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分析中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分析中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分析中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教育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知识更加的渊博。下面是我分享的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

[2]李达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4-25.

[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德育研究

[4]宁丽新,樊东霞.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2012(10):151-152.

[5]刘明.加强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11):168.

[6]徐树坚.高校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72-273.

[7]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1):130+132

[8]徐礼丰.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框架[J].科技论坛,2015,(6):143-146

[9]鲍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0]石志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1]王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的差异分析[J].

[12]华章,2012(33):119.莫亚之,韦厚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4(12):26.

[13]张彤.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8):196.

[1] 王 枬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 彦 王 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 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 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 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 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 曹芳 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 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 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 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 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 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讨论(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结论(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参考文献(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精神分析理论文献

呵呵,该说的资料上面全给了我就简要说一下现在的趋势和地位吧当初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叫精神动力学)对于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在帮助心理疾病治疗方面也有些成效但随之因为其不可验证性(因为都是依赖一整套的分析而比较难以用科学方法取证)发展缓慢现在心理学着重较多的是感知心理学等,对于精神分析学的比重并不大但这不代表不重要啊。。还是有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这个方面的

什么是里比多?心理活动的能量,即神经中枢的兴奋。当里比多发生作用时,我们就发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里比多和本能有什么区别?本能包括膝跳反射等简单的反应,而里比多不包括这些简单的反射。但在精神分析的某些文献中,里比多可能等于本能,但这里的“本能”是里比多的意义,而不是生理学上本能的意思。里比多包括性里比多和攻击里比多两种。弗洛伊德的观点,可能更偏向和生理类似意义的表达,因为他是倾向生理学的基础的。不过他也认识到这和简单的生理兴奋不完全相同,它是比较高级的“生理”兴奋。但也不是所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什么是意识?什么是前意识?什么是潜意识?经典描述是使用了比较现象的方法.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觉和体验。前意识: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等。潜意识: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意就能意觉察到的,可能在梦、口误、诙谐中泄露其部分。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学等技术发现。潜意识和无意识是否存在区别呢?在一些翻译上这有时候混在一起,按照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引用的资料定义,这两者存在区别但也有相同处。潜意识如上面定义。无意识则是指不能觉察的意识状态。这两个词在外语中不是相同的。—————————————————————————————————————什么是本我、自我、超我及其各自原则?本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也就是说它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自我是指个体为了调和周围世界和内部驱力通过暂停或停止快乐原则,追随客观环境的现实原则而发展出来的意识状态。它需要满足时会愿意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它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自我一般是延迟本我的即时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意识水平。一种观点认为自我的范式与本我同时存在,然后发展强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以上两种都属于经典概念的说法。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和完美主义原则。超我是社会性的,它会以良心等形式表现。对于超我开始发展的时间在精神分析学派中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超我是在6岁开始酝酿形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超我是10岁左右开始形成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发展过程是如下的:本我做为个体早期的基点,它遵守快乐原则,然后在个体和现实环境的互动和适应发展中出现自我,以开始适应现实原则。主要表现为幼儿的本我遵循的快乐原则是即时快乐的方式——初级思维(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这可能和现实环境情况不合拍,因此在成长中出现延迟获得快乐的次级思维(想得到但会不要求立即得到),这样自我就开始崛起和发展。在大约六岁以后超我的力量开始崛起。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等的加入个体内部的竞争,在自我的基础上发展出超我,所以超我应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但它又反过来制约自我。在6岁或10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个体的主观分化,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想法与自己的感觉、想法可能有所不同的年龄段的开始或者完成的阶段。—————————————————————————————————————三个我与三种意识间的关系是什么?无意识大部分是本我的范畴,也有包括自我和超我的一小部分内容。前意识大部分是自我的内容,是自我隐藏,但通过注意就能出现的部分。但它也包含超我的一部分内容。意识主要是包括自我表现和超我的可意识层面,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感受等。我们涉及了几个意识层次和人格结构三个我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俄底浦斯情结。如果希望进一步的阅读,我推荐大家去看《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其中几个意识层次和人格结构三个我之间的关系可以阅读19页到21页。俄底浦斯情结的内容可以阅读第22页——28页。俄底浦斯情结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在精神分析现代主要潮流的客体关系理论中,俄底浦斯情结并不受到过多重视,而更多讨论前俄底浦斯期的内容。在西方的女权主义作者中,俄底浦斯情结也受到广泛质疑。俄底浦斯情结主要文字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故事故事是从一个婴孩的降世开始的,正当忒拜国民为自己可爱的王子欢呼之时,伟大的先知却预言婴孩终有一天要杀父娶母,在伦理观念初步形成的古希腊,老王不得不将王子送入深山任其葬身兽腹,幸运的王子却受了牧羊人的搭救,长大成人,在知道他的命运时,他远离了深爱的牧羊人夫妇。