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德贸易关系研究论文

中德贸易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德贸易关系研究论文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 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 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 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 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用跨机构监督程序和中国执行评估报告对中方施压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美国政府将监督和促使中国执行WTO承诺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长期首要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协调,布什政府贸易政策工作组委员会监督的跨政府部门机构。该机构包括三个层次:工作组和小组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国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依靠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评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美中经济关系对美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税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协调,颁布了不科学而影响贸易的生物技术法规、没有严格遵守有利于外国保险公司的规定以及在快递服务领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国过渡审议机制中提出讨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双边经贸谈判中我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 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贸易逆差是敏感的话题,衍生出许多的辩论,包括对强势美元政策的质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认为贸易逆差中以对华贸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国市场不开放,应严厉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据美方统计,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攀升,1-7月其贸易逆差达2533.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 5%,其中对华贸易逆差5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居各国第一。 (四)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 美国无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现实,多年来始终援引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案》第1316条规定,即“在行政当局做出取消的决定之前,已确定的任何一个外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结论仍保持有效”以及调查中“行政当局的任何决议都是不容司法审议的”。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国对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也必须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需求与企业的需要不尽吻合,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不尽吻合,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需求与服务社会的需求不尽吻合等。究其原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和谐,高等职业教育对企业需求的主动适应能力不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不够,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育职能的缺失等等。鉴于此,笔者在比较和借鉴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策略。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在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德国使用的概念就是职业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还有继续教育和进修。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以及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有以下三种形式类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学院(简称BA);(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科高等学校(简称FH);(3)技术员培训与师傅培训。这三种形式中,职业学院与专科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几乎一致。专科高等学校,是德国《高教法》明确的高等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全德共有177所,在校生数接近40万。职业学院,是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的第三级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两类学校均基于“双元制”教育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中以“企”为主,并将校企合作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 (二)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因 德国的企业之所以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获取如下利益:第一,可以获得国家经费补助。德国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基金,然后国家把这些资金分配给培训企业,非培训企业则不能获取培训基金。第二,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学生在“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培训期间可以从企业获得相当于熟练工人30%的培训津贴。这样企业可减少劳动力开支,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可以节省企业对新职工在岗位熟悉、岗位安排和岗位培训等方面的成本费用。第四,可以选择接受适合于本企业工作岗位的优秀学员,获取高素质的员工,从而能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受益。 (三)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 1.德国企业主导着高职教育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从实践性教学角度看,德国的高职教育类似于我国的企业办学或企业教育,教学行为完全由高职院校行为转变成企业行为。首先,德国的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有至少3个月(有的专业要求6个月)的企业内预实习经历,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进入高职教育的主要学习阶段后,学校专门安排与学生今后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或管理部门实习的时段,大约3个月,企业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过程及实习效果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与考核。其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由企业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提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很高。再次,学校规定学生还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去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企业工作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由此看来,德国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中各自承担相应的义务。企业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己动手操作、接触实际的机会,主导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2.德国企业引导着高职教育的校内实践性教学。德国高职教育校内实验、实训课强调的是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淡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论探讨和分析。学生在高职院校里的主要精力是为完成企业提出的问题或项目而设计实验,探索解决方案;在专业课教学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广泛采用“应用性项目教学法”,即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围绕某一实际产品的生产方法和过程实施教学,有的教学活动甚至是针对在生产、管理、营销中的某一实际问题展开的。另外,德国高职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在企业里完成,一般需要大约半年时间。 3.德国企业承担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经费筹措责任。公立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公立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立高职院校的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定单式培养”。当公立高职院校的学生和企业签订实习合同、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培训(实习)后,企业为学生支付每月约300—500欧元的培训津贴,有的州的公立高职院校要收取学费,但其费用的90%也由企业承担。企业的慷慨资助不仅消除了学生经费上的后顾之忧,而且毕业时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4.企业是评价、考核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其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实习结束时,企业指导人员将为学生出具一份实习工作鉴定;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来自企业的实习报告。同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70%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并大多在企业中完成。企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 5.德国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承担着科研任务。德国高职院校虽以教学为主,但仍然维持着较高的科研水平,其科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的人员培训问题,解决企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的改革及技术难题的攻关等。 二、我国高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现实关系 1.