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执法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执法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执法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随着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理念在税收实践中的贯彻落实,法治意识在税务系统逐步确立。但受传统人治思维影响,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仍有发生,纳税人合法权益还不能完全保障,税收执法风险依然存在,法治思维尚未普遍形成,税收工作法治化进程缓慢。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从法律的立场出发思考认识社会现象的方式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表现为重证据、讲事实、守程序。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是推进税收工作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抓手。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要完善领导班子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遵法、用法,在运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上发挥表率作用。要认真落实党组议事规则和各类会议制度,重大决策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经党组集体讨论确定;要明确重大决策范围,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税务案件处理等与纳税人利益相关的事项,应纳入重大决策范畴,重要工作安排应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决定;一些重要决策事项要进行合法性论证,主要评价决策是否超过法定权限、是否与法律法规抵触,是否存在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风险,并拟定风险应对策略。要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决策实施情况,综合判断决策执行效果,及时研究应对措施,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效能。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管理。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并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依法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第一职责,必须遵循“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不动摇,坚决防止“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及税源变化情况,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了解真实情况,深化税源管理,加强税源监控,堵塞征管漏洞,努力保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要强化经济税收分析,建立分析常态机制,针对性开展分析,提高分析质量和预测水平,促进依法征税。征收管理是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要健全规范征管流程,深入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提升税收管理和执法效率。要创新专业化管理方式,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将职责调整、业务重组加以制度化,做到流程顺畅、程序正当、防控有力。要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力,严厉查处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营造公平环境。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必须认真落实税收政策,切实规范执法行为。要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助推企业发展,同时发挥税收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要定期对现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进行清理,开展政策执行情况调研和效应评估,及时反馈政策落实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要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出台文件要经过合法性审查,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建立日常清理和定期清理相结合的常态化文件清理机制,经常对规范性文件收集、分类、分析、评估,提出补充、修改或废止意见。要深刻认识税收行政裁量权既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依法灵活处理问题,又可能因滥用而滋生腐败或造成不公,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切实规范行使,加强对税务处罚、核定征收、税务审批等过程中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指导约束,尊重法律精神、法律原则,做到既合法又合理。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税法规定的实体内容和执法程序,以及相关行政法律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程序意识、风险意识。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必须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监督制约。要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依职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要认真梳理各类办税事项,制定本单位信息公开计划,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稳私以外,所有办税依据、流程、结果等各类信息,依法在办税场所或公共媒体进行公告,便于纳税人知情、办事、监督。要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以防范税收失渎职风险为切入点,将风险管理引入执法管理中,开展税收执法风险规律性研究,建立税收执法风险自我管理机制;要认真排查带有普遍性、苗头性的执法风险,提出风险预警,积极开展税收执法主题风险应对活动,进一步完善制度。要畅通税收法律救济渠道,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投诉、行政复议联动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理顺内部衔接,畅通纳税人投诉渠道。要充分发挥税收行政复议化解征纳矛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复议案件质量,做到案结事了,要统筹考虑依法行政评价与其他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质量考核的关系,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依法行政绩效评价机制。要坚持多措并举,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强化监督,构建全方位的税收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法治思维既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世界观,也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工作的方法论。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坚持用法治思维指导税收工作,在税收工作法治化进程中迈开坚实步伐。

税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策略初探近年来,税务系统内部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同时对税务机关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税务人员预防职务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检察机关和税务机关的普遍重视。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专门文件,召开联席会议,作出工作部署。笔者拟对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作一分析,并就当前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策略进行思考。一、税务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税务职务犯罪案件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从客观方面分析,一是现行税制下,税务机关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一些行业间和地区间存在税率不同的现状,征税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少数税务干部手中,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部分税务人员擅自扩大优惠政策执行范围,或变通政策违规批准减免税,以税谋贿;少数税务干部为捞取个人好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放纵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二是税收征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现行税收立法和政策在纳税数额核定、减、免、缓税审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税务处罚、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的执行等环节中的某些规定弹性过大。三是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对税务机关权力的制约和防范职务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为此各级税务机关也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规定,但这些制度更多的是停留主观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后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干部放松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立场不坚定,经不起金钱诱惑和享乐主义的侵蚀,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个人与社会的错位,滋生了以税谋私、以权谋利思想,一些人不能抵制金钱的诱惑,成为物欲的俘虏。二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法制观念淡薄。少数税务干部封建特权思想严重,甚至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个人捞取实惠,作为工作的“副业”。三是不能正确认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工作责任意识欠缺,导致行政不作为,甚至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为私情私利而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四是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不少腐败分子明知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为法律所不容,但又错误地认为拿人钱财不要紧,只要替人办事就不会被举报,滥用权力不要紧,只要做得高明就可以瞒天过海,即使被发现也可以抵赖到底蒙混过关,使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二、税务部门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必须以改造世界观、提高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以规范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 “两权”行使为重点,着力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税务机关要以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依据,以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将预防职务犯罪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要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责任制,强调一把手是本单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管辖范围内的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廉政建设切实负起责任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学习教育,努力提高税务人员的道德水准,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一要加强对广大税务人员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解决好人该怎么做、法该怎么执、权该怎么用的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现实意义,加强自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的职权。二要加强税务职业道德教育。把税务职业素质教育与税务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树立以依法治税,精通业务,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文明征收为基本内容的良好税务职业道德风尚,在税务系统内部形成强有力的遏制职务犯罪的舆论氛围。三要进行经常性廉政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往往发生在 “权”、“利”的结合部上,出现在权力相对集中,且与纳税人结合紧密的工作环节和直接涉及人、财、物管理的环节上。因此有必要结合税务系统工作特点,持续、深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将预防职务犯罪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设的理论和《刑法》中关于职务犯罪的规定,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三是强化“两权”监督制约。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源于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不正确行使。要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辅之以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贯穿于税务机关权力运行的每个重要环节,将权力的运行纳入公开、公平、公正的轨道。要以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权力的行使,以民主决策弱化个人用权,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职务犯罪的土壤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作用,有效控制和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消除发案隐患。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税收法律制度,有效制约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并提高税收执法透明度,通过公开税收政策法规,公开处罚标准及依据,公开处理结果,公开税务干部的权限,公开廉政纪律,公开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等措施,有效减少和杜绝执行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不给以权谋私者可乘之机。四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职务犯罪的苗头。对税务工作各环节进行经常性的风险排查,特别是围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审批、税款征收、入库、稽查处罚、基建工程等案件易发、多发环节加强检查监督,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规范,堵塞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对一些重要岗位实行定期轮换,消除滋生腐败的隐患,做到未雨绸缪。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维权、行政监察及司法监督力量日益增强,对税务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成为摆在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正确认识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一种风险,是指因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行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需要承担或被追究有关责任的可能性。理论上讲在税收执法的任何岗位都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领导干部和执法管理一线的关键岗位,岗位风险尤为突出。 (一)税收执法风险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客观性。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于风险主体来说是独立存在的,不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只要风险的诱因存在,一旦条件成熟,风险就会导致损失。风险的客观性提示我们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每个岗位、每个人都面临潜在的风险;而且,职务越高、责任越重、风险越大。而且,损失往往与风险相随,风险的危害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连锁性损失。 二是隐蔽性。风险都是以一定的概率存在的不确定性危险,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够准确预见从而有效控制的危险,就称不上是风险。税务人员之所以容易忽视身边的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就是因为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即隐蔽性。在国税工作中,执法和管理风险也潜藏在日常工作的大量细节中,从萌芽、发展到演变成显性问题,往往都有一个过程,但很容易被人忽视。如在一般纳税人认定环节,审核把关不严就埋下了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的隐患,这一隐患未必一定爆发,但一旦爆发就与此管理疏漏直接相关,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是可控性。尽管风险是客观的,但它是可控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程序对风险进行事前的识别和预测、事中的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风险防范工作程序,分析风险的性质、产生条件,辨别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为控制风险提供前提。可以根据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和概率统计,建立各项风险的技术参数,为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规范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而把风险纳入制度控制的轨道。 (二)新形势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重大意义 一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推进依法治税,实现税收工作的根本宗旨。依法治税的过程,既是实施法律赋予的税收管理职权的过程,也是实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工作宗旨的过程。防范执法风险的根本,在于通过制度建设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税收违法行为,降低税务人员受到法律追究的机率,促进税收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从而深化依法治税。 二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减少涉税争讼的发生。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可以通过明晰税收执法各环节存在的执法风险形式及其法律后果,警示税务人员时刻遵循法治原则,正确履行税收管理职责,树立良好的税收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形象,减少各类涉税争讼的发生,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三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正确履行税收管理职责,促进税收事业健康发展。随着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公民维权、行政监察以及司法监督力量日益增强,潜在的执法风险演变为现实法律责任的机率增大,能否准确判断、识别、预防并有效抵御各种执法风险,不仅关系到税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税收事业的长远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可以减少税务人员的执法压力,激发其工作潜能,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税收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提升征管质量,适应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管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税收执法风险的大小,二者之间呈反比关系,即:管理水平越高,管理漏洞越小,税收执法风险也越小;反之,执法风险也就越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理念是“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建全风险内控机制,合理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因此,专业化管理对税收执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唯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 二、新形势下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 (一)内生性原因 一是税收立法本身的缺陷会导致风险。税收法律中很多要素不确定,一旦把握不准,则存在“渎职”的风险。同时,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相应的税收征管配套政策出台不够及时,税收管理难以及时跟进到位,会埋下引起争议的隐患,税务机关将不可避免地承担由此造成的执法风险。 二是“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会导致风险。目前“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在税务机关比较突出,但过多地强调“行政本位”往往与法治的理念相左,可能会形成执法风险。比如有些基层税务人员为了片面追求考核指标的正确率,不顾客观实际,人为弄虚作假,甚至有干部代替纳税人办理纳税事项,为税收执法埋下了隐患,从而带来了执法风险。 三是系统内缺乏风险管理机制会导致风险频发。近年来,各地税务机关都开始关注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也积极探索建立了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但很多税务机关及税务干部的法治观念依然较淡漠,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从整体上讲风险管理机制的实践成果有限,再加上多数是零散的经验和做法,不足以抵制各种复杂的执法风险。 (二)外部原因 一是日益完善的监督机制带来的压力。众所周知,执法风险与执法行为及结果受到监督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整体对税收执法行为的关注度越高,监督力度越大,执法风险由潜在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越大。与此同时,纪检监察与司法机关加强了对税收执法与执纪 行为的监督检查,新闻及社会舆论也成为较强的监督力量,使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违法行为转变为实际法律责任的机率增大。 二是日益增强的公民维权意识带来的压力。税收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行为能力日益增强,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在寻求法律赋予的权利。通过法律途径,包括复议、诉讼、控诉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为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所接受和采用,纳税人逐渐从人际关系维权转化到法律维权,给税务人员的依法行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是组织收入工作带来的压力。一些地方政府为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行招商引资,并为引进项目,留住客商投资,制定出台一些与现行税法规定冲突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税务部门难以应对,出现问题税务机关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给税收执法带来风险。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力,管理和监控的失位、缺位也给税务机关执法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 税收执法风险的内容及表现决定了税收执法风险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将始终存在。然而,防范执法风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当务之急,是在全面、彻底、深入地落实好现有工作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长效机制,将依法治税工作推向深入。 (一)建全税收法律,提高税收执法依据的统一性 完整的税收法律体系是规范税收执法和降低执法风险的前提和基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制度建设质量,增强执法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首先,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规定,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充分揭示和反映税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要求,避免文件、制度与上位法相冲突;制定的制度要具有操作性,防止脱离实际或超出执法人员承受能力,既要避免制度陷阱,又要防止制度泛化,不成熟或者不必要的制度不宜出台。其次,坚持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矛盾冲突或者内容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或废止。再次,深入推行税收政策评价反馈制度,并探索建立涉税规范性文件及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评价制度,促进税收管理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税收执法风险意识 一是强化法制观念。税务人员对于新形势下的税收执法环境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知法、懂法,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正确对待和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谨慎执法,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自己的执法行为不偏离法律的轨迹运行。二是转变执法方式。要改变习惯的、传统的工作思维和征收方式,屏蔽求简单而忽略程序,求快捷而忽略方式的现象,避免和减少执法过程中的拖拉和随意性。要在税收管理理念、税收服务意识、税收征收习惯、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与时俱进,提高对事务的判断力,提升处事经验,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三是加强税收业务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水平。税务部门是政策业务很强的部门。因此,一定要把税收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干部主动学习钻研税收业务,提高执法水平,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按照人员的不同层次或工作需要,安排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专业培训或知识更新教育,为干部应对和防范风险打下基础。 (三)规范执法程序,健全各项执法管理制度 一是优化分解税收执法业务流程。要进一步梳理流程,对运行制度过于复杂、操作手续繁琐、要求不切实际、超出职责范围的项目予以调整;对执法权力过于集中、难以有效制约的部位适当分权控制,同时,要避免执法监督的交叉重复,使各部位、各项执法监督制度、流程、职责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二是加强具体执法事项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的质量和水平。坚持依法治税和依法管理,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熟练掌握履行管理职责所必需的法律依据、执法权限、方式方法、时限等内容,全面、准确、适当地实施执法活动,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三是重视涉案证据的搜集和论证。真实、合法、有效的税务涉案证据能够有效降低执法风险。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有关证据收集、认定和适用规则的实务培训与实地指导,提高执法人员收集与制作证据的能力与技巧。四是进一步发挥税收执法检查的功效与作用,通过日常、专项和年度执法检查,查摆问题,纠正错误,加强整改,消除隐患。同时通过落实执法责任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依法履责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纠错能力,降低风险概率。 (四)强化内外监督,完善目标考核体系 一要坚持全面落实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以岗位设定为基础,依岗定责,明确具体岗位的执法内容与执法程序,减少不作为、慢作为或任意作为等行为。二要切实发挥税收执法检查的功效与作用,通过日常、专项和年度执法检查,查摆问题,纠正错误,落实责任,并加强整改工作的跟踪问效管理。三要健全完善评议考核与执法责任追究制度,采用计算机考核与人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税收执法质量,增强评议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四要进一步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同时要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重视人大、政协、司法等部门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处理。 (五)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合力 一是与司法部门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协调和配合。基于提高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能力这一共同目标,税务、公安、检察院和法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过程中,相关执法部门能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要建立案情通报机制,及时交流涉税违法案件情况,研讨解决遇到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共享办法和合作制度,形成日常化的信息交流渠道。二是加强与政府以及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明确外部监督部门对税收执法的监督内容及评判标准,减少因内外认识标准不一致而引发的执法风险。认真做好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增强政府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与科学性,减少政