命运却在这时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在天神的战争中射杀了一个神,而那正是忒拜国王——王子的生父,命运并非放弃可怜的王子,而是将他引诱到忒拜城下,此时妖魔司芬克斯——人面狮身兽正用一个哲学的谜题肆意伤人,“什么动物早晨四肢走路,中午两肢走路,下午三肢走路?”勇敢的王子轻松的解答了谜题击败了妖魔,却中皇后的悬赏成了忒拜国王,娶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再一次印证了先知的预言。在追查谋杀先王的过程中,终于一切真相大白,痛不欲生的俄底浦斯刺瞎了双眼,行乞终生,洗赎自己的罪责。这个故事象征儿童依恋自己异性的父母一方,而排斥与自己同性的父母一方。—————————————————————————————————————防御机制是什么?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的和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防御机制定义是:自我对于本我冲动的对抗作用就是防御机制。详细的讲,就是自我对于本我的某些冲动进行对抗,在自我对于本我的冲动生起信号焦虑反应,然后自我作出某些防御活动。这些防御包括包括压抑、合理化、反向等等方式.防御和压抑有什么区别?一些弗洛伊德著作中,怎么叙述的意思是压抑等同于防御呢?压抑是防御里最重要的方式,有的文献观点里好像是认为防御就是压抑。因为压抑把一些不愿意出现的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是最普遍的防御方式。这有历史原因这个词在精神分析的发展中有过几个转换,在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前后一段时间里,有人使用压抑代替防御,在一段时间后又使用防御替代压抑。所以如果不知道这个历史背景可能在阅读中产生迷惑。不过从1926年之后,弗洛伊德最后明确了防御模式这个词汇,说明压抑是防御的一种方式,而取消了过去的一些概念不确定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现代谈的精神分析防御机制的问题。不过也有说区分压抑和所有的防御方式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心理治疗的关系处理中。用压抑一种防御机制来解释来访者的防御机制会比较单一,因为其他的防御模式也起着一定作用。因此在1926年之前的精神分析文献中,压抑的概念含义可能更大,以至替代防御的使用。但在1926年或更后面的时间里,由于这一防御的概念被重新确定。因此我们现在使用防御这个词汇来指示自我对于本我冲动的对抗等形式。 ——参考<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第277页*“压抑与防御”(长春出版社)————————————————————————————————防御的类型主要有哪些?防御机制的模式? 一,压抑——是自我阻止本我的不利冲动或由此本我派生的记忆、情感、幻想等,所有这些,都是在意识活动中不存在的。这些内容不自觉的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例如一个女性来访者可能忘记了她多年曾经被强奸的事件,即使被提醒也对此没有任何记忆,而且这一表现在起意识层面并没有假装和掩饰的痕迹。但她可能因此压抑而产生神经症的痛苦,来维护一种自尊不受到攻击。 二,合理化——是自我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我辨解,将面临的窘境时的本我冲动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吃不到的葡萄所以说是酸的。 三,转移——个体对某个人的情感、欲念、态度,以为对方或社会接受困难而被自己的理智所控制,并把它转移到其它人或物件身上,以减轻心理负荷。 比如我们往往会发现,当一个人正在气头上的时候,谁和他说话他都会怒气冲冲的,好像他吃了枪子儿似的。其实他并非真的要向别人发火,却不由自主的将自己心中的怒气转移到了别人身上。 四,否认——以随心所欲的方式对于不愉快或不希望的现实加以否定。 常见的例子是一些突发事件:一个给爸爸打了一顿的小男孩说他自己是个大英雄,以否认自己的失败,而以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来取代前面不舒适的冲动。 五.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例如一个人很爱她的一个同性朋友,但其实可能是一种无意识中的恨。或许因为她的同伴比她强。她通过表面上强化自己这种友好来抵御内心的嫉妒冲动。 七,退行——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 如一个人因为外在事件而导致价值观破碎时,可能暂时退回到童年期的心理特征中。 八,投射——自我将所不能容忍的本我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例如一个自己邪恶的人说别人是邪恶的,这就是一种“投射”,或一个男孩很爱一个女孩,但因为害怕表白,就是是自己同室的室友喜欢那个女孩。 九,升华——个体把那些不为社会或他人所接受的行为所导致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符合社会标准、高尚追求的行为,即“化悲痛为力量”。 例如失恋后不是一蹶不振,也不是愤世嫉俗,而是通过奋发上进,写诗写小说来发泄被压抑的情绪,以消除焦虑情绪,重新找回自信,保持内心的平衡。但升华在一些观点中并不被认为是防御模式之一。 十。隔离——当一些不快的记忆或情感已经进入意识中时,自我强烈的将它们排除出去,而不让意识去接触,把这些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 如一个失恋的人不愿意意识到他的失败,他拒绝设想里面的情绪。而作别的事情。但情绪的冲动还是攻击他的自我。 十一。反向自身——当自我需要表达忿怒等情绪时,因为害怕反对者,所以转而攻击自己。在无意识中认同攻击客体。 十二,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这在残疾人身上看的很明显,比如盲人的听力特别好。心理发展理论中,弗洛伊德通过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2。什么是固着? 在早期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固着”一般情况下意味着“里比多”停滞在人生早期四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生殖期)的某一个阶段的某一方面,而没有完全转向后一期的阶段。即某一个阶段里比多受到某种原因的阻碍而没有得到合理释放而潜伏卷曲于某一方面,这部分没有得到解放的力量在其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因此造成身心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等。一个阶段满足太多则里比多在这一阶段不愿意离开;而如果满足太少挫折和焦虑就伤害了未来的发展。早期精神分析的工作是将这一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里比多释放出来,使其满足而得到症状等的解脱。3。什么是焦虑? 在1926年之后,由于临床经验和研究的丰富,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理论。在更多的方面他强调“焦虑”而非“固着”,这一词汇和一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焦虑或者在焦虑症状中使用的焦虑不同。它特定的指以下三个焦虑:现实焦虑、神经焦虑、道德焦虑。 现实焦虑:一个环境或者一个不友好的人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体验到的就是现实焦虑。也就是来自现实环境的威胁所引起的焦虑。 神经焦虑:个体自我无法控制多来自本我的冲动感情等等时,而这一表现将会作出受到父母和某些特定权威人物的惩罚事件,这一焦虑是神经焦虑。个体未必能有意识的体会这一焦虑的原因,但可能会感受到恐惧或即将来临的事件等。 道德焦虑:当恐惧违反社会标准或父母的标准(超我)时,就体验到道德焦虑。例如内疚、羞愧等情绪。 这些焦虑有对防御机制的形成具有意义。什么是阻抗?什么是移情?怎么处理? 然后围绕移情还有个小问题,移情和共情(同理)有什么区别? 阻抗是患者表现出抵制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如拒绝改变、拒绝接受问题、拒绝改变幼稚冲动,这和防御模式直接有关。 当患者朝向治疗师投射他们自身的重要关系或一些重要内容时,我们称之为“移情”。这意味着过去某种生活关系的重现。这也是精神分析学派中分析性疗法的关键点。 这需要治疗师有充分的敏感性来反省发现,而不是认同为一般社会的感情。 咨询师在这里的发现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感受能力,二是咨询师需要充分了解来访者的过去生活背景关系,只有在这两点中获得把握才可能很好的掌握移情的真正内容。但从发现移情所孕育的关系到给来访者揭示移情的关系,是不能在发现的时候马上揭示的。不然这就是所谓的野蛮分析家。真正的揭示要等到来访者对于此的意识足够成熟到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时候,才去为来访者揭示。不然即使发现移情中的关系和揭示,对于来访者的好转也没有任何好处。移情处理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技术。 这里经常有人将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提出共情概念和精神分析的移情概念相混淆。这是错误的。"共情"(Empathy)是一种能够感受被分析者感受的能力,也是一种心理分析的技术和产生心理分析治愈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和"移情"(Transference)不同。国内某些翻译者没有注意这两者差异,所作的翻译则容易引起误会。而在台湾和香港地区,那里对于共情的称法是“同理”。什么是野蛮精神分析?一般地理解,这个术语是指试图用他们往往还没有理解的精神分析概念来解释症状、梦、话语、行为等的业余的或者没有经验的“分析家”的干预类型。在更为技术性的意义上,如果一个具体的分析情况在当下的动力学和它的特殊性方面被不正确的理解——尤其是如果压抑的内容在没有考虑抵抗*和移情*的情况下被简单地告诉患者,这一解释被认为是“野蛮的”。在弗洛伊德讨论“《‘野蛮’精神分析》”的论文(1910k)中,他首先用无知来定义它。他的干涉受到弗洛伊德批评的医生在这里已经犯了科学的(涉及性欲、压抑和焦虑的本质)和技术的两方面错误:“在第一次诊疗时,试图‘催促’(患者),通过唐突地告诉他医生已经猜测到的秘密,在技术上是遭到反对的” (1a)。