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关于佛教文献论文题目

关于佛教文献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佛教文献论文题目

不知道你是否有信仰,但是个人感觉似乎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而提出的这个问题。佛教,我们应该怎么看他呢?首先,他是一个正教,他是可以度人的,我们需要了解他的缘起,他的修炼方法,他的戒律,他的经书;其次,就为了完成任务的论文而言,我们需要找到我们想说的话,最后去求证他。可是,我想你如果把佛法当成哲学来看待,很多事情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释迦牟尼传的法,是要求实修的,也就是“定”,只有通过实修你才能明白更高深的道理,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研究,怎么也弄不明白的。可偏偏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一些和尚,把念经当成修佛的全部。不管怎么样,不管你是什么想法,我建议你先到百度贴吧中的正见吧看看,用传统文化的观点去看这个世界,可能更接近真实,祝好~~

已发送,请查收~

你做了件好事。礼拜一下午估计半个考场都是这个答案了。

国关的吧,传统文化,大一的还是大二挂科的?

关于佛教文化论文的题目

查阅汉唐史啊

1.题目: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作者:孙丰念 江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63 摘 要:佛教文化因其强大的信仰力量、独特的价值观、唯美的艺术性、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与现代理念相一致的生态观吸引了众多游人前往朝觐、观光、修学和游憩.但在发展佛教旅游时必须处理好旅游与佛教活动的协调性、开发广度和深度的平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活动的参与性等问题. (共3页)2.题目: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作者: 毛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22卷 第03期 摘要: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四川地区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佛教饮食文化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本文指出了四川开发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并对如何开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我是你韩老师,网上没有的,你还是自己写吧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毕业 论文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2.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3.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4. 余秋雨 散文 的 文化 “寻根”情结 5.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6.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7.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8.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 传统文化 精神 9.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10. “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 11. 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 12. 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 13.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14.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15.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 2.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3.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4.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5.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6.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 白露 、花金子、愫方等) 7. 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 8.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9.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10.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11.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12.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3.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4.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5.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1.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2.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5. 浅谈现代文学本科生论文 6. 关于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佛教的毕业论文

普陀山佛教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策略研究.pdf

楼上不要妄语,影响修行。建议你历史课的论文,要写深入点的话,可以写写乔达摩悉达多,本身是太子,生活优越,家有贤妻。为什么要出家苦行。手头没有合适的文章,抱歉了。

藏传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远的影响。藏传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自寂护论师传入大乘佛教及随瑜伽行自续派,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制服了外道(苯教),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础,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在宗喀巴大师创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中国藏传佛教开始於西元七世纪中叶。当时西藏的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底公主(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後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寂护大师及弟子莲花戒入藏,逐渐奠定藏传佛教的基础,但此时仍有许多人反对。後寂护大师返印,敦请莲华生大士由印度入藏,传入密宗,折服了原来盛行的苯教,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扬。寂护与莲华生大士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现存的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赤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738种(内从汉文转译的32种),故当时佛教流传是很兴盛的。莲华生大师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他吸取了许多西藏传有的传统与信仰的元素,加入印度佛教之中,使得佛教信仰得与在西藏生根,建立了独特的藏传佛教风格。当时唐朝禅师摩诃衍(Mahayana),藏文称其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扬禅宗,後与莲花戒辩论失败,赤松德赞下令不得再修顿门法[1]。因为西藏王室刻意压抑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使得汉传佛教无法进入西藏。但是在西藏固有的大圆满、大手印传承中,仍然可以看出它受到汉传佛教影响的痕迹。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朗达玛灭佛,曾有一段时间(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後来由西康地区再度传入,藏传佛教又得复甦。在朗达玛灭佛後,因经典散失,开始有人发掘编辑旧有保留的佛经,称为伏藏,根据前弘期旧译经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称为宁玛派,又称旧派。而在朗达玛灭佛之後,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译的经典,称新译。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後由大译师仁钦桑波重兴的佛教为後弘期。此後印度的佛教学者,特别是遭遇变乱时期的那烂陀寺、超岩寺等的学者,(印度比哈尔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庙在1203年被入侵军全部毁坏),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经,传译事业因而兴盛,著名的译师有马尔巴等人。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入藏(1042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传播中观应成派大义,同时藏族比丘仁钦桑波(宝贤)等翻译了很多的经论。印度传入西藏的佛学,主要的称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观』,『现观庄严论』。藏文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近六千部中绝大多数是直接由梵文翻译的,少数是从汉文转译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论著丰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经裏,尤其是因明、声明、医方明等论著数量庞大,这些译著都非常重要。喇嘛教传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时代,俺答汗与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见面殿下在蒙古传播的种子,蒙古源流说,俺答汗的从孙切尽皇台吉是第一位信仰喇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纪中几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喇嘛教

