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论文范文中医药信息杂志

论文范文中医药信息杂志

发布时间:

中医药信息杂志社

中国中医药信息是发表西部中医药、中医药信息、上海中医药,内容严谨,数据准确,专业医学期刊;中医药信息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期刊,中医药信息杂志是一本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论文范文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医药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医学信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临床医学两大领域,栏目内容涵盖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是国家级期刊,不被知网收录,被万方、龙源等数据库收录,是医务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投稿由箱287,648,316。

国家级期刊,

《医学信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栏目内容涵盖医学信息学、临床医学两大领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的药物

春寿酒[配方] 天门冬、麦门冬、莲子(3味会心)、生地黄,熟地黄,怀山药、红枣(去皮核)各3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将前7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日。待药汁析出,即可饮用。 [功用] 滋肾养心、安神益智。 [主治] 心脾亏虚引起的精神萎顿、疲乏少力、怔忡、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30毫升,日服 2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跟踪报道中医药重大课题,及时分析报道中医药的新政策、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新疗法,努力使信息的选择与表达方式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务。

冬天是传统上的养生季节。每年,一到此时,就有人推荐各种各样的养生食品,而三七,是永远不会缺席的主角。

三七(图片来源:wikipedia)

关于三七的功效,说法极多,林林总总,简直没有什么它不能治的。细数起来,这些功效,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女同胞们的,美白祛斑;一是针对上班族的,安神、抗疲劳;还有一些针对老年人,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

三七的功效(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三七到底是什么呢?

三七,指植物三七的根。各类养生方法里提到的三七,往往是三七粉,即,用植物三七的根,磨成的粉。

成分上,三七含有多种物质,皂苷、黄酮、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一般认为,皂苷是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1]功效上,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三七,认为它可以“散瘀止血,消肿定痛”。[2]

三七的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2]

接下来,咱们看看其他传言中的功效。

先来说说美白。

根据位置,可以将皮肤分为数层。最外面是角质层,接着是颗粒层、棘层、基底层等。基底层中,含有两种细胞,一种是角质形成细胞,它会有序上移,形成新的角质层,另一种,是黑素细胞。黑素细胞会在紫外线等因素的刺激下,利用酶类,合成黑素,接着,将黑素转移到角质形成细胞中,进而影响肤色。

皮肤的结构

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也就角质层而已。所以,要想变白,只有三种策略,要么减少黑素形成,要么阻断黑素转移,要么,加速黑素分解或者加速角质层剥落。

黑色素的合成路线[3]

非常遗憾的是,尽管查阅了大量文献,仍然没有找到三七与上述三种策略有关的证据;[4,5]关于天然美白成分的研究,提到甘草、川穹等数十种药材,同样没有见到三七的身影。[6]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谨慎认为,三七对美白无效。

其次,说说抗疲劳。

疲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力型,跟肌肉有关,锻炼、干重活的过程中,乳酸在肌肉内堆积,进而引起酸痛;另一类比较杂,睡眠不足、空气不佳、心情不好、长期久坐,等等,都可以导致疲劳感。

三七抗疲劳的研究,集中于前者,以动物实验为主。先让小鼠游泳,游到筋疲力尽,然后往它们肚子里灌三七皂苷提取液,观察其反应。结果显示,皂苷可以减少乳酸堆积。[7]也就是说对于体力型疲劳,三七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

问题是,多数上班族,从事脑力劳动,所谓的疲劳,也跟体力无关。是否可以照搬动物实验的结果,值得商榷。

最后,三高问题。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一直是热门领域,三七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

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以血脂研究为例。第一类是理论层面。一般认为,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一旦损伤,血小板等便会在损伤位置聚集、不断堆积,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粥样硬化示意图(图片来源:wikipedia)

要想研究三七对此的作用,可以离体培养动物的血管,灌注脂肪、三七皂苷提取液,观察血管的变化。结果显示,三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低浓度血脂异常对血管的损伤。[8]

第二类是动物实验。先让动物患上高脂血症,然后使用三七制剂,测量与血脂有关的各项指标。

这里出现了分歧如果灌注三七皂苷提取液,那实验显示,小鼠的血糖、血脂,均显著下降;有学者用三七粉喂食小鼠,结果,血糖没有变,血脂虽然下降,但是程度一般,只能称之为中等。[9]

不同产地的三七,皂苷含量不一,大致在10%上下。[10]三七粉进入体内,不能全部被人体利用,生物利用度,大概在18%左右。[11]虽然三七皂苷显示出了降血脂效用,但是,服用三七粉会产生多大效果,非常不好说。