从生存方式上看,“依托型”和“独立型”共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企业的职工教育,成形于 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得以非常迅速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之初,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各种资源都可以通过主管部门协调调度使用,企业是学校名副其实的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都是在主管部门的指挥下完成的,带有明显的计划指令色彩,学校完全依托于政府的某个行业部门。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转型变化,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在哪方面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难以跟上经济快速转型的步伐,经营上出现了许多困难,致使一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力度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彻底与高职教育分手,许多学校不得不从原先依托的行业企业中剥离出来,独立生存。这些从行业企业剥离出来的学校则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合约关系确定新的相互的合作关系,有偿使用相互的资源。 2.从合作责任上看,“双向互动型”和“单向流动型”共存。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高职院校原本依托于某个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学校的运行经费、师资、学生的实习、实验等等都由行业主管部门承包,学校只负责正常运行与管理;市场经济时期,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绝大多数学校与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脱钩,新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或隶属于地方政府,或隶属于某集团公司,或隶属于某本科院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具有双向互动的责任。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责任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有行业院校都纷纷被剥离出去,学校必须面向社会独立承担学校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切,承担学生的一切。只有民营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仍然保持原有的关系。目前,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原先的“双向互动”逐渐变成“学校向企业提供毕业生”单向流动的关系。 3.从合作的形式上看,“外延合作”和“内涵合作”并存。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局限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安置学生就业、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等方面的对接,而且在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突破,包括行业(企业)集团管理的院校,由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董事会,院校举办的集团等。合作关系超越了人才培养范畴,逐渐由外延合作逐步向内涵合作方向上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合作投资、技术开发合作等领域。 4.从合作对象上看,“单一合作”和“多方位合作”并存。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原有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合作,转变成现在的相对灵活,可以是同时与若干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关系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的变化而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度比较低,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难以有大的突破。尽管国家提倡产学研相结合,但由于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责任缺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致使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持久的落实,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三、我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企业与高职教育关系,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 从德国的经验可以看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德国在政府层面上建立了行业占主导地位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家、州和地区层面建立了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在制度上保障了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办学方面的指导,促进了高职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在此过程中,政府自始至终都起到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德国政府出台了比较具体完善的、并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职业教育法》,在法律条款中确定了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技术培训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联合运作机制。联邦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途径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教学保障。 因此,政府出面干预、指导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准确定位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位置,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应在宏观管理高职教育的条件下,尽快出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相关配套文件,加快立法,树立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的中介组织和主导部门。使行业企业在机制上、法律上、社会角色上包括经费投入等方面,能合理合法和有效地介入高职教育,并有可供操作的政策法规加以保障。同时,政府部门要进行管理创新,打破条块分割、管理功能分散、“证出多门”的现象,从建立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角度出发,设立由行业企业主导和参与、开放多元的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协调管理职前职后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使高职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 政府必须整合校、企双方面的教育资源,融合企业职工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促使企业真正履行教育功能;要出台相关法律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主动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政策导向上,对企业要施加驱动力;在运行机制上,对企业要有驾驭力。具体而言,首先,建立由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高职院校共同确立标准的培训体系,融合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真正能适应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其次,政府要逐步推进由社会、企业支撑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师资标准上明确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4年以上企业的经验,要彻底摒弃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高校的学术和论文标准的做法,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准入门槛和资格标准;再次,政府有关部门要进行制度创新,出台有利于行业企业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购买培训、招标、特殊专业补贴等政策,加大培训经费提取的力度,让企业有积极性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真正糅合起来。 (三)企业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体制 强化行业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协调企业和高职教育的密切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员工素质提高和技术开发和应用,是建立校企合作体制关键。要建立这种体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企业要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以就业导向向企业需求为导向转变,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和企业办学。具体而言,要积极参与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使企业标准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无缝”对接。 2,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源进行培训,使之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选择。这种校企合作与社会培训资源的互相沟通,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外交流,智慧碰撞,还可以使受训职工学习感受不同的培训模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内外文化、管理、策略等的交流。 3.企业协会要主动接受企业和员工就培训所提出的咨询,并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教学安排上的矛盾。参与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行业协会教育委员会对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教育部门反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交涉。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训岗位的变化,密切关注培训质量并及时调整行业教育政策。 4.企业要以主人翁精神来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要积极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等一系列服务的人才综合办公服务机构建设,实现政府、企业与人才中介市场的链接。参考文献[1]吴 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5(05). [2]连玉明,武建忠.中国国力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3]冯伟国,德国TAFE指导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5(02). [4]刘亚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3(05). [5]陈传胜.发达国家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教育,2002(04).论文网在线