已发送,请查收~

有关佛教文化的论文题目

可以研究佛教的发展历史,这样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可以看《印度佛教史》英.渥德尔

楼主可以看看季羡林教授的《我和佛教研究》,深入浅出,很有帮助。

一、关于佛教的论文,这个题目太大了!佛教的经典如大海这么多,五部大论,大藏经,那不是三五年,十年八年能看完的。佛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世间人能有智慧参透!你能看到的佛教论文,你能写的佛教论文,只能是一个大概,或者一个细节!二、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教育。作为修行佛道的人,把佛教当做一种知识,当做一种文化,又是佛教的一种悲哀!因为佛教是教你了生脱死的,让你断除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如果你大家佛教当做一种文化知识,而没有实修,而没有去证悟,佛教很快就会毁灭掉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毕业 论文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2.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3.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4. 余秋雨 散文 的 文化 “寻根”情结 5.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6.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7.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8.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 传统文化 精神 9.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10. “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 11. 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 12. 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 13.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14.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15.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 2.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3.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4.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5.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6.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 白露 、花金子、愫方等) 7. 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 8.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9.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10.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11.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12.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3.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4.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5.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1.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2.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5. 浅谈现代文学本科生论文 6. 关于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佛教音乐论文题目

汉传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并外传朝鲜、日本和越南。历史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中无定论。古代汉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传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初传 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前126),张骞出使西域期间,曾在大夏见到从印度贩运去的蜀布、邛竹杖,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有民间往来,可能佛教也随之传入汉地。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航道与印度东海岸的黄支等地建立联系。近年考古发现,东汉时的四川彭山墓葬中已有佛像,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初步证实也属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人。经典的传人,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谴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人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人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神仙方术,故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祠,“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三国时期 承汉之后,天竺、安息、康居的沙门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康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支谦深得孙权礼遇,拜为博士;并为康僧会建立寺塔。昙柯迦罗、昙谛精于律学,译出摩诃僧祗部的戒本《僧祗戒心》一卷。主张僧众应遵佛制,禀受归戒,为汉地佛教有戒律、受戒之始。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羯磨》一卷。此外康僧铠还译出《郁枷长者所问经》和《无量寿经》等4部。吴国译经,始于武昌,盛于建业。支谦专以译经为务,所译典籍广涉大小乘经律,共88部,l18卷,现存51部,69卷;康僧会译出《六度集经》9卷等。当时译经,大小乘并举。小乘经典强调禅法,注重守神养心(“守意”);大乘偏重般若。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此外,这个时期的寺塔建筑、佛像雕塑也各具规模,但今存极少。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四次舍身入寺, 皆由国家出钱赎回。他建立了大批寺院,亲自讲经说法,举行盛大斋会。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北朝虽然在北魏世祖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发生过禁佛事件,但总的说来,历代帝王都扶植佛教。北魏文成帝在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后开始营造龙门石窟。北魏末,流通佛经共计415部,1919卷,有寺院约3万余座,僧屁约200余万人。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在南北朝时,有大批外国僧人到中国弘法,其中著名的有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罗、真谛、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中国也有一批信徒去印度游学,如著名的法显、智猛、宋云、惠生等曾去北印度巡礼,携回大批佛经。隋唐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南北方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院、佛像。在首都大兴城(汉长安城东南)建立了执行佛教政策的国家寺院——大兴善寺。仁寿(601-603)年间在全国建立了111座舍利塔,并广置译场,罗致中外译师、明僧进行翻译、疏解佛教经典。炀帝继文帝的保护佛教政策,在扬州建立了著名的慧日道场等,作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继续发展前代的译经事业,佛教十分兴盛。仁寿年间,全国有重要寺院3792所,度僧23万人,写经46藏1328616卷,修理旧经3853部,营造大小石像106580尊,修复旧像1508940尊。唐代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取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僧兵之助,在即位后,下沼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并在大慈恩寺设译经院,延请国内外名僧进行译经、宣化事业,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继位后,在帝都和各州设宫寺,祈愿国家安泰;武则天更令各州设大云寺。终唐之世,佛教僧入备受礼遇,赏赐有加。不空和尚曾仕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出入宫门,封肃国公;入寂后,代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唐时中国名僧辈出,对佛学义理上的阐发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前代, 因此为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很多宗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佛教信仰深入民间,创造了通俗的俗讲、变文等等文艺形式。