好调整存量节能工作,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力度。
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降耗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大,对企业的环境污染惩治力度的逐年增加,促使一些大企业不得不加大了节能技改力度和节奏,并迅速安排到位,随着企业生产技术节能的空间不断缩小,我国十二规划将生产中企业节能降耗的重点逐步转向产业结构调整上来。据有关我国一些专家调研后分析到得的数据,我国节能降耗工作目前30%需要靠技术节能,其他的70%要靠产业结构调整。受利益的成效驱动,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企业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而产业结构调整则主要依靠政府来引导和推动,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企业新形势发展需求,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加快建立结构调整的相应工作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切实降低全县能源消耗水平。
3、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将能效指标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条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内外资项目引进,积极引进发展先进制造业,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项目,有效遏制高能耗行业的过快增长。
4、施节能降耗必须要走循环经济与高新技术结合路子。在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政府要组织专业的科技人员,同等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明研发新的技术和材料,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用循环经济的模式来发展经济。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企业间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就要通过多种手段,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严把高耗能产业准入关,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逐步降低高耗企业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陈东升。《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分析》[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4)。
[2]陈修平。节能降耗,必须行政和市场两手都要硬[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3)。
[3]张华。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途径的思考[J];金属矿山,2011年02期
[4]魏明永。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郭云涛。中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瓶颈[N]、第一财经日报,2009、
认可度不高。原因如下:1、上增刊的都是水平稍差的文章,在质量上没有达到正刊要求。2、和正刊相比,增刊虽然不是非法刊物,但增刊的文章一般不被期刊网站收录,因此发表在增刊的文章多是不被认可的。
大学生消防 安全 教育 工作是减少火灾发生、降低火灾损失,以及减少人身伤亡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论文 范文 篇一:《消防安全教育的研究》 一、消防安全教育 (一)现状 安全教育要从小开始。因为学生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需要对其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然而据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近五成的学生不知道当家用电器着火的时候第一步是要切断电源。百分之十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火警电话。学校在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很多安全教育活动都是在学校中开展。而一些学校对这项活动并不热衷,它们虽然有开展活动,但内容不具体,往往是在一段演讲之后结束,而没有具体的逃生演习等关键内容。一些学校并不是为了真正使得学校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潦草完事。在事业单位中,缺乏消防安全的社会人士大有人在。据抽样调查显示,百分之十六的人员熟悉消防 法律知识 以及规范,百分之七的人员参加过系统的学习以及消防安全的培训。近一半的人员认为 消防 安全知识 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对所有的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然而实际情况时很多单位忽视了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 企业管理 人员自身也不具备消防安全意识,因此造成了企业安全隐患。 (二)重要性 1.能够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由于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的淡薄,因此加强对于公众的消防安全教育是有必要的。通过对于各地灾害的报道让公众认识到灾害的惨痛的代价,使其能够真正的了解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从而自愿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2.让公众掌握处理 方法 。 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个人是否掌握消防安全能力决定了其逃生的可能性大小。因此消防安全教育能够让公众知道在火灾等事故面前如何的去处理。这些知识包括很多方面,即疏散、找安全出道、逃生、报火警以及扑灭火灾等知识技能。公众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之后能够很好的掌握其方法,在逃生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冷静的面对,判断出口位置,而不是思维混乱、盲目跟从他人,选择跳楼等极端方式,失去逃生的机会。 3.教育日常知识 很多家庭发生火灾大都都是操作不当造成的。特别是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常常会忽视一些安全隐患。例如在室内吸烟、点蜡烛、烧煤炭等应注意事项,例如安全拔电插头、禁止小孩玩火、燃放爆竹等。这些知识都是显而易懂的,但是由于涉及点较多,因此公众在生活中容易忽视这些问题。通过消防安全教育使公众掌握这些消防安全知识点,并且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避免因为个人行为造成的火灾事故。 (三)方法 1.树立公民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教育前提是树立公民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应该鼓励公众的正确行为以及安全的习惯。公众也需要引导教育,因此在加强公众消防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该对其正确行为进行肯定。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安全意识以及错误的态度、行为则需要立马进行批评。这样做得目的在于能够对其行为进行纠正,重新树立其正确的安全意识。对于事业单位,应该每年定期的开展消防安全演习,演习的内容可以包括模拟企业火灾场景、火灾之后逃生、现场灭火等。在演习过程中,企业人员可以提高消防安全素质,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观念。 2.加强媒体宣传作用 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媒体的支持,事实上全国的新闻媒体也对消防安全工作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且也积极的向社会大众宣传消防部门的工作方针,让群众能够切身的感受到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媒体在对火灾等事故新闻的报道上存着着不足之处。