执法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论文

税务稽查在整个税收征管流程工作中处于最后一道关口,肩负着外查偷逃、内查不廉、规范征纳行为、打击涉税犯罪、确保国家税收收入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务稽查作为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加强纪律约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反腐倡廉意识,合理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摆在全体税务稽查执法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税人偷税手段逐步向科技化、隐蔽化蔓延,采取不建账、建假账、账外循环、现金交易、虚开发票、不开发票等各种手段偷、税收的行为较为突出。稽查人员如果对企业基本情况、具体生产经营方式不熟悉。在选择稽查方法、收集违法证据等方面,极易造成判断失误或失查,从而引起税务稽查处理失当的风险。 (二)随着税收行政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对税务稽查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税收法制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与税收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不断地修改完善,这就使得税务稽查人员的法律责任更加细化和具体,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时稍有疏忽,就会存在程序不规范或不合法的风险。 (三)随着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数量众多,变化频繁,稽查人员掌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难度加大,使得稽查人员实施税务稽查过程中因忽略某些法规政策或者执法程序不够规范而产生稽查风险。另一方面纳税人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化,这就要求稽查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尽可能掌握与稽查工作相关的知识,包括财会、电算、税收政策、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基层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使税务稽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失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四)结合近年来稽查工作的实际经验,稽查风险存在于稽查办案的各个环节。在目前的税务稽查工作中,往往重实体法,轻程序法,执法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从各种税收政策性文件中查找办案依据,而忽视了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规定的办案程序要求,导致稽查办案程序上的缺陷,削弱了稽查办案的刚性,增加了税务稽查风险。 二、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容易产生的环节 (一)选案环节的执法风险。1、选案违法,违背稽查对象选定的原则,私自对纳税人进行检查。现在大多数稽查部门还是主要依靠人工选案,人工选案带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容易产生掺杂人情私利,选案行为也有较大的自由度,容易滥用手中的选案权,任意扩大检查范围和检查频率。2、案件泄密,举报中心人员或其他办案人员,不遵循保密原则,擅自泄露举报内容,致使检查人员无法正常开展税务稽查。3、对工作不负责任、擅自隐藏举报材料或不按规定进行处理,造成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款的。 (二)检查环节的执法风险。1、违反法定程序,该送达的不送达,该出示的不出示,虽然《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对稽查实施环节的程序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造成违反程序的行为。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实施检查,超越或滥用职权行使税务检查权,比如在调查取证时对当事人进行引诱、逼供或搜查等不当的权利,就会造成超越或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3、不认真检查,不真实上报检查情况,造成税款流失的。比如在检查中稽查人员对检查内容上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该查深不查深,该取证的不取证,或者为谋私情私利避重就轻而对重大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此时可能造成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发生。4、泄露商业秘密,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比如稽查人员在检查中所了解到的企业重大商业信息或商业秘密,如稍不注意就可能泄露出去,此时就有可能违法。 (三)审理环节的风险,不认真执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告知纳税人应有的权益。对应查补的税款不予查补或擅自决定减少查补税款。对案件证据未进行审查,对证据的审查不严或对证据是否合法审理不当。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资料不全的案件未按要求进行补正,造成税款的多征或少征的。对达到移送标准税务违法案件不移送的。以上都可能造成违法。 (四)执行环节的风险,不认真履行职责,执行不及时,或执行不全面。违反法定程序,采取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不当,导致纳税人利益受到损害的;对决定追缴的税款、滞纳金、罚款不执行或部分执行,都可能造成违法。 三、防范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税务稽查人员执法风险意识,提高稽查办案能力。一方面加强对税务干部的防止职务犯罪和两权监督、税收法规政策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稽查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训练税务稽查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稽查人员主动学习适应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新时期偷、税手段的变化,提高专业化办案能力。 (二)严格按照稽查执法程序开展税务稽查,稽查人员要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法律规定的执法程序办案,以合法有效的程序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首先,规范税务稽查取证。在稽查工作中要注意证据取得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执法随意性引发的稽查风险。二是加强税务稽查证据与司法证据形式、内容和标准的统一。税务部门应与公安、法院多沟通,协调和统一取证的要求,确保在办案中,按行政诉讼中的取证规则收集充分的证据,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在执法过程中加强税务稽查文书制作和案卷整理的规范性。稽查文书和案卷可综合反映稽查相对人从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的所有情况,是税务机关了解税务违法案件的重要稽查档案,加强文书制作的规范性能为稽查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提供相应凭证,因此是有效避免执法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实施检查、调取帐薄、对纳税人进行询问等程序时,保证执法程序的合法、有效。 (四)建立健全税务稽查告知制度是防范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在税务稽查办案的立案、实施、审理、执行各大环节都要将相应的救济权利及时告知纳税人。这样做既能降低税务执法风险,又能向纳税人传达税务机关的稽查执法信息,从而将部分涉税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对稽查实施环节已经检查完毕,在审理定案之前,召开由稽查部门和企业法人、财务人员共同参加的协调会,与纳税人交换意见,慎重定案处理。 (五)加强税务稽查的内部考核提高税务稽查质量,对税务稽查质量进行科学、严格的评价和考核,可以有效地督促税务稽查人员遵守稽查规定,提高税务稽查质量。另外在形式上可采取不定期交叉检查和复查的办法,提高稽查质量,从而大大降低稽查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面临的各种潜在危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正面临严峻考验,一旦执法时行为不当,就可能会触犯法律法规,这对地税部门同样适用。因此,如何提高地税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规范执法行为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地税部门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耐心,更要专业、专心,遇事要认真分析,严格按法律、法规处理,最大限度地规避执法风险。本文列举了地税部门当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防范执法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地税执法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一是税务登记环节存在漏管户。管理员对所管辖的区域(如街道、市场等)没有管理到位,应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的现象依旧存在。 二是税款征收环节不规范的行为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税款(如:中小业户不按规定核税,少征税款;由于地税工作人员计算错误,少征税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税款(如:由于地税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无意识致使纳税人提前缴纳税款。);随意改变税种、入库级次和入库地点,空转虚收税款;擅自设立税款过渡帐户;违背税法规定引税、买税卖税。不规范的税款征收行为,使税收执法机关面临着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他部门检查后被处罚或直接责任人面临触犯刑律的风险。 三是税务检查、税务处罚等执法行为程序上的不规范导致执法风险。执法人员在对纳税人进行检查时,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调查取证;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涉税犯罪案件不移交;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在对纳税人作出补税或处罚决定时,未能听取纳税人的陈述,不按程序举行听证或未完整地告知诉讼权,以及在未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的情况下就征收税款等。这些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可直接导致税收执法机关或税收执法人员形象受损、信誉降低,甚至要触犯刑律。同时,这些不规范行为往往使纳税人的利益受到损失,由此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税务机关也会由于税务人员执法行为的不规范而遭到败诉,税收执法机关将可能承担执法决定被撤销或变更,对纳税人进行经济赔偿等不良后果,其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目前,税收执法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影响最大的税收执法风险主要存在于这一类不规范的税收执法行为当中。 四是其他方面的税收执法行为也会导致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机关或税收执法人员不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时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致使纳税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税收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或者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回避,或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检举人保密;在发票审验过程中,工作不认真,致使纳税人长期违规开具发票;审批、核准项目实地核查时,不认真扎实,致使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或权利等。这些不规范的税收执法行为,也将导致税收执法机关可能产生税收执法风险。 二、税收执法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第一,地税工作人员对当前的执法风险认识不足。地税系统传统上以完成税收任务为目标,只要完成任务就一好遮百丑,客观上会放松对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 第二,地税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不高。目前地税管理队伍人员执法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正确的执法理念、过硬的执法素质和应有的执法敏感度,对当前税收管理职能转变的认知能力不足,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和传统管理方式等,具体体现为简化执法程序、超越执法权限或行政不作为、乱用自由裁量权、适用法规不当等,造成执法不公。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解释滞后。一些新的法规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及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都存在着某些内容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的缺陷,在实际工作中每年有几十到上百的专门请示就是实例。执法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对一些具体案件,定性起来难以准确把握,很难做到依法行政,从而导致行政风险的产生。 三、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防范执法风险的意识。当前,全省地税系统正在进行自上而下的执法检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我们要坚持组织收入与执法检查并举,强化执法风险意识,并持之以恒,最大限度的规避执法风险,保护好我们的地税事业和我们的干部。 第二,定期组织税务干部的执法培训,提高税务干部执法水平。重点推行税务人员能级制,增强干部队伍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采取以训代学、以考促学以及现场说法、案例剖析等有效方法,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 ,促进干部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随着以电子申报、网上申报为趋势的多种申报和纳税方式的推广,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逐步到位,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才能合理分解税收执法权,优化配置征管资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制衡关系。充分利用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各种税收管理软件,最大化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小人为的执法风险。 第四,深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分解监督税收执法权。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税收的管理权、征收权、稽查权彻底分离,有效克服传统税务管理制度的弊端,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增强工作责任心。地税部门应该结合办单位地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实施办法,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强化监督,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途径。 第五,充分运用好纳税服务中心这个涉税平台。集中审批、审核,在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在执法程序上的正规化管理,进行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监控,减少在执法程序上的随意性。 第六,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内部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教育,积极预防税务职务犯罪。