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医与阴阳五行论文

中医与阴阳五行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与阴阳五行论文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阴阳的肇始先天八卦传说上古时,阴阳始于气象观测。伏羲氏坐在观象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伏羲氏“一画开天”:用“—”首尾相接取象为太极“○”,代表日出日落的升降规律。太极内蕴阴阳,是宇宙的原始态,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太极就像圆周一样,具有无限大、无限小、包容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阴阳属性的深刻含义。古人观察太阳在周天上运行,太阳因周天变动,太极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太极化生出阴和阳。伏羲氏用“—”符号代表阳,代表热,代表白天,取象于天;用“- -”符号代表阴,代表寒,代表黑夜,取象于地;用“ ”代表阴阳,来象应天地、昼夜,热寒。太阳一天的出入升降运动使阴阳交感互动,分别化生出夜阴昼阳,产生出寒温热凉四象:早晨温-少阳、中午热-老阳、黄昏凉-少阴、半夜寒-老阴。这就是古人观察:“—”阳化生为“老阳、少阳”;“- -”阴化生为“老阴、少阴”的演化过程。 阴阳四象取象于一年的“生化收藏”,象应于一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生长收藏”四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过渡变化状态,后世称之为“化”,象应于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四象的形成,也就出现了五行。这就是阴阳和五行的最原始的理论起源。四象阴阳交感,分别再阴阳化生,也就化生出三画卦的八卦: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天是不能分开的,地可以分开。天空中动是火,天下面动是风,天上面动是泽。地分三层,地当中动是水,地下面动是雷,地上面动是山。八卦类比八象应八方:乾象天、应南方,坤象地、应北方,坎象水、应西方,离象火、应东方,艮象山、应西北方,兑象泽、应东南方,震象雷、应东北方,巽象风、应西南方。八卦反映到八卦图上恰好与我国的基本地理地势相对应。八卦图方位与现代地图方位完全相反,是因为八卦图是伏羲氏坐北面南,以人的方向感觉作为定向标准的,而西方地图则是以地理实物方向作为定向标准的。这恰好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中方文化重视“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重视“物”,以物为本。阴阳化生规律图八卦继续化生,八卦则演化为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六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一百二十八卦……直至无穷,演变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事实上,16卦、32卦、64卦……本质上都是八卦,因为它们所有卦象都是在八卦基础上化生出来的,世间万物可以概括为:天、地、火、水、风、雷、山、泽这八种现象彼此间的阴阳互动演化的结果,世间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此所谓八卦定乾坤,也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道理。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人顶天立地,是万物之灵,是天地间错综复杂万事万物的代表。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同样具有天地的阴阳特性。人根据天地阴阳特性标准,把天地划分为阴和阳。天、地、人古人称之为三才。以此观念来认识阴阳,阴阳就是三才,三才也就是阴阳。伏羲氏把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确定为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把八卦定为三画卦,实际上八卦本身就蕴含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后世继承发展了三才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三才理论。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六经三阴三阳理论、三焦理论都是始于阴阳八卦理论。总之,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万事万物归纳为八卦等八类基本元素。伏羲氏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后世所说的先天八卦图,揭示了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无字天书”。阴阳理论与今天哲学的矛盾论相比,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角度理解阴阳八卦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从观测太阳周天运行角度来理解阴阳八卦,就非常容易了。太阳日出日落升降运动好像是在圆轨道上运行,古人叫周天运行,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仪,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进一步再阴阳对偶平分,就是所谓的八卦了,八卦再连续平分3次,又可分成64卦,卦象可以连续平分下去,直至无穷。对于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怎样阴阳划分,事物总是按照固有的阴阳升降出入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化着,每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都可以看成一个太极;一个周期粗分就是阴阳转换周期,细分就是四象的寒温热凉变化周期,再细分就是八卦次序周期,……再分还有64卦次序轮回周期;……甚至不断细分,把一个周期可以无穷地细分下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阴阳规律,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是同一周期规律事物,按不同精细程度描述的周期规律。结合现代人的认识,太阳周天运行,就是所谓的太极;太极思想指导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认识事物。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部分;阴阳思想指导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事物的阴阳规律。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思想指导我们运用四象规律细化事物的认识。四象对分成八卦;八卦思想指导我们从八个方面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对事物认识精细程度的具体要求,选用太极、阴阳、四象、八卦、64卦……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用现代话讲: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就是各具不同自然周期规律的模型,阴阳八卦是科学观测的成果,不全是迷信玄学,我们要深挖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后天八卦相传中古时,82岁的周文王因谗言诬陷,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ou)里城长达七年之久。周文王在狱中韬光养晦,参透了伏羲先天八卦阴阳至理,以蓍草为工具,根据斗柄顺四时五行八方旋转运行的周天的天象规律,根据帝王临御四正四隅八节的国事规律;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 、坎、艮依次定位归属在“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等四正四隅八个方向上,依次主应在一年360天“周天”中的各个45天上;从而推演出了后天八卦。 文王后天八卦图 北斗四时运转图《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记载的就是周文王推演后天八卦的过程:一年之中斗星运转一周,斗柄指正东方,震位,象应二月春分,一阳排在二阴之上,春气旺万物生,为木;斗柄指东南,巽位,象应立夏,阳盛于上,万物繁茂,为木;斗柄指正南,离位,象应五月夏至,万物长大成形,皆有显着之象,阳旺蕃英成秀,为火;斗柄指西南,坤位,象应季夏孟秋之间的立秋,土气旺而生万物,为土;斗柄指正西方,兑位,象应八月秋分,一阴之水在上,阳气壅遏于下,水润泽于下,万物皆愉悦,为金;斗柄指西北,乾位,象应立冬,阳居阴位,阴阳之气必相搏而战,为金;斗柄指正北方,坎位,象应阳气蛰藏于阴中,万物皆归藏于中,为水;斗柄指向东北方,艮位,象应立春阴尽阳生,天运一周岁,气机变化终而复始,成终成始,为土。可见,周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记天体八节符号,四立为生长收藏,二至为寒暑之极,二分为阴阳之和。后天八卦配四时八节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连续不断阴阳互根互存的周期规律。 周文王在后天八卦基础上,每卦又演绎成八卦,八卦之间互相搭配,形成了以六爻为基础的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借喻帝王国事、夫妻儿女家事、人生长壮老已的人生规律,又为后天八卦的每卦写了卦辞,为每爻写了爻辞,遂写成《易经》,形成了阴阳易理,从此八卦才开始有文字记载。用现代话的说,周文王为后世建立了能够涵盖宇宙、社会、家庭、人生、心理,生理、病理等周期规律的六十四类事物发展的模型。十翼周文王虽然为八卦进行了文字记载,但是文意深远,词义古奥,又多有暗示,一般世人根本难以理解。孔子五十岁始学易,认为易经是阴阳至理,潜心研究易经,倾毕生精力为易经批注,作系彖辞,创《十翼》。《史记•孔子世家》有“孔子晚喜易,序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的记载。十翼有:《彖(tuan)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至此易经的基本内容已经全部形成。《十翼》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易经》因《十翼》才容易解读,易经才因此得以传于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经”。《十翼》是学习《易经》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易经》必先学习《十翼》。学习《易经》不要死背硬记卦辞、爻辞和经文,而是深刻体会《易经》六爻、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方式。用现代话讲,就是学习掌握研究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易经》破解的就是是纷繁复杂变化的大千世界所共有的普遍规律。了解气气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气象变化总括有:寒风热暑湿燥六种变化,故称为六气。古人认为:气象的阴阳变化决定于天体运行。天体气象变化的方向和时节又取决于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一气所化生。分则为阴阳,合之则为太一。阴阳本来只有两方面,只是因为阴阳需要划分标准,也就出现了人。天地人合称三才。太极既是一,也是二,也是三。因此古人是根据天、地、人三部观察宇宙一切事物气化活动情况的。气本无形,古人就采用“因形察气”方法观察气的活动,采用律吕、五音漏刻的方法纪理之。气的观测1.观天部随其节令察其气机升降太阳运行有年周期,日体晷影一年运行一周,晷影在圆周上运行,左升右降,经过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月体日宿二十八星宿周期规律,根据北斗星的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日月星斗相会周期规律,再根据天体五星定时出没于东南西北中五方而划定年周期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有一气,太阳运行一周有风暑湿燥寒等五气的变化,对应于生长化收藏五种阴阳盛衰变化方式,五气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五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天部五运气机升降出入规律。2.观地部从四方四时以察其地面生化收藏地部自然之气本于三阴三阳,概括为: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变化。六气节律性地出现在一年变化的气候中: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初气地支配寅卯;少阴司天,其化以热,二气地支配辰巳;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三气地支配午未;少阳司天,其化以火,四气地支配申酉;阳明司天,其化以燥,五气地支配戌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终气地支配子丑。这样六气每气配两月,六气恰合十二月。古人观察发现:风热暑湿燥寒本来是自然之气的正常变化,就是所谓地部六气。但是如果地部六气太过、或不及,必然会严重影响地气的生长化收藏,产生自然灾害。同样六气也存在年节律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五运六气规律。六气的本质上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所以说地部六气本质上就是天运五气在地部的表现,这也是五运与六气的关系。气本无形,无从观测,古人采用“因形察气”方法来间接观察气的活动。“形”就是指地部有形可征之物。聪明的古人是通过观察风向的方法间接了解了地气的活动情况的。古称为风角术,又称天籁。具体观察方法是:古人就是通过对东南西北方向借助季节风的风向的观察和对气候的观察,发现了季节风向和四季寒热温凉地气的关系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古人观测发现:天地之气在升降浮沉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中自然界能够发出不同的固有频率。古人是通过就借用律管共振方法测知了地气的变化规律。古人通过自然五音的观测,发现了五音也与人体五脏功能密切联系。古人还对地部有形之物进行五行归类: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辨识事物的阴阳属性;根据寒热温凉四气,辨识事物的升沉浮降气机;进而辨识有形之物的五行属性,间接了解有形之物的五行生克制化的气化状态是否正常、是太过或不及。最后古人将运气理论发展成为六十甲子术。六十甲子术就是古人掌握五运六气规律的其中的一个数理工具之一。3.观人部从天地气交中察其气损益消长。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与天地之间的气化相通,并存在着共通规律,都遵从阴阳五行之间互相亢害承制的气化规律。人体随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阴阳升降、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五运六气正常,则人体气机调和,阴平阳秘,五脏安和而无病。五运六气太过或不及,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人体五脏之气的失常产生疾病。因此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天地之气的活动状态和规律。这也是古人“因形察气”的方法和思路。“因形察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天象规律的方法,同时还给我们后人提供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医在“因形察气”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医藏象理论依据就是“有其内,必形诸于外”的易理。中医辩证论治过程就是通过病人外在证候,诊断病人的内在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用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因形察气”的治病过程。中医用阴阳五行理论判断人体五脏亢害承制状态,作出五脏太过或不及的诊断,指导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偏性纠正治疗疾病的阴阳偏性。从中能够理解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根源于阴阳五行理论,根源于古人“因形察气”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到人体的阴阳规律:“气有多少”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形有盛衰”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五脏的盛衰。五脏病理变化有三:不外本脏自病,相生失衡,相克失衡。

