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有关会计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有关会计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有关会计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一、本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行业的简单分析,透过对影响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潜在因素的分析,结合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我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以期吸引更多部门、组织和个人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来,并通过各种手段,整合相应的工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构建我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整体合力,以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抛砖引玉。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个选题,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发表过一些文章,也分析研究了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纵观当代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从业人员素质、会计准则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没有得到改善,因此选择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依旧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三、围绕本选题已做哪些准备工作,计划再做的工作:

已经通过互联网的途径查询了很多需要的.资料,例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认真研读了他们的学术文章,还研读了一些有关会计准则的资料。计划再通过身边能接触到的'互联网信息,会计从业人员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及方法。

四、计划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1、计划查找大量资料,全面了解会计国际化这个进程。

2、尽可能多的、范围尽可能大研究该领域其他学者的学术文章,寻找到其中的共同点。

3、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出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化建议。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胡玉红.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28)

[2]唐芳.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0(26)

[3]王延祥.试论我国会计国际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4]徐世伟.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5]王婉.浅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企业技术开发.2011(03)

[6]王潇明,王成龙,王青.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0(15)

[7]黄小敏.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8]世居文.论我国的会计国际化[J].民营科技.2012(01)

[9]杨勇.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5)

[10]李松.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1(04)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该全面,让导师能了解您论文的设想也研究方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会计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提供帮助。

题目:论会计的不确定性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不确定性会计是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是指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是相对于确定性经济业务而言的。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和恰当反映,致使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稳健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制约了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是现行财务会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寻求其解决方案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研究会计不确定性目的如下:

(1)完善会计这门科学

会计到目前为止尚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可靠地表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计通过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披露、确认与计量,有助于消除财务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不确定性会计问题,有助于会计学的完善。

(2)建立不确定性会计的理论框架

对经济领域中“未来事项”存在的研究,有助于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们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性框架。这个框架会有助于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早期协调。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一个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包括会计估计事项或有事项、未来事项等在内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

(3)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

目前不少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尚无成熟的会计规范。这必然会导致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如会计处理不一致)。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比较科学的不确定性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从而有效地减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在经济学界,研究不确定性问题的第一人当属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赖特,他在1921年出版的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不确定性的研究在学术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赖特的不确定性经济理论不能在主流经济学派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信息经济学的“一声炮响”,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阿罗(1972)、施蒂格勒(1982)、纳什(1994),不确定性的研究不仅融入传统的经济学中,而且迅猛发展,成为当今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

在会计学领域,不确定性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1922年,著名的会计学家W·A·Paton就在其“会计理论”中提出了会计假设。美国 FASB在1978年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时,又强调了财务会计应当提供企业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在会计规范方面,1948年的英国公司法第11段最早明确规定企业要披露以前不要求披露的或有负债性质、估计金额等信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到金融工具、营销创新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影响,国际会计界十分关注、重视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处理问题。1991年在比利时鲁塞尔,1992年在美国康列蒂格州的洛沃克,199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会计委员会连续三次召开了“未来事项问题”研讨会。最后,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组的努力下,在1994年发布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指导作用的“未来事项”研究报告。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增加,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这样,在会计中如何减少、处理不确定性成为国内外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现存的各种文章和文献中,系统的讨论会计不确定性问题的著作罕见,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做系统探讨的决心。

我国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国内专家学者关于会计的不确定性的论述和观点,主要是林斌老师所著的《论不确定性会计》。据我所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不确定性会计为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学术专著的,林斌老师是第一人。林老师将西方信息经济学理论引入会计研究,尝试为不确定性会计构建一套理论框架,以指导不确定性会计实务和不确定性会计准则的制定。林老师沿着信息经济学的思路,首先阐述了不确定性的基本含义,对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初步构建了不确定性会计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该书分三篇分别研究了低度、中度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林老师的研究具有前沿性,观点具有前 瞻 性,对我的论文写作帮助是最大的。

其他参考文献还有王梦、姜婷婷、刘艳宏在《财务与审计》上发表的《不确定性会计刍议》,该文对目前国际、国内研究会计的不确定性的现状做了简单介绍,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借鉴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为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吴奕鹏在《管理科学文摘》上发表《小议不确定性会计》,该文首先介绍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计,详细分析了不确定性会计所遵循的会计原则,并对不确定性会计的发展趋势作了简单预测。云南省财政厅的鄢涛发表了《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该文从不确定性与经济、会计与经济、不确定性与会计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会计与不确定性的历史渊源,详细介绍了不确定性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以及简单分类,并对不确定性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蒋昌稳、文银秋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上发表的《会计不确定性探析》上把会计不确定性对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原则、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准则的影响做出了后果分析,指明了会计不确定性的控制目标与指导思想,并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会计信息监督等五个方面提供了监控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蓝希华在《商业会计》2015年10月第20期上发表《关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会计信息问题研究》,主要阐述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对会计的影响,并提出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对策与建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的陆兴风老师在《中国审计》上发表的《会计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与蓝老师的论文研究角度基本一致,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施卓晨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上曾发表了题为《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测研究》的文章,该文从会计信息失真为一种不确定性现象的观点出发,分析归纳了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因素,运用不确定理论对其作用进行度量,建立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测模型。

云南财贸学院的陈红、周映群发表了《刍探不确定性会计及其计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不确定性会计的内涵与外延及不确定性会计中对经济业务的分类,主要分析了现行会计计量技术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的局限性。王迎晓在《财政监督》杂志上发表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浅谈》,该文对会计信息不确定性控制的必要性、对象和重点分别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我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外学者系统论述会计不确定性的文献,但发现外国学者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谈会计的不确定性,站在宏观角度全面论述会计不确定性的文章罕见。例如Kimmelfield等在20**年8月发表的一文中结合美国各个州企业所得税收入情况,说明税法变化使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是根据第48号财务会计准则从所得税方面来研究会计的不确定性。Mayhew,BrianW在2001年9月上发表该文主要是谈会计不确定性对审计的影响,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审计目标审计工作的影响。这两篇外文文献对我的写作思路有较大的启发。

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事项。通过对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也就是在将不确定性经济事项转换成确定性经济事项的过程中实现了会计学的动态发展。因此,作为“前 瞻 ”性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无疑将会是今后会计学研究发展的重点。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全球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的关于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是十分有用的,但现行财务会计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反映有的不恰当、有的落后于时代要求、有的极其不足,因而有碍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目标的实现,制约了财务会计作用的发挥。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积极探索,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如何合理估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会计事项作出恰当反映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论文主要从六个部分来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课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是介绍会计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并从外部和内部性不确定性因素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从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假设及基本会计原则三个方面探讨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对财务会计体系的冲击。

第四部分是对不确定性会计基本理论的思考,包括对会计本质和会计原则的再认识。

第五部分是探讨控制会计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预测发展趋势。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广泛收集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会计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不确定性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原则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有关会计不确定性的著作,从理论上提升研究深度。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全国各种有关资料对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影响及对策问题研究成果。

(2)归纳总结法。通过各种途径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后,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尝试为不确定性会计构建一套理论与实务框架,以期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第7周:整理资料并做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提纲

2、第8周---第12周:消化整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论文初稿

3、第13周---第14周:在初稿基础上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4、第15周:继续修改论文,最后定稿,交指导老师。

5、第16周:组织论文答辩。

6、第17周:整理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同时做好校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五、参考文献:

[1]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6-39.