应该会有变化的,因为这样的伙伴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国家如果想要发展重大了,也需要很多的变化的。

《二战前中德军备贸易与合作》,祝好!

中日贸易关系论文的研究目的

摘 要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关键字 人民 关系 历史 合作 日本一、 中日关系的现状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二、中日关系的症结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要是彼此把对方看做是威胁自己的对手,试图联合其它力量牵制对方,那就势必会导致危险的对抗,从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如果认为对方是与自己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相互与促进的伙伴,就有可能构筑起新型的双边关系的格局,进而为亚太地区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中日经济关系正处于重大转折,即日本经济从占绝对优势正转变到相对优势。这一过渡将维持一个时期,两国间矛盾也就会不断地冒出来。日本的宽容度会相对地缩小,中国的应对能力还有限,这样,容易使矛盾不必要地激化。三、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推动中日关系的进展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不论彼此间愿不愿意,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正是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使两国之间不能不产生相互合作的必要与可能。这种合作是基于理性的而不是感情的,是现实的而不是理想主义的,是彼此需要的而不是一相情愿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共同的利益要求总是能够一次次战胜两国关系中出现的不和谐与不愉快,使几乎恶化的两国关系一次次化险为夷。 友好本来是在差异中克服、调整,在交流中互相理解、互相尊敬,才慢慢达成的境界。出于战略、策略之需,或者历史要素来演出友好气氛的手法已经太陈旧,太权宜,也太表面。中日之间其实存有友好的基石:一是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具有亲和性;二是作为邻国,互相之间有确立安全保障的需要;三是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下,作为贸易对方国和伙伴,共同繁荣的需要。随着交流的深入,过去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发生,"异"在两个国家之间碰撞。但是,这不是坏事,因为这种碰撞也是使事物回归正常位置的机会。真正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应该是真心与真心的碰撞后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日间产生的磨擦给我们提供了问题研究的端结。 一方面,中日关系的最大希望在于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东亚地区合作是中日化解历史恩怨、走出信任危机、克服安全困境、实现双赢的唯一出路。一方面地区合作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因为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具影响的两个国家;另一方面地区合作也有利于两国问题的解决,因为中日之间的很多问题在双边层次上难以消溶,但是,中日都参与地区合作,这就为两国的交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除了有利于两国建立信任之外,地区合作机制也可以成为减轻国内压力的积极因素,为领导人做出改善两国关系的努力提供更大余地。 另一方面,东亚经济合作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和日本。中国的人口占东亚人口60%以上,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东亚60%以上。东亚联合要求中日合作,不能排除任何一方。如果日本与中国最终走向对立,将会改变整个东亚的战略形势,并使这种形势向着有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如果中日关系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无法在政治层面上获得突破,那么中日经济合作也可能走向"泡沫经济合作"。事实上,这样的动向已经显现了。日本开始寻找下一个替代中国的市场。日本技术和投资转向印度、俄罗斯可能将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中国和日本怎样才能在东亚区域内进行比较好的合作呢?首先,日本必须鼓起勇气面对过去的罪行。它必须明白,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清除内在的邪恶,那么无论它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正常"国家。因为,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是单靠自己想象出来的,还必须在与他国的互动中得到确认。因此,日本得向德国学习,实施一种官方的"和解"政策,以成功地和过去的受害国达成和解。只有到那个时候,日本才可能被视为亚洲事务的天然领袖,并与中国及其它东亚国家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 其次,也是比较重要的的一点是:日本和中国都要放弃在东亚获得特殊主导地位的幻想:它们谁都不行。东亚地区有太多外部势力介入,没有哪个东亚国家能单独左右这个地区。所以,这两个国家必须明白,竞争东亚主导权不仅会浪费掉宝贵的资源,还会白白失去宝贵的时间—-虽然它们争相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地区一体化本身可能是件好事。其实中国从未欲与日本争夺主导权,而且这也并非仅取决于主观意愿,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非竞争性,两家联手才能支撑东亚的合作。

你说的很好,,:中日经贸关系 现状 问题 对策。要注意根源,现时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的。比如说人员的交流要加大(青年的)文化的交流也很重要。思想不同想法就不同想法不同做事就不同做事不同就有分歧。有分歧就不和,,,如发展下去就会加深二国的人民不和不知能帮到你吧,这是我的想法和现时要做的。。

中日经贸关系,可从历史,到现在,再展望未来。作为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日经贸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经济,希望能够从这里入手去写。不用写空泛的东西,只要自己有一个理论,然后根据这个理论去寻找可以支撑你论点的证据,再加上你个人的思考,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只是通篇都是别人影子的文章了。