因此,任何知道精神分析的某个概念但还没有接受所要求的理论的和技术的训练(α)的人可以被称为是一个野蛮精神分析的实践者。然而,弗洛伊德的批评并没有停在那里——他扩展到所作诊断是正确的和对无意识内容的解释是准确的案例:“我们早已超越了这一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患者因为这种无知而痛苦;如果一个人通过给他提供信息(关于他的疾病与他的生活的因果联系,关于他儿童期经验等等)来消除这种无知,他一定会康复。病理学的因素不是他的无知本身,而是他无知的根源在于内在抵抗;就是它们首先产生了无知,现在它们依然维持着。…定期地告诉患者他的无意识通常导致他内在冲突的加剧和困难情况的恶化。”因为这个原因,直到移情很好地被建立和压抑的内容已经逐渐接近意识时,才可以做出这样的揭示。否则,它们会引起分析家无法控制的焦虑情势。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回头把初期的精神分析,正如弗洛伊德经常强调的那样,当它仍然并不太清晰地与催眠的和宣泄的*技术分离时,描述为“野蛮分析”。弗洛伊德在野蛮分析中严厉批评的更多的是通过追求“高人一等的知识”来证明他们权利的分析师所采取的某一态度而不是“无知”。在一篇弗洛伊德没有特别点名地使用野蛮分析这一术语但是触及到这一问题的论文中,他引用了哈姆雷特(的话):“…难道你觉得我比一根笛子更容易摆弄吗?”(2)。在这个意义上,防御的或者移情的分析可以明显地和无意识的内容的分析一样野蛮。费伦齐把野蛮分析定义为可以在分析之中和分析之外一样容易出现的一种“分析的强迫”;如果在分析的每一刻,我们能够看到根据预定的计划而确立的结构,他把它与分析的每一案例所必须要求的灵活性作一个对比。GLOVER写到:抓住一个语误或者把一个梦或者梦的片段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分析师只是正在“尽力享受一个脆弱的全能”。再进一步探究这些观念,人们可以把野蛮分析,无论它是“熟练的”或者无知的类型,描述为分析家对他身陷其中的特定分析的抵抗——促使他误解患者的陈述并强加已经准备好的解释(给患者)的抵抗。参考引用: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论坛()什么是梦?睡眠中出现与意识之中的主观体验,醒后睡眠者称之为梦。什么是梦境?睡眠时的意识体验,不论睡眠中在醒后能否回忆,都称为梦境。什么是显性梦境?梦的各种组成成分,在醒来时能够记忆的梦境,称为显性梦境。什么是隐性梦境?促使睡眠者作梦的潜意识思想和欲望,称为隐性梦境。这之后通过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等方式才容易得到。什么是梦的工作?使隐性梦境变成显性梦境的潜意识心理过程,称为梦的工作。梦的起源范畴是哪三部分?1.夜间的睡眠者的感官印象,例如睡眠者把将伸在被子外面,然后梦到自己踩在水里脚很冷。2.睡眠者在白天醒觉生活中的活动和占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白天想着要考试的事情,于是晚上梦见自己在考试。3.睡眠者曾被压抑本我的冲动,这可能包括一个到几个的本我冲动。在醒的时候由于自我的防御而把这些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当睡眠时自我功能减弱,而本我的冲动就得以出现。精神分析所关心的就是这一起源范畴的梦。精神分析学派治疗群的发展是怎么样的?精神分析学派首推则是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理论观点涉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和防御机制;性里比多和死里比多;其关键治疗核心在于宣泄和对移情的成功处理,以消解问题的情结,这些都构成了此后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基本框架。但以1926 年为界限,可以区分出弗洛伊德早期理论和晚期理论的一些区别,例如定义上的、认识上的等等。严格遵循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思想而继续发展的精神分析学派,一般称为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它可以说是所有和精神分析学有关的思想和学派的发源地。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学派,个人以为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出的理论当首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精神分析界中,几乎可以和弗洛伊德相当的影响我们或许应该承认是荣格,他提出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精神系统的结果概念;治疗中采取宣泄、分析、教育、个体化治疗阶段和广泛的创造性技术;他的贡献还对于心理类型学的发展工作。而阿德勒发展的个体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基本假设,因为他更多的理论是一种社会性的理论,他假设了优越情结、自卑情结、家庭次序等关系,并在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采取更接近教育的方式治疗。这使他和精神分析之间具有更大的区别。罗洛梅在对于精神分析的某一回顾性的引用中还经常提起兰克的焦虑理论和意志治疗观点。荣格、阿德勒、兰克等是最早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中脱离出来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当前,发展最大的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它在当前至少有三个发展,一是保持荣格以往的观点,强调人生前阶段的自我实现和人生后阶段的个性化发展问题经典的荣格学派;二是在美国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型学派;三是以英国为根据地的英国学派,把荣格心理学的思想结合客体关系心理学而发展出的理论。后期的精神分析学派发展最大的发展源于是两位杰出的女性分析家,那就是安娜*弗洛伊德和克兰茵。安娜*弗洛伊德和艾立克森、哈特曼等发展出了以适应发展为主题的精神分析自我学派,其中最经典的观点是艾立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等的阶段性理论。而远在英国的分析家克兰茵则创造性的建立了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但要总结性的讨论它的全部观点则是困难的,因为客体关系理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而是一群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介绍其中的著名理论作者,布兰克的安全基地概念、弗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女医生马勒的发展心理学式的客体关系理论、康伯格的综合性客体关系理论、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等。虽然他们的理论和经典精神分析已经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对于前俄底浦斯期的儿童内部客体的形成和形成阶段等具有很强烈的关注。这也使他们在对于最难治疗的人格障碍治疗中具有强大的治疗力量。在1970年后,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科胡特在客体关系理论和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派。这一学派从人格的自恋问题着手来治疗来访者的问题,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在此几乎同时或稍前,霍妮、沙利文、伯恩、哈伯特在分别提出自己的学派观点,因此有了霍妮学派、沙利文的人际交往学派、伯恩的人际沟通学派(TA)、听疗。其中TA还是适用于团体咨询的学派,他使用基础于本我、自我、超我概念而发展出的成年的我、父母的我、儿童的我而讨论个体行为背后存在的脚本,而进行澄清、纠正等等治疗。在美国,短程精神分析疗法也作为一种理念而兴起,这一刺激来自保险公司要求的治疗短程化。虽然在精神分析中,短程疗法是有选择性的,未必是对于所有来访者都适用短程疗法的,但现实还是促使各种短程精神分析疗法的发展,著名的有支持性精神分析疗法,限时疗法等,例如其中限时疗法建立在对于问题从人际关系、人生发展、存在意义的三点为切入,对于障碍背后的问题进行一小步的关键改善来促使来访者的改变的启动,以从中获益。短程疗法还有不少种。但基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性的程度。在许多方面还是归属于某一主要学派。在目前的效果研究报告中,短程精神分析的疗法只要选择对象合适,在治疗效果方面几乎很少和长程的精神分析疗法效果并无多区别。在法国,拉康的学派无疑也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发展,在许多方面可以根据他们的观点称为是精神分析的诠释学派。1971年,美国曾经有人将精神分析比喻为伪科学和钱玩意,这显然是一种以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衡量所有人文科学的偏差。在精神分析而言,它更多是一种人文科学和经验科学,而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如果一定要以自然科学的范畴来衡量人文科学和经验科学的内容,那无疑此人是带有些偏执性人格障碍特征的。至少在目前的效果研究中,精神分析各学派的治疗效果还是存在的,并和其它疗法的治疗效果相一致。虽然有个别纯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或者医学家彻底否定精神分析的意义,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过作为精神分析显然也不是一些朋友所认为的是唯一真正有效的疗法,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智的认识。精神分析学派是一个心理治疗的创造性开始,但并不是全部。至少在人本主义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兴起后,它就不是唯一的有效疗法了。参考书目:约瑟夫《卡桑德拉的女儿》(究竟出版社)车文博主译《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石林等译《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钱铭怡等译《精神分析入门》、《精神分析治疗指南》(北京出版社)