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方面,建树很大,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在唐时有大批外国僧侣、学者来我国从事传教和译经事业,中国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奖、义净)不辞艰辛去印度游学。中国佛教宗派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诃陵(今印度尼西亚),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但是,到了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武宗下令没收寺院士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淘汰沙门,勒令僧尼还俗。据《唐会要》记载, 当时拆毁的寺院有4600余所,招提、兰若等佛教建筑4万余所,没收寺产,并强迫僧尼还俗达260500人。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智顗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有北宗和南宗,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派; 法藏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这些宗派创立之后,随着隋唐中国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即传播海外。两宋 北荣初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建隆元年(960)普度蹭人8000人,继之又派行勤等157八赴印度求法,并使张从信于益州(今四川成都)镂雕大藏经版。太平兴国元年(976)又普度僧人17万人,五年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达170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工作。同时,西域、古印度僧人携经赴华者络绎不绝,至景佑(l034-1037)初已达80余人。译经规模超过唐代,但成就稍逊。宗派以禅宗特别是临济、云门两派最盛,天台、华严、律宗、净土诸宗稍次。由于各宗互相融合,提倡“教(天台、华严)禅一致”、“净禅一致”,因而广为流行华严禅、念佛禅等等。另外,在天台宗中分为山家、山外两派,而在民间念佛结社特别兴盛,影响极大。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所,为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徽宗时(l101-l125), 由于朝廷笃信道教,曾一度下令佛道合流,改寺院为道观,佛教一度受到打击。南宋偏安 江南佛教虽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禅宗不立文字,不重经论,因而在会昌禁佛和五代兵乱时所受影响较小。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简单易行,且北宋以后禅教僧人又多归宿净士,故能绵延相续,直至近世,仍甚盛行。宋儒理学一方面汲取佛教华严、禅宗的思想,从而丰富了它们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批判和排序佛教。排佛者中最著名的是欧阳修,但欧阳修的排佛思想曾受到契嵩和尚、宋朝宰相张商英、李纲和刘谧等人的反对。张商英作《护法论》创三教调和说,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识心见性、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以治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三教本旨无违。刘谧的《三教平心论》也发挥了同样的旨趣。元明清 元代的统治者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中的禅、律宗等继续流传、发展,寺院林立,僧尼众多。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全国有寺院42318座,僧尼21.3万人;中央和地方设有严密的僧官制度,加以监督,颁行了《敕修百丈清规》,雕印了著名的普宁寺版的大藏经。明万历以后,祩宏、真可、德清、智旭四大家出,进一步发展了对内融会禅、教、律等宗学说,对外融通儒、释、道三家的风气,所以深受士大夫的欢迎和一般平民的信仰,并使佛教更加具有中国的特色。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沸教采取限制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弛,迎请明末隐居山林的高僧重返京师,使已经衰微的佛教一时又呈现出活跃的气象。雍正虽重视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闹、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经典传译与编纂 随着佛教的传人,来华西域僧人和佛教学者日益增多, 译经事业也随之发展。 自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至北宋靖康元年(1126)的千余年中,共有译师230多人,其中有史可证的印度在华僧入计71人。译出经、律、论5700余卷(现存),加上其他佛教著作和汉地著述,据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为13520卷。大乘经典的传译 佛经的大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时(146-167)到中国的安世高和灵帝时的支娄迦谶。安世高虽以传译《安般守意经》等小乘经典为主,但其译籍中已有大乘经典。东汉光和二年(179),支娄迦谶译出《道行般若经》;西晋永平、元康之际,无罗叉、竺叔兰译出《放光股若经》;这些大乘经典开始流行,即与汉文化相结合。 当时学者常以佛经与中国道家思想相比附,认为经中有关“空”的思想和老庄“无”的思想一脉相通。这对魏晋玄学的发展颇有影响。如王弻提出的“得象在忘言”、“得意在忘象”的玄学命题和般若理论有密切的联系。三国吴支谦于黄武二年至七年(223—228)间译出《大阿弥陀经》、《维摩经》、《大般泥洹经》等;魏康僧铠于嘉平四年(252)译出《无量寿经》;晋竺法护于大康七年(286)译出《正法华经》等154部309卷,其中包括般若、法华、净士等大乘经典。后秦弘始三年(401), 鸠摩罗什至长安,以后十余年间,广译般若系经典及龙树、提婆的论典共74部384卷。昙无谶于北凉玄始十年(421)也译出《大般涅盘经》40卷;佛陀跋陀罗于东晋义熙十四年至元熙二年(418-420)译出《华严经》60卷;求那跋陀罗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译出《楞伽经》4卷;菩提流支于北魏永中元年(508)译出《十地经论》12卷;真谛于南朝陈天嘉四年(563)译出《摄大乘论》3卷及《摄大乘论释》12卷;唐显庆五年(660)玄奘译出《大般若经》600卷;般若系经典的传译工作基本完成。其后,不空与善无畏又分别译出《金刚顶经》、《大日经》等。这些大乘主要经论的传译、僧人、学者竟相研习,形成天乘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大藏经的编纂 佛教及其经典传人中国前,印度已有四次三藏(经、律、论)的结集,内容全属小乘。小乘三藏汉译多届北传之本。但自汉末迄宋,译出经籍6000余卷,则多属大乘,《开元释教录》著录1076部,5048卷,皆为写本,自北魏起始有石经,以隋代开始所刻房山石经最为完整。木版刻经,始自唐代,至宋开宝年间始刻全藏,历元、明、清、民国至今共编篡印行木刻和排印本大藏经22种。宋《开宝藏》初刻时共5048卷;金《赵城藏》共6004卷;元《普宁藏》共6004卷;明《万历藏》共5997卷;清《龙藏》》7168卷;民国《频伽藏》8416卷。近年,中国正在编辑《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拟收23000余卷,集汉译佛典及汉地佛教著述之大成。佛教原典,除巴利语大藏经尚较完整外,大乘梵文原典大多失传,幸赖汉译得窥其内容,因而对佛学研究贡献甚大。僧伽制度 出家僧众遵行的戒律,汉地相传有五部。自唐代律宗兴起,推行《四分律》,基本上保持印度传统,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1、出家僧徒自道安以后一律以“释”为姓;2、憎徒必须素食;3、不行乞食,安居寺中修行,生活由寺供养;后来禅宗提倡农、禅兼修、僧人可务农自养;4、僧人受菩萨戒,唐代已有烧身供养以示愿行坚固,以后逐渐变为燃顶(烧香疤)。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的决议》中,认为这种习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寺院一般都有住持(方丈)、监院、维那、知客等僧职。唐末禅宗盛行后,逐渐在全国寺院推行改订的《百丈清规》,对僧徒诵经的仪式和参禅、普请等活动,作了具体的规定。佛事活动与节日 主要有忏法、盂兰盆会等。忏法原为佛教忏悔罪愆的仪则和作法,起于晋代道安和慧运,历代相沿。孟兰盆会盛行于唐代,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举行供佛及憎超度先灵的法会。宋以后又有水陆法会和输伽焰口,用以为众积聚“功德”超度先灵。半月布萨之制,在汉地早已形成习惯,每逢朔望之日,聚集礼佛、供养、诵经。佛陀诞辰(农历四月初八)、成道日(农历腊月初八)、涅盘日(农历二月十五日)皆为佛重要节日,其中以佛陀诞日最为重要。此外,观音和地藏菩萨在汉地民间信仰颇盛,每逢传说中两菩萨的诞辰等节日,亦多举行佛事活动。文化 佛教自传人汉地以来,即与中士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中,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梁张僧繇于天监中为武帝所建寺院作画极多,北齐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质世称为“曹农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为世界上现存最太的艺术宝库。唐代盛行变文,用以讲述佛经故事,讲时多配台图画(变相),对后世鼓词、弹词等说唱文学影响很大。在雕塑造像方面,有东汉的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自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格,如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之瑰宝。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陈思王曹植曾制鱼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乐传人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音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组织完密,迄至唐代益臻完善。宋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构。此外,伴随佛教传人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些学科的发展超过一些促进作用。