从中日贸易发展的进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所占比重逐渐下降。1993年到1996年,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从1997年开始下降,2005年下降到11.8%。对日出口在中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则由2000年的15.7%下降到2006年的 9.4%。2007年稍有回升,达到10.8%。 增速低于中国外贸总体增长速度。2000~2005年,中日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 17.3%,远低于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年均增长24.6%的速度。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为23.5%,中日贸易增长仅为13.9%。 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主要商品。在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的比重逐步降低,纺织、机电、光学医疗设备等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提高。矿产品对日出口占中国对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的20.06%下降到2005年的3.38%;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对日出口的比重由1992年的4.36%提高到2006年的33.7%,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第一大类商品。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始终以高附加价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占比已经超过50%。 中日贸易各具优势,但中国总体上处于弱势。根据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在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化工产品等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更趋向于1。这说明在这些行业特别是机电行业中,中日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活跃,中日贸易正在向水平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生产国际化的结果,是中日之间资本、劳动、技术和货物流动加速的体现。当然,这种水平分工仍具有明显的梯度特点: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日本的比较优势在于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在初级加工的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日本的优势则在于产品的深加工和科技的深度开发;从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看,中国只是参与其中的产品组装和加工环节,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基本上还是由日本本土的母公司进行。这种分工方式体现在商品结构上则表现为:在同一大类商品中,日本主要对中国出口各种类型的发动机及零件、加工机床、数字程控交换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含量的核心部件产品,而中国则主要向日本出口冰箱、风扇等家用电器以及计算器、计算机显示器、电话机等加工组装后的制成品。因此,尽管中日双方的贸易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各具比较优势,但中国仍然处于较弱的地位,双方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中国贸易逆差增加,贸易收支日趋失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收支情况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但总体上以中方逆差的情形居多。按中方统计, 1990年到2006年的17年间,中方有7年为顺差,顺差总额为99.1亿美元;有10年为逆差,逆差总额高达973.2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贸易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2006年中国对日贸易逆差额达到240.8亿美元,2007年更达到319.5亿美元。中日贸易收支逐步失衡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先进设备、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增加较快;另一方面,一些在华日资企业将所生产的商品从返销日本改为出口到其他国家,导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数量减少,贸易逆差增加。 日本对华投资的特点 日本对华投资始于1980年,其后不断增加。1990年至1999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项目数达到17706个,协议外资金额累计323.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 226.3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出现较快增长的趋势,2000~ 2006年日本实际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实际使用金额为333.2亿美元。截至2007年10月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金额为607.8亿美元。日本对华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时升时降。从投资项目数看,日本对华投资在1993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3488个),逐年下降,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一度跌至1999年的1167个,2000年以来,受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再次出现高潮,2004年达到3454个,从2005年又开始出现下降,2006年项目数为2590个, 2007年项目数降至1794个。从日本对华投资协议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看,都是在1992年开始出现增长。协议金额1995年为75.9亿美元,达到高峰,实际利用金额1997年为43.3亿美元,达到高峰。其后,二者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2000年开始,日本对华投资逐步回升,2005年合同金额接近120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为65.3亿美元,为历史最高,2006年开始下降,2007年降到35.9亿美元。日本对华投资的平均规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保持在200万~300万美元,表明日本对华投资中仍以中小型项目居多。 日本对华实际投资占我国利用外资比例逐渐下降。日本对华实际使用金额所占比重1990年一度达到15%左右,但1992年以后所占比重始终低于10%,2006年占 7.3%,2007年仅占4.8%。根据日本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受到日本官方公布的相关报告的影响,出于分散投资风险的考虑,近年来,日本企业对东南亚等国家的投资有所升温。尽管如此,中国依然是当前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最佳选择。 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结构逐步升级。在日本对华实际投资总额中,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占有绝对优势,2005年所占比重达到78.9%,相当于同期对华服务贸易业投资的3倍多。2002年以后,运输机械制造业取代机电行业成为日本企业对华制造业投资的第一大门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日经济合作关系正向纵深方向发展。2001年以后,日本企业对华商业和金融保险业的投资逐步增加。这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对外商投资领域限制逐步放宽,日本企业对华制造业投资的产业结构趋于更高级化,对华投资在其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对非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有所增加,覆盖的产业范围日趋广泛。 投资地区分布有所调整,沿海地区仍是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日本企业对华投资逐渐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南向华东经济圈转移,上海及周边的苏州、南通、南京等地区成为日本企业投资的主要对象。2005年,按地区分布统计,日本对华投资最多的前5位省市均位于沿海,其投资总额占当年日本对华投资总额的 77.5%。 改变投资战略,调整市场目标。同日本对华投资初期相比,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目的发生了较大变化。廉价劳动力已不再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主要原因,中国日益增强的生产能力及中国本土市场的消化能力逐步成为吸引日资的主要因素。从对华投资策略看,日本对华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向高级化、综合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在市场方面,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模式已经从两类在外的生产加工贸易型转向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获得市场型的投资战略。

中美贸易关系论文模板

安建工的吧?