某些媒体在报道火灾新闻时候,经常习惯性的强调是某个人的差错导致了惨剧的发生,这样的报道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大众起到警示作用,但是由于报道内容过于负面,因此偏离了宣传消防安全的方向。媒体在对火灾的报道中不能太过强调火灾造成的后果损失、而是应该进行正面的报道,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要让社会大众认识到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3.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在外国中小学,防火教育已经成了课程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每一周至少花一堂课的时间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我国在这方面欠缺了很多。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借鉴其长处,将消防安全教育带入到学校学习中去,设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样可以向青少年普及消防安全知识,降低了学校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结束语 我国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但是只要采取相应的行动,完成消防安全教育的各项任务,就能够提高我国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篇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 1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办学中存在的难点: 1.1办学场所硬件条件高 按照《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中第二十八条第四款的要求:培训地要有同时培训二百人以上规模的固定教学场所、训练场地,具有满足技能培训需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按照这个要求,一般的现有场所难以符合条件,只有按要求新建或当地的大、专院校增设消防专业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这一款对中小城市有社会办学愿望人士的实力做了大的限制。 1.2教员专业性的软件要求高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中第二十八条第六款的要求:专(兼)职教员队伍中,专职教员应当不少于教员总数的二分之一;具有建筑、消防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五年以上消防相关工作经历的教员不少于十人;消防安全管理、自动消防设施、灭火救援等专业课程应当分别配备理论教员和实习操作教员不少于两人。根据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具有建筑、消防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五年以上消防相关工作经历的人员基本上都在消防、建设、设计等部门,兼职的可能性较小;消防部队转业的自主择业人员能够达到这样要求的人数也较少,且部队的资质有五年有效期的约束,这一款基本排除了中小城市办学的可能性。 1.3对培训的结果社会单位的认可度较低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中第三十条第二项规定: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应当将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和自动消防设施施工、操作、检测、维护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对经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也是社会消防培训的成果,这个成果如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或不作为相关部门认可的条件,那社会消防培训的培训合格证书就名存实亡,是废纸一张了。社会单位也将不认可这样的合格证书了。 1.3.1组织人员参训难度大。《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第三章用了十六条来表述应该参加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和教育内容,但如何让社会单位主动参加培训的硬性条件没有表述,这就给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办学带来了致命性的问题,没人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人数过少,直接会导致办学的成本的问题,生命力不长久。九部委联合颁发《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后,各省根据规定开展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各有千秋,这里不一一论述,笔者就中小城市该项工作开展和发展情况做一个论述。 2消防协会工作前移,有效解决存在问题: 2.1积极依靠当地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强化消防协会的牵头作用九部委的联合发文,明确的指出各地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一定要办,而且要形成长久机制。这次的会议又对该项工作做了强调。对于中小城市,特别是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虽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但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使该项工作变的即合法又合理,才能顺利推进。 2.1.1协会牵头。《规定》要求:培训的机构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举办的。《规定》的第二十八条又提出了局限性。根据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自然排除了社会办学的可能性,该项工作的落实就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中只有消防协会最适合开展此项工作。能依靠省级协会的支持,办成省级协会培训鉴定站的分点最合理合法。 2.1.2解决场地。消防协会是民间组织,很少有不动产。培训场地的难题就要依靠当地消防支队的积极支持了。利用一个新建大队人数少,地方大的特点,在不改造大队布局的基础上,由协会购置与《规定》要求符合的相关物品、器具,有效解决培训场地的问题。同时,支队还可以积极向政府请示:建设消防培训基地,为该项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合理收费。在培训收费用方面,消防协会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协调当地物价部门,取得物价批复,做到收费合法化。但中小城市的现实情况,对该类收费是不理解的,应该分别对待。对于事业单位采取全收费;对于企业单位,消防机构从消防宣传教育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协会拿出一部分会费解决培训的师资力量,单位提供培训期间的食宿费用。形成了免费培训,单位提供食宿的“半收费”法。对于下岗再就业、招商和扶持企业。采用走读,免费的方式。三种方式解决收费难的问题。 2.1.4政府带头。解决好以上问题后,就要多和地政府进行沟通,汇报《规定》贯彻落实的情况,特别强调开展消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培训后带来的长期效果。在取得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后,恳请政府起表率作用,率先组织各县、市、区、乡、镇政府和村民、居民委员会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即对《规定》要求的人员进行了培训,又给全地区的社会单位一个信号,这次培训的对象是全社会的所有相关单位。 2.2明确协会培训职责,消防机构配合,使消防培训从点、线向面得转变消防协会的工作中就明确有消防宣传教育的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协会开展消防教育培训的并不多。消防的教育多年都是消防一家独大的局面,全靠消防科、大队二、三个参谋来业余完成,停留在开讲座、布展板、拉横幅的形式上,就是开展消防培训,也是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单位或学校,采用短平快的方式。社会有反响,但效果不好。而由消防协会牵头落实《规定》,就使消防协会的培训职责从后方走向了前沿。 2.2.1组织明确。