现在的中医,是中医西医化,说好听是「科学化」,实际上是西医化。怎么没本事让西医中医化呢?中国人可怜啊!【中医界急缺人才,中医的教育有很大问题,我们的中医药大学里,一群唯唯诺诺的庸才正在教授一大群迷迷糊糊的庸才。】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西医西药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不过这是标标准准的迷信。何谓科学主义?就是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都作为绝对的价值标准进行信仰,而不是将其看作只是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相对有效的途径,进而排斥任何其他非科学的认识自然事物的途径,并要求所有的非科学文化接受科学的阐释与改造。一句话,科学主义就是极端的科学迷信。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必然会产生危害性的后果,即科学主义的信奉者以科学为标准怀疑和否定一切非科学的认知自然事物的途径,凡是那些不合符逻辑思维的、建构性实验研究的、概念性理论形态的都要被废弃,或者接受科学的改造。那些早已消失的文化不说,在当下与科学并存的非西方文化就会因这种信仰而遭殃。这就是中医为何会在中国不断地遭受来自中医学界内外的怀疑、异化、贬低和否定的原因。新生代的中医家队伍从小接受的就是学科学、讲科学和爱科学的科学主义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里只有科学知识,虽然在大学学习阶段接受了与科学异质的中医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处在边缘化的,是从属于科学知识的。科学主义的疫毒内陷于每一位中医先生的心中,使得他们只能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中医,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发展中医。在文化属性上,将中医纳入科学之中,但这种“科学”不是显在的,因为中医理论思维和形态与西医和现代科技理论大异其趣;那么,这就要充分挖掘中医的“科学内涵”,证明其内在的“科学性”,改造其“自然哲学式的形态”,使其由隐性的具有“科学性”的医学转化为具有显性的“科学形态”的医学。信奉科学主义的中医家队伍在科学价值的驱使下,不再是去研修中国古典文化强化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而是将中医理论及其诊疗形态作为一种被改造的对象,用西医和现代科技既有的逻辑思维、建构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性理论形态去让中医改头换面。从此,科学主义就像一座难以穿透的屏障树立在中医家队伍的自我意识与中医理论之间,使得他们只能游离在中医理论之外,成为一个外在中医的看客。要想拯救中医,就必须拯救中医家队伍;要想拯救中医家队伍,除了要推动其在中国古典文化领域里固本筑基之外,还需要驱逐内陷于其心中的唯科学主义疫毒;要想驱逐唯科学主义的疫毒,就必须大力剖析科学认知自然事物的缺陷以及由之而来的弊端和危害性,彻底消除笼罩在科学之上的无暇的真理光环,将其打回低级地认始自然事物的原形。因此,我们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医,就必须和西方文化进行斗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进行斗争,根除中医家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感染的现代化疫毒,将他们从科学的迷信中拉扯出来,重新树立中国古典文化的主体意识,进而推动中医的传播与发展。

阴阳论文查重

篇第的解释

谓篇章的 顺序 。 汉 王充 《论衡·超奇》 :“其高第若 谷子云 、 * 高 者,说书于牍奏 之上 ,不能连结篇章。或抽列古今,纪著行事,若 司马 子长 、 刘子政 之徒,累积篇第,文以万数,其过 子云 、 子高 远矣。” 《隋书·经籍志一》 :“ 安国 并依 古文 ,开其篇第,以隶 古字 写之,合成五十八篇。”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 :“﹝ 晋 孔衍 ﹞乃删 汉 魏 诸史,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 宋 王洙 《王氏谈录·秘阁易法》 :“公言秘阁有 郑氏 注 《易》 一卷, 《文言》 自为篇,而 陆氏 《太玄》 ,篇第亦各异。考之, 足以 见古 《易经》 之旧次。”