精神分析被定义为一系列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它们起源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工作和理论。精神分析的核心信念是所有人都具备无意识的思想、情感、欲望和记忆。 通过将无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领域中,人们就能进行宣泄(catharsis),并洞察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个过程,人们可以从心理困扰与痛苦中找到解脱。1.人们行为的方式受到无意识驱力的影响 2.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儿童早期经历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成长到5岁时,其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基本定型了。 3.将信息从无意识带入意识可以带来宣泄,从而为个体提供解决问题或某种情结的条件。 4.人们会利用许多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无意识中存在的某些信息的伤害。 5.情绪和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等,往往源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冲突 一个成熟的精神分析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精神分析策略,如梦境分析(dream analysis)和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等,帮助个体将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带入到意识层面中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派的创始人。这个学派强调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灵由三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尽管许多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持怀疑态度,但他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无意识理论和梦的象征主义理论仍然是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爱好者热衷研究的对象。 弗洛伊德的许多观察和理论都是基于临床病例和个案研究,这使得他的发现很难被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身上。无论如何,弗洛伊德的理论改变了我们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看法,并在心理学和文化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个与精神分析有关的心理学家是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埃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学生,他进一步阐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强调了在人的一生中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埃里克森关于人格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至今仍影响着我们对人类发展的理解。 根据美国精神分析协会(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的说法,精神分析可以通过探索个体未能意识到的、藏在无意识中的冲动,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发展到现在,精神分析不仅包括精神分析治疗,还包括应用精神分析(将精神分析原理应用于艺术、文学和现实世界的环境及情况的研究)以及神经精神分析(将神经科学应用于梦和压抑等精神分析主题)。 虽然传统的弗洛伊德式疗法已经日渐式微,但现代精神分析治疗其实已经开始强调一种非评判性和侧重移情的疗法——当来访者在探索可能导致心理痛苦的感受、欲望、记忆和压力源时,他们能够感到安全。研究还表明,在精神分析过程中使用自我检视(self-examination)有助于长期的情绪性成长。•1856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诞生 •1882年-约瑟夫·布鲁尔(Josef Breuer)向弗洛伊德描述了安娜·欧( Anna O)的情况 •1886年-弗洛伊德首次开始提供心理治疗 •1895年-安娜·弗洛伊德出生 •1900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一书 •1896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这个术语 •1908年-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精神分析学家国际会议 •1909年-弗洛伊德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前往美国 •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和他精神分析理论分道扬镳 •1938年-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解散 •1939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因口腔癌在伦敦去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但其他理论家,包括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也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变中留下了重要印记——比如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和卡尔·荣格(Carl Jung)等人。 此外还有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包括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奥托·兰克(Otto Rank)、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梅勒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卡伦·霍尼( Karen Horney)和萨宾娜·斯皮勒林(Sabina Spielrein)也对现代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派的成形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精神分析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术语和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与意识、人格和治疗有关。 个案研究 案例研究被定义为对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事件的深入研究。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一些案例研究包括对多拉(Dora),小汉斯(Little Hans)和安娜欧( Anna O)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会尝试对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非常仔细的观察。通过对个体的细致研究,研究人得以深入了解这些个体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他们目前的行为和选择的。 虽然研究者的期待是在案例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可以被应用于其他个体,但由于案例研究往往是非常主观的,因此其研究的结果通常很扩展到来访者以外的人身上。 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包括所有我们意识之外的事物——可能包括童年早期的记忆,隐秘的欲望和潜藏的驱力。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无意识包含了一些不愉快的,甚至是社会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可能会产生痛苦或冲突,所以它们被埋在无意识里。 虽然这些想法、记忆和冲动可能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但它们依然会继续影响我们思考、行动和行为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意识之外的东西会以消极的方式影响行为,从而引发心理压力。 意识则包括我们所有外显的思想、情感和记忆等,其内容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事物,或者可以轻易被感知到的事物。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关键因素组成的。第一个我们称之为本我的部分——本我包含了所有无意识的、根本的和原始的冲动。 自我:人格的第二个方面被称为自我。人格的这个部分主要负责处理现实生活向我们呈现出的种种要求。它有助于控制本我的冲动,让我们以既现实又可接受的方式行事。自我会强迫我们以社会可接受和现实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任性妄为地耽溺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除了控制本我之外,自我还帮助我们在原始的冲动、理想和现实三者间取得平衡。 超我:超我是人格的最后一面,它包含了我们的理想和价值观——我们的父母和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即超我的导向力,它会努力试图让我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行事。 自我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的一种策略。这些防御策略作为一种保护工具,可以防止无意识中不愉快或令人痛苦的方面进入意识层面。当某些东西看上去令人难以接受甚至是不恰当的时候,防御机制会帮助阻止它们进入显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缓和心理痛苦。精神分析在20世纪早期的影响逐渐扩大,但也并非没有批评的声音: 1.弗洛伊德的理论过分强调潜意识、性、攻击性和童年经历。 2.精神分析理论家提出的许多概念都很难测量和量化。 3.弗洛伊德的大部分想法都是基于个案研究和临床观察,而不是实证的科学研究。 尽管批评之声不减,但精神分析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影响了我们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形式,并在心理学领域中产生着持续的影响,直到今天: 1.虽然大多数精神动力理论并不依赖于实验研究,但精神分析式思维的方法和理论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2.许多由心理动力学家提出的人格理论产生的影响至今余波犹存,比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3.精神分析为精神疾病开辟了新的视角,并表明谈话疗法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症状。当人们被问及对心理学有什么了解时,弗洛伊德的名字常常是大部分人的首选项。毫无疑问,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理论观点,已经在心理学上留下了它的印记。 现在仍有少数人对人类行为持纯粹的精神分析观点。如今,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心理学领域采用了一种更加折衷的方法。事实上,许多当代心理学家对精神分析持怀疑态度。有些人甚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学派嗤之以鼻。在一个认知过程、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世界里,还有精神分析的立足之地吗? 传统精神分析的普遍衰落早已见诸报端。美国精神分析协会(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发表的一份报告发现,心理学系通常会将精神分析单纯视为一种历史产物。2 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学术主题已经被抛在一边了呢?一些人认为,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精神分析未能检验其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学家未能将该学科建立在以实证为基础的实践中。一些人认为精神分析不如其他治疗有效。如今许多人对精神分析如此怀疑的部分原因是,支持其有效性的证据往往被认为是效力不足的。 然而,一些关于精神分析有效性的研究已经为这种治疗模式提供了支持。一项元分析发现,精神分析与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一样有效,另外也研究表明,精神分析可能对治疗抑郁症和惊恐障碍尤其有效。. 在一篇关于精神分析有效性的综述中,研究者和精神分析学家Peter Fonagy提出,精神动力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饮食失调、躯体障碍和一些焦虑障碍。 另一个问题是精神分析通常是一个长期的疗程——通常需要来访者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部分人期望能于几周或几个月之内就能产生疗效的时代。 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已经被排除在了现代心理科学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贡献没有价值。 他的治疗方法——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与专业人士探讨问题可以带来解脱——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给我们如何治疗精神疾病留下了持久的印记。当下的研究多少支持了弗洛伊德的一些初始观点。“最近对神经科学进展的一些回顾表明,弗洛伊德的许多个人观察,尤其是无意识过程的普遍影响和情绪对于思维过程的协同功能,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了证实”精神分析学家Peter Fonagy在《世界精神病学(World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说道。 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思想也只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虽然他以大胆的理论闻名世界,但他对世界的看法受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响。 虽然精神分析可能在走下坡路,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动力学的观点已经消亡,也不意味着它很快会消失。如今,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精神动力而非精神分析的视角,这种视角指的是我们人格内部的动力,其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构成了我们可观察的行为的大部分基础。而精神分析是一个更为狭义的术语,指的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概念——即要理解和治疗反常行为,我们的无意识冲突必须得到解决。那么,精神分析学家们能做些什么来确保它在心理学领域的生命力呢?Fonagy认为,强调科学是关键,即需要更深入地探索实证研究和循证治疗。Fonagy还建议改进数据收集方法,考虑其他可能的行为解释,以及与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积极合作,可以提高精神分析方法的被认可度和适用性。 目前一些重振精神分析学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精神分析的一些概念上,这些概念更多的是基于实证研究(如依恋理论)或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与现代神经科学联系起来。 很明显,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中留下的印记直到今天还能被大家感受到。谈话疗法与精神分析可能是最佳搭配,但治疗师也经常在一系列其他治疗方法中使用这种技术,包括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和团体治疗。 无论如何,精神分析虽然大势已去、不复往昔光辉,但弗洛伊德的观点无论是对大众文化还是心理科学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参考文献: 杰里米•D.沙弗安. (2014). 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疗法(郭本禹, 方红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Cherry, K.(2020). The Influence of Psychoanalysis o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Verywellmind.