首先,要针对少数地税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不强,遵纪守法的观念淡薄;其次,强化制约监督。认真落实《两权监督管理办法》,将税收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权力分解,并全面查找各个环节的执法风险点,强化监督制约,严格考核管理;三上加大惩处力度。对贪污、积压、挪用税款,收受贿赂,玩忽职守,严重渎职,徇私舞弊,不收或少收税款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查处,严肃处理,增强威慑力,自觉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维权、行政监察及司法监督力量日益增强,对税务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成为摆在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正确认识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一种风险,是指因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行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需要承担或被追究有关责任的可能性。理论上讲在税收执法的任何岗位都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领导干部和执法管理一线的关键岗位,岗位风险尤为突出。 (一)税收执法风险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客观性。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于风险主体来说是独立存在的,不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只要风险的诱因存在,一旦条件成熟,风险就会导致损失。风险的客观性提示我们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每个岗位、每个人都面临潜在的风险;而且,职务越高、责任越重、风险越大。而且,损失往往与风险相随,风险的危害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连锁性损失。 二是隐蔽性。风险都是以一定的概率存在的不确定性危险,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够准确预见从而有效控制的危险,就称不上是风险。税务人员之所以容易忽视身边的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就是因为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即隐蔽性。在国税工作中,执法和管理风险也潜藏在日常工作的大量细节中,从萌芽、发展到演变成显性问题,往往都有一个过程,但很容易被人忽视。如在一般纳税人认定环节,审核把关不严就埋下了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的隐患,这一隐患未必一定爆发,但一旦爆发就与此管理疏漏直接相关,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是可控性。尽管风险是客观的,但它是可控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程序对风险进行事前的识别和预测、事中的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风险防范工作程序,分析风险的性质、产生条件,辨别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为控制风险提供前提。可以根据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和概率统计,建立各项风险的技术参数,为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规范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而把风险纳入制度控制的轨道。 (二)新形势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重大意义 一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推进依法治税,实现税收工作的根本宗旨。依法治税的过程,既是实施法律赋予的税收管理职权的过程,也是实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工作宗旨的过程。防范执法风险的根本,在于通过制度建设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税收违法行为,降低税务人员受到法律追究的机率,促进税收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从而深化依法治税。 二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减少涉税争讼的发生。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可以通过明晰税收执法各环节存在的执法风险形式及其法律后果,警示税务人员时刻遵循法治原则,正确履行税收管理职责,树立良好的税收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形象,减少各类涉税争讼的发生,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三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正确履行税收管理职责,促进税收事业健康发展。随着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公民维权、行政监察以及司法监督力量日益增强,潜在的执法风险演变为现实法律责任的机率增大,能否准确判断、识别、预防并有效抵御各种执法风险,不仅关系到税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税收事业的长远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可以减少税务人员的执法压力,激发其工作潜能,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税收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是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有利于提升征管质量,适应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管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税收执法风险的大小,二者之间呈反比关系,即:管理水平越高,管理漏洞越小,税收执法风险也越小;反之,执法风险也就越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理念是“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建全风险内控机制,合理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因此,专业化管理对税收执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唯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 二、新形势下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 (一)内生性原因 一是税收立法本身的缺陷会导致风险。税收法律中很多要素不确定,一旦把握不准,则存在“渎职”的风险。同时,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相应的税收征管配套政策出台不够及时,税收管理难以及时跟进到位,会埋下引起争议的隐患,税务机关将不可避免地承担由此造成的执法风险。 二是“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会导致风险。目前“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在税务机关比较突出,但过多地强调“行政本位”往往与法治的理念相左,可能会形成执法风险。比如有些基层税务人员为了片面追求考核指标的正确率,不顾客观实际,人为弄虚作假,甚至有干部代替纳税人办理纳税事项,为税收执法埋下了隐患,从而带来了执法风险。 三是系统内缺乏风险管理机制会导致风险频发。近年来,各地税务机关都开始关注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也积极探索建立了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但很多税务机关及税务干部的法治观念依然较淡漠,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从整体上讲风险管理机制的实践成果有限,再加上多数是零散的经验和做法,不足以抵制各种复杂的执法风险。 (二)外部原因 一是日益完善的监督机制带来的压力。众所周知,执法风险与执法行为及结果受到监督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整体对税收执法行为的关注度越高,监督力度越大,执法风险由潜在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越大。与此同时,纪检监察与司法机关加强了对税收执法与执纪 行为的监督检查,新闻及社会舆论也成为较强的监督力量,使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违法行为转变为实际法律责任的机率增大。 二是日益增强的公民维权意识带来的压力。税收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行为能力日益增强,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在寻求法律赋予的权利。通过法律途径,包括复议、诉讼、控诉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为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所接受和采用,纳税人逐渐从人际关系维权转化到法律维权,给税务人员的依法行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是组织收入工作带来的压力。一些地方政府为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行招商引资,并为引进项目,留住客商投资,制定出台一些与现行税法规定冲突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税务部门难以应对,出现问题税务机关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给税收执法带来风险。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力,管理和监控的失位、缺位也给税务机关执法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 税收执法风险的内容及表现决定了税收执法风险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将始终存在。然而,防范执法风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当务之急,是在全面、彻底、深入地落实好现有工作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长效机制,将依法治税工作推向深入。 (一)建全税收法律,提高税收执法依据的统一性 完整的税收法律体系是规范税收执法和降低执法风险的前提和基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制度建设质量,增强执法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首先,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规定,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充分揭示和反映税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要求,避免文件、制度与上位法相冲突;制定的制度要具有操作性,防止脱离实际或超出执法人员承受能力,既要避免制度陷阱,又要防止制度泛化,不成熟或者不必要的制度不宜出台。其次,坚持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矛盾冲突或者内容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或废止。再次,深入推行税收政策评价反馈制度,并探索建立涉税规范性文件及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评价制度,促进税收管理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税收执法风险意识 一是强化法制观念。税务人员对于新形势下的税收执法环境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知法、懂法,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正确对待和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谨慎执法,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自己的执法行为不偏离法律的轨迹运行。二是转变执法方式。要改变习惯的、传统的工作思维和征收方式,屏蔽求简单而忽略程序,求快捷而忽略方式的现象,避免和减少执法过程中的拖拉和随意性。要在税收管理理念、税收服务意识、税收征收习惯、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与时俱进,提高对事务的判断力,提升处事经验,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三是加强税收业务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水平。税务部门是政策业务很强的部门。因此,一定要把税收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干部主动学习钻研税收业务,提高执法水平,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按照人员的不同层次或工作需要,安排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专业培训或知识更新教育,为干部应对和防范风险打下基础。 (三)规范执法程序,健全各项执法管理制度 一是优化分解税收执法业务流程。要进一步梳理流程,对运行制度过于复杂、操作手续繁琐、要求不切实际、超出职责范围的项目予以调整;对执法权力过于集中、难以有效制约的部位适当分权控制,同时,要避免执法监督的交叉重复,使各部位、各项执法监督制度、流程、职责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二是加强具体执法事项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的质量和水平。坚持依法治税和依法管理,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熟练掌握履行管理职责所必需的法律依据、执法权限、方式方法、时限等内容,全面、准确、适当地实施执法活动,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三是重视涉案证据的搜集和论证。真实、合法、有效的税务涉案证据能够有效降低执法风险。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有关证据收集、认定和适用规则的实务培训与实地指导,提高执法人员收集与制作证据的能力与技巧。四是进一步发挥税收执法检查的功效与作用,通过日常、专项和年度执法检查,查摆问题,纠正错误,加强整改,消除隐患。同时通过落实执法责任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依法履责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纠错能力,降低风险概率。 (四)强化内外监督,完善目标考核体系 一要坚持全面落实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以岗位设定为基础,依岗定责,明确具体岗位的执法内容与执法程序,减少不作为、慢作为或任意作为等行为。二要切实发挥税收执法检查的功效与作用,通过日常、专项和年度执法检查,查摆问题,纠正错误,落实责任,并加强整改工作的跟踪问效管理。三要健全完善评议考核与执法责任追究制度,采用计算机考核与人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税收执法质量,增强评议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四要进一步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同时要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重视人大、政协、司法等部门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处理。 (五)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合力 一是与司法部门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协调和配合。基于提高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能力这一共同目标,税务、公安、检察院和法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过程中,相关执法部门能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要建立案情通报机制,及时交流涉税违法案件情况,研讨解决遇到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共享办法和合作制度,形成日常化的信息交流渠道。二是加强与政府以及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明确外部监督部门对税收执法的监督内容及评判标准,减少因内外认识标准不一致而引发的执法风险。认真做好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增强政府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与科学性,减少政

