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正文里插入-引用。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就是字体把上标勾选掉,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继续写文章了。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1.在尾bai注的前面,论文正文结尾的地方点击插入-分隔符-分节符-连续,2.在刚才的那个位置点击插入-引用-尾注和脚注du-尾注-选择“在节的末尾”,点击“zhi应用”,这时尾注就跟在正文的那一节,而不是整篇文dao档的末尾了。3.还是在刚才的位置,点击插入-分隔符-分节符回-下一页,这时下一页空白也就是另外一节,你就可以写东西答了,而且写的东西和尾注无关。
参考文献只有一行要另起一页。参考文献一般在毕业论文中,不论几行,是要另起一页的,即论文中有一页是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如下:
1.参考文献需要顶格书写。开始换行的时候,第二行必须有空格,汉语必须要两个汉字空格。
2. 原则上,要有15条以上的参考文献。英语放在前面,中文放在后面。英语按姓氏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用姓氏的音序排列。
3. 一级标题要加粗,其他的标题不要加粗。
4. 外文文献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学,其他都是小写。
5. 如果引用超过4行以上,就需要另起一行。
6. 正文和正文的小标题之间不要留空行。段落之间也不要留空行。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1、注重论文的严谨性、严肃性,尽量不出现“我”这个词,建议用“本文”等词汇代替;同时要少使用感叹号,以陈述句为主要句式。
2、对论文的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比例要合理控制,引用参考文献等内容时,要对该内容进行格式设置,避免在查重时出现文字复制比过高的情况。
3、论文全文结构要严谨、完整,目录、摘要、致谢等内容应按学校要求进行撰写,并按校方要求修改论文的格式。
4、论文所用标点符号要规范,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引号等符号需要正确使用。
楼主遇到的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写论文和标书的人都遇到过,偶建议如下:1.使用endnote比使用WORD的尾注更加方便2.具体如何使用endnote来完成这个任务,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2.1首先,将每一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word文档来进行写作,并采用endnote直接插入参考文献2.2每一部分定稿后,“Removefieldcodes”,去除文献域代码2.3将分散的文章片段合为一体,并进行排版和相关设置,就ok了。这样操作,虽然有点麻烦,但也很实用,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定稿的时候,那些包含文献域代码的单独的word文档不能轻易删除,万一要修改或者牵扯到参考文献的变动,最好还是返回到原来的文档,重复上述三个步骤,然后再次定稿,即可。或许,有更好的办法,但是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而且体验过,对于endnote熟练者来说,也不是难事
直接在正文里插入-引用。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就是字体把上标勾选掉,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继续写文章了。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参考文献只有一行要另起一页。参考文献一般在毕业论文中,不论几行,是要另起一页的,即论文中有一页是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不要另附页。
对于论文作者来说,参考文献是论文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参考文献可以直接跟在论文的结论后面,也就是论文的最后部分,通常来说参考文献是不需要另起一页的,只要将参考文献的内容清楚的罗列出来就可以了,参考文献也是美篇论文最重要的部分,作为作者,不可小视。
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文后所有参考文献需中英文信息齐全,所需信息均应为原文摘录,尤其是英文部分,务必采用原文摘录;仅在没有英文原文信息的情况下,作者自行翻译,并在最后注明,以便编辑部后期进行校对。
在文章最后加分隔符。首先在参考文献这四个字后面添加分节符,然后尾注需要设置成节尾,那最后一行哪里可以添加致谢,然后目录能显示了。标准操作下参考文献后面无法插入空白页,分享一下不把参考文献放在最后一页的方法,不是通过标准引用方式设置的参考文献(比如纯手打加回车的参考文献)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格式貌似不标准。查看所有格式标记。打开要编辑的文档,点击左上角 文件—选项—显示—勾选“显示所有格式标记”,然后确定,删除多余分节符。回到要编辑的文档,仔细查看把图一这种“——分节符——”的标记全删了,删干净,如果没有发现分节符忽略本步,建新的分节符。把光标放在文档末尾“参考文献”四个字后面,然后从上方菜单栏点击“布局”—分隔符—选择“连续”,此时会发现光标到了新的一行。
复制粘贴就行啦。操作步骤:(1)我们不妨先不管参考文献的位置,先把我们所有的内容都完成,此时参考文献位于文章最后一页。(2)点击脚注的对话框(3)在脚注对话框中,位置->尾注->选择节的结尾,应用于整个文档。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写论文时没有对每一章都分节,相信好多人都没有分节的习惯(4)最后,如何你想在参考文献后加入外文文献,就在外文文献这一章的上一页插入分页符:页面布局->分隔符->分页符。这样参考文献就会出现在插入分页符的地方。
列出参考文献的作用:①论证作者的论点,启发作者的思维;②同作者的实验结果相比较;③反映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态度,亦为读者深入研究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篇数不宜过多,论著类论文要求在10篇左右,综述类文章以20篇左右为宜所引文献均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并注意多引用权威性、专业性杂志近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列出时要按文献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编数码,依次列出完整的参考文献(书籍)写法应列出文献的作者(译文注明译者)、书名、页数、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等完整的参考文献(论文)写法应列出文献的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年/卷/期、起讫页数等
我一般是写原文献
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两种都是可以的,但在国内作引文,一般引用中文使用第一种方式较多,引用英文使用第二种方式较多例如,张三,李四作为主编在2001年写了《我不是王麻子》,然后他又邀请王麻子写了第5章《我可能是王麻子》页码为231-256,该书出版地为上海,出版商为科学出版社1、王麻子.我可能是王麻子[M] 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231-2562、张三,李四.我不是王麻子[M] 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2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