中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是

论中国红色革命精神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精神,是我们民族永远保持旺盛斗志和进取精神的强大动力,是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山精神、洗柏坡精神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神七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一脉相承,相互辉映,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科学内涵、美学价值、当代价值一、中国红色革命精神的意义革命精神给革命总路线的制订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 每一次伟大的社会政治变革都伴随着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政治文化往往是政治现实革故鼎新的重要前提。红色革命精神的产生与弘扬,在当时不但有力地抨击了旧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军阀统治,揭露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救国图存”的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向中国人民宣传了共产党先进的政治理念,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为我们党开展更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富于感召力与凝聚力的黏合剂高尚的道德能吸引人,伟大的精神能鼓舞人,科学的思想能指导人。红色革命精神的先进因子使得它发挥了其他政治思想难以比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红色革命精神是人民军队战斗力的力量源泉我们党自“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后,红色革命精神的先进因子就深深地注入了人民军队的血液,浇铸了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铁军,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二、红色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红色革命精神继承了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主、自由、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范畴,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红色革命精神包含的精神具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刻苦钻研文化的毅力,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创造新的业绩,做出新的贡献的决心体现为1.马克思主义是红色革命精神生存、发展的指导思想,构筑了红色革命精神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2.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维系人民团结和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构成红色革命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革命群众的内在品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其人生追求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革命道德,是党和人民群众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三、红色精神的美学价值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史是一部伟大的史诗,那么红色精神就是其中最重要最辉煌的篇章。红色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多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具有恢弘深邃的精神文化意义。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需要对红色精神的美学性质进行研究和理论建设,彰显其美学价值红色精神属于社会美类型,美不是艺术的专利,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都是美得存在形式。中国共产党人也同样追求崇高的道德,“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即是社会的道德楷模。红色精神之美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内容。红色精神具有崇高的审美范畴。崇高美集中体现了美与真,美与善的内在联系,更是体现了人的尊严和道德感,使命感,而这正是崇高美的特征红色精神特殊的审美价值,这种精神则不只是以情感人,它可以唤起人的道德理性,促使人对自身进行道德审视和理性思考,从而有利于人的道德的培养与重建。而道德精神的塑造,不仅需要道德理性,更需要美的熏陶启迪。红色精神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源和政治资源,也是一种美学资源。四、红色革命精神的当代价 红色资源中的“人、物、事”,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物态载体,是我们保留红色记忆宝贵的历史资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不断获取力量的不朽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道德诉求,与时俱进地开发、传播红色革命精神有助于我们了解红色岁月,保留红色记忆,不仅能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历史教材,而且能够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人民热爱党、热爱民族与国家,最终增强党的战斗力、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竞争力。其次,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日益成熟的重要表现党员干部通过红色革命精神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保持自身思想上的先进性。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开发红色资源,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还能进一步增强我们党的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公仆意识,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侈浪费,坚决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只有这样,党才能始终有效地主导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的发展方向。