近年来,随着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各项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社会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提高和依法治税进程的推进,税务执法要求日趋提高,税务执法风险逐年增大。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年一年中,全国税务系统办理了大量的复议应诉案件,在已努力完成结的复议案件中,复议决定维持和撤消、变更的比率为56:46,人民法院审结的税务行政诉讼案件中,判决维持和撤消、变更的比率为48:52;2006年全国国税系统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电话举报6282件,立案347件,给予417人党政纪处分;几年来全国因税务执法导致的涉税行政诉讼案件,税务机关的败诉率达65%以上,远高于全国行政机关40%的平均败诉率。因此,如何认识、规避、化解执法风险,趋利避害,提高执法水平,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税务机关必须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边境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论文

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测量业绩、发现改进机会的最重要途径,做好安全风险评估 报告 对工作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安全风险评估的 报告 范文 ,仅供参考。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篇一 学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 基本情况: XX镇辖区共有XX所学校,其中职业高中X所:XX职业中学;初级中学X所:XX镇中学、XX中学;小学X所: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私立学校X所:XX学校、XX幼儿园。共有教职工XXX人,在校学生XXXX人,其中住校学生XXXX人。所有学校均不开展补课,正常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职业高中与初级中学星期日下午到校,周五下午3:40为放学时间,周日至周四每晚8:40为晚自习放学时间;小学校早上至8:00为到校时间,下去5:20为放学时间。各所学校均有专职校警或保安。 综合上述评估,XX镇辖区学校安全风险等级:为低。 二、威胁评估: 1、涉恐活动。XX镇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未发生过恐怖袭击和人为破坏事件。威胁等级:低。 2、政治性和附非政治性不安定因素。经排查,XX镇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未发现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也未发现有恶意破坏活动。威胁等级:低。 3、治安问题:XX镇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与周边地区建立有良好的关系,相关部门在校门口设立禁止机动车停放黄线,XX镇交巡警平台放学时间不间断巡逻,确保校园师生的安全。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较好。威胁等级:低。 4、假期安全问题:XX镇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平时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尤其是对用电、防火及 游泳 方面的安全意识 教育 ;在主要河流岸边竖立有安全警示标识牌;同时,在放假期间XX镇交巡警加强了对场镇周边河流区域的巡逻力度。威胁等级:低。 综合上述评估,XX镇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威胁等级:低。 三、脆弱性评估: XX镇辖区学校除4所片区小学外,其余7所均集中在XX场镇,人流量、车流量比较集中。所有学校均只有一个出入口,校门处设有保安室或校警室,部分学校内设有安装图像监控系统,安装有入侵报警系统。 XX镇辖区学校都已制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有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篇二 校园形象风险专项评估报告 校园形象风险是校园出现负面形象与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校园既面对内部的师生,又面对外部的公众,因此对于校园而言,形象风险不仅是外部的曝光,更涉及到内部的管理失误。个别师生的问题可能会被放大到整个学校、教育体制、乃至政府的社会管理问题,这给校园形象带来重大风险的同时,也使校园形象与政府形象紧密关联。 一、校园形象风险的总体评估 1.校园十大风险事件排名 校园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其开放的空间与复杂的人群中,必然存在着相应的风险。近年来,危及学生安全、侵蚀校园风气的风险事件屡有发生,给校园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详见表1-1) 2.校园形象风险总体评估 校园形象风险的细化研究,可通过安全形象、管理形象、服务形象、教师形象、媒体形象等五个方面的风险项来开展。 二、安全形象的风险评估:高危风险 校园安全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环境不安全或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包括所有可能引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因素。 1. 2. 3. 4. 学生暴力成为关注焦点 绑架事件伤害未成年人 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伤亡 传染性疾病引发校园恐惧 5. 6. 学生自杀引发社会担忧 校车事故凸显安全隐患 三、管理形象的风险评估:中等风险 校园管理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管理过程与结果中出现负面问题的可能性,既包括校园日常管理中的失误与问题,也包括师生与公众的误会与批评。 1. 2. 3. 财务腐败招致公众批评 学生处分引发社会争议 管理低效引来师生不满 四、服务形象的风险评估:中等风险 校园服务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服务在生产、提供、分配等过程中出现服务产品质量缺陷或服务人员态度不良的可能性。 1. 2. 教学质量最受社会压力 后勤服务易受学生挑剔 五、教师形象的风险评估:高危风险 教师形象的风险主要是指教师出现负面形象的可能性,主要源于教师在教学、研究、生活等诸方面的欠佳表现,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高度道德期望和严格评判标准。 1. 2. 3. 强制体罚广受社会争议 师德欠佳招致社会批评 教师被杀引发公众猜疑 六、媒体形象的风险评估:中等风险 校园媒体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在媒体上呈现负面形象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个别学生的炒作、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同时也有校方媒体应对失当的自身因素。 1. 2. 3. 学生行为骇俗,诱导媒体热炒 媒体放大效应,误导公众观念 校方应对失当,直接损害形象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篇三 叙利亚修井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 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甲乙方、相关方情况 项目甲方中石化国际勘探开发公司叙利亚公司。 项目乙方为河南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 1.2项目来源及主要施工区域 该项目是中石化国际勘探开发公司承包的叙利亚Oudeh和Tishrine油田,两油田相距约120km ,Oudeh油田位于叙北部农业区,地势平坦,自然环境较好,距土耳其边境2km。海拔350-400m,夏季较热,冬季最低可到-5℃。工区道路交通情况良好,国家高速公路从油田穿过,Tishrine油田位于伊拉克沙漠延伸的过渡带上,距伊拉克边界30km,地势稍有起伏,植被很少,工区道路交通情况良好。 1.3施工队伍基本情况 中方人员24人,其中项目组4人,现场中方雇员20人,当地雇员46人,分白班和夜班,2个小修作业队。 需投入设备主要有60吨修井机二台,120吨修井机一台,500泥浆泵二台,发电机五台,吊车一台,叉车一台,自吊车一台,资产原值约 3100万元。 2 项目总体安全形势分析 2.1 项目所在国安全风险分析 2.1.1阿拉伯叙利亚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含戈兰高地)。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人口1839.2万,阿拉伯人占80%以上,其他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彻尔克斯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2.1.2叙利亚地处中东 热点 地区,紧邻伊拉克、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并与以色列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但叙政府掌控治安能力较强,社会治安状况较好。 2.1.3叙利亚存在的主要风险: 2.1.3.1政治风险:虽然叙利亚国内局势稳定,但其地处中东地区,因该地区局势不断变化,与以色列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东部与伊拉克接壤,又是美国制裁的国家之一,地区安全局势严峻,不排除战争风险。 同时由于此次是从西方某国家能源公司收购,能源争夺日益激烈,导致某些国家利益受损,所以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阻挠,并有可能会雇佣当地一些社会成员进行宣传,甚至煽动个别极端分子进行破坏活动。 2.1.3.2医疗卫生风险:据国际SOS组织分析,叙利亚医生国家风险等级为中等,虽然叙当地夏季干燥炎热,冬季雨量较少,蚊虫较少,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病,但国际SOS组织提醒去叙旅游、施工人员要预防疟疾,肝炎等疾病。在叙利亚,公立医院医疗条件一般,但私立医院医疗条件较好,所以没有大的医疗卫生风险。 2.1.3.3自然灾害:地处沙漠边缘主要有沙尘暴,印度洋飓风偶有光顾,但威力大减,应及时取得当地天气预报信息。 2.2 施工区域安全形势 该项目施工区域Oudeh油田位于叙北部农业区, Tishrine油田位于伊拉克沙漠延伸的过渡带上,距伊拉克边界30km,两地区政治形势都较稳定,叙居民持枪属非法行为,当地很少发生偷盗、抢劫事件,晚上可以自由外出,目前,叙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低,当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在叙利亚没有见到住家、办公场所安装护栏的,别墅很少有门卫和保镖,大街小巷停满高档轿车,目标油田区域治安也良好。 3 社会安全(或称公共安全)分析 3.1政治环境 叙利亚地处亚、欧、非洲边缘,有着欧洲、非洲、和阿拉伯的 传统 文化 ,阿拉伯人占叙利亚总人口80%以上,有14%的居民信奉____和犹太教徒。这种地缘文化决定了叙利亚人民包容、友善、纯朴,对中国人热情友好,刑事犯罪案件很少。因此叙利亚少有民族冲突。宪法规定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根据,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治环境较好。 3.2 宗教情况 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____。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全国人口的11.5%)。 3.3 民族情况 叙利亚总人口1839.2万,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彻尔克斯人等。 