[2]王梦,姜婷婷等。不确定性会计刍议[J].北方经贸,2015,8:70-71.

[3]吴奕鹏。小议不确定性会计[J].管理科学文摘,2015,9:39-41.

[4]鄢涛。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2015,2:26-29.

[5]蒋昌稳。会计不确定性探析[J].广东农工商技术学院学报,2015,23:27-32.

[6]陆兴凤。会计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J].中国审计,2015,8:41-42.

[7]蓝希华。关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会计信息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10:23-24.

[8]施卓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6:50-54.

[9]陈红,周映群。刍探不确定性会计及其计量[J].云南财贸学院期刊,2015,3:99-100.

[10]王迎晓。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浅谈[J].财政监督,2015,7:59-60.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主要四部份: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四、治理对策(可以浅谈国家会计法规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表现、原因、危害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郑百文、银广夏等会计造假丑闻更是接连不断。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一般说来,会计人员无意识的失误也被称为客观的会计信息失真,它是无法避免的。主观会计信息失真是相关人员由于利益驱使而人为制造的会计信息失真。这就是通常人们比较关注的会计信息失真,本文所讨论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主观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个别会计人员挪用公款,贪污公款,而是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行为为主。单位负责人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表,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有的甚至串通注册会计师做假审计报告。具体表现为:第一、多列费用,少计收入,甚至帐外设帐,截留收入,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第二、少列费用,早计收入,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第三、低估负债,高估资产;取贷款和投资;第四、出具假凭证,办理假手续报废资产,转移国家资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多个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从主体角度分析其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体方面原因主要有: (一)政府原因。1、政策制定方面的原因。政府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鼓励部分产业、行业、企业优先发展,势必无益于形成良好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例如政府对三资企业的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必然迫使另外一些企业降低价格从而减少了企业利润甚至丧失企业竞争优势,他们转而寻求会计造假来维持生计、扩大利润。2、会计制度制定方面的原因。政府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制度制定的唯一主体,它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定会计制度往往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例如争取更多税收、实现产业升级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这种由政府单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必然是不完善的,因此其他利益主体弄虚作假以维护自身利益再所难免。3、政府的保护伞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切断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的保护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会计造假来达到其偷税漏税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虚报资产、利润等手段也常常用来粉饰地方政府业绩或者转移国有资产。4、政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原因。这表现在一些政府人员放松了对新《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已经存在的会计工作不规范甚至会计造假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政府与其他国家机关如财政、税务、统计、审计等部门协调不力,从而导致了信息闭塞和滞后,妨碍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5、政府参与造假。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一些所谓献礼工程指使或强迫会计单位造假。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处机制,国家和社会监督未起到应有作用,因而问题相当严重。 (二)单位负责人原因。从主观上看:1、动机不良。单位负责人往往授意或暗示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来实现其不良动机。这些动机主要包括:(1)出于筹资的目的。一个财务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包装其财务报告提供不实信息来“圈钱”。地方企业为了赢得政府支持或获得银行贷款,往往也会夸大业绩。(2)意图偷税漏税。单位负责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提供虚假的纳税申报,隐瞒企业和自身的收入。日前发生的刘晓庆税案正是典型一例。(3)减少信息披露成本。披露会计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重要的是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披露可能给公司带来致命打击。因此单位负责人出于减少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在信息披露问题上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4)“官场情节”。目前,仍有极少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单位负责人为了粉饰业绩、制造政绩而指使会计人员造假。2、两类意识不强。(1)法律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存在设立二套帐、三套帐,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充分暴露了他们法律意识的薄弱。(2)依法纳税意识不强。这表现为部分单位负责人依然把纳税看成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盘剥”,而未看到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税收为企业建立良好宏观经济环境的作用,因而没有树立“依法纳税光荣”的思想。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该全面,让导师能了解您论文的设想也研究方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会计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提供帮助。

题目:论会计的不确定性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不确定性会计是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是指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是相对于确定性经济业务而言的。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和恰当反映,致使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稳健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制约了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是现行财务会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寻求其解决方案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研究会计不确定性目的如下:

(1)完善会计这门科学

会计到目前为止尚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可靠地表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计通过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披露、确认与计量,有助于消除财务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不确定性会计问题,有助于会计学的完善。

(2)建立不确定性会计的理论框架

对经济领域中“未来事项”存在的研究,有助于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们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性框架。这个框架会有助于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早期协调。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一个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包括会计估计事项或有事项、未来事项等在内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

(3)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

目前不少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尚无成熟的会计规范。这必然会导致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如会计处理不一致)。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比较科学的不确定性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从而有效地减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在经济学界,研究不确定性问题的第一人当属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赖特,他在1921年出版的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不确定性的研究在学术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赖特的不确定性经济理论不能在主流经济学派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信息经济学的“一声炮响”,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阿罗(1972)、施蒂格勒(1982)、纳什(1994),不确定性的研究不仅融入传统的经济学中,而且迅猛发展,成为当今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

在会计学领域,不确定性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1922年,著名的会计学家W·A·Paton就在其“会计理论”中提出了会计假设。美国 FASB在1978年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时,又强调了财务会计应当提供企业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在会计规范方面,1948年的英国公司法第11段最早明确规定企业要披露以前不要求披露的或有负债性质、估计金额等信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到金融工具、营销创新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影响,国际会计界十分关注、重视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处理问题。1991年在比利时鲁塞尔,1992年在美国康列蒂格州的洛沃克,199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会计委员会连续三次召开了“未来事项问题”研讨会。最后,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组的努力下,在1994年发布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指导作用的“未来事项”研究报告。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增加,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这样,在会计中如何减少、处理不确定性成为国内外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现存的各种文章和文献中,系统的讨论会计不确定性问题的著作罕见,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做系统探讨的决心。

我国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国内专家学者关于会计的不确定性的论述和观点,主要是林斌老师所著的《论不确定性会计》。据我所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不确定性会计为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学术专著的,林斌老师是第一人。林老师将西方信息经济学理论引入会计研究,尝试为不确定性会计构建一套理论框架,以指导不确定性会计实务和不确定性会计准则的制定。林老师沿着信息经济学的思路,首先阐述了不确定性的基本含义,对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初步构建了不确定性会计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该书分三篇分别研究了低度、中度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林老师的研究具有前沿性,观点具有前 瞻 性,对我的论文写作帮助是最大的。

其他参考文献还有王梦、姜婷婷、刘艳宏在《财务与审计》上发表的《不确定性会计刍议》,该文对目前国际、国内研究会计的不确定性的现状做了简单介绍,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借鉴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为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吴奕鹏在《管理科学文摘》上发表《小议不确定性会计》,该文首先介绍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计,详细分析了不确定性会计所遵循的会计原则,并对不确定性会计的发展趋势作了简单预测。云南省财政厅的鄢涛发表了《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该文从不确定性与经济、会计与经济、不确定性与会计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会计与不确定性的历史渊源,详细介绍了不确定性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以及简单分类,并对不确定性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蒋昌稳、文银秋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上发表的《会计不确定性探析》上把会计不确定性对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原则、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准则的影响做出了后果分析,指明了会计不确定性的控制目标与指导思想,并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会计信息监督等五个方面提供了监控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蓝希华在《商业会计》2015年10月第20期上发表《关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会计信息问题研究》,主要阐述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对会计的影响,并提出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对策与建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的陆兴风老师在《中国审计》上发表的《会计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与蓝老师的论文研究角度基本一致,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施卓晨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上曾发表了题为《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测研究》的文章,该文从会计信息失真为一种不确定性现象的观点出发,分析归纳了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因素,运用不确定理论对其作用进行度量,建立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测模型。