从“品德”到“道德”: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 向 摘要:文章认为,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只有“品德”,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中国进入工业化社会,使“品德”到“道德”有了可能。 关键词:品德 道德 现代化 .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路向,传统道德如何现代化也因此成为众多学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从话语伦理学出发,哈贝马斯论证了道德视角重建的必要性,其理由是,传统的道德视角是上帝的“超验视角”,道德律令的规范有效性是从上帝的超验视角作出论证的,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上帝的至上的和绝对的权威失去了,宗教及神学不再是一种被所有人认可的道德有效性的基础。1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西方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向可以说是“去上帝化”。但是,中国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并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中国传统道德的规范有效性不是从上帝的超验视角作出论证的,因此,尽管中国和西方都正在经历着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进程,甚至有可能两者在经历这一进程后会获得相同的或相近的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但两者现代化的起点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只有“品德”,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 在文化系统中,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在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中,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是构成道德的两个重要的维度。社会公德主要适用于社会群体的公共生活,旨在规范和维系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性关系;个人私德则主要适用于个体的私人生活,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修养、作风、习惯等,旨在规范和维系个体本身安身立命、终极追求的方式。 在我国,公德、私德的区划始于梁启超。他在 1902 年《论公德》一文中对公德和私德进行了区分,并指出中国人缺少“公德”,而“私德”充斥生活。他说:“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2费孝通和梁漱溟也认为中国人只讲“私德” 不讲“公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在中国的城乡生活中,“最大的毛病是‘私’。……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3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 说:公德“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4 的确,中国人在公共生活中相对缺失的那些公德规范,在私人生活中往往能够得以贯彻。例如,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在自己家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财物等,但这种现象在公共场所却屡屡发生。这不能不让人觉得道德只有在私人生活中才发生意义。然而,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则指出,中国人只讲公德,不讲私德,中国人当面满口仁义道德,背后却干着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丧尽天良的勾当。这种说法也似乎极有道理。 那么,中国人缺少的究竟是“公德”还是“私德”? 笔者认为,在传统中国,既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德”,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私德”,因此,也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那样把道德放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个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的“三不朽”论断,把立德至于首位。儒家经典《大学》标榜的“大学之道”,是“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也是把对完美道德的追求看作“唯此为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阐述,也是“公德”和“私德” 兼顾的,并没有厚此薄彼,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也。儒家为中国人所设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路,其起点为“修身”,其终点为“平天下”,也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私德”和“公德”的强调。 但是,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只是“品德”,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何谓“道德”?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以后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古汉语中“德”通“得”,东汉刘熙载: “德,得也”。(《释名》卷四)许慎《说文解字》云: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所以“道德”可以解释为合乎规律得取得、获得。何谓“品德”?“品德”之“品”字就是三个“口”,即“众人之口”,为品评之意。 所以“品德”可以解释为合乎品评地得到。文天祥诗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也只是为了在历史上获得一个好的评价而已,这与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全然不同的,但丁的“我行我素”在中国就等于是“一意孤行”,会很“不得人心”。 只讲“品德”而不讲“道德”的中国人,只要自己的行为不会“贻人口实”、“留为话柄”、“招人非议”,那么,不讲“道德”又有何妨!比如说,在中国,随地吐痰可以说是一个陋习。但我们知道,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不会随地吐痰,不过不能依此而认为中国人是讲“私德”的,因为在自己家里随地吐痰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中国人在朋友家里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那会招来朋友的心怀不满;中国人在领导面前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那会丧失自身仕途进阶的机会;中国人在恋人面前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那会失去自己在恋人心中美好的形象;中国人在有公共卫生管理者在场的时候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管理者大权在握,如果他顺手开出一张“天价”罚款单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中国人随地吐痰的前提是:不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不会招来与自身利益有关系的人的“非议”。即使周围有一大群的人,但是如果都与自身利益无关的话,中国人喉头一痒,对不起,他就要吐痰了。这就是中国人的道德。 二、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在对“道德” 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的不是“神学”的视角。但我们知道,中国也曾有过“神学”时代。比如说,中国古代用以指代国家的“社稷”二字,本是指土神和谷神,它们都是人们祭祀的主要对象,表明了远古时期中国人对神的崇拜。在商代,更有“以神道设教,则天下安矣”的说法。 中国诸神中也有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帝”。在甲骨卜辞中,频繁出现的“帝”主宰着自然界的一切,主宰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贞翌癸卯帝其令风”,“帝令雨足年”等5。众所周知,中国的“神学”时代是夏商二代,到周朝时期就基本上完成了从“神学”到“人本” 的转变。值得深思的是,儒家在进行道德设计时,避开了“神学”时代的夏商二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孟子则“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宣称“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 (《孟子公孙丑上》)。由此可见,尚古的儒家恰恰摒除了介于“尧舜”和“周”之间的夏商二代。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与西方基于上帝的视角建构道德体系不同,儒家是基于“人本”的视角,直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其道德体系。位于“仁义礼智信”之首的“仁”既是儒家的主要美德,又是儒家对人下的定义。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何谓“仁”?《说文解字》云: “仁,亲也,从人二。”因此,“仁”表示的是“二人”的对应关系。6由此可见,儒家是从“二人”关系来定义人的。儒家设计的“二人”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儒家的道德主张就是在这五对“二人” 关系中展开,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应该看到,儒家道德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规范作用是巨大的,对于中国历史的正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儒家对道德的强调,中国人大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而不改其乐。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曾出现过无数明君忠臣、慈父孝子、仁兄贤弟。 然而,儒家的“仁”式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应然”式理想,很容易成为一种无法操作的道德概念,因为道德必须成为一种理性的“绝对命令”才会成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儒家所设计的道德,是在“二人”关系中展开的,这种道德的致命缺陷在于:当“二人”关系中的“一人”不在场时,那么,“另一人”也就没有必要坚守道德观念。以儒家所主张的“君惠臣忠”为例,当“君” 不在场时,“臣”就可以不“忠”;当“臣”不在场时,“君”也就可以不“惠”。比如说,皇帝嫖娼是不道德的,但宋徽宗走专门挖成的地下暗道与李师师幽会时并没有不道德感,因为没有大臣们看见,也就不会引起大臣们的朝议。今天的中国,诸如交警不在时就闯红灯等种种不道德现象,都可以说是这种“仁”式道德的缺陷所致的遗风。 由此观之,传统中国的道德不是与个体本身之“自我”有关,而是与别人有关,并且是与别人之“口”有关。这正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深层原因。中国人喜欢说别人闲话,也怕被别人说闲话,可以说是中国人之“品德”意识深入人心的明证。不难想象,在以“品德”为“道德”的传统中国,可能也不缺乏为个人道德情操而一日三省的高尚人士,但更多的却是“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道德伪君子。比如说,中国两汉时期以察举取士,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德行重于知识,而德行只能通过举荐来了解,因此,这种察举制应该是一个较好的制度。事实上,这种察举制度实行初期,对抑制世卿世椂,提倡优良德行,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也确实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种举荐制度发展到后来,许多士人矫饰言行,故作清高,虚伪得不近人情,成为东汉后期的社会风气,“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扑子》外篇卷一五)。这种察举之弊正是以“品德”为“道德”所致。 “品德”的危害是在道德生活中形成“道德暮夜”。 在传统的西方社会,“上帝”是个人灵魂的认同对象,是个人道德形成的原动力。因此,西方传统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神德”,个人之所以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是为了获得上帝的欢心和喜爱。因为上帝无时不在、无地不在,所以对上帝怀有敬畏之心的西方人无论是在暮夜也好,无论是在光天化日也好,都会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但在中国,因为其传统道德中缺失一个统率个人灵魂的上帝,所以个人行为就不必对上帝负责,相应地,中国人的道德表现也就与西方人的道德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尽管也有恪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的杨震式的人物,但那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信从“暮夜无知者”的王密式的人。是的,只要在“暮夜”,除了你我之外不会还有别的人知道我们干了什么,那么,只要你我愿意,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王密我把白花花的金子送给你,你收下就是了,我不会有什么顾忌,你也不要有什么顾忌。中国人就是如此,他讲道德,是怕人看见而被人说“闲话”;他不讲道德,是因为没人看见因此不会有人说“闲话”,或者是即使有人看见,但看见的人说的“闲话”对他的利益不会产生任何损害,或者是看见的人也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与他同流合污的人。 三、从“品德”到“道德”: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在传统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的局限,在道德操守上只需做到儒家从五对“二人”关系出发而设计的“五伦”就够了,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是,这种道德规范没有普适性,正如费孝通所说:“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7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加速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国人的生活范围大大扩大,不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已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遭遇种种困境,而且,传统道德如果不现代化,还会对现代经济的良好发展形成种种障碍。因此,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道德的现代化成为必需,从“品德”到“道德”因此有了可能。 工业化社会有三个特色: (1)生产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但却是集体生产; (2)社会组织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但却是群体生活; (3)人与生产工具相分离,因此可以四方流转。8这些特色使得工业社会的道德已经难以靠“二人”关系中的人伦、亲情、血缘等来维系,它需要的是普遍性的公正和普适性的正义。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其传统道德都是“他制他律型”道德,西方传统道德能发挥有效作用是源于上帝对个人的制约,中国传统道德则是源于“二人” 关系中彼方对此方或此方对彼方的制约。很显然,两者都不是“自制自律型”道德。在西方,从天才人物尼采大声宣布“上帝死了”的那时刻起,上帝至上的和绝对的权威失去了,上帝不再是所有人认可的道德有效性的基础,以上帝视角建构的传统道德因此不得不面临着现代化的任务。但是,西方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历程是“去上帝化”,是从天堂走向人间,是世俗化,而中国传统道德本来就是人本的,是人间的,是世俗的。因此,西方对传统道德现代化作出的探索以及取得的经验都不能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有效借鉴。 笔者以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的建成,必须使得个体既是道德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又是道德生活的直接受益者。因为只有如此,道德对个体而言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才会成为个体自觉的和自然的行为操守,道德才是“自制自律型”道德,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道德。因此,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应该是既能促进现代经济生活的良好运行,能调整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又能提高个体的精神境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并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唯有如此,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才能说是真正的建成了。 参考文献: 1王维先,铁省林。话语伦理学的道德视角的重建J.道德与文明, 2009 (4): 89. 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13. 3鲍霁。费孝通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357. 4鲍霁。梁漱溟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251.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51. 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2.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21. 8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思修没什么格式吧,专业点的论文有格式标题摘要关键字一、引言二、正文(正文可以分很多小标题,如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结论四、参考文献