3.4非政府武装组织 由于叙利亚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阿拉伯人占80%以上,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非政府武装没有生存环境,因此没有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武装组织,但叙国内存在反对派,非法武装活动较为频繁,恐怖袭击事件偶有发生,政府部门和主要机构大多有持枪警察昼夜护卫。 3.5社会治安 3.5.1恐怖活动及趋势分析 2006.9月4名恐怖分子驾车硬闯美国驻叙使馆,企图制造爆炸,他们虽然全被击毙,没有造成一名美国人死伤,但这一行动充分显示了国际恐怖势力与美国为敌到底的决心,因此极具震撼力。 搜索几年来新闻,叙利亚还没有针对外资企业的恐怖袭击活动的报道。 但应考虑恐怖分子或伊斯兰极端组织人员通过伊拉克边境越境袭击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以及其他形式的偶然袭击行为。 3.5.2 施工区域分析 根据我油田派往叙利亚考察团考察资料显示,我们将施工的两个油田区域内社会治安状况都比较好,刑事犯罪案件很少。 3.6社区关系 自1956年8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叙利亚一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阿拉伯人占叙利亚总人口80%以上,有14%的居民信奉____和犹太教徒。这种地缘文化决定了叙利亚人民包容、友善、纯朴,对中国人热情友好,社区关系良好。 4 自然灾害 叙利亚西南部紧靠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区为高山,谢赫山海拔2814米,东北部2/3地区地势平坦。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炎热。首都大马士革地区每年170毫米降雨量,东南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00毫米,自然灾害如风沙、暴雨、泥石流等危害较小。 5 公共卫生 叙利亚属欠发达农业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尤其公立医院医疗设施不齐全,标准较低,公共卫生条件中等,但地理位臵和气候决定了叙利亚国没有明显的、大的流行病和传染病。 6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 6.1基地 项目部人员集中在国工营地,保安24小时值守,安保 措施 齐全,通讯联络方便。主要风险为食物中毒,肝炎,蚊虫叮咬。 6.2 现场及营地 6.2.1 道路交通 油区道路交通较为方便,四通八达,周围是戈壁滩,视野开阔,没有遮挡物,主要风险就是高速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 6.2.2基础设施 营地是敞开式营房,现场是轮式 野营 房,晚上探照灯照明,配有当地移动电话。主要风险有井喷、H2S 中毒、火灾、触电等石油行业固有风险。 6.2.3安全保卫 营地安全保卫工作雇佣当地保安,24小时值守,当地人进入营地应严格控制并及时通报,征得中方相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 7 评估结论 7.1国际SOS组织2009年4月对叙利亚的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低级; 7.2叙利亚政局稳定,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没有战争迹象; 7.3社会治安状况较好,刑事犯罪案件很少,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7.4社区关系良好,当地人对中国人热情友好。 8 对该项目的建议 8.1但由于文化背景、地域差异,有可能引起小的冲突,甚至 个别人员有排外情绪和行为,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不够,劳资纠纷等等均是矛盾突出点,要加强学习,避免矛盾激化; 8.2项目部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安全共防机制,努力拓宽信息 渠道 ,广泛收集社会安全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情报信息,及时做好防控工作; 8.3按照勘探局外出施工队伍HSE管理规定,项目配备专职安全监督,各施工队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该项目的社会安全及生产安全的协调与管理; 8.4实行员工本地化战略,项目上只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尽量在当地雇佣,在中方人员数量上减少安全风险; 8.5该项目启动后,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程序,详细设计好紧急撤离及紧急救护方案,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正确有效应对; 8.6应加强石油行业固有的工业安全风险管理; 8.7必须做好项目安全保卫工作 8.7.1加强人员素质教育,冲突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与当地雇员发生摩擦,严格执行外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规定; 8.7.2生产和生活物资的供应由当地服务公司办理,减少中方人员外出; 8.7.3该项目启动后,项目部要与甲方一起对现场环境进行踏勘、确认,共同协商、建立安全保卫方案,包括安全保卫力量的调动、协调及执行力等保卫工作承诺; 8.7.4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社区和当地雇员的关系,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需要得到所有雇员和当地居民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8.7.5定期组织对该项目进行现状安全评估,完善应急措施,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猜你喜欢: 1. 申请排查安全隐患请示范文 2. 安全事故反思保证书范文 3. 犯错报告范文 4. 安全评价报告范文 5. 关于安全隐患的请示范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但是,和平与繁荣仍将是亚太各国共同的愿望。亚太安全形势的急剧变化不会根本扭转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一二十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一、大国关系的相对平稳发展是中国周边继续保持缓和的基础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美国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并采取措施对中国防范遏制,但双方在反恐、朝核、维持台海稳定及经贸合作领域存在共同利益,美国对中国仍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对抗。美日同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虽有加强,但彼此亦心存防范:美借日制华,却不希望中日交恶而不可收拾;日傍美制华,并不甘心为美火中取栗。遭受美国战略挤压的俄罗斯,在国力未得到全面恢复前,仍将是中国主要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有望继续稳固发展。印美关系虽发展迅速,但印度不会全面倒向美国,沦为美遏制中国的棋子。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自身策略得当,中国不会成为大国矛盾的焦点,在大国外交中仍有充分的回旋空间。二、地区热点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较低中国周边地区存在印巴矛盾、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以及东海、南海岛屿争端等问题。由于印巴关系持续缓和、美国更多介入南亚事务以及印巴相互核威慑,南亚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朝鲜半岛形势因朝鲜拥核而面临新的复杂性。但由于中、韩、俄强烈反对武力解决朝核问题,加之美国受困中东,无暇东顾,因此,从近期看,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从长远看,朝核问题仍可能出现轮番升级,但各方均会努力控制升级的势头,避免出现战争。在东海、南海岛屿权益问题上,由于中国与日本及南海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磋商,各方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因岛屿问题引发个别意外冲突虽不能完全排除,但演变为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一段时期, 台海形势仍处在风险较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渐成“跛脚”的陈水扁正加紧通过推进所谓“宪改”,搞“台湾法理独立”,不排除陈水扁进一步铤而走险的可能。2007年的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和2008 年台湾“大选”使岛内局势发展充满变数。但只要美国坚持维持台海现状政策,中国大陆及岛上反“台独”力量仍有能力遏制“台独”的冒险举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奉行的内政外交的核心理念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1] 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内外政策,将有助于保持台海地区的稳定。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催化剂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将长期存在,某些挑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成为特定国家的主要安全威胁。随着国际社会及地区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视,地区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将把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视为增进合作、扩大影响的渠道和机会,积极探索并推动在多种框架、多领域开展合作。“9·11”事件后,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和加强的重要推动因素。印度洋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发生后,各主要国家充分利用救援外交,拉近与受灾国的距离,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奠定基础。在“10+3”机制的带动下,东亚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正不断加强。2002 年11 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作为落实《联合宣言》的后续行动,2004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制定了中长期合作规划,在反恐、非法移民、禁毒、执法、刑侦等领域开展了更加有效的合作。在中国倡议下,首届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2004年1月在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表示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决心在打击跨国犯罪领域加强合作,支持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 的目标。上海合作组织把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还逐步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日益严重的毒品走私活动,把遏制和铲除毒品走私纳入反恐合作的框架之中。种种事实表明,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的主要议题,并将成为改善地区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和加强安全互信的纽带。