2010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中美关系走向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中美关系的论文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应该是积极的关系。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第二,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第三,应该是全面的关系。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良好开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中美关系新定位立足新起点,面向未来,它要求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正如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所言,“要解决21世纪的许多重大挑战,美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一种致力于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诺”。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形势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这也是当前中美合作的重点。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经济的列车驶入较为平坦的地区,它也需要中美两国的引擎联手拉动持续前进。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中美加强合作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双方不仅应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一、在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方面,冷战后十几年来,中美在经济上的 相互依存迅速加强。中国在主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对美国市 场和资金倚重越来越深。同时,中国也已经成为美国一个稳定并日益 扩大的商品与投资市场,美国在过去20年间,中美两国互为出口增长 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4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 第2大贸易伙伴,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二、在安全领域内的关系方面,合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中美均认为,它们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方面,存在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共同利益使中国政府明确坚决地支持美国为打击国际恐怖活动采取的各种措施。中美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是互利的。 其二,在朝鲜半岛局势这个东亚地区热点问题上,中美存在共同关注的问题,即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无核化。朝鲜半岛出现任何变化形势,都会影响到东北亚主要强国和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引起大国的冲突。三、是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中美的立场越来越接近。接着就是中国主权与领土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台湾问题。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实力上升,防范中国在美国亚太安全战略 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亦逐步上升。 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一定能在台海打赢与中国的战争的把握。最重要的是,由于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已经和将继续升高,美国 因为台湾问题而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其代价将会越来越大,而且亚太安全形势将根本改变,美国现在的亚太安全战略将彻底改变。保证台湾地区稳定的最重要条件,是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军事互信,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系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在人权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斗争, 它一直严重制约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关系的各个方面。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截然对立,另一方面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也有其国内政治的考虑。因此,美国利用人权、民主、自由问题继续对中国施压是必然的。事实也表明,随着中美关系在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 和双方在经济和战略领域合作的加深,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 所导致的中国在社会、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也由于中国政 府在相关问题上有力的斗争, 人权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消极影响正在 相对弱化,今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中美矛盾的焦点。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 中美相互依存不断上升的同时,还伴随着不断加剧的竞争。两 国之间几乎在两国关系的所有方面都存在着潜在的对抗,从地缘政 治、资源和市场,到意识形态、文明和文化价值等等。这些潜在的对 抗未爆发前,往往表现为不断加剧的竞争。中美不断加剧的竞争是否 会导致对抗,取决于竞争的内容和制约竞争转向对抗的因素。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各种合作与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在将来想当长的时间内,中美不会发生较大摩擦。当然这是发生在中华名族这样的前提下的:中国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家利益为第一原则,其次才是发展对外势力意图民族崛起。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还是很有希望的。

中美贸易关系论文题目

1、 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2、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3、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4、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6、 对外贸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7、 试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8、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隐忧9、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0、 自由贸易与“绿色壁垒”——中国的外贸与环境保护11、 绿色壁垒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分析12、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3、 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14、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中日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16、 无配额时代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17、 外资商业进入中国市场状况及影响研究18、 试论欧盟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19、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国与东盟21、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22、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对策2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24、 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探析25、 中美贸易摩擦初探(浅议)26、 论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27、 WTO农业协定与欧盟及美国的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28、 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的分析29、 WTO反补贴协议对我国政府补贴制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0、 跨国公司从国际贸易转向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31、 美国贸易301条款:贸易霸权主义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32、 反倾销法: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33、 WTO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分析34、 东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35、 环境与绿色贸易壁垒36、 SA8000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37、 东盟零关税水果对中国水果业的影响38、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39、 新美自由贸易带来的商机40、 信用证风险如何规避4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42、 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与中国企业技术进步43、 跨国公司并购对中国企业出口环境的影响44、 WTO框架下的新贸易主义评析4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46、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招标中的竞争力分析47、 中日经济的相互影响分析48、 跨国公司避税的形式分析49、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50、 取消纺织品配额对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风险51、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2、 中国屡遭反倾销的根源分析53、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54、 “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55、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6、 试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与理论基础57、 中国外贸运行和展望。58、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评价与调整。59、 浅析我国频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之策。60、 国际贸易实务中货款拖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6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透析及对策研究。6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63、 对“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种外贸发展战略的再认识。64、 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的政策机制。65、 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66、 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67、 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对策。68、 新世纪中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及举措。69、 我国外贸企业应如何防范L/C风险。70、 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71、 我国应如何合理利用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相关产业。72、 浅析贸易自由与反倾销的关系。73、 浅析贸易自由与保障措施的关系。74、 浅析入世对我国补贴制度的影响。75、 浅析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76、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77、 WTO发展中成员优惠待遇探析。78、 我国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探析。7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80、 浅论绿色贸易与多边规则。81、 关于国际贸易中单证功能的思考。82、 对报关有关问题的思考。