中国精神论文1500字参考文献

思修结课论文——弘扬中国精神 1500字【摘要】弘扬中国精神 ;就是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使中国精神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尊重。随着基督教的衰落,中国以伦理与审美为本的文化在现代反而富有生命力。尤其是中国二元中和的文化精神使中国自古就允许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建立后现代的环境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而国际关系中的“协和万邦”则会导向一个和平的绿色星球,这比崇尚二元对立与炮舰政策的西方文化精神更有利于当代世界的发展。因此,随着中国梦的真正实现,世界文明也会因此而得以提升。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梦的全面实现依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中国独立自强的层面,没有这个基础的层面,中国就会陷入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泥潭而任人宰割。中国自强强国的梦想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得以实现的:这表现在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表现在1951年7月就基本上分出胜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梦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摆脱贫穷而在经济上起飞,从邓小平领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人民在逐步走向小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富国梦正在逐渐实现。中国梦的第三个层面就是中国精神得以弘扬。即中国在当前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使中国的价值观得到世界的认可,使中国真正在国际上获得尊重。正是在这个方面将中国梦与中国精神密切联系了起来。固然,中国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悠久精神,甚至高举反传统大旗的“五四”一代人,由于他们在童年、少年阶段读了大量的中国典籍,身上具有浓重的传统文人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拯救家国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因而尽管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被瓜分被蹂躏的危险,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一个“拿绿卡”住在外国,都充满了传统文人所具有的那种强烈使命感,毅然归国拯救华夏;倒是“文革”一代不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学子,走出国门就不想回来,有的甚至还拿着绿卡回国傲其邻人!这就是季羡林临终前为什么那么重视国学教育,因为这种国学教育能够使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中国精神内化成中国人的文化血液,抵制一切不利于中华民族的言行。而且,中国精神还有超越爱国主义而具有拯救现代化弊病的文化价值。儒家在忠实于大地的伦理法则下,实现了类似宗教的不朽与超越应该看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在不平衡与精神痛苦中完成的,中国要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避免个人的孤独感与荒诞感造成的畸变与裂痕,文化梦的意义就显示出来了。不然的话,各种怪力乱神与邪教就有了滋生的土壤。事实上,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伴随着的正是上帝逐步死亡的世俗化,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文化的大厦几乎是轰然倒塌,西方人在精神上如临孤独痛苦的荒原。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不是以神明为本的文化,因而现代科学可以摧毁基督教的创世造人,却不能摧毁儒家的礼义。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与现代科学并没有大的冲突,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以及“祭如在,祭神如神在”①等语录来看,孔子基本上是不相信鬼神却鉴于宇宙之大而对鬼神取存疑的态度。这种世俗化的姿态不但使中国文化接受起现代科学来并没有什么障碍,而且对于现代与后现代的人文重建也有重要价值。中国是以伦理(儒家)与审美(庄学)为本的文化,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对审美超越的追寻都可以在中国文化中找到知音。那么,怎样使伦理与审美结合,来消除现代人的焦虑与价值危机?这就是中国梦所要展示的现代文化魅力。中国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孔子的伦理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这种人本精神足以抵御西方传统的神本主义和现代的物本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在基督教衰落之时以拯救文明为己任的白璧德(Irving Babbitt),到儒家文明中寻找拯救西方的新人文主义。儒家在忠实于大地的伦理法则下,实现了类似宗教的不朽与超越。儒家为什么以孝道为本并且具有祖宗崇拜的文化特征?因为人的生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向上可以追溯到祖宗。而生养子女保证祖宗的生命血脉得以延续,从而实现生命的不朽也非常重要,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个体的生命就在整体族类的生生不息中得以超越,情感在伦理之乐中得以抚慰。而士大夫还要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血脉的延续中发挥作用。当然这种超越是整体性的,当人作为个体的时候,儒家尤其是道家还倡导审美的超越。在基督教的大厦倾覆之际,这种以伦理与审美价值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其在当代世界意义尤其值得重视。甚至在现代化建设中,都可以发现这种伦理价值的积极意义。中国的现代转型不可能再像西方那样,进行海外扩张掠夺殖民地,那么,儒家教化的资本积累不但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而且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条件。中国文化“和”的观念,在当代世界最应该受到推崇与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概念不同,中国的二元概念都是反对对立要求中和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乾与坤、天与地、男与女、夫与妇、父与子等二元概念都要求中和,因为天地合,才能生万物;男女和,才会有父子;君臣和,社会有机体才能正常转动。这就是《国语》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儒、道、阴阳各家的共性,就是都推崇“和”。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庄子致力于和而反对分。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他以“克己复礼为仁”,又说“礼之用,和为贵”③,并将致中和的中庸之道看成是至高的道德。《礼记》中的《中庸》一篇,就是阐述怎样致中和的,并以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把握中国文化的中和精神,就能把握中国精神之脉动。那么,二元中和的中国精神比二元冲突的西方传统为什么更适合当代世界?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起。《圣经》中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的,并让人支配天上的鸟、地上的兽和水中的鱼。这样一来,人与世界万物相比就处于鹤立鸡群的地位,正如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说:“跟属人的灵魂相比,太阳、月亮和地球算得了什么呢?”④这种教化与工具理性相结合,导致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人类的生态灾难越来越严重。与西方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相比,中国文化精神则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认为人应该“敬天礼地”,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生态智慧加上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王维的山水诗、画的艺术实践,对于当代建立后现代的环境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

弘扬民族精神 岁月,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尘土;暗淡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街市;剥蚀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 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正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脊梁,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什么?我一直在深深的思考这个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伟大的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和不发展 正是靠着这种伟大的精神,亿万中华儿女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民族精神祖国统一之类的热门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弘扬民族精神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依靠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勇往直前。坚持民族团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

