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水土保持外文期刊

水土保持外文期刊

发布时间:

水土保持外文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据2020年5月2日《水土保持通报》官网显示,《水土保持通报》第六届编委会(2017-2020年)有成员115人。水土保持通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水土保持通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水土保持通报主要栏目设有:综合研究、试验研究、研究简报、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综合治理、专家论坛、专家介绍、新书推荐等。水土保持通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7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2018)、《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中国期刊精品荟萃》等收录。

水利类核心期刊推荐一、EI收录(2个)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二、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共同收录(14个)泥沙研究水力发电学报河海大学学报水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长江科学院院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电能源科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力发电人民黄河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学报三、中文核心期刊收录(2个)中国水利人民长江四、科技核心期刊收录(6个)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学会期刊

以期刊的政治质量为前提,以学术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服务于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在办刊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编辑出版政策、法规、条例办事,贯彻国家“科技兴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政治导向和科技导向,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知名度,及时有效地传播国内外水土保持最新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而努力。

经小编查询:水土保持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也是cscd刊物,属于双核心期刊,是一级学报,单位认可度也是很高的。

水土保持地理期刊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蓄水保土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1 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新华文摘*哲学研究* 心理学报* 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教育研究* 体育科学* 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学术月刊 心理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社会科学战线世界宗教研究 统计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 民族研究 中外法学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法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政法论坛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科学学研究金融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出版科研管理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语言研究文献 古汉语研究 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外国语 中国翻译 外国文学研究现代外语 外国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研究 文学遗产 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音乐学 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敦煌研究考古学报 文史(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中国体育科技(C)台湾研究(SS) 中国高教研究(C) 档案学通讯美术研究(C) 新美术(SS) 管理科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当代电影 中国土地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注:以上带*号的学术期刊为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2 自然科学中国科学(A-E辑)(中、英文版)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 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版)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数学学报(中、英文版) 数学年刊(A、B辑)应用数学学报 计算数学(中、英文版) 数学进展系统科学与数学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空气动力学学报 航空学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光学学报 半导体学报中国激光(中、英文版) 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声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英文版)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无机材料学报(中、英文版)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化学物理学报催化学报 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物理化学学报分析化学 高分子学报(中、英文版) 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硅酸盐学报 天文学报岩石学报 空间科学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地震学报 气象学报 大气科学地球化学 地质科学 地质学报(中、英文版)矿物学报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经济地理 地理学报 遥感学报生理学报 遗传学报 动物学报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 生态学报 古生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 动物学研究 兽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多样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遗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环境科学植物学报(中、英文版)(S) 细胞生物学杂志(S) 强激光与粒子束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应用心理学3 工学低温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摩擦学学报 计量学报 传感技术学报煤炭学报(中、英文版) 石油学报 钢铁(中、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兵工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内燃机学报 动力工程内燃机工程 太阳能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 电子学报(中、英文版)光子学报 光电工程 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原名:电子科学学刊) 微波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计算机学报(中、英文版) 自动化学报 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 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化工学报(中、英文版)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高等学校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燃料化学学报 