也有人做过临床实验。[12]但是,这些临床实验,要么用的是药品,比如三七有关的注射液,而不是三七粉,要么样本很少,总共几十个人,要么设计不够理想。理论上,应该一组用西药,一组用三七,直接对比二者的治疗效果,而研究中,往往一组用西药,另一组西药外加三七,结果不那么让人信服。

高血压、高血糖方面的研究,与此相似。理论上,三七皂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口服三七粉能不能治疗这些疾病,仍然需要权威研究进行检验。各种专家共识、诊疗指南中,也没有将三七列为一线治疗药物。

说到这里,还有两件事不能不提。第一,三七与土三七很像,而土三七具有一定的肝毒性[13],如果决定购买三七,一定要注意辨别,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免得上当。

第二,按照官方的划分方式,三七首先属于药品,其次,它可以被添加到保健食品里,但是在申报药食同源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作为药品的三七,如前所说,适应范围很狭窄,只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作为保健品的三七,作用范围更大一些,但是,任何保健品,都只能宣传保健功效,不允许宣传治疗功效。申报药食同源碰壁,意味着,健康人完全没有长期服用的必要。[14]

--------------------------------------

参考文献

[1]宋建平, 曾江, 崔秀明等. 三七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Ⅱ)[D]. 2007.

[2]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一部)[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3]刘月恒, 宋飞飞, 王领等.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J]. 北京日化, 2009(1): 2430.

[4]KIM J-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Panax ginseng: A Review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 2012, 36(1): 1626.

[5]杨志刚, 陈阿琴, 俞颂东. 三七药理研究新进展[D]. 2005.

[6]刘薇. 天然美白成分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 43(13): 4749.

[7]YONG-XIN X, JIAN-JUN Z. Evaluation of anti-fatigue activity of total saponins of Radix notoginseng[J]. The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13, 137(1): 151155.

[8]马珂, 汤金土. 三七皂甙的实验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2(3): 197198.

[9]CICERO A F G, VITALE G, SAVINO G等. Panax notoginseng (Burk.) effects on fibrinogen and lipid plasma level in rats fed on a high-fat diet[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03, 17(2): 174178.

[10]孙玉琴, 向飞军, 曾江等. 云南省不同产地三七皂苷含量的比较[J]. 文山学院学报, 2013, 26(6): 810.

[11]XU Q F, FANG X L, CHEN D F.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availability of ginsenoside Rb1 and Rg1 from Panaxnotoginseng in rat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3, 84(2): 187192.

[12]唐敏, 唐晓玲, 陈荣. 三七总皂苷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9): 9396.

[13]徐静, 汪茂荣. 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研究进展[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1): 9496.

[14]申报药食同源屡碰壁 三七粉能不能长期服用?-新华网[EB/OL]. [2018-11-14].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15-05/12/c_127789786.htm.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三七有活血和养血的双向调节功能,三七粉长期服用可以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病。对于女性顾客,三七粉还有活血养颜的功效。现在市面上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调血养颜产品不胜枚举。 三七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三七能长期服用,并且对预防粥样斑块的形成和促其消退、改善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保健性药物。 三七粉能长期服用是肯定的,但不是说所有人、不管怎么吃都没事。现代医家认为,在服用三七当日,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由于三七活血化瘀力强,故血虚无淤者忌服,血虚、血热妄行者禁用。孕妇慎用或忌服,以免扰动胎气。 再就是吃法上的问题了,三七的吃法主要分两种:生吃和熟吃。保健用一般都是生吃的,熟吃主要是补血,所以生吃三七粉能长期服用,熟吃就要有一定的间隔期,比如10天左右吃一次,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是不要太频繁就可以啦。 三七性温、无毒,归肝、胃经,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因为性温,也不会伤胃,而且好处多多,好归好,但它毕竟是属于药物,如果你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话,请你咨询医生使用,如果作为一般保健品使用,你只要注意以上几点就可以放心长期服用三七粉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百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跟踪报道中医药重大课题,及时分析报道中医药的新政策、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新疗法,努力使信息的选择与表达方式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年创刊,曾2次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200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随着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已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Abstracts)、英国《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等国际知名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

  • 索引序列
  • 中医药信息杂志社
  • 论文范文中医药信息杂志
  • 医药信息杂志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的药物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百科
  • 返回顶部