词语分解

篇的解释 篇 ā 首尾完成的 文章 或诗词:篇章。诗篇。篇目。篇什(?)(《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 篇幅 。长篇大论。 千篇一律 。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篇论文。 笔画 第的解释 第 ì 次序:第一。 次第 。等第。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 落第 。 封建 社会 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门第。 进士 第。 但: 运动 有益于 健康 ,第 不宜 过于剧烈。 姓。 笔画数:; 部首 :竹; 笔

阴阳的肇始先天八卦传说上古时,阴阳始于气象观测。伏羲氏坐在观象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伏羲氏“一画开天”:用“—”首尾相接取象为太极“○”,代表日出日落的升降规律。太极内蕴阴阳,是宇宙的原始态,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太极就像圆周一样,具有无限大、无限小、包容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阴阳属性的深刻含义。古人观察太阳在周天上运行,太阳因周天变动,太极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太极化生出阴和阳。伏羲氏用“—”符号代表阳,代表热,代表白天,取象于天;用“- -”符号代表阴,代表寒,代表黑夜,取象于地;用“ ”代表阴阳,来象应天地、昼夜,热寒。太阳一天的出入升降运动使阴阳交感互动,分别化生出夜阴昼阳,产生出寒温热凉四象:早晨温-少阳、中午热-老阳、黄昏凉-少阴、半夜寒-老阴。这就是古人观察:“—”阳化生为“老阳、少阳”;“- -”阴化生为“老阴、少阴”的演化过程。 阴阳四象取象于一年的“生化收藏”,象应于一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生长收藏”四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过渡变化状态,后世称之为“化”,象应于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四象的形成,也就出现了五行。这就是阴阳和五行的最原始的理论起源。四象阴阳交感,分别再阴阳化生,也就化生出三画卦的八卦: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天是不能分开的,地可以分开。天空中动是火,天下面动是风,天上面动是泽。地分三层,地当中动是水,地下面动是雷,地上面动是山。八卦类比八象应八方:乾象天、应南方,坤象地、应北方,坎象水、应西方,离象火、应东方,艮象山、应西北方,兑象泽、应东南方,震象雷、应东北方,巽象风、应西南方。八卦反映到八卦图上恰好与我国的基本地理地势相对应。八卦图方位与现代地图方位完全相反,是因为八卦图是伏羲氏坐北面南,以人的方向感觉作为定向标准的,而西方地图则是以地理实物方向作为定向标准的。这恰好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中方文化重视“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重视“物”,以物为本。阴阳化生规律图八卦继续化生,八卦则演化为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六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一百二十八卦……直至无穷,演变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事实上,16卦、32卦、64卦……本质上都是八卦,因为它们所有卦象都是在八卦基础上化生出来的,世间万物可以概括为:天、地、火、水、风、雷、山、泽这八种现象彼此间的阴阳互动演化的结果,世间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此所谓八卦定乾坤,也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道理。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人顶天立地,是万物之灵,是天地间错综复杂万事万物的代表。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同样具有天地的阴阳特性。人根据天地阴阳特性标准,把天地划分为阴和阳。天、地、人古人称之为三才。以此观念来认识阴阳,阴阳就是三才,三才也就是阴阳。伏羲氏把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确定为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把八卦定为三画卦,实际上八卦本身就蕴含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后世继承发展了三才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三才理论。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六经三阴三阳理论、三焦理论都是始于阴阳八卦理论。总之,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万事万物归纳为八卦等八类基本元素。伏羲氏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后世所说的先天八卦图,揭示了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无字天书”。阴阳理论与今天哲学的矛盾论相比,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角度理解阴阳八卦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从观测太阳周天运行角度来理解阴阳八卦,就非常容易了。太阳日出日落升降运动好像是在圆轨道上运行,古人叫周天运行,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仪,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进一步再阴阳对偶平分,就是所谓的八卦了,八卦再连续平分3次,又可分成64卦,卦象可以连续平分下去,直至无穷。对于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怎样阴阳划分,事物总是按照固有的阴阳升降出入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化着,每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都可以看成一个太极;一个周期粗分就是阴阳转换周期,细分就是四象的寒温热凉变化周期,再细分就是八卦次序周期,……再分还有64卦次序轮回周期;……甚至不断细分,把一个周期可以无穷地细分下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阴阳规律,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是同一周期规律事物,按不同精细程度描述的周期规律。结合现代人的认识,太阳周天运行,就是所谓的太极;太极思想指导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认识事物。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部分;阴阳思想指导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事物的阴阳规律。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思想指导我们运用四象规律细化事物的认识。四象对分成八卦;八卦思想指导我们从八个方面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对事物认识精细程度的具体要求,选用太极、阴阳、四象、八卦、64卦……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用现代话讲: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就是各具不同自然周期规律的模型,阴阳八卦是科学观测的成果,不全是迷信玄学,我们要深挖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后天八卦相传中古时,82岁的周文王因谗言诬陷,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ou)里城长达七年之久。周文王在狱中韬光养晦,参透了伏羲先天八卦阴阳至理,以蓍草为工具,根据斗柄顺四时五行八方旋转运行的周天的天象规律,根据帝王临御四正四隅八节的国事规律;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 、坎、艮依次定位归属在“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等四正四隅八个方向上,依次主应在一年360天“周天”中的各个45天上;从而推演出了后天八卦。 文王后天八卦图 北斗四时运转图《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记载的就是周文王推演后天八卦的过程:一年之中斗星运转一周,斗柄指正东方,震位,象应二月春分,一阳排在二阴之上,春气旺万物生,为木;斗柄指东南,巽位,象应立夏,阳盛于上,万物繁茂,为木;斗柄指正南,离位,象应五月夏至,万物长大成形,皆有显着之象,阳旺蕃英成秀,为火;斗柄指西南,坤位,象应季夏孟秋之间的立秋,土气旺而生万物,为土;斗柄指正西方,兑位,象应八月秋分,一阴之水在上,阳气壅遏于下,水润泽于下,万物皆愉悦,为金;斗柄指西北,乾位,象应立冬,阳居阴位,阴阳之气必相搏而战,为金;斗柄指正北方,坎位,象应阳气蛰藏于阴中,万物皆归藏于中,为水;斗柄指向东北方,艮位,象应立春阴尽阳生,天运一周岁,气机变化终而复始,成终成始,为土。可见,周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记天体八节符号,四立为生长收藏,二至为寒暑之极,二分为阴阳之和。后天八卦配四时八节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连续不断阴阳互根互存的周期规律。 周文王在后天八卦基础上,每卦又演绎成八卦,八卦之间互相搭配,形成了以六爻为基础的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借喻帝王国事、夫妻儿女家事、人生长壮老已的人生规律,又为后天八卦的每卦写了卦辞,为每爻写了爻辞,遂写成《易经》,形成了阴阳易理,从此八卦才开始有文字记载。用现代话的说,周文王为后世建立了能够涵盖宇宙、社会、家庭、人生、心理,生理、病理等周期规律的六十四类事物发展的模型。十翼周文王虽然为八卦进行了文字记载,但是文意深远,词义古奥,又多有暗示,一般世人根本难以理解。孔子五十岁始学易,认为易经是阴阳至理,潜心研究易经,倾毕生精力为易经批注,作系彖辞,创《十翼》。《史记•孔子世家》有“孔子晚喜易,序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的记载。十翼有:《彖(tuan)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至此易经的基本内容已经全部形成。《十翼》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易经》因《十翼》才容易解读,易经才因此得以传于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经”。《十翼》是学习《易经》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易经》必先学习《十翼》。学习《易经》不要死背硬记卦辞、爻辞和经文,而是深刻体会《易经》六爻、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方式。用现代话讲,就是学习掌握研究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易经》破解的就是是纷繁复杂变化的大千世界所共有的普遍规律。了解气气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气象变化总括有:寒风热暑湿燥六种变化,故称为六气。古人认为:气象的阴阳变化决定于天体运行。天体气象变化的方向和时节又取决于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一气所化生。分则为阴阳,合之则为太一。阴阳本来只有两方面,只是因为阴阳需要划分标准,也就出现了人。天地人合称三才。太极既是一,也是二,也是三。因此古人是根据天、地、人三部观察宇宙一切事物气化活动情况的。气本无形,古人就采用“因形察气”方法观察气的活动,采用律吕、五音漏刻的方法纪理之。气的观测1.观天部随其节令察其气机升降太阳运行有年周期,日体晷影一年运行一周,晷影在圆周上运行,左升右降,经过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月体日宿二十八星宿周期规律,根据北斗星的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日月星斗相会周期规律,再根据天体五星定时出没于东南西北中五方而划定年周期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有一气,太阳运行一周有风暑湿燥寒等五气的变化,对应于生长化收藏五种阴阳盛衰变化方式,五气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五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天部五运气机升降出入规律。2.观地部从四方四时以察其地面生化收藏地部自然之气本于三阴三阳,概括为: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变化。六气节律性地出现在一年变化的气候中: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初气地支配寅卯;少阴司天,其化以热,二气地支配辰巳;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三气地支配午未;少阳司天,其化以火,四气地支配申酉;阳明司天,其化以燥,五气地支配戌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终气地支配子丑。这样六气每气配两月,六气恰合十二月。古人观察发现:风热暑湿燥寒本来是自然之气的正常变化,就是所谓地部六气。但是如果地部六气太过、或不及,必然会严重影响地气的生长化收藏,产生自然灾害。同样六气也存在年节律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五运六气规律。六气的本质上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所以说地部六气本质上就是天运五气在地部的表现,这也是五运与六气的关系。气本无形,无从观测,古人采用“因形察气”方法来间接观察气的活动。“形”就是指地部有形可征之物。聪明的古人是通过观察风向的方法间接了解了地气的活动情况的。古称为风角术,又称天籁。具体观察方法是:古人就是通过对东南西北方向借助季节风的风向的观察和对气候的观察,发现了季节风向和四季寒热温凉地气的关系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古人观测发现:天地之气在升降浮沉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中自然界能够发出不同的固有频率。古人是通过就借用律管共振方法测知了地气的变化规律。古人通过自然五音的观测,发现了五音也与人体五脏功能密切联系。古人还对地部有形之物进行五行归类: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辨识事物的阴阳属性;根据寒热温凉四气,辨识事物的升沉浮降气机;进而辨识有形之物的五行属性,间接了解有形之物的五行生克制化的气化状态是否正常、是太过或不及。最后古人将运气理论发展成为六十甲子术。六十甲子术就是古人掌握五运六气规律的其中的一个数理工具之一。3.观人部从天地气交中察其气损益消长。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与天地之间的气化相通,并存在着共通规律,都遵从阴阳五行之间互相亢害承制的气化规律。人体随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阴阳升降、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五运六气正常,则人体气机调和,阴平阳秘,五脏安和而无病。五运六气太过或不及,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人体五脏之气的失常产生疾病。因此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天地之气的活动状态和规律。这也是古人“因形察气”的方法和思路。“因形察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天象规律的方法,同时还给我们后人提供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医在“因形察气”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医藏象理论依据就是“有其内,必形诸于外”的易理。中医辩证论治过程就是通过病人外在证候,诊断病人的内在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用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因形察气”的治病过程。中医用阴阳五行理论判断人体五脏亢害承制状态,作出五脏太过或不及的诊断,指导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偏性纠正治疗疾病的阴阳偏性。从中能够理解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根源于阴阳五行理论,根源于古人“因形察气”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到人体的阴阳规律:“气有多少”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形有盛衰”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五脏的盛衰。五脏病理变化有三:不外本脏自病,相生失衡,相克失衡。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可以,但是不要太多,否则影响你的论文的查重率。