安全管理创新参考论文篇2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创新 摘要:在接入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基于确保网络信息 系统安全 运行的思想,提出了创新县级供电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供电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已经成长为增强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目前,“SG186”信息化工程不断完善,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ERP)上线运行,相继接入企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日益频繁。因此确保供电企业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适应当前建设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的工作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为此,从九方面着手,来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的企业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分工,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为提高网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能力,强化公司内部信息安全,山东惠民供电公司成立了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分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其中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实施各项信息安全各种 规章制度 ,指导公司各种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本单位不发生重大信息泄露事故。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信息安全基础防护知识的宣贯、普及工作;负责做好公司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准备及实施工作,落实信息安全“八不准”和“五禁止”,确保不发生任何信息安全事件;负责公司信息安全技术监控及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各项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 二、统一部署、双网双机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及市公司统一部署安排,公司实行信息外网统一出口,实现了集团公司层面的统一。信息内外网实现物理分开,双网双机,网络专用。严禁办公终端计算机私自使用拨号、移动无线连接等任何方式接入因特网。在信息外网出口安装IPS入侵防御设备,可以实时主动拦截各类黑客攻击和恶意行为,保护信息网络架构免受侵害,阻断非授权用户的使用,降低了不安全因素。 信息内网统一安装桌面管理系统,能有效控制内网计算机。计算机实名注册并进行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计算机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内网计算机的应用情况,插件的安装以及杀毒软件的运行等。启用移动存储审计策略和违规外联策略,严格控制内网设备违规外联,对公司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实名注册,严格控制信息的流入流出。 三、分区分域、等级防护 对公司的信息系统分成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并对所有的业务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实现不同安全域之间的独立化和差异化的防护。其中生产控制大区又可以分为控制区和非控制区,调度数据网络作为专用的数据网络,划分为安全区I,它使用不同的网段单独组网,它与安全区II之间采用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定的电力专用正向单向隔离装置。WEB服务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分别安装硬件防火墙,并严格控制相互之间访问。 四、注重口令设置和数据备份 口令设置是信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要求所有的服务器和每一台办公计算机都要设置开机密码,密码长度不小于8位,并且是字母和数字或特殊字符混合而成,密码不得与用户名相同并要求定期更换。另外要求每台计算机都要设屏幕保护,屏保时间设在15分钟左右,并开启恢复时使用密码功能;关闭远程桌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来人员访问他人电脑或内部心怀不轨的人员通过远程访问他人电脑。数据备份和恢复计算机管理员必须定期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这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入侵、操作人员误删除和设备磁盘故障等带来的数据丢失,备份要保存在当地磁盘和异地磁盘两份。个人办公计算机中重要的文件资料可以加密存放,并形成备份。 五、加强防病毒软件部署及管理 根据公司的计算机数量,统一购买安装企业版杀毒软件。为避免防病毒软件之间的冲突导致一些插件不能正常安装和运行以及文件的误删除,要求一台机器只能安装一款防病毒软件,禁止使用任何规定之外的防病毒软件。公司设专人负责定期进行病毒库的更新,并通过桌面管理系统统一发放病毒库升级通知,对机器病毒库自动进行升级,能有效防范网络病毒、木马。 六、漏洞扫描和隐患排查 漏洞扫描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的安全风险评估工具,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全面、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和分析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进行整改。定期开展自测评与整改。通过自测评,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可以有效降低信息系统安全隐患,进而将风险评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这也充分印证了信息管理也是遵循PDCA的过程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信息安全管理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七、物理安全和主机安全 公司每位职工都有保护自己办公电脑的义务,要求下班后关闭主机和 显示器 ,这不仅可以增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保护主机硬件设备,特别是雷雨天气,最好拔掉电源开关。对机房的服务器设备,首先,机房的环境应满足防风、防雨、防雷、防震等要求。其次,在机房出入口配置电子门禁系统,对进入机房的外来人员要严格登记,并有专人陪同。再次,在机房内安装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的火灾自动报警,最好能够自动消防,如果不能也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保证机房设备的运行安全。最后,机房的温湿度也是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配置温湿度调节设施,满足机房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夏季机房温度控制在23±2℃、冬季控制在20±2℃”的要求。 计算机管理员对机房服务器访问管理要严格控制,为 操作系统 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和访问权限,限制默认账户的访问权限。在不影响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和访问的情况下,在服务列表中关闭有可能导致系统遭受侵害的一些服务。 八、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 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灾难恢复预案,可有效预防和正确、快速应对网络及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和损失,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九、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相应管理制度及措施,并监督公司人员严格执行。与部室及员工签订信息 安全 责任书 ,确保责任落到实处。通过组织职工收看信息安全方面的 教育 片和邀请专家来公司做安全 报告 ,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增强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猜你喜欢: 1. 关于安全管理创新论文范例 2. 安全管理创新方面论文 3. 有关安全管理创新类论文 4. 安全管理创新论文免费发表 5.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工程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是我整理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刘洪浩.浅议项目风险管理理论[J].抚顺市中医院学理论.2011,34:73-74, 85. [2]尹志军,陈立文,王双正,苏春生.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02, 23(4): 8-12. [3]郝继升.浅谈软件项目风险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09,28(4): 28-30. [4]王希华.海洋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及预防[J].中国造船.2008, 49:676-679. [5]胡静芳.工程项目风险辨识过程研究[J].山西水利.2009,6:83-84. [6]王要武,李晨洋.项目风险辨识[J].企业管理.2005: 50-51. [7]李玉刚,林焰,纪卓尚.海洋平台安全评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中心.2003,18(1) : 4-8. [8]王晓燕.海洋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L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2005,18(5) :44-48. [9]陈高君,张凤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应用与实践[J].煤矿开采? 2006,11(3) : 64-65,89. [10]廖伟生.支付清算系统风险评估内容及方法研究[J].金融会计.2009,5: 50-56. [11]秦炳军,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评估的现状和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1998,16(1) :14-22. [13]J. S. Arendt. Using.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in the Chemical ProcessIndustry[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1990.29:133-149. [14] 丁鹏,张敏.应用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0, 28 (3):41-42,49. [15]王玺,张平.试谈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0(6) :78-82. [16]田娜,陈保东,陈其胜.灰色关联分析在长输管道肯特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6, 25(4) : 7-10. [17]苏春华,余建星.基于过程分析方法的海洋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评估[J].海洋技术.2006,25(2): 93-97. [18]李典庆,唐文勇,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研究进展[J]. 2003. 21 (2): 96-102[19]陶冉冉,闫相 桢 ,刘锦坤.浅谈安全评估在海洋平台上的应用[J].石油与化工设备.2010,13: 46-47,56. [20]成小江,宋加建.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控制[J].江苏建筑.2010,S(l): 101-102[21]杨彬.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开发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92-111. [22]张国兴,胡绍兰.项目风险监控研究[J].基建优化.2005,26(3): 30-31. [23]彭俊好,徐国爱,杨义先,汤永利.基于效用的安全风险度量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 29(2): 63-65, 73. [24]张俊.浅析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 266. [25]葛治江.国际石油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风险因素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2009,31(4): 26-29. [26]李敏,刘云.浅析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甘肃科技.2008,24(15):101-102,120. [27]武昱.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 2007,17(25) : 300, 304. [28]孙磊,江梦策,李栋.关于如何做好项目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1:114-130. [29]HSE. The Tolerability of Risk from Nuclear Power Stations. Health and Safety-Executive [J]. HMSO. 1992,30:553-560. [30]涂力强.工伤事故类别划分探讨[J].江西冶金.1993,13(4) : 45-46. ;

浅谈高速铁路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论文

摘要: 高速铁路施工往往采用封闭施工的模式,但是施工的环境又比较开放,加之施工中需要分多个阶段进行,而且所涉及的专业众多,就必然会在项目施工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笔者针对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的风险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速铁路;施工项目;风险控制

风险就是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损失。高速铁路施工中,受到施工性质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施工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导致施工难以顺利展开,施工目标的实现较为困难。为了保证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的顺利展开,就要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高速铁路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1.风险识别

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的风险识别旨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判定、识别。目前的风险包括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组织架构风险、经营与管理风险等。在风险识别中,要对这些风险予以定位。

2.风险评估

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的风险评估中,其一,需要对数据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风险预测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确定风险发生的几率;其二,对风险因素导致的损失进行预测,包括对工期的.损失,因此所产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还要考虑到工程施工中对施工质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三,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登记评定,并将应对措施制定出来。

3.风险响应

对于风险响应的对策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减弱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以及对风险采取组合策略处理等。对于不可抗拒的风险,需要采用投保转移的方式。风险响应作为系统响应中的一种,需要风险实施系统化的应对措施。需要将风险相应目标确立下来之后,制定风险相应计划,设置风险相应范围,对管理方法进行科学化选择。将网络技术利用起来,对施工技术实施动态化的检测,启动跟踪式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风险应对效率。

二、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

高速铁路施工项目往往规模是非常大的,施工的流程也相对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还要采用交叉施工的方式,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高速铁路施工项目运行中的风险源包括三个方面,即参与施工的人、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设计文件、施工资金以及施工安全。

1.对参与施工的人进行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高速铁路施工队伍如果整体素质非常高,参与施工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非常高,就必然会在施工中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施工效率。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中,就会由于人员管理方面的不足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参与施工的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工作经验有限,加之人才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就必然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参与施工人员的配置上,要求项目经理部中的主要领导中,至少有一名对高速铁路施工非常熟悉,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人物。专业人才在项目经理部所发挥的作用不只是对管理人员的领导,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养、选拔领导干部,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以避免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损失扩大化。项目经理部要将管理机制、施工方案制定出来,所有的施工项目工作都要按照施工方案展开,并运行施工管理机制,以使施工项目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对施工项目的分包队伍实施管理

高速铁路施工中,对于施工外包的方法通常会采用两种分包方法,即劳务分包和提点分包。施工的进度指标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也决定了施工队伍的履约能力。施工队伍具有专业化强、缺乏稳定性的特点,如果施工管理不善,就会出现施工责任推诿的现象。因此,应对施工项目的分包队伍实施管理,主要的管理内容包括安排施工顺序、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划分施工段落、确定施工工序的最早开工时间与最早完工时间,定期地考核工作效率以及工序质量,对施工做好超前谋划工作,确保供应可靠,施工环境良好、资金运行顺畅、检查严格、奖罚分明,以确保施工项目按期完成,且保证施工质量。高速铁路施工项目建设期间,要优化施工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施工项目的分包队伍的专业性强,就可以使工作效率高,施工进度也有所提高。

3.施工单位要积极地与设计单位进行协调

高速铁路施工项目存在风险,主要是设计风险。但是,一味地追求设计风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建设流程充分考虑。如果建设流程与工程施工实际不符合,就需要施工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沟通,包括涉及进展,与施工内容之间的矛盾等都要予以了解。施工材料、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场方面的问题都要积极地沟通,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予以优化,以避免存在窝工的现象。对于本项目的前期涉及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要收集起来存档,以作为后续施工风险控制的参考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施工中,会涉及很多的风险,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控制是保证铁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对高速铁路施工的各项风险控制内容进行分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高速铁路施工项目保质保量地完工。

作者:李若男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蓝燕强.高速铁路施工项目风险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2]唐俊虎,王雅洁,王雪芳,等.新形势下我国高铁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2).