【佛教文化艺术】 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随着佛教的发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向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学 数千卷印度佛典,如《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本身就是瑰丽的文学作品,向为文人所喜爱。《百喻经》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的譬喻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印度叙述佛陀前生的《本生经》(《本生谭》)是著名的传记文学。马鸣的《佛所行赞》是印度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其他如佛教典籍中的偈颂、赞、散文、故事、俗讲、变文、语录、传记、游记、文集等,均为优美的佛教文学作品。中国、日本、斯里兰卡的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佛教的影响下,汲取本国传统文学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它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方法。《维摩经》、《百喻经》等,鼓舞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俗讲、变文对后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的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禅宗语录不仅为宋明理学家所仿效,也影响到后来的民间文学作品。 美术 包括佛教绘画、雕刻、塑像等。古印度阿育王时代所立石柱,柱顶有狮子、象、牛、马、宝轮等雕刻,庄严华美。当时还建有许多石塔,以藏佛舍利,外绕石栏,镌刻浮雕图案。在巴雅、贝德萨、巴尔胡特、桑奇等地,早期佛教的建筑、雕刻达到很高的水平。犍陀罗佛教艺术汲取古希腊、罗马艺术精华,创造出释迦牟尼的各种形象,颇具特色。埃罗拉阿旃陀石窟的艺术一直脍炙人口,是印度引为骄傲的“艺术之宫”。以上这些佛教艺术,对亚洲各国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先是仿效印度,后来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初期在丝绸之路上,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受印度佛教美术影响较多,但同一题材,其内容和表现方法已有所不同。梁代张僧繇的佛画,创立了“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佛画,创立了“曹家样”。曹画的人像,衣服紧贴全身而显露曲线,他所创造的风格,后人谓之“曹衣出水”。到了隋唐时代,佛教美术已经中国化。吴道子在长安、洛阳画了300多幅佛画,人物奋袂,衣裙飞舞飘动,富有运动感,后人称为“吴带当风”。敦煌莫高窟等唐代壁画,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代表。在雕塑方面,北魏至隋唐,创造了规模巨大的石窟,以云冈、龙门的石刻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敦煌与麦积山的唐代彩塑,更具中国特色。宋元以后,佛寺盛行泥塑佛像,亦为中国佛教美术所特有。藏传佛教美术,既与汉族地区佛教美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又受印度、尼泊尔佛教美术影响,独具风格。拉萨的布达拉宫,藏有大量佛画与金铜佛像以及刺绣与木刻的板画佛像,都带有西藏地方特色。青海塔尔寺以各色酥油制作的酥油花,更是一种特殊佛教美术作品。 (敦煌壁画) 音乐 有梵呗、佛曲等形式。梵呗亦叫赞呗,是以短偈形式赞颂佛、菩萨之颂歌,起源于古印度。相传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梵呗六契(章),即后世所传《鱼山梵》。梵呗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后世形成为朝暮课诵)和道场忏法等,谓之“三启式”。隋唐前流行的梵呗有《如来呗》、《云何呗》等。近世禅林流行的梵呗尚有“四大祝延”、“八大赞”等,但已通称为唱念。佛曲,即将佛经配上乐谱进行讽咏。相传7世纪时,即有在今缅甸境内的骠国送给中国佛曲10种,并派来乐工32人。至唐代,佛曲已相当普遍。当时每唱佛曲,常配以笙笛。今只用点板,配以铛、铪等敲唱。在敦煌杂曲中还保留有一部分佛曲作品。佛教的古音乐对日本“雅乐”的韵律也有重要影响。 建筑 主要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极为宏大。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扬崖壁大佛像,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中国佛教建筑是随着佛教传入而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为石窟寺,系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的形式建筑的。中国的佛教石窟为数甚多,其中敦煌、云冈、龙门尤为著名。中国佛塔的建筑,起源甚早,现存的上海龙华寺塔和苏州报恩寺塔,相传都是三国时代创建而经后人重修的。原来印度的佛塔是覆钵状的圆坟形,上饰竿和伞,后发展成相轮(在塔顶竖一根金属刹,用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民族形式,大都建成可供人凭眺的楼阁式建筑。现存的塔可分二类,一是印度式的,但也带有中国特色;二是中国式的,主要采取中国原有楼阁形式,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为七至九层。结构有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铜塔、铁塔和琉璃砖塔等。西藏的佛寺建筑,与汉族地区略有不同。一般都有庞大的建筑群所有建筑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日本的东本愿寺,朝鲜的佛国寺都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雄伟壮丽,是世界知名的古刹。 满意请采纳