纺织学报建筑结构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城市规划 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 海洋工程 测绘学报汽车工程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 自然灾害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宇航学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热力发电(C) 电信科学(C) 建筑学报(C)光电子激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控制与决策水科学进展 4 医学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营养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解剖学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药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报(中、英文版)中国药学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C)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S) 中华急诊医学(原名急诊医学)中草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5 农学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 土壤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水土保持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粮油学报 作物学报 茶叶科学核农学报 棉花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植物病理学报 植物保护学报 菌物系统(真菌学报)昆虫分类学报 园艺学报 畜牧兽医学报果树学报(原名:果树科学) 林业科学 水产学报中国兽医学报 蚕业科学 自然资源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英文版)(S)农药学学报(S) 中国畜牧杂志(C) 中国食品学报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动物营养学报 二 国内学报级学术期刊名录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理学版)4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工学版)、(英文版)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9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S)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就走过了高考,走过了那些难忘的时刻,时间虽然带走了许多,但始终带不走的是我对地理的那份激情,那份执着。地理,我将永不放弃。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复习地理时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广大的地理考生有所帮助。一、夯实基础,紧扣课本平常我们做过的题目也许早就不下千条万条,但它们的最终来源仍是课本,脱离了课本就像没有根的大树一样,只会灭亡。这一点在高考说明上也作为重点予以强调了。在课本上,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地图。图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一直是重点,一张地图可以包括许多的地理事物,但用文字是无法代替的。图虽然经常被老师们提出来,但还是容易被学生所忽略,考地理无非就是考地图,不懂地图,就是不懂地理。综观历来高考,图一直是占很大比重的,想拿高分,地图你就千万不可忽略。尤其是我们要将一些著名的地理事物反映(落实)到图上,像秦岭、三峡水电站、商品粮基地等位置,用图代替文字是高考的必然趋势。2.划清重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一些知识点一直出在高考题中,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整合,列出专题,对它们要有深层的了解,知道它们的成因、分布等相关内容;将这些题目成为送分题,像历来的气候、洋流一直都是,列出专题,搞清它们仍势在必行。3.剖析难点,内在分析,找出灵魂。自然地理一直是高考中地理的难点,对这些薄弱环节尤其要重点解决,对它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核心,化难为易,变弱为强,并且要多次咀嚼,多次研究,方能掌握。二、总结练习中的过失,提高水平做题出错是难免的,一次可以,二次可饶,多次则不行,要避免这些不该失的分,我们就必须准备一本错题集,总结过失,变错为对,提高考练效果,提高自身水平,何乐而不为呢?三、抓典型,找模式,灵活运用许多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形不同质都同,要提高我们的速度和准确率,我们就必须会抓典型,积累模式,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如:影响: 利、弊 原因:自然(水、土壤、光热)、人为城市化问题治理→上海工业区治理→鲁尔区荒漠化→西北地区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区有了它们,我们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脱离材料。四、关注时事、热点、省情、国情时事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2004年江苏第一次独立命题结果也考到江苏自己省情的开放题,分值竟占到20分,多关注这些事物,多加了解应付多变的高考,有百利而无一害。五、整合答案要讲究1.用词的准确性→专业术语,如“盛行西风”→不可用“西风带”代替。2.语句的连贯性。3.字迹要清晰。高考批阅是流水作业,字迹不清,分数会大打折扣。但是仅有这些牢固的基础做底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来调节,来为高考服务。首先,我们要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学好地理的前提,无兴趣,则无其它而言。其次,对待练习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将平常的练习用高考的要求来完成,只有这样,高考才可能以平常的心态自由发挥。再次,对待难题、生题,不要惧怕,学会冷静,用平和的心态去答题,去探索答案,效果会更好。若实在不行,放弃为妙,去拿能拿的分,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取舍不当,得不偿失。最后,注重劳逸结合,尤其在高考前夕,注意休息,适度放松情绪,保持健康的体魄去参加高考。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高考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水土保持研究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据2020年5月2日《水土保持通报》官网显示,《水土保持通报》第六届编委会(2017-2020年)有成员115人。水土保持通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水土保持通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水土保持通报主要栏目设有:综合研究、试验研究、研究简报、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综合治理、专家论坛、专家介绍、新书推荐等。水土保持通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7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2018)、《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中国期刊精品荟萃》等收录。

不好投。水土保持通报不好投。水保通报和中国水土保持都是核心期刊,不是差的期刊,对文章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你的文章不一定会被接收。《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期刊级别

是核心,但是不很牛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就0.5~0.6之间

不好投。水土保持通报不好投。水保通报和中国水土保持都是核心期刊,不是差的期刊,对文章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你的文章不一定会被接收。《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 索引序列
  • 水土保持外文期刊
  • 水土保持学会期刊
  • 水土保持地理期刊
  • 水土保持研究期刊
  • 水土保持通报期刊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