这样的论文确实很难著手,也会很难有结论,建议您可以从几个方面著手:一、人民币汇率看涨,对于中美贸易的影响;二、中美贸易关系对于某个产业的影响(服装、鞋业、箱包...等);三、中美贸易关系对于中国消费习惯的影响;其实您还可以在最近的新闻去找素材,这样会更贴近时事,或是您可以取得最多的素材的题目,这样对于您的论文撰写也会方便很多。 关于贸易摩擦的话,主要可以讨论(人民币汇率对于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影响),这已经可以作为一个论文的题目,另外您还可以针对某个产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所扮演的角色,像在鞋业、箱包厂,因为中美的摩擦造成中国这类产业厂外移到国外设厂。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发挥的地方。

中非贸易研究论文

提供一些国贸专业的学年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 我国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 2.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3. 对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理论政策的研究 4.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 5. APEC挑战WTO 6. 外贸企业财务问题 7. 东亚地区双边自由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8.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 9. 东亚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 10.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11. 中国企业应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12. 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前景 13. 论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 14. 论我国进出口市场的变化 15. 论东北亚经济合作 16.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 17. 全球FTA发展新趋势与中国的FTA战略 18. 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引资对策 19. 论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合作联动发展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 21.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与前景分析 22. 东亚区域性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 23. 欧盟东扩论 24. 评欧盟(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 25. 中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26. 美国新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27.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28.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29. 欧盟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 30. 美国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 31. 提升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32. 国际营销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33. 国际营销中的绿色壁垒研究 34. 网络营销的应用问题研究 35. 企业促销战略研究 36.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 37. 关于无单放货的有关法律问题 38. 关于倒签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39. 关于预借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40. 提单的运输合同属性问题 41. 关于海运货物灭失及损坏有关问题 42. 国际贸易结算支付方式的选择及运用 43.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评估 44. 出口信用保险浅析 45. 无船承运人法律地位 46. CIF合同初探 47. 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48. 我国对外贸易代理制度的变革与我国外贸公司发展前景探讨 49.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50. 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欺诈胁迫与重大误解问题探讨