在原有消防协会中的消防宣传教育委员会的基础上,采取招聘和从部队的在职人员中抽出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增设组织领导、管理教学、后勤保障三个小组,形成一级组织,明确组织分工,确定具体人员,确保了培训的常态开展。 2.2.2明确对象。根据培训大纲,培训对象细分为十三类人员,涵盖了社会单位各个行业,避免了以前消防教育中点少面窄的情况,培训对象从点、线向面的方向大幅前进。 2.2.3消防督促。培训同时,上级机构要积极修订地方法规,将消防培训纳入地方法规,用法规来制约社会单位参加培训的必需性。消防机构也要积极配合,在开展消防监督检查中,对各单位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要求持证上岗,有效提高各单位对培训合格证的认可度。 2.3增强培训的师资力量,强调消防专业性向可操作性的转变消防机构的技术力量构成,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凭借几本规范,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防火的业务岗位。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入伍的推进,专业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僧多粥少。这种情况下开展的消防培训,往往是专业知识较多,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培训过后,普遍单位对如何开展消防工作认识模糊,无从下手,培训效果没达到。 2.3.1提前培训。正式开展培训前,协会邀请有教学 经验 和教育理论水平高的专业教育人员,对即将开展授课的教员提前进行培训。主要让教员学会授课前得开场白;几种由浅入深引出讲授重点的方法;如何让重点要掌握的内容简易化;如何调动学员得学习兴趣和把消防专业化的内容变为可操作性等。 2.3.2逐步引导。培训中的管理人要广泛听取每一位教员的讲课,并及时征求听课人的意见,针对每一个授课人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逐步引导,直至教员能圆满地完成授课任务。把学员满意的教员全部集中到教学组,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不断提高他们的授课激情。 2.3.3学员动手。增大实际动手操作课程,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对自己手中的消防设施、设备了如指掌。特别是消防系统,要让他们发挥维保单位的职责,不断的演示和操作,来提高系统值班人员的系统应用、发现故障、解决故障等能力,防止系统操作员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2.3.4简易流程。编写简易的消防工作三步走流程,从制定各种消防 规章制度 开始,让单位的所有消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从消防安全责任状的签订内容和程序开始,让单位所有人员都能担负消防的责任;从巡查、检查的开展开始,用程序化和表格化的方法,来积累单位开展消防工作的软件资料。三步完成消防工作,可操作性强,单位接受程度高。 当然,在具体的培训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只有本作为社会单位考虑的原则,各种问题都会逐步解决的。 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篇三:《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构建》 摘要:近年来,高校火灾频繁发生,每次校园火灾带来的大学生伤亡都会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严重影响了高校安全稳定局面。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是造成校园火灾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做好高等院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消防安全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 宣传教育 一、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学校就能稳定一方。消防工作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既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也是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具有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其未来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带来积极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火灾事故持续频发。据公安消防部门不完全统计,2000~2009年,我国高校火灾事故共发生3700 余起,共造成111人死亡,23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230余万元。如2008年上海商学院火灾,被困4名女生缺乏火灾自救知识仓促选择跳楼全部身亡、2010年南京海宁宾馆火灾,被困两名女大学生在发现火情后没有及时逃离火场,忙于收拾个人物品以致延误逃生时间最终丧生⋯⋯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被大火吞噬,每场火灾都是那么触目惊心,一次次敲响大学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警钟。鉴于校园火灾危害的事实,国家教育部等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系列消防安全教育规定,消防安全俨然成为了当前高等院校安全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状况参差不齐、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促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对消防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 200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根据消防安全教育的需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但由于我国将消防安全教育正式纳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时间较短,各高校的教育领导者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思想重视不够和消防安全的社会传统与氛围淡漠等种种原因使得高校消防安全教育严重缺失,问题重重。 (一)重硬件,轻教育。 国家现行的校园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规范、消防安全行政部门对校园消防硬件设施的验收考核标准,以及违规带来的经济惩罚均使得高校不得不重视校园消防硬件工作,校园消防安全设施器材齐备。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硬性考核标准的缺乏导致了众多高校在重视消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为数众多的高校对学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严重缺失。 (二)重形式,轻效果。 思想上的轻视,教育目的定位的偏失直接导致高校把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重点放在了形式和表面上。没有考虑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实际效果,更多的高校采用在诸如春秋火灾高发季节,通过拉横幅,摆放展板,开设一两次讲座等简单形式来教育学生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殊不知此类形式的教育虽在一定程度或一定时期内引起少部分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和重视,但无法让全体学生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无法让全体学生对消防安全时刻警醒。 (三)教育不规范,专业教育人员缺乏。 