佛教音乐起源于印度吠陀时期,佛陀根据其中记述梨俱吠陀歌咏方法之娑摩吠陀而制定伽陀,伽陀即 指偈颂,方便巨集扬佛法。佛教音乐被称为梵音,又名梵呗。梵,来自印度语,是“梵览摩”的略称。根据《佛 光大辞典》:“梵,表清净之义。”“呗,又作呗匿、婆陟、婆师。意译为止息、 赞叹。以音韵屈曲升降,能契于曲,为讽咏之声,乃梵土之法曲,故称梵呗。”中国佛教音乐发展是由陈思王曹植鱼山梵呗开始的(唐密和显教)。梵,是印度语“清净”的意思。呗是印度语“呗匿”的略称,义为赞颂或歌咏。梵呗,亦称赞呗、梵乐、梵音、念唱、佛曲、佛乐等,是佛教徒(确切的说:是指出家人或主持)举行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的颂歌,后世梵呗是鱼山梵呗为标准的简称,泛指为传统佛教音乐。(注册徽标说明,“花开见佛”是以两片碧绿的“莲叶”捧起敲打着净化人心的木鱼、放出奇异彩虹的五明圆满“佛光”瑞相,光环上,显现映出“南无阿弥陀佛”五线谱的音韵。音符倒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番风味;整体构成一尊吉祥“禅定坐佛”的“如意莲花”,包容著一日一月一世界。象征佛陀“宣说神咒”的梵呗,响彻净化整个宇宙的真理,正是“一花一世界,一声一如来”。清净智慧、吉祥圆满,“借花献佛”见闻者当受持。)