中国精神参考文献以及文章

从“品德”到“道德”: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 向 摘要:文章认为,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只有“品德”,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中国进入工业化社会,使“品德”到“道德”有了可能。 关键词:品德 道德 现代化 .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路向,传统道德如何现代化也因此成为众多学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从话语伦理学出发,哈贝马斯论证了道德视角重建的必要性,其理由是,传统的道德视角是上帝的“超验视角”,道德律令的规范有效性是从上帝的超验视角作出论证的,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上帝的至上的和绝对的权威失去了,宗教及神学不再是一种被所有人认可的道德有效性的基础。1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西方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向可以说是“去上帝化”。但是,中国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并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中国传统道德的规范有效性不是从上帝的超验视角作出论证的,因此,尽管中国和西方都正在经历着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进程,甚至有可能两者在经历这一进程后会获得相同的或相近的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但两者现代化的起点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只有“品德”,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 在文化系统中,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在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中,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是构成道德的两个重要的维度。社会公德主要适用于社会群体的公共生活,旨在规范和维系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性关系;个人私德则主要适用于个体的私人生活,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修养、作风、习惯等,旨在规范和维系个体本身安身立命、终极追求的方式。 在我国,公德、私德的区划始于梁启超。他在 1902 年《论公德》一文中对公德和私德进行了区分,并指出中国人缺少“公德”,而“私德”充斥生活。他说:“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2费孝通和梁漱溟也认为中国人只讲“私德” 不讲“公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在中国的城乡生活中,“最大的毛病是‘私’。……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3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 说:公德“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4 的确,中国人在公共生活中相对缺失的那些公德规范,在私人生活中往往能够得以贯彻。例如,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在自己家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财物等,但这种现象在公共场所却屡屡发生。这不能不让人觉得道德只有在私人生活中才发生意义。然而,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则指出,中国人只讲公德,不讲私德,中国人当面满口仁义道德,背后却干着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丧尽天良的勾当。这种说法也似乎极有道理。 那么,中国人缺少的究竟是“公德”还是“私德”? 笔者认为,在传统中国,既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德”,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私德”,因此,也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那样把道德放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个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的“三不朽”论断,把立德至于首位。儒家经典《大学》标榜的“大学之道”,是“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也是把对完美道德的追求看作“唯此为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阐述,也是“公德”和“私德” 兼顾的,并没有厚此薄彼,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也。儒家为中国人所设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路,其起点为“修身”,其终点为“平天下”,也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私德”和“公德”的强调。 但是,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只是“品德”,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何谓“道德”?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以后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古汉语中“德”通“得”,东汉刘熙载: “德,得也”。(《释名》卷四)许慎《说文解字》云: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所以“道德”可以解释为合乎规律得取得、获得。何谓“品德”?“品德”之“品”字就是三个“口”,即“众人之口”,为品评之意。 所以“品德”可以解释为合乎品评地得到。文天祥诗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也只是为了在历史上获得一个好的评价而已,这与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全然不同的,但丁的“我行我素”在中国就等于是“一意孤行”,会很“不得人心”。 只讲“品德”而不讲“道德”的中国人,只要自己的行为不会“贻人口实”、“留为话柄”、“招人非议”,那么,不讲“道德”又有何妨!比如说,在中国,随地吐痰可以说是一个陋习。但我们知道,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不会随地吐痰,不过不能依此而认为中国人是讲“私德”的,因为在自己家里随地吐痰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中国人在朋友家里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那会招来朋友的心怀不满;中国人在领导面前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那会丧失自身仕途进阶的机会;中国人在恋人面前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那会失去自己在恋人心中美好的形象;中国人在有公共卫生管理者在场的时候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管理者大权在握,如果他顺手开出一张“天价”罚款单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中国人随地吐痰的前提是:不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不会招来与自身利益有关系的人的“非议”。即使周围有一大群的人,但是如果都与自身利益无关的话,中国人喉头一痒,对不起,他就要吐痰了。这就是中国人的道德。 二、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在对“道德” 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的不是“神学”的视角。但我们知道,中国也曾有过“神学”时代。比如说,中国古代用以指代国家的“社稷”二字,本是指土神和谷神,它们都是人们祭祀的主要对象,表明了远古时期中国人对神的崇拜。在商代,更有“以神道设教,则天下安矣”的说法。 中国诸神中也有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帝”。在甲骨卜辞中,频繁出现的“帝”主宰着自然界的一切,主宰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贞翌癸卯帝其令风”,“帝令雨足年”等5。众所周知,中国的“神学”时代是夏商二代,到周朝时期就基本上完成了从“神学”到“人本” 的转变。值得深思的是,儒家在进行道德设计时,避开了“神学”时代的夏商二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孟子则“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宣称“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 (《孟子公孙丑上》)。由此可见,尚古的儒家恰恰摒除了介于“尧舜”和“周”之间的夏商二代。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与西方基于上帝的视角建构道德体系不同,儒家是基于“人本”的视角,直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其道德体系。位于“仁义礼智信”之首的“仁”既是儒家的主要美德,又是儒家对人下的定义。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何谓“仁”?《说文解字》云: “仁,亲也,从人二。”因此,“仁”表示的是“二人”的对应关系。6由此可见,儒家是从“二人”关系来定义人的。儒家设计的“二人”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儒家的道德主张就是在这五对“二人” 关系中展开,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应该看到,儒家道德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规范作用是巨大的,对于中国历史的正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儒家对道德的强调,中国人大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而不改其乐。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曾出现过无数明君忠臣、慈父孝子、仁兄贤弟。 然而,儒家的“仁”式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应然”式理想,很容易成为一种无法操作的道德概念,因为道德必须成为一种理性的“绝对命令”才会成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儒家所设计的道德,是在“二人”关系中展开的,这种道德的致命缺陷在于:当“二人”关系中的“一人”不在场时,那么,“另一人”也就没有必要坚守道德观念。以儒家所主张的“君惠臣忠”为例,当“君” 不在场时,“臣”就可以不“忠”;当“臣”不在场时,“君”也就可以不“惠”。比如说,皇帝嫖娼是不道德的,但宋徽宗走专门挖成的地下暗道与李师师幽会时并没有不道德感,因为没有大臣们看见,也就不会引起大臣们的朝议。今天的中国,诸如交警不在时就闯红灯等种种不道德现象,都可以说是这种“仁”式道德的缺陷所致的遗风。 由此观之,传统中国的道德不是与个体本身之“自我”有关,而是与别人有关,并且是与别人之“口”有关。这正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深层原因。中国人喜欢说别人闲话,也怕被别人说闲话,可以说是中国人之“品德”意识深入人心的明证。不难想象,在以“品德”为“道德”的传统中国,可能也不缺乏为个人道德情操而一日三省的高尚人士,但更多的却是“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道德伪君子。比如说,中国两汉时期以察举取士,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德行重于知识,而德行只能通过举荐来了解,因此,这种察举制应该是一个较好的制度。事实上,这种察举制度实行初期,对抑制世卿世椂,提倡优良德行,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也确实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种举荐制度发展到后来,许多士人矫饰言行,故作清高,虚伪得不近人情,成为东汉后期的社会风气,“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扑子》外篇卷一五)。这种察举之弊正是以“品德”为“道德”所致。 “品德”的危害是在道德生活中形成“道德暮夜”。 在传统的西方社会,“上帝”是个人灵魂的认同对象,是个人道德形成的原动力。因此,西方传统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神德”,个人之所以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是为了获得上帝的欢心和喜爱。因为上帝无时不在、无地不在,所以对上帝怀有敬畏之心的西方人无论是在暮夜也好,无论是在光天化日也好,都会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但在中国,因为其传统道德中缺失一个统率个人灵魂的上帝,所以个人行为就不必对上帝负责,相应地,中国人的道德表现也就与西方人的道德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尽管也有恪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的杨震式的人物,但那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信从“暮夜无知者”的王密式的人。是的,只要在“暮夜”,除了你我之外不会还有别的人知道我们干了什么,那么,只要你我愿意,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王密我把白花花的金子送给你,你收下就是了,我不会有什么顾忌,你也不要有什么顾忌。中国人就是如此,他讲道德,是怕人看见而被人说“闲话”;他不讲道德,是因为没人看见因此不会有人说“闲话”,或者是即使有人看见,但看见的人说的“闲话”对他的利益不会产生任何损害,或者是看见的人也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与他同流合污的人。 三、从“品德”到“道德”: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在传统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的局限,在道德操守上只需做到儒家从五对“二人”关系出发而设计的“五伦”就够了,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是,这种道德规范没有普适性,正如费孝通所说:“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7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加速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国人的生活范围大大扩大,不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已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遭遇种种困境,而且,传统道德如果不现代化,还会对现代经济的良好发展形成种种障碍。因此,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道德的现代化成为必需,从“品德”到“道德”因此有了可能。 工业化社会有三个特色: (1)生产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但却是集体生产; (2)社会组织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但却是群体生活; (3)人与生产工具相分离,因此可以四方流转。8这些特色使得工业社会的道德已经难以靠“二人”关系中的人伦、亲情、血缘等来维系,它需要的是普遍性的公正和普适性的正义。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其传统道德都是“他制他律型”道德,西方传统道德能发挥有效作用是源于上帝对个人的制约,中国传统道德则是源于“二人” 关系中彼方对此方或此方对彼方的制约。很显然,两者都不是“自制自律型”道德。在西方,从天才人物尼采大声宣布“上帝死了”的那时刻起,上帝至上的和绝对的权威失去了,上帝不再是所有人认可的道德有效性的基础,以上帝视角建构的传统道德因此不得不面临着现代化的任务。但是,西方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历程是“去上帝化”,是从天堂走向人间,是世俗化,而中国传统道德本来就是人本的,是人间的,是世俗的。因此,西方对传统道德现代化作出的探索以及取得的经验都不能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有效借鉴。 笔者以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的建成,必须使得个体既是道德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又是道德生活的直接受益者。因为只有如此,道德对个体而言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才会成为个体自觉的和自然的行为操守,道德才是“自制自律型”道德,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道德。因此,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应该是既能促进现代经济生活的良好运行,能调整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又能提高个体的精神境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并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唯有如此,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才能说是真正的建成了。 参考文献: 1王维先,铁省林。话语伦理学的道德视角的重建J.道德与文明, 2009 (4): 89. 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13. 3鲍霁。费孝通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357. 4鲍霁。梁漱溟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251.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51. 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2.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21. 8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主要是凝聚中国精神的精神纽带,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进!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就像此次战胜疫情的斗争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成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不仅体现了民族特质,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集体意识。

二、弘扬中国精神

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而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想要推进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就必须要有创新创造、向上向前的强大精神奋发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我们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 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中国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2、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加强修养,发扬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美德;强调关心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为先。

内涵: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义深远。

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一个缺乏自己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这个大家庭所必不可少的东西。可以说,一个民族一旦缺少了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就无法光大,可是,一个民族有了民族精神却没人把它发扬光大,那么也不行。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一员应尽的义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光从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还应该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去。就拿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说起吧,居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镇的人,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各村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在友好交往,善待对方的状态下,这便是不可缺少的团结的力量。还有,我们青少年一代,应多帮助弱者,尊老爱幼,使老年人不孤独,幼儿们不寂寞,使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被爱包围着。我们只要多为别人,多为中华民族,多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着想,努力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能多做一些有益的事,那也算是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出一份力。中华民族精神要在我心,同学们,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别人知道并且学会如何去做,那么这个世界上,那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也将越来越多,坏人也将随之减少。因此,中华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将其发扬光大更重要!并且这任务说简单并不简单,说困难也并不困难,而将其发扬光大的任务,我想,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来完成,并且我觉得我们能够完成,而且是完成得最好的。

  • 索引序列
  • 分析中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精神分析理论文献
  • 中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是
  • 中国精神论文1500字参考文献
  • 中国精神参考文献以及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