云南财贸学院的陈红、周映群发表了《刍探不确定性会计及其计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不确定性会计的内涵与外延及不确定性会计中对经济业务的分类,主要分析了现行会计计量技术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的局限性。王迎晓在《财政监督》杂志上发表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浅谈》,该文对会计信息不确定性控制的必要性、对象和重点分别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我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外学者系统论述会计不确定性的文献,但发现外国学者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谈会计的不确定性,站在宏观角度全面论述会计不确定性的文章罕见。例如Kimmelfield等在20**年8月发表的一文中结合美国各个州企业所得税收入情况,说明税法变化使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是根据第48号财务会计准则从所得税方面来研究会计的不确定性。Mayhew,BrianW在2001年9月上发表该文主要是谈会计不确定性对审计的影响,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审计目标审计工作的影响。这两篇外文文献对我的写作思路有较大的启发。

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事项。通过对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也就是在将不确定性经济事项转换成确定性经济事项的过程中实现了会计学的动态发展。因此,作为“前 瞻 ”性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无疑将会是今后会计学研究发展的重点。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全球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的关于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是十分有用的,但现行财务会计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反映有的不恰当、有的落后于时代要求、有的极其不足,因而有碍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目标的实现,制约了财务会计作用的发挥。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积极探索,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如何合理估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会计事项作出恰当反映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论文主要从六个部分来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课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是介绍会计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并从外部和内部性不确定性因素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从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假设及基本会计原则三个方面探讨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对财务会计体系的冲击。

第四部分是对不确定性会计基本理论的思考,包括对会计本质和会计原则的再认识。

第五部分是探讨控制会计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预测发展趋势。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广泛收集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会计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不确定性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原则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有关会计不确定性的著作,从理论上提升研究深度。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全国各种有关资料对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影响及对策问题研究成果。

(2)归纳总结法。通过各种途径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后,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尝试为不确定性会计构建一套理论与实务框架,以期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第7周:整理资料并做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提纲

2、第8周---第12周:消化整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论文初稿

3、第13周---第14周:在初稿基础上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4、第15周:继续修改论文,最后定稿,交指导老师。

5、第16周:组织论文答辩。

6、第17周:整理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同时做好校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五、参考文献:

[1]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6-39.

[2]王梦,姜婷婷等。不确定性会计刍议[J].北方经贸,2015,8:70-71.

[3]吴奕鹏。小议不确定性会计[J].管理科学文摘,2015,9:39-41.

[4]鄢涛。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2015,2:26-29.

[5]蒋昌稳。会计不确定性探析[J].广东农工商技术学院学报,2015,23:27-32.

[6]陆兴凤。会计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J].中国审计,2015,8:41-42.

[7]蓝希华。关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会计信息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10:23-24.

[8]施卓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6:50-54.

[9]陈红,周映群。刍探不确定性会计及其计量[J].云南财贸学院期刊,2015,3:99-100.

[10]王迎晓。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浅谈[J].财政监督,2015,7:59-60.

质量管理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具体如下。1. 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在投资必要性的论证上,一是要做好投资环境的`分析2. 技术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各行业不同项目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内容及深度差别很大。对于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3.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来源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劣的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1984年《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各地、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十几年来,这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监督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政府监督机构应在监督制度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方监督机构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且易于执行等。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健康发展,急需进一步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制度。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在此,有意利用相关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对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寻求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新体制、新模式,为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提供依据。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目前广州市,乃至我国在建设质量监督的管理、作用方面,还不能适应建筑业高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还不能达到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2)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承包方式日趋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二是建设工程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三是建设工程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四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施工企业从人员到设备都是自己的,现在的人员通过劳务分包的形式解决,设备通过租赁的形式解决。五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新技术在建设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安全技术、劳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六是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这些都要求加快监督工作改革进程,探索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建筑行业管理国际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国际化接轨要求我们改变、完善现有模式,确立符合国际惯例、法治健全的游戏规则。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1984年以前,国内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推进,以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作为标志,国内在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我国建设工程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来看,受两种主流思想的影响较大。1、第一种思想是:强化政府职能,用“有形的手”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种思想在1984年——2000年间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级政府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家相关政府统一制定相关监管条例和规定,由这些机构强制执行,政府的监管机构通过深入到建设工程的每一个工作细节来保证质量;在安全监督方面,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施工队发放施工许可证,要求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专项安全整治活动。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2、第二种思想是: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立法职能,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一思想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起主导作用。这种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转化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强调政府的立法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建立良性的市场机制,用市场力量对建设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这种思想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建筑质量监管方面,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79号令),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二)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成果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政府监督管理是国际惯例,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成熟,经济体制较完善,积累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丰富经验,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国情,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监督管理水平,发达国家的监督管理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与德国不同,英国和法国不一样,但它们有共性和共同的特点。1、 管理思想发达国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基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的法制化管理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其管理思想的实质有以下几点:①坚持“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责任思想,质量到位,责任到人,质量责任终身制。②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规范建设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质量。③重视质量观念的建立,使质量管理成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政府通过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检查监督来引导和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④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的思想,尤其强调和重视对投资前期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⑤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以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2、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精简,管理集中,建立环境、交通、建筑集成化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非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督管理。美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人员可以是建设主管官员,也可以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者委托业主聘请的、经政府认可的外部专业人员。监督检查严格,而且涉及面广,从设计图纸、建筑规范、消防防火、卫生环保、到抗震措施、残障人通道等,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审核检查,任一项变更都必须经过批准并记录在案,每天的检查都是根据流程由电脑安排。对于大型项目如会展中心、体育馆等要派人专驻现场检查指导,特殊项目要请专家督促检查,专家检查后要签名盖章以示负责。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层层严格地把关,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德国: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实行间接管理,主要采取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由国家认可的质监工程师组成的质量监督审查公司,代表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在工程质量检查中,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法国: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法国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按照《建筑职责与保险》的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取得由政府相关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 2 至 3 年复审一次,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段开始,直至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给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3、管理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立在严格、完善的法制基础上的,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1)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政府职能。政府管理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不是“领导”,而是“服务”,无论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内建筑市场的管理,还是国外市场的开拓,无不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2)监督管理机构社会化,民营化,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以更科学、更客观、更专业的方法,组织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3)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对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防和控制,实行风险管理,进行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健康等目标的必要措施。(4)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研究基于控制论、信息论、价值工程理论等现代管理学理论之上的新的管理方法,增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5)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针。质量的创造者是人,质量的控制者也是人。建设过程中主体和监督人员的素质是实现质量的核心,把对各层次人员培训评价作为有效落实质保体系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质量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三、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案,建立与应用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分析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案例。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述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探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与借鉴查阅资料,分析论述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和模式,并分别总结呈现美国、德国、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论文的主要框架如下: 第l章绪论 l.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2.2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2.3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2. 4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3.1 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 3.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3.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3.4 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与借鉴4.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4.1.1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4.1.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4.1.3 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4、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1美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2德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2、3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3、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4、3、1建立与广州实际相符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4、3、2完善处罚细则,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4、3、3规范质量监督行为,完善监督方法 4.4 本章小结第5章 质量监督实例分析5、1 某私有制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5、2 某国有企业办公楼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5、3 完善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见5、3、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发展方向及定位5、3、2改革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5、3、3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不同的质量监督模式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1、研究方案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方法:阅读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考察访谈,归纳综合,思考创新研究对象: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和改革实地访谈:工程师专家2名、技术人员2名、主管单位2名文献、资料、数据来源:数据库、图书馆、网络、科研机构、企业年鉴等2、研究步骤本研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进展比较顺利,基本步骤如下1、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4、确定研究方法,寻找研究材料5、进行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数据搜索收集6、阅读文献,统计分析,归纳综合,思考创新7、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8、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3、进度安排(1)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2)2008年5月完成论文写作交导师审查(3)6月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定稿3、预期达到的目标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探索更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预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主要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团难: 1、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收集、尤其是对国外现行建筑管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收集可能不够全面,分析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己水平有限、时间有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存在能否全面合理的问题。 解决的主要措施: 1、多请教导师,得到导师的指导; 2、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多查、多阅读相关的资料。 3、利用自己从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掌握的信息,多思考、多分析。 4、多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吸取一些实践中的有用的信息。六、主要参考文献: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即:*建筑cad网校*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同时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建筑cad网校|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监测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为准,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二、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引入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监理程序(见附图l)。在材料监理细则中,明确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则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三、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工程师进场后,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建筑cad网校|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四、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因此,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我肯定哈刻刻知道能力的大