楼主可以参考:当今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就我国而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关系,构成了我国外交态势的全局。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发展中国家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过去一年,我国的国际战略态势总体上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进一步”: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周边关系进一步改善,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必须居安思危,妥善应对: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世界仍很不安宁;二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与各大国关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四是我国周边还存在一些复杂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台独”分裂势力正在加紧进行分裂活动。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展望2008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个继续”: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大国关系过去一年,国际力量对比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新一轮大国关系的调整。美国单边主义严重受挫,2007年明显加强对国际上其他力量的协调和借重。欧盟实现第六次扩大,成员增加到27个,欧盟峰会通过《里斯本条约》,一体化建设摆脱停滞状态。俄罗斯复兴势头强劲,2007年经济增速可达7.6%,俄对外政策进取性增强。日本经济保持复苏势头,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在此背景下,美俄矛盾有所发展,针对美进一步挤压俄战略空间的做法,俄积极展开战略反制;美欧分歧犹存但关系有所拉近;美日强化同盟关系的同时分歧有所展现,特别是日政府被迫中止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对美军的支援行动,对美日关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3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过去一年,我国与各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1、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胡主席与布什总统两度会晤、多次通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成功举行,取得多项成果。2007年1—9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我成功接待美国防部长盖茨访华,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2、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胡主席与普京总统五度会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发展确定总体框架。双边经贸合作务实推进,2007年1—9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349.2亿美元,同比增长41.8%,2010年前双边贸易额增至600-800亿美元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双方共签署价值约43亿美元的21项合作协议,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3、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年内,胡主席与时任日首相的安倍两度会晤,温总理成功访日,日现任首相福田成功访华,双方为构筑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而共同努力。2007年1—9月,两国贸易额达17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会议机制正式启动,并举行首次会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曹刚川成功访日,是中国国防部长时隔近10年再度访日;中国海军军舰首次访日,书写了两国军事交流的新篇章。“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举行近百次活动,加深了两国民间往来和相互理解。4、中欧关系保持稳定和发展。胡主席会晤多位欧洲政要,法总统萨科齐、英首相布朗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中欧举行第十次领导人会晤和第三轮中欧战略对话。2007年1—9月,中欧贸易额达25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7.8%。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分别与英、法、西班牙等国海军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军事交流领域有新的拓展。二、周边关系我国周边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既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是诸多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的热点。过去一年,我国周边地区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朝鲜半岛形势明显趋向缓和,东盟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南亚区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就显著。8月,上合组织峰会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引起广泛关注。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过去一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俄罗斯和日本既是大国,也是我周边重要邻国。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继续取得新的进展。除此之外,我与周边各方向上国家的关系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取得新的成果。尽管解决朝核问题仍然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但我在朝核问题有关各方之间积极斡旋,推动六方会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07年年内,六方会谈先后于2月和10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和《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同意完成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对核计划进行申报;美将根据朝方行动并行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程序,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进程;各方重申向朝提供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我在朝核问题解决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日韩三国交流合作得到加强,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功举行,“中日韩文化交流年”顺利展开。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深入推进。1月和11月,温总理先后出席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东盟与中国“10+1”峰会,与东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7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等对话活动,成功主办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和中国与东盟维和研讨会,与东盟安全对话合作领域不断拓宽。2、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7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5周年。1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8月,胡主席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11月,温总理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正式访问。高层互访和各层级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我与中亚国家的政治互信与互利合作。3、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2007年年内,中巴双方同意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7月1日起,中国对巴实施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第一阶段降税,推动中巴自贸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胡主席、温总理与辛格总理多次会晤,双方同意不断推进中印合作“十项战略”,深化双边关系发展。两国外长2007年年内共5次会晤,创历年之最。2007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额达272亿美元,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52%,增幅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居于首位。11月,中印举行首次防务与安全磋商;12月,举行首次陆军联合反恐训练,两国军事互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三、发展中国家关系过去一年,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联合自强趋势明显上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经济总和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亚洲、非洲、拉美地区经济都保持较高增速。新兴力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传统大国。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7年143个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实际收入都在增加,只有10个国家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有所减少。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过去一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2007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各项后续措施的开局之年。1月30日—2月10日,胡主席对非洲8国进行国事访问,有力推动了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9月,中国与非洲48国外长在联大举行首次政治磋商,启动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机制。中国对非援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非发展基金正式启动,免债、免关税等工作有序进行。2007年1—9月,中非双边贸易额达5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7%。我与拉美国家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拉双方在联合国、里约集团、美洲国家组织成员与常驻观察员对话会等机制内保持密切磋商、不断加强协调。以“G8+5”等机制为平台促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在全面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同时,我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引导南北对话与合作。自2002年起,八国集团在峰会期间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举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2007年6月,八国集团启动“G8+5”常规对话机制,今后将定期召开会议,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能源、社会等领域加强对话与沟通。“G8+5”机制正成为推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年内,胡主席出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的“G8+5”对话会,就世界经济问题阐述中方立场,主张促进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南北合作;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中方政策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在出席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时就加强南南协调提出倡议,得到与会领导人的积极响应。