据不完全统计,只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总则中第六条“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相关规定,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绝大多数的高校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仍属空白,没有将消防安全教育课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高校一般虽设有专门的校园消防教育管理部门,但与庞大的学生群体相比,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严重不足,这也导致了无法对全体学生开展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滞后,直接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四)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 当前高校大部分学生消防意识淡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如热得快、电饭锅等;二是手机、电脑的充电器长时间充电、私拉乱接电线等违章用电严重;三是部分学生有卧床抽烟等不良习惯。四是宿舍或楼道内杂乱堆放。尽管学校保卫处、宿舍管理科等部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详细安全管理规章。但每次突击性安全检查,总是收缴各类禁用的大功率用电器成百上千。这种规章完善与不安全行为“并行”的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从安全原理角度分析,是因为没有对受教对象完善安全教育。 对高校火灾案例进行 总结 ,发现火灾情况下学生的应急处置技能严重缺乏,如不懂如何报警、不会使用手持式灭火器、不了解逃生基本技能等。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提高消防意识,强化消防应急技能尤其是逃生技能培训,对“平安校园”建设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三、高等院校构建消防安全教育模式的路径和 措施 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才会对火灾有高度警惕性,才能时刻把消防安全放在首位,从而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正确意识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也不是单靠教育管理部门的督促检查,更需要的是学校和师生共同参与。 (一)转变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造成安全监管力度穿透性不强、安全管理效果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职能不够渗透,学生群体没有共同参与,停留在被动安全监管状态。因此,要贯彻消防安全监管,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层层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淡化宿舍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监管关系,营造安全宿舍区的 文化 氛围。 将消防安全文化列入公共课或第二课堂的必修课,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保持平安教育的持续性,成为求学和今后工作中的“必修课”。在实践环节上,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将所学知识“生活化”。以宿舍区为主,囊括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识别、排查,并按专业、片区等分组评比等活动,公布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策略,促进和巩固效果。 2、让安全管理渗透到学生群体,提高安全监管绩效。 由学校组织有关安全专家实地调查,制定学生宿舍区安全检查表。每个宿舍中选拔一到二名宿舍消防安全负责人 每天与宿舍楼管理人员共同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依据消防安全检查表,将消防安全工作予以记录存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置。 (二)多 渠道 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消防安全气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要明确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的采用各种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定期开设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及灭火逃生技能培训、举办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组织学生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等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自身参与,在参与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努力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教育。提高受教育学生的灭火及逃生自救能力。 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传播消防知识。充分利用高校先进的教育条件,如校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等媒介和传播手段,开设相对固定的消防宣传栏目,组织宣传火灾事故教训,曝光火灾隐患,提高防火安全意识,让学生时时提高警惕,思想上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防止火灾悲剧在学校发生。 (三)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制度。 高校要制定和不断完善现有的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将其列入学校教育大纲中,并对学生受教育情况适度考核。从课堂和社区实践两个层面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以学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相关消防安全知识,具体实施按大学四年完成(对于三年制专业,可以调整内容和实施),如表1所示。 同时,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人员匮乏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辅导员等教育管理人员先行进行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聘请公安消防人员兼职学校消防教育辅导员,以此扩大专业教育队伍。 (四)与消防部队加强合作,探索建立校外消防教育基地。 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消防部队合作建立消防教育基地。将消防安全教育延伸到校外,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官兵所在营地体验观摩,增加受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总之,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规范化制度管理相结合”,努力推动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从而保障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姜海珍.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8,(6). [2]黄如兰.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实践和思索[J].企业家天地,2010,(5). [3]韦庆夫.浅议学校消防安全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9). [4]王萍.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探索[J].科技信息,2008,(31). [5]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Z].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6]吴穹.安全管理学[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 2. 大学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论文 3. 消防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4. 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5. 安全教育论文参考 6. 安全教育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