会计操作风险防控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

银行会计 会计风险 风险防范 会计风险防范 银行会计风险

[论文摘要]

在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条件下,银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日益突出。特别是银行风险问题,受到业内高度重视。如何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成为当前银行管理活动中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内容。

一、引言

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就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各家银行管理者普遍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抓营销、清陈欠上,一些银行管理层对会计风险防范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制度缺陷造成社会上不法分子和个别会计人员有机可乘。已有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则会留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印、押、证”做不到三分管,保管联行印章、密押人员临时离柜不上锁,换岗不详细交接等。二是有关人员把关不严,票据不折角验印,日常核算中漏盖、错盖印章的现象较多。三是操作规程不规范。一些领导和会计经办人员不熟悉近几年新颁布的会计结算法规,对一些业务只凭老印象办理。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各家银行普遍存在下列现象:票据大小写金额不符,凭证、账号、户名、金额随意改动,印鉴缺损,银行印章不齐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漏盖骑缝章,转讫章、现金收(付)讫章、业务专用章等不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存在乱用会计科目现象,利息计算不准确,多收、少收、漏收利息现象时有发生,滥用银行内部凭证,不按规定用途和程序审查批准。

会计风险由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构成。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性亏损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内部风险由会计主体主观和客观因素引发。

二、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

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应结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建立内控制度。采用电算化会计处理以后,银行各个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而这些记录和报表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控制功能的强弱。银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潜在的控制问题比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更多,更为复杂,其技术性也要求更高。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如系统文件不可读,易于被篡改和毁坏,如果编程错误,则会造成错误的重复性和连续性,更有可能产生舞弊和犯罪行为等。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日益增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很难保证银行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能够及时、准确,更谈不上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安排各项经营活动。要提高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针对银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从电算化系统的研制开发与维护、职责分离、系统鉴定、应用环境、操作、数据输入、输出、系统安全、硬件与系统软件控制等多方面研究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措施。由于各行情况不一,内控制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在目前条件下,为了指导各行建立完善的、恰当的内部控制,加强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人民银行总行应制定一个统一的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作为指导,各行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建立一套适合自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防范银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会计风险。

三、建立金融风险补偿制度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对付日益加剧的金融风险,除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以外,普遍采取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外部措施建立金融风险保险制度。结合金融业的实际,应对资本充足率及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金融企业实行低保险,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从发展眼光看,金融企业投保可以使客户增强对银行的信任感,是加快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金融会计风险的补偿机制,可先将一些风险大的业务项目参加投保,例如对储蓄所工作人员和出纳人员的人身安全险,现金收付安全险,票据支付结算险,联行往来等风险。还可采用由金融企业自己提取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但须取得财政部门核定的提取项目和费率,允许列入成本。

四、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

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赖于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管理水平高的会计队伍。为此,

(1)必须对会计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精通各项规章和有章必循、执章必严、敬业勤业的会计队伍。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时间、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达到熟练地掌握各项业务技能。

(3)要选好各级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不仅要政治素质好,精通会计业务,还要有较强组织能力,善于用人,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原则,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优良品质去影响会计群体。

(4)对会计要害岗位的人选应严格把关,经常考核,不仅要注意其八小时内的表现,还要了解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如发现生活异常,参与赌博等不良行为,经教育无效,要调离要害岗位。

与此同时,加快与国外银行的学习、交流,以借鉴和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外资银行的全方位进入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为我们加快管理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我们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彻底打破内部分配关系中存在的平均主义,贯彻责权利相结合、按劳取酬的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提高认识,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扩大业务规模,增强资金实力,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但发展要建立在稳健的基础上,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从农行的效益上讲,不仅存、贷款、结算业务、中间业务创造效益,防范会计风险实际也是效益实现的保障。因为会计风险的存在,是造成资金损失的基础,而有效地防范了会计风险,就相当于创造了相对效益。在发展业务,增设营业网点时,不仅要考虑业务收入和人员成本的关系,而且要考虑投资成本。这样,就可撤并那些高险低效的网点,加大集约化经营的步子,推动财会力量的加强,有效地加大会计防范风险的力度。

六、总结

总之,财会人员一定要把好“财会关”,管好“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政治合格,业务熟练。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照顾全局,当好参谋。面向基层,热情服务。”的行为准则,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向党和人民负责,坚决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权益,不断完善财会制度,努力提高财会水平,控制银行会计风险,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金晓燕,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J],特区经济,2006,(05)

[2]陈壬福,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3]唐树君,浅议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J],山东经济,2004,06)

[4]李艾岚,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青海金融,2003,(08)

[5]张晓春,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1,(05)

[6]陈由美,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J],福建金融, 2003,(08)

[7]朱然、李斌,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5,(08)

[8]郭萍,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9]林健珍,浅谈商业银行风险之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6)

[论文摘要] 银行在这个经济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中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业务,贯穿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防范银行会计风险为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对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持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 银行 会计风险 防范

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在内部、外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会计核算错误、会计信息提供失真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各类失误,从而引起银行的资本、资产和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如何通过其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会计风险,将是当今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应对其他经营风险的关键任务。

一、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银行的每一笔业务往来都要通过会计运作来实现,银行会计是银行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不仅有会计核算职能、监督职能和数据分析功能,还肩负着银行的业务发展、资金结算作、市场预测和银行管理等重大的责任,其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不可小视。通过防范银行会计风险,还有利于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促进银行业务良性循环;有利于规范银行会计工作,克服会计工作中的随意性;有利于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确保银行会计人员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消除各种风险隐患,避免银行会计风险,减少资金流失。

二、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银行风险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突发性、连锁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操作风险

银行人员在进行业务操作时,由于人为失误或出于某种利益的追求而引起的在日常工作中发生的提供不准确或虚假信息的风险,其破坏性很大。例如银行会计日程工作中环节众多,在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中,每日都要进行大量的现金收付、凭证受理、科目运用、账户登录和结计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风险发生联系(客户票据填写不规范、键盘输入错误、错发、误发、漏发、延时发送等);在结算过程中,随着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的变化,存在着、伪造票据等的现象,造成诸多风险的出现;还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和任务,消极抵抗对自己不利的新政策、新规定,乱调乱用会计科目,增加会计风险。

(二)内部控制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银行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在实处。一些银行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就是稽核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从而对内控在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认识不够,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例如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相应的会计核算往往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自行规定、自行处理,各居一方,缺乏有机的结合,造成各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各行其是,有的甚至相互抵触,严重削弱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此外,一些银行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配置和分工的安排不当带来的风险,多项职能常由同一岗位的人员兼任,不同环节的业务集于一身,风险因素增加。

(三)监督风险

一方面是银行会计人员没有能尽到监督的责任,监督工作没有能及时到位,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社会上一些审计机构审计质量不高,有的甚至违规执业,不能及时发现并提示银行会计风险。

三、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

(一)相关人员素质偏低

首先,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易引发会计操作风险。一方面,一些银行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较多地使用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的租赁员工,不能谙熟业务流程。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单一,而银行业务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他们不愿接受新知识,特别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后,对政策、法规和制度学习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处理棘手问题能力偏低,造成了财务差错和经济损失。其次,银行其他人员素质偏低。在网银、信用卡、代理业务、第三方支付服务以及各类理财零售产品不断翻新的今天,其他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临柜人员对相关业务不能规范操作,给后来的会计工作带来风险隐患。

(二)内控制度设计缺陷

我国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目前仍作为一个个被分解的单元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未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风险防范程序,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在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部分管理者仍有“重业务、轻内控”、“重存款,轻核算”的思想,导致制度建设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一些制度不够精细化,对某些关键控制点的规定存在遗漏,衔接差,并且执行缺乏严肃性。其次,银行没有清晰的违章处罚条例,处罚避重就轻,警戒功能威力大减,杜绝不了违规案件的发生。另外,我国银行还缺乏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现阶段往往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这种监管很难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在分级管理体制下,经营主体的各级分支机构往往通过弱化会计核算、监督功来解决受到利润考核、支付保证等种种压力,再加上存在普遍的“本地化”的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现象,使各种违规行占据了有利条件而弱化了会计职能。第三,银行对于一些应该由会计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批或是在事后进行审批,检查的方法过于简单,检查工作的不细致,无法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

(三)管理制度不合理

目前银行业采取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决策”的管理方式。多数银行数据采取层层汇总上报的模式,这样的一个模式是会计工作被人为地切分为几个不同区域,基层往往会为了业绩指标而弱化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人员又会跟基层利益挂钩,这就进一步弱化了会计职能。现今社会中,银行的领导对银行会计风险的注重远远要少于对经营绩效的重视。银行往往把有限的人工费用倾斜于金融品种及推广人员,薪金制度的设计重在市场人员的激励,会计人员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和技术含量不相称,挫伤了基层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很多银行会计人员仅将自己定位一个账务人员,而非管理人员)。还有一些银行迫于人手紧缺,柜员简单培训后便匆匆上岗,柜员对风险认识不足,埋下隐患。

四、构筑坚实的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要真正降低银行科技风险,必须强化银行会计管理,提高各层面、各部门认识,把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当成银行大事来抓。

(一)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利用科技手段,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可以减少差错率,为数据分析提供可靠基础。例如,为了改善现有手工登记簿登记种类繁杂、工作量大、重复记载等问题,可以推行登记簿数据电子化来减少工作时间、实现所有记录痕迹化,能够杜绝登记不及时、篡改数据、在整改登记簿过程中出现的错记现象。在整套记账过程中,还可以找出业务分析所需数据,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识别风险。此外,还可以在各银行大堂投放安装有填单系统的自助填单台,客户在系统上自主操作,点击需办理的业务类型,按系统程序填入客户信息,或由系统直接感应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信息,提高整个柜台业务办理的效率,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可以增加学习培训。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质,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相关制度法规的培训,使其及时了解国家新准则、新法规。操作人员不仅要了解业务背景知识,还要加强相关会计知识的学习,尽量降低会计风险。其次,对银行会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银行的一员,必须遵守基本的职业操守,做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操作,自觉抵制违法乱纪现象;会计人员,最主要的还是要精通业务,所以银行要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开展各类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加大会计执行力度

第一,银行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来办理会计业务,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四项基本原则。严格审核,增强防范意识,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有效规避风险,不给犯罪分子留可乘之机。为确保各项会计核算的账账、账款、账实、账据、内外账全部相符,应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设置监督的重点,防范会计风险。第二,在人员配置上,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合理分工、相互牵制,强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的过程控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可采用对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评估等方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重视会计内控文化建设。在会计内部控制中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变会计内部控制为银行员工自愿的行为,实现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按照规范行事,共同实现银行内部控制目标;

其次,改革银行现行的内部稽核体制,重新梳理各类业务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职能,督促其开展活动,实现岗位间的监督制约,发挥应有的组织保障作用;

第三,健全合理高效运转的会计岗位体系,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人员、设施等实际情况,对岗位进行合理有效地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内控有力。

第四,银行还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量身打造本行业的行规和制度,量化银行会计人员的操作守则,保证他们的工作规范运行,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其不法行为,严格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五,加强重要物品、重要岗位控制,专人负责,明确责任,手续严密,防止各环节出现漏洞。

参考文献:

[1]李颖.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经营管理者.2012(3).