中国阴阳文化定律研究论文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

前言:

2017年2月25日,“SELF格致论道”讲坛邀请张双南、孙小淳、吴国盛三位科学家就“阴阳五行是否应该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进行了激烈辩论,这场活动在媒体和公众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近100分钟的辩论过程中,三位科学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陈述和解释。

但是近期在一些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对这场辩论乃至三位科学家观点的片面解读,将“是否支持阴阳五行入《准》”的话题,误读为“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孙小淳老师在辩论伊始就指出,“此次辩论并不是网友们所说的科学之争,而是我们怎么样做好科普的事情”,他认为“我们了解阴阳五行思想,并不是要求把它当作科学真理来对待”,重点在于“阴阳五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也需要被广大公众所认知”,所以他的观点是支持“阴阳五行入《准》”,并不是许多媒体误读的“阴阳五行是科学”。张双南老师指出,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支持“阴阳五行写入中国公民的传统文化素养基准”,而不是科学素养基准。所以,两位科学家的争论焦点在“是否应该入《准》”。

为了让更多朋友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科学家们的观点,我们这两天将陆续放出两位科学家立论阶段的演讲视频。希望媒体和公众朋友们看完视频后,能够开展理性的讨论,而不是借题发挥和炒作。

孙小淳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孙小淳立论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天这个话题是正方的观点 ,就是阴阳五行应该写入这个基准。那当然今天的讨论,其实也不是网上所说的什么科学之争,实际上是我们怎么样做好科普的事情。但是怎么样做好科普,这就涉及到怎么样的认识科学,怎么样认识古代的科学、历史上的科学的问题。

所以说我今天先把我的观点给大家讲一下,那么首先阴阳五行大家都是知道的,

实际上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属性,它们是相对立的,当然了也是互相互补的。阴阳五行大家可能都知道,天上有五大行星都知道吧,金心火星水星对吧,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呢,有这个所谓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金克木、水克土、土克水这些这样的一个关系,那么古代就是用这种阴阳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来解释事物的性质以及它们的这个演变。那这个图里边就给出了这个,你看金木水火土它这个关系,那么这个五行究竟是什么呢,是五种元素吗,还是五种相位,还是五个过程?这里面实际上还是有争议的,实际上英文经常把它翻译成Five elements,但是有的人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可能应该翻译成Five Faces,所以说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其实关于阴阳五行这个相关联的还有一个概念,还有两个在基准里面也提到了,一个就是天人合一的这个概念,还有格物致知。那我简单介绍一下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有两个重要的思想,一个就是天人合一,还有一个就是易经的周易的变化的哲学。就是说人是小宇宙,和大宇宙它是对应的,我们人要做什么事情,他是必须要按照宇宙的节律来做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天人合一的。