关于服装质量的论文开题报告

童装设计海岛服设计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一、选题依据:1、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服装设计的开题报告怎么写。2、一般0-2岁的婴幼儿不可用大红大绿等刺激性强的色彩去伤害视觉神经;浅淡色不仅能避免染料对皮肤的毒害,还可衬托出婴幼儿清澈的双眸和粉嫩的皮肤。3、儿童在2~3岁可认识颜色,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4、4-6岁儿童可以认识4种以上的颜色,能从浑浊暗色中判别明度较大的色彩。5、6~12岁是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色彩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素质。6、本次的设计是以童装色彩设计为重点,结合现代时尚以及相关元素的基本使用法则,进行具有时代特点的童装设计。二、研究意义:1、制作一系列童装,巩固专业知识,学会灵活运用专业所学。2、选择好童装的色彩是做好童装销售的重要环节。3、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童装的色彩对于儿童的心里状态有很深的影响4、通过此项研究来开发童装的色彩以适应儿童心里需求文献综述(对已有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综合介绍与评价)1.《服装材料学》朱松文等编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服装用纤维原料、纱线、织物、皮革等各类服装材料的种类、结构和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性能对服装的影响。同时他还介绍了服装的各种辅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国际服装新材料及其流行趋势,各类服装对材料的要求和选用方法。2.《时装设计艺术》刘晓刚、许玥著是我在本次设计方面参考的书籍,这本书弥补了我在设计方面的不足,让我知道了设计的本质就是服务于社会,让自己所设计的服装能够最终穿在人们的身上。3.《中国服装辅料大全》孔繁薏,姬生力主编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服装辅料的各个种类,介绍了各辅料的品种、分类、规格、性能、工艺、品质标准,以及在服装上的运用。通过资料的收集,经过自己的总结体会,我对服装有了最根本的认识,从基础出发,这是掌握和理解更多知识的前提。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基本思路:了解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拟订设计稿,确定要设计的题目,开题报告《服装设计的开题报告怎么写》(http://www.unjs.com)。最后的制作,根据美观、舒适、实用的理念制作出一系列的童装。框架:确立设计的题目为"童装设计"后,从以下多方面来制作论述:1、根据指导老师研究项目,并进行相关设计;2、进行与设计主题相关的研究,并分析将要进行的设计的特点以及优势;根据儿童生理心里的特点,设计出儿童喜爱的童装;3、具体设计的总体草图中,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绘制一个系列(4套)效果图拟订设计稿和制作方案;4、后期的制作和整理;主要研究方式方法:尽可能大量地查看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分析,在学习中总结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自己的独到认识解决论文中的问题。研究进程安排3月1日-3月19日:毕业实习;3月22日-4月2日:市场调研、分析;4月5日-4月9日:草图设计;4月12日-4月16日:效果图讲评与确认;4月19日-4月23日:纸样设计与制图;4月26日-5月21日:服装剪裁、服装加工、服饰设计;5月24日-6月18日:完成论文/报告书、服装;6月21日-6月25日:上交论文/报告书、毕业设计电子文件、答辩。主要参阅文献[1]《人类心灵的展示》杨治良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04-01第1版[2]《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第1版[3]《面料与服装设计》朱远胜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4]《服饰心理学》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5]《服装材料学》朱松文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2月第3版[6]《中国服装辅料大全》孔繁薏,姬生力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7]《时装设计艺术》刘晓刚、许玥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8]《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著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9]《纺织品设计的面料再造》王庆珍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主要网络:其它说明指导教师是否同意开题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教学负责人签署签名:年月日

1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服装对于文化的意义,和服和旗袍对于中日两国服装历史的意义,以及二者对于中日两国人民生活和文化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性质的,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服装与文化关系研究的文献内容3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此处略4研究进度和安排某月某日——某月某日做什么(开题、初稿、二稿、定稿、答辩)5参考文献此处略这些都有了就行了,1000——3000字左右 合适记得采纳哈