[2]周超.金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企业技术开发.2010(15).

[3]王继军.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强化分析.中国对外贸易.2012(4).

[4]姜海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点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对策.经营者管理.2011(2).

[5]赵跃.中小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问题研究.时代金融.2011(10).

[6]张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经济视角.2010(10).

[7]涂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金融与经济.2011(8).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与问题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

会计作为银行工作的根基,就对整个银行危机的预防来说,预防会计危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会计危机的预防是自控的关键所在,伴随目前治理措施的持续革新,会计自控的手段层出不穷,怎样融合银行业工作特色与实践情况,择取恰当的自控手段,从而完成预期治理标准,已变成目前所有银行危机预防工作最为重视的问题。

(二)银行会计风险的问题

(1)会计人员约束力不够,银行具有潜在威胁性。如个别会计人员泄露银行信息与外勾结从而引发经济事件发生。会计职位应出现相互监管相互制约的状态。经济组织在会计计算层面的差错,企业规定、工作步骤缺乏严谨性,规章不完全,会计职位互相监管体系不完善。银行内部真正精通会计业务,而且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严重不足,致使会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

(2)会计资料流失,计算不正确或是编造假数据。在实际里,部分银行为保护自我的利润,不遵守法律法规,在处理会计资料时出现随意编造的情况,从而使会计部门给出的数据缺少准确性和充足性,实账虚表、费用调改等现象,遮掩信用贷款资本的实质与危机,错误的评价了银行最近的运营情况导致掩盖了潜在危机。会计资料展现了整个银行的日常工作,倘若会计核算形式不合适、核算步骤不严格、核算要求不高,那么容易导致经济隐患和经济危机产生。高估银行资本充足率.

(3)责任的缺失,会计监管力度下降。会计监管作为会计的首要性能之一。然而眼下经济会计监管力度低下,会计监管行为得不到有效实施,关键因素为受运营观点约束。就仅需金额多少、不需金额来源、过度装修高层工作房间与消费提高等不遵守法律规定和企业规章的运作行为,会计单位通常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监管,如果公司采用不合理的运作模式,从而使会计核算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出现违法贷款、账外出资、创建小金库、滥用权力、兑换银行单据等违反规章的状况。缺少对会计惩罚体系的完善,导致违法运作的情形逐渐增多,提高了运营危机的出现。

二、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集体结构不完善

忽略危机预防与自身治理,单纯地为达到要求而进行工作。追求业务完成率。选择效率而没有注重质量。许多案件存在安全隐患。有些会计人员队长不规范,导致对账工作只求完成形式。缺乏责任意识。工作步骤不严谨,部分会计职工素质低下。爱岗敬业意识不强,错做行为不规范。形成一顶地风险隐患。另外一点是缺乏互相权衡约束,部分关键的责任与职位缺少明确的区分,职位混乱或身兼多职的行为普遍存在,部分分银行组织的自身治理机制不完善,对首要掌托者与管理高层缺少相应的监管制度去对其进行约束,导致经常有“高层不可控”的情形产生,让自控体系没法得到有效实施,从而产生潜在危机。

(二)教育水平落后职工素质较低

最近几年,国家投资的银行在迅速占领经济领域, 进行向外迅速扩展的战略方针, 然而缺少熟悉银行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士,部分没有实行过训练的职工,就企业制度与工作流程无法正确把握,缺少预防危机的认知与本领,从而让会计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另外,无法满足对会计职位的合理约束。缺乏相关的约束与制衡。甚至造成一些会计人员勾结贪污违规等等一系列违规违法案件发生。以上都会导致案件的发生和产生隐患。

三、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一)增强团队创建提高会计水准

增强对会计团队的创建,提高会计职工教育水准。在思考与行为方面加强自身控制体系,预防会计风险。首先需主动在职工团队里落实遵守规章制度与高效文明工作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增强职工团队的整体教育水平。其次需经过生动形象、各种形式的进行职位训练与业绩评比等活动激励职工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制定完整的企业自控体系

制定完整的企业自控体系,同时加强其实行力度。自控体系创建作为根源性任务,对会计自控体系的完善与预防经济危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创建职位责任制度,按照各个职位的实践情形,准确找到职位责任,对职位行为做出明确规定,让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标,预防日常工作里的潜在危机。

(三)创建完整的监管制度

创建完整的监管制度,深入加强对危机的有效预防。数据表明,正确的会计监管就合理合法运营、预防会计危机拥有深远影响。经过监管督察,能够提高会计治理水准与预防危机本领。应该重视全方面、各层次,渐渐系统化、平常化。就首要会计职位例如自身账单核算记录、费用支出管理、关键证明与产品的保存等职工其监管力度应该更严格,增强对重要会计职位危机的预防。此外,需把督察与修改、训练、惩罚等行为相结合,对其采用有目的性举措,加强监管实质与功能,促进企业法制体系创建与遵守规章制度环境的产生,最后实现预防经济危机的目标,完成银行持续发展的宗旨。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议实施到管理、监督的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

(四)加强贯彻会计核算原则, 灵活运用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确切性、完整性、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等基本核算原则。在根据各种业务的回单或者单据,会计人员应准确仔细的填写凭证。操作规范,认真务实。以便后续为做帐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登记总账要做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合理合规地列支各项费用及税金,正确反映各项收入,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的真实、完整、合法。对于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还要单独设立账簿进行登记,我们要严格按照科目设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等的规范性。而且要重点关注的是要帐表与帐外也要相对应,表外业务是指那些合约业务和银行产生的收入或者承诺等这一类的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把情况反映出来。这样才能将风险降为最低。

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

对于金融会计风险的防治工作来说,还应该从具体会计队伍的建设入手进行完善和优化,尤其是要重点提升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促使其能够在实际的金融会计工作执行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实施效果,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最终的工作价值。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金融会计风险之论文范文。

摘要:金融业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行业,其风险性也是比较高的,基于这种金融业的发展来说,金融会计又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重点针对金融会计风险及其相对应的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行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基于这种金融行业的发展来说,金融会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金融会计直接决定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序性和准确性,基于这种金融会计的相关工作来说,当前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些风险也就成为了阻碍金融会计快速进步的一些关键因素,因此,针对这些金融会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防范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具备着较强的研究价值。

一、金融会计风险分析

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金融行业的发展来说,保障其稳定性和牢固性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提升金融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在这种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其受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了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和隐患。所谓的风险主要就是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对象可能遭遇到的一些损失,其对于发展的'影响和威胁是极为突出的,具体到金融行业中来看,其作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类型,存在的风险因素更是比较多的,比如金融决策风险、金融资产风险以及金融流动风险等,都是金融行业发展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风险类型,金融会计风险同样也是普遍存在于金融行业中的一种基本风险类型。金融会计风险主要就是指在金融会计相关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风险因素和问题,尤其是对于具体的核算以及各类编制等操作来说,其存在的风险问题更是比较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金融操作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具体到这种金融会计风险中来看,当前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类型:会计核算风险,主要就是指在金融会计人员从事相关核算工作中,因为各种人为因素或者是外界干扰因素而导致其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决算编制风险,在金融会计工作中,决算的编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决算的准确编制直接决定着金融会计后续工作的可靠性,而这一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必然也就会产生较大的威胁和影响;结算编制风险,主要就是指在金融会计人员从事相关结算工作时,产生的一些风险因素和问题;会计监督风险,主要就是指因为缺乏对于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而带来的一些风险问题和隐患,这也是当前我国金融会计体制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环;会计操作风险,主要就是指针对会计操作人员而言,其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因为自身的一些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缺陷,这也是当前我国金融会计中最为普遍的一类风险问题。

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1.完善金融会计制度。对于当前金融会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来说,为了减少风险问题出现的几率,重点从金融会计制度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是极为重要的一点,这种金融会计制度的完善主要就是指针对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及各类新要求进行优化和弥补,不断提升金融会计应用执行的可靠性,具体来说,这种金融会计制度的完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要针对金融会计中存在的各类标准进行规范化,采用国际同行的谨慎会计标准进行约束和指导,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效果,避免出现任何的会计标准矛盾和问题;其次,还应该重点针对改进固定资产拆旧办法,固定资产拆旧办法是当前我国金融会计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必须要针对其具体的实施办法进行改进,促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于当前的发展需求,促使其能够做出更好的贡献;最后,还应该重点针对随着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理念和行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比如说随着当前金融创新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对应的金融会计制度也就应该较好的进行适应性的发展和改进,促使其能够较好的满足这一发展的基本需求,进而才能够较好的保障金融会计较好的发展,避免各种问题和缺陷的产生。

2.加强金融会计监督。对于当前因为缺乏金融会计监督而导致的各种金融会计问题来说,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监督管理工作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做好监督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应该做好各个监督单位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对于信息的共享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信息得到了较好的交流和贡献,才能够提升监督管理的实效性;其次,还应该重点把握好监督管理的全面性,也就是说针对整个金融会计操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避免出现任何的疏忽和遗漏,尤其是对于金融会计工作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三个环节的监督来说,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对于金融会计监督工作来说,还应该重点从监督任务的规范入手,也就是说,应该要尽可能的提升监督管理职责的匹配性效果,尽可能的保障其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监督价值和效果。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对于金融会计风险的防治工作来说,还应该从具体会计队伍的建设入手进行完善和优化,尤其是要重点提升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促使其能够在实际的金融会计工作执行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实施效果,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最终的工作价值。这种金融会计队伍的建设对于有效避免因为会计人员不当操作而带来的风险具备着极强的控制效果,也是今后应该重点努力完善和优化的一个要点所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金融会计相关工作来说,当前存在的风险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些风险问题的影响也是比较突出的,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从会计队伍建设、金融会计监督管理以及金融会计制度完善方面进行防范和优化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史辰琢.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4,21:74-75.

[2]张江.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北方经贸,2015,02:104+107.

[3]都晓雨,啜华.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5,29:73-74.

[4]孙晓红.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及其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07,02:92-93.

[5]林万祥.金融会计风险与防范的跨世纪发展趋势[J].财会通讯,2000,12:6-9.

  • 索引序列
  • 执法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 执法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论文
  • 边境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论文
  • 工程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 会计操作风险防控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