这是胡主席继2003年法国埃维昂会议、2005年英国鹰谷会议、200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会议之后,第四次出席南北领导人对话会,对加强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巩固我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多边关系过去一年,全球和地区多边关系发展更趋活跃。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贸组织、上合组织、欧盟、东盟、非盟、阿盟、亚欧峰会等全球和地区性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不断增强。在解决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方面,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12月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这一新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亚太经合组织经过18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21个成员,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1%、世界经济总量的53%和世界贸易的46%,成为当今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9月,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悉尼宣言》,就气候变化、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过去一年,我国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合组织、东盟与中国“10+1”和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以及“G8+5”等多边机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全球和地区性组织的活动。以联合国为重要舞台,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高度重视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一贯坚持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国际问题,在朝核、伊核、苏丹达区等问题上既注意照顾有关国家的合理关切,又重视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既有效维护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权威,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建设性作用,全面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积极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截至2007年11月底,我军共参与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9040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2007年,我应联合国请求,又向黎巴嫩派遣1支60人的维和医疗分队,将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由182人扩编至275人,承诺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遣1支315人的多功能维和工兵分队,其中140人的先遣队已于11月24日部署到任务区,获得良好的国际反响。中国积极履行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会费比额由2.05%上升至2.667%,增幅居各国之首。中国还从2007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为推动联合国裁军和军事信任制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重视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支持该组织在亚太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2007年9月,胡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针对气候变化这一会议主要议题,胡主席明确提出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主张,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介绍了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措施、成就和目标。这是继“G8+5”会议后,胡主席再次在多边场合深入、系统地阐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也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国际会议中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具体、务实的合作建议,受到各方积极评价和支持。会议通过的《悉尼宣言》采纳了中国提出的主张。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日益增强。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战略态势,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规模增长不断跃上新台阶。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中非贸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增速大幅提升。1950年代,中非贸易从1950年的1200万美元增至1960年的1.1亿美元,用了10年时间实现了第一个亿美元的跨越。之后,从1亿美元到10亿美元用了20年时间,从1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也用了20年时间,而从2000年的108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近400亿美元,仅仅用了4年时间。这一时期,中非贸易额每年以接近40%的速度递增,充分显示出中非贸易蓬勃发展的增长势头。 进出口商品结构更趋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对非出口商品构成逐步从纺织、服装、箱包等轻工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转变。特别是2000年之后,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的产品,逐渐占到中国对非出口商品总额的半壁江山。举例来说,2005年11月,布隆迪一次性采购我国某品牌汽车1740辆,作为布本国军队用车;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新舟60飞机也在非洲获得了17架销售合同;2006年1月,山东某公司获得向安哥拉出口110台推土机的一揽子大宗销售合同。家电产品销售更是在非取得可喜进展,每年约有数十万台空调、洗衣机、电动车等进入非市场。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自非进口大类为石油和农、林、矿初级产品等。目前,原油、铁矿砂、棉花、钢铁制品、原木、钻石、锰矿砂、铜制品、烟草等,占中国自非洲进口总额的85%。其中,近年来有较大增长的是中非能源贸易。2005年,中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占总进口量的28%,非洲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 “大经贸”战略发挥出积极效应。早期的对非贸易,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范畴,其中也包含一些由于援助项目带来的出口。但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中非贸易已逐步发展为一般贸易与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对外援助等多种经济合作方式的相互结合,投资带贸易、工程带贸易的特点十分突出。以境外投资为例,自2000年至2005年,国内企业共在非洲地区设立了100多个境外加工贸易项目,这些项目中的70%是以国内设备、厂房和仪器等投资,每年还可带动数亿美元的零配件、主辅料等产品出口。对非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也是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苏丹实施的石油开发项目,就带动了大批石油钢管等设备出口。 贸易促进平台和政策日益丰富。进入21世纪后,中非贸易关系更加密切,中国同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同4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35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联)委会机制,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鼓励和保障投资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些机制和法律框架的建立,为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中国政府做出了包括减债等在内的一揽子承诺,表达了加强与非洲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关于《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特别优惠关税待遇的货物原产地规则》的规定,为进一步拓宽自非洲国家的商品进口提供了新的机遇。根据上述规定,共有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190种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予特别优惠关税待遇。从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2003年在这190个税目项下,我国从非洲25个受惠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0.76亿美元;2004年的进口额达2.08亿美元,一年净增了1.3亿美元。2005年,我国自非洲上述25个受惠国的进口贸易总额达58亿美元,比上年度的39亿美元猛增了47.2%。这一优惠关税措施与其他支持政策一起,构成并不断丰富了对非贸易的政策体系。 总体来看,近年来中非贸易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也给中非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商品物美价廉,适合非洲市场的消费层次,对提高非洲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自非洲进口的原油、原木、铁矿砂等能源与矿产品,满足了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咖啡、钻石、工艺品等具有非洲特色的产品,也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这充分说明,中非贸易的增长是一种利益双赢的关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8. 印度软件产业扶持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9. 我国特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 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11.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12. 蓝色贸易壁垒的双重效应13.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14. 国际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二)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FDI的影响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我国的西部开发3. 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及经济影响研究5. 双赢----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理念6. 欧洲经济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性质研究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与现实意义8. 中非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与现实意义9. 中、俄(印、韩)双边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0.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与政策建议11.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研究12. 美国政府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启示13. 中美贸易结构之比较分析14. 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对策研究15.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6. 试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现实意义17.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18.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贸发展的影响19.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大幅上升之谜

  • 索引序列
  • 中德贸易关系研究论文
  • 中日贸易关系论文的研究目的
  • 中美贸易关系论文模板
  • 中美贸易关系论文题目
  • 中非贸易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