据学术堂了解,开题报告的目的是确定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相当于论文的研究计划,不是给别人看,而是为自己的论文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纲领.注意,开题报告不是写论文提纲.因此,开题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方法是否具体可行,分析什么,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法.一、写开题报告之前的准备1.明白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是在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对课题进行的论证和设计,阐述这个课题有什么价值、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提出研究方案,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说,确定了的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行动指南,尽管可以随时修正,但不能随意推翻.2.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开题报告不是凭空写出来的,动笔写之前要做到大量的工作,包括广泛地阅读文献,熟悉导师或师兄师姐做过的工作,落实实验室工作条件,摸清楚研究对象基本情况.3.认清开题活动的作用:开题活动是集思广益的学术交流,其作用是从同行那里获取更多有益的帮助.通过开题活动,让更多同行--导师以外的其他老师,课题组以外的其他同学--在短时间里听懂、看懂自己要做什么,并给予具体的建议.自己的开题报告写得不清晰,同行不知从何帮助,开题活动也就沦为走过场.二、 开题报告的编写提纲1.科学问题:开题报告总有一个准确、规范、简洁的题目.紧接着这个题目,就必须说明,本课题要做什么研究,即开题报告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本研究的科学问题.这里,要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读懂,本课题要做什么.可以枚举一些事件、现象作为开场白来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但这些事件、现象要简洁,要贴切,要直指本科学问题.很多老师和学生喜欢把科学问题放在立题依据下面或者后面写,曰"摆事实,讲道理",总结出科学问题.可是,对于初学的学生,会把读书心得都写出来,很难聚焦到自己的科学问题上.使读者,参与开题活动的老师和同学,摸不着头脑.因而,倡导开门见山地写科学问题.2.立题依据:包括学术上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就题目、科学问题涉及的相应方面,阐述、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问题).为了表达言而有据,要尽可能多地引用国内外同行近3-5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声誉高的和一般的学术刊物上的成果.引用他人的数据、图件、观点,要在相应的地方作标注,且只标注自己读过的文献.科学研究没有国界,写立题依据时,不要分国内进展、国外进展.通过这一科学阐述、分析,认定本研究的问题,是个科学问题,值得开展研究.如果读者从这些阐述、分析中无法得出这个认识,说明立题没有科学依据,或者立题依据没有写好.对于有地域空间限制的研究对象,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但简洁的介绍.3.研究目标和目的意义:说清楚通过本课题研究,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全部,或者部分.要求简洁、明确.几句话就可以,避免啰嗦.目的意义包括学术上的理论意义(价值),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意义(价值),可以做适当的广义延伸,但不能夸夸其谈.4.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侧面.一是要写清楚开展哪几方面的研究(通常3-5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下面还可以写出更细致的次一级内容;二是拟解决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前述几个方面中的某个或者贯穿其中的什么,解决了关键问题,整个课题研究就迎刃而解.常见学生把内容和方法放在一起写,有记流水账的感觉.看见了很多操作细节,但不清楚要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所以,建议把内容和方法分开写.5.研究方案:针对研究内容,说明怎样做,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研究思路,整个研究分哪些步骤,每一步骤具体作什么,各个步骤组合起来,使整个研究圆满完成.为了方便阅读,使用步骤框架图,做到一目了然.第二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选择研究的材料(对象)、使用什么取样(试验)方法获取什么数据、使用什么分析方法(指数、公式、模型)处理什么数据得到什么结果.通用的方法,一笔带过,具体的要求则越细越好.假设自己有事不能操作,与自己有相近背景(知识和技能)的其他人可以依照该方案去操作.6.创新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都要有创新,指本研究在内容、方法上的创新.以肯定语气,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条.创新是个相对的概念,有世界性创新、国内创新、地区性创新,后者的创新价值已经很勉强了.研究生的研究,有时是补充一些必要的科学数据,距离学术创新较远,但不等于没有价值,要说明补充这种科学数据的价值.可以用新意来表达,不要总是用创新这个词.7.可行性分析:如果研究问题是科学的,研究内容是翔实的,那么,研究方案是否可行,就要论证.可行性分析包括方案的可行性,人力、财力、物力(试验条件)、时间等,是否可行,特别要说明自己能否胜任.8.预期成果:针对研究目标,写出预期成果.包括两方面:得出什么数据、结论;怎样表达方式这些数据、结论,以及展示(呈现)形式及数量.9.研究进展计划:针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用时间顺序依次阐述,什么时候做什么,得到什么.10.参考文献:按规范格式[作者.论文题目(专着名称).发表刊物,年度,卷(期):页码(出版地:出版社,年度,页码)],列出前文标注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列没有标注引用的文献,标注引用的文献则一定要列出.三、 编写开题报告1.遵循既定的格式要求撰写.不再赘述.2.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尽量使用学术术语,行文逻辑要清晰,使用字体要统一.3.使用必要的图、表:用图(照片)、表来直观、翔实地表达观点,图(照片)、表要有连续的编号.如果是引用他人的图(照片)、表,一定要在引用的地方标注来源.4.提交两个文本:详细论述的打印(Word)文本和用于演讲的PPT文本.PPT文本是在打印文本基础上精简的,要求图多、字少,色彩鲜艳,布局朴实.四、开题报告的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点问题界定清晰.选题应该源于实践,问题要具体,解决问题高视角,方案上升到理论,有普遍借鉴意义.研究目标明确有限.剖析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提升到理论水平解决.研究内容具体、明确.不要大题小作,要小题大做.不同内容点之间的系统性、有限性、适中性.研究方法与技术方案具体可行.论文要用数据说话,在此必须指出数据的收集方法.

结合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不要大题目,范围越小越好.如服装上的装饰,兜,拉链,腰带等