因为带给人的是感受,不同情绪下的感受!音乐的旋律有线谱组成,每个音符的节奏和组合形成悦耳的旋律,对于不同的情景下,可以使用不同的音符组合来表达,因此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主题的时候,去听陌生的音乐,也可以去通过旋律感受到音乐的情境是什么样的,而这些能够打动我们的音符组合肯定是符合人的听觉感官的。

音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达情感。我欣赏音乐的时候非常投入,因为不投入你是不能体会到音乐的精彩之处的,浮躁的听听音乐的旋律只能让你很快的厌烦音乐。当你能被音乐情绪所感动的落泪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了

我们常常会听到"调式"和"调性"这样的音乐术语,比如A大调钢琴协奏曲、g小调交响曲等等,但这个"调"的概念却最不容易理解,比起节奏、旋律来说,它离我们的听觉感受似乎是最远的。但是在音乐中,这个要素又无所不在,所以我们还是要在理论的帮助下,尽可能的了解它、感知它。 一、调式(mode) 调式是音乐创作中所用的一组作为音高材料的乐音,在理论上这一组音是以音阶形式排列的,其中各音不同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不同的调式。 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第一个音都是最有权威、地位最稳定的,被称为主音或中心音。比它次要些的,是由主音向上数五度的"属音",还有从主音向上数四度的音"下属音"(称作下属是因为若从主音向下方数,它位于下方五度上)。属音和下属音就如同主音的两个大臣,对主音起到支援的作用,剩下的那几个音则处于更加次要的地位。如果仔细点说,在这由7个音组成的小王国里,每个音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或者说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们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这就是大调世界里的秩序。 除了主音不同以外,还应该注意到,大调和小调音阶中的具体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主要体现在半音和全音的布局上。 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第一个音都是最有权威、地位最稳定的,被称为主音或中心音。比它次要些的,是由主音向上数五度的"属音",还有从主音向上数四度的音"下属音"(称作下属是因为若从主音向下方数,它位于下方五度上)。属音和下属音就如同主音的两个大臣,对主音起到支援的作用,剩下的那几个音则处于更加次要的地位。如果仔细点说,在这由7个音组成的小王国里,每个音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或者说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们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这就是大调世界里的秩序。 除了主音不同以外,还应该注意到,大调和小调音阶中的具体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主要体现在半音和全音的布局上。 半音和全音是不同的"音程"(interval)--所谓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Do和Re之间的音程是一个全音,它包含两个半音,而Me和Fa之间只是一个半音的距离,在键盘乐器上它是最小的单位(在弦乐器上可以细分到更小),也是我们通常音乐概念中的最小单位。从上面两个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音阶里,半音和全音的位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大调和小调的内部结构是不同的。关于这些请参考乐理知识,这里不细说了。 从听觉上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是大调或者小调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听一首乐曲或一首歌的结尾,从旋律上来说,结束全曲的常常是主音,因为它最稳定,这种稳定感能够造成明显的收束,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用的句号一样肯定(偶然也有例外,作曲家故意让音乐停在并非主音的其他音上,造成意犹未尽、余音嫋嫋的效果)。此外,一般来说大调比较明朗,这是因为在大调主音上构成的主和弦是大三和弦(do,mi,sol),相比较之下,小调的主和弦是小三和弦(la,do,mi),它的色彩略微暗淡些。 对音乐欣赏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作曲家是怎样运用调式这一音乐要素来表现他的思想或情感的。我们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著名的歌曲《菩提树》为例,它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在这首歌中,表现了一个被恋人抛弃、孤独地流浪异乡的人,回忆起家乡门前那棵茂密的菩提树以及曾有过的幸福时那种复杂的心情。歌词的第一句是:"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茵间。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甜蜜诗句,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流连。"这是流浪者对温暖往事的回忆。这一段舒伯特采用E大调来写,整体音响比较温暖,色调明亮: 接下来,歌词从温暖的回忆转到了凄惨的现实,流浪者唱道:"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双眼。"这几句词的意境是暗淡凄凉的,于是作曲家将音乐也相应地作了变化,刚才的那条旋律轮廓基本保留,但调式从E大调变成了e小调。 这里调式的运用非常精彩,它的明与暗、温暖与凄凉的音响对比与歌词意境的改换十分贴切。而这一段的后一半,歌词的意境又变得温暖了:"好像听见那树叶对我轻声呼唤:同伴,回到我这里,来寻找平安!"于是作曲家让这里的两个乐句又从e小调返回到了E大调: 大调、小调在艺术表现上有着不同的意义。作曲家常常选用大调来写明朗巨集伟的音乐,表现心旷神怡、英雄气概、军人风度等;用小调来写悲壮或忧郁的音乐,表现痛苦忧愁、儿女情长、缠绵爱情等。