大家可以看这个内经图,内经图里面的关于人体的认识,他跟西方那种满身都是肌肉那个解剖的那种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它是一个天人合一、天人对应的一种关系。

那我们讲这个阴阳五行为什么可以来作为科普的内容呢?那这就涉及到我们怎么样来看待科学 ,这个历史上的科学我们怎么来看的问题。那么我们讲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它是属于中国古代科学里边的一种概念、一种范畴,它是用它来用阴阳五行这种概念来解释事物的变化。所以说它这个阴阳五行这个世界观用这种东西来进行事物的认识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比过去的那个神话、比巫术是一个

很了不起的一个进步。比如说过去要发生地震了,可能老百姓又说是下面的乌龟在摇了摇尾巴,所以地就震了,可是有了阴阳理论以后,它说阴阳之气相比,阳气被阴气压迫,在地下蒸发不出来,所以说它就会发生地震。

阴阳五行还可以解释比如四季的变化,因阳气越来越多,天气越来越热,到了夏至的时候阴就开始生,所以这种是可以用来解释很多这种现象。有些现象是非常符合我们的,所以说这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世界,我们要对事物要进行描述,你必须要需要一套概念。

我们老觉得好像这个是客观世界,它有一个我们只是说被动的来接收,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认识世界的时候就必须要靠一套概念。这个康德说过我们要认识世界,我们要有一个鲜艳的时空观念,我们要用一种框架去认识事物,所以说阴阳五行在中国古代就提供了这样构造世界图景的一种我们叫(Cosmology)或者世界的图示,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这个基础。

那么当我们讲这个阴阳五行的时候,可能大家就会误会,就是说唉呀我们这个科普里边讲阴阳五行,这不就是等于是宣传封建迷信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它只是一种概念,它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语言,它既可以来做科学的研究,也讲很合理的内容,但是当然它也可以被滥用,可以作占星、巫术,甚至把所有的现代看来是完全不太可能的这种知识用这种语言来描述,那它确实是可以变成迷信的。

但这里边我们要看这个问题,它为什么会这样的广泛应用呢?不就是因为它非常的成功吗,它不是被古代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很科学的事情吗?因为它很科学,所以说我就想方设法去运用它,去扩展它的运用,这样确实就造成了很多的伪科学,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些伪科学的存在就说这个阴阳五行本身就是封建迷信,这是两码事。

那我们科学史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来做科普,我觉得这个科学史应该是科普的一个正当的内容,因为任何时候,科学都不是一个终极的真理,它只是一个寻找真理的方法。现代科学也只是一种方法,要了解我们要知道有其他方法存在的这种可能性,那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它就是给我们展示的一种古代认识世界的这种方式。它有些方面好像看起来现在很不科学了,有点粗糙,但是它不是巫术不是迷信,它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再一个来说我们传播科学难道是总是要传播正确的知识吗、正确的科学吗?如果要这样的话,我们恐怕很难讲一些科学,比如说地心说,大家认为是对的错的?错的,好,那日心说呢?也是错的,那你的科普基准里面为什么可以讲日心说呢?所以说我们基准里面讲的内容并不是让你相信这个东西这个科学是真的,我们了解阴阳五行思想并不是要求把它当作科学真理来对待。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人类的认识,我现在这儿听、在这儿讲,我们用的语言,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历史的一个沉积。我们搞天文的人知道当我们在观测星空的时候,在这个瞬间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是百亿年前的事情,它只是说在这个界面上,现在这个界面上凝聚在这。所以说我们要脱离历史来谈科学,谈我们的现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所以说科普是不能离开科学史。

历史上重要的这个科学理论,即便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让老百姓知道,让大家能够思考,让大家来进行比较。美国他们搞了一个到12K的那个,这个科普里边,其中一个Benchmark,也就是基准,它里面它列出了12个方面,其中就有一个historical perspective,就是历史、科学的历史的方面,其中里面比如说他就提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那现在看来不也是错的吗,那为什么美国的基准里边可以讲这个,我们中国讲一讲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所以说我觉得科普从来就不只是讲正确的科学知识,而且在中国来说,阴阳五行的影响它是非常大的,我们实际上是不能不讲的。因为阴阳五行在中国文化上

它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刚才讲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在古人的思维当中,它是成了我们语言和思维的一部分,它曾经在历史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面临这个社会,西方科学进来,我们确实有传统现代的这种张力在这儿,但是我们把古代的东西又弃之不谈,认为全部是糟粕,这样有利于弥合我们这个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沟壑吗?我们的科学发展能真正有文化的底蕴吗?所以说我觉得这个阴阳五行是可以讲的,而且阴阳五行作为宇宙观,让中国公民了解这种宇宙观的性质和内容,它对于启发思考,提高批判性的思路思维是有利的。不是说自古华山一条路,科学是这样走到了现代华人最高的地方,英文说scene could be otherwise,事情可以是其他样子的,我们为什么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走科普的时候,一定要把科学书这种非常狭隘的,对其他的方法、其他方式一定是一种排斥的态度,而不能让公众去有所了解呢?

所以说阴阳五行还有一种观点,那是阴阳五行确实很重要,但是呢它毕竟是哲学的内容。那我的意思说,即便是哲学的内容也是可以科普的,其实你们看看基准里边第一条,里面就有一条内容世界是可知的,那不就是哲学内容吗。再说存在所谓的纯科学吗,如果我们科学没有一定的形而上学的概念,没有一种元的基础的理论,那我们怎么来构建?我们连时空观都没有,我们怎么来构建一个科学的理论呢。再一个,科学,我们要经费也好,各种事情也好,以及我们怎么样去认识世界,是不是根据你的认识,甚至是根据人体的认识来推类比到宇宙当中去,所以这里边就是我们科学。

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它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人类学这些东西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为什么这里面谈到一点哲学就不可以呢?所以说我觉得科学,再一个就是科学发展发现的过程它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是说你会逻辑,会找一定的推理,就一定能够有新的发现,而真正的科学发现他是不符合逻辑的,想象必须要有些跳跃,即便有的时候是错误的理论。

比如开普勒在我们看来,他不是相信上帝吗?在我们今天讲他不是迷信吗?他恰恰就这样执着的相信上帝创造的东西一定是和谐的,才找到了开普勒三大定律。他这里面走了很多的弯路,如果在我们早就把他打一下子打下去了他怎么能发现三大定律?所以说我们对这个古代的知识,即便它现在是过时了,我们还要历史地看,我们甚至还要了解它,要有所知道,我们要真正认识科学,只有到科学的历史的经验中去才能对科学有真正认识。

真正的认识不是从教科书上,不是讲很炫目的,所有的现代的科学知识,什么卫星星系那种, 那是仅仅是一部分,而且我认为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部分。我再谈谈科学理论,什么叫科学理论?其实任何科学理论它一旦建立的时候,必然在它原来的基础上要延伸构造,猜想假说等等,现代科学理论一样,这是科学的我们讲的范式。当古人有这样的一个范式,或者我们现代科学在这种范式下进行,它一定要进行构造。