关于质量工程的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可行性分析怎么写1.论文可行性怎样写一、首先就是提出论题焦点二、说明历史材料证明该论题有哪些关点被证明三、提出你本人同意或是新的证点,并举证四、还可能存在的问题所在,和你证点相驳的有哪些五、将你提出的论点与相驳的所对比以证明你的有理以上为可行性分析的几点,在然后就是格式排版和材料的引用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次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力量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讨论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猜测,从而提出该项目能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询问看法,为项目决策供应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牢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次要内容 1、全面深化地进行市场分析、猜测。调查和猜测拟建项目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和销售价格;讨论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讨论确定市场,次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本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讨论确定次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2、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化讨论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质量,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3、深化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次要设备方案,次要材料帮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节能节水,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运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方案,所需投资进行具体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项目的可行性讨论工作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细、前后联接、反复优化的一个讨论过程。前阶段讨论是为后阶段更精确的讨论提出问题制造条件。可行性讨论要对全部的商务风险、技术风险和利润风险进行精确  落实,假如经讨论发觉某个方面的缺陷,就应通过敏感性参数的揭示,找出次要风险缘由,从市场营销、产品及规模、工艺技术、原料路线、设备方案以及公用帮助设备方案等方面查找更好的替代方案,以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假如全部方案都经过反复优选,项目仍是不行行的,应在讨论文件中说明理由。但应说明,讨论结果即便是不行行的,这项讨论仍旧是有价值的,由于这避开了资金的滥用和铺张。 除了以上所讲的项目可行性讨论外,我们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与投资亲密相关的讨论,称为专题讨论,次要是为可行性讨论(或初步可行性讨论)制造条件,讨论和处理一些关键性或特定的一些问题,它是可行性讨论的前提和帮助。专题讨论分类如下: a.产品市场讨论:市场需求及价格的调查分析和猜测,产品进入市场的力量以及预期的市场渗透、竞争状况的讨论,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竞争对策讨论等。 b.原料及投入物料的讨论:包括基本原材料和投入物的当前及以后的来源及供应状况,以及价格趋势。c.试验室和两头试验专题讨论:需要进行的试验和试验程度,以确定某些原料或产品的适用性及其技术经济目标。 d.建厂地区和厂址讨论:结合工业规划、区域经济、内外建设条件、生产物资供应条件等。对建厂地区和厂址进行讨论选择。 e.规模经济讨论:一般是作为工艺选择讨论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的。当问题仅限于规模的经济性而不涉及简单的多种工艺时,则此项讨论的次要任务是评估工厂规模经济性,在考虑可供选择的工艺技术、投资、成本、价格、效益和市场需求的状况下,选择最佳的生产规模。 f.工艺选择讨论:对各种可能的生产技术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牢靠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特殊是采纳新工艺、新技术时这种讨论尤为必要。g.设备选择讨论:一些建设项目需要许多各类生产设备,并且供应来源、性能、价格相当悬殊时,需要进行设备讨论。由于投资项目的构成和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类型、价格和生产成本,甚至项目的生产效率也直接随着所选择的设备而变动。h.节能讨论:根据节省能源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要求,提出节省能源的技术措施,对节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i.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城市交通带来的需求和影响以及对策。毕业论文-可行性分析报告 校内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评测校内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校内信息化管 理中, 学校的教材管理已是首要处理的问题。学校每学期开学都需要购买大量的教 材。 教材管理仓库需要处理大量的教材书籍、教材信息以及订购信息, 同学信息、发放书等信息。现有的人工记录方法既效率低又错误过多, 大大影响了 教材仓库的 正常管理工作。 因而需要对教材资源、同学信息、订购信息、发放书等进行管理, 准时了 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 有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当前信息化大潮的今 天, 效率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个几万人的学校来说, 学校不能安 排太多的人力资源来担任教材管理的工作。 针对上面的问题, 教材管理系统应运而 生。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新系统的开发能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新系统 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以避开投资失。2.可行性分析怎样写1.投资必要性:次要依据市场调查及分析猜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2.技术的可行性:次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3.财务可行性:次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力量,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方案及债权清偿力量;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方案、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阅历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等,保证项目顺当执行;5.经济可行性:次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进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添加供应、制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社会可行性:次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6.风险因素及对策:次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供应依据。3.论文开题报告的可行性分析怎样写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乐图数据竭诚为您供应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篇一:开题报告范例天津师范高校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讨论活动方案性的增加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开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支配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同学答辩资历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方案讨论的课题、如何讨论、理论适用等次要问题。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讨论状况、理论适用、讨论方法。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本人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纳"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看法,确定能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担当单位、课题担任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讨论概况和有关文献材料的次要观点与结论;(2)讨论对象、讨论内容、各项有关4.论文可行性怎样写一、首先就是提出论题焦点 二、说明历史材料证明该论题有哪些关点被证明 三、提出你本人同意或是新的证点,并举证 四、还可能存在的问题所在,和你证点相驳的有哪些 五、将你提出的论点与相驳的所对比以证明你的有理 以上为可行性分析的几点,在然后就是格式排版和材料的引用 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次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力量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讨论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猜测,从而提出该项目能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询问看法,为项目决策供应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牢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次要内容 1、全面深化地进行市场分析、猜测。调查和猜测拟建项目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和销售价格;讨论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讨论确定市场,次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本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讨论确定次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2、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化讨论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质量,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3、深化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次要设备方案,次要材料帮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节能节水,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运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方案,所需投资进行具体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项目的可行性讨论工作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细、前后联接、反复优化的一个讨论过程。前阶段讨论是为后阶段更精确的讨论提出问题制造条件。可行性讨论要对全部的商务风险、技术风险和利润风险进行精确  落实,假如经讨论发觉某个方面的缺陷,就应通过敏感性参数的揭示,找出次要风险缘由,从市场营销、产品及规模、工艺技术、原料路线、设备方案以及公用帮助设备方案等方面查找更好的替代方案,以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假如全部方案都经过反复优选,项目仍是不行行的,应在讨论文件中说明理由。但应说明,讨论结果即便是不行行的,这项讨论仍旧是有价值的,由于这避开了资金的滥用和铺张。 除了以上所讲的项目可行性讨论外,我们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与投资亲密相关的讨论,称为专题讨论,次要是为可行性讨论(或初步可行性讨论)制造条件,讨论和处理一些关键性或特定的一些问题,它是可行性讨论的前提和帮助。专题讨论分类如下: a.产品市场讨论:市场需求及价格的调查分析和猜测,产品进入市场的力量以及预期的市场渗透、竞争状况的讨论,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竞争对策讨论等。 b.原料及投入物料的讨论:包括基本原材料和投入物的当前及以后的来源及供应状况,以及价格趋势。c.试验室和两头试验专题讨论:需要进行的试验和试验程度,以确定某些原料或产品的适用性及其技术经济目标。 d.建厂地区和厂址讨论:结合工业规划、区域经济、内外建设条件、生产物资供应条件等。对建厂地区和厂址进行讨论选择。 e.规模经济讨论:一般是作为工艺选择讨论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的。当问题仅限于规模的经济性而不涉及简单的多种工艺时,则此项讨论的次要任务是评估工厂规模经济性,在考虑可供选择的工艺技术、投资、成本、价格、效益和市场需求的状况下,选择最佳的生产规模。 f.工艺选择讨论:对各种可能的生产技术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牢靠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特殊是采纳新工艺、新技术时这种讨论尤为必要。g.设备选择讨论:一些建设项目需要许多各类生产设备,并且供应来源、性能、价格相当悬殊时,需要进行设备讨论。由于投资项目的构成和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类型、价格和生产成本,甚至项目的生产效率也直接随着所选择的设备而变动。h.节能讨论:根据节省能源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要求,提出节省能源的技术措施,对节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i.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城市交通带来的需求和影响以及对策。毕业论文-可行性分析报告 校内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评测校内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校内信息化管 理中, 学校的教材管理已是首要处理的问题。学校每学期开学都需要购买大量的教 材。 教材管理仓库需要处理大量的教材书籍、教材信息以及订购信息, 同学信息、发放书等信息。现有的人工记录方法既效率低又错误过多, 大大影响了 教材仓库的 正常管理工作。 因而需要对教材资源、同学信息、订购信息、发放书等进行管理, 准时了 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 有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当前信息化大潮的今 天, 效率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个几万人的学校来说, 学校不能安 排太多的人力资源来担任教材管理的工作。 针对上面的问题, 教材管理系统应运而 生。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新系统的开发能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新系统 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以避开投资失误, 保证新系统 。¥5.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论文可行性分析怎么写论文可行性分析怎么写1.论文可行性怎样写一、首先就是提出论题焦点二、说明历史材料证明该论题有哪些关点被证明三、提出你本人同意或是新的证点,并举证四、还可能存在的问题所在,和你证点相驳的有哪些五、将你提出的论点与相驳的所对比以证明你的有理以上为可行性分析的几点,在然后就是格式排版和材料的引用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次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力量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讨论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猜测,从而提出该项目能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询问看法,为项目决策供应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牢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次要内容 1、全面深化地进行市场分析、猜测。调查和猜测拟建项目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和销售价格;讨论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讨论确定市场,次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本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讨论确定次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2、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化讨论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质量,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3、深化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次要设备方案,次要材料帮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节能节水,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运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方案,所需投资进行具体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项目的可行性讨论工作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细、前后联接、反复优化的一个讨论过程。前阶段讨论是为后阶段更精确的讨论提出问题制造条件。可行性讨论要对全部的商务风险、技术风险和利润风险进行精确  落实,假如经讨论发觉某个方面的缺陷,就应通过敏感性参数的揭示,找出次要风险缘由,从市场营销、产品及规模、工艺技术、原料路线、设备方案以及公用帮助设备方案等方面查找更好的替代方案,以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假如全部方案都经过反复优选,项目仍是不行行的,应在讨论文件中说明理由。但应说明,讨论结果即便是不行行的,这项讨论仍旧是有价值的,由于这避开了资金的滥用和铺张。 除了以上所讲的项目可行性讨论外,我们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与投资亲密相关的讨论,称为专题讨论,次要是为可行性讨论(或初步可行性讨论)制造条件,讨论和处理一些关键性或特定的一些问题,它是可行性讨论的前提和帮助。专题讨论分类如下: a.产品市场讨论:市场需求及价格的调查分析和猜测,产品进入市场的力量以及预期的市场渗透、竞争状况的讨论,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竞争对策讨论等。 b.原料及投入物料的讨论:包括基本原材料和投入物的当前及以后的来源及供应状况,以及价格趋势。c.试验室和两头试验专题讨论:需要进行的试验和试验程度,以确定某些原料或产品的适用性及其技术经济目标。 d.建厂地区和厂址讨论:结合工业规划、区域经济、内外建设条件、生产物资供应条件等。对建厂地区和厂址进行讨论选择。 e.规模经济讨论:一般是作为工艺选择讨论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的。当问题仅限于规模的经济性而不涉及简单的多种工艺时,则此项讨论的次要任务是评估工厂规模经济性,在考虑可供选择的工艺技术、投资、成本、价格、效益和市场需求的状况下,选择最佳的生产规模。 f.工艺选择讨论:对各种可能的生产技术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牢靠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特殊是采纳新工艺、新技术时这种讨论尤为必要。g.设备选择讨论:一些建设项目需要许多各类生产设备,并且供应来源、性能、价格相当悬殊时,需要进行设备讨论。由于投资项目的构成和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类型、价格和生产成本,甚至项目的生产效率也直接随着所选择的设备而变动。h.节能讨论:根据节省能源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要求,提出节省能源的技术措施,对节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i.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城市交通带来的需求和影响以及对策。毕业论文-可行性分析报告 校内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评测校内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校内信息化管 理中, 学校的教材管理已是首要处理的问题。学校每学期开学都需要购买大量的教 材。 教材管理仓库需要处理大量的教材书籍、教材信息以及订购信息, 同学信息、发放书等信息。现有的人工记录方法既效率低又错误过多, 大大影响了 教材仓库的 正常管理工作。 因而需要对教材资源、同学信息、订购信息、发放书等进行管理, 准时了 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 有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当前信息化大潮的今 天, 效率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个几万人的学校来说, 学校不能安 排太多的人力资源来担任教材管理的工作。 针对上面的问题, 教材管理系统应运而 生。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新系统的开发能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新系统 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以避开投资失。2.可行性分析怎样写1.投资必要性:次要依据市场调查及分析猜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2.技术的可行性:次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3.财务可行性:次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力量,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方案及债权清偿力量;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方案、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阅历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等,保证项目顺当执行;5.经济可行性:次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进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添加供应、制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社会可行性:次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6.风险因素及对策:次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供应依据。3.论文开题报告的可行性分析怎样写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乐图数据竭诚为您供应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篇一:开题报告范例天津师范高校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讨论活动方案性的增加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开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支配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同学答辩资历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方案讨论的课题、如何讨论、理论适用等次要问题。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讨论状况、理论适用、讨论方法。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本人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纳"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看法,确定能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担当单位、课题担任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讨论概况和有关文献材料的次要观点与结论;(2)讨论对象、讨论内容、各项有关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分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给你!直接套用!