基础音皆 音乐分C,D,E,F,G,A,B.7个调性,(你会经常听玩音乐的人在一起说,这曲子是D调的.他们讨论的就是这个) C,D,E,F,G,A,B,翻译过来就是do,re mi,fa,so,la,ci. 所说的C调:就是弹do这个音就唱do 所说的D调:就是弹re这个音 唱do 所说的E调:就是弹mi这个音 唱do 依此类推. 所说的F : fa 唱do(音 所说的G : so 唱do 调 所说的A : la 唱do 依 所说的B : ci 唱do 次上升) 假如现在我们唱E调的曲子,你就要先找出这个曲子的do是什么音. E调,(C,D,E,F,G,A,B/do,re,mi,fa,so,la,ci)E是mi,你就在钢琴上找通常弹的那个mi,然后你把它唱成同音的do,再往上弹,就弹出re,mi,fa. 我这样讲应该够简单了,专业名词我都没讲.在钢琴上,C调,最基本的,琴键是白(do)黑白(re)黑白(mi)白(fa)黑白(so)黑白(la)黑白(ci) 然后接着又是白黑白黑 对吧~~~这就是最基本的 C大调 ! 按照我上面讲的CDEFGAB慢慢再去琢磨. 你的什么F大调,什么G调,就都会明白一点了. 节拍,音律,这个今天咱不说,说多了你会糊 3/4 4/4是拍节 意思是每小节4拍 分别以3分音符和4分音符为一拍 两个音符下画一横线是2个音符共唱一拍..

前世的姻缘扯不断的干系,生死轮回的因果。 但是佛教徒并不反对组建家庭。出家人戒律规定不可以娶妻生子,但是俗家弟子是可以的。只不过俗家弟子无论男女都要上敬下孝夫妻和睦不可以在外乱搞男女关系,谨守夫妻本分而已。所以说。佛教徒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身的出家人,一种是可以婚嫁的在家人。

佛教音乐的特点总体来说就是缓慢平和,有点民乐的味道但是又很清新脱俗,超凡入圣……以五音为主很少有升调和降调,基本上用C调,D调和G调,很少用到F调E调A调B调基本不用。曲首和曲尾遥相呼应(旋律重复)曲子的差异多出现在中间段落,节奏感很强,以2/4拍4/4拍为主,比较特殊的3/4拍,4/6拍也有如《五台山歌》但是很少见佛教音乐多为出家师父自创之后被护法居士广泛流传于民间,衍生出现代民乐,民乐又由居士带进寺庙,师父们再重新创作,推层出新后再由居士传到民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佛乐究其根本其实也就是民乐,在寺院与世俗之间反复倒腾的民乐。和声基本上都是大和玄为主也就是1,3,5一起弹。