我们现在科学比如说在谈暗物质、暗理论各种高能物质粒子的时候,那一切都是实证了的吗?它不是也是在一种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猜测构想吗? 那如果要这种态度来看科学的话,是不是我们今天讲的也是迷信?也是伪科学?所以说我们是古代基于阴阳五行的构建,它这里边它有很多是合理的经验。我举个例子,特别是中医,中医是应用阴阳五行比较多的。大家总觉得这个中医,比如说这些方子

同阴阳五行有什么关系?确实没有关系。但是,比如说枸杞子,滋阴壮阳补肾水,你看它所有的药物、它的性能、它怎么治疗什么病,它都是用这种语言,五脏是用五行给它配好了。所以这个甚至你看它的性质,就是这种语言,有了这种语言以后, 这种经验的临床经验也好、药物经验也好、炮制的经验也好,才能在这种语言上的基础上发展。

从汉代以来从黄帝内经,伤寒论也好等等,所以说它就是用这种语言来描写,描写经验的、临床的这种知识,用这种语言表述出来,有了这种表述以后,它才能在这种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否则的话,这些经验就会全部成了孤立的、没有办法传播的、不能构成理论的没法发展的东西。所以说我们要这样来看古代的阴阳五行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起的作用是如此的如此重要。而在医学里面这种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很多药中药的方子,从伤寒论到千金方,到后来宋代编的太平圣惠方,民间那么多十几万条的方子,其中很多都是验方,是大众老百姓在经验当中已经总结出来的东西,这些知识难道是没有用的吗?

我们其实知道这些知识,甚至对现代科学也有用的,这就大家知道的例子像屠呦呦的例子。她不就在古代的药草的炮制方法里面得到一点启发吗?我不是说屠呦呦的发明是中医出来的,但是中医的经验给了启发,历史总是用这样和那样的方式给我们启发,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所以说我觉得现代科学也有这样类似的构造,我刚才已经讲了,也就是不能因为后来证明错了,就斥之为这个伪科学。

我还想讲一个想法,我们讲阴阳五行、我们把它写入基准、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它不会造成宣传迷信的这种后果。这个基准是公民,什么叫公民?18岁以上,他们难道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当我们从来不听不同的意见、没有不同的想法、那造成的公民确实就是特别容易被误导。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始终让老百姓对于科学问题、对于其他问题都要有不同的观点。大家都能表述都来有所争论,这样它才能够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我相信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科学甚至都有可能走向迷信的危险。

其实事实上有很多事情,从古到今一直有,从近代以来卢象数、电池动物、还有说用狗叫来测定经纬度。就是说狗到海洋上以后我就给它一个药,这边的狗给它搞一个药,它那个船上就会叫,那不是同时性就实现了吗,这样我就可以知道经纬度。所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我们现在还有量子养生之类的,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些东西,我们就说现代的科学就是迷信、就是伪科学吧?所以说我们了解历史上不同的科学理论,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是我们对科学的最好的一种批判,也是一个最好的理解。所以说我们所有对科学的认识,它就是在真理中,它比较当中才能突出出来。

最后再讲一讲阴阳五行,其实在现代科学中还有现实意义。莱布尼茨发现二进制,这个大家都知道,当然我不是说周易发现了二进制导致了二进制,但是人们就是在历史的经验、知识当中得到启发,他自己这么讲, 那我们难道一定说这个是一定没有关系吗?我们再看看现代阴阳五行,其实影响是越来越大,波尔在1947年得到勋章的时候,中间设计的就是一个阴阳鱼。在2013年1月的Science封面杂志上,讲肺细胞巨噬细胞的时候也是用一种阴阳的这种概念。当然这个阴阳同古代的阴阳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人们开始借助中国古代的概念来对新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启发,重新的思考,这难道不是我们阴阳五行对现代科学的一种影响吗?

我今天的朋友双南教授,他是来自高能物理所, 他的所门口的标志就是一个太极图阴阳图。

所以说最后我再讲这个,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天人合一,我对天人合一做一个这个解释, 我们必须是天人合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用我们人发明的语言概念去描写事物之间的关系,试图能通过实证来达到和谐的统一,这就是我们所谓讲的科学统一。所以科学关注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这个从这个广义意义上来说,所以说如果天人不合一,这个世界就没法认识,我们还去谈什么科学。

所以从我来理解,可以用这个很强的话,天人合一应该就是科学的第一原理。我们最近的科学发展,比如说涉及到宇宙学里面,大家都知道霍金这个人,他是搞宇宙学的,所以说哥白尼以来,过去在地心说的时候我们人处在宇宙的中心,后来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人被挪到了一个用萨根的话说“a pale blue dot”,是个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地方,人的位置没有了,人择原理是这么说。

宇宙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我们人在观测它,所以说人又重新恢复到

宇宙的中心位置,霍金他在他的《Great Design》在他大设计里面,在很多他的演讲里边都讲到这个人择原理,它怎么启发他思考提出一些宇宙学上的问题。

我觉得天人合一其实对这个现代科学很有意义的,现在我们搜索一下现代近十五年以来西方主要杂志上面的论文,其中标题里面直接出现阴阳、阴阳概念的数量在激增,就有700多篇,而且有的是高级杂志上的。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说阴阳概念就没有现实意义呢?就没有对我们的现代科学产生影响呢?

所以说我最后讲,我们的科普不仅是要传播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人们怎么去思维、怎么启发思维、教人们怎么样去思考、怎么样进行批判比较,最终实事求是,来追求的一个科学的精神,这才是我们要做的科普。如果我们本着这么一个态度,本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的话,我认为把这个阴阳五行写入基准对于科普来说是非常有利。

阴阳五行应该享有古代文明中科学思想的同等待遇、同其他文明同等待遇,古希腊的可以讲,为什么中国的不可以讲呢?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说应该写入基准好。谢谢大家!

张双南老师的立论实录即将推送,敬请关注。

上面的人说得真好。

阴阳合同毕业论文

说到现在的娱乐圈真的是备受关注,而娱乐圈中的明星也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说到娱乐圈中的明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明星们光鲜亮丽的外表毕竟明星们每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都是有着精致的妆容,

每天受到镁光灯的照耀,也不需要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所以有很多人是十分羡慕明星们的生活的。但是明星们作为公众人物,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时候因为自己的一些行为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人设崩塌。白百何:说到白百何也是很熟悉的,也是娱乐圈中有着演技的演员,但是自从白百何经历出轨一件事后白百何的人设也就崩塌了,虽然白百何的前老公也是出面澄清两人早已离婚,

李小璐的“夜宿门”事件作为18年的开头炸弹,可谓是轰动了整个娱乐圈,论幸福谁能有李小璐幸福?人生赢家一样的她,却不知珍惜,和PGone扯上关系后,劲爆消息就是她出轨了!PGone又因为大量的负面新闻而全面封杀,更导致整个Rap届都被严肃整顿,李小璐也被冠上了“平嘻哈王”的称呼,一瞬间李小璐的清纯美好形象轰然崩塌,而大众更是心疼贾乃亮。

柯震东,长相帅气,演技也不错,因出演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炮走红,之后出演《小时代》更是红得发紫。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却在事业上升期吸毒被朝阳群众举报,被逮捕入狱,导致形象一落千丈。现在想复出,恐怕很难翻身了。

《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成就与面对的困难》核心提示: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施工,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地位不断增强,更因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纳作用,已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关键。然而,建筑施工业还存在利润微薄,债务负担沉重,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法律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要实现建筑施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市场整顿,需要大力推进企业改革,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优惠和支持政策。同时,还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成就与面对的困难文/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领域,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率先承担了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着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建筑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特征建筑施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按2005年的数据分析,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建筑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4%的份额。从历史数据看,建筑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38.2亿元发展到2005年10134亿元,年均增长17%,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除了90年代初有短期的波动外,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保持着5%~6%左右的份额,支柱产业的地位十分稳定。此外,施工业还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是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国际经验表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建筑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会不断增强。我国目前尚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上升期,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出份额会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建筑施工领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环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以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根据过去十年的新增就业统计,建筑施工业构成最为稳定的吸纳就业的领域之一。从2002年时点就业结构看,建筑施工业就业人数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继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之后,排在第三位;2002年吸纳就业人员达到3893万人,占全部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12.4%.制造业处于非农产业就业中的首位,占26.5%.然而,如果动态地从1995~2002年期间的就业增量结构看,由于1995~2000年国民经济处于下行(GDP增长率显著放缓)周期中,制造业、采矿业等就业人员一直呈负增长的态势下,批发零售餐饮业、建筑业及社会服务业显现出确保非农就业增长势头的“中流砥柱”功能,分别提供了新增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35%、30%和20%.建筑施工业在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筑施工行业由于“苦、累、脏”等特点,吸纳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民工或其他辛苦行业的分流富余劳动人员。2005年建筑业正式职工人数为854万左右,行业就业人员达到4383万人,则非正式的工人数达到3529万人。据分析推算,近年来建筑施工业吸纳农民工人数平均每年增多100万~200万人,建筑施工业已成为联结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建筑施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额占国民产出的比率不断上升。建筑施工面积和建筑施工领域就业均呈现显著增长。应该说,国民经济的高涨为建筑施工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景气环境。然而,建筑施工业的产出份额不仅没有显著的上升,甚至所下降,这是个“奇怪”的现象。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在于:对建筑业产品的需求上升固然很快,但建筑施工能力供给增长得更快。由于建筑施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者的大量存在,使劳动供给近乎“无限”。在1995~2002年,全社会各行业工资水平每年平均上升12.8%,而建筑业职工工资仅上升8.6%.相对建筑施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建筑工程的设计、咨询、监管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投资品的供给弹性要小的多。因此,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高增长给建设市场带来的利益,更多的为第三产业(设计、咨询、监理等行业)和投资品(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获得,而总投资额中“建筑安装费用”的比例多年来在持续下降。总投资额中的“建筑安装费用”(构成建筑施工行业的报酬或产值来源)比重的下降,是在国民经济高涨时期保持建筑产品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个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建筑施工行业(包括广大施工企业及其劳动者)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形形色色的(包括政府、企业)买方业主提供了大量“消费者剩余”,为整个国民经济地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建筑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21%.从增长趋势看,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承包工程的增速明显加快。承包工程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和交通领域发展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通讯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科技含量和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走出去”的队伍中,建筑施工企业涌现出中建、中港、中交、中铁等一批优势骨干力量。许多项目都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目前建筑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施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而负债率2005年高达65%,在第二产业中则是最高的,高出全国第二产业资产负债率56.8%的平均值8个百分点,债务负担沉重,已制约了建筑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全社会拖欠款问题最严重的产业部门也是建筑施工业,这使得该行业的债务负担雪上加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阻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几乎没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不合理的压价让利竞争、回扣等不正之风,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建筑施工业资本含量低,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与第二产业的其他工业行业相比,由于人均资本水平低,建筑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偏低,处于40个行业中的倒数第8位,人均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1.7万,远低于全国工业人均23.9万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比率较低。按从业人员的口径,建筑施工业技术人员比率4.6%,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三个行业,排名倒数第四。建筑施工行业收入水平较低,2004年职工年收入为14338元,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和住宿餐饮业,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5%.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建筑施工业微利和高负债率,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基础性原因。此外,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许多建筑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技术竞争优势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或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合作机制。同时政策方面缺乏对建筑施工业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这些将在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企业改制任重道远近年来,施工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力军。目前民企数量占到全部企业的74.5%,产值占到68%,从业人员占到了66%.但作为行业关键力量的国有企业产权单一、财务风险突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中央和省属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问题突出。近十年来,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从31%下降到10.2%,就业人数份额从55%下降到17.8%,总产值份额从63%下降到24.4%.但总体而言,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使命尚未完成,建筑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自身的任务远未到位。西部国有企业负担重,社会职能多,改革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改制的进程,进而导致整个西部地区长期积弱,与改制迅速的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还相当混乱建筑施工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准入方面。在工民建领域进出自由、高度竞争的同时,专业建筑施工领域仍存在一定壁垒。这种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地区间,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立场及政策措施直接影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的形成,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发展,阻碍建筑施工领域效率的提升。招投标制度的实施与市场公平方面。招投标中,业主方利用投标方的弱势地位,迫使施工企业签订“阴阳合同”、垫资、接受折扣价等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市场诚信方面。目前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依然缓慢,建设系统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信用缺失的现象更多地发生在投资业主方,他们利用施工企业的弱势地位,侵害施工企业的权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困局。要害在于我们的法律环境,一方面是法治不健全,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很多情况的发生又是由于涉及政府或国有部门而“投鼠忌器”。不断加大国家对促进施工行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财税和信贷支持政策力度。一是可考虑设立鼓励施工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补偿基金,基金来源可采取国家财政资金补助、行业统筹等方式设立,主要用于施工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和装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亏损补贴等。二是对由施工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而带动的建筑建材类产品的出口实行全额出口退税政策;对施工行业所获得的国外收益全部免征和减征企业所得税等,以增强国内施工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三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逐步加大对施工企业承包国际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按国际惯例提供足额、充分的信用担保等,切实解决国内施工行业对外承包建设工程的“融资难”和信用担保难的问题。切实加强国家对施工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指导和引导。一是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商务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应努力加强沟通和协作,及时搜集、整理和发布国外主要国家工程建设市场的相关信息,对施工行业对外工程承包、分包和劳务出口协作活动提供信息指导和引导;二是国内各类驻外机构的工作重点应逐步从过去的“政治外交”向“经济外交”的转变,为国内施工行业在所在国的承包建设工程提供从招投标、建设实施、工程结算、施工企业及人员出入境、外部环境协调等全过程的服务。