每一个内容都有参考句式,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往上套即可。

1. 论题的背景及意义

例:...研究有利于全面...的特点,可以丰富现...的研究。

这一...研究可以弥补......研究的不足,深化与之密切相关......的研究......研究。

......角度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问题,突破传统的......的角度去研......的模式,使......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例:......在国际的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现状。

文献评述(把上面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一下即可)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A研究目标与内容

例:

本文拟......分析......分析两部分。首先对......情况重新审视,深入分析......,然后与其相关的......进行异同比较,最后归纳......的类型,并得......启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情况

B拟解决的问题

例:

根据对......的现有研究成果,在全面考察的......情况下,结合......综合考虑......因素,以确定......

绘制相应的......模型后,通过实验结论证实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 研究方法

例:

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途径查阅大量文献,理解......等相关知识,理清......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学习......有关理论,获取......等相关数据信息,为设计......提供思路和参照。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选取......,进行数据分析,考察.......。

统计分析法:运用......数据分析软件,采用人工操作和计算机统计向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经过人工和计算机校对筛选出所有合乎要求的信息,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5. 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

例:

通过与现......技术的结合,使用......软件设计模型,......运用到......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6. 进度计划(根据自己院校修改相应时间即可)

例:

2020年10月中旬-2020年11月底确定论文选题,完成开题报告及答辩。

2020年12月初-2021年1月底撰写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前X章

2021年2月初-2021年2月底撰写论文后X章,完成初稿。

2021年3月初-20213月底交导师审批修改,完成二稿。

2021年4月初-2021年4月底进一步修改格式,完成三稿。

2021年5月初-2021年5月中旬查重定稿,装订成册及论文答辩准备。

7. 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例:

已积累了一定的相关文献,初步研读了其中的大部分文献,并将其分类以方便日后查阅参考,基本完成了本研究的准备工作。

8.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例:

已经查阅到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并且研读了其的大部分文献,理清了论文的基本思路。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

例:

由......的使用权限有限,使得搜集到......不多,关......的搜集比较困难。

对......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自己......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

拟解决的途径

例:

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功能,向其他高校图书馆求助,同时向老师和前辈寻求帮助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 项目 质量管理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5. 环境适应性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应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以及与周围己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能够更高地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如下方面: 1.质量目标 一般地,质量目标是与质员有关的、所追求或作为日的的事物。根据组织内的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月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虽管理。质量日标是比较具体的,有着定量的要求。质量日标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充分借鉴以往的质童管理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一般地,质量日标是按年度提出的在质量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日标,有效满足确定的各种需要。 2. 质虽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相关质量目标的部分。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质l迁职责之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实现质量日标和要求所需要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进行质员策划,并尽员系统化。 3. 质量保证 一般地,质虽保证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对用户负责的部分。质员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址保证和外部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企业领导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外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用户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址要求所进行的活动。从市场需要来看,为了使用户或相关方能够确信提供的产品、过程和体系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借助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并通过开展系统的活动来增强这种观念。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需要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并尽快使其恢复正常。同时,还要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5.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本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当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与现场施工阶段两个阶段。面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陷阱经验,大力实施创新,这是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根据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其问题主要有: 首先,人员因素方面表现为:项目经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汪汪往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日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其次,材料因素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不当,材料发生损失或变质,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材料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等。 在现场施工阶段,根据人员因素、机械因素与方法因素等,可将其问题概括成: 其一,人员因素上,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由于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单一,好呢难做到一专多能;技术等级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二,机械因素上,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山于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表现为: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联合运转效率不高;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等。 其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工程。对于技术难度较小的工程,公司和项日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不够重视,有时不按施工图纸施工,有时不按施工规范施工,容易导致质量通病的出现。而且,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多数还是手工操作,工序之问的搭接不恰当,缺少工程控制,制度僵化,创新不足,导致质量通病屡禁不止,损害了业主和社会的利益。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同时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功夫,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经理的运用,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进行优胜劣汰。注重选拔程序、选拔方法和选拔对象,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带动整个项目团队的活力。 其次,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考虑自身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性强的工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这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再次,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第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必须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相互之问的协调与配合。 最后,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敏.试论施工项日质里竹理的创新.浙江建筑,2007(3). [2] 王恩茂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来源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劣的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1984年《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各地、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十几年来,这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监督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政府监督机构应在监督制度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方监督机构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且易于执行等。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健康发展,急需进一步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制度。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在此,有意利用相关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对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寻求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新体制、新模式,为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提供依据。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目前广州市,乃至我国在建设质量监督的管理、作用方面,还不能适应建筑业高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还不能达到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2)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承包方式日趋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二是建设工程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三是建设工程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四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施工企业从人员到设备都是自己的,现在的人员通过劳务分包的形式解决,设备通过租赁的形式解决。五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新技术在建设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安全技术、劳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六是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这些都要求加快监督工作改革进程,探索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建筑行业管理国际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国际化接轨要求我们改变、完善现有模式,确立符合国际惯例、法治健全的游戏规则。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1984年以前,国内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推进,以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作为标志,国内在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我国建设工程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来看,受两种主流思想的影响较大。1、第一种思想是:强化政府职能,用“有形的手”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种思想在1984年——2000年间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级政府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家相关政府统一制定相关监管条例和规定,由这些机构强制执行,政府的监管机构通过深入到建设工程的每一个工作细节来保证质量;在安全监督方面,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施工队发放施工许可证,要求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专项安全整治活动。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2、第二种思想是: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立法职能,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一思想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起主导作用。这种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转化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强调政府的立法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建立良性的市场机制,用市场力量对建设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这种思想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建筑质量监管方面,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79号令),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二)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成果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政府监督管理是国际惯例,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成熟,经济体制较完善,积累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丰富经验,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国情,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监督管理水平,发达国家的监督管理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与德国不同,英国和法国不一样,但它们有共性和共同的特点。1、 管理思想发达国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基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的法制化管理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其管理思想的实质有以下几点:①坚持“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责任思想,质量到位,责任到人,质量责任终身制。②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规范建设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质量。③重视质量观念的建立,使质量管理成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政府通过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检查监督来引导和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④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的思想,尤其强调和重视对投资前期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⑤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以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2、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精简,管理集中,建立环境、交通、建筑集成化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非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督管理。美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人员可以是建设主管官员,也可以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者委托业主聘请的、经政府认可的外部专业人员。监督检查严格,而且涉及面广,从设计图纸、建筑规范、消防防火、卫生环保、到抗震措施、残障人通道等,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审核检查,任一项变更都必须经过批准并记录在案,每天的检查都是根据流程由电脑安排。对于大型项目如会展中心、体育馆等要派人专驻现场检查指导,特殊项目要请专家督促检查,专家检查后要签名盖章以示负责。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层层严格地把关,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德国: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实行间接管理,主要采取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由国家认可的质监工程师组成的质量监督审查公司,代表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在工程质量检查中,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法国: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法国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按照《建筑职责与保险》的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取得由政府相关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 2 至 3 年复审一次,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段开始,直至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给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3、管理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立在严格、完善的法制基础上的,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1)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政府职能。政府管理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不是“领导”,而是“服务”,无论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内建筑市场的管理,还是国外市场的开拓,无不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2)监督管理机构社会化,民营化,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以更科学、更客观、更专业的方法,组织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3)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对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防和控制,实行风险管理,进行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健康等目标的必要措施。(4)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研究基于控制论、信息论、价值工程理论等现代管理学理论之上的新的管理方法,增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5)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针。质量的创造者是人,质量的控制者也是人。建设过程中主体和监督人员的素质是实现质量的核心,把对各层次人员培训评价作为有效落实质保体系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质量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三、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案,建立与应用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分析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案例。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述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探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与借鉴查阅资料,分析论述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和模式,并分别总结呈现美国、德国、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论文的主要框架如下: 第l章绪论 l.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2.2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2.3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2. 4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3.1 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 3.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3.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3.4 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与借鉴4.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4.1.1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4.1.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4.1.3 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4、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1美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2德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2、3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3、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4、3、1建立与广州实际相符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4、3、2完善处罚细则,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4、3、3规范质量监督行为,完善监督方法 4.4 本章小结第5章 质量监督实例分析5、1 某私有制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5、2 某国有企业办公楼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5、3 完善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见5、3、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发展方向及定位5、3、2改革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5、3、3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不同的质量监督模式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1、研究方案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方法:阅读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考察访谈,归纳综合,思考创新研究对象: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和改革实地访谈:工程师专家2名、技术人员2名、主管单位2名文献、资料、数据来源:数据库、图书馆、网络、科研机构、企业年鉴等2、研究步骤本研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进展比较顺利,基本步骤如下1、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4、确定研究方法,寻找研究材料5、进行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数据搜索收集6、阅读文献,统计分析,归纳综合,思考创新7、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8、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3、进度安排(1)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2)2008年5月完成论文写作交导师审查(3)6月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定稿3、预期达到的目标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探索更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预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主要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团难: 1、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收集、尤其是对国外现行建筑管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收集可能不够全面,分析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己水平有限、时间有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存在能否全面合理的问题。 解决的主要措施: 1、多请教导师,得到导师的指导; 2、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多查、多阅读相关的资料。 3、利用自己从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掌握的信息,多思考、多分析。 4、多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吸取一些实践中的有用的信息。六、主要参考文献:1、陈友芳 《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2003年3月2、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2000年3、彭明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2004年4月4、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 建[2000]151号5、徐波 《徐波同志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13日6、香港公开大学《经济理论与实务》 2002年10月7、Avinash K. Dixit,Barry J. Nalebuff 《THINKING STRATEGICALLY》20028、徐波 《徐波同志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2月21日9、徐波 《徐波同志在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三次会议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2005年8月11日10、贾留福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转变》 建筑时报 2004年11月11日11、张艳海.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综合控制与优化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1999. 12、黄金枝编著.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13、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1(3):1—6.14、高齐圣,张嗣瀛.复杂科学与质量管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4):130—131. 15、王祖和.工程质量持续改进[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2002,21(3):58—62. 16、余立中.大型项 目建设“独立第三方综合考评”制度和模型的研究与实践[J].建筑经济,2005,(274):39-41.17、 李定荣.李开孟.建设项 目可行性研究[M]天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18、罗福午 建筑结构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9、橱伟军.赵传智.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0、赵国藩.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1、何水清,王 善, 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J]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1993 22、李晓梅 既有混凝土房屋的使用寿命和完损程度评价[D]上海:同济大学,1996 23、李田.刘西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8,(4):40-45 24、 贡金鑫.赵国藩 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时结构可靠度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8.(5):43—51.25、赵挺生 现存建筑物可靠性评价[U].建筑结构,1998.(10):41—4526、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国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7、诸大健.20世纪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8、刘兴东,高拥民.建设监理理论与操作手册.宇航出版社,1993 29、宋子良.理论科技史.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0、亚洲企业应当为管理风险补课.参考消息,2004,02-24(4)

  • 索引序列
  • 有关会计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 质量管理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 关于服装质量的论文开题报告
  • 关于质量工程的论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