题目有点太大,就像“大家如何理解爱情”“大家如何理解家庭”“大家如何理解科学”……一样,要说多了可以写几万字的论文甚至写书。我是很喜欢古典音乐的,下面就简而言之回答一下,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①西方古典音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像一个科学系统一样。理论上有强大的乐理做支撑,风格上一路发展而来,脉络十分清晰:巴洛克以前→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派→现代诸流派……这我觉得是它能成功的重中之重,现在的世界文化是西方文化主流影响的,西方文化最有典型性的就是科学体系,所有东西都纳入理论框架,整理它的逻辑、历史等方面。于是无论什么领域,想要走在世界前列,都要用科学体系对待。所以我们现在会科教兴国,崇尚科学。当然我说的是巨集观的眼光,整合古典音乐是个科学体系,但是具体到某个作品,作曲或者欣赏,那不能说从科学纯理性角度推算一下就能出来。具体细节上非常感性而丰富。 ②西方古典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这是说,写出来音乐就是自己作为艺术品让别人欣赏的。这和现代的轻音乐、背景音乐有本质区别,背景音乐什么的都是作为陪衬的,只要你拿它当背景,偶尔听一下,心情好就可以,于是只需要第一反应抓住你,旋律好听即可;但是古典音乐是要彰显自我的,就把它要表达的很多东西都融入音乐里,就是让别人一心一意去听而不是当陪衬。于是你能理解为什么作曲家可以花十年写出来一首还没某个轻音乐好听的交响曲了吧,要作为主角表现自己,必须变化多、包含的事情多,像轻音乐那样单单一个抓住人的旋律肯定做不到这么多。 ③西方古典音乐是一门严肃的艺术。其实严肃这个词我觉得不是太好,但是别人都这么说我就也用了。什么叫严肃呢?就是它表现一种冲突或统一,是比较高一点层次的哲学思考,而且探讨不管哪个时代人都应该关注的永恒性问题。比如关于人生的意义,虽然音乐不是语言没有具体的含义,但是有那种感觉。比如你听命运交响曲,感觉就是人的一种宿命感和与命运抗争的感觉(因为有这个感觉,而且贝多芬在别的地方写了什么“扼住命运的咽喉”之类的话,所以后人才把它这么叫,实际上本来曲子没有题目),一下子你可以感受到什么(虽然说不出来),这就是有一定的哲思在里面。相比之下快餐文化和商业体系下的流行音乐等等,表达的就不是哲理性、永恒性的话题,或者即使表达,也是说一下表面,所以它们是快餐,没必要让很多年后的人们记住。 ④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化的一种体现。文化这个概念很难界定,貌似到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是可以感受到它是大而无形的东西,就像人的基因决定长什么样一样,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处事方式等。古典音乐可以说是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形式。具体体现的方面有很多,比如大小调体系体现了西方二元对立的哲学观,这是一种文化上的东西;中国的音乐五声音阶,本来从物理上说就是比较谐和的感觉,而且调也有很多,并不是大小调那样明显一个光明一个阴暗,一个快乐一个悲伤,这体现出中国的文化思想里,更加强调万物的统一。还有很多问题楼主可以自己想想。

任何音讯制作软体都可以这样啊~~随便找一个就够了~比如COOL EDIT之类的

我也不懂两者的区别,在青城山听过道教音乐,挺空灵的。对比佛教音乐的低回,我觉得二者起码有一点不同:道教的多使用丝竹乐器,鲜有人声唱和;佛教的人声吟唱更多,大气吧

佛教与佛乐 “晨钟暮鼓”,“木鱼清磬”,这足以见佛教与乐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佛教音乐,是指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包括声乐和器乐。《法华经·方便品》中说:“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所以佛离不开音乐,而佛也赋予音乐一种独特的生命意义。佛教音乐庄严清净,蕴涵慈悲之情。经常听听佛乐,可以让人的心很快安静下来,做到心无杂念。  说到佛教音乐,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曹植。 佛教音乐从三国时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最初就是僧侣们有节奏的念诵佛经时的音乐。佛教在中国能够得到更好的传唱,曹植功不可没。因为佛乐刚从印度传入时在节奏上与汉语不能完美地相合。曹植在游鱼山时,灵感大发,依《太子瑞应本起经》,“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曹植是音乐高手,也是文章高手,他将音乐的旋律与偈诗梵语的音韵和汉字的发音高低相配合,使得佛经在唱诵时天衣无缝,文与声浑然一体。所以曹植又被称为中国佛教音乐的创始人。 到后来又有支谦、僧辩、梁武帝等尝试用中国民间乐曲令创新声,改编佛曲,使得古印度的佛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更是空前的发展与繁荣。“”“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句诗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佛教的繁荣。到了隋唐时期,西域及其他国家的梵乐传入,与中国已经有的佛乐结合,推动了佛乐的又一次发展。 佛乐在唱诵时,也会使用各种乐器伴奏。《法华经》中说:“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从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从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以成佛道。” 现在佛乐已经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和北京智化寺京音乐。 “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像是敲呀敲进我心坎中。”试想一个傍晚,我们独自一人漫步山林。当悠扬的钟声从山中寺院传出来时,我们的心是不是也顿感安宁了呢?

  • 索引序列
  • 关于佛教文献论文题目
  • 关于佛教文化论文的题目
  • 关于佛教的毕业论文
  • 有关佛教文化的论文题目
  • 佛教音乐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