楼主你好建设法规论文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的结果。自1998年开始试点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其在工程建设中地位日益提高,在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工期的效果日益显著,现在正在逐步在各行业推广开来。 通过实行建设监理,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之间引入了建设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之间形成了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为目的的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运行体制。同时众多监理单位的建立,多家建立单位参与同一项目的投标与监理,使建设工程管理也引入了竞争机制,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创造了条件,建设监理制度正在逐步由摸索、借鉴阶段向完善、成熟阶段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晚,旧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还在运行并对束缚着监理制度的发展,对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与质量监督的关系模糊,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督引导机制不健全,对工程监理的作用、意义和监理人员的条件理解片面等原因,使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提高对实施项目监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业主、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监理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认识模糊,业主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按自己的要求办,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利益的代表,是为业主服务与说话的,不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质量监督机构又认为监理人员代替了自己的职能,因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由于以上的模糊认识,使工程建设各方在关系的协调上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实施,监理人员的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互相推委扯皮的现象。因此建设项目各方及质量监督机构必须认识到在我国过去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下,由于责、权、利不明确,投资失控、进度失控、质量失控的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许多钓鱼工程、高投入低效益工程和只有开工、没有竣工的长尾巴工程,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使建设项目丧失了许多发挥效益的好时机,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十多年的监理实践,证明实施工程建设监理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资浪费的有效措施。二、正确理解与明确业主与监理、承包商与监理的关系业主与监理之间是通过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建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双方都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和义务。监理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但监理不是业主在项目上的利益代表,监理必须依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设计文件、有关规范、规定及相关法律对项目实施独立、科学、公正的监理,业主有权要求更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或解除监理合同,但不得干预和影响监理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得随意变更监理人员的指令。监理人员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要对业主负责,监理的一切活动必须以监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以实现三个控制为目的,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要做到不偏不倚、独立、客观、公正。监理与承包商都受聘于业主,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合同或协议关系,也不得签署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协议,不得参与承包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任何活动,他们只是在双方各自与业主签署的合同、设计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约束下的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监理人员必须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权,认真维护业主与承包商的合法权益,承包商对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接受时,可以通过仲裁、申诉等方式解决。三、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一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要经过地质勘探、测量、设计、施工等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工程建设质量简单归结到设计、施工或监理任何一方的说法或结论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当一项工程立项以后,要从工程的勘探、测量、设计阶段抓起,直到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正常运行为止。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缺陷,甚至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当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后,要根据工程建设资料,认真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找出责任方,以便追究其责任。四、加大培训力度,严格培训措施,规范监理市场建设工程监理是一项技术服务性的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要求监理人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足够的管理知识,要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要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质量和监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持有监理培训证的人员有一万多人,从绝对数字上看人数不少,应该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建设市场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监理单位与设计、施工、管理单位没有脱钩,许多持证的人员是各级领导干部或一些设计、施工、管理单位的骨干,有的甚至是单位的文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他们有证但不能上岗监理,而另一些在岗的监理人员又无证,不具备监理资格。同时我们的培训工作有时又显得流于形式,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许多人只报名,但不参加学习培训,应付了事,对我们的监理工作和监理队伍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监理质量没有保证。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教育,维护监理人员的公正、客观、科学性业主与监理人员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监理人员与承包商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要始终维持自己独立第三方的位置,既不为经济利益、为多揽工程而偏袒业主,也不收受承包商的任何礼品与贿赂,而做睁只眼、闭只眼、忽视工程质量的事,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对业主和承包商做到“不吃、不收、不要、不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手软、不嘴短,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质量,维护自己的声誉,赢得双方的尊重,赢得客户。监理单位要建立监理人员学习与培训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监理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使监理人员有与监理工作相应的知识理论水平,有较强的责任感,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有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魄,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教育监理人员热爱监理工作,维护监理单位的形象。

我觉得明星们娱乐圈中立人设,早已是让人司空见惯的事,塑造一个好的人设,不仅可以狂吸粉丝,对事业的帮助也是巨大。可总有些明星的人设立得不牢固,导致人生崩塌影响明星的形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圈中人设崩塌的明星,谁最让人感到意外。

薛之谦 这段时间热度最大、人设崩塌得最快的明星就属薛之谦了。自从老薛公布和前妻高磊鑫复合后,大众一片祝福声,谁知半路杀出来个李雨桐不断爆料,让薛之谦深情男的人设崩塌得一塌糊涂。

关晓彤一直以“学霸”、“国民闺女”的标签来装饰自己的北京小妞关晓彤,今年可是遭遇了口碑滑铁卢,被爆出不顾学业,休学拍戏,所立的人设正在崩塌。

最近被热烈议论的人设崩塌的明星还有林心如这一位,当年的“紫薇格格”令她一炮而红,可最近和“尔康”周杰因“舌吻”事件而开撕,又被爆出连续两年参加慈善晚会却为捐钱,人设完全崩塌。

张天爱 张天爱凭借《太子妃升职记》走红,立下了“老公”人设,可之后接连被爆截胡他人角色,发艳压通稿,作假改身高年龄等消息,直接让她路人口碑下降了不少。

靳东 这一位凭借《伪装者》《我的前半生》等高质量好剧,成功立起“老干部”人设,可最近因为一篇讽刺金星不男不女的微博,严重影响了靳东“老干部”的形象。

陈赫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曾经这句话可谓是陈赫的代言词了,陈赫与许婧长达十三年的爱情长跑令众人艳羡,可好景不长,婚内出轨张子萱算是完全打碎了他“好男人”的人设。

文章 “周一见”前,文章马伊琍可谓是圈中的模范夫妻,文章同陈赫一样也是“好男人”、“好丈夫”的人设,直到“周一见”爆出文章出轨姚笛,立下的人设真是碎了一地,直到现在依然没被大众原谅。

蒙医五行研究论文怎么写的

2011-07-24 回答医学论文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一)标题(title)标题要求: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二)作者署名(author)1.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2.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3.作者署名的要求(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三)摘要(abstract)1.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其它格式(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2.摘要的写作要求(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2)格式规范化。(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1.关键词格式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五)引言(introduction)1.引言的基本内容(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2.引言的写作要求(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1.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1)实验对象: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4)实验方法与条件: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5)统计学方法:(七)结果(results)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1.结果的内容(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2.结果的写作要求(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八)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1.讨论的内容(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大家参考。信息来源:创 新 医 学 网(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著、病历报告抑或综述。(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12)写出草稿原文。(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16)选用适当的图表。(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18)复印留底,论文附介绍信寄编辑部。(19)答复编辑部来函的有关问题,修正后迅速寄出。(20)对将刊出的稿样细心、认真、逐字校对后(所谓校红)寄回编辑部,静候佳音。

蒙医五源(五行)学说 即把一切事物归属于土、水、火、气、空或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并一其性质和相互间的联系来解释宇宙万物,进而用其来认识和解释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蒙医学应用五源学说时,首先注重整体观,在阐述人体组织、器官及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物质现象季节本性的同时,运用五源学说解释人体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将人体构造和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物质归属于五源,并用其阐明机体组织、器官以及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从五源内在联系角度进行解释,归属于五源的机体组织、器官及自然界事物间的相互协调或相克关系。利用其规律,达到保健或诊治疾病的目的。如把希拉、血、肝、胆、阳性脉等归属于火源,阐明其热性及属性相同的内在联系。另外把火、太阳、热季、温热居住环境和酒、陈肉、绵羊肉等热腻性饮食、药物以及暴怒等归属于火源,并阐明其热性。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温热适度,可滋补火源,如果过盛则罹患为热性病变。与之相反,把冷水、寒冷气候及居住环境、寒凉性饮食、药物等归属于水源,并阐明其寒性。适量亨用水源,可控制火源偏盛或降低火源过盛;如果水源过盛,则损伤体火,罗患寒性病变。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 索引序列
  • 中医与阴阳五行论文
  • 阴阳论文查重
  • 中国阴阳文化定律研究论文
  • 阴阳合同毕业论文
  • 